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苏教版语文一下《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及反思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尽力体现一年级教学的特点,去亲近孩子们,激发他们的兴趣。
所以教学设计中,我先从上节课的问题复习入手,让学生说说前两个问题,并用课件作了展示,一是***爷爷的形象,二是他写的刚劲的字。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难以在较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所以中途我设计了一个课间休息,用时1分30秒,和孩子一起唱唱他们学的歌《大树妈妈》,我这个大老爷们与孩子们一起放声歌唱,你别说,这个设计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学生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以更加高昂的激情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
2、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以解决一个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做到精讲精练。
我以为什么***爷爷得的红圈圈最多为突破口,让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在书中划出有关的句子。
然后抓住“每次……都……”这个句中的关键词,用替换词,朗读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写字的认真。
结合句中的“先生
的要求”,让学生找出先生的要求是什么。
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突出要求中的“先……再……”练字的顺序。
再通过课件展示先仿影,再临帖的正确顺序。
最后通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理解其他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地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第七单元《小猴子和他的小伙伴》教学中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小猴子和小伙伴们玩儿代数游戏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加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初步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学内容•《他得的红圈圈最多》2.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们思考加法的含义及作用。
•步骤二:听故事让学生安静下来,认真听故事,了解小猴子和小伙伴玩儿代数游戏的情景。
•步骤三:了解加法的概念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引导学生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步骤四:练习加法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步骤五:小结通过问答和总结,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个明确的认识,并激发学生对下一步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方法与技术支持1.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2.技术支持•PowerPoint课件六、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听取学生的口头表达或使用反馈表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反应情况。
2.教师自我评价开学期初,语文一年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还较为单一,对于抽象概念较为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多角度讲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范文(2篇)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范文课文结构简单,浅显易懂,教学时,我让学生多读书,在读中感悟体会,抓住字词来指导朗读体会。
在教学时,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丰富课文的内容。
比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我从插图入手,通过简要介绍,让学生对邓小平有个大概了解。
根据“经常”、“夸奖”两个词语,我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受到夸奖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分别把自己当成先生和邓小平,入情入境体会先生和邓小平的心情。
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而且丰富了课文的情境。
因此,在进入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也显得游刃有余了。
教学时,我尽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关于第二自然段“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学生朗读这个句子时,总是疙疙瘩瘩的,甚至还有把句子读破的。
尽管我跟他们解释了,“描”就是拿另一张纸放在字帖上写字,“照着字帖描”就是看着字帖上字的样子,在本子上自己写。
前者简单,后者难,所以先描,等练熟了,才能照着写。
尽管苦口婆心,还范读了一遍,又带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学生读得不连贯。
我采用了实物示范的方法。
拿来了字帖放到黑板上,告诉学生字是字帖,然后用一张薄一些的白纸蒙在上面描,让学生明白这是“描”,接着拿掉字帖,再照着它写,让学生明白,“照着字帖写”是怎么回事。
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看我演示,比起开始我讲解的认真上百倍。
这样示范过后,再让学生来读,他们就在想着场景理解的基础上,比较顺利且流利地读出来了。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范文(2)教学反思是一种指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方法和效果的方式。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自己所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教学反思进行总结,共5500字。
首先,我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不匹配。
有时候,我会把一些较难的知识点放在课堂上讲解,而学生并不理解。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此教学案例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一节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1.学生能准确识记并运用新学词语“红圈圈”、“最多”、“他得的”;2.学生能够加深对于社会赞美有功者的正面评价;3.能欣赏文本中的形象描写,理解社会主题意义。
二、教学过程2.1 课前准备教师先给孩子们出一套做题卷,卷中所有题目都与课文有关。
教师再贴五个纸片,上面分别写着“非常好”、“好”、“一般”、“要加油”、“红圈圈”。
旁边还放着各种奖励品。
2.2 教学步骤1.教师带着学生们读课文,让学生们领会词语的意义。
2.教师以问题形式给孩子们出示图片:“这些人所拿到的奖励品中,谁得了最多的红圈圈?”3.学生们发言,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然后教师提出读句子的任务,并让学生观察哪些人拥有红圈圈的数量是最多的。
4.按教师记录的答案,将学生的发言分别贴在纸片上,然后将答案贴在黑板上。
最后,教师宣布答案,“最多”拥有5个红圈圈的孩子为答案。
5.教师出示每个时间段的计时器,为孩子们创造一项比赛,让时间分别定为5、3、1分钟。
并让孩子们集中精力在写字上面。
6.老师再次读句子让学生们理解文本。
然后,教师给孩子们展示红圈圈奖励品。
对于每张优秀作业,教师都会给他们一个红圈圈,并在纸上记录获奖学生的名字。
7.教师最后总结一下本课学习的内容,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复述。
三、教学效果3.1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1.课程节奏可能过快,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
2.学生们需要更多地联系写作,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有创意。
3.需要更好的环境来吸引孩子各自的发展,课堂上的竞争和游戏需要更多的关注。
