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借调

合集下载

企业间员工借调法律规定(3篇)

企业间员工借调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员工借调作为一种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员工借调不仅可以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由于员工借调涉及到多个法律关系,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本文旨在梳理我国企业间员工借调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企业提供参考。

二、员工借调的定义及法律依据1. 定义员工借调是指用人单位之间在保证被借调员工权益的前提下,经双方协商一致,将员工从原用人单位暂时调至另一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方式。

2. 法律依据(1)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之间可以依法进行员工借调。

”(2)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3)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之间依法进行员工借调的,应当签订借调协议。

”三、员工借调的法律规定1. 借调协议(1)借调协议内容借调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①借调双方的基本信息;②被借调员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期限等;③借调期限、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等;④借调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等;⑤借调期间的劳动合同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等;⑥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2)借调协议签订程序借调协议由借调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并报原用人单位和被借调员工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2. 借调期间的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性质员工借调期间,劳动关系仍然保留在原用人单位,被借调员工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2)工资、福利待遇借调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借调协议约定执行,原用人单位应当继续支付被借调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3)社会保险借调期间,被借调员工的社会保险关系由原用人单位继续承担,借调单位应当协助原用人单位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3. 借调期间的劳动合同解除(1)解除条件员工借调期间,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与原用人单位相同。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4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4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4篇篇1借调合同是指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和借调单位之间签订的,以借调单位为服务对象的劳动合同。

借调合同的出台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满足用工需要。

在借调合同中,借调单位是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单位,负有支付工资、提供工作条件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借调单位应当明确规定借调起止时间、借调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福利待遇等内容,并保证劳动者享有与原用人单位相同或相近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

在借调合同中,原用人单位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责任。

原用人单位应当保留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权益等。

同时,原用人单位还需要协助借调单位依法履行用人单位的义务。

借调合同的签订需要双方共同遵守总则和具体规定。

在借调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争议,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调解、仲裁或者诉讼解决。

借调合同的解除也应当遵循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不能任意解除合同。

总的来说,借调合同是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需求。

在签订借调合同时,双方应当尊重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相关法律和规定对于借调合同的签订、执行和解除提供了明确的规定,双方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合同的稳定性和法律效力。

希望今后在实践中,借调合同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用工关系的健康发展。

篇2借调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借调到另一用人单位从事工作的一种劳动关系安排。

借调合同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借调合同的签订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借调合同应当书面签订。

借调合同应当载明借调双方的姓名(名称)、住所(登记地)、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职务(职业)、借调期限、借调地点、工作内容及工作条件等内容。

借调合同签订前,借调双方应当就工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问题进行充分协商,确保双方权益不受损害。

二、借调期限借调合同的借调期限应当明确约定,一般不得超过1年。

借调员工的法律后果(3篇)

借调员工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合作的加深,借调员工的现象日益普遍。

借调员工是指在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但被派往其他单位工作一定期限的员工。

然而,借调员工的法律后果复杂多样,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借调员工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

一、借调员工的法律关系1. 借调员工的劳动关系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与原单位保持劳动关系,即借调员工仍然是原单位的员工,享有原单位员工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不得与借调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将构成双重劳动关系。

2. 借调员工与借调单位的劳务关系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与借调单位形成劳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当事人之间因提供劳务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应按照借调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借调员工的法律后果1. 借调员工的工资待遇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的工资待遇,应按照原单位的工资制度执行。

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不得低于原单位同类岗位的工资水平。

若借调单位的工资待遇低于原单位,借调员工有权要求原单位予以补足。

2. 借调员工的福利待遇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的福利待遇,应按照原单位的福利制度执行。

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享有原单位员工的各项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3. 借调员工的加班费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若加班,应按照原单位的加班费制度执行。

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有权要求原单位支付加班费。

4. 借调员工的劳动合同解除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若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进行。

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若借调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与借调单位协商一致,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5. 借调员工的工伤事故处理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若发生工伤事故,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若原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应向原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

6. 借调员工的劳动争议处理借调员工在借调期间,若与原单位或借调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法律对借调人员的规定

法律对借调人员的规定

法律对借调人员的规定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借调人员的规定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借调期限和借调权利义务。

首先,针对借调人员的借调期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借调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

在借调期限到期后,单位需按照正式雇佣的程序对借调人员进行考评,如果符合招聘条件,可以予以正式录用;如果不符合招聘条件,应当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借调期限累计满1年的,借调人员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关系自动转为与用工单位建立的劳动合同。

