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拳经》32势拳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廿八势,跨虎势
诀:跨虎势挪移发脚,要退去不使他知,左右跟扫一连施,失手剪刀分易
是我顺敌背用手将敌拳架开,然后搜根踢人脚踵,上手剪刀*人后倒.在中国传统摔跤中常见.
第廿九势,拗鸾肘
诀:拗鸾肘出步颠跺,搬下掌摘心打其心,拿阴捉兔硬开弓,手脚必须相应.
此势又名背肘势,是敌若右拳打来,我蹬脚快速近黏到敌手臂外侧我顺敌背,右手捋按敌手并返拧敌手背(让敌手筋螺旋反拧),身向右转,左肘背压敌肘牵引敌劲,*敌身体前倾,则我要上打钻心拳,下用拿挡手都十分便利.关键步法和手必须连惯.背肘势大时,甚至可以将敌手臂压断.
第三十势,当头炮
诀:当头炮势冲人怕,进步虎直撺两拳,他退闪我又颠踹,不跌倒他也盲然.
此势即今之炮捶.讲究步法我顺敌背,桥手捋按敌臂,连削带打.专攻敌面.手腿并用.
第三十一势,顺鸾肘
诀:顺鸾肘靠身搬,打滚快他难遮拦,复外绞刷回拴,肚搭一跌,谁敢争前.
即今合气道的小返手牵劲法,用手臂的腕肘肩成圆,转身牵引敌劲.滚身黏贴极快.因为是轮形黏贴.对手不变步根本无从发招.牵引后用回旋跌,返手跌或翻肘跌皆是分便利.今合气道小返手之技想必来源于此,或创拳意识雷同.所谓肚搭,既是合气道受身.意思是用身体黏贴,用身转的轮滚劲跌人.
第十二势,掂肘势
诀:掂肘势防他弄腿,我截短须认高低,劈打推压要皆依,切勿手脚忙急
此势是讲对手若用左拳打来,我用右手截格来拳,同时步法移动,将自己处在我顺敌背的位置.也就是我在对方手臂外侧,靠身体左转引敌重心,同时左拳肘从右手上穿出打面.此势可以连贯披挂手,炮捶,推手挤靠等多种后招.
第十三势,一霎步
诀:一霎步随机应变,左右腿冲敌连珠,恁伊势固手风雷,怎当我闪惊巧取
1843年钱塘许乃钊重刻《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仅有二十四势图诀。许氏于凡例中叙明是根据照叭阁、来鹿堂诸本校订重刻的,未见到明代兵部尚书周世选的重刻本。日人平山潜于宽政十年(公元1798年)所刻戚氏《拳经》,采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周世选重刻《纪效新书》本,附有周世选【重刻纪效新书序】,其序云:【是书,余推常时所获,盖善本也"。但平山潜所刻《拳经》,亦仅有二十四势图诀。
1958年春,余因教务去杭州,向省立图书馆查阅文澜阁四库全书本《纪效新书》,其中《拳经》亦仅二十四势图诀。
卷十四《拳经捷要篇》明戚继光
(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余力,则亦武门所当习,但众之不能强者,亦听其所便耳。)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故存于后,以备二家。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
今结之以势,注之以诀,以启后学,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
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
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
余在舟山公署,得参戎刘草堂打拳,所谓犯了招架,便是十下之谓也,此最妙,即棍中之连打。
按语:1981年8月顾留馨记(本文取自顾留馨所编《炮捶》一书)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四为《拳经》三十二势图诀。清初陈梦雷所辑《图书集成》收有戚氏《拳经》,但仅有三十二势诀,无图。
诀:不详
与今太极单鞭用法一样.一手牵引敌拳,另一手绷弹敌面,但存有披挂,黏摔等后招.
第廿五势,雀地龙
诀:雀地龙下盘腿法,前揭起后进红拳,他退我虽颠补,冲来短当休延
即今太极之下势,身体向下仆腿,避敌攻击.在敌势打尽,便返身后发先至,用起身掚拳*退敌人.
