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见代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及效力评析

合集下载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解读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解读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解读表见代理,是指⽆权代理⼈的代理⾏为客观上有使相对⼈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主观上为善意且⽆过失,因⽽可以向被代理⼈主张代理的效⼒。

那么,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效⼒是什么?今天,华侓⽹⼩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解读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如下:(1)⽆权代理⼈并没有获得本⼈的授权。

在表见代理的情况下,⾏为⼈未经授权⽽以本⼈的名义实施民事⾏为。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见代理亦属于⼴义的⽆权代理的范围。

(2)相对⼈主观上须为善意、⽆过失。

所谓主观上是善意的,是指相对⼈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代理⼈实际上没有代理权,所谓⽆过失,是指相对⼈的这种不知道并不是因疏忽⼤意或懈怠造成的。

如果相对⼈明知⾏为⼈⽆代理权,或者应当知道⾏为⼈⽆代理权,却因过失⽽不知,则他对⽆权代理⾏为亦负有责任,因此在法律上没有必要对其进⾏保护。

(3)⽆权代理⼈与相对⼈所订⽴的合同,本⾝并不具有⽆效和应被撤销的内容。

如果具有上述因素,显然该合同应按⽆效和可撤销的规定处理。

(4)须有使相对⼈相信⾏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

这⼀要件是以⾏为⼈与本⼈之间存在某种事实上或法律上的联系为基础的。

这种联系是否存在或是否⾜以使相对⼈相信⾏为⼈有代理权,应依⼀般交易情况⽽定。

通常情况下,⾏为⼈持有本⼈发出的证明⽂件,如本⼈的介绍信、盖有合同专⽤章或盖有公章的空⽩合同书,或者有本⼈向相对⼈所作的授予其代理权的通知或公告,这些证明⽂件构成认定表见代理的依据。

在构成表见代理的情况中,相对⼈相信⾏为⼈具有代理权,往往与本⼈具有过失有关,但表见代理的成⽴不以本⼈主观上有过失为必要条件,即使本⼈没有过失,只要客观上有使相对⼈相信⾏为⼈有代理权的依据,即可构成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具有以下效⼒:对本⼈来说,产⽣有权代理的效⼒,即在相对⼈与本⼈之间产⽣民事法律关系,本⼈应受表见代理⼈与相对⼈之间实施的民事法律⾏为的约束,享有该⾏为设定的权利和履⾏该⾏为设定的义务。

表见代理的效力

表见代理的效力

表见代理的效力众所周知,表见代理实质上是无权代理,是广义无权代理的一种。

善意相对人通过被代理人的行为足以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与无权代理人进行订立合同的行为一般就叫做表见代理,那么表见代理的情形有哪些?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表见代理的条件是什么表见代理的条件是什么1、须行为人无代理权成立表见代理的一要件是行为人无代理权。

所说无代理权是指实施代理行为时无代理权或者对于所实施的代理行为无代理权。

如果代理人拥有代理权,则属于有代理权,不发生表见代理的问题。

2、须有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这是成立表见代理的客观要件。

这一要件是以行为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某种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联系为基础的。

这种联系是否存在或者是否足以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应依一般交易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行为人持有被代理人发出的证明文件,如被代理人的介绍信、盖有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有被代理人向相对人所作法人授予代理权的通知或者公告,这些证明文件构成认定表见代理的客观依据。

3、须相对人为善意且无过失这是表见代理成立的主观要件,即相对人不知行为人所为的行为系无权代理行为。

如果相对人出于恶意,即明知他人为无权代理,仍与其实施民事行为,就失去了法律保护的必要,故表见代理不能成立。

4、须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的民事行为具备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表见代理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效力,因此,表见代理应具备民事行为成立的有效要件,即不得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

如果不具备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则不成立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可分为三类1、有授权表象的表见代理;2、有未越权表象的表见代理;3、有代理权尚未终止的表象的表见代理。

法律确立表见代理规则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维护代理制度的信用与稳定,保护善意无过失的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进而保障交易安全。

在此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1、表见代理应当符合代理的表面要件,即表见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与第三人缔结民事关系。