3.2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教师们用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探究文本中的词语和意义。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参与度很高,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然而,课程节奏过快不利于每个学生都能跟上。
关注孩子们各自的发展,在创造更好的环境来吸引孩子们在网上讨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二一、背景介绍《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一篇小学语文阅读课文,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该课文主要围绕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描述一位同学得到了最多的红圈圈,鼓励学生诚实守信、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了解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小学语文学习方法,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语文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表述自己的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与同学合作,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的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学习语文学习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文课文;•如何鼓励学生努力奋斗。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1.1 课前热身通过猜谜语、快速阅读小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注意力。
1.2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小学语文课文,掌握词汇和内容,理解文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
1.3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学会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4 情感教育通过讲授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等知识,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可信、勤奋努力的人。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在课前热身环节中,可以使用猜谜、快速阅读小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2 课文阅读通过全班或小组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认真阅读《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小学语文课文。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穿插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词汇、情感、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2.3 学习方法指导在课文阅读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如:先读全文,再读段落;找关键词汇,理解文章主旨;归纳总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是我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课文中的教学反思。
在课程中,我主要采取了口头讲解、个案赏析、小组内研讨和教师巡视及点拨等教学方法。
总体上,本次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教学反思1. 教学铺垫不足在本次教学中,我稍有些急躁,直接给学生讲解了文章内容,没有做好提前铺垫让学生进入情境,没有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
下一次教学,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加愉悦地参与其中。
2. 课文理解成果有限在课文阅读和理解方面,有些同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深入理解,有些同学也许只是缺乏自信而已。
作为教师,我需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进步,增加自信。
3. 听说读写,整合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本次教学中,我在听和说方面没有付出更多的努力。
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听和说的教学,让学生从听说中进入阅读和书写,达到完美的整合。
二、教学体会1. 进入实际应用语文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片段式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语言的实际应用,因此,在课堂中我强调了实际应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搜集知识,举一反三,这样学生才能知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知道将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必要性。
2. 个案分析,关注每个学生在本次教学中,我很注重个案分析,即对每个学生的认真观察和分析。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特点和难点,我们需要对他们有更细致的关注和耐心的引导。
帮助他们理解,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发挥出他们个体的优势,让他们更自信地面对语文学习。
3. 多元化教学方式、突出语言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小组自主研讨,教师巡视点拨等。
同时,我也很重视练习与实践。
从课堂上看,学生的读写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中,听说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这证明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和语言实践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全面提高。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数学、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观察和分析红圈圈的数量和分布。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红圈圈图片、画纸、画笔、彩色笔、计数器等。
教学环境:教室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红圈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红圈圈的数量和分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美好事物。
3. 课堂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红圈圈图片,观察并数一数红圈圈的数量。
b. 学生用画笔和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红圈圈图案,并数一数自己画的红圈圈数量。
c.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比较谁画的红圈圈最多。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用画笔记录下来,下周分享给大家。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并将其记录下来。
2. 学生展示家庭作业,分享自己找到的美好事物,互相学习和交流。
3. 教师邀请美术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七、课堂评价1.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观察分析能力。
2. 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彼此发现和学习对方的优点。
3. 家长评价,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小学语文一年级的一节课,授课内容为《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本次教学采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竞争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动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同时,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蕴意。
