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辩论赛“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一辩立论陈辞
一辩稿
![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32d2ac7748d7c1c708a145c2.png)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在场的观众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被媒体曝光。
”不文明行为,指人们由于公共道德缺失而做出的违背公序良俗的举止和动作。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都有见到各种不文明行为,例如行人翻越马路中央隔离栏,汽车强行变道、闯红灯等等……再想想国外景点专门用中文书写的文明告示以及大量对中国游客的负面评价,我们不得不承认,国人的文明素养亟需提高。
而现今,很多城市都在尝试过曝光部分典型不文明行为来敦促市民规范自身行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媒体曝光,不是媒体毫无限制的爆料,而是在与行政机关合作之下,有宣传、有通知、从正规渠道获取他人信息的一种规范化的媒体行为。
在此我们要指出的是,在公共场所获取他人信息不会对他人的隐私构成侵权,新闻中不存在侮辱诽谤的成分不会对他人的名誉构成侵权,因此媒体曝光并不会侵犯市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我方认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被媒体曝光的判定标准是: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媒体曝光不文明行为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在有利的同时坏处不大或可规避。
我方具体从以下几点论述我方观点:第一,市民不文明行为的曝光,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市民综合文明素养的提高。
媒体曝光不文明行为,是使用其社会公众传播平台的地位,扩大某一事件的影响力。
上述不文明行为在很多中国人心中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媒体的曝光是他们意识到不文明行为对自身和社会整体形象带来的危害。
当一个人欲行不文明之举时,便会顾忌到是否在媒体的监控之下,在自尊心作用下,约束自身行为,做出符合文明要求的选择。
其次,市民不文明行为的曝光,是对媒体引导群众价值观这一职责的践行,对政府规范公民行为这一职责的督促。
媒体作为大众传媒,除了提供娱乐,传递信息,还肩负着检测社会环境,引导社会价值观导向的作用。
我们知道,政府在履行其职责时常常无法在规整不文明行为——这类经常发生又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行为有很切实有效的成果。
辩论赛开篇立论
![辩论赛开篇立论](https://img.taocdn.com/s3/m/436128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a.png)
辩论赛开篇立论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首先感谢对方一辩给大家带来精彩的开篇立论。
但是我方认为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的总和,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
而人伦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客观的社会力量,并非个人的主观情感。
今天,我们与对方辩友讨论的是,人伦道德和新闻价值哪者更重要,而何者更重要的标准即是哪者更能使新闻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效应。
所以我方观点是:人伦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
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三点进行论证:第一:从价值层面看问题,应该以新闻道德制约和驾驭新闻价值,新闻道德决定了新闻的报道价值,才能使新闻价值发挥最大的效应。
人伦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力量,而新闻价值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取向。
新闻道德制约和驾驭新闻价值,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新闻最大的社会效应。
第二:从事实层面看问题,应该让新闻回归本质。
现今的新闻媒体片面或过份强调经济效益,为寻找爆点而以伤害被报道者的利益为代价。
人伦道德是规范新闻界的准绳。
任何一条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的出现都必须遵守人伦道德这一原则。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者都需要人伦道德。
并受人伦道德的约束,认为新闻价值与人伦道德具有统一性,而人伦道德更能引导人们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从社会现象上看问题,当今的传媒面临巨大市场竞争压力,过于追求新闻价值,忽略了人伦道德才是新闻价值的最终归依。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可是现今的媒体不仅没有注重到如此严峻的情况,一昧的追求经济效应与轰动效应。
因此,我们更应该要意识到人伦道德为主,新闻价值为辅,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更是有利于我们迈向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人伦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
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b47cb4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6.png)
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辩手,就本次辩题“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内容和渠道二者同等重要。
传播中国形象不仅需要有优秀的内容,也需要有恰当的渠道来传递。
优秀的内容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没有恰当的传播渠道,内容也难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内容的质量。
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多优秀的成果,这些内容可以成为我们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内容的质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的形象。
最后,我们也需要注重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传播中国形象,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同时,传统媒体也是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渠道,我们也应该注重利用传统媒体来展示中国的形象。
总之,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都是传播中国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内容的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从而更好地传递中国的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
谢谢!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代表正方辩手,就本次辩题“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内容更重要。
如果内容不够优秀,传播渠道再好也无济于事。
