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思想解放潮流(一)
课题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经济(一)
课题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经济(一)教学目的基础知识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表现及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表现及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生认识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民族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根本原因。
4、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教学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节教学过程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板书、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1、含义: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
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小、经济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守旧、生产环境封闭等为特点。
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表现(1)使中国家庭“纺”与“织”,“织” 与“耕”分离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中国古代思想的建设非常牢固,作为一个由封建社会转变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封建思想的陋习仍旧存在人们心中,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本单元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的西学热。
在西学影响下的近代思想就是向西方学习。
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求强国之路。
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中,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
甲午战争以前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之后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学说。
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
2、思想解放:⑴地主阶级:①林、魏抵抗派新思想:即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②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器物,不学制度;⑵农民阶级:①太平天国: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②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但没有将西方工业文明与列强侵略区分开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⑶资产阶级:①维新派:早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康梁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结果证明改良道路行不通。
②革命派:孙中山提出,学习美国试图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③激进派: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
⑷无产阶级:1921年成立了中国,1922年中共二大确立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原因:①鸦片战争失败,天朝上国梦幻惊醒。
②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
2、主要倡导者: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②魏源:《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世界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赞扬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称瑞士的民主共和制为西土之桃花源;还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这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思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图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这场洋务运动虽然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但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洋务派的自强的迷梦彻底破灭。
(2)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人,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
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正在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
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他们的思想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3)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人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
尽管它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强烈的冲击。
(4)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而思想解放潮流则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
古老的封建帝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渐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传统的思想和制度,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编译了《四洲志》等书籍,让国人开始了解外部世界。
魏源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一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御列强的侵略。
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这一主张并未得到广泛的实践。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他们主张“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新式学堂和海军。
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破产。
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大力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掀起了近代中国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然而,由于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戊戌变法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一部分人认识到,要想救亡图存,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辛亥革命。
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他们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近现代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新潮流。
相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
2.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
3.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基础。
不同点:1.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封建顽固势力,第二次是保皇派,第三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
2.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第二次是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第三次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3.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良道路。
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实现民主共和制的革命道路。
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4.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时期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第一次发生在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2.第二次发生在1992年,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禁区,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3.第三次发生在1997年,围绕所有制结构问题,突破了“姓公姓私”的理论误区,对我国传统的公有制理论做出了重大修正;对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比较和思考:三次大解放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都贯穿一条反“左”主线;三次大解放都使干部群众打破了精神枷锁,带来思想的跃进,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 到来;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因爱国 而研究、学习西方。 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 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 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 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3.评价:
⑴积极影响: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⑵局限性: 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对西 方的学习停留在技术或器物层面上,未涉及 到变革封建制度。
3.评价:
⑴积极影响: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⑵局限性: 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对西 方的学习停留在技术或器物层面上,未涉及 到变革封建制度。
林则徐
B.魏源——“放眼世界先行者”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 作,为以夷款夷 而作,为师夷长 技以制夷而作。 —— <<海国 图志· 序>>
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 详实的专著
