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基层指南解读
大纲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 2024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慢阻肺的定义慢阻肺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慢阻肺的流行病学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慢阻肺在我国具有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和疾病负担重。
患病率:2007年调查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
2018年调查显示,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则高达13.7%。
患者人数:估算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
死亡原因:2017年,慢阻肺是我国第三大死亡原因。
慢阻肺的分期稳定期急性加重期:以呼吸困难和/或咳嗽、咳痰加重<14 d为特征的事件,可伴有呼吸急促和/或心动过速。
慢阻肺的病因、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病因和危险因素慢阻肺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个体易感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通常涉及多个因素。
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其他包括室内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早年事件(如低出生体重、儿童期感染等)。
发病机制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等因素。
这些因素导致组织重构,进而发生慢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近年研究显示自身免疫调控机制、遗传因素以及肺发育相关因素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病理表现特征性病理改变表现为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气道壁重构、肺实质破坏。
病理生理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气流受限、气体陷闭、动态过度充气和气体交换异常。
可伴有黏液高分泌,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
疾病晚期可能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竭。
慢阻肺的筛查、诊断与综合评估筛查和病例发现筛查是在普通人群中进行,基于人口学信息对无症状个体进行检查。
病例发现是评估个体呼吸系统症状及慢阻肺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通过量表和简单的生理学测量能够识别既往未确诊的慢阻肺患者。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慢阻肺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和乏力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解读精选全文
慢阻肺患者的综合评估及分组
慢性阻塞性肿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
2023GOLD指南
a 稳定期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对慢阻肺药物治疗方案是否联合ICS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300个/μl的患者推荐联合ICS治疗方案1:一项研究归纳了从7项Ⅲ/Ⅳ期RCT研究中获取共1551例中国慢阻肺受试者数据.以探讨血嗜酸粒细胞在该患者群中的水平,结果显示约20.1%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300个/μl2 b 当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与症状之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时,应进一步评价患者的合并症、肺功能(肺容积及弥散功能)、肺部影像学、血氧和运动耐力等指标1。1)对呼吸困难重,但肺功能损害不严重的慢阻 肺患者,需排查心血管疾病、胃食管反流、肺血管疾 病、焦虑/抑郁等其他导致呼吸困难的常见疾病;2)对存在严重气流受限,但临床症状却轻微的慢阻肺患者,需注意因运动减少等因素导致的呼吸困难症状被低估,可行6 min步行试验等运动耐力测试,以反映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进一步判断其与初始评估是否一致,是否需要加强治疗。
慢阻肺病情评估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受损程度、急性加重风险以及合并症/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慢阻肺评估其目的在于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患者健康状况及未来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如急性加重、住院或者死亡等),以最终指导治疗。症状评估多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问卷和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mMRC≥2,CAT≥10为症状重患者;急性加重风险评估是依据前一年的急性加重次数,若上一年发生2次及以上中/重度急性加重,或者1次及以上因急性加重住院,评估为急性加重的高风险人群。所有慢阻肺患者,都应建立“评估-回顾-调整”长期随访的管理流程。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PPT课件
治疗。
管理策略完善
指南强调了COPD患者的长期管理与 随访,包括肺康复、心理支持等多方
面的内容。
基层医生培训
指南实施过程中,将加强对基层医生 的培训与指导,确保指南的顺利落地
。
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 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智能监测与预警
利用智能设备对患者进 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降低并发症风险。
远程医疗
运用远程医疗技术,为 患者提供便捷的线上问 诊与咨询服务,打破地 域限制。
政策支持及资源整合利用
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 确基层医疗机构在慢阻肺 管理中的角色与职责,提 供政策保障。
资源整合
基层医疗机构贴近患者,便于 患者及时就医,减轻疾病痛苦
。
缓解医疗资源紧张
加强基层诊疗能力,有助于缓 解上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状
况。
提升患者依从性
基层医生与患者建立长期稳定 的诊疗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
的治疗依从性。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规范诊疗行为
01
通过制定指南,统一COPD的诊疗标准,规范基层医生的诊疗行
患者自我管理与参与度提升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将更加注重自我管理与参与诊疗过程,基层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协作,共 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未来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基层医生应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疾病预防、早期发现、规范治疗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 年)》全文学习PPT课件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 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 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等全身症状 。
临床分型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结果等,COPD可 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症状相对稳定 ,而急性加重期则表现为症状突然加重,需要及时治 疗。
02
基层诊疗策略及实践
早期诊断与评估
早期诊断重要性
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早期症状隐匿,早期诊断有助于及
时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评估方法
02
包括肺功能检查、症状评估、急性加重风险评估等,以全面了
解患者病情。
诊断标准
03
根据症状、肺功能检查结果等,参照国际指南制定诊断标准。
药物治疗原则及选择
政策法规背景下基层医生挑战与机遇