《民法总则》表见代理的类型化分析

《民法总则》表见代理的类型化分析

2、有权利外观:即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时,需要让第三人相信其具有代理 权,如持有授权委托书或者有其他能够证明其具有代理权的外观特征。
3、交易安全保障措施: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被代理人需要采取一 定的措施来维护交易安全。例如,在知道代理人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第 三人撤销代理关系。
二、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2、基于过失代理的表见代理
这种类型的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由于疏忽或轻率,没有发现自己的权力外观 是虚假的,从而构成了表见代理。例如,丁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以某公司的名 义进行业务往来,由于丁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并未发现自己的权力外观是虚假 的,从而构成基于过失代理的表见代理。
3、基于意外事件引起的表见代 理
6、投保风险保障:被代理人可以考虑投保商业保险,以降低因表见代理行 为所承担的风险。一些商业保险产品可以为被代理人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在发 生损失时给予经济补偿。
综上所述,表见代理作为一种特殊的代理制度,对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和交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被代理人需要充分认识到表见代理所蕴含的风 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以规避。通过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明确代理权限、 及时更新公司文件以及投保风险保障等方法,被代理人可以降低因表见代理行为 所承担的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四、总结和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民法总则》中表见代理的类型化分析,探讨了各种类型的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法律效力、主观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基于虚伪代 理的表见代理、基于过失代理的表见代理以及基于意外事件引起的表见代理这三 种类型,其特点各异,因此在适用时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不同类 型的表见代理,是否需要有不同的举证要求?其次,在各种类型的表见代理中, 如何平衡被代理人、代理人以及相对人之间的利益?最后,在实践中如何准确把 握各种类型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以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代理是一种法律关系,其法律效力随着代理行为的履行而产生。

代理是指一方(被称为委托人)授权另一方(被称为代理人)代为处理某项事务。

委托人通过授权委托代理人来行使一定的权利或履行一定的义务。

在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第三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通过代理人来实现的,因此代理的法律效力对于委托人、代理人和第三方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代理的法律效力是由法律予以认可和保护的。

在法律上,代理关系是一种法律行为,需要符合法定的要件和程序。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需要达成意思表示的一致,且代理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方式。

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才能被承认,并产生法律效力。

其次,代理的法律效力对委托人具有重要意义。

委托人通过授权代理人来行使或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更加方便和快捷地完成相关事务。

委托人可以将自己的意愿和要求通过授权代理人的方式传达给第三方,从而实现相关事务的顺利进行。

代理的法律效力使委托人能够依据代理行为来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并对第三方具有约束力。

然而,代理的法律效力对代理人来说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代理人受到委托人的授权,代表委托人与第三方进行交涉或执行相关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行为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需要按照委托人的授权和指示来进行代理活动。

代理人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和委托人的指示来履行代理义务,如果违反法律规定或超过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可能会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代理的法律效力对代理人来说具有约束力,也是代理人能够正常开展代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最后,代理的法律效力对第三方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当委托人通过代理人与第三方进行交涉或执行相关行为时,第三方需要依据代理的法律效力来判断、接受或拒绝相关事务。

第三方可以依托代理行为来认定委托人的意思表示,并对委托人产生法律约束。

代理的法律效力保证了第三方在与委托人进行交往时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第三方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法律依据。

最高法院:认定表见代理裁判规则

最高法院:认定表见代理裁判规则

最高法院:认定表见代理(16个)裁判规则|2017作者:admin来源:未知发布于2017-09-2109:52法律规定:《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下面这些判例均涉及表见代理的认定的调整问题,并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代理人未尽善良代理人的代理义务,第三人亦明知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存在重大瑕疵,该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销售分公司与十堰车都大洋石化有限公司、十堰市南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租赁合同效力确认纠纷再审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裁判要旨:代理人没有忠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尽到善良代理人的代理义务,该代理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背离民法代理制度的基本宗旨。

第三人亦明知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存在重大瑕疵,在代理人和第三人催告被代理人履行代理人与第三人所签订的合同后,被代理人明确表示对该合同不予认可的情况下,该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认为,本案各方当事人所争执的焦点问题是,代理人南海石化公司以被代理人中石油湖北公司的名义与车都公司签订的岗河村加油站《租赁合同》,对中石油湖北公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略)南海石化公司作为代理人没有忠实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尽到善良代理人的代理义务,该代理行为违背基本的诚实信用原则,背离民法代理制度的基本宗旨。

