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
小古文100篇+注释-小古文 图文解释

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小古文50篇

小古文50篇1、孔子访子规子问于孔子曰:“子之远人何如?”孔子曰:“远人必守其先民之道,爱其亲,敬其长,事其师,友其友,仁于众而不慢,君子之道也。
”子曰:“然则如之何而不仁?”孔子曰:“蓍龟之忧,蚕食谷,害人多而利少。
虽有仁,然而不能以此至则也。
”2、孔子谈犹抱琴子路问于孔子曰:“仁者何以犹抱琴乎?”孔子曰:“仁者抱琴以表其道,非以思其役,役者不必乐,其乐则至矣。
故仁者抱琴,则是以和万民,其乐则至矣。
”3、孔子谈贤德子路问于孔子曰:“仁者何以贤德也?”孔子曰:“仁者之道贤德也,莫若仁慈,仁慈则得之矣。
贤者为民有善,而以礼立也。
贤者又仁也,莫若敬也,敬而行之,则民众何异哉?”5、孔子谈明智子贡问于孔子曰:“仁者何以明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明智,明智者能察言,察事而求之以其正。
仁者行而不说,而君子亦善之。
故明智者仁之具也。
”7、孔子谈献身子曰:“仁者何以献身也?”孔子曰:“仁者必以献身,献身者不自喜而使民获乐;献身者能自受忧而使民免祸。
故仁者必以献身也。
”8、孔子谈人生子曰:“仁者何以把握人生也?”孔子曰:“仁者必把握人生,把握人生者必以有道之知,能把握人心而乐其志;把握人生者所不可免,不忧而止之。
故仁者必把握人生也。
”9、孔子谈平等子禽问于孔子曰:“仁者何以平等也?”孔子曰:“仁者必平等,平等者量一同卑而高,卑者与高者同矣;平等者不分上下,所以为民有善,则同心而乐之。
故仁者必平等也。
”。
最短的小古文16篇

最短的小古文16篇以下是最短的16篇小古文:1.《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2.《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3.《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4.《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5.《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6.《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经典小古文100篇

经典小古文100篇经典小古文100篇1.《关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离骚》:登彼北山,采其蕙芷;于以采之,挹涉东海。
3.《庐山谣》:庐山谷中道路长,崔嵬势若飞龙狂;左侧立峰绝壁小,右方回河大海浪。
4.《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0.《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赤壁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桃花源记》:初至轩辕,问曰:“里有仙人无?”答曰:“有。
”“如何得至?”答曰:“枫叶泛舟,日暮而至。
左右山高,中有一口渊。
渊口紫气蒸腾,往往飞下白鹿,止善人取之,可以与众同乐。
”1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6.《滕王阁序》:臣心既灵,又闲。
故作此篇,兼怀左迁至蓝田县久客故人。
清旦,有客从外来,道问山盟旧事,殆辞。
17.《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8.《神曲》:在理论中,我们不能分辨物态的存在方式,因为这些存在方式(如像心态和左右)都是基于我们早已信仰、已接受的智觉规范的。
19.《左传》:天监鸣动,灵士惊骇,惟伯奇曰:“此复为赵且乐邪?”臧文仲曰:“知之至乎哉!”20.《右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最简单的小古文10篇

最简单的小古文10篇1.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4. 《答谢中书书》- 作者: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 《与朱元思书》- 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望而生畏,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古文100篇

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
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
可自弃。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
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小古文一百篇
95、名之与实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 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 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71、狐与葡萄
•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 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 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 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 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 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 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 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
小古文一百篇
小古文一百首
经典诵读
(81-90)
小古文一百篇
奕秋学奕
经典诵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81
小古文一百篇
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 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 经典诵读 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 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 锥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 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 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 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 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小古文100篇(纯文字打印版)

7
《小古文 100 篇》经典诵读
兰老师整理
51、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 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52.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
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后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 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 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56. 性 缓 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
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 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 也。
48、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波,纷披掩映,如
列金铺绣。览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49、浙江之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
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37. 道与德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8. 君子与小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
《小古文 100 篇》经典诵读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儿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小学必背小古文15篇(原文+译文)

