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
合集下载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课件
6
《陶行知教育名篇》之观点: 1、献身教育的精神
2、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联系 3、培养创造的能力 4、论教师 5、论校长 6、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作为国家民族基本方针
7
三、读书感悟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 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 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 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 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 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 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 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 刻。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5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之观点: 1、献身教育的精神
2、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联系 3、培养创造的能力 4、论教师 5、论校长 6、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作为国家民族基本方针
7
三、读书感悟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 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 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 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 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 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 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 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 刻。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
5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PPT优秀课件
2021/5/26
6
❖重庆卫视信念 20110219期陶行知.AVI
2021/5/26
7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 ,苦其 心志,此人堪当大任以。”同学们,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意思吗?
2021/5/26
8
教育思想
❖ 陶行知的课程理论是独具特色的、是与是俱进的。陶行 知的课程理论启示我们, 读陶行知课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 合,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我们要注重实践经 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蕴涵很多的新 课程内容。陶行知非常明确地指出“ 今日教育界责任之最重 要且最紧迫者, 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盖课程 为学校教育之中心, 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 则其它问题即可 迎刃而解。” 由此我们可以这么演绎为幼儿设计课程, 即为 幼儿设计教育, 亦即为幼儿设计生活。为了强调课程的重要, 陶行知又从反面论述“ 今日教育之效果所以不能满足吾人之 希望者, 实以根本错误之故。根本错误之尤甚者, 为小学校之 课程。”在这里陶行知把教育弊端的原因归结于课程。一个 “ 中心” , 一个“ 根本” , 揭示了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 一 语中的。
谢谢观看!
2021/5/26
21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2021/5/26
9
2021/5/26
10
说出一句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021/5/26
11
陶行知是1892年出生的吗?
不是
他是几几年出生的?
1892年
2021/5/26
12
❖ 陶行知的著作有: 《古庙敲 钟录》,是吗?
陶行知教育文集.2ppt
他说“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 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 之精华。”
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所以,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 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 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为了培养 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培养?陶行知提到了充分的营养、 良好的习惯及因材施教三点: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提供体力的与心理的充分的营养,包括健康的体魄,清醒 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创造的欲望,事业心以及意志、求 知欲、自我批评精神等个性特征,因为创造力是架在个性 与才能之间的桥梁。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 习惯有助于学习和思维,以利于发挥创造力。再次要注意 “因材施教”,这犹如“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 他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指出“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 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 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从而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 趣特长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 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 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 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 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 “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 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 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 题。
陶老先生给我们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 问”: •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ppt
抗战全面爆发后,开展“战时教育”运动。抗战胜利后,投身民主教育。 1946年7月25日, 患脑溢血逝世, 终年55岁。毛泽东在延安各界追悼会上题写的 悼辞,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甚至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 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 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 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建国”;
▪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 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 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 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 自我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 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
1923-1926年,主要从事平民教育。 30年代前半期,致力于普及教育运动。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国难当头,发起进行“国难教育”。1936年7月,应 邀赴伦敦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以 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主张。从这时,到1938年10月10日回国, 先后到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奔走呼吁,争取国际声援。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 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 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建国”;
▪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 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 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 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 自我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 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
1923-1926年,主要从事平民教育。 30年代前半期,致力于普及教育运动。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国难当头,发起进行“国难教育”。1936年7月,应 邀赴伦敦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以 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主张。从这时,到1938年10月10日回国, 先后到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奔走呼吁,争取国际声援。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好书推荐《陶行知教育名篇》PPT
4 伟人对陶行知的评价
1.毛泽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2.周恩来:“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 尔什维克”; 3.朱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 独立和平民主而斗争”; 4.董必武:“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 人”。
5 陶行知的名言摘录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 笑中有爱迪生。
4.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
5.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6.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8.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6 读后感悟
《陶行知教育名篇》感悟到 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文化印记 的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和崇高追 求,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 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少年儿 童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 种努力。
2 《陶行知教育名篇》简介