第三人车都公司应明知南海石化公司的代理行为所存在的重大瑕疵。

在车都公司和南海石化公司催告中石油湖北公司履行《租赁合同》后,中石油湖北公司明确表示对该合同不予认可,并在诉讼中以南海石化公司与车都公司隐瞒事实损害其利益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南海石化公司代理中石油湖北公司与车都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不是被代理人中石油湖北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该合同对中石油湖北公司不发生法律效力。

原审判决认定合同有效不当,予以纠正。

合同法解释二 表见代理 追偿

合同法解释二 表见代理 追偿

合同法解释二表见代理追偿表见代理是指当事人通过一种虚假行为或者借助他人的名义来作为自己的委托人,代为表达或达成意思表示的一种行为。

在合同法中,表见代理的行为要求符合某些条件,否则可能会导致追偿的问题。

首先,表见代理必须是以虚假行为或他人的名义来作为自己的委托人。

这就意味着代理人通过谎言、欺骗或其他虚假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通过他人的名义进行代理。

例如,某人冒充他人的身份来签署合同,或者某人假借他人的名义进行谈判。

其次,被代理人必须对代理人作为委托人的身份和行为有正当理由的认可。

被代理人在认可代理人的委托人身份和行为时,应当具备近似实质认定意思表示的重要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身份和行为有充分、合理的认可,那么被代理人就不应该要求追偿。

此外,合同法对于表见代理的追偿问题也有着一定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有权追偿因其同意无权公司代为订立从合同所产生的损失。

换句话说,如果被代理人之后发现代理人的身份和行为是虚假的或者无效的,那么被代理人有权要求追偿,即要求代理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在追偿的过程中,被代理人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被代理人在发现代理人的身份和行为虚假之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利益,那么被代理人应当无条件地返还这些利益。

总的来说,表见代理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虚假行为或他人的名义来表达自己的委托人身份的一种行为。

在追偿问题上,被代理人可以要求代理人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同时被代理人也需要无条件地返还已获得的利益。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合同的公平性和正当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表见代理是指自愿承担他人委托事务的行为,在我国民法典第二编《代理》中有专章规定,主要包括代理的种类、代理的原则、代理的效力等内容。

而在司法认定方面,我国法律对表见代理也有一定的规则进行了规定。

在我国法律中,表见代理的存在是被法律允许和认可的,法律并没有对表见代理做出一刀切的禁止规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凭借合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当事人在进行诉讼活动时的口头或者书面陈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就为表见代理提供了合法的途径和手段。

在司法认定方面,法院会将表现为当事人的行为按照代理人的行为来认定。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之间互为代理时,代理人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当事人的行为。

这意味着,即使是表见代理,只要符合代理人行为的要件,就可以认定为当事人的行为。

在表现为当事人的行为方面,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为受众明示或者默示的示意,已经到达受众的行为,即视为生效。

也就是说,表见代理的行为必须是明示或者默示地向对方进行示意,并且对方已经接收到这种示意。

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认定为当事人的行为。

司法认定表见代理的行为,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来进行具体分析。

具体来说,需考虑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行为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序良俗等因素。

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即使是表见代理,法院也可能认定为有效的代理。

而在其他情形下,可能会认定表见代理为无效的行为。

司法认定规则是以保护和维护合法权益为核心,为当事人提供了相应的司法保障。

在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中,法律允许当事人通过表现为代理人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权益。

司法认定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满足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些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合同和民事纠纷的解决,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代理的问题经常涉及到许多具体案例,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因此,在处理代理问题时,需要依据相关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要求进行认定。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

一、代理人的权利义务代理人是指在被代理人的授权下,代表被代理人从事一定的法律事务活动的人。

作为代理人,其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与实际当事人相对应的。

具体来说,代理人应当有权对代理事务进行处理,包括提起诉讼、接收诉讼材料、出席庭审等。

同时,代理人还应该履行代理人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和法规规定的道德要求、保守机密、讲求诚信等。

二、代理关系的证明代理关系的真实性和效力是司法认定的重要因素。

在实践中,代理关系可以通过书面的委托书或法律文书加以证明,或者通过口头授权或其他方式证明。

如果代理人没有取得被代理人的授权或者授权无效,则代理人代理的事务无效。

因此,在处理代理问题时,必须要求代理人提供代理关系的证明,以保证代理事务的真实性和效力。

三、代理人的资格认定代理人的资格也是司法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代理人,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从事代理事务。

