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浅析

合集下载

解构“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

解构“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

解构“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扎哈穿着她毕生热爱的叶状结构(foliation)。

扎哈的衣服被分解为许多片“叶子”,这些叶子层叠联缀成曲面,一如她设计的建筑顾险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终身教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访问教授,计算共形几何创始人)2016年愚人节前夕,国际建筑界公认的“解构主义大师”,素有“女魔头”之称的英籍伊拉克裔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因心脏病发作辞世。

扎哈的设计惊世骇俗、突兀大胆、超越时代。

她被公认为是最独一无二的建筑天才,其创意天马行空,空前绝后。

她的设计不仅仅开创了一种风格,形成了一个流派,更影响甚至颠覆了当代设计美学。

扎哈·哈迪德于200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该奖项的折桂也让她创下了两个之最: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性得主,以及该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她于今年刚刚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牌(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Gold Medal),并成为获得该殊荣的首位女建筑师。

扎哈的突然早逝让热爱她的人们无法接受,全球都用特殊的方式缅怀她那不可一世的霸气和永垂不朽的曲线。

那么,扎哈为什么能够解构现代建筑设计,她究竟是如何解构和突破传统的设计美学的呢?虽然老顾对建筑设计一窍不通,但是依然能够从拓扑和几何的角度领略到扎哈设计的精妙之处。

对第一个问题,扎哈的个人经历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地位显赫的家庭。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因此发展了基于几何的视觉艺术,丰富而抽象。

童年时期,扎哈痴迷于精美繁复的波斯地毯,总是专注地观察着波斯地毯中神秘玄妙的图案。

扎哈的父亲送给她一面不对称的镜子,使得她爱上了不对称。

因此,在扎哈后期的设计中,我们极少看到整体的对称性。

与之相反,在荷兰画家埃舍尔的作品中,对称群实际上成为了艺术的灵魂。

扎哈·哈迪德建筑艺术

扎哈·哈迪德建筑艺术

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艺术摘要: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在建筑领域中,扎哈·哈迪德做为这个时代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女性获得者,每个城市都以能有一座扎哈设计的建筑为荣。

一直以“打破传统建筑”为目标的扎哈,她创造了许多让世人惊叹的建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来自世界各地属于扎哈的建筑艺术。

关键字:流线建筑艺术设计理念一、扎哈部分作品分析㈠部分作品分析之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首先是扎哈的建筑事务所,做为她平常工作的地方,她是怎么去设计的呢?这是一个波浪形的的方案,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尼罗河的自然地形。

她希望保证开罗展览城的所有公共空间和形式构成都与埃及的地形相协调。

她说:“沿着这个地区的大河,特别是尼罗河,它们的水流和土地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色。

对于展览城的设计,我们努力要求城市建筑的背景反映这种流动的特性。

”而扎哈·哈迪德做到了,这个事务所就像尼罗河的水纹一样,充满着灵动的曲线,从高空向下鸟瞰,整个建筑像水一样在流动,做为旁观者,只能用惊艳来形容这座建筑。

艺术源于创新,扎哈没有墨守成规,她勇于打破传统,运用独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

尼罗河地形扎哈·哈迪德事务所㈡部分作品分析之北京银河SOHO扎哈·哈迪德在中国有4个建筑作品,它们各种成为了当地的风景线之一,而北京银河SOHO是我最喜欢的建筑。

这个设计给北京天际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它的流线型、参数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座建筑不仅在外形优美,更创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打破了北京东二环传统的建筑格局。

虽然与周围建筑环境格格不入,让人们对它的褒贬不一,但这不妨碍它成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银河SOHO建筑外形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梯田,外表皮像梯田一样层层叠加,让这座建筑颇具中国风土气息;建筑组成的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的院落,建筑之间通过中间庭院有机的连接,就像一个大型的四合院,保证了采光和通风。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她以其大胆、前卫的设计理念而闻名于世。