魏源
《海国图志》
3.评价:
⑴积极影响: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⑵局限性: 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对西 方的学习停留在技术或器物层面上,未涉及 到变革封建制度。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 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 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 的内部动力的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 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库仑。有人据 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18401919)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1840——1919)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4)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梳理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实践和阅读相关的原始文本,准确把握他们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基本主张。
(2).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每个时期思想主张的演进。
评述某一时期先进中国人的思想主张,需要结合该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该思想家的个性品质等因素。
(3).通过比较加深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并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
比较每个时期先进中国人的思想主张的异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
(4).把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思想主张置于中国历史的长河和世界历史的广阔背景中,认识其突破传统、推进文化转型的历史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重点: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认识难点: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比较教具: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教法:问题探究法学法:学案导学,学生自主复习基础知识,教师构建课堂宏观框架,在教师设疑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思考,实现知识的升华与迁移。
教学过程:导入:著名学者、诗人胡适创作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创作这首诗时中国思想界的状况?——新文化运动,进而导入——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运动。
授课过程:一、向西方学习利用近代有识之士的十张头像图片进行政治派别的分类,学生对向西方学习产生总体认知。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幻灯片显示林则徐和魏源的图片问: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图片作简要注释。
近代中国思想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民族革命)恢复中华
推翻清政府,民族 独立(反封建)
前提 (夺取政权)
没有明确反帝
im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帝制,建 核心
资产阶级掌握主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政权) 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土地国 补充和发展 没有彻底废除封
(社会革命) ≠平分土 有(财富重新分配)(巩固政权)建土地所有制和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与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洋务、民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40 1861
鸦洋 片务 战运 争动
开 始
1895 1898 1900 1901 1905
甲 百八《 中
午 日国辛 国
中 维联丑 同
日 新军条 盟
战
侵约 会
争
华》 成
签立
“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物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新变法思想
制度
民主共和思想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 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人向
思
想 西学习的
近 代
渐进深化
化 过程,也
是近代国
人思想解
放的过程。
中国近代前期的先进思想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日益加深,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和发展的,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
李鸿章、曾国藩等
中体西用
19世纪末维新派:康有为、 君主立宪
梁启超谭嗣同、 严复
民主共和
20世纪初革命派:孙中山
1915-1917年激进派:陈独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嘉约翰:1859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 会医院——博济医院。“挖肝剖腹”,这个血淋淋的 词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到,但在100多年前,刚刚由传 教士们带进中国的西医就被视为这样的“巫术”。 19世纪中期他在广州行医时,也受到过这样的指责 。他的诊所之所以能生存下来,一是靠了传教士的执 著精神……三是有留美回国的中国学者的帮助。他的 功绩还在于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 医大夫。西医进入中国,当然不只是带来了一种新的 治病方式,它还带来了一种生命观人生观,一种哲学 或是生活的理念。
思想
五四运动后
无产阶级(中共) 毛泽东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四个阶段
1、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习器物
2、甲午战争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习制度
3、1915-1919年:资产阶级学习思想文化 4、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流的特点
(09广州一模〃27)(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过去一个半世纪,总体看来,是世界影响中国的时代 ……2006年,《环球时报》评出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影响 最大的50名外国人。重温这50人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清 楚地发现,中国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时是主动的,但也 有很多时候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 [材料一] 马克思:他为共产主义者所塑造的共产主义信仰 鼓舞着千百万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推翻一个旧世界而英 勇奋斗。他所缔造的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成千上 万的苦难中国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涅盘,坚定地走上了寻求 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
(2)你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分) 积极影响: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改变了中国人的 观念,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分,每点1分,答 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消极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屈辱。(1分, 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通用3篇)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通用3篇)《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篇1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详细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宣扬社会进化论思想。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见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扬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扬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熟悉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见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新文化运动的兴起:a为了反对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b19xx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青年杂志》从其次卷起,改名《新青年》。
c《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②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优秀课件
五、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一 纵向把握新思想的阶段特征
材料一:古语说得好:“学然后知不足。”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 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 ,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 个败仗下来, 国内有心人,真象睡梦中着一个霹 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 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 ——梁启超 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 7分 四运动 清末民初山西风俗变化 4分
陈独秀对义和团观念的转变 4分
零距离高考
1.(2011高考山东卷)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 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 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 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B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学法指导二
轻轻松松地做到。只要他生理上有必变必 蜕的机能,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 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 前途便是另一个世界。” ---梁启超 (2) 五十年里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 因素是什么?