其次,针对借调人员的借调权利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借调人员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劳动待遇和权益。

这包括支付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和休假等。

同时,借调人员应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按照用工单位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维护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如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者工作不力,用工单位有权终止借调合同,并追究相关责任。

此外,还应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情况制定相应的借调规定。

例如,对于教育领域的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可能涉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权益保障等,需要加强相关的专门规定。

对于公共安全领域的借调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涉密信息不泄露,并加强监管措施。

总之,法律对于借调人员具有一定的规定,主要包括借调期限
和借调权利义务。

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护借调人员的权益,维护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高了借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不同情况下的借调需求,更好地保护劳动双方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单位借调人员_法律后果(3篇)

单位借调人员_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借调人员成为单位间人才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的法律地位、权益保障以及法律后果等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单位借调人员法律后果,以期为相关单位及借调人员提供参考。

二、单位借调人员法律关系的性质1. 劳动关系单位借调人员与原单位之间仍然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借调期间,其与原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不因借调而终止。

2. 用人单位关系借调人员与借调单位之间形成一种用人单位关系。

借调单位在借调期间对借调人员具有管理、指挥、监督等权利,借调人员需服从借调单位的管理。

三、单位借调人员法律后果分析1. 劳动权益保障(1)工资待遇借调人员应按照原单位与借调单位协商一致的原则,享受原单位的工资待遇。

借调期间,借调人员有权要求借调单位支付与其原单位相当或高于原单位的工资。

(2)社会保险借调人员应继续参加原单位的社会保险,并由原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

借调期间,借调人员有权要求借调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3)福利待遇借调人员应享受原单位在借调期间规定的福利待遇。

借调期间,借调人员有权要求借调单位按照原单位规定支付福利待遇。

2. 劳动合同解除(1)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借调期间,原单位有权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借调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但需注意,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原单位应征求借调单位的意见。

(2)借调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借调期间,借调单位有权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借调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但需注意,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借调单位应征求原单位的意见。

3. 劳动争议处理(1)争议解决途径借调人员在借调期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①与原单位或借调单位协商解决;②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仲裁时效借调人员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案例分析某公司A借调了B公司的一名员工C到A公司工作。

借调违反人事制度吗

借调违反人事制度吗

借调违反人事制度吗
借调是指企事业单位在一定的情况下,将员工借调到另外一个岗位工作一段时间。

借调通常是跨部门、跨单位临时性的调动,主要是为了解决某种突发情况或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进行的调动。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借调并不违反人事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如因生产、经营
需要必须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的,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变更;无法变更或者变更后仍无法继续工作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意味着,在符合一定条
件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员工借调到其他岗位工作,但必须经过员工的同意并进行培训,同时员工也有权拒绝借调。

然而,如果借调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就可能违反人事制度:1. 未经员工同意强制借调:员工拥有自主选择岗位工作的权利,用人单位未经员工同意而强制借调,是违反人事制度的行为。

2. 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借调手续:借调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协商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借调期限、岗位职责以及薪酬待遇等,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借调手续,则可能违反人事制度。

3. 借调时间过长或频繁:如果用人单位将员工长时间或者频繁地借调到其他岗位工作,可能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并违反了人事制度对员工职业发展的保障。

总之,借调本身并不违反人事制度,但是在借调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与员工积极协商,尊重员工的权益,同时按照规定程
序办理借调手续。

如果在借调过程中存在违反人事制度的行为,员工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4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4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4篇篇1借调合同是指借调单位与被借调单位签订的,约定被借调单位提供劳动者或者劳务的合同。

借调单位为实现生产、运营、服务等各项需求,向被借调单位借用人员或者劳务,是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劳动力调剂方式。

借调合同在劳动关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规范借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借调合同进行了一定的规定。

首先,借调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在签订借调合同时,双方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等,确保借调合同的合法性。

特别是要注意保护被借调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劳动权益得到维护。

借调单位在借调劳动者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擅自变更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否则会构成违法行为。

其次,借调合同必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签订借调合同时,双方必须明确借调的目的、期限、劳动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事项,避免双方在劳动关系中发生纠纷。

双方在签订借调合同时,可以通过协商确定具体的内容,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如借调单位应当向被借调单位支付借调费用、劳动保护费,被借调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提供劳务等。

再次,借调合同必须遵守劳动法规。

在执行借调合同过程中,双方必须遵守相关的劳动法规,如《劳动合同法》等,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借调单位滥用职权、侵犯劳动者的权益。