不同的代理事务需要不同的资格要求。

例如,律师代理诉讼案件需要具备法律执业资格,仲裁员代理仲裁案件需要具备仲裁员资格等等。

同时,代理人还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要求,例如不得处于限制代理资格的情形等。

总之,在处理代理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代理人的权利、义务、代理关系的真实性和功效以及代理人的资格等因素来进行认定。

同时,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应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证据来推定代理关系的存在与否,并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断。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才能科学公正地认定代理关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表见代理合同效力认定

表见代理合同效力认定

表见代理合同效力认定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但因某种表面现象,足以使善意第三人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而与代理人有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本人承担的无权代理。

《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分析:1、行为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和相对的第三人订立合同。

行为人需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事,表现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而为。

如是以行为人自己的名义行事,则不属于表见代理。

2、订立的合同须具备合法的成立要件。

如果是无效合同或者效力待定的合同,则不构成表见代理。

因为无效合同是没有效力的,而效力待定的合同则效力不确定,有可能会被撤销或者无效。

3、行为人要有让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形。

主要表现为有授权委托书等被代理人的授权文书、空白合同等书面材料证明行为人有代理权,或者第三人通过某些事实,现象或长期合作的信任,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

4、相对人或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

如果行为人无权代理的情形明显或者授权文书明显错误,而相对人或第三人因疏忽失误等原因失察,这种过失导致的后果,相对人应当自己承担。

相对人或第三人如果是明知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与其签订合同,或者与行为人串通订立合同侵犯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则合同的效力不及于被代理人。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的规定,表见代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1、行为人自始没有代理权。

被代理人曾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相对人或第三人表示将授权行为人代理权,但事实上没有授予行为人代理权。

2、被代理人将空白介绍信、空白合同、空白委托书等材料文书交给行为人,行为人若以上述文书取得相对人或第三人的信任,使其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

表见代理的认定及其效力

表见代理的认定及其效力

表见代理的认定及其效⼒表见代理的本质是⼀种特殊的⽆权代理⾏为。

尽管事实上的代理⼈并不含有相关事件的代理权,但由于双⽅的⾏为使得第三⽅认为其是拥有着代理权的,因此代理⼈可能因为这种不存在的代理活动⽽受到⼀定程度的损害。

下⾯,跟着店铺⼩编⼀起来看看吧。

表见代理的认定1、代理⼈⾃始没有代理权,但由于本⼈的⾏为使第三⼈相信具有代理权。

第三⼈信赖代理⼈具有代理权的假象是由于本⼈向第三⼈表⽰的⾏为所致,这些⾏为⼜可分为积极⾏为和消极的⾏为。

积极的⾏为是指被代理⼈主动地以⾏动或⾔语的形式(包括⼝头或书⾯形式)向第三⼈或社会公开授予代理⼈代理权,但实际并未授予。

如:被代理⼈将⾃⼰的印件、⽂书,包括介绍信、合同章或盖有公司印章的空⽩合同书借与他⼈等交予⽆权代理⼈,⽆论这种交付的⽅式是借⽤还是其他⽤途,只要⽆权代理⼈以被代理⼈名义与第三⼈实施了民事⾏为,就构成了表见代理。

当然,这⾥还包括具有⼀定⾝份证明资格的民事主体作出的⼝头的表⽰也在此列。

这种积极的⾏为也包括将特定的⼈放置在某⼀位置使其⾃然具有代理权,如:甲企业职⼯⼄站在柜台前售货,虽然⼄还在实习期间,甲企业并没有授权他销售货物的权利,但只要⼄实施了销售⾏为,第三⼈出于善意则应当认定⼄的⾏为构成表见代理。