政策法规解读
深入解读国家关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 ,如健康中国行动、基层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 力建设项目等。
基层医生面临的挑战
分析基层医生在COPD诊疗与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如 诊断能力不足、治疗不规范、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
发展机遇与应对策略
养。
02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状况,合理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方式。
03
营养支持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心理健康关怀及辅导服务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 预。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
演讲人
目录
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述 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
1
病的概述
疾病定义
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 要表现为气流受限
02
COPD的病因包括吸烟、 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
减轻气道阻塞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戒烟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 水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康复治疗
01
运动疗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
03
血压测量:测量患者 的血压,了解其是否 正常
04
血氧饱和度检测:检 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了解其是否正常
05
胸部X光片:拍摄胸 部X光片,了解肺部 是否有异常
06
肺功能检查:进行肺 功能检查,了解患者 的肺功能是否正常
辅助检查
● 肺功能检查:评估气流受限程度 ● 胸部X线检查: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 动脉血气分析:了解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状况 ● 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脏功能情况 ● 痰液检查:了解病原体及炎症情况 ● 胸部CT检查:了解肺部病变的详细情况 ● 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 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气道病变情况 ● 睡眠呼吸监测:了解睡眠呼吸障碍情况 ●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评估运动耐受情况
呼吸道感染:反 复呼吸道感染可 能导致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
免疫功能异常: 免疫功能异常可 能导致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一、疾病概述(一)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
可有气促或呼吸困难,早期仅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
晚期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脓痰。
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慢阻肺的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呼吸浅快、缩唇呼吸、桶状胸、球结膜水肿、口唇紫绀、双下肢水肿等体征。
2. 危险因素接触史:长期吸烟或“二手烟”接触史,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或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等。
3. 辅助检查:(1)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FVC)<0.7,可以确定为持续存在气流受限。
(2)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肺气肿的特征。
4. 鉴别诊断:慢阻肺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慢阻肺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AECOPD)和稳定期。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稳定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慢阻肺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治疗目标不同,本指南主要讲述稳定期的药物治疗。
急性加重期治疗目标主要是尽量降低本次急性加重的不良影响,预防未来急性加重的发生。
超过80%的急性加重患者可以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等。
稳定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减轻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药物治疗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稳定期慢阻肺长期维持药物治疗
1
对于慢阻肺患者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症状的核心,通常给基础量预 防或减少症状(A 类证据)
LABAs 和LAMAs 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A 类证据)或ICS/LABA
2
(B 类证据)减少急性加重。
3
(二)流行病学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 肺的患病率高达8.2%。 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对10个省市50 991名人群调查显示20 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高达13.7%,首次明确我国 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 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 据统计2013年中国慢阻肺死亡人数约91.1万人,占全世界慢阻肺死亡人数的 1/3,远高于中国肺癌年死亡人数。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 世界银行/WHO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24
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其严重程度分为3类
(1)无呼吸衰竭:呼吸频率为20~30次/min,不使用辅助呼吸肌,无意识改变,通 过文丘里面罩吸入氧浓度(FiO2)为28%~35%时低氧血症能够改善,PaCO2无增加。 (2)急性呼吸衰竭-尚未危及生命:呼吸频率>30次/min,使用辅助呼吸肌,无意识 改变,通过文丘里面罩FiO2为25%~30%时低氧血症能够改善,高碳酸血症PaCO2较基 线增加或在50~60mmHg。 (3)急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呼吸频率>30次/min,使用辅助呼吸肌,突发意识改 变,通过文丘里面罩给氧低氧血症不能改善或FiO2>40%,高碳酸血症PaCO2较基线增 加或>60 mmHg,存在酸中毒(pH≤7.25)。
20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疾病概述(―)定义15 性阻塞,性月市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 on ary disease , 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2,3,4]慢阻肺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病史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考虑慢阻肺的诊断。
1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
可有气促或呼吸困难,早期仅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
晚期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脓痰。
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慢阻肺的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舂疾病进展,可出现呼吸浅快、缩唇呼吸、桶状胸、球结膜水肿、口唇紫纟日、双下肢水肿等体征。