借调单位在借调劳动者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劳动保护等,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最后,借调合同必须遵守双方约定。

在签订借调合同时,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确保合同的顺利执行。

如借调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借调费用、提供劳动保护等,被借调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务、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等。

总之,借调合同在劳动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双方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遵守劳动法规、遵守双方约定等,确保借调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借调员工是否构成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借调员工是否构成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借调员工是否构成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借调,一般是指一个单位借用另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改变其隶属关系。

通常情况下,在借调期间,劳动者劳动关系、薪资福利仍属借出单位,并享有借出单位提供的员工应享有待遇;个别情况下,如借调约定,其薪金与福利依用人单位调整;或由用人单位将薪酬支付给借出单位进展发放;或由用人单位与借出单位协商解决。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借调没有明确,但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假设干问题的》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与其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带薪上学人员、以及其他非在岗但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外借和上学期间,劳动合同中的某些相关条款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并没有制止这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只是强调借调期间的劳动合同条款可作相应变更。

如果母公司指向派员工到子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完成任务后就回母公司工作,这种情况下,建议一切都不变,仍有原单位工资上保险,可考虑两公司间签订一个借调协议或由母公司发一个借调,明确关系。

借调关系涉及借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当事人,通常三方签订借调合同。

借调关系其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与用工别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而与借出单位继续存在劳动关系。

借出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通过借调合同明确责任、义务。

【案例1】刘某主张,其于xx年7月6日入职A公司,任销售总监职务。

刘某与B公司已签订期限为xx年5月1日至xx年4月30日的劳动合同;A公司系B公司的子公司,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同—人;刘某入职A公司前在B公司工作。

《员工离职表》载有刘某签字及A公司的公章,并载有A公司相关管理人员徐某等人签字,其中显示刘某于xx年4月30日正式离职。

刘某于xx年5月9日申请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xx年8月6日至xx年4月30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

仲裁审理认为,一是刘某入职A公司前系B公司员工,其与B 公司已签订劳动合同,且刘某未就其已与B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进展举证,双方劳动合同应未解除。

人员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人员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人员借调,是指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将本单位的员工借调至其他单位工作,而借调单位则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

人员借调作为一种常见的用工方式,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人员借调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人员借调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人员借调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

”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借调员工,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借调协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借调员工,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借调协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借调员工,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签订借调协议。

”三、人员借调的流程1.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借调事宜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2.签订借调协议:双方签订借调协议,明确借调期限、工资待遇、工作内容、权益保障等事项。

3.办理手续: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包括劳动合同变更、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

4.履行协议:双方按照借调协议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确保借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人员借调的法律责任1.用人单位责任(1)用人单位应按照借调协议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应与借调单位保持沟通,确保借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2.借调单位责任(1)借调单位应按照借调协议约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

劳动中的派遣与借调规定

劳动中的派遣与借调规定

劳动中的派遣与借调规定一、引言劳动中的派遣与借调是劳动关系中一种常见的人员调动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企业与员工的灵活用工需求。

然而,派遣与借调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对派遣与借调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一制度。

二、派遣与借调的概念与区别1. 派遣的概念派遣是指用人单位将自己已经录用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根据一定的协议将其暂时调离原工作岗位,派往其他用人单位工作的过程。

被派遣的员工在派遣期间与派遣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享受该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2. 借调的概念借调是指用人单位临时将员工调出原工作岗位,暂时派往其他用人单位工作的行为。

被借调的员工保留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但在借调期间享受借调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3. 派遣与借调的区别派遣和借调的核心区别在于员工的劳动关系所在。

派遣期间,员工与派遣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而借调期间,员工劳动关系仍然与原雇主单位保持不变。

三、派遣与借调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根据《劳动法》,派遣和借调均需遵守以下原则:(1)派遣和借调应当在工作需要的基础上,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

(2)被派遣和借调的员工在派遣或借调期间享受与用工单位员工相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2. 《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法》,派遣和借调期间的劳动关系应当以书面形式明确表达,并明确约定派遣或借调期限、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以及劳动条件等。

四、派遣与借调的好处与问题1. 派遣的好处(1)灵活用工:派遣能够满足用人单位在短期内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情况,实现灵活用工。