消极的⾏为是指本⼈对⽆权代理⼈代理⾃⼰的⾏为并不做否认的表⽰。

即⽆权代理⼈的代理⾏为需要本⼈予以确认其⾏为时,本⼈应当给予回答却未做任何表⽰,保持消极不作为的态度。

本⼈的这种不作为可以是针对第三⼈也可以是针对代理⼈。

具体讲,可以是第三⼈要求本⼈确认代理⼈是否具有代理权的崔告函,但本⼈在合理期限内对此没有任何回应。

也可以是⽆权代理⼈就⾃⼰的代理⾏为告知本⼈,要求本⼈做出有效的承认⽽本⼈并没有作出否认的表⽰。

据此就可以推断出存在让第三⼈相信代理权的事实,应成⽴表见代理。

当然,如果第三⼈或⽆权代理⼈主张成⽴表见代理,必须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为⼈超越代理权的表见代理,即⾏为⼈虽然具有本⼈的授权,但其代理⾏为超越本⼈赋予他的代理权限,但第三⼈有理由相信代理⼈有此权限。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

论表见代理的司法认定规则【摘要】本文围绕表见代理展开,首先介绍了表见代理的概念和种类,然后重点探讨了司法认定表见代理的标准和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司法认定表见代理的具体操作。

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表见代理的概念和相关规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法律概念。

本文结尾进行总结,并提出对表见代理规则的展望,为读者提供对于未来司法实践的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应用表见代理的相关法律规则,从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准确地判断和处理相关法律问题,提升法律素养和应对能力。

【关键词】表见代理、司法认定、规则、概念、种类、标准、方法、案例、结论1. 引言1.1 引言表见代理是一种常见的代理方式,指的是代理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将自己的行为表现为代理关系的方式,使他人相信自己具有代理权利。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表见代理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司法界对于如何认定表见代理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表见代理的种类可以分为明示代理和默示代理两种。

明示代理是指代理人通过明确的方式,如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具有代理权利;而默示代理则是指代理人的行为和言论暗示或暗中表现出具有代理权利。

司法认定表见代理的标准主要包括代理人的意图是否真实和明确、代理行为是否符合代理行为的一般要求等。

而在实际案例中,法院通常会结合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运用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方式来认定表见代理。

通过深入了解表见代理的概念、种类、认定标准、认定方法和实际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表见代理在司法认定中的重要性和具体运用。

对于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来说,也可以更好地避免和解决因表见代理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和争议。

2. 正文2.1 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是指当事人通过言行或行为明示或默示地表现自己的意思,由他人代为转达给他人的一种代理方式。

在法律上,表见代理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代理行为,即当事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委托他人代为处理相关事务。

简述《民法典》中表见代理的定义

简述《民法典》中表见代理的定义

简述《民法典》中表见代理的定义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表见代理这一概念也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那么,什么是表见代理呢?本文将对民法典中表见代理的定义进行简述。

一、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的行为,根据其所做的行为或者表述,使得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合理地相信其代理权,从而实现代理行为的一种形式。

表见代理是一种外在的、表面上的代理,是一种外在行为形式的表现。

二、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在民法典中,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代理人的行为或者表述代理人的行为或者表述是表见代理的行为基础,代理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表述,表现出自己具有代理权。

代理人的行为或者表述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行为上的表示,也可以是言语上的表示。

2. 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的合理相信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应当基于代理人的行为或者表述,合理地相信代理人具有代理权。

这里的“合理相信”是指在合理的情况下,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相信代理人具有代理权。

3. 代理行为的实现代理行为的实现是表见代理的最终目的,代理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表述,使得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相信其具有代理权,从而实现代理行为。

三、表见代理的适用范围在民法典中,表见代理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商业交易在商业交易中,经常会出现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进行交易的情况,此时,表见代理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2. 委托代理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表述,使得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相信其具有代理权,从而实现代理行为。

3. 合同签订在合同签订中,代理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或者表述,使得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相信其具有代理权,从而实现合同签订。

四、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在民法典中,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代理行为的效力当代理人的行为或者表述被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接受时,代理行为的效力即产生。

此时,代理人的行为或者表述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或者第三人承担。

表见代理的特征及法律效力

表见代理的特征及法律效力

表见代理的特征及法律效力张晓红所谓表见代理,是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签订了合同,如果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那么相对人就可以向本人主张该合同的效力,要求本人承担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受合同的约束。

它本属于无权代理,但因为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外观授权行为,致相对人误信其有代理权而与其为法律行为,法律使之发生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法律效果。