第廿六势,朝阳势
诀:不详
又称旋转朝阳手,即今之回旋跌.敌拳打来,我左手牵引敌拳在敌体前划圆引劲,*敌身体前倾,待敌自己平衡反力起身,我转身进步借劲抱摔.抱时最好抱颈部.肘走势是由下到上再下的波轨迹,是借转劲将敌重心撬起再投出.
第廿一势,下拿势
诀:不详
即今之猴子偷桃.敌右拳打来我用步法黏贴敌手臂外侧,右手将敌拳继续向前牵,左手反手下拿敌挡.
第廿二势,虎靠势
诀:不详
即今太极之虎靠.敌用右拳打来.我黏步从敌手臂外侧黏近.用右肩从敌右肩下.皆身左转势将敌顶跌
第廿三势,低四平势
诀:不详
与前四平势相似,重心较低,出拳有穿透劲.
第廿四势,单鞭势
第十五势,中四平
诀:中四平势实推固,硬攻进快腿难来,双手*他单手,短打以熟为乖.
四平马,例对方右手打来,我以前脚为轴,后脚进步(重心要平移)同时比较便利的手将对方手格开,踩在我顺敌背的形势(敌人手臂外侧,右肋旁),展开近身短打.手法与今咏春相似.但四平冲拳的劲,与空手道中的四平拳相近.
第十六势,伏虎势
第十八势,探海势
诀:不详
动作即今之夜叉探海.一手平拦,另一手从肋下反穿出.是黏步时的先拦短打.
第十九势,卧牛势
诀:不详
即今之上步插花锤,也叫上步卧牛.是进步时我顺敌背用前手按底对手防手,后手从头上斜45度由上向下灌捶.
第二十势,鬼脚蹴
诀:不详
有人认为是起脚空中的鞭腿.但我认为是类似足球铲人的低位铲腿,是铲人重心(脚踵或胫骨),在人倾倒时上步连环炮捶.
第八势,丘留势
诀:丘留势左搬右掌,劈来脚入步连心,挪更拳法探马均,打人一着命尽
此势后发先至,对方打来我当用前手格挡,步法上夺取对方重心线.在夺取重心线的前提下,后手跟上前劈,若对手有反挣力,则及时用探马手化解牵引对方重心,一旦重心失衡则一掌赶上,使之倒地.是连跌带打之技.
第九势,下插势
诀:下插势专降快腿,得进步搅靠无别,钩脚锁臂不容离,上惊下取一跌.
探马势后重前轻,步劲前三后七。手的高度根据对方肘的高度而变,无论进退都可近步粘沾。以右手直拳为例,右手粘敌小手臂外侧,捋臂拿手顺势翻腕。同时左脚顶住对方的前脚做支点,左手托击敌肘。利用左手和左脚伸直形成的圆弧,可有多种攻击方法或跌或打。而探马手还有多种连跌带打用法。这只是其一。
第五势,七星拳
诀: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上下堤笼,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搅冲劈重。
七星拳型似截拳道警戒势,是后发先至,当对方无论拳打腿攻,我都以桥手搅腿格开对手的结构架,进步上下连攻,截劲近取,连削带打,令敌防不胜防。
第六势,倒骑龙
诀:倒骑龙诈输佯走,诱追入遂我回冲,恁伊力猛硬来,怎当我连珠炮动。
此势是诱敌深入战术运用,如古之拖刀技,对方打来,自己用步法后移重心拉长战距,一手牵腕,一手托肘,使对方拳不着力,前劲打尽便是强弩之末,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及时反攻,打人措手不及。此势以引诱为主,所以一定要暴露一定破绽,能引人全力一击方能出奇制胜。所以破绽必须露得巧,给人能一击打中自己的误导。在敌进攻时却突然闪开,让敌拳不着力,却势不能退。基本跟闪打相似。但关键是步法。上身的闪避是以步法带动手法托肘配合,在闪避攻击的同时,脚步要埋伏到对方重心线做反击的伏笔,一旦对方拳势已尽,则及时反击对方重心线。做到后发先至,应手仆人。
此势后发先至,针对对方的高路腿法,即对方直腿的攻击,但及时进步,前脚要接近对方支撑腿.用前臂抱对方腿或用肩靠击对方腿,然后在近身时再次进步钩住对方脚踵,同时手上擒拿对方的手腕和托击对方的肘关节使对方的手无法攻击自己.最后借助骨骼结构和杠杆原理将对手重心撬斜,使对方跌倒.