2. 危险因素接触史:长期吸烟或"二手烟"接触史,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全属颗粒等工作,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或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等。
3. 辅助检查:(1 )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0.7 ,可以确定为持续存在气流受限。
(2)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肺气肿的特征。
4 .鉴别诊断:慢阻肺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慢阻肺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AECOPD )和稳定期。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稳定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慢阻肺治疗的重点。
详解2022慢阻肺最新指南
详解2022慢阻肺最新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流受限。
为了指导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慢阻肺,2022年发布了最新的慢阻肺指南。
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份指南。
1. 慢阻肺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最新指南,慢阻肺被定义为一种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其主要原因是慢性炎症对气道和肺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
慢阻肺可分为四个严重程度等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根据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和急性加重的频率来划分。
2. 慢阻肺的诊断和评估最新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诊断和评估流程。
医生可以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肺功能测试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
评估患者时,应该重点关注症状的严重程度、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和急性加重的风险。
3. 慢阻肺的治疗原则治疗慢阻肺的原则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和延缓疾病进展。
最新指南推荐使用非药物治疗(如戒烟、运动训练、营养支持等)和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策略。
4. 慢阻肺的急性加重管理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常见的临床情况,也是导致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最新指南对急性加重的管理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并强调了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的重要性。
5. 慢阻肺的康复和护理康复和护理在慢阻肺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新指南强调了康复和护理的必要性,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康复和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改善运动能力、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的风险。
结论最新的慢阻肺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慢阻肺。
通过准确的诊断和评估、综合的治疗策略以及积极的康复和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
副标题
概述
(一)定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 应增强有关。 ▪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慢性气流 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 起,二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1]。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问卷筛查慢阻肺高 危人群(图1),对疑诊患者应该向上 级医院转诊以进一步确诊。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策略
(二)慢阻肺稳定期病情评估 ▪ 慢阻肺稳定期评估的目的在于明确患者气流受限的水平及其对患
者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预测未来发生不良事件(如急性加重、 住院或者死亡)的风险,以最终指导治疗[9]。
治疗
(3)康复、教育和自我管理:肺康复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为 患者量身打造的全面干预,包括运动训练、教育和自我管理干预。 肺康复方案最好持续6~8周,推荐每周进行2次指导下的运动训练, 包括耐力训练、间歇训练、抗阻/力量训练。此外还包括合理膳食, 保持营养均衡摄入,保持心态平和[1,9]。
治疗
预防未来急性加重的发生。 ▪ 慢阻肺急性加重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治疗,但需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初始治疗效果不佳,症状进一步 加重,需及时转送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治疗
▪ 诊疗流程[21]: 1.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胸部X线片除外其他疾病。 2.监测动脉血气或血氧饱和度决定是否需要氧疗。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策略
(四)鉴别诊断[1] ▪ 慢阻肺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
呼吸科-慢阻肺诊疗规范指南
呼吸科慢性堵塞性肺疾病临床标准诊疗指南〔2023 年版〕依据: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 慢性堵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3 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3,17(11) :856-870;《内科学〔第八版〕》。
一、定义:慢性堵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展|生进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响增加有关。
二、慢阻肺的诊断:慢阻肺的诊断应依据临床表现、危急因素接触史、体征及试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典型慢阻肺的诊断: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危急因素暴露史;肺功能检查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 /FVC<0.7 提示气流受限,且除外其他疾病。
三、慢阻肺的分期: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症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转变治疗方案。
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2.稳定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病症稳定或病症稍微,病情根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四: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紧急转诊及治疗场所的选择1.紧急转诊:当慢阻肺患者消灭中重度急性加重,经过紧急处理后病症无明显缓解,需要住院或行机械通气治疗,应考虑紧急转诊。
2.一般病房住院指征:①病症显著加剧,如突然消灭的静息状况下呼吸困难;②重度慢阻肺;③消灭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如发绀、神志转变、外周水肿);④有严峻的合并症(如心力衰竭或消灭的心律失常);⑤初始药物治疗急性加重失败;⑥高龄患者;⑦诊断不明确;⑧院外治疗无效或医疗条件差。