她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词:挑战、流线、变形和动态。

首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是挑战传统的建筑概念和形式。

她认为传统建筑的形式和结构已经过时,需要通过创新和突破来提供更好的建筑解决方案。

她的设计作品常常突破常规,用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式。

其次,哈迪德的设计注重流线和流动性。

她认为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和空间相融合,并且能够自然地引导人们的视线和运动。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具有流线型的外观和动态的形态,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流动的感觉。

再次,哈迪德的设计理念强调变形和灵活性。

她认为建筑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使用需求,而不是僵化地固定在一个形式和功能上。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具有可变形的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调整和变化。

最后,哈迪德的设计具有强烈的动态感。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给人一种运动和活力的感觉,仿佛是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中。

她的设计通过运用曲线、斜线和不规则形状等元素,创造出一种动态而富有节奏感的建筑形式。

总的来说,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以挑战、流线、变形和动态为核心。

她的设计作品独特而大胆,用前卫的形式和创新的
思维方式重新定义了建筑的边界和可能性。

她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建筑界的发展,也对其他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扎哈设计思想及理念

扎哈设计思想及理念

扎哈设计思想及理念扎哈设计思想及理念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她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对当代建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流线型的动态空间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通常呈现出一种流线型的动态感,它们的外观线条流畅,形成了一种连续的空间流动。

这与传统建筑的刚性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借鉴了现代流体力学的原理,将其引入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

这种动态的设计理念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产生了有机的融合,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建筑的感官体验。

二、结构的表达和创新在扎哈·哈迪德的设计中,结构成为了建筑的重要表达元素之一。

她注重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传达其设计意图,使其成为建筑艺术的一部分。

同时,她也对传统结构进行了创新,挑战了传统建筑的限制。

她运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创造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建筑具有了更高的抗震性和可持续性。

三、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中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她认为建筑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而不应该成为一种对立的存在。

她的建筑作品通常具有流线型的外观和曲线形的结构,这种形式与自然界中的山水相似,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

同时,她还注重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使人们能够与自然保持联系。

四、充满未来感的创新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

她善于运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她的建筑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通过不同的几何形式和线条,传达出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期许。

她的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代建筑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及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建筑界。

通过流线型的动态空间、结构的表达和创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充满未来感的创新,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美学,为当代建筑注入了活力和创造力。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扎哈 哈迪德 作品赏析

北京银河SOHO商业综合体设计分析设计师:扎哈·哈迪德项目名称:银河SOHO地点:东二环朝阳门桥西南角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类型:集商业办公于一身的大型综合项目1.建筑特点这座融动的优美建筑群不但营造了流动和有机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在与此毗邻的北京东二环上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地标性建筑景观。

设计的一个主题是借鉴中国院落的思想,创造一个内在世界。

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不再是刚硬的矩形街区及街区之间的空间,而是通过可塑的、圆润的体量的相互聚结、溶合、分离以及通过拉伸的天桥再连接,创造了一个连续而共同进化的形体以及内部流线的连续运动。

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

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

平台的相互错综位移,不同层面对彼此视角的介入,产生环绕着的、引人入胜的环境。

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连续流动的深空间。

数百米长的景观构成深远的、全角度的视野。

访客可以仰望,也可以向前远眺,透过百米长的空间找到下一目标和方向。

这里的关键策略是空间的流动性和导向性。

当走近建筑的时候,访客会观察到光影的游戏,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转换。

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将遵循美国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标准(LEED C&S standard),节能环保。

1.设计师——扎哈·哈迪德S OHO中国委托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该项目将成为北京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会给北京的天际线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建筑界的女魔头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开明的家庭。

她的父母相信教育能使人独立,在女儿身上投入了比男孩还要多的期待。

对扎哈的认识

对扎哈的认识

对扎哈·哈迪德的认识09级 简欢 指导老师:周铁军 关键词:建筑师 创作历程 绘画型建筑 倾斜 深度变形前言:今天的中国建筑界在很大程度上被当代西方建筑喧嚣、骚动的各种风格与流派所迷惑,盲目的学习外国的建筑形式。