我国《合同法》第四十九条也首次规定了表见代理制度。

一、设立表见代理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保护交易安全。

表见代理制度的设立,规定在相应的情况下由被代理人承担因表见代理所带来的法律后果,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从而达到保护交易安全的目的。

2、维护代理制度的信誉,促进交易。

从实践来看,代理行为主要表现为交易行为,如果使被代理人对无权代理的行为概不负责,或在法律上一概否定无权代理的效力,会使人们视代理为畏途,而不敢或不愿与代理人交易。

如果相对人需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去调查代理人的代理权限问题后,方敢进行交易,方能确保交易安全,则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简便、迅速、高效的要求。

在无权代理中,交易如果常常因被代理人单方面的任意而被否认,这不仅会造成社会财富的不必要浪费,而且有违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所倡导的效率原则。

而建立表见代理制度则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维护代理制度的信誉及其固有功能,促进社会交易。

3、表见代理制度可以弥补代理制度的功能性缺陷。

表见代理产生之前的代理制度仅设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两种形态。

表见代理的设置,使无权代理制度一分为二:即狭义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

而表见代理侧重于保护相对人的利益。

自此,被代理人和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均得以在代理制度中寻到法律保护,代理制度也趋于完善。

4、表见代理可以衡平交易动的安全与静的安全之间的利益冲突。

促进了代理制度作用的发挥。

二、表见代理与狭义的无权代理、有权代理的区别:(一)表见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的区别。

1、二者的法律效力归属不同。

探析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及效力

探析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及效力

探析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及效力杨远帆提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了表见代理制度,首先叙述了表件代理的概念,各国的立法例,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对表见代理规定的不同,以及我国对表件代理制度的立法状况。

其次写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分别为行为人无代理权、须有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和法律上的事实或者理由、要求相对人善意但不要求相对人无过失、须行为人相对人之间的行为具备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本人在裁决前对表见代理的行为不予追认。

再次写了表见代理对本人、无权代理人和第三人的效力。

最后探索了在实践中表见代理制度的三方当事人各自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及应负什么样的举证责任。

一、表见代理概述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法律规定被代理人应负授权责任的无权代理。

大陆法系民法强调,代理制度作为私法自治之扩张和补充,本应尊重被代理人意思,考虑被代理人利益,因而,大陆法系的传统理论与表见代理是相互排斥的,只不过为了交易安全而承认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制度最早规定于《德国民法典》,其第170条规定:“代理权以意思表示通知第三人者,在授权人向第三人通知代理权消灭前,其代理权对第三人仍然有效”,第171条第2款规定:“代理权在未依代理权授予之同一方式撤回前,代理权继续有效”。

第172条第2款规定:“授权书应交还授权人或宣告无效前,代理权继续存在”,第173条规定:“第三人在为法律行为时已知或可得知代理权已经消灭者,不适用”。

本民法典的“但第三人因过失而不知其实者,不在此限”。

其后《日本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也加以了明确规定。

《日本民法典》第109条规定:“对第三人表示授予他人以代理权意思者,于代理权范围内,就该人与第三人之间实施的行为,负其责任”。

第l10条规定,“代理人实施其权限以外的行为,第三人有正当理由相信有此权限时,准用前款规定”。

第110条之规定及第112条规定:“代理权之消灭,不得以之对抗善意第三人”。

表见代理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表见代理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表见代理法律规定是怎样的若公民需要委托他人代理自己办理一些事情的话,原则上需要出具书面的委托代理书,进行专门的授权才行。

但有时候,委托代理人在没有出示代理书的情况下,别人根据表象认定他是有代理资格,对此就是法律中规定的表见代理。

那我国关于表见代理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呢?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表见代理的初步规定《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的规定,是表见代理制度的“原则性规定”或“初步规定”;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以其名义进行活动,而容忍了该行为;或者被代理人尽管不知道代理人有此活动,但如果被代理人尽到相当注意,就可以知道,这时的被代理人要承担表见代理的责任。

二、表见代理的成形《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为了了维护交易安全,大陆法于上个世纪初便承认了表见代理。

交易者基于对交易行为合法性的信赖及对交易行为效果确定性的正当期待而进行的交易,应当获得法律的肯定性评价,否则,交易活动就会因其过分的危险和不确定性而迫使交易者过分的谨慎,从而抑制从事交易活动的积极性。