3. 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我查找了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和教材,并准备了PPT备用。
同时,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我还准备了一份奖品作为鼓励和激励,以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取最好的成绩。
3.2 课堂教学在教学开始前,我对本篇文章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先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我向学生介绍了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并逐一解释它们的意思。
接下来,我通过展示一些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及争斗,让学生了解到这些角色所代表的意义和内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我向学生分发了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蕴意。
在此过程中,我还举行了竞赛,让学生之间互相竞争,争取更好的成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3 课后作业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让每个学生自己阅读一遍本篇文章,并进行复述。
此外,我还提供了一些作业,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做到正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蕴意。
4.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过程,我认为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我在课堂上的讲解不够详细,应该需要更加细致地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其次,我认为在竞赛环节中应该更加注重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品,并鼓励那些没有获奖的学生能够继续努力,以便在下一次比赛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最后,我认为我需要更好地了解我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以便知道如何更好地教他们,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启发式教学
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 找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
力。
04
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掌握情况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写 。
VS
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我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以此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 感交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学生参与度
学生主动参与
我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锻 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完善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的营造
营造积极、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 堂效率。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小 组合作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时间管 理和课堂节奏上还需进一步优化。
教学内容安排
整体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目标,但在生字词的 拓展和语言表达训练方面还需加强。
05
改进措施与建议
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
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 多》教学反思
汇报人:
2024-01-01
CONTENTS
• 教学目标反思 • 教学内容反思 • 教学过程反思 • 教学效果反思 • 改进措施与建议
01
教学目标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猴子和同学们在画画过程中,各自展示了自己的特点和创意。
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目标,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幽默和生动。
2.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画笔、画纸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画笔、画纸、课本等。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课前让学生自带画笔和画纸,课堂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人物。
然后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价。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同桌交流。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猴子和同学们在画画过程中的表现,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4. 课堂讲解:结合课件,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5.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体会课文的幽默和生动。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人物,并写一段话简要描述。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活动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课文的幽默和生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文内容。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9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4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在题目上打上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课文中的长句子能读得正确、流利吗?(出示长句)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用评议。
4、再次练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师范读课文。
2、解答刚开始上课时提的问题。
“他”是谁?“红圈圈”是什么?3、你们了解邓小平爷爷小时候什么事?1、用“先……再……”和“每次……都……”等写话。
2、课外阅读《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五、总结。
【板书设计】【教学评价方案】1·达标测评参评人数()项目内容达标人数达标率注:表内【人数】为达标人数。
2·教学反思学生参与程度教学目标达成度经验积累问题分析改进措施。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
-向家长复述《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故事情节,并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
-与家长一起讨论“努力”和“表扬”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家庭中互相鼓励和表扬对方。
3.实践作业:鼓励同学们将故事中的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完成以下实践作业。
-在一周内,每天至少给一位同学或家人一个表扬,并记录下这些表扬带来的积极变化。