(2)节约成本:派遣单位无需承担员工的社会保险等额外费用,从而减少用工成本。

2. 派遣的问题(1)劳动条件差异:派遣员工可能面临待遇与用人单位员工不一致的问题,导致不公平待遇。

(2)难以融入团队:派遣员工的短期工作可能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用人单位的团队,影响工作效率。

3. 借调的好处(1)技术共享:借调可以促进不同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共享,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6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6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6篇篇1借调合同是指一个企业借用另一个企业的劳动者进行工作的合同。

按照我国的《劳动法》和《借调劳动者管理暂行规定》,借调合同的法律规定如下:首先,借调合同必须是双方自愿和平等的。

借调双方必须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必须明确借调期限、工作内容、工资待遇、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

其次,借调劳动者在借调期间仍然享有原雇主给予的各项福利待遇。

原雇主应当为借调劳动者维持原有的社会保险关系,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此外,借调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应当与原雇主保持一致或有所提高,不得降低。

再次,在借调期间,受借用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仍属于原雇主。

这意味着借调合同到期后,劳动者应继续回到原雇主,恢复原有的工作和合同关系。

如果雇主需续借期限,双方应经过再次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书面协议。

另外,借调合同期满后,借调劳动者应当享有与原雇主员工相同的优先就业权,即原雇主应当优先录用借调劳动者为其正式员工。

如果借调劳动者不愿回到原雇主工作,原雇主应当支付补偿金或者按法律规定给予解雇赔偿。

最后,如果借调期间发生劳动纠纷或劳动权益受到损害,借调双方应当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

总的来说,借调合同是一种正规的劳动关系安排,受法律保护。

雇主和劳动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借调合同的合法性,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希望借调双方能够遵守规定,友好合作,共同促进生产经营,实现双赢。

篇2借调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另一用人单位为满足生产需要,与该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者协商一致,通过协商订立的以借调者的正式劳动报酬,自借调者到特定用人单位工作起至借调合同约定的期限为止的一种类似于劳动服务派遣的就业形式。

目的是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提高用工的灵活性。

在中国,借调合同规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合同签订:借调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借调期限、工作内容、薪酬标准、劳动保护等内容。

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在我国,借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因工作需要,将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暂时调往其他单位工作的一种用人方式。

借调作为一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在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借调涉及多个法律关系和权益,因此对其进行规范的法律规定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借调的定义、借调的法律依据、借调的流程、借调的权益保障以及借调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借调的定义借调,又称“临时借用”、“临时调任”,是指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将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暂时调往其他单位工作的一种用人方式。

借调期间,借调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仍保留在原单位,但需遵守借调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

二、借调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借调协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借用其他单位的人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该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可以按照规定程序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

4.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该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借用其他单位的人员。

三、借调的流程1. 提出借调申请:借调单位向被借调人员所在单位提出借调申请,说明借调的原因、期限、岗位等信息。

2. 协商一致:被借调人员所在单位与借调单位就借调事宜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3. 签订借调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借调协议,明确借调期限、工作内容、工资福利待遇、违约责任等内容。

4. 办理手续:被借调人员所在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如变更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转移等。

5. 执行借调:被借调人员按照借调协议到借调单位工作。

6. 解除借调:借调期限届满或因其他原因解除借调,双方办理相关手续。

四、借调的权益保障1. 工资福利待遇:借调期间,被借调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原单位规定执行,借调单位不得克扣、拖欠。

劳动中的派遣与借调规定

劳动中的派遣与借调规定

劳动中的派遣与借调规定一、引言劳动力派遣与借调是现代劳动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用工方式,它们对于企业的灵活运营和员工的就业机会提供了便利。

然而,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公平和稳定,需要制定相应的派遣与借调规定。

二、派遣和借调的定义与区别1. 派遣定义:劳动力派遣是指企业作为派遣用工单位,通过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安排派遣员工向招用单位提供劳动服务的一种用人形式。

2. 借调定义:劳动力借调是指企业作为借调用工单位,与其他企业或单位签订劳动借调协议,将自有员工借调至另一单位工作的一种人员调配方式。

3. 区别:派遣是指企业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派遣员工向招用单位提供劳动服务;而借调是指企业将自有员工借调至另一单位工作,员工仍保留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三、派遣与借调的法律依据1. 劳动派遣:我国《劳动法》第66条规定了劳务派遣的合法性和限定条件,同时需要遵守《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劳动借调:我国《劳动法》第64条明确规定了劳动力借调的方式和范围,同时需要符合劳动部门和相关政策的规定。