“尽管可以直接吸收最前沿的设计理念,掌握最先进的营造技术,但根基不实的跳跃式发展,让很多本土建筑陷入盲目模仿或不知所措的境地”,1本文通过对象哈迪德这样的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学习和研究,重点从她的表现图进行分析,透过表面的复杂与多变,抓住其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与生成规律,让我们学习她的建筑形式有据可循。

一、创作历程根据哈迪德建筑思想发展和作品的特点,她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几何形态期”:这一时期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动态构成”意味。

建筑的形式构成要素以三角形、楔形和长弧形等方向感极强的几何形为主。

她消解建筑的体量,将建筑化整为零后,运用冲突、叠加、倾斜和错位等手法创造了对比强烈、充满冲击力和不稳定感的动态形体。

维特拉消防站,魏尔市Lfone园艺展廊、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和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终端站及停车场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塑性形态期”:2003年至今。

从2003年在维也纳实用美术博物馆举办的个人展览中所展示的新作品,以及之后的台湾台中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方案开始,哈迪德的作品出现了“软化”的倾向。

她完全脱离了由笛卡尔体系和欧几里德几何所控制的世界,创造出了形态有机的新建筑。

非线性、流动性和连续性成为设计与表现的主题。

建筑的形态充满流动感,空间连续、开放,形式构成要素从尖锐的几何形变成了自由的、不规则的、非几何的连续曲面。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有广州歌剧院、阿布扎比表演艺术中心、卡利亚里当代艺术博物馆和伦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等。

二、绘画型建筑古根海姆美术馆馆长泽曼诺·西兰特曾说过,“哈迪德的建筑简直就是巨星的抽象雕塑,仿佛是把她的抽象主义油画赋予了三维属性,总是能带来强有力的视觉震撼”。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建筑——广州歌剧院简介扎哈·哈迪德建筑——广州歌剧院简介一、扎哈·哈迪德背景简介扎哈·哈迪德是一位不停拓展建筑和城市设计边界的建筑师。

她的作品尝试以新的空间概念来强化既有的都市地景,围绕着从城市尺度直到产品、室内和家具的一切设计领域,追求梦幻美学。

她因开创性的作品而享有盛名,如维特拉消防站、园艺博览会展览馆、伯金斯滑雪台、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终端站和停车场、辛辛那提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莱比锡宝马汽车公司中央大楼、马德里普埃塔·阿梅里卡酒店室内设计、哥本哈根奥德鲁普戈德博物馆扩建工程、沃尔夫斯堡斐诺科学中心等。

她的核心作品都是在实践、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

扎哈·哈迪德,出生在1950年的巴格达,从小她就接受着伊斯兰民族的熏陶,这是一个坚强、刚毅的民族,曾经是世界最发达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所在地,两河流域曾经给过这快土地以无限的荣誉和骄傲。

继承有东方民族心理的他在1972年进入了代表西方建筑高水平的AA建筑学院,使她又幸运的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文化的教育。

这样的经历在时间趋同的一体化年代显得是异常宝贵,这也为她的设计思想的双面性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

简历:1977 从伦敦AA毕业并获得特许证书奖,之后成为OMA的合伙人1980 开始自己的实践1982 伦敦59伊顿广场获英国建筑设计金奖,获“香港山顶俱乐部”竞赛一等奖1992 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苏俄先锋设计展1993 德国莱茵威尔城的维特拉消防站建成。

获威尔士的加的夫湾歌剧院竞赛一等奖、伦敦“泰晤士河适居桥梁竞赛”并列一等奖1998 德国威尔城Landesgartenschau建成。

成为德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1999 伦敦千年穹思维区竞赛A奖;获罗马当代艺术中心一等奖;德国沃尔夫斯堡斐诺科学中心一等奖2000 伦敦蛇形线画廊临时建筑;意大利罗马美第奇别墅装置。

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荣誉会员,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伦敦千年穹思维区获RIBA奖。

扎哈建筑理念

扎哈建筑理念

扎哈建筑理念【实用版】目录1.扎哈的建筑理念概述2.扎哈的建筑风格特点3.扎哈的建筑设计哲学4.扎哈的建筑成就及影响正文1.扎哈的建筑理念概述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大师,她的建筑理念前卫而富有创意。