3.写字与书写: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如“他”、“得”、“红”等,并能够规范、整洁地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方法:通过引导,让学生运用预测、提问、细读、总结等阅读策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合作学通能力。
2.图片展示:教师出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预测能力。“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猜猜这个小男孩在做什么?他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红圈圈呢?”
3.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学们,你们觉得得到表扬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人们会得到表扬呢?”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书面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抄写本节课学过的生字,每个字写五遍,注意笔画的正确顺序和书写的规范。
-写一篇关于《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故事感受,不少于100字,可以谈谈自己对故事中“努力”和“表扬”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体现这些品质。
-画一幅与故事相关的画,可以是故事情节的描绘,也可以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新词汇的掌握。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努力”和“表扬”的含义,并能将这些词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中的生字和句子。
2.能够听、说、读、写出“走字格”(1-10)内的汉字和句子。
3.能够理解课文中少数民族儿童追求知识、勇敢坚强的品质。
能力目标1.能够基本使用语文工具书,如字典和读音表。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写周围的人和事物。
3.能够重视记事情,养成好的习惯。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孩子值得欣赏和赞扬的品质,并发扬人的美德。
2.培养学生爱学习、勤奋努力的态度,与其他民族的儿童一起共同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请学生读一遍自己的日记,或者向他们提问:“你们有在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吗?”2.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出课文中少数民族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情况,对同学的生活和学习进行了简单介绍。
3. 讲授新课(2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并带着学生一起快速朗读,确保大家都熟悉课文内容。
接着,教师针对课文难点,对字音、字形、句子成分等方面逐一进行讲解,较难的部分可以反复重点讲解。
4. 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3至4人分别进行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同学之间互相讲述自己的书写习惯,如何把书写准确并且工整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交流结束后,学生可以补充或修改自己的笔记,并且给队友提出一些建议。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认真做好笔记,整理课堂笔记,并把不认识的生字和句子加深记忆,做到拿起笔写字、慢慢练习、放下笔认真地去检查。
同时,告诉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包括必背课文,准备难点问题)。
四、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中较难的汉字,比如。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五【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五【附】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如何做简单的统计;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最多”、“最少”等量词。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对事物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分类。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出示一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这些图画的不同之处。
2. 导入老师出示一组泡泡图,让学生从中选择出红色泡泡最多的一张图,并告诉学生,这种统计方式就是找“最多”的数量。
3. 分组活动1.老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2.给每个小组一份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珠子,让他们分别把珠子分类,并数出每一种珠子的数量。
3.让每个小组选出他们颜色最多的珠子,并在珠子上贴上与之对应的颜色标签。
4. 汇报要求各小组把颜色最多的珠子都排成一排,并比较各种颜色珠子的数量,问哪种颜色的珠子数量最多,哪种颜色的珠子数量最少。
5.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个活动过程,进一步练习数量的表示,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你们在活动中经历了什么?–如何统计数量?–学了这些,你们有何收获?2.引导学生懂得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在家中找出红色的物品,把数量写在作业本上,并标出最多的那一种物品。
六、教学反思这次教学设计涉及到统计的内容,有一点点奥妙,所以在上课前,老师特别对编排的集体活动进行了小范围上课、“独立演出”和评估。
即使在小范围的环节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对统计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均有所提高,整个活动顺利、生动、有趣、丰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1. 课程背景本次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
该教案需要重点教授小学生们如何应对比较之类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树立“有进有退”的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意思,并理解其中反映的道德观念。
2.能够学会和巧妙地使用一些比较级比较词汇,了解词汇的使用方法和在文章中的应用。
3.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中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行为逻辑,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出对人物的感受。
2.2 能力目标1.学会听阅读课文的特定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能够自我比较自己与团队内其他成员的优劣之处,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2.3 情感目标1.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与想法,并开展友好的互动交流。
2.让孩子们明确“有进有退”的正确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与素质。
3. 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判断题让孩子们进行课堂互动,帮助他们理解比较的含义。
然后对防止满分竞争产生负面影响给予解释,让孩子们明确双方都是对的。
3.2 学习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首先给孩子们放歌,让孩子们轻松愉悦地聆听,热身预备学习。
课文的讲解需要采用图片展示辅助讲解。
3.3 课内活动学习课文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小组内选手进行表演,发挥主动性,及时整理自己的思路,展现团队合作精神。
在表演结束后,要求其他小组同学对表演者给予评价,鼓励他们拥有更进一步的表演、沟通与思考能力。
3.4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能够很好地听取老师的讲解。
在小组互动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发言,交流思想,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帮助别人同时也让自己受益。