四、派遣与借调的申请与审批程序1. 派遣申请与审批:派遣用工单位需向劳务派遣单位提出申请,经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批,签订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2. 借调申请与审批:借调用工单位需与被借调单位协商,签订劳动借调协议,并按规定向劳动部门和相关机构申请审批,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五、派遣与借调的权益保障1. 工资福利保障:派遣员工享有与招用单位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派遣用工单位有责任保障派遣员工的正当权益。

2. 健康安全保障:派遣用工单位应确保派遣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符合相关健康安全要求,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培训。

3. 社会保险保障:派遣员工应按照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4. 合同管理与终止:派遣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应签订劳动派遣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同时应遵守约定的解除和终止条件。

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借调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在我国,借调是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单位之间,因工作需要,暂时将工作人员从一个单位借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的一种人事管理方式。

借调作为一种灵活的人事管理手段,在促进人才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借调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本文将围绕借调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借调的定义与法律依据1. 定义借调是指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将本单位工作人员暂时调至其他单位工作的一种人事管理方式。

借调期间,借调人员的人事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等按照原单位规定执行。

2.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根据《劳动法》第61条规定,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经劳动者同意,可以暂时调换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根据《公务员法》第42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可以调任、转任或者挂职锻炼。

(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29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可以调任、转任或者挂职锻炼。

二、借调的条件与程序1. 条件(1)原单位同意借调;(2)借调单位同意接收;(3)借调人员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和能力;(4)借调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三年。

2. 程序(1)原单位与借调单位协商一致;(2)签订借调协议,明确借调期限、工资待遇、工作职责等内容;(3)办理借调手续,包括人事档案转移、工资发放等;(4)借调期间,原单位与借调单位保持联系,共同管理借调人员。

三、借调期间的权益保障1. 工资待遇借调期间,借调人员的工资待遇按照原单位规定执行。

原单位应按照借调协议,及时足额发放工资。

2. 社会保险借调期间,借调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原单位应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

3. 职业发展借调期间,借调人员享有与原单位同等的发展机会,原单位应关心借调人员的职业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4. 解约与返岗(1)解约:借调协议到期或因特殊情况需要解除借调关系的,原单位与借调单位应协商一致,签订解约协议。

劳动合同中的派遣和借调安排

劳动合同中的派遣和借调安排

劳动合同中的派遣和借调安排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合同是雇佣关系的法律依据,它规定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劳动合同中的派遣和借调安排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劳动合同中的派遣和借调安排,以及其对劳动者和企业的影响。

一、派遣安排派遣是指企业将自有员工派遣到其他企业工作,以满足劳动力需求。

这种安排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灵活的劳动力调配和降低用工成本的好处。

然而,派遣工人常常面临工资低、福利待遇差、工作不稳定等问题。

首先,派遣工人的工资往往较低。

派遣公司通常会从工人的工资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服务费,导致派遣工人的实际工资较低。

这种情况使得派遣工人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丧失了劳动者应有的尊严。

其次,派遣工人的福利待遇差。

由于派遣工人并非直接雇佣于用工企业,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与正式员工相同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这种差异化待遇加剧了派遣工人的不安全感和不公平感。

最后,派遣工人的工作不稳定。

派遣工人的工作期限通常较短,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

这种不稳定性使得派遣工人难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二、借调安排借调是指企业之间相互借用员工,以满足临时性或特殊性的工作需求。

这种安排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灵活性和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借调工人的权益保障不足。

借调工人常常处于两个企业之间的灰色地带,他们的劳动权益保障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这使得借调工人容易受到雇佣企业的不公平对待,如工资低、工时长、工作强度大等。

其次,借调工人的工作环境不稳定。

由于借调工人频繁更换工作场所,他们往往无法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文化,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工作质量下降。

最后,借调工人的职业发展受限。

由于借调工人缺乏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他们很难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晋升的空间。

这种局限性使得借调工人很难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中的派遣和借调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企业灵活用工和降低用工成本的机会,但也给劳动者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公平待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5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5篇

借调合同法律规定5篇篇1借调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为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或应急情况需要,将本单位员工暂时调往其他单位工作的协议。

在实践中,借调合同发生的频率较高,但是在处理借调合同过程中,很多人对于法律规定并不清楚,容易出现矛盾和纠纷。

因此,借调合同在法律规定下有哪些具体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借调合同应当是书面合同。

这就意味着借调双方应当就借调的目的、期限、工作内容、工资待遇、保险福利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并签署书面合同。