入住监护病房指征:①对初始急诊治疗反响差的严峻呼吸困难;②意识状态转变,包括意识模糊、昏睡、昏迷;③持续性低氧血症(PaO<40mmHg)或进展性加重和/或严峻或进展性加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H<7.25),氧疗或无创通气治疗无效;④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⑤血流淌力学不稳定、需要使用升压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要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要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是为了规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基层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而制定的指南。
下面将重点介绍该指南的要点。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该指南明确了COPD的诊断标准,并强调了病史、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也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意见。
二、非药物治疗指南强调了COPD患者的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戒烟、呼吸训练、营养支持等。
此外,指南还提供了有关病情监测和急性加重预防的指导意见。
三、药物治疗3.1确定治疗等级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四个治疗等级,以指导合理的用药方案。
3.2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C)这些药物是COPD治疗的首选,可以缓解活动时的症状。
3.3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C)对于中重度COPD患者,长效药物疗效更好,可以减少COPD的急性加重风险。
3.4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LABA联合用药仅适用于经充分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后症状未缓解的重度COPD患者。
3.5吸入三联疗法适用于COPD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下降,病情严重,经LABA/ICS治疗仍未缓解的患者。
3.6无创正压通气(NPPV)NPPV用于急性加重期和慢性呼吸衰竭期COPD患者的治疗,可以减轻呼吸困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于具有慢性呼吸衰竭、深静脉血栓症或伴有房颤等风险因素的COPD患者,应谨慎使用华法林,遵循个体化用药、监测和调整剂量。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对COP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意见,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COPD患者。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来说,熟悉并遵循这些指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步骤。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PPT课件
02
考虑患者的合并症和 并发症
在制定治疗策略时,还需充分考虑患 者可能存在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心 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
03
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制 定可行的治疗计划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与患者充分沟 通,了解患者的意愿和期望,同时考 虑治疗计划的可行性和患者的依从性 。
05
患者管理与教育实施建议
基层医疗机构在COPD管理中作用
06
指南实施中
缺乏专业诊疗设备和药物
基层医疗机构在慢阻肺的诊疗中,往往面临设备 和药物不足的问题,导致诊疗水平受限。
医生诊疗经验不足
由于慢阻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层医生在诊疗 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疑难问题,需要丰富的经验 和专业知识来应对。
患者教育和管理难度大
减轻疾病负担
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诊疗和管理,可以减轻COPD患 者的疾病负担,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指南制定目的和意义
规范基层诊疗行为
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生提供COPD的诊疗和管理规范,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促进 COPD患者的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通过指南的推广和实施,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使更多的COPD患者能够在基层医疗机 构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减轻大医院的诊疗压力。
加大投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 的设施和设备,提高基层医疗 服务水平。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 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确保患 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推广远程医疗服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广 远程医疗服务,使基层患者能 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
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要点
解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
共识·指南认识慢阻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
慢性气流受限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的比重不同。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
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査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慢阻肺。
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
虽然支气管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别。
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特征。
但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上就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了。
慢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且这种情况的患者并不少见。
慢阻肺在临床上可分为:①急性加重期,即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②稳定期,即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慢阻肺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是指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
2.吸烟:包括被动吸烟,这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
3.空气污染: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明显增加时,慢阻肺急性加重显著增多。
4.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当烟雾、过敏原、有机与无机粉尘、工业废气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久,均可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5.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急性加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与气道炎症加剧有关,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符合以下1个及以上特征的均属于慢阻肺的高危人群:①年龄≥35岁。
②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慢阻肺2022年度指南详解