扎哈的建筑理念主要体现在对空间和形态的探索,以及将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胆的曲线、流动的形态以及充满未来感的造型,这些都成为了扎哈独特的建筑标志。

2.扎哈的建筑风格特点扎哈的建筑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胆的曲线:扎哈善于运用曲线来塑造空间,她的设计中常常出现流畅、自然的曲线,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直线和方正的格局。

(2)流动的形态:扎哈的建筑形态具有强烈的动感,仿佛是流动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空间创新:扎哈注重空间的创新和利用,她善于挖掘空间的潜力,将空间与功能完美结合,创造出富有趣味性的空间体验。

(4)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扎哈的建筑理念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力求将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3.扎哈的建筑设计哲学扎哈的建筑设计哲学可以概括为“形式追随功能”,她认为建筑形态应当紧密结合功能需求,为功能服务。

在扎哈的设计中,形态与功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此外,扎哈还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认为建筑应当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共生共存。

4.扎哈的建筑成就及影响扎哈的建筑成就举世瞩目,她的作品遍布全球,涵盖了建筑、景观、室内等多个领域。

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广州大剧院、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阿塞拜疆巴库希尔万酒店等。

扎哈的建筑作品不仅为世界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激发了人们对建筑的无限想象。

总之,扎哈的建筑理念以创新为核心,她的设计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扎哈建筑理念

扎哈建筑理念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著名的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她的建筑理念强调形式的流动性和空间的变化性,将建筑视为一种能够与周围环境和使用者相互作用的有机生命体。

以下是扎哈建筑理念的一些关键特点:
1. 形式的流动性:扎哈的建筑设计通常采用曲线和流动的形式,创造出动态和有机的外观。

她相信建筑应该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而不是与之对抗。

2. 空间的变化性:扎哈的建筑设计强调空间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她经常使用不同的高度、角度和透明度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3. 材料的创新:扎哈经常使用创新的材料和技术来实现她的设计理念。

她喜欢使用透明材料和反光材料来创造出轻盈和现代感的建筑。

4. 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扎哈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与功能相结合,而不是仅仅为了形式而形式。

她的建筑设计通常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

5. 对未来的展望:扎哈的建筑设计充满了对未来的展望和想象。

她相信建筑可以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力量。

总的来说,扎哈的建筑理念强调形式、空间、材料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建筑作品。

扎哈作品分析

扎哈作品分析

室内情调:纯粹、干净、极简主义
室内风格与流派
室内风格: 传统艺术风格 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风格
派别:高技派 光亮派 白色派 新洛可可派 风格派
4.扎哈的建筑空间与室内设计
• • • 形式唤醒功能 塑性流动的建筑空间——如同自然景观或者生物机体般的特征(无硬角的连 续界面) 交通空间与功能空间的融合
维特拉消防站:通过渗透、联通来 塑造透明的空间
中期:从未来主义到表现主义 倾向于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来塑造大尺度的空间体量
意大利那不勒斯阿弗拉戈拉站

后期 从垂直到水平
具动态感形态与基地的关系,模糊了室内外 的限定关系; 打破屋顶、立面、地面的界限; 折叠、坡道、螺旋形成曲线形态元素, 室内与室外得以柔和地转换
扎哈的建筑空间与室内设计塑性流劢的建筑空间如同自然景观戒者生物机体般的特征无硬角的连续界面交通空间与功能空间的融合空间创作手法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斱式越来越不稳定和非标准化建筑中的事件和空间也更为灵活和不典型工作学习休闲和交流等相互混杂彼此之间的界限也趋亍模糊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女魔头· 迪娃
成为大师——任重道远
2.主要思想及作品


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我也能勇敢的自我欣赏
不了解扎哈的人:不太顾及周围的环境,强调独特造型;
实际上,扎哈处理建筑与所在环境的关系时从不追求表面上的调和,她更加希望去强 化原有环境尤其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特点、美感和意义。
• 思想衍变
早期 :至上主义构图到构成主义义 建筑被表现得图像化、概念化 构成主义——弥补虚无感
其他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装置艺术作品
游艇设计