优秀的内容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传递中国的形象。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内容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中国在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多优秀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成为我们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内容。
我们应该注重提升内容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的形象。
最后,传播渠道也很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来传播中国形象,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同时,传统媒体也是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渠道,我们也应该注重利用传统媒体来展示中国的形象。
总之,内容和渠道都是传播中国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被媒体曝光”一辩稿
![“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被媒体曝光”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3fc311c281e53a5802ff7e.png)
“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被媒体曝光”一辩稿路上星辰某队员出稿,仅供参考。
926字。
谢谢主席,各位好。
随着2011年3月武汉晚报首次曝光了闯红灯、乱停车等一系列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关于此种媒体曝光行为的是非功过也热议一时。
今天我方认为,讨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当不应当被媒体曝光,不止是讨论单个或几个曝光事件的利弊影响,而是主要要讨论在现代市民社会发展与媒体发展的互动关系中,这种对市民不文明行为的曝光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在此思路下,我方认为应当被曝光,理由如下:第一,从现代市民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市民不文明行为被曝光产生了正面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在城市文明建设方面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一,城市化进程中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脱节,使得一个健康有序的城市精神尚未有效建立;二,在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的背景下,相当多的新市民对城市文明还没有充分尊重;三,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城市与国际对接的步伐加快,使上述问题更加严峻。
从中国式过马路到乱丢垃圾,乃至在长城和金字塔刻画“到此一游”的劣迹无一不说明这个问题。
曝光,在以往的治理手段之上给予不文明行为更多的警示和打压,呼吁更多市民引以为戒,关注文明,改善自我。
第二,从现代媒体发展的角度看,此类曝光是对媒体责任的进一步承担和践行。
人民网评论文章曾指出:作为媒体的责任,除了给大众提供信息和娱乐,更重要的是使社会的文化氛围更加健康向上;使社会的大众得到教养和升华,改变人性中自私的低下的追求而不断有所提升和关注。
如中国式过马路、乱停车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正是这种人性自私和低下的典型表现。
对其的关注、曝光和纠正,正是媒体的新课题。
第三,在以上两点事实基础上,我方在价值立场上认为,这种曝光行为倡导市民走向社群化,成为紧密和谐的共同体。
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的社群主义,就主张将个人的善与社群的善统一起来,并用这种共同的善作为评价社群生活方式的标准,它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这恰恰是我们常说的“你怎么样,你的城市就怎么样”的价值基础。
辩论赛: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一辩完整稿子)
![辩论赛: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一辩完整稿子)](https://img.taocdn.com/s3/m/bd9200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2.png)
辩论赛: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一辩完整稿子)谢谢主席,各位同学,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刚刚听了对方一辩的立论。
虽然我不肯定对方一辩哪些说的是对的,但是我知道对方辩友哪些说错了。
新闻道德:从事新闻信息活动的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其次,它强调什么是真正的新闻,客观,公正,全面。
新闻价值:事实满足它之所以成为新闻而具备的素质的总和。
我们强调一个事实:新闻价值不同于新闻的价值,前者强调新闻素质的总和,后者强调新闻播出后的作用和影响。
对于新闻的价值而言,新闻道德和新闻价值都对其价值的体现具有影响,但我方认为,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
下面我将从3个方面来论述我方观点:一.就新闻本身而言。
新闻的作用决定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更重要。
新闻的作用是积极的社会舆论导向。
一条好新闻是新闻道德和新闻价值共同作用的结果,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而新闻道德是主观判断新闻是否满足社会积极舆论导向的决定性因素。
新闻是用来给大众传播信息的,但新闻价值有好有坏,新闻道德必须比新闻价值更重要,否侧,新闻将是可怕的。
二.就新闻从业者而言。
新闻道德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环境。
在大力倡导建设民主法制社会的今天,新闻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与权力。
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许多记者无力抵御金钱诱惑,利用新闻权力与金钱进行交换。
古人说“正人先正己”,新闻媒体要监督别人;就要先大力加强记者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没有新闻道德前提,一切都是浮云。
三.就当代社会大环境而言。
当代社会急需新闻道德。
为了抢夺观众,某些媒体不断追求新闻片面的趣味性以满足大众的某些低级趣味。
甚至某些选秀节目,你家庭不出点什么意外情况,你都不好意思去参加比赛。
他们提升了新闻价值,但是新闻道德呢。
就当代社会,更需要新闻媒体重视新闻道德,摆正自己的新闻立场。
公月旦评见闻悉备,执春秋笔褒贬无私,我们需要的是拥有新闻道德的新闻工作者,我们需要的是好新闻。
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应该拥有更多自由VS承担更多责任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应该拥有更多自由VS承担更多责任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70a67e0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0.png)
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应该拥有更多自由VS承担更多责任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我们反方要为大家阐述的观点是: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我们不得不承认,媒体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种权利也伴随着责任。
如果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拥有过多的自由,而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首先,媒体报道公众议题时,必须尽可能客观、公正。