第十势,埋伏势
诀:埋伏势卧弓待虎,犯圈套寸步难移,就机连发几腿,他受打必定昏危.
是很上乘的跌技.若练成则黏贴近靠转身间便可跌人.无人能近其身.
第三十二势,旗鼓势
诀:旗鼓势,左右压进,近他手横劈双行,绞靠跌人人识得,虎抱头要躲无门。
此势一手立肘,一手横拦势,双手在身前拦出一个圆形的弓架.借敌人打来,后发先至,进步时用以返手拿手时反拧敌手筋,压滚肘格压敌肘.但身体要正直,以中轴为轴,转身将人跌出.黏靠时也可随时变剪刀手或披挂手.甚至在滚肘时用左肩由肋下架高敌肩*人向后仰倒.转身180度,用背肩虎抱头.是背势的抱头入身投.但据说有人用此招顶断人颈部脊椎,导致一招致命.
此势发挥了引诱战术和后发先至的特点.重心偏后前腿跪于后腿膝后,手上成弯弓势.由于重心较后.对手进攻则需要进步.待对手进步,旧力已过,新力为发时.则我已经是静如蓄弩,动若奔雷,以逸待劳.趁对方一进步的时间差突然反击,令敌防不胜防.
第十一势,高探马
诀:恕已遗失,不详
与探马手架一样.但是是靠回撤步,将对手肘架高,从而牵架敌重心.
此势是另一个诱敌闪打的动作.对方连珠炮捶,我当后撤步暂避其锋,在敌出拳势尽,旧力已过,新力未发时,回马用步法转于敌身侧闪打,用鞭腿左右连环鞭踢.打人措手不及,其实是一记回马枪.
第十四势,擒拿势
诀:擒拿势封脚套子,左右压一如四平,直来拳逢我投活,恁快腿不得通融.
其实就是四方投的跌技,敌攻来时用划太极轮将敌两手交叉,侧身跌投.
戚继光《拳经》32势拳法
小太极007
第一势。懒扎衣
诀: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势霎步单鞭,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
懒扎衣为内家拳传统架子。双脚并立,前脚尖直指对手前脚背,前手暗指对手前架手臂外侧。若进攻时此势则先攻下盘,待敌重心稍倾,上步单鞭可以借势跌人。若不敢冒进,也可静待,以逸待劳,后发先至。
第七势,悬脚虚
诀:悬脚虚饵彼轻进,二换腿决不轻饶,赶上一掌满天星,谁敢再来比拼.
此势是以后腿为重心,前脚脚尖轻点地,前脚虚悬,是对对手腿法的预备.也是心理上给人腿法防守不严密的感觉.因为只有一腿保持重心.对方腿踢来我则后发先至用前腿格挡或截击对方小腿侧面靠近膝盖的部分.借前脚落地,前脚向体外带动身体外转,同时换腿攻击对方.前脚落地的位置要尽量的接近最好是粘上对方的支撑腿,这样后腿近身发力对手避无可避,即使对手及时格挡身体也会向后倾斜,则我当借势赶上借腿落势锁腿向对手头上一掌,则对方重心难稳.
诀:伏虎势侧身弄腿,但来凑我前撑,看他立站不稳,后扫一跌分明.
此势专防侧腿,敌腿踢来,我用前手的撑劲抱圆.利用腕肘肩形成圆黏入,在转中用脚根扫敌支撑腿,使敌跌倒.此用法在合气道的防踢中常见,属回旋跌类.真对起腿半边空的古话.
