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差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差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华国栋
中央教科所访问学者田立莉
【摘要】差异教学是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追求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学生是生命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行为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权利,满足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合理需求。有了尊重与满足,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沟通合作;有了尊重与满足,才有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生成;有了尊重与满足,才能展开优质教学的画卷,构建和谐的课堂。
【关键词】和谐课堂数学课堂的差异学生的需要差异教学策略
一、何为和谐课堂
和谐是相关关系之间的一种互动、互相促进的良性状态。和谐课堂,就是课堂教学的各种主要因素的良性互动和因素作用的充分发挥。
我认为,“和谐课堂”是保证人的尊严和价值不受侵害、倡导尊重与信任、发展人的个性与智能、形成良好交往氛围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必须以学生的为中心,关注并满足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正当、合理的需要,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尊、韧性、和承受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二、和谐课堂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差异
(一)尊重数学课堂的差异
个体间的差异: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里可以指教师与学生间的差异,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
个体内的差异:是指个人素质结构上的差异。从教学的角度看是学生智能的差异、学习动机兴趣的差异,学习风格、方式的差异、学生思维的差异、学生接受与反应速度的差异、学生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的差异以及认知准备的差异等。
(二)差异是巨大的教学资源
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是有效教学活动的起点.而且还是一种巨大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智力、能力、态度、情感、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构成了学生内在的“资源”,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特的“资源点”,所以,学生使教学资源变得非常丰富。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为教学所用,成为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能量之源。
(三)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资源
教学中,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比较稚嫩,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错误”资源,善待学生的错误,呵护“错误”学生的自尊。让这些错误”资源为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服务,“错误”在探究中修正,妙解在辨错中生成,精彩也源于学生美丽的“错误”。让学生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出错的同学身上,并投以羡慕的目光,从而让学生感悟“出错”是很正常的,是美丽的“错误”,使学生“敢”出错。
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一笔财富,利用的好,就可以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将学生之间的差异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试图依托学生资源这个“力”,来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也是教学追求的新境界。
三、和谐课堂的根本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课堂是学生生命的重要历程。关注生命的成长,就是关注生命的需要。
归纳起来,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求知的需要。求知欲是生来就有的。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是盲目的,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怎么求知,要教给求知的方法,快速地提升他们的生命历程。
(二)自主的需要。不能完全靠灌输和告诉让学生获得知识、方法、情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主的探究、自主实践、自主验证才是教育的最佳方式。
(三)创新的需要。当学生获取已有知识,他们就不再满足现状,需要生成新的问题探索。因为有了探索,才会有生命的渴望,生命就是在创新中不断激励和成长的。
(四)平等需要。随着阅历的增长,孩子会渐渐地懂得人生规则,当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只有人与人平等相处,他们才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五)自尊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引领、帮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六)关爱的需要。如果教师用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个学生,那么就激发了生命的课堂。
(七)表现的需要。在课堂中,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参与活动,学生都希望自己有展示的机会,并且希望做得很出色。如果,教师剥夺了学生的表现权,也就遏制了学生创造力。
(八)成功的需要。无论做什么事,他们都希望是成功者。失败使人颓丧,成功使人奋进。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不断地使学生走向成功,激励他们快乐的成长。
总之,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只有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是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
四、和谐课堂的教学策略是关注生命成长的差异教学策略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如此独异的学生,进行教学工作时就要从学生的兴趣人手,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种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所谓“材”,就是学生心理智力类型、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其中主要指他们兴趣、爱好、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点;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学中,将其所教的学科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分解、加工成多种多样的教学性知识形态,就能够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差异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差异教学策略,使学生按照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条件和方式,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学前测是制定分类并有挑战性教学目标的依据。
用现代认知心理学术语来说,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原有知识状况,特别是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认知结构水平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影响知识技能的迁移。如果我们通过教学前测,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我们就能正确地制定分类并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
以二年级的连加前测为例:
前测对象:中关村一小本部二年级二班学生42人。
学生学习中的兴趣点及难点:
兴趣点:学生对连加计算的方法感兴趣,愿意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尤其是独立尝试竖式过程,计算两步加法。
难点:能够运用加法的计算法则,但不能规范说出数位对齐的实质含义。(即: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
根据前测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和要求:
(1)创设小操场只能容纳300人参加活动,安排哪三个游艺项目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的具体情境,发展学生估算能力,并能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计算连加算式。
(2)通过摆小棒、写竖式、自主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了解、理解、)掌握算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准确(熟练)计算,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