但是,如果媒体拥有太多的自由,可能会选择性报道,甚至是故意歪曲事实,从而引导舆论,影响公众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媒体报道公众议题时,必须尊重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
但是,如果媒体拥有太多的自由,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损害人格尊严,给个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最后,媒体报道公众议题时,必须对社会负责。
但是,如果媒体拥有太多的自由,可能会忽视社会责任,只是为了追求眼球和利润,而不惜损害社会的利益和安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媒体的自由不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谢谢!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反方的二辩,我将为大家进一步阐述我们的观点: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我们认为,媒体的自由不应该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表达和追求利润的工具,而应该成为一种服务社会、促进公正、维护公共利益的工具。
因此,媒体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
首先,媒体的自由不应该成为一种挑战法律底线的工具。
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媒体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和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
如果媒体拥有太多的自由,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负责任的报道,甚至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媒体的自由不应该成为一种损害公共利益的工具。
在报道公众议题时,媒体必须关注公共利益,不得偏袒某一方面,不得歪曲事实,不得敏感话题上的炒作。
如果媒体拥有太多的自由,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利于社会的报道,甚至会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
媒体的价值更在于发掘事实(一辩稿)
![媒体的价值更在于发掘事实(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a0eab54b5fbfc77da269b194.png)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媒体的价值更在于发掘事实还是倡导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媒体。
媒体,是指人们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因辩题是比较发掘事实与倡导价值两者的重要程度,我方认为本场辩论的对象应主要为兼具发掘事实和倡导价值的媒体,例如新闻媒体。
基于以上前提,我方认为媒体的价值更在于发掘事实,论据如下。
第一,对于媒体而言,倡导价值中的价值观因依附事实而存在,通过发掘事实而得到体现。
所谓价值观,是指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不存在真实的事物,价值观也就基本无法形成。
对于媒体而言,客观真实是媒体向大众传递信息的第一要义,也是社会大众对于媒体最基本的要求。
大众的需求是媒体价值体现的存在,而倡导的价值观,只是依附于事实而存在,如何能比事实挖掘更能体现媒体价值?第二,对于大众而言,公众对事物有知情权和对事物独立判断的权利。
当前的我们大多不缺少价值观,缺的是看清事实的眼睛。
侧重于倡导价值的媒体有时人为地向大众传达片面的不可靠的消息,这并非人们所需。
当媒体错误地把自己价值的立足点摆到了倡导价值时,将冒着把整个社会带到片面的误区当中的风险。
不管是报道消息还是倡导价值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客观可靠地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媒体的公信力,使大众信服,媒体才能体现价值。
第三,放眼当下,现在大众更需要的是媒体更加客观、全面、深入地报道一件事情,而这也是当下部分媒体所缺失的。
因为这种缺失,媒体的价值无法完整体现,甚至是造成负面影响。
倡导价值究竟倡导什么样的价值?媒体本身并不能很好的把握。
与其盲目倡导不如将事实完整摆在我们的面前,让大众自行判定。
正如前些年由于过于重视倡导价值,大多媒体仅仅将许云鹤案,彭宇案的事件表象报道,却没有深入发掘事实,告诉大众这只是小概率事件,致使现在许多老人摔倒而无人敢扶。
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VS倡导价值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VS倡导价值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2b10dcd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9.png)
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VS倡导价值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辩题是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还是倡导价值。
作为正方,我们认为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
首先,媒体的本质是传递信息。
媒体的职责是报道真实的信息,而不是刻意倡导某种价值观念。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倡导价值观念,而不去发掘真相,那么媒体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媒体的价值在于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其次,发掘事实是媒体的基本职责。
媒体应该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揭露事实真相,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通过发掘事实,才能真正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倡导价值观念只是媒体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最后,媒体的公信力是建立在真实报道基础上的。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倡导某种价值观念,而不去发掘事实真相,那么媒体就会失去公信力。
公众不会相信一个只会倡导价值观念而不关心真相的媒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因为媒体的本质是传递信息,媒体的职责是报道真实的信息,而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真实报道的基础上。
谢谢!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作为正方的二辩,我要进一步强调,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
首先,媒体的价值在于揭示事实真相。
媒体应该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揭露事实真相,让公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倡导某种价值观念,而不去发掘事实真相,那么媒体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其次,媒体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进步。
只有通过发掘事实,才能真正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倡导价值观念只是媒体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倡导某种价值观念,而不去发掘事实真相,那么媒体就无法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媒体的价值在于维护公众利益。
媒体应该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揭露存在的问题和不公平现象,维护公众的利益。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倡导某种价值观念,而不去发掘事实真相,那么媒体就无法维护公众利益。