第十七势,高四平势
诀:不详
跟中四平用法基本一样.只是马桩稍高,进步较快而已.
第廿七势,雁翅势
诀:雁翅侧身挨进,快腿走不留停,追上穿庄一腿,要加剪劈推红.
雁翅,又称剪刀手,如敌右拳打来,我右肩侧身黏贴敌手臂外侧,此时左手藏与肋下或放于肩上.黏贴得手便转身横抡,若抡势敌仍未倒则可配合披挂,推手,炮捶等连环攻击.此势有一变招,即黏靠敌手后,不用手剪刀斩进.而借身转出穿桩腿攻敌肋.所谓穿桩腿.是借身向转劲,后腿蹬出,蹬时腿向内拧转,让腿像螺旋钻般钻击敌肋.威力巨大,可以致命.
第二势,金鸡独立
诀:金鸡独立颠起,装腿横拳相兼,抢背卧牛双倒,遭着叫苦连天
当对方右拳打来,我当用左手捋其右手臂外侧引敌重心前倾,右拳右膝同时进攻对手的头和肋。出膝时要用小腿催劲弹起,身向左转。若对方前倾势尽,欲用劲起身,则可顺其劲崩跌对手。若敌不起身则就势用反关节技身体右转引带跌人。
第三势,探马势
诀: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至善。
第四势,拗单鞭
诀:拗单鞭黄花紧进,披挑腿左右难防,抢步上拳连劈揭,沉香势推倒泰山。
拗单鞭与合气道的手法相似,对手右拳打来,我用左手接腕用手臂和肩肘形成圆弧,引带敌劲,对手重心稍倾,我则借敌旧力已过,新力未发之际,回身用劈拳挑脚直打人中线。然后上步推跌。是后发先至,连跌带打。主要根据对方的出手,拗单鞭也分左右两个方向。
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
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
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
博记广学,多算而胜。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各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入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请注意:此时有名拳种中并无太极拳)虽各有所取,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大抵拳、棍、刀.枪、耙、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颖,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
诀:跨虎势挪移发脚,要退去不使他知,左右跟扫一连施,失手剪刀分易
是我顺敌背用手将敌拳架开,然后搜根踢人脚踵,上手剪刀*人后倒.在中国传统摔跤中常见.
第廿九势,拗鸾肘
诀:拗鸾肘出步颠跺,搬下掌摘心打其心,拿阴捉兔硬开弓,手脚必须相应.
此势又名背肘势,是敌若右拳打来,我蹬脚快速近黏到敌手臂外侧我顺敌背,右手捋按敌手并返拧敌手背(让敌手筋螺旋反拧),身向右转,左肘背压敌肘牵引敌劲,*敌身体前倾,则我要上打钻心拳,下用拿挡手都十分便利.关键步法和手必须连惯.背肘势大时,甚至可以将敌手臂压断.
第三十势,当头炮
诀:当头炮势冲人怕,进步虎直撺两拳,他退闪我又颠踹,不跌倒他也盲然.
此势即今之炮捶.讲究步法我顺敌背,桥手捋按敌臂,连削带打.专攻敌面.手腿并用.
第三十一势,顺鸾肘
诀:顺鸾肘靠身搬,打滚快他难遮拦,复外绞刷回拴,肚搭一跌,谁敢争前.
即今合气道的小返手牵劲法,用手臂的腕肘肩成圆,转身牵引敌劲.滚身黏贴极快.因为是轮形黏贴.对手不变步根本无从发招.牵引后用回旋跌,返手跌或翻肘跌皆是分便利.今合气道小返手之技想必来源于此,或创拳意识雷同.所谓肚搭,既是合气道受身.意思是用身体黏贴,用身转的轮滚劲跌人.
第十二势,掂肘势
诀:掂肘势防他弄腿,我截短须认高低,劈打推压要皆依,切勿手脚忙急
此势是讲对手若用左拳打来,我用右手截格来拳,同时步法移动,将自己处在我顺敌背的位置.也就是我在对方手臂外侧,靠身体左转引敌重心,同时左拳肘从右手上穿出打面.此势可以连贯披挂手,炮捶,推手挤靠等多种后招.