在课堂上,孩子们能够活跃积极地参与,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应用方法,并成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人物的感受。
然而,尽管本节课的课程目标较为清晰、全面,但在课上缺少更具创意和交互性的教学设计,导致学生在表达和探究等方面表现相对保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九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短文中的主要信息;2.能配合图片阅读理解原文,理解词汇及句子结构;3.能自读课文,理解两倍字音节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1.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2.倡导自学自悟的学习方式,陶冶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共赢的意识和素养;2.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态度,发扬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动力;2.理解课文中的形象有趣的语言、情感色彩;3.了解两倍字音节的读法,提高文化素养。
2.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对话时语言表达的深层次理解;2.理解两倍字音节的特殊用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在课前导入环节中,老师可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童谣等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回归课程,掌握学习节奏。
2.教学过程本节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文段,并参考图片理解原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记录关键内容。
2.2 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进行对话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每组分组讨论不少于10分钟,探究在文中出现的两倍字音节规律,并记录下来。
2.3 组内汇报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汇报,一起讨论并比较彼此的研究内容,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2.4 全课展示学生代表小组在全课上进行精彩的展示,表现出更高的表达能力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3.课后环节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感悟,写出总结和回顾,以便老师进行评估和改进教学策略。
四、教师角色老师在本节课中的角色是引导者,通过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课堂任务,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共同完成课程目标。
作为引导者,老师不能光靠单纯的讲解,应该更多的是采用引导式教学,倡导自学自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语文一下《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及反思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材分析:《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事。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邓小平爷爷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
第二自然段具体写邓小平爷爷从小怎样练字和所取得的成绩。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充分利用插图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4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究竟如何练字,取得怎样的成绩。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小黑板、多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月23日总第43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认识“至字旁”“小字头”。
3.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现在手中都拿到了自己的习字册,请你打开看一看,老师给了你多少红圈圈?我想请个小朋友来说说他看到自己的字被老师打上红圈圈心情怎样?2.展示一本写得最好的习字册,他得的红圈圈很多,说明他的字很好!请他也来谈谈自己得红圈圈的感受!3.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唐朝的书法家,叫~~。
是啊,怀素和尚把木板都写穿了,这种认真刻苦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个人字也写得很认真,每次得的红圈圈最多。
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指名读,齐读。
他是谁呢?(出示邓小平像)4.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小朋友预习了,你知道这个“他”是谁吗?对,是邓小平。
邓是他的姓,小平是他的名字。
学生读,注意“邓”、“平”是后鼻音。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2篇)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班学生朗读方面的不足,指导学生朗读好长句子:读好句子中的停顿和字词的发音。
在教学时,我先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提问:“我们平时写字,老师对你们都有什么要求?”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身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安。
握笔姿势要正确,眼睛离书和本子一尺远。
”接着我引导孩子回忆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最后我再让大家想一想:那么我们课文中的先生又是怎样教邓小平写毛笔字的呢?学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经过这样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终于走出理解的误区,真正理解了“先生的要求”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我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理解“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这一句的时候,我原来准备直接告诉学生这句话的意思。
几经思考,我把教师的“示范”改为让学生亲自实践。
所以,我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薄薄的白纸,再让学生“先用纸蒙着字帖”最后再拿去白纸照着字帖临写。
在这一过程中,我相机进行点拨,告诉学生什么是“用纸蒙着字帖描”,什么是“照着字帖写”,学生很快便心领神会了。
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是层出不穷的,只要运用恰当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2)近年来,红圈圈教学法备受关注和推崇。
红圈圈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红圈圈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红圈圈教学法最多教学反思。
首先,红圈圈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难以掌握好度。
教师在推动红圈圈教学法时,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问题。
然而,教师必须兼顾指导和观察学生的过程,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展顺利。
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红圈圈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忽视基础知识的教授。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教学反思范文(2篇)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教学反思范文《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课中“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这句话是重点句子,不但要指导学生朗读好这个长句子,还要理解邓小平爷爷写字是怎样“按先生的要求去做”的。