这双高跟鞋采用了注射成型和真空铸造的技术

扎哈哈迪德简介及作品分析

扎哈哈迪德简介及作品分析

04
扎哈哈迪德的影响与贡献
对建筑界的贡献
创新建筑设计
扎哈哈迪德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打破了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为建筑界带来了新 的创意和灵感。
拓展建筑设计边界
她不断探索建筑设计的可能性,将建筑与周围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相结合,拓展了建 筑设计的边界和领域。
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强调城市空间体验
扎哈哈迪德注重城市空间的营造和体 验,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善城市空间的 质量和感受。
计理念和经验。
她将与其他国际建筑师合作, 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 筑作品,为全球建筑事业的发
展做出贡献。
对后世的启示
01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和设计理念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对未来的 建筑师和设计师具有启示作用。
02
她强调建筑设计的人文性和社会性,注重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种理念将影响未来的建筑设计方向。
详细描述
玛丽亚·卡拉斯博物馆位于希腊的梅泰奥拉,扎哈哈迪德运用了当地的石材和建筑技术,将博物馆与周围的山景融 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建筑景观。博物馆内部的空间设计也别具一格,展现了扎哈哈迪德对空间利用和光影 效果的独特思考。
蛇形画廊临时展亭
总结词
蛇形画廊临时展亭是扎哈哈迪德为伦敦蛇形画廊设计的临时展亭,以其流动的形态和创新的构造,成 为了城市中的一处独特景观。
成就与荣誉
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获得普利 兹克奖的女性建筑师,也是第一 位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的女性。
她的作品被广泛收藏于世界各地 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如纽约现代 艺术博物馆和法国蓬皮杜艺术中
心等。
扎哈·哈迪德的事务所已经成为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事务所之 一,她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产

扎哈建筑理念

扎哈建筑理念

扎哈建筑理念引言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师,她是现代建筑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扎哈的建筑理念独特而前卫,她的作品充满了动态的曲线、抽象的形式和独特的空间感。

本文将深入探讨扎哈的建筑理念,包括其设计风格、创作灵感以及对建筑界的影响。

扎哈的设计风格动态的曲线扎哈的建筑作品以动态的曲线为特点,她运用了先进的数学和几何学原理,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形态。

曲线的运用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刚性结构,赋予了建筑更多的流动性和灵动性。

抽象的形式扎哈的建筑作品常常具有抽象的形式,她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追求独特和个性化。

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不拘一格,以非凡的造型和独特的外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独特的空间感扎哈的建筑作品注重创造独特的空间感,她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使人们在建筑中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空间体验。

她善于利用光线、材料和比例等元素,创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空间。

创作灵感自然界自然界是扎哈的创作灵感之一,她常常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自然的形态和结构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她认为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曲线和形态,她能够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建筑作品。

艺术与文化艺术和文化也是扎哈的创作灵感之源。

她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爱使她能够将建筑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独特性的建筑作品。

她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她对于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是扎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善于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材料,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态和结构。

她的建筑作品常常被视为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示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和追求。

对建筑界的影响扎哈的建筑理念对于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对于传统建筑观念的颠覆和创新。

她的建筑作品激发了人们对于建筑的想象和探索,开拓了建筑设计的边界。

形式与功能的平衡扎哈的建筑作品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平衡,她认为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应该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气其作品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气其作品

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气其作品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建筑风格,其核心理念是反对传统建筑设计的规则和秩序,强调建筑设计的无序、动态和多元。

以下是一些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1.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是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设计风格充满了流动性和动态感,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她的作品包括广州大剧院、南京青奥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

2.库哈斯(Rem Koolhaas)库哈斯是荷兰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也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设计风格充满了颠覆和创新,强调建筑设计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他的作品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址、荷兰国家博物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3.埃森曼(Peter Eisenman)埃森曼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也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设计风格强调建筑结构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空间和形式的多元性。