第十三势,一霎步
诀:一霎步随机应变,左右腿冲敌连珠,恁伊势固手风雷,怎当我闪惊巧取
1843年钱塘许乃钊重刻《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仅有二十四势图诀。许氏于凡例中叙明是根据照叭阁、来鹿堂诸本校订重刻的,未见到明代兵部尚书周世选的重刻本。日人平山潜于宽政十年(公元1798年)所刻戚氏《拳经》,采用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周世选重刻《纪效新书》本,附有周世选【重刻纪效新书序】,其序云:【是书,余推常时所获,盖善本也"。但平山潜所刻《拳经》,亦仅有二十四势图诀。
1958年春,余因教务去杭州,向省立图书馆查阅文澜阁四库全书本《纪效新书》,其中《拳经》亦仅二十四势图诀。
卷十四《拳经捷要篇》明戚继光
(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余力,则亦武门所当习,但众之不能强者,亦听其所便耳。)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故存于后,以备二家。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起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捉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
今结之以势,注之以诀,以启后学,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
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
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
余在舟山公署,得参戎刘草堂打拳,所谓犯了招架,便是十下之谓也,此最妙,即棍中之连打。
按语:1981年8月顾留馨记(本文取自顾留馨所编《炮捶》一书)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四为《拳经》三十二势图诀。清初陈梦雷所辑《图书集成》收有戚氏《拳经》,但仅有三十二势诀,无图。
诀:不详
与今太极单鞭用法一样.一手牵引敌拳,另一手绷弹敌面,但存有披挂,黏摔等后招.
第廿五势,雀地龙
诀:雀地龙下盘腿法,前揭起后进红拳,他退我虽颠补,冲来短当休延
即今太极之下势,身体向下仆腿,避敌攻击.在敌势打尽,便返身后发先至,用起身掚拳*退敌人.
第廿六势,朝阳势
诀:不详
又称旋转朝阳手,即今之回旋跌.敌拳打来,我左手牵引敌拳在敌体前划圆引劲,*敌身体前倾,待敌自己平衡反力起身,我转身进步借劲抱摔.抱时最好抱颈部.肘走势是由下到上再下的波轨迹,是借转劲将敌重心撬起再投出.
第廿一势,下拿势
诀:不详
即今之猴子偷桃.敌右拳打来我用步法黏贴敌手臂外侧,右手将敌拳继续向前牵,左手反手下拿敌挡.
第廿二势,虎靠势
诀:不详
即今太极之虎靠.敌用右拳打来.我黏步从敌手臂外侧黏近.用右肩从敌右肩下.皆身左转势将敌顶跌
第廿三势,低四平势
诀:不详
与前四平势相似,重心较低,出拳有穿透劲.
第廿四势,单鞭势
第十五势,中四平
诀:中四平势实推固,硬攻进快腿难来,双手*他单手,短打以熟为乖.
四平马,例对方右手打来,我以前脚为轴,后脚进步(重心要平移)同时比较便利的手将对方手格开,踩在我顺敌背的形势(敌人手臂外侧,右肋旁),展开近身短打.手法与今咏春相似.但四平冲拳的劲,与空手道中的四平拳相近.
第十六势,伏虎势
第十八势,探海势
诀:不详
动作即今之夜叉探海.一手平拦,另一手从肋下反穿出.是黏步时的先拦短打.
第十九势,卧牛势
诀:不详
即今之上步插花锤,也叫上步卧牛.是进步时我顺敌背用前手按底对手防手,后手从头上斜45度由上向下灌捶.
第二十势,鬼脚蹴
诀:不详
有人认为是起脚空中的鞭腿.但我认为是类似足球铲人的低位铲腿,是铲人重心(脚踵或胫骨),在人倾倒时上步连环炮捶.