只有书面合同的借调合同才能够保障借调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纠纷。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借调期间,用人单位仍然应当支付借调员工的工资待遇。

即使是暂时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用人单位也有义务保障借调员工的工资水平不降低。

同时,借调期间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也应当按照原用人单位的标准执行。

借调员工在工资待遇方面的权益应当得到充分保障。

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借调双方在借调期满后,应当主动履行返还岗位的义务。

借调期满后,借调员工应当及时返回原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也应当安排借调员工回岗。

借调期满后,若借调员工不履行返还岗位义务,则用人单位有权采取合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在处理借调合同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借调单位应当充分尊重借调员工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员工的工作稳定和利益。

同时,借调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避免出现纠纷和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借调合同在法律规定下具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用人单位和借调单位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借调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纠纷和矛盾。

只有做到合法合规,才能够实现借调合同的和谐、稳定和有序。

希望各相关单位在处理借调合同过程中,能够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借调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篇2借调是指用人单位将企事业单位职工借用到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一段时间的行为。

借调工作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借调工作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借调工作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可能会安排劳动者到另一单位从事劳动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借调工作,用人单位进行借调工作时,首先要征求劳动者的意见,如果劳动者不同意是不能随意借调的,那么借调工作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一、借调工作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借调工作是什么意思人员借调指的是在不改变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员工被安排从一个用人单位到另外一个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情形。

从严格意义上讲,借调并不是一个劳动法意义上的概念,但该行为在实践中却非常常见。

尤其多见于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为解决编制不足,从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借用人员的情况下。

除上述主体外,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在同一控制人下的私营企业之间,也经常出现借调行为。

如何认定借调后劳动关系一般来讲员工在集团内借调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与原公司保留劳动关系,借调到新公司工作;另一种情形是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与新公司建立劳动关系。

对于第一种情形,属于员工内部借调,与原公司仍然保留劳动关系,工作年限连续计算,社会保险费仍然在原公司缴纳,但工资由谁具体来发放,社会保险的费用具体由谁来承担,需要两家公司通过员工借调协议的方式予以约定,具体员工的日常管理也取决于双方借调协议的约定。

对于第二种情形,属于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因此需要终止原劳动合同,与新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至于终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则要取决于终止的方式,以及新公司是否承继原合同的相关义务。

若新公司承认原公司的工作年限,那么工作年限连续计算,终止原合同可以由员工提出,就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新公司不愿意承继原合同的工作年限,则终止原合同就需要支付终止补偿金。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劳动合同变更后,需要由原公司将员工的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公司,由新公司按照自己的员工进行管理。

二、属于劳动关系的情况1、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借调的法律后果(3篇)

借调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在职场中,借调是一种常见的用工形式,即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将员工暂时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

这种用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人单位和员工的实际需求,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借调的概念、法律依据、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借调的概念借调,是指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将本单位员工暂时调往其他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变,借调单位与员工之间不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用工形式。

二、借调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将劳动者借调至其他单位工作,但应当事先征得劳动者同意,并签订借调协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可以将劳动者借调至其他单位工作,借调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

”三、借调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1. 劳动关系稳定性问题借调期间,员工的原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但员工的工作地点和岗位发生了变化。

这种情况下,员工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1)劳动合同解除:如果借调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原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责任。

(2)劳动合同续签:借调期满后,员工可能需要重新与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可能面临无劳动合同状态。

2. 工资福利待遇问题(1)工资待遇:借调期间,员工的工资待遇可能受到影响。

一方面,借调单位可能按照原用人单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另一方面,借调单位可能根据自身的薪酬体系支付工资。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对员工的实际收入产生影响。

(2)福利待遇:借调期间,员工的福利待遇可能受到影响。

一方面,借调单位可能按照原用人单位的福利待遇标准支付;另一方面,借调单位可能根据自身的福利待遇标准支付。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对员工的福利待遇产生影响。

3. 工作环境适应问题(1)工作压力:借调期间,员工可能面临新的工作环境和压力。

如果借调单位的工作强度较大,员工可能难以适应。

人员借调协议的法律后果(3篇)

人员借调协议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人员借调作为一种常见的用工方式,在企业间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员借调协议是企业之间进行人员借调的法律依据,明确了借调双方的权利义务。

然而,人员借调协议的法律后果不容忽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人员借调协议的法律性质人员借调协议是一种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其法律性质属于劳动合同关系的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人员借调协议是在劳动合同的基础上,由借调双方签订的,用以规范借调关系的协议。

