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原发性肝癌放疗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分会肝癌学组、消化系统肿瘤专家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

2015年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为46.6万人,死亡42.2万人,超过世界原发性肝癌发病总数的一半。为此,很多肝癌治疗相关学会都制订了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肝癌)的诊治指南、共识或规范。原发性肝癌放疗已得到这些学会的认可,并写入指南、共识或规范。然而,这些指南、共识或规范,未对原发性肝癌放疗的系列问题展开详细阐述。本共识仅对原发性肝癌的放疗部分进行论述,不讨论其诊断及其他治疗方式。

本共识采用循证医学等级(见表1),将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相结合,证据级别可信度从高到低分为A、B、C,推荐强度从强到弱分为1和2。推荐强度主要考虑证据的质量、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关注程度、治疗方法的利弊和简便程度、治疗价格和资源获取等。

肝细胞肝癌

1.推荐:

(1)肝细胞肝癌患者无论肿瘤位于何处,都可以考虑外放疗可能带来的好处,但肝功能为Child-Pugh C是肝内病灶放疗的相对禁忌;循证级别B1;(2)小肝细胞肝癌不宜手术切除者,SBRT与射频消融一样,作为不能手术的肝细胞肝癌的替代治疗手段;循证级别B1;(3)肝细胞肝癌窄切缘需要术后辅助放疗;循证级别B1;(4)对局限于肝内的肝细胞肝癌,接受介入栓塞化疗后有肿瘤残存者,外放疗可以补充介入治疗的不足,巩固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循证级别B1;(5)肝细胞肝癌伴有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者,应给予外放疗;循证级别B1;(6)肝细胞肝癌肝外转移(淋巴结、骨、肾上腺、肺、脑转移等),转移灶浸润、压迫导致的症状如疼痛、黄疸、咳嗽等,外放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循证级别B1;(7)肝功能为Child-Pugh A者,全肝耐受放疗剂量为28~30 Gy (常规分割)或23 Gy (4~8 Gy大分割),V30≤60%;循证级别B1。

2.外放疗:

(1)对不同病期的肝细胞肝癌都可以获益

①小肝癌的SBRT:

肝内肿瘤的SBRT主要针对小的肝细胞肝癌。日本Sanuki等报道185例直径<5 cm 的肝细胞肝癌接受SBRT,3年LC、OS率分别为91%、70%。我国报道的5年OS 率为64%,与文献报道的小肝癌外科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的生存情况相似。美国报道22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细胞肝癌,其中161例接受射频消融,63例接受

SBRT,回顾性分析显示射频消融和SBRT的1、2年OS率比较分别为70%、74%,和53%、46%,两组无显著差别。因此,SBRT可作为不宜手术切除小肝癌的替代治疗手段。

②肝移植前的放疗:

符合肝移植适应证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原位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肝脏供体数量有限,许多患者在较长的肝源等待过程中发生肿瘤进展,从而丧失最佳的治疗机会。因此,在肝源等待过程中的衔接治疗对延缓肿瘤进展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Rochester大学医学中心和密西根William Beaumont医院报道了18例移植前接受SBRT的肝细胞肝癌患者,中位放疗剂量为50 Gy分10次,10例病灶出现病理性坏死,没有≥3级胃肠道反应和放射性肝损伤的发生;放疗后的中位肝源等待期为6.3个月,其中12例患者成功地接受了肝切除或肝移植术;术后中位随访期为19.6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关于肝癌肝移植前放疗,相似的报道还有很多。因此,SBRT是肝癌患者肝移植前肝源等待期间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衔接治疗,能够在移植前缩小或控制肿瘤,提高生存获益,应受到更多重视。

③巩固肝内肿瘤的介入治疗效果:

临床资料证实,对局限于肝内的不能切除的肝细胞肝癌病灶,如果介入栓塞化疗(TACE)后碘油沉积不佳,结合外放疗可以提高疗效。尤其是肿块>5 cm的病灶,TACE很难达到肿瘤完全缺血坏死。这是由于大的肿瘤存有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双重血供,TACE即使将肿瘤的供血动脉完全栓塞,门静脉血供仍存在,不能完全阻断肝内肿瘤供血,致使肿瘤残留,而残留的肿瘤细胞则是日后复发、转移的根源。因此,TACE结合放疗可以弥补单纯TACE的不足。国内回顾性资料显示TACE 结合外放疗与单纯介入治疗的2、3年OS率分别为42.3%和26.5%、24.0%和11.1%(P=0.026)。韩国的回顾性研究显示,TACE结合外放疗与单纯TACE的2年OS率分别为36.8%和14.3%(P=0.001)。综合国内外的相关报道,TACE联合外放疗的肝细胞癌患者2年OS率为50%~60%,3年OS率较单纯TACE提高10%~28%。

