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和经营模式分析范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一、我国啤酒行业概述
(一)我国啤酒行业现状
1.行业规模巨大
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啤酒的消费群体迅速扩大,消费者对啤酒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国,2010年,我国啤酒产量4483万千升,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啤酒年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57%,居全球第一。从年度增长的趋势和增长的稳定性看,中国啤酒行业销量每年都有所增长,优异的成长性和增长的稳定性,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啤酒市场。
2.行业集中度提高
近年来,国内大型啤酒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及自身新建、产能不断扩大,使得我国啤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10年,全国啤酒企业数量从1999年的474家减至约250家,前10大啤酒企业的产量集中度已经达到70%,市场竞争也从市场层面向战略布局、并购、资本等各个层面延伸,使未来的竞争更具挑战性。
不过,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市场集中度还处于低位。2006年,美国、日本啤酒行业前10名企业占据本国市场份额就已经高达95%和93%。所以,依据国际成熟啤酒市场的经验,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已经形成了实力不同的几个梯队,其中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华润雪花等年产量在100万千升以上的7家大型企业组成了业内的第一集团,垄断了国内近六成的市场;年产20-100万千升的21家啤酒企业构成第二集团。2009年,上述第一、二集团的28家啤酒企业啤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48%。剩余的两百多家年产量低于20万千升的企业组成第三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缺乏竞争力。
从空间来看,目前国内啤酒市场基本上呈地域性分布,各自独霸一方: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重啤,南部有珠江,北部有燕京,中部有金星,东北还有华润、哈啤,且青啤、燕京、华润在东北、北京、西南等市场上已经形成短兵相
接之势。
尽管目前啤酒行业有近40%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经常引发恶性的价格战和不公平的竞争,但是规模和品牌已经注定,上述啤酒巨头在最近一段时期内的位置将不会发生改变。
图表1:我国啤酒行业前三位企业战略群组优势比较
3.外资占据较大份额
在我国啤酒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啤酒企业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外资企业为抢夺啤酒消费市场,近年来加快了对我国啤酒市场资本整合的步伐。目前,国内啤酒规模以上企业中有50%为中外合资或外资控股,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外啤酒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其合计生产能力占了全国产量的60%。
例如啤酒花、重庆啤酒、兰州黄河和西藏发展,在我国新疆、重庆、甘肃和西藏地区啤酒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85%、75%、75%和50%。而这四家公司与嘉士伯都有股权关系。当下我国10大啤酒厂商中,只有燕京和金星没有外资股份,其他均有外资控股或参股。中国的啤酒市场已成为外资驰骋的广阔疆域,这给本土品牌带来巨大的冲击。
4.国产品牌档次偏低
目前,国产啤酒产品价格普遍过低,国产中高档啤酒销量仅占行业总销量15%左右,中档酒价位大多在5-10元之间,销量占比稍微比高档酒多,主要在高档餐厅、饭店、商务会所和娱乐中心等场所销售。
当下,中国本土的超高档啤酒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主要包括百威、喜
力和嘉士伯等。而高档啤酒市场中,除了上述品牌外,还有青岛、燕京、珠江、雪花的纯生等国产品系列,但其商超零售价一般不超过10元。目前在商超渠道销售的10元以上的产品大多数还是外资品牌和进口商品。
5.消费结构不均衡
从消费档次来看,目前中国85%的啤酒销量均属于中档及低档产品,满足了45.1%的城镇人口消费,其中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25-54岁区间,共占据36.5%的份额。
从销售渠道来看,啤酒消费一般在餐厅及酒店进行,约占32%;夜场消费近年来逐步提高达到30%;其他消费场所主要是商超和超市、便利店,分别占据17%和21%。
从消费地区来看,啤酒消费以华东和中南地区比重最高,同时,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啤酒单价也是领先全国,从而成为各大啤酒厂商竞相角逐的主要市场。
(二)啤酒行业进入壁垒
1.品牌影响力
当前啤酒行业的竞争已经从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在注重食品安全的今天,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就是啤酒品牌。品牌的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品牌的影响力一旦形成,就极难撼动,新进入者很难改变消费者的啤酒品牌偏好。
2.营销网络
啤酒是快速消费品,营销网络是啤酒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大型啤酒企业采取经销商代理或直销等方式,经过长期的布局、磨合,形成了遍布主要销售区域终端的营销网络,通过对销售终端的掌控,排斥竞争者的进入。新进入者则缺乏相应的营销网络支持,无法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送达销售终端。
3.新产品开发能力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个性化消费的差异增大,啤酒企业必须不断开发口味纯正,口感醇厚,新鲜度高的新产品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新产品开发需要对市场趋势的长期认知、对技术发展的长期积累才能获得成功,新进入者则缺乏必要的技术、市场基础,很难具备新产品开发能力。
4.产品品质的持续控制能力
啤酒企业不仅需要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更需要拥有稳定、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团队,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持续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啤酒产品。
对纯生啤酒,其产品口感新鲜和富含营养的特点,主要得益于其酿造和灌装过程不采用高温杀菌处理,但这一生产工艺却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啤酒厂的质量保障系统,特别是微生物监控方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对高中档熟啤酒,其优异的产品品质主要依靠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工艺过程控制来保障,这些对于新进入啤酒行业者都难以实现。
5.消费者忠诚度
不同的啤酒产品具有各自不同的口味,如消费者长期饮用某种口味的啤酒,就会对该种口味的啤酒形成消费习惯,养成对该种啤酒的消费偏好,较难转换其他口味的啤酒,由此对该种啤酒产生较高忠诚度。
6.啤酒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啤酒企业的建厂成本高、建设周期较长,对环保要求高,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比例较高,投资回收期较长。因此,啤酒行业有一定的资金进入门槛,一般新进入者难以在啤酒行业中生存和发展。
7.生产规模效应
根据行业经验,单个啤酒厂的年产量必须达到10万千升以上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根据目前国内啤酒行业的竞争格局看,啤酒企业需要拥有年产销量在100万千升以上,才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一般新进入者较难实现。
8.环保门槛
啤酒企业从2006年起必须符合《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法规对啤酒企业的环保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不符合排放规定的啤酒企业已被责令整改或关闭,对新进入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啤酒行业经营特征
1.销售存在淡旺季
啤酒行业的产销有明显季节性,通常第2、3季是销售旺季、第1、4季是销售淡季。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7-2009年度平均1季度、2季度、3季度、4季度销售量分别占年销售量的19.03%、26.22%、35.00%和19.75%。因此,围绕着啤酒企业做供销的企业,在销售上也会随着伴随着啤酒企业的季节性出现明显的淡旺季。
2.消费存在区域性
由于啤酒运输费用较高,同时消费者讲究啤酒的新鲜度,因此大部分啤酒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