三、人员借调协议的法律后果1. 借调双方的权利义务(1)借调单位借调单位作为借调协议的一方,享有以下权利:① 依据协议约定,对借调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考核和奖惩;② 在借调期间,对借调人员的人事关系、福利待遇等享有管理权;③ 借调期间,如因借调人员原因造成损失,有权要求赔偿。

借调单位应承担以下义务:① 保障借调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② 为借调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保障;③ 按时足额支付借调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2)被借调单位被借调单位作为借调协议的另一方,享有以下权利:① 依据协议约定,对借调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考核和奖惩;② 在借调期间,对借调人员的人事关系、福利待遇等享有管理权;③ 借调期间,如因借调人员原因造成损失,有权要求赔偿。

被借调单位应承担以下义务:① 保障借调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② 为借调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保障;③ 按时足额支付借调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2. 人员借调期间的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主体人员借调期间,借调单位和被借调单位均为劳动关系主体,共同承担对借调人员的管理责任。

(2)劳动关系的变更在人员借调期间,如借调双方同意变更借调协议,应书面通知对方,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3)劳动关系的解除人员借调期间,如借调双方协商一致,可解除借调协议。

借调合同常用

借调合同常用

借调合同常用一、什么是借调合同?借调合同是指员工在工作期间,被原雇主企业借调到其他用工单位劳动并由借调单位支付相应报酬的一种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协商一定期限的借调劳动,并签订借调合同。

二、借调合同的要素有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者借调劳动管理规定》,借调合同应包括以下要素:1.借调单位和原单位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2.借调劳动的期限;3.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4.借调工资和福利待遇;5.工伤和保险责任;6.引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7.双方签署的时间、地点和代表人签名。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签订借调合同时应遵守《劳动合同法》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2.借调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延长不超过一年;3.借调期限届满后,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继续借调;否则返回原单位继续从事原工作;4.借调单位应依法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劳动防护措施;5.原单位依法保留原员工的用人权利,借调期间仍是原单位的员工,原单位应与借调单位签订书面协议,并对借调劳动做好管理,保护借调员工的合法权益;6.借调劳动期间,借调人员有权依照原单位的待遇、福利享受相关政策。

四、借调合同的存档方式1.双方应保存一份加盖公章的原件,并将签约合同复印件录入员工档案中;2.借调单位、原单位和员工应各持有一份借调合同的复印件并进行备份;3.借调合同的相关文件应存储在管理系统中,以方便日后查询。

五、结束借调签订什么文件?借调劳动期限届满、终止或变更内容时,双方应同时办理签订结束借调合同的手续。

结束借调合同应包括的内容有:1.重新回归原单位的时间;2.原单位支付的相关工资、补贴及福利待遇;3.相关保险的处理方法;4.结束合同的签署时间。

六、结论借调是企业间相互帮助、利用资源,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合理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员工借调关系如何处理员工借调劳动关系如何处理问:我公司下属几个子公司 ,几个子公司之间经常有人员的往来。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 出现的问题是,若员工与a子公司的劳动合同还没有到期,根据集团公司的需要,要到b子公司去工作,劳动合同如何处理?若b子公司是借调a子公司的员工,工资由b子公司向其支付,那么工作年限可否连续计算,社会保险费如何缴纳 ?
请问 : 员工借调工作年限如何计算 ?社会保险费如何缴纳 ?如何进行日常管理 ? 答:集团公司下属多个子公司的,由于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用人权,可以直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因此,若在集团与下属子公司之间调动员工的,就会涉及到直接用工主体的变化,因此相应的劳动合同就要作相应的处理。

一般来讲员工在集团内借调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与原公司保留劳动关系,借调到新公司工作;另一种情形是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与新公司建立劳动关系。

对于第一种情形,属于员工内部借调,与原公司仍然保留劳动关系,工作年限连续计算,社会保险费仍然在原公司缴纳,但工资由谁具体来发放,社会保险的费用具体由谁来承担,需要两家公司通过员工借调协议的方式予以约定,具体员工的日常管理也取决于双方借调协议的约定。

洪湖市宏林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聘用、借调与解聘规定
一、为保证特种设备有关人员的招聘质量,保障公司质保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二、特种设备相关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的聘用要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1、所有特种设备人员必须是经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录用。

2、招聘的各质量控制体系责任人必须有压力容器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对质保体系有一定或深刻认识,必须具备质保手册所规定各岗位的任职资格和素质。