慢阻肺2022年度指南详解简介本文档旨在详细解释慢阻肺2022年度指南的内容。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
2022年度指南是基于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医务人员提供了管理和治疗慢阻肺患者的指导。
诊断标准慢阻肺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测和影像学表现。
2022年度指南明确了以下诊断标准:- 慢性咳嗽、咳痰或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的存在;- 气流受限的肺功能表现,如呼气流速-容积曲线下面积(FEV1)/用力呼气一秒容积(FVC)<70%;- 慢阻肺所致的肺部影像学改变,如肺气肿。
治疗方案2022年度指南提供了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旨在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戒烟:对于吸烟者,戒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严重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
3. 运动训练: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功能和身体机能,减轻患者的症状。
4. 营养支持:慢阻肺患者常伴有消瘦和营养不良,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随访和预后评估慢阻肺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预后评估,以监测病情的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2年度指南建议:-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监测病情变化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鼓励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
结论慢阻肺2022年度指南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仍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及时的随访和预后评估也是管理患者的关键步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循医生的指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查问卷对于慢阻肺诊断的帮助
• 问卷筛查有助于识别并诊断慢阻肺,对于基层缺 乏肺功能检测手段的地方,可能更为适用;
• 主动进行慢阻肺的筛查有助于疾病的整体管理, 有助于推动慢阻肺的基层筛查和强化诊断。
• 当基层医院不具备肺功能检查设备,临床医生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筛查慢阻肺高危人群,对疑 诊患者应该向上级医院转诊进一步确诊。
慢阻肺首次住院患者,
3.6年内死亡率达50%,7.7年内死亡率达75%
一项加拿大队列研究,1990-2005期间入组首次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慢阻肺患者,共计 73106例患者,随访至死亡或2007年3月,记录所有随访期间的住院史。分析连续因 慢阻肺住院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死亡率:50% 死亡率:75%
• 沙美特罗25 μg,每次1吸,每日2次
常见副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心悸、手抖、肌颤和低血钾。
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之ICS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 (3)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 布地奈德,低剂量200-400μg/d;中剂量400-800μg/d;大 剂量>800μg/d;
• 丙酸氟替卡松:低剂量100-250μg/d;中剂量250-500μg/d ;大剂量>500μg/d。
陈荣昌,孙永昌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 年11 月第17 卷第11 期Chin J Gen Pract,November 2018, Vol. 17, No. 11
稳定期病情评估——肺功能评估
• 肺功能评估
表1 慢阻肺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肺功能分级(基于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 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 0.7
目录
❖ 慢阻肺概述 ❖ 疾病负担 ❖ 慢阻肺发病机制
❖ 疾病诊断和评估 ❖ 诊断标准 ❖ 评估
❖ 疾病治疗 ❖ 稳定期治疗 ❖ 急性加重期治疗 ❖ 疾病管理
年龄、吸烟史和咳痰喘症状是慢阻肺的高危风险因 素。年龄越高,风险越大1
危险因素
• 40岁以上 • 吸烟 • 职业暴露
症状
• 呼吸困难 • 咳嗽 • 咳痰
新治疗策略解读
•指南针对新的ABCD分组模式,对稳定期
!慢阻肺的药物治疗策略也进行了相应的更
新。用药方案更加的个体化,包括升级和 降级的药物治疗等
A组患者
• 所有A组患者均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短 效或者长效),评估疗效后可继续,停用或 者更换其他支气管扩张剂。
B组患者
B组患者的起始用药时长效支气管扩张剂(LAMA或 LABA);长效支扩剂效果优于按需使用的短效支扩剂
• 由于规律单独使用ICS不能改变FEV1的长期下降,也不能改 变慢阻肺患者的病死率,因此不建议单用。
常见副作用:长期吸入临床推荐剂量范围内的ICS安全性数据良好, 少数患者出现口咽局部的不良反应(如嘶哑、咽部不适 和念珠菌感染等),吸药后应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 选用干粉吸入剂或加用储雾器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
50岁以上抽烟患者,伴有咳 痰喘症状,高度提示慢阻肺
▪ 当基层医院不具备肺功能检查设备,临 床医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筛查慢阻肺高 危人群,对疑诊患者应该向上级医院转 诊进一步确诊。
——慢阻肺基层指南2018版
问卷如何应用?(模拟病例)
▪ 隔壁老王,今年55岁 ▪ 吸烟近30年 ▪最近几年一直断断续续咳嗽并且有痰 ▪ 一周前开始,感觉经常喘不过气
稳定期病情评估——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 急性加重风险评估 高风险患者具有下列特征:
症状多,mMRC2或CAT10; FEV1<50%预计值; 过去1年中重度急性加重≥2次或因急性加重住院≥1次
稳定期病情评估——慢性合并症
目录
❖ 慢阻肺概述 ❖ 疾病负担 ❖ 慢阻肺发病机制
❖ 疾病诊断和评估 ❖ 诊断标准 ❖ 评估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 (2)长效M受体阻断剂(LAMA):
• 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18g,每次1吸,每日1次。
常见副作用:对妊娠早期妇女和患有青光眼或前列腺 肥大的患者应慎用。可引起口干等症状。
! 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慎用
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之LABA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 (1)长效受体激动剂(LABA):
中国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
由王辰院士牵头的中国肺健康研究(China Pulmonary Health Study)是一项全国性的横断面研究,研究样本为2012年6月-2015 年5月期间,来自中国大陆的1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20岁以上的人群 。所有受试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进行肺功能检查,以 GOLD2017标准诊断慢阻肺。57,779位成人参与研究,最终53,546位成人完成研究。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从2007年的8.2%1,上升为13.7 %2。
肺功能每年≥6000例
门诊吸入药物种类≥5种
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并 配备专职护士)
呼吸慢病初诊肺功能检 查率≥95%
因慢阻肺/哮喘急性加重住 院患者吸入药物比例(包括
出院带药)≥80%
慢性气道疾病(哮喘、慢 阻肺)患者随访率≥5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评定标准(2018年试行版)
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之LAMA
危险因素
• 35岁以上 • 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 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症状
• 咳嗽 • 咳痰 • 气促或呼吸困难
1.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 Updated 2019.
