耳解剖PPT参考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颈鼓支,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颈鼓支。
韧带:6条(锤上、锤前、锤外侧、
砧骨上、砧骨后镫骨环韧带)
.
18
锤骨
.
19
鼓索神经
镫骨前脚 (长) 镫骨肌腱
砧骨长脚
右中耳腔
镫骨前脚 (短).
锤骨短突 鼓膜张 肌肌腱
锤骨柄
20
(二) 鼓窦
• 为鼓室后上方含气腔 • 出生时即存在 • 借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通 • 向后通乳突气房 • 为乳突手术标志之一
外展神经核。
.
41
Leabharlann Baidu 前庭-眼反射:刺激前庭通过前庭
眼束引起眼球运动。
前庭脊髓束:通过控制颈部、躯干、
四肢的抗重力肌肉运动,来稳定头和身体。 出现倾倒。
前庭网状束:通过与自主神经的联
系,引起迷走神经反应。出现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等。
前庭与大脑皮层的联系:产生旋转感 及身体不平稳感。
.
42
.
43
Ⅱ 生理
一 听觉
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叫波。能产生 听觉的振动波叫声波。
.
35
椭圆囊:椭圆囊斑 球囊 :球囊斑 膜半规管:膜壶腹 内含壶腹嵴。
.
36
膜蜗管(中阶)
断面呈三角形。上壁 是前庭膜,外壁是螺
旋韧带,底壁是基底
膜。在基底膜上有支
柱细胞、内外毛细胞
和胶状盖膜组成的螺 旋器(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
•内淋巴液:高钾低钠,产自血管纹,吸收于内淋巴囊。 •外淋巴液:高钠低钾。
颈内动脉管
.
15
(4)上壁: 鼓室盖-2㎜→颅中窝.岩鳞裂.
鼓窦盖 鼓室盖
鼓窦入口
(5)下壁:颈静脉球 .
颈内动脉管
16
(6)
后壁
鼓窦入口
外半规管凸
砧骨窝
锥隆起
内侧-面N管垂直段 .
面神经锥段
17
2 鼓室内容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听骨链 肌肉:鼓膜张肌(下颌神经运动支)、镫 骨肌(面神经)。 神经:鼓索神经,鼓室丛:舌咽神经
(四)乳突
• 2岁时开始发育 • 6岁时发育已较好 • 根据气化程度分为三型:
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
.
25
.
26
三 内耳
• 又称迷路 骨迷路 膜迷路
• 骨迷路分: 耳蜗 前庭
半规管(外半规管即水平半规管、 上半规管、后半规管)
.
27
.
28
.
29
(一) 骨迷路 1 前庭
• 居耳蜗与半规管 之间,为不规则 椭圆形腔。
.
33
3 半规管
每侧3个半规管,呈2/ 3环
每个半规管有一端膨大
称壶腹,另一端称单
脚。上半规管与后半
规管的非壶腹端融合
为一个总脚通入前庭。
共5个脚。
同侧3个半规管相互垂直,双侧上、后相互平行。
外半规管前高后低倾斜约30.°。
34
(二) 膜迷路
借网状纤维固定于骨迷路内并悬 浮外淋巴液中。
(一)椭圆囊、球囊 (二)3个膜半规管 (三)膜蜗管 (四)内淋巴管、内淋巴囊。
.
5
耳廓神经
.
6
二 中耳 鼓窦 鼓室
1 鼓室 2 鼓窦 3 乳突 4 耳咽管
乳突
.
咽鼓管
7
1 鼓室
• 为六面不规则的含气空腔。
• 鼓室分为上鼓室(鼓上隐窝),中鼓室, (相当于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下鼓室 (鼓膜紧张部下缘以下的部分),上下 为15mm,前后径为13mm,内外径上约为 6mm 、中为2mm 、下为4mm。鼓室容积: 1-2ml
.
37
(三) 内耳血供
起自基底动脉伴随面神经听神经入内耳道 (约1/3来自小脑前下前动脉)。
基底动脉
前庭动脉
迷路动脉
耳蜗主动脉
前庭后动脉
耳蜗总动脉 前庭耳蜗动脉
耳蜗支
.