3、在聘用相关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时候,注意辨别其证件的真伪。

所聘人员必须态度端正、工作严谨,严格遵守岗位职责要求和质保手册相关作业规定。

4、质保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不能同时兼职两家以上单位的工作,在我公司也不能同时兼任质量控制体系的两个以上不同责任人工作。

5、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压力容器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从事特种设备技术和施工管理工作 5 年以上,劳动合同聘用期 2 年以上,并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

6、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需要有持有原单位开出解聘劳动关系证明材料,试用期内与我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同时要申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证件变更。

7、特种设备有关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必须在两年以上,同时必须签订技术保密协议和培训协议。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原则上不予借调。

1、本规定所称借调人员是指确因工作需要借调到其他公司工作的人员。

借调需经本人及本人所在单位和调用单位三方协商同意后签订合同方准予借调,借调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

2、借调员工未经公司批准未按时返回公司的,离岗期间视为旷工,按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予
以处理。

四、人员解聘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所签订劳动合同书执行。

1、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上岗培训、轮调考核成绩未达到规定的要求,不在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或有违纪违规行为,经教育未予改正的,录用单位可按规定终止聘用。

2、员工在试用期内辞职要提前3天申请,转正后提出离职的至少提前 30 天申请,并且必须办清所有的经济手续后方可离职。

3、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与公司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应当坚持正常工作,继续履行聘用合同; 6 个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与公司协商一致的,即可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4、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予离职:
-- 劳动合同的形式 1) 、在涉及公司技术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以及调离上述职位不满解密 的;
2) 、正在担任技术改造、专项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或有其它重要工作尚未处 理完毕,而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篇三:劳动合同法案例 第一章 总则
赖盛翘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 -- 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与林庆涛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关系的认定柯接 新与广东中林林产品联营公司南海经理部劳动合同纠纷案 -- 借调关系的法律适用 周发才诉 杰宏(厦门)电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分 李玥与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职工奖惩纠纷案 -- 国家公务员不属《劳动 合同法》调整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与岳传军劳动合同纠纷案 -- 农民工适用《劳动合同法》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威德力木工机械厂与万会祥劳动争议纠纷案 -- 用人单位劳动规章的制定与 效力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阳纺织有限公司与刘照臣解除劳动合同纠纷案 -- 劳动合同的成立 李群娥与易香娥、宜丰县装卸运输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医疗保险劳动争议案 -- 劳动合 同订立的原则
柯纪定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头通信有限公司事实劳动关系争议纠纷案 李乾妹与佛山市公信数字会议设备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与处理卓 达公司与伍楚平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合同的担保问题 刘恩惠、吴群芳、周建华与雅安振华实业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 与效力
李明与李月光劳动合同纠纷案 -- 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条款 董金与佛山市美涂士化工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 戴出群与顺德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 顾强康与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凤凰庄纺织品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胡金秀与佛山市顺德区君兰高尔夫发展有限公司事实劳动关系争议案 -- 劳动合同履行的基本 原则
梁旭通与佛山市德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事实劳动关系纠纷案 -- 劳动报酬支付中的同工同酬原 则
上海坂井塑料成形有限公司与宋建中劳动报酬案 -- 延长工作时间 敬荣生与江门市新会区怡丰塑胶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 企业改制中的劳动合同问题洋浦 物贸总公司与田晓芬劳动合同纠纷案 -- 劳动合同的变更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李芹与广东新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三亚天域实业有限公司天域渡假酒店与余兵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谭顺 基与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 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全备军与 宁波保税区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事实劳动关系争议纠纷上诉案 -- 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

埃索中化(宁波)石油化工储配有限公司与童宏川、赵龙、王洪高等劳动争议纠纷案 -- 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
张小同与广东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张培天与仙居县塑化工贸公司劳动争议案 --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第五章特别规定
陶某某等诉某纺织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 集体合同的效力林永平与佛山外运企业集团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 劳务派遣中的法律关系第六章监督检查山西三桥大厦与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许福玉、邓平微等劳动监察指令书案 --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
胡鹏玖与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履行法定职责案 --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管范围第七章劳动合同争议的解决
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食品购销站与夏志孙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的效力李金财与覃英荣、莫东金劳动合同纠纷案 -- 劳动合同争议诉讼与仲裁之间的关系姜绍林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劳动合同纠纷案 -- 劳动合同争议的仲裁时效李敬华与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 劳动合同争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