合作探究
众人拾柴火焰高
社会思潮 维新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活学活用
1、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 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 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 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 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李鸿章 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筹划海防
旅 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福建海军
返回 南洋海军
京 师 同 文 馆
中国 近代 最早 的小 留学 生
1902 年并入京 师大学堂 (后者于 1912 年更名为 北京大学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 了新式学校,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而培 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历史现场】 《海国图志》的遭遇
近 代 中 国 思 想 解 放 的 潮 流
林 则 徐
康 有 为
孙 中 山
陈 独 秀
李 大 钊
想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 就 是 中 华 民 族 近 代 以 来 最 伟 大 的 梦
导
言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 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 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 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 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 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戛尔尼等来朝贡,表请派人入京,及通事浙江宁波、珠山、天津、 1748 ,孟德斯鸠发表著作《论法的精神》 1713,康熙五十二年翰林院编修戴名 广东等地,并求减关税 ,不许” 世因《南山集》案被处斩,其16岁以
2012年高二历史期终备考冲刺十六
2012年高二历史期终备考冲刺十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西学东渐与新文化运动主备人:时间:【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认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其重要影响,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先进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和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作用难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阶段与特点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学习成果展示】1、近代前期(1840--1919)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特点:经历学习由器物(技术)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文化层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的过程。
主要主张: 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未能真正实现的根源:中国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近代化屡遭挫折而没有真正实现。
2、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原因(1) 特点:①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②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践。
(2)原因:①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③主观原因: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与旧势力联系紧密。
【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后合作讨论)(15分)一些学者认为文化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在文化接触的初期,每一种文化都认为自身文化优于对方,只是在持久的文化冲突中,得势一方的这种观念才能保持下来。
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综合 教案 (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重点:把握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渐进过程和不同层面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应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2)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君主立宪的主张。
康梁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孙中山革命派: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激进民主派:前期——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及作用。
变法思想19世纪期的知识分子:王韬、郑观应兴办学校;君主立宪。
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展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西学的传入等。
的形成奠定基础制度层面,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兴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实行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面并付之于实践3.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后期:(五四运动后),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4.近代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纵向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和层次: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以坚船利炮为核心的物质文明。
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 通用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新文化 运动
“打打倒倒孔孔家家店店”
主要原因
民资义初步发展,封力强 大,资力弱小 ;儒家思想 影响深远;减少阻力
资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 民主政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袁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文艺 复兴
B.“西学东渐”,崇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
6、《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
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了。报章
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 尔什维克主义。”在当时,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 A
A.《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B.《共产党宣言》诞生 C.《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D. 《变法通议》被广泛传阅
重点突破二: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反封建思想主张各有何特点?与两
者相比,新文化运动中有那些更进步的思想主张?
特点:①维新派把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 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的人权,自 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 新派主张维新变法,用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 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 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资本 主义萌芽,力量弱小;古 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人文 精神的起源。
态度不同,但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 展资本主义。
史鉴升华*现实联系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 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 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 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1840--1919思想解放潮流
1840----1919
一、专题知识梳理
鸦 片 战 争
自 然 经 济 开 始 解 体
1840 新 思 潮 萌 发
第 二 洋 次 务 企 鸦 业 片 的 战 出 争 现 1856
民 族 资 本 初 步 发 展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1894
戊 戌 变 法
八 国 联 军 1900
民 族 辛 工 亥 业 短 革 暂 命 春 1911 天 1915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重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派人专门编 译外国书籍和报纸等;编译《四洲志》 译外国书籍和报纸等;编译《四洲志》和 华事夷言》 《华事夷言》。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魏源编成 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意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 习西方的口号, 习西方的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 第一步。 第一步。
——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 ——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 陈旭麓主编
4.特点 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 想相结合。 想相结合。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 ②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 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 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 ③康梁思想是封建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 重的现实反映,表达了这个阶层救亡图存、 重的现实反映,表达了这个阶层救亡图存、发 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同时也反映出其软 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弱性、妥协性的一面。
上课: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自主复习知识点1
“开眼看世界”的原因、倡导者林则 徐、魏源的主要活动
【合作探究】1:怎样评价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开眼看 世界”? (1)进步性: ①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②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这促使人 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近代 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局限性: ①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 ②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