辩论辩题对媒体报道的重要性
![辩论辩题对媒体报道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c96067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2.png)
辩论辩题对媒体报道的重要性正方辩手:媒体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社会的真实情况和问题。
首先,媒体报道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让人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对世界的了解。
其次,媒体报道可以监督社会,揭露问题,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比如,曾经有一则报道揭露了某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最终促使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再次,媒体报道可以传播正能量,激励人们积极向上。
比如,报道一些感人的事迹,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传播正能量。
反方辩手:尽管媒体报道的确有其重要性,但是也要看到媒体报道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媒体报道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报道的内容和角度可能会受到新闻机构或记者个人的喜好和立场的影响,导致报道的不客观。
其次,媒体报道可能存在虚假信息和夸大事实的情况,这会误导公众,影响社会稳定。
再次,媒体报道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造成不良后果。
比如,曾经有一些媒体报道侵犯了名人的隐私,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媒体报道的重要性,而应该看到其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应该在媒体报道中保持客观,理性,对待媒体报道要有一种辨别的能力,不能轻易被所谓的“热点”所左右。
因此,我们应该在媒体报道中保持客观,理性,对待媒体报道要有一种辨别的能力,不能轻易被所谓的“热点”所左右。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媒体报道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数量,而在于其质量。
希望我们能够在媒体报道中发现真相,了解真相,传播真相。
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该VS不应该被媒体曝光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该VS不应该被媒体曝光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22036c6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e.png)
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应该VS不应该被媒体曝光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今天我们反方的立场是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不应该被媒体曝光。
首先,我们认为这种曝光行为是一种侵犯市民隐私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权,不应该被媒体随意曝光。
如果媒体随意曝光市民的不文明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将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不稳定。
其次,媒体的曝光行为也会引发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如果媒体曝光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侵犯,也会引发社会上不必要的对立和矛盾。
这种矛盾和对立不仅会影响当事人的生活,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最后,我们认为媒体应该注重报道正面的内容,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市民的不文明行为上。
媒体应该积极推广社会正能量,鼓励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而不是通过曝光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来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因此,我们反对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在媒体上的行为,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们的立场。
谢谢!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反方的二辩,我将继续为大家阐述我们的立场。
我们反对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在媒体上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影响。
首先,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
如果媒体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出来,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媒体的曝光行为也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不稳定。
如果媒体过度渲染市民的不文明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社会上的恐慌和不安,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我们认为媒体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注重报道社会正能量和正面的内容。
媒体应该鼓励市民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而不是通过曝光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来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因此,我们反对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在媒体上的行为,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们的立场。
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650c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f.png)
传播中国形象,内容VS渠道更重要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作为反方,我们认为在传播中国形象中,渠道比内容更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传播中国形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渠道去传播,内容也将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在传播中国形象中,渠道的作用不容忽视。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渠道可以影响内容的传播效果。
比如,在网络时代,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媒体渠道。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传播中国形象,我们就需要在社交媒体上建立有影响力的账号,通过这些账号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信息。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渠道可以直接影响目标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比如,在国际上,中国的形象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传播。