38
(四) 位听神经
1 蜗神经:第一神经元胞体位于螺旋神经节内。
第二级神经元由蜗神经腹、背核发 出的神经纤维大部分止于两侧的上橄榄核 。
• 内含椭圆囊、球 囊。
.
30
前与耳蜗的前庭阶相通. 外壁为鼓室内壁上有前庭窗
下有圆窗(蜗窗)。 后有5个孔与半规管相同。 内壁为内耳道的底
.
31
耳蜗
.
32
2 耳蜗
• 形似蜗牛壳,由中 心的蜗轴和围绕其 旋转的骨蜗管组成, 蜗管长度约31~ 33mm,旋转约 2½ ~2¾ 周。呈斜 卧位,尖(蜗轴顶) 向前外下方,蜗轴 高约5mm。
.
8
鼓室
.
9
鼓室 模拟 图
颈内动脉
.
10
1 鼓室六壁结构
• 1)外壁:主要由鼓膜组成,上端缺口 为鼓室切迹。
• a·紧张部: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 三层组成。
• b·松驰部:上皮层、粘膜层二层组成。
.
11
鼓膜:
高9mm宽8mm
锤骨后襞 松弛部 锤骨短突
厚约0.1mm
锤纹
后上
锤骨前襞
呈向内凹的浅漏 锤骨柄
耳部解剖及生理
.
1
Ⅰ 耳部解剖
一 外耳 二 中耳 三 内耳
.
2
一 外耳
分为:耳廓、耳道 对耳轮
1 耳廓
三脚窝
耳轮结节
借助韧、软骨、 对耳轮
皮肤附丽头颅两侧。
与头颅约成30。夹 角。
耳舟 耳甲腔
前面凹凸不平, 耳垂 分别为:
.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
屏脚切迹
耳轮脚 耳甲艇 耳屏 屏间切迹 对耳屏
3
2 外耳道
.
21
.
22
(三)咽鼓管
• 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 管道。
• 成人全长约35mm , 咽口低于鼓口约: 15—25mm。
• 外1/3为骨部,内2/3 为软骨部。
• 婴幼儿:粗、短、平、直
.
23
小儿咽鼓管特点:
中耳炎与咽鼓管
31~38mm
15~25mm
小儿
成人
.
24
小儿与成人咽鼓管比较:短,平,宽,直。
第三级神经元自上橄榄核发出神经 纤维沿外侧丘系上行止于外丘核或下丘核 。
第四级神经元自下丘核?部分纤维到 内侧膝状体,由此发出的纤维进内囊达大脑皮层 颞回的41、42区 。
.
39
.
40
2 前庭神经
为双极神经元,周围突分部于膜半 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斑及球囊斑,中枢 突组成前庭神经,于蜗神经上方进入脑桥 和延髓止于前庭神经核 ,经前庭核发出 的二级神经元分别达到小脑、动眼、滑车、
长约2.5-3.5cm,呈“s” 形。外1/3为软骨部, 内2/3为骨部。软骨后 上方缺损。
内 前 微上 内 后
软骨部皮肤有耵聍腺、 皮脂腺、毛囊。
.
4
• 外耳的神经来源主要有二:
外耳道前下部是下颌神经的耳颞支--牙痛时可传之外耳道
外耳道后半部是迷走神经的耳支----刺 激外耳道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 外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颈外动脉的分支----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上颌动脉
鼓膜脐
斗状,
紧张部
后下
前上
与耳道下壁呈 45-50 倾角
前下
光锥
分4个象限。
.
12
鼓膜分 三层
外层:复层鳞状上皮
中层:纤维层 内层:粘膜层
内环 外放射
.
13
鼓窦入口
(2) 内壁
外半规管凸
面神经管凸
(水平段)
匙突
前庭窗
鼓岬
蜗窗
面神经管(垂直段)
.
14
(3)前壁
鼓窦入口
鼓膜张肌半管口 咽鼓管鼓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