自主复习知识点3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意义(包括实 践和理论)
【合作探究】2: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何特点?康有为为什 么要披着孔子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跪着造反”)? (1)特点: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2)原因: ①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深刻。 ②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软弱保守 性。 ③与康有为出身经历、文化底蕴有关。
【合作探究】7:如何从文明史观、现(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近
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①从文明史观看: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 张。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思想和口号,具有划时 代的启蒙意义。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救亡与启蒙并举,传播了西 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革命派是借鉴西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旗帜。 ②从现(近)代化史观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典型题例】: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维新派、革 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用发散、比较的思维理解 新文化运动与维新派、革命派思想的异同。 维新 派、革命派侧重于政治上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而新文化运动侧重于思想上反封建, 宣传西方民主政治。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思想解放潮流(一)教学目的基础知识“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新思想产生的原因;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学生认识1、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2、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潮流的基本主张。
教学难点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经历了器物时代、制度时代和观念时代。
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节教学过程一.“开眼看世界”(板书、讲解法、讲述法)1、背景①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②有识之士(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下,面向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概况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②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意义(影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过渡: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很可惜,在当时,大多数人只把《海国图志》视为“识夷情”的入门书,很少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板书、讲解法、讲述法)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政局内忧外患。
2、内涵:中学指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
3、实践:洋务运动。
4、洋务运动的评价。
(1)评价:中体西用即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为根本,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但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的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注定会失败。
(2)过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
从而过渡到维新变法。
三、维新变法思想(板书、讲解法、讲述法)①背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
②归纳: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
政治: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工商业,与西方商战;文化上,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评价:早期维新思想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
过渡:早期维新派提出的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3、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①背景过渡:岁月如逝,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国似乎清醒了,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比原来清淅多了。
由此,假如你是19世纪末期的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既要政治变革,又要救亡图强。
两者结合起来。
看看康梁谭领导的维新运动吧。
(1)早期维新思想提出的改良政治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汇集成一股思潮。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1)在万木草堂讲学,阐发维新思想;(2)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特点: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作用:冲击了守旧势力,抨击了顽固势力。
,奠定了维新派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1)担任《时务报》的主笔;(2)《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申民权、设议院、强调变法图存的道理;严复:(1)借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论述了只有维新变法才能变强;(2)君主是大盗窃国,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4、维新变法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①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②评价: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西学东渐是一个不断探索、艰难渐进的过程,就各阶段而言,这些主要观点都有一定进步性,对当时的西学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应科学地对待。
四、三民主义(板书、讲解法、讲述法)1、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②鸦片战争以后,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救国方案但均遭失败;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④孙中山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欧美启蒙思想的传播。
2、提出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不久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
3、内容:(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前提,民族革命;“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2)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核心,政治革命——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3)平均地权—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是补充发展,社会革命。
(孙文: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4、评价:①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比较完整但不够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民族主义不但没有明确反帝且具有狭隘性,民权主义没有扫荡地主阶级尤其是汉族地主势力,民生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是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这就决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5、实践和结果①1905—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促进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②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最终推翻了帝制——第一次巨变;③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性质: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2)内容:主权;民族;人权;政体;(3)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④革命派并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虽然约法中规定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但国民并没有真正享有权利,尤其是约法中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的条款也没发挥太大作用。
袁世凯最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此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作业:单元训练卷。
课题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思想解放潮流(二)教学目的基础知识“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新思想产生的原因;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学生认识1、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2、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潮流的基本主张。
教学难点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经历了器物时代、制度时代和观念时代。
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节教学过程五、新三民主义(板书、讲解法、讲述法)1、背景:①三民主义指导下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认识到三民主义的局限;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他看到了希望,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③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④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反映扶助农工的思想。
4、评价:①进步性表现在新三民主义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帝反封建,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②局限性表现在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中共纲领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还有社会主义阶段。
5、实践及结果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6、新旧三民主义关系(板书、讲解法)立足不同阶段,两者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资产阶级的属性决定了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