如果我们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他们就会更愿意向他们的朋友和家人推荐中国,从而为中国形象的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传播中国形象中,渠道比内容更重要。
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渠道去传播有意义的内容,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喜欢中国。
谢谢。
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我作为反方的二辩,我将继续强调,在传播中国形象中,渠道比内容更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渠道可以决定信息的流向和受众的数量。
比如,在电视广告中,如果我们选择了不受欢迎的时段或频道,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无法吸引到足够的受众。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我们目标受众的渠道,从而确保传播效果。
其次,我们需要看到,渠道可以影响信息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比如,在国际上,如果我们想要传播中国的文化、历史和艺术,我们就需要选择有影响力的艺术节、文化展和博物馆等渠道。
这些渠道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和更高的影响力,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国文化。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渠道可以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
比如,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可以通过付费推广等方式,让我们的信息快速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中。
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的行为是否应该受到谴责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的行为是否应该受到谴责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bd29553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2.png)
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的行为是否应该受到谴责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首先,艺人明星是公众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粉丝和社会大众。
如果他们的私生活出现了不良行为,如道德败坏、违法犯罪等,那么这些行为将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媒体曝光这些不良行为,可以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让公众认识到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从而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其次,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也是一种监督机制。
艺人明星在娱乐圈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的行为往往被人们所关注。
如果媒体不对他们的私生活进行监督和曝光,那么这些艺人明星就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放纵,从而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
因此,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是对他们的一种监督,可以促使他们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从而让社会更加健康和和谐。
最后,我们也要注意到,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顾及他们的隐私权。
媒体在曝光这些信息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尊重艺人明星的隐私权,不得进行过度的侵犯和攻击。
只有在艺人明星的私生活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的时候,才能进行必要的曝光和报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也需要在遵守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反方认为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的行为不应该受到谴责。
首先,艺人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隐私权,不应该被随意侵犯。
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往往会涉及到他们的个人隐私,这不仅会让艺人明星感到被侵犯,也会让他们的家人和亲友感到不适和尴尬。
因此,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是对他们的一种侵犯,应该受到谴责。
其次,媒体曝光艺人明星的私生活也容易引起公众的猎奇心理和谣言的传播。
在娱乐圈中,很多艺人明星的私生活都被曝光过,但很多时候这些曝光并没有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公众猎奇和制造谣言的素材。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媒体影响?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媒体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c674e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7.png)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媒体影响?正方辩手: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媒体影响。
首先,媒体是社会的舆论导向者,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曾经说过,“媒体的力量比任何炮弹都要强大。
”这说明媒体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够塑造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其次,媒体报道的内容往往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比如,当媒体大肆渲染某种恐怖事件时,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媒体影响,以确保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
反方辩手: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认为并不需要更加关注媒体影响。
首先,媒体的影响力并不是绝对的,人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不会盲目接受媒体的报道。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
”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才能够对媒体的报道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评判。
其次,媒体的报道往往受到政治和商业利益的影响,存在着偏颇和不客观的情况。