他的作品包括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公共艺术博物馆、美国费城唐人街保护与发展规划等。

4.格里芬(Michael Graves)格里芬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设计风格充满了幽默感和卡通色彩,也具有很强的解构主义特征。

他的作品包括波特兰市政厅、迪士尼总部大楼、美国驻德国大使馆等。

5.哈林(Eduardo Kamin)哈林是阿根廷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设计风格充满了颠覆和创新的元素,以及很强的文化和历史意识。

他的作品包括阿根廷国家大剧院、智利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等。

总的来说,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了一种反对传统设计理念的创新思潮,其作品强调无序、动态、多元和开放性。

这些代表人物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后来的建筑设计和建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

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

扎哈哈迪德及其作品赏析(一)哈迪德简介2004年全球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授予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

哈迪德1950年生于伊拉克,其作品以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为特征,也因此被冠以解构主义大师称号。

2004年的普利策奖评审因哈迪德“突破了陈规和高科技,总是具有独创的东西,而且改变了建筑的几何意义”而将今年的奖项授予她,解构主义与哈迪德也一度成为2004建筑业界的焦点之一。

(二)哈迪德结构主义建筑思想1面向未来的建筑观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圆润双砾”(见右图),是珠江水冲来的两块大石头组成。

对此方案曾有记者问道与周围环境谐调与互动时,哈迪德说她不相信和谐,更愿意用语境。

“语境”即不再试图模仿毗邻的东西,而是使得看上去达到一种和谐,这是在肇始一种新的观念,使下一个建筑有一个不同的语境。

这一点也体现了哈迪德大胆而勇于标新立异的风格,是哈迪德作为解构主义者“打破建筑传统”的体现。

2追求自然与地方文脉的延续哈迪德追求自然的曲面和斜线,她的建筑表现出呈自然的力量,如雨后的春笋。

哈迪德所说的自然不同于赖特的有机建筑中的自然。

哈迪德不相信和谐,她只是用倾斜的不规则的东西来表达自然的张力。

如她的作品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见下图),用连续的底层城市肌理对抗地段周围的高层体量,使这个中心更像是一次城市移植,成为地段的第二层皮肤。

参观流线更是与城市文脉缠绕在一起,路径和开放空间相互重叠。

从城市文脉中发掘出来的建筑走向和面貌也使建筑把自己纳入地段的特殊条件之中。

3建筑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三)哈迪德设计手法特征1分解与整合分解是在描述解构主义建筑时使用较多的一个词。