三、其它法律法规中的表见代理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对夫妻共同财产作出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表见代理法律规定

表见代理法律规定

表见代理法律规定1. 引言表见代理是指当事人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进行交易的一种合同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作为当事人的表面代表,代理他人与第三方进行交易。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各国法律都对表见代理行为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介绍表见代理法律规定的一些基本内容。

2. 表见代理的法律要素表见代理的法律要素包括委托人、代理人和第三方。

委托人是当事人,即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进行交易的一方;代理人是委托人委托的代理人,其行为视为委托人的行为;第三方是与代理人进行交易的另一方。

表见代理合同的成立需要三方共识,并符合法律的要求。

3. 表见代理的法律规定各国法律对于表见代理都有相应的规定,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法律规定:3.1 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委托人有权选择代理人,并将代理的权力和责任委托给代理人。

委托人有权随时撤销委托,并对代理人的行为负责。

委托人有义务向代理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并支付代理人应得的报酬。

3.2 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代理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和指示完成交易,并为委托人争取利益。

代理人有权接受委托并代表委托人进行交易,但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代理人有义务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并及时向委托人报告交易情况。

3.3 第三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方应当相信代理人的表见授权,并按照代理人的指示处理交易事宜。

第三方对于代理人的合法行为应负有相应的民事责任。

如果第三方知道代理人没有获得委托人的授权,也继续与代理人进行交易,第三方将承担由此造成的后果。

4. 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表见代理根据双方的意愿和国家法律规定产生法律效力。

只有满足法律规定的表见代理才具有法律保护。

如果表见代理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导致代理合同无效或无效的部分。

5. 表见代理的限制和解除表见代理的限制和解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委托人可以随时撤销委托,并终止代理关系。

代理人有义务在接到撤销通知后停止交易活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委托人的利益。

6. 结论表见代理法律规定是保护当事人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力

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力

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如果他⼈要代理⾃⼰进⾏民事活动的,是需要取得被代理⼈的授权委托的。

但是有的⼈可能没有代理的权限,但是善意第三⼈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这就会形成表见代理。

那么,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效⼒是怎样的呢?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效⼒⼀、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是指代理⼈虽不具有代理权,但因某种表⾯现象,使善意第三⼈相信代理⼈对本⼈有代理权⽽与代理⼈进⾏法律⾏为,由此产⽣的法律后果归本⼈承担的代理。

可见表见代理属并⾮真代理,⽽是形式上相似于代理、与代理有联系⽽由代理法调整的情况;它是⼴义⽆权代理的⼀种,但它与狭义的⽆权代理不同,表见代理⼈与本⼈之间有某种使⼈误信表见代理⼈有代理权的事由,从⽽法律强使其发⽣有权代理的效果;⽽狭义⽆权代理,则不存在⽆权代理⼈与本⼈之间的这种联系,也不发⽣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公民、法⼈可以通过代理⼈实施民事法律⾏为。

代理⼈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为,被代理⼈对代理⼈的代理⾏为,承担民事责任。

”这是我国适⽤代理制度的最基本法律依据。

代理制度的产⽣,实现了⾏为主体与⾏为后果的分离,使民事主体的民事能⼒得以扩张和延伸。

我国《合同法》第四⼗九条对表见代理做了规定:“⾏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后以被代理⼈名义订⽴合同,相对⼈有理由相信⾏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为有效。

”由于我国对表见代理的规定不多,现实中的情况⼜较复杂,这就使得在司法实践中对表见代理的认定不统⼀,本⽂主要从司法审判实践出发,探讨对表见代理常见的⼏种类型及效⼒认定⼆、表见代理的构成表见代理作为⼀种民事法律⾏为,必须符合民事法律⾏为的⼀般条件:1、⾏为⼈具有相应的民事⾏为能⼒;2、意思表⽰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49条规定“⾏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后以被代理⼈名义订⽴合同,相对⼈有理由相信⾏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为有效”就是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表见代理制度的设⽴是为了保护善意相对⼈的信赖利益和交易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见代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及效力评析。