因此,过分关注媒体影响可能会导致人们被误导或者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更加关注媒体影响,而是应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体素养,以应对媒体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
在这场辩论中,正方和反方都提出了一些有力的论据和观点。
然而,我个人认为,虽然媒体的影响力并不是绝对的,但它仍然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所说,媒体的力量比任何炮弹都要强大。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媒体影响,以确保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体素养,以应对媒体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反方一辩稿
![反方一辩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76e34c69eae009581bec83.png)
反方一辩稿:媒体助人弄是非谢谢主席,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当今时代,随着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究竟是助人明是非还是弄是非,结论当然是弄是非。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弄是非”即混淆视听。
我方判断的标准是在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是否有利于公众正确理解信息。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点证明我方的观点:1.从媒体的运作模式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媒体也逐渐走向市场化改革的道路,由原来完全依靠垄断优势逐渐转变为以市场主导的经营模式。
媒体的商业性质决定了其市场化运作和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而导致了大部分媒体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一味追求“抢眼球”的轰动效应,竭尽所能从中挖掘可报道的元素,让事实以更煽情化,夸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逐渐偏离事实真相,进而混淆大众视听。
2.从媒体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体真正成为价值的主体,不同主体的需要就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
为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各个领域的媒体层出不穷,为迎合不同口味的群体,面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更是五花八门,信息成银河级涌现,海量的信息中鱼龙混杂,人类迎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信息的受众难以借得一双慧眼,在这些如雾里花水中月的大量信息中将事实看的真真切切。
3.从媒体传播中所产生的实际结果来看,现代媒体以权威性,公信力自许,然而实际结果却不如人意,出现了媒体报道前后矛盾的现象并极少更正,纵然马克思曾说过“报道具有自我纠错机制”,可是当今媒体却不断自己给自己制造“塔西陀效应”,缺乏反省意识。
媒体的错误,不负责任的报道,严重误导了社会舆论方向,混淆了人民群众的视听。
以06年的彭宇案为例,媒体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听信彭宇的片面之词,反诬老太徐寿兰,一时间各种媒体蜂拥而至,舆论剑走偏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要不要在他人危难之际伸出援手,一时间人情冷漠,信任缺失。
由彭宇案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正是媒体在弄是非吗?结尾:媒体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在舆论监督,价值导向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范文
![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08f8773b3567ec102d8a68.png)
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范文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范文,辩论开篇重要,俗话说开门见山就是个道理,好的开篇陈词奠定好的理论基础,辩论赛一遍开篇陈词清晰的陈述自己方的观点,并且摆现象来解释分析,以下是一辩陈词范文,请欣赏辩论赛一辩开篇陈词范文一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
然而,在中国这个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问题,少年老成到底好不好。
我方的观点是明确的,少年老成自然是好的。
现代汉语大字典和宪法中指出少年是指大约10至16岁的人。
可以明确,这正是一个人从童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期。
而老成的释义是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一个少年的信息获取量与以前亦非同日而语,而读书育人的普及更是为少年老成创造了足够的条件,可以说少年老成是一个大流,是一个趋势。
而如今却不去正视,反而公开反对无疑是一个不明智的、错误的、不跟进时代的做法。
10至16岁,历史上多少伟人在这段时间内奠下了自己人生最重最稳的基石。
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16岁,一个人不顾反对决定到新式学堂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思想。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2岁有了觉悟看微积分,16岁完成学习微积分。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14岁便能即兴赋诗。
他们能成功,绝非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天资极佳,而是少年时便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少年老成的心,如何有此等之志,无此等之志,何来这番成功?无论是早慧,或是大器晚成者,10岁到16岁无一不是像陈胜那样站在田头高呼鸿鹄之志。
而少年老成者,能够淡泊高远,比常人看得更透,也更容易抓住本质,为人乐观,但却不乏年轻人该有的激情。
可以设想,若一个少年身处险境,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少年非老成者会如何,而少年老成这会如何。
相比之下,非老成者更容易迷失自我,没有面对突发情况的冷静和沉着,往往会陷入更加的危险中。
试问这如何叫人安心呢?最后不得不指出一点,我方不说少年老成者意味着失去童真,是因为少年老成者亦有童真。
当今时代,新闻媒体更应该中立还是更应该有态度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当今时代,新闻媒体更应该中立还是更应该有态度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5b34952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8.png)
当今时代,新闻媒体更应该中立还是更应该有态度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新闻媒体应该更加中立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们,我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更加中立。
首先,新闻媒体的职责是客观地报道事实,而不是为某个特定的立场或观点辩护。
如果媒体只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观点而有所偏袒,那么它们就会失去公信力。
我们需要媒体来告诉我们真相,而不是为我们预设立场。
其次,中立的新闻媒体可以促进公众的理性思考和辩论。
如果新闻媒体只是一味地宣传某个观点,那么人们就会变得更加偏执和极端,而不是更加理性和开明。