第八势,丘留势
诀:丘留势左搬右掌,劈来脚入步连心,挪更拳法探马均,打人一着命尽
此势后发先至,对方打来我当用前手格挡,步法上夺取对方重心线.在夺取重心线的前提下,后手跟上前劈,若对手有反挣力,则及时用探马手化解牵引对方重心,一旦重心失衡则一掌赶上,使之倒地.是连跌带打之技.
第九势,下插势
诀:下插势专降快腿,得进步搅靠无别,钩脚锁臂不容离,上惊下取一跌.
探马势后重前轻,步劲前三后七。手的高度根据对方肘的高度而变,无论进退都可近步粘沾。以右手直拳为例,右手粘敌小手臂外侧,捋臂拿手顺势翻腕。同时左脚顶住对方的前脚做支点,左手托击敌肘。利用左手和左脚伸直形成的圆弧,可有多种攻击方法或跌或打。而探马手还有多种连跌带打用法。这只是其一。
第五势,七星拳
诀: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上下堤笼,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搅冲劈重。
七星拳型似截拳道警戒势,是后发先至,当对方无论拳打腿攻,我都以桥手搅腿格开对手的结构架,进步上下连攻,截劲近取,连削带打,令敌防不胜防。
第六势,倒骑龙
诀:倒骑龙诈输佯走,诱追入遂我回冲,恁伊力猛硬来,怎当我连珠炮动。
此势是诱敌深入战术运用,如古之拖刀技,对方打来,自己用步法后移重心拉长战距,一手牵腕,一手托肘,使对方拳不着力,前劲打尽便是强弩之末,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及时反攻,打人措手不及。此势以引诱为主,所以一定要暴露一定破绽,能引人全力一击方能出奇制胜。所以破绽必须露得巧,给人能一击打中自己的误导。在敌进攻时却突然闪开,让敌拳不着力,却势不能退。基本跟闪打相似。但关键是步法。上身的闪避是以步法带动手法托肘配合,在闪避攻击的同时,脚步要埋伏到对方重心线做反击的伏笔,一旦对方拳势已尽,则及时反击对方重心线。做到后发先至,应手仆人。
此势后发先至,针对对方的高路腿法,即对方直腿的攻击,但及时进步,前脚要接近对方支撑腿.用前臂抱对方腿或用肩靠击对方腿,然后在近身时再次进步钩住对方脚踵,同时手上擒拿对方的手腕和托击对方的肘关节使对方的手无法攻击自己.最后借助骨骼结构和杠杆原理将对手重心撬斜,使对方跌倒.
第十势,埋伏势
诀:埋伏势卧弓待虎,犯圈套寸步难移,就机连发几腿,他受打必定昏危.
是很上乘的跌技.若练成则黏贴近靠转身间便可跌人.无人能近其身.
第三十二势,旗鼓势
诀:旗鼓势,左右压进,近他手横劈双行,绞靠跌人人识得,虎抱头要躲无门。
此势一手立肘,一手横拦势,双手在身前拦出一个圆形的弓架.借敌人打来,后发先至,进步时用以返手拿手时反拧敌手筋,压滚肘格压敌肘.但身体要正直,以中轴为轴,转身将人跌出.黏靠时也可随时变剪刀手或披挂手.甚至在滚肘时用左肩由肋下架高敌肩*人向后仰倒.转身180度,用背肩虎抱头.是背势的抱头入身投.但据说有人用此招顶断人颈部脊椎,导致一招致命.
此势发挥了引诱战术和后发先至的特点.重心偏后前腿跪于后腿膝后,手上成弯弓势.由于重心较后.对手进攻则需要进步.待对手进步,旧力已过,新力为发时.则我已经是静如蓄弩,动若奔雷,以逸待劳.趁对方一进步的时间差突然反击,令敌防不胜防.
第十一势,高探马
诀:恕已遗失,不详
与探马手架一样.但是是靠回撤步,将对手肘架高,从而牵架敌重心.