有关表见代理的法律规定,主要见于《民法通则》及《合同法》,下面分别陈述:(一)《民法通则》的规定。

1、《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第4款又规定,“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还与行为人实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此款规定,从反面看来,就是代理权授予后,又被限制、撤回或消灭,但若由于被代理人的行为造成相对人认为代理权没有被限制、撤回或消灭的信赖,从而被代理人负授权人责任的表见代理。

这就是分类中的“代理权存续性的表见代理”。

关于此款可与《合同法》第48条第二款结合起来理解与执行。

2、《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此款规定是授权表示型表见代理的一种。

实践表明,本人知道一般有两种情况:(1)、本人应受通知而获知;(2)、从本人的特定行为中推定本人知道,如本人将具有代理权证明意义的文件或印鉴出借给行为人等等。

认定本人是否知道应注意两点:(1)、应以本人事实上明知或推定其可得而知为限,若本人本可知道但因过失而确实未知的,仍成立不知道。

(2)、本人以不知道为原则,以知道为例外,行为人或第三人主张本人知道的,应对“知道”的事实负举证责任。

(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本条法律的规定,是表见代理制度的明确格表达,只要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被代理人(本人)的意志在所不论,一律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至于承担完责任后,本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表见代理人对责任依法进行分担。

然而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时,应向谁作否认表示,民法通则未作规定。

实践中一般认为,民法通则既然对本人向谁作否认表示未作任何限制,因而不管向行为人还是向第三人(相对人)作否认表示均生否认的效力,本人对此享有选择权。

对于本人明知而不作否认表示的时间究竟是何时?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民法通则对此时间未加任何限制,故不论本人在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时还是实施民事行为后知道的,均应作否认表示,不作否认表示即视为同意。

二是认为,这一规定要求本人在一个合理期限内作出追认或否认表示,此合理期间经过本人未作否认表示,即应视为追认(同意)。

3、最高人民法院1987年7月21日《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1)、合同签订人用委托单位的合同专用章或者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合同的,应视为委托单位授予合同签订人代理权。

委托单位对合同签订人签订的合同,应当承担责任。

(2)、合同签订人持有委托单位出具的介绍信签订合同的,应视为委托单位授予代理权。

(3)、合同签订人未持有委托单位任何授权证明签订合同的,如果委托单位未能盖章,合同不能成立,责任由签订人自负;如果委托单位已经开始履行,应视为对合同签订人的行为已开始追认。

(4)、在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经济合同时,如果借用人与出借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承包关系,且借用人签订合同是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则该经济合同可不作为无效合同对待。

但出借单位应当与借用人对合同的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负连带赔偿责任。

此第(4)即为授权表示型表见代理。

4、关于追认权(Ratification)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规定,“没有代理
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本人承担民事责任”,这赋予本人以追认权,但追认权的规定,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此代理行为在成立后至被代理人追认前,在效力上处于悬而未决的法律状态,代理行为相对人既不能就该行为向被代理人主张权利,也不能主张该行为无效,则使用权相对人的利益完全处在被代理人的单方控制之下,那么也就有利益受侵害的危险。

正因为如此,在国外立法中,就特别赋予相对人两种权利:(1)、催告权。

即相对人可以自行规定一个合理并相当的期限,催告被代理人确定地答复就该代理的法律行为是否承认,如果代理人逾期未答复的,一般就视为拒绝承认,也就不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

(2)、撤回权。

相对人在善意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相对人在不知道代理人没有代理人没有代理权时而与代理人进行无权代理人的法律行为,则与相对而言人的本意不合,如果在被代理人未承认之前,相对人已觉得该项行为对自己已无利益,或者觉得在等待被代理人承认的期限中可能对自己产生不利益,则相对人可以撤回无权代理行为,这样可以主动地阻止无权代理的法律行为因被代理人承认而发生效力。

但是在相对人明知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而为法律行为的情形除外。

我国《合同法》第48条第二款就吸收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我国民法通则作了补充,从而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5、1991年8月29日,对外经贸部发布《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委托协议是划分委托人、受托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依据。

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如未经委托人追认,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

”这与民法通则的规定是一致的。

应该说,表见代理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所见甚多,遇到表见代理的情形,我们需要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界定,构成表见代理的,被代理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在需要相对人行使催告权的情况下,则相对人应依法行使催告权,被代理人可以追认也可以拒绝追认;在被代理人追认前,相对人依法享有撤销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