中立的新闻媒体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视角,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中立的新闻媒体可以保护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
如果媒体只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观点而有所偏袒,那么它们就会成为政治力量的工具,而不是公众的代言人。
中立的新闻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由和公正的信息平台,让人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总之,我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更加中立,因为这样才能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促进公众的理性思考和辩论,以及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独立性。
二辩:新闻媒体应该有立场和态度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们,我认为新闻媒体应该有立场和态度。
首先,新闻媒体的职责不仅仅是客观地报道事实,还包括发现和揭示问题,批判不公和不正义,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中立和客观,那么它们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
我们需要媒体来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信仰,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
其次,有立场和态度的新闻媒体可以成为社会改革和进步的推动力量。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报道事实,而不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那么社会就会变得更加保守和惰性。
有立场和态度的新闻媒体可以鼓励人们思考和行动,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最后,有立场和态度的新闻媒体可以保护公众利益和权益。
如果媒体只是一味地迎合政治力量和商业利益,那么公众的利益和权益就会受到侵害。
有立场和态度的新闻媒体可以为公众发声,揭示不公和不正义,维护公众利益和权益。
关于辩论赛“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一辩立论陈辞
![关于辩论赛“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一辩立论陈辞](https://img.taocdn.com/s3/m/8e7d99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0.png)
关于辩论赛“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一辩立论陈辞第一篇:关于辩论赛“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一辩立论陈辞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方认为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媒体在报道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社会现实,而不是人为地去选择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或多报道负面的社会现象。
显而易见,当今的社会现象正面是多于负面的。
所以理所当然的我们也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
此外,我国新闻媒体坚持的报道方针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但不排除适度负面社会现象的报道。
负面信息的报道一小部分是能带来正面的效应的,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这就好比如一个人身体病了可以医,但如果灵魂陷入了黑暗的话就无药可救。
这就需要媒体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以事物的光明面、积极面来引导社会更好的发展。
那么就让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媒体为什么要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吧!一、以现实为基础,弘扬真善美,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中对“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小岗村干部沈浩,无臂钢琴师刘伟,最美妈妈吴菊萍等人物的宣传和弘扬,发挥了榜样作用,形成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共讲道德、共创文明的社会风尚。
可见,正是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促进了这些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二、以现实为基础,引导大众精神面貌的建设。
在社会现有情况下进行报道,媒体有针对性的多对正面的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让群众喜闻乐见,通过正面信息陶冶人的情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引导大众精神面貌的建设。
三、以现实为基础,以正面的角度报道社会现象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信心。
04年印尼海啸,08年中国汶川地震,媒体在如实报道灾情的同时着重把政府的救灾措施,各地的支援,灾民的自强不息等正面的信息传达给大众,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的关怀,提高了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显而易见,正面的社会现象能给人带来鼓舞和信心。
是否应该让媒体报道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让媒体报道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e88e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b.png)
是否应该让媒体报道辩论辩题?正方,应该让媒体报道辩论辩题。
首先,让媒体报道辩论辩题能够提高辩论的公开透明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观点的对立和辩论过程。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说,“如果自由有任何意义,它就意味着权利让人们听到他们不想听到的话。
”媒体报道辩论辩题能够让人们听到不同的声音,从而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其次,媒体报道辩论辩题能够提高人们的辩论素养和思辨能力。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往往容易被信息泛滥和谣言误导。
通过媒体报道辩论辩题,人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分析和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辩论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它能够培养人们的智慧和判断力。
”。
最后,媒体报道辩论辩题也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辩论,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正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通过辩论,人们可以汲取他人的智慧,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让媒体报道辩论辩题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提高辩论的公开透明度,提高人们的辩论素养和思辨能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反方,不应该让媒体报道辩论辩题。