在教学时,我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先生的要求是什么吗?”我本以为学生能够很轻松的理解,他们会立刻回出写字方面的要求。
谁知道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回答的却都是“好好上课”“积极发言”“不搞小动作”“听老师的话”。
听了几个孩子的发言,我知道,孩子们走进误区了。
我便及时地加以引导:“我们平时写字,老师对你们都有什么要求?”这是联系生活实际来领悟。
学生很快?___隽耍?;身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安。
握笔姿势要正确,眼睛离书和本子一尺远。
”“那么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这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新知识。
“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划照着写。
”“那么我们课文中先生又是怎样教小学生写毛笔字的呢?到课文中找一找。
”这是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学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同学们,这就是邓小平爷爷写字时,先生对他们的要求。
”经过这样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终于走出理解的误区,真正理解了“先生的要求”的真正含义。
教学中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但适当的点拨也是必要的。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的教学反思范文(2)教学反思:提高学生成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总是在考试中得到最多的红圈圈。
这让我开始深思:为什么他总是在考试中得到最多的红圈圈?我是否能够改变他的学习情况,让他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之后,我总结出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首先,我发现在这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被动的态度。
他在课堂上很少提问,不太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9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_苏教版(2018)-2019年教育文档
(3)指名朗读全段。
2、第二自然段
(1)揭示练习题,讲这是两个长句,要求各自轻轻读课文后口头填空。
先生要孩子们()用纸蒙着字帖(),()练熟了,()照着字帖()。
()写字,邓小平爷爷()按先生的()去做,所以,他()。
(2)再次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熟读两个长句。
2、给下面的词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夸奖()经常()用功()应该()
3、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按要求去做
得的红圈圈最多
能写一手好字
教学反思
(二)初读课文
1、看软件演示,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第二幅图,说说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带上音节)
经常当时主要功课每次要求纸蒙描熟照按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词。
(3)学生演示:蒙、描
(4)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
“邓”上部横向持平。“经、课”左边的上部都略高于右边。“次”左低右高。“邓”的右边部分,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四)布置作业
1、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和轻声。
板书设计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经常当时主要功课每次
要求纸蒙描熟照按
设计时间
教学内容
第(7)单元第(19)课第(2)课时
(5)出示长句,指导停顿。
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贴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材分析:《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事。
全文共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邓小平爷爷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
第二自然段具体写邓小平爷爷从小怎样练字和所取得的成绩。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充分利用插图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4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究竟如何练字,取得怎样的成绩。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小黑板、多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月23日总第43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认识“至字旁”“小字头”。
3.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现在手中都拿到了自己的习字册,请你打开看一看,老师给了你多少红圈圈?我想请个小朋友来说说他看到自己的字被老师打上红圈圈心情怎样?2.展示一本写得最好的习字册,他得的红圈圈很多,说明他的字很好!请他也来谈谈自己得红圈圈的感受!3.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唐朝的书法家,叫~~。
是啊,怀素和尚把木板都写穿了,这种认真刻苦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个人字也写得很认真,每次得的红圈圈最多。
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指名读,齐读。
他是谁呢?(出示邓小平像)4.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小朋友预习了,你知道这个“他”是谁吗?对,是邓小平。
邓是他的姓,小平是他的名字。
学生读,注意“邓”、“平”是后鼻音。
5.邓小平小的时候学习就非常认真,长大后成为中国的一代伟人。
投影人物:他就是邓小平爷爷,我们国家的第二任主席,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他同英国人谈判,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澳门胜利地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邓小平爷爷为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我们新中国的伟大前途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小朋友应该时时记着他的名字。
邓小平爷爷是这样的伟大,他的故事多的讲不完。
6.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小时侯的一个故事,题目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你很会思考,你很爱动脑筋)(设计意图: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学在初始阶段就充分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猜谜语,调动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谜语创设浓厚的学习情境是个巧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指导看图。
1.第一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邓小平在认真写毛笔字,他的先生在后面看着)2.第二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邓小平看到自己的字被先生都打了红圈圈,他十分开心)3.小朋友们脑袋里都冒出了一个个小问号,你想知道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怎样练习写字的吗?那就赶快读课文吧!读课文时老师有些小小的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停下来多读几遍。
②勾划自然段。
③读课文两遍(提醒学生读书姿势)4.刚才小朋友读书读的特别的认真,生字宝宝非常喜欢你们,他们要来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么?(二)检查自读情况。