高度提示慢阻肺
▪ 2分 ▪ 2分 ▪ 1分 ▪ 2分
▪ 7分
陈荣昌,孙永昌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 年11 月第17 卷第11 期Chin J Gen Pract,November 2018, Vol. 17, No. 11,P859
慢阻肺诊断—测定肺功能
症状 Symptoms 咳嗽 cough 咳痰 expectoration 呼吸困难 dyspnea
• 目前无证据支持在B组患者中哪类长效支扩剂作为 初始治疗药物能够更好的缓解症状,具体药物选择 应根据患者对症状缓解程度的感受;
肺功能分级 气流受限程度 GOLD 1级: 轻度 GOLD 2级: 中度 GOLD 3级: 重度 GOLD 4级: 极重度
FEV1占预计值% FEV1≥80%预计值 50%≤FEV1<80%预计值 30%≤FEV1<50%预计值 FEV1<30%预计值
稳定期病情评估——症状评估之mMRC量表
• 症状评估
Suissa S, et al Thorax 2012; 67:957-963.
慢阻肺炎症机制疾病进展的核心机制
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多环节炎症反应1,2
烟草烟雾及其他 刺激物1
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是 慢阻肺疾病进展的核心机制,主 要环节包括
• 上皮屏障功能受损、
•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介导炎 症反应活化,
• T细胞介导继发炎症反应激活
最终导致肺部纤维化,肺泡壁破 坏,黏液高分泌等病理变化
成纤维细胞
上皮细胞
肺泡巨噬细胞
TGF-β Th1细胞
CXCL9,10,11 CXCR3 Tc1细胞
CXCL1 CCL2 CXCL8
CXCR2
中性粒细胞
CCR2 单核细胞
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MMP-9
纤维化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指南解读
内二科 刘波
目录
❖ 慢阻肺概述 ❖ 疾病负担 ❖ 慢阻肺发病机制
❖ 疾病诊断和评估 ❖ 诊断标准 ❖ 评估
❖ 疾病治疗 ❖ 稳定期治疗 ❖ 急性加重期治疗 ❖ 疾病管理
目录
❖ 慢阻肺概述 ❖ 疾病负担 ❖ 慢阻肺发病机制
❖ 疾病诊断和评估 ❖ 诊断标准 ❖ 评估
❖ 疾病治疗 ❖ 稳定期治疗 ❖ 急性加重期治疗 ❖ 疾病管理
暴露于危险因子 risk factors 烟草暴露 tobacco exposure
职业暴露 occupational exposure 室内/外污染 indoor/outdoor pollution
肺功能测定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70%:确定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慢阻肺的定义
•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 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 和肺实质破坏共同引起。1
——慢阻肺基层指南2018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的呼吸道症 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呼吸道症状 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 起的2
Barnes PJ, et al. Nat Rev Dis Primers. 2015;1:15076.
炎症导致小气道狭窄病变
粘液分泌增多 炎性渗出物增多 肺泡支撑结构塌陷 气道壁增厚 管壁周围纤维化
炎症导致肺实质的破坏
肺泡壁破坏 弹性回缩丧失 肺毛细管床破坏
呼气阻力增加 呼气驱动力减少
mMRC呼吸困难量表
mMRC 0级
只在剧烈活动时感到呼吸困难
□
mMRC 1级
在快走或上缓坡时感到呼吸困难
□
mMRC 2级
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走得慢,或者以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 □ 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
mMRC 3级
在平地上步行100米或数分钟需要停下来呼吸
□
mMRC 4级
因为明显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换衣服时也感到气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