④伴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接受外放疗:

伴有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很差,中位自然生存期仅3~4个月。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同期接受与不接受放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我国报道为8.0个月和4.0个月,日本报道为10.0个月和3.6个月,韩国报道为11.7个月和4.7个月,我国台湾报道为7.0个月和3.9个月。以上4个回顾性研究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支持放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P<0.01)。另有研究显示,对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186例接受手术切除,185例接受包括原发灶和静脉癌栓的3DCRT,中位放疗剂量为40 Gy (30~52 Gy),两组均结合TACE,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手术组为10.0个月,两组间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29),多因素分析也显示放疗有益于患者生存。

⑤肝细胞肝癌窄切缘术后的辅助外放疗:

中央型肝癌是指与门静脉分叉部、三支主肝静脉、下腔静脉汇合部和肝后下腔静脉主干距离≤1 cm的肝癌。对于大部分中央型肝癌(位于肝脏Ⅳ、Ⅴ和Ⅷ段)和小部分外周型肝癌(位于肝脏Ⅱ、Ⅲ、Ⅵ和Ⅶ段),肿瘤邻近或累及肝门部血管主

干,即使手术切除肿瘤,也难以满足切缘安全界>1 cm要求,甚至部分患者手术切缘为阳性,从而影响疗效。针对这类患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次报道了肝细胞肝癌窄切缘术后辅助放疗的结果:研究纳入181例患者,分别为窄切缘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33例、单纯窄切缘手术组83例、宽切缘手术组65例,3个组3年OS率和DFS率分别为89.1%和64.2%、67.7%和52.2%、86.0%和60.1%;与宽切缘组相比,窄切缘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的OS率(P=0.957)和DFS率

(P=0.972)均与之相近;与单纯窄切缘手术组相比,窄切缘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组的OS率(P=0.009)和DFS率(P=0.038)均有显著优势。该研究显示术后辅助放疗可弥补窄切缘手术的不足,而且未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前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⑥外放疗成为肝外转移灶的优势治疗手段:

肝细胞肝癌肝外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肺转移、骨转移、肾上腺转移、脑转移等。这些情况需要进行包括放疗在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回顾性研究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病人分为接受和不接受外放疗两组,结果发现接受外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9.4个月,不接受放疗组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有显著差异(P<0.001)。多个报道显示外放疗对肝细胞肝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安全有效的;对肝细胞肝癌的肾上腺、骨或软组织转移、肺转移或脑转移,外放疗可使转移灶缩小、症状缓解,从而带来临床获益。

⑦小结:

尽管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放疗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不是很高,但其他治疗手段也未有更高的循证医学证据或更好的治疗效果;尽管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接受外放疗往往以姑息减症为目的,但应充分考虑放疗可能带来的好处,并鼓励进行高级别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2)肝细胞肝癌外放疗技术

①放疗的目的:

放疗目的分为根治性、姑息性和辅助性(术前或术后)放疗。小肝细胞肝癌的SBRT 应该以根治性为目的。除此之外,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放疗基本上属于姑息性放疗。姑息性放疗目的是减轻患者疼痛、梗阻或出血等症状,或使得肿瘤发展减缓,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对局限于肝内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通过姑息性放疗,一部分患者可出现肿瘤缩小或降期,从而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包括肝移植),属于转化治疗。对于窄切缘或裸切缘术后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OS率。

②放疗靶区确定: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不仅会浸润周围的肝组织,还会通过淋巴管途径转移。因此,我们把肿瘤靶区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肉眼或影像学上的可见病灶(GTV);另一部分是肉眼或影像学上看不见的病灶,需借助显微镜方能看到肿瘤细胞,或成为日后复发转移的常见区域,称为亚临床灶,如肿瘤边缘的微浸润灶和潜在转移危险的淋巴结引流区。放疗科医生把亚临床灶和可见病灶合在一起,统称为CTV。肝细胞肝癌出现淋巴引流区转移相当少见,因此,CTV一般不包括淋巴引流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