首先,媒体报道辩论辩题往往会引发过度炒作和偏颇报道,从而影响辩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媒体往往会选择性地报道辩论中的争议性观点,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实和论据,从而误导公众的判断。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如果你不读报纸,你是无知的;如果你读报纸,你就是被误导的。
”。
其次,媒体报道辩论辩题会加剧社会的对立和分裂。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只愿意接受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了其他观点。
媒体报道辩论辩题往往会加剧这种现象,导致社会的对立和分裂。
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辩论是知识的敌人,而不是朋友。
”。
最后,媒体报道辩论辩题也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和矛盾。
在辩论中,人们往往会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争执,如果这些争执被媒体报道出来,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和矛盾,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辩论辩题的新闻报道
![辩论辩题的新闻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77f21a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7.png)
辩论辩题的新闻报道正方辩手:新闻报道对辩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新闻报道可以帮助公众了解重要的社会事件和问题,提高公众的社会意识和参与度。
例如,新闻报道可以揭露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正如美国著名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所说,“新闻是第一版草稿,历史则是最终的报道。
”新闻报道可以记录和传播历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新闻报道可以监督政府和权力,促使其更加公正和透明地行使权力。
例如,新闻报道可以揭露政府的不当行为和滥用职权,促使政府改正错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正如英国著名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新闻自由是一项宝贵的权利,它是人民的守护者,是专制和腐败的克星。
”新闻报道可以帮助公众了解政府的政策和决策,促使政府更加负责和透明地治理国家。
最后,新闻报道可以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例如,新闻报道可以传播不同文化和观点,促进民众的理解和包容,减少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正如南非著名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所说,“新闻自由是民主的基石,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和谐。
”新闻报道可以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对辩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帮助公众了解重要的社会事件和问题,监督政府和权力,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新闻报道的作用和意义,支持新闻自由和新闻报道的发展。
反方辩手:尽管新闻报道对辩题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新闻报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新闻报道可能存在偏见和失实报道的问题,误导公众的判断和决策。
例如,媒体可能受到政治或商业利益的影响,报道内容可能存在夸大或歪曲事实的情况,对公众产生误导和误解。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不读报纸的人是无知的,而读报纸的人则是误导的。
”新闻报道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混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方认为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媒体在报道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社会现实,而不是人为地去选择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或多报道负面的社会现象。
显而易见,当今的社会现象正面是多于负面的。
所以理所当然的我们也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
此外,我国新闻媒体坚持的报道方针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但不排除适度负面社会现象的报道。
负面信息的报道一小部分是能带来正面的效应的,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这就好比如一个人身体病了可以医,但如果灵魂陷入了黑暗的话就无药可救。
这就需要媒体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以事物的光明面、积极面来引导社会更好的发展。
那么就让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媒体为什么要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吧!
一、以现实为基础,弘扬真善美,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中对“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小岗村干部沈浩,无臂钢琴师刘伟,最美妈妈吴菊萍等人物的宣传和弘扬,发挥了榜样作用,形成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共讲道德、共创文明的社会风尚。
可见,正是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促进了这些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二、以现实为基础,引导大众精神面貌的建设。
在社会现有情况下进行报道,媒体有针对性的多对正面的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让群众喜闻乐见,通过正面信息陶冶人的情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引导大众精神面貌的建设。
三、以现实为基础,以正面的角度报道社会现象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信心。
04年印尼海啸,08年中国汶川地震,媒体在如实报道灾情的同时着重把政府的救灾措施,各地的支援,灾民的自强不息等正面的信息传达给大众,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的关怀,提高了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显而易见,正面的社会现象能给人带来鼓舞和信心。
四、能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
以现实为基础,实事求是的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发展。
媒体是大众形成一种价值观的导向标,媒体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不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是对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影响深远。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尊重社会的现实,从社会的现状来决定多报道正面或者负面的社会现象。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