该书讲述了从“教学合 一”、“学生自治”等各个 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 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 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3 《陶行知教育名篇》主要思想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 核心。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 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 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 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 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 正的教育。
好书推荐
《陶行知教育名篇》
推荐人:***
目录
1 方明、陶行知简介 2 《陶行知教育名篇》简介 3 《陶行知教育名篇》主要思想内容 4 伟人对陶行知的评价 5 陶行知名言摘录 6 读后感悟
陶行知教育文集ppt课件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 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 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 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 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 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 《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 信》、《行知诗歌集》。
• 第一个,是“一”字。
• 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 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 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
• 第二个,是“集”字。
• 集是“搜集”的集。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 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 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 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 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 “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 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 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 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一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 解决的办法:
1, 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 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劣童则 一切措施都错,也就越来越难了。
2,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 解决。
3,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 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 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 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 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 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 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 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 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 《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 信》、《行知诗歌集》。
• 第一个,是“一”字。
• 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 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 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 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
• 第二个,是“集”字。
• 集是“搜集”的集。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 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 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 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 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 “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 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 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 的学术价值,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 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一些难管的小孩,他谈到了 解决的办法:
1, 难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坏 蛋,这个态度要立定,否则你主观上咬定劣童则 一切措施都错,也就越来越难了。
2,仔细考虑他所以难管的原因,在源头上予以 解决。
3,体力充沛,无法发泄的有时捣乱,可以多给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分享ppt
陶行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学生有力量,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处于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作为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Thank you
/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1931年到193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陶行知居住在上海。受抗日救亡运动蓬勃掀起的感染,陶行知竭力提倡国难教育,为激发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不能解决国难问题的,尤其不是真教育。
读书分享会
/陶行知教育名篇/
04
03
0 2
作者简介
内容赏析
读后感悟
CONTENTS
0 1
作品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
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心中有疑惑困顿,不得其门而入,读完陶先生的这本著述后,似乎找着了些许答案
踏上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的师德规范里我找到了答案:热爱孩子并尊重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学生有力量,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正处于一个和平发展的年代。作为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着教育祖国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Thank you
/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1931年到193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陶行知居住在上海。受抗日救亡运动蓬勃掀起的感染,陶行知竭力提倡国难教育,为激发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做出了贡献。
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不能解决国难问题的,尤其不是真教育。
读书分享会
/陶行知教育名篇/
04
03
0 2
作者简介
内容赏析
读后感悟
CONTENTS
0 1
作品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
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心中有疑惑困顿,不得其门而入,读完陶先生的这本著述后,似乎找着了些许答案
踏上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的师德规范里我找到了答案:热爱孩子并尊重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陶行知教育思想 ppt课件
ppt课件
4
1932年,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 制。
1936年7月,他受救国会的委任,担任“国民外交 使节”,出访欧亚非二十六国,争取各地华侨和国际 友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并与沈钧儒、章乃器 等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
1939年7月创办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的一株奇葩。
大体经历以下两个阶段:
(一)1917~1933年,是提出和萌芽阶段。这个 阶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以试验教育的形 式出现;
(二)1933 ~ 1946年,是形成和发展阶段。这时 陶行知不仅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而
且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ppt课件
28
早在五四时期,陶行知就猛烈地抨击“沿袭陈法”的传统教育和“仪型他 国”的洋化教育,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并明确提出“去旧之方”、 “革而新之”的根本办法是试验。 他认为“发明能力之如何”是新教育与旧教育的区别所在,提出试验教 育应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明能力:
②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代替以文字为中心的 教科书。
③主张把社会之需要与能力,个人之需要与能力及生活 事业本体之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依 据。
ppt课件
12
1、对旧课程的深刻批判
(1)教科书仅仅是以文字为中心的“识字书”、 “论文书”。
(2)教科书是“死的书籍”,不是“活的书籍”。
ppt课件
18
➢ 真人,要具备五种生活力:即科学的生活力,健 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改 造社会的生活力。
ppt课件
19
第三、生活教育的内容——以“生活”为中心。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 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陶行知优秀PPT讲义
OT机会与威胁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 环境威胁
环境机会
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 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 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 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 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
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 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 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 势,
OT机会与威胁分析方法一:PEST法
❖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 作出一些贡献来是陶行知 的座右铭吗
是
❖陶行知是我国的什么家
❖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
❖在短片中,陶行知先生给了 男孩几颗糖果
四颗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哪三大 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 学做合一
❖陶行知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 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吗
❖是
❖陶行知是哪族人
PEST法
政治/法律:
•垄断法律 •环境保护法 •税法 •对外贸易规定 •劳动法 •政府稳定性
经济
•经济周期 •GNP趋势 •利率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失业率 •可支配收入 •能源供给 •成本
社会文化
•人口统比收入 分配 •社会稳定 •生活方式的变 化 •教育水平 •消费
技术
•政府对研究的 投入
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
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
择对策,
WT对策
最小与最小对策,即考虑弱 悲观
点因素和威胁因素,目的是
努力使这些因素都趋于最
大
小
小,
WO对策 最小与最大对策,即着重考 苦乐
S
W
虑弱点因素和机会因素,目 参半
构造SWOT矩阵
第五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 4.1932年,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
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 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 动。
❖ 5.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把 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1938年参 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
❖ 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 社会,
❖ 方法:创立“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 ❖ 内容:六个培养:培养普遍的军事能力;培
养普遍的生产能力;培养普遍的科学能力; 培养普遍的识字能力;培养普遍的运用民权 的能力;培养普遍的节制生育的能力。
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 认为抗日战争中那些流离失所的难童中,必 有许多新中国的建设人才。1939年7月在四 川省重庆市合川县,亲自从孤独院里挑选了 来自全国13个省的150多位有特殊才能的儿 童,针对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在普及基 本知识的同时,分为音乐、舞蹈、绘画、戏 剧、文学、自然、社会七个组,精心培养人 才幼苗。
生活教育思想包括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
生活即教育
❖ 在先生看来,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 ❖ 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 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均由生活 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没有“生活 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三、改造乡村教育
❖ 1926年开始,陶行知的视线由研究平民教育转到了 乡村教育。
❖ 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 ❖ 他说 ❖ “以农立国的中国,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 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 动。
❖ 5.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把 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1938年参 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
❖ 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 社会,
❖ 方法:创立“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 ❖ 内容:六个培养:培养普遍的军事能力;培
养普遍的生产能力;培养普遍的科学能力; 培养普遍的识字能力;培养普遍的运用民权 的能力;培养普遍的节制生育的能力。
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 认为抗日战争中那些流离失所的难童中,必 有许多新中国的建设人才。1939年7月在四 川省重庆市合川县,亲自从孤独院里挑选了 来自全国13个省的150多位有特殊才能的儿 童,针对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在普及基 本知识的同时,分为音乐、舞蹈、绘画、戏 剧、文学、自然、社会七个组,精心培养人 才幼苗。
生活教育思想包括
❖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
生活即教育
❖ 在先生看来,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 ❖ 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 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均由生活 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没有“生活 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三、改造乡村教育
❖ 1926年开始,陶行知的视线由研究平民教育转到了 乡村教育。
❖ 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 ❖ 他说 ❖ “以农立国的中国,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感情操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 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 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齐的。他 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 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我的行动实 践着自我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 情表此刻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 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仅要爱自我,还要爱长辈,爱 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忙的人,爱自我的群众,爱家庭,爱家乡,爱和 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二、内容简介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 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 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 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 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 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 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 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 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 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建国”; 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 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 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 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 私无畏奋发向上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 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 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 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 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 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这是真人之举。
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 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我 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 新闻大学……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一个人 有无理想是决定了他是否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无法想象 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会做出如何大的成就,而我们的陶先生 不仅仅心中有着自我的抱负,并朝着自我的理想奋斗着,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陶先生那种抱定理想,矢志不渝, 为着理想,锲而不舍,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伟大形象是我 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光辉典范。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 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 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 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 自我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 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
《陶行知教育名篇》之观点: 1、献身教育的精神 2、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相联系 3、培养创造的能力 4、论教师 5、论校长 6、把节制生育控制人口作为国家民族基本方针
三、读书感悟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 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 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 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 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 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 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 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 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 刻。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交流
一、陶行知其人 近现代教育“四大圣人”之一--陶行知(1891—1946年)
安徽歙县人。 1908年,抱“医学救国”思想入杭州广济医学堂。
1914年,金陵大学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文科学士学位。 1914年秋,入美国伊利诺大学,1915年秋获政治硕士学位。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禄, 1917年秋学成回国后, 历任南高师(今东南大学)教授,教育专修科主任、教务主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 科主任。 1923-1926年,主要从事平民教育。 30年代前半期,致力于普及教育运动。 1935年“一二· 九”运动爆发后,国难当头,发起进行“国难教育”。1936年7月,应 邀赴伦敦参加“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届年会,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 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主张。从这时,到1938年10月10日回国, 先后到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奔走呼吁,争取国际声援。 抗战全面爆发后,开展“战时教育”运动。抗战胜利后,投身民主教育。 1946年7月25日, 患脑溢血逝世, 终年55岁。毛泽东在延安各界追悼会上题写 的悼辞,称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甚至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 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