小学必背小古文15篇(原文+译文版)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乃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梁国有户姓杨人家的九岁儿子,十分聪明。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端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事物都不能穿透它。
”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任何事物没有不穿透的。
”有人问:“用你的矛穿透你的盾,会怎么样?”这个人无法回答。
无法穿透的盾和没有穿不透的矛,不能够同时存在。
古人谈读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
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人传说李白在象耳山中读书,还没有完成学业,便放弃离开了。
路过这条小溪,遇到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李白问她做什么,老妇人说:“想要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便回去完成学业。
〖小故事大道理〗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恒心,持之以恒,而非半途而废,只有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才能实现目标。
(完整)小古文100篇+注释

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3、芦花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
④惟:只有。
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
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小古文21篇:原文+字词注释+短文译文+道理启发

1、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②/秦青之技,自谓③/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④。
饯于郊衢⑤,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⑥行云。
薛谭乃谢⑦/求反⑧,终生/不敢言归。
字词释义:①学讴(ōu):学唱。
②穷:尽,完。
③自谓:自认为。
遂,于是,就。
④弗止:没有劝阻。
弗,不,没有。
⑤衢(qú):大路。
饯,设酒食送行。
⑥遏(è):阻止。
⑦谢:道歉。
⑧反,同“返”。
译文:薛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自以为学完了,于是便要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设酒食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行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再也不敢说回去的事了。
感悟: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以身示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薛谭知错就改,也令人称赞。
启发:学无止境,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方面,我们要具备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2、会稽kuài jī美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选自《世说新语》字词释义:①会稽(kuài jī ):古郡名,今浙江绍兴。
②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东晋画家、诗人。
③岩:雄伟的山峰。
④壑(hè ):深沟,借指溪流。
⑤蒙笼:葱茏茂密。
⑥云兴霞蔚:彩云兴起,绚烂美丽。
译文:顾长康从会稽回来,人们问他那里的山川景色有多美。
顾长康回答:"那里群山俊秀,山间小溪纵横交错,草木葱茏,覆盖在山坡上,好像彩云兴起,霞光灿烂无比。
"3、苏堤春晓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①未散,杂花生树,飞英②蘸波③,纷披④掩映,如/列锦⑤铺绣。
览胜⑥者/咸谓⑦/四时皆宜,而/春晓最胜⑧。
选自《西湖志》字词释义:①宿雾:夜雾。
②英:花。
③蘸(zhàn )波:拟人手法,指花瓣在水中蘸一下又浮上来。
二十篇精短的小古文

二十篇精短的小古文1、乌贼求全【原文】海之鱼, 有乌贼其名者, 响1水而水乌.戏於岸间, 惧物之窥己也, 则响水以自蔽.海鸟视之而疑, 知其鱼而攫之.呜呼! 徒知自蔽以求全, 不知灭迹以杜疑, 为窥者之所窥.哀哉!【翻译】海中有一种鱼,名叫乌贼,它能吐出墨汁使海水变黑。
有一次,它爬上岸边游玩,它怕别的动物看到它,就吐出墨汁把自己隐蔽起来。
海鸟看到了乌黑的海水而起疑,知道一定是乌贼在里面,就毫不犹豫地往水里把乌贼抓了出来。
唉!乌贼只知道要吐出墨汁来隐蔽自己,以求安全,却不知道要消灭痕迹,来杜绝海鸟的怀疑,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被海鸟察觉目标抓去,真是可怜啊!【释文】1.响(XU,第三声调):吐出唾液。
2.杜疑:杜绝怀疑。
2、哀溺[原文]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译文]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
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
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
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
”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
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
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
于是淹死了。
3、临江之麋【原文】临江地名之人,畋得麋麑畋。
麑,幼鹿,畜之,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怛,恐吓。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良:真,抵触偃仆益狎偃,仰倒。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
八篇小古文

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八篇小古文:1.《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而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不见狼亦不免竖起耳朵昂首四顾神情专注丝毫不放松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过了很久也不见猎物放松警惕神态专注的样子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
42篇小古文