此势是另一个诱敌闪打的动作.对方连珠炮捶,我当后撤步暂避其锋,在敌出拳势尽,旧力已过,新力未发时,回马用步法转于敌身侧闪打,用鞭腿左右连环鞭踢.打人措手不及,其实是一记回马枪.
第十四势,擒拿势
诀:擒拿势封脚套子,左右压一如四平,直来拳逢我投活,恁快腿不得通融.
其实就是四方投的跌技,敌攻来时用划太极轮将敌两手交叉,侧身跌投.
戚继光《拳经》32势拳法
小太极007
第一势。懒扎衣
诀: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势霎步单鞭,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
懒扎衣为内家拳传统架子。双脚并立,前脚尖直指对手前脚背,前手暗指对手前架手臂外侧。若进攻时此势则先攻下盘,待敌重心稍倾,上步单鞭可以借势跌人。若不敢冒进,也可静待,以逸待劳,后发先至。
第七势,悬脚虚
诀:悬脚虚饵彼轻进,二换腿决不轻饶,赶上一掌满天星,谁敢再来比拼.
此势是以后腿为重心,前脚脚尖轻点地,前脚虚悬,是对对手腿法的预备.也是心理上给人腿法防守不严密的感觉.因为只有一腿保持重心.对方腿踢来我则后发先至用前腿格挡或截击对方小腿侧面靠近膝盖的部分.借前脚落地,前脚向体外带动身体外转,同时换腿攻击对方.前脚落地的位置要尽量的接近最好是粘上对方的支撑腿,这样后腿近身发力对手避无可避,即使对手及时格挡身体也会向后倾斜,则我当借势赶上借腿落势锁腿向对手头上一掌,则对方重心难稳.
诀:伏虎势侧身弄腿,但来凑我前撑,看他立站不稳,后扫一跌分明.
此势专防侧腿,敌腿踢来,我用前手的撑劲抱圆.利用腕肘肩形成圆黏入,在转中用脚根扫敌支撑腿,使敌跌倒.此用法在合气道的防踢中常见,属回旋跌类.真对起腿半边空的古话.
第十七势,高四平势
诀:不详
跟中四平用法基本一样.只是马桩稍高,进步较快而已.
第廿七势,雁翅势
诀:雁翅侧身挨进,快腿走不留停,追上穿庄一腿,要加剪劈推红.
雁翅,又称剪刀手,如敌右拳打来,我右肩侧身黏贴敌手臂外侧,此时左手藏与肋下或放于肩上.黏贴得手便转身横抡,若抡势敌仍未倒则可配合披挂,推手,炮捶等连环攻击.此势有一变招,即黏靠敌手后,不用手剪刀斩进.而借身转出穿桩腿攻敌肋.所谓穿桩腿.是借身向转劲,后腿蹬出,蹬时腿向内拧转,让腿像螺旋钻般钻击敌肋.威力巨大,可以致命.
第二势,金鸡独立
诀:金鸡独立颠起,装腿横拳相兼,抢背卧牛双倒,遭着叫苦连天
当对方右拳打来,我当用左手捋其右手臂外侧引敌重心前倾,右拳右膝同时进攻对手的头和肋。出膝时要用小腿催劲弹起,身向左转。若对方前倾势尽,欲用劲起身,则可顺其劲崩跌对手。若敌不起身则就势用反关节技身体右转引带跌人。
第三势,探马势
诀: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至善。
第四势,拗单鞭
诀:拗单鞭黄花紧进,披挑腿左右难防,抢步上拳连劈揭,沉香势推倒泰山。
拗单鞭与合气道的手法相似,对手右拳打来,我用左手接腕用手臂和肩肘形成圆弧,引带敌劲,对手重心稍倾,我则借敌旧力已过,新力未发之际,回身用劈拳挑脚直打人中线。然后上步推跌。是后发先至,连跌带打。主要根据对方的出手,拗单鞭也分左右两个方向。
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
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
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
博记广学,多算而胜。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各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入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请注意:此时有名拳种中并无太极拳)虽各有所取,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取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大抵拳、棍、刀.枪、耙、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颖,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