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自读情况怎样,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小老师领读,评议指正。
邓d èng 小平p íng 受到d ào 夸ku ā奖 当d āng 时 功g ōng 课k è要求qi ú 这zh è样①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② 去拼音再读③ 你觉得哪些字的拼音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后鼻音字,邓,平,当,功,翘舌音,这)④ 做猜词游戏复习巩固。
⑤ 学生自主学习二类字,经 纸 蒙 描 熟 照 按⑥ 指名读,齐读 。
2.再读一些词语:经常 当时 主要 功课 每次 要求 纸 蒙 描 熟 照 按开火车再读。
3.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如:“经常、当时、每次”可采用换词理解。
“经常”(常常、时常)“当时”(那时)“每次”(次次)“主要功课”可举例子进行理解。
“蒙、描、照、按”可以演示理解。
(设计意图:明确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自由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长句,为下文打下一定的情感基础,便于学生很好地进入课文营造的情景。
)三、朗读课文,自主感悟。
A.朗读课文1.生字宝宝和你们玩得很开心,它们累了,又回到了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能读准它们么?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结合插图,来解决我们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2.课文一共有两个自然段,我请两个小朋友来读。
3.选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先读给同桌听,然后全班展示。
4.第二段特别长,可以分句读。
指导读好长句子。
(1)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2)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的得红圈圈最多。
5.开火车练习读长句子。
6.再读课文,全班展示,评价读的好、差。
你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吗?B.自主感悟过渡:那你知道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写的是邓小平爷爷什么时候的事情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你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1.他读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认真的在听,谁还想来读一读呢?你读得真好!刚刚这两位同学是因为读书读得好被老师夸奖,那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因为什么而受到先生的夸奖啊?想想先生会怎么夸奖他?2.邓小平爷爷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所以会受到老师的“夸奖”,你知道夸奖的意思吗?你平时受到过老师的夸奖吗?因为什么事而受到夸奖的?你的心情怎样?3.演一演:你是先生,你怎么夸邓小平?4.邓小平是偶尔一次受到夸奖吗?你怎么知道的?请你划出那个词!(经常)你知道经常的近义词吗?你能用经常说一句话吗?出示“夸奖”,指名读,男女生PK读,你怎样记住“夸”这个字。
5.邓小平爷爷非常厉害,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说明他不止一次受到先生的夸奖吗?出示“经常”,经常是什么意思?真不错,你来读一读,小组PK读,齐读。
6.这两个难读的词读好了,第一自然段肯定也能读好,谁来试一试?指名读,男生读,齐读。
7.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能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啊?(写一手好字)第二自然段1.你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字吗?2.你真聪明,当时,写毛笔字是小学生的主要功课。
出示“功课”,指名读,小老师带读,我们现在有哪些功课,你能说说吗?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功课啊,那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呢?开火车读,齐读。
3.当时,写毛笔字和我们现在小朋友写铅笔字一样也是一门主要的功课。
出示“当时”,指名读。
你在哪里见过“当”这个字啊?(多音字,《怀素写字》用木板当纸用)横排读,齐读。
4.(出示第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5.邓小平爷爷真了不起,写毛笔字时得到的红圈圈最多,老师和刚才几个小朋友一样,有个疑问,他为什么得的红圈圈最多呀?你能找出原因吗?(自读第二自然段)6.出示词卡“要求”,指名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求”这个字吗?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7.那么先生的要求是什么呢,请你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用尺子把它划出来。
8.这是有顺序的,先干什么?(相机教学蒙、描)等到什么时候再干什么?(相机教学熟、照)(1)字帖就是小朋友们写字时去模仿的一个范本,像我们现在的硬笔习字册就是一本字帖,只不过过去的字帖还多了一张薄薄的纸。
每次写字时要把这层薄薄的纸蒙在上面。
(做动作)。
(2)“描”大家都知道,等练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自己写啊?练“熟”了,就是说要练得很熟悉,很熟练了,才可以写。
(3)那这个写也是有要求的,是要“照”着写,要看每个笔画怎样写,看它的起笔、落笔各在什么位置,要求是非常高的。
9.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记住小平爷爷是怎么练字的。
10.教师引读:写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画个红圈圈。
哎呀,先生的要求真严格,要想得到这个红圈圈太不容易了,那为什么邓小平爷爷还能得到最多的红圈圈啊?(教学“每次”)邓小平爷爷从不觉得按照先生的要求去练字很苦、很累,而是——引读:每次写字……都能……11.母亲知道小平这样用功,感觉怎么样啊?12.邓小平爷爷从小学习就很用功,所以长大以后才能成为我们的伟大领袖,我们要不要向他学习呀?让我们一起捧起书,认真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
)四、学习生字(一)巩固字音1.大家学得真快,课文都能读得这么好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重要的词语。
脱去了拼音小帽,你还能读好吗?2.出示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两列火车);3.识字游戏,我指你猜。
(二)指导书写。
1.写毛笔字是邓爷爷小时候的主要功课,写铅笔字也是我们很重要的功课。
今天,就让我们和小平爷爷一样认真的写字,好吗?1)出示生字邓到功课2)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们怎么记住它,写漂亮它?(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而且“到”是左宽右窄,“课”“功”是左窄右宽,邓是左右同宽。
)3)教学新偏旁,立刀旁,言字旁(你还学过哪些言字旁的字?),工字旁(工字做偏旁,横改成提)4)给生字宝宝找朋友5)你还记得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吗?先……再……今天老师也想请你学着怀素写字的方法来描这几个字。
6)学生描字7)看到这两个字,你想说什么?笔顺,间架,摆布……8)指导书写。
照着邓爷爷练字的方法,写一写。
(设计意图:把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第二课时 3月23日总第44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了解邓小平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激发学生从小认真学习的思想感情。
2.学习剩下的生字,认识新偏旁“工字旁”“言字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2.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理解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究竟如何练字,取得怎样的成绩。
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经常当时功课每次邓小平时候先生母亲衣服2.读好这些字,就能更好地读好这些词。
3.齐读词语。
4.接下来,就让我们赶快读读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从复习巩固入手,说说对课文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自觉地引入到课题中去,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口头填空:邓小平爷爷小就能写()好字,()受到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