42篇小古文小古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充满着智慧和哲理。
以下是42篇小古文的精选,每篇都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1.《饮酒品》饮酒不醉人,醉后方知酒。
欲知人之性,酒色见真情。
2.《行路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路漫漫其修远兮。
3.《足音》静听足音稳,行走自不忙。
行路须稳健,才能走好长。
4.《玫瑰花与刺》玫瑰花有刺,美丽却不柔。
刺伤我指尖,提醒我小心翼翼。
5.《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江湖浪迹踏碧梧。
生死离合皆过眼,遗世独立心自由。
6.《黄粱一梦》黄粱一梦醒来时,才知前尘皆幻想。
人生苦短须珍惜,无悔向前追梦逝。
7.《蜀道难》峨眉山下少人行,深山古寺钟声悠。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踏上便无畏。
8.《人生至味》人生至味是清风,吹拂心灵无尘埃。
世间纷扰不可避,内心宁静何等希。
9.《归园田居》岁月如梭,归园田居心自乐。
一杯茶,一本书,世事纷扰抛脑后。
10.《送别》送别别离情难舍,泪水洒向离人处。
离别无妨,相聚更珍。
11.《春晓》春晓暖阳照万物,花开花落人如梦。
与其虚度光阴岁,不如珍惜每个春。
12.《品茶》品茶忘世间纷扰,淡泊名利心更好。
茶香融入心灵深,品味人生如茶舍。
13.《望天门山》天门山高耸入云端,仰望山巅心灵宽。
纵有万般豪情在,也须看山恒沉煌。
14.《荷叶杯》荷叶杯里品香茗,世事烦忧皆抛去。
泡一壶清茶香,身心放松忧愁消。
15.《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如银河,水流潺潺入人家。
仰望瀑布心悠远,人生如梦何自家。
16.《古井》古井深处藏乾坤,见证岁月人往返。
喝一口井水清甘甜,心境舒畅如水泉。
17.《水调歌头》水调歌头听不尽,人生百态如流水。
喜怒哀乐皆曲折,笑看世事不苦恼。
18.《行舟》行舟顺水,顺势而行。
心放宽阔,生活更轻松。
19.《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望远方,人生百态任看透。
高楼之上不忧伤,眺望山河心自豪。
20.《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超短小古文

超短小古文1.《咏雪》(刘义庆《世说新语》)1.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 太傅大笑起来。
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与友期行》(刘义庆《世说新语》)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中午。
中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这是没有礼貌。
”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1.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军中多务,孰与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简单易背的小古文

简单易背的小古文
简单易背的小古文如下:
1、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免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复得免。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3、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4、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5、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
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7、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柳数株,中夹桃,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融让梨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戎七岁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6篇小古文小学必备

小学必背小古文16篇1.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2.司马光砸缸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3.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4.大禹治水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译文:尧、舜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房屋被毁。
尧任用鲧来治水,鲧运用堵塞的办法,花了多年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
后来舜用禹来治水,禹采取疏通的办法,花了十三年,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
他们两个人一个成功一个失败,那是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同啊。
5.王戎不取道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古文
1.《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①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②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注释】
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
②坠:落,掉下。
2.《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翻译】有一只黄猫和一只白猫,它们在屋顶上打架,迎着呼呼的风鸣叫着,两只猫的毛耸立起来了,尾巴也竖起来了,它们四只眼睛对视着,两只猫不相上下。
久而久之,白猫有点退缩了,黄猫乘胜追击,白猫急忙跑入屋子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3.《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4.《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
【注释】①毫:指细毛。
②饮食:饮料和食物。
③鉴:观察,审察④益:益处,好处。
小古文
1.《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①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②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注释】
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
②坠:落,掉下。
2.《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
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翻译】有一只黄猫和一只白猫,它们在屋顶上打架,迎着呼呼的风鸣叫着,两只猫的毛耸立起来了,尾巴也竖起来了,它们四只眼睛对视着,两只猫不相上下。
久而久之,白猫有点退缩了,黄猫乘胜追击,白猫急忙跑入屋子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3.《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4.《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
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
【注释】①毫:指细毛。
②饮食:饮料和食物。
③鉴:观察,审察④益:益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