解构主义建筑在形态上表现为散乱破碎,不遵循古典的轴线与秩序。

哈迪德的建筑创作中,分解的手法更是得到很好的说明。

在香港山顶俱乐部设计中,她利用很多交叠的横梁,形态如同工地的木材堆,横梁构成悬臂梁和层叠的空间,延展了空间的垂直性。

建筑远观如同一堆杂乱无章的铁片,并不能给观众者产生愉悦的感觉。

扎哈-哈迪德简介及作品分析

扎哈-哈迪德简介及作品分析
第十六页,共50页。
外观分析
扎哈哈迪德将十个大小不同的体块组合 在一起,像在做一个拼图游戏
体块的组合形成协调的建筑立面 体块间的穿插形成丰富的内部空间
第十七页,共50页。
楼梯分析
楼梯位于大楼后部一条巨大的裂 缝中,之字形楼梯恰到好处的连 接了建筑内部错综复杂的空间, 是重要的交通通道。
第十八页,共50页。
第十二页,共50页。
广州歌剧院的建筑形态完全 颠覆了传统的结构形式。屋 盖、幕墙一体化结构;空间 不规则折面组台型体.设计 命名为。“三向斜交网格组 台折板式单层网壳”结构体 系,此结构与各层钢筋混凝 土结构水平楼盖完全脱离。
剖面图
第十三页,共50页。
广州歌剧院位于 珠江新城J4地块 。在规划设计中 ,广州歌剧院、 博物馆分别位于 新城轴线起点的 两侧,与中央广 场、滨江绿带共 同形成文化艺术 广场,成为一个 开放、自信的国 际都市展示自身 魅力的舞台。
第三十六页,共50页。
伯吉瑟尔滑雪台 Bergisel Ski Jump
第三十七页,共50页。
伯吉瑟尔滑雪台长达90米 、高近50米的滑雪台由一 塔一桥组成,依山而建, 直指长空。该雪台集专业 设备场地和公共空间于一 体,既是比赛的绝佳场所, 也是旅游的观光圣地,建 筑物本身包含了一个咖啡 馆和一个观景平台。两座 电梯可将游客带至距伯吉 瑟尔山顶峰40米高处的咖 啡厅。在此,游客们可以 俯瞰阿尔卑斯山脉壮观的 风景,同时欣赏运动员滑 破长空的奋力一跳。
辛 辛 那 提 当 代 艺 术 中 心
第十五页,共50页。
辛辛那提艺术中心 好似一张漂浮在都 市中的魔毯,以三 度空间的立体视觉 加上转折的立面与 不同经纬度的线条 打破街道与建筑的 绝对分离关系。借 由方格的立面设计 与灯光的辅助,外 观呈现透明感;内 部的设计则有哈蒂 一贯的流动线条漂 浮在大厅与展示空 间,形成内外对立 的和谐。

扎哈建筑事务所

扎哈建筑事务所

扎哈建筑事务所扎哈建筑事务所:艺术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建筑界的一位传奇人物,她创建的扎哈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无疑是建筑界的一颗耀眼明星。

这个全球知名的事务所所设计的建筑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前卫的设计风格而闻名,成为当代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一、设计理念与创作风格扎哈建筑事务所的核心理念是“从未来来的建筑”,他们追求通过创新的设计来塑造独特又引人入胜的建筑。

事务所的创作风格非常大胆,不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形态,力图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建筑体验。

他们的设计作品往往充满了流线型的曲线、错落有致的几何形状以及大胆的空间布局。

这些创新设计的背后,是扎哈建筑事务所对于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尝试,以及对城市环境和人类需求的深刻理解。

二、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扎哈建筑事务所的作品遍布全球,在各个城市中都留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印记。

例如,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London Olympic Main Stadium)就是该事务所的杰作。

它结合了金属和混凝土材料,打造出一个流线型的体育场馆,给人一种未来感和动感十足的体验。

此外,迪拜的迪拜艺术与创意中心(Dubai Opera and Cultural Center)也是扎哈建筑事务所的成就之一。

这座建筑仿佛诗意的雪花,溢满了浪漫和文化的气息。

它的独特设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成为了迪拜的一处文化地标。

三、对社会的影响扎哈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艺术与创造力的结合,更是对于城市与社会环境的积极响应。

他们注重将建筑融入城市景观中,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在他们的设计中,功能和美学并重,既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需求,又创造了一个艺术与生活共存的空间。

扎哈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作品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化、娱乐、商业及住宅领域。

他们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前瞻性的构思,成功地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审美观念,为城市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扎哈 哈迪德设计理念

扎哈 哈迪德设计理念

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思想和作品分析摘要扎哈·哈迪德是建筑界瞩目的明星建筑家,她以绘画、数字计算机为设计工具,表达她超前、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

扎哈在进行实践的同时也一直十分关注建筑创作理论,这使得扎哈的前卫设计理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她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总结,同时能够使她保持创作的活力与激情。

扎哈在空间造诣上有着与其他建筑师不同的手法,对于在建筑空间关系研究上产生了新的贡献。

关键词:扎哈·哈迪德,空间关系,创造手法,建筑思想一.扎哈的成长环境及教育经历扎哈·哈迪德1950 年出生于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

当时的伊拉克经济兴旺、社会繁荣,奉行自由主义和非教派主义。

扎哈在幼年时期就经常到欧洲区游历,这使得她从小就孕育了西方激进、开放的思想和性格。

1968 ~1971 年,扎哈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美国大学攻读数学。

这段学习经历让她在应用数学、物理学和逻辑学方面都精通,并且对数学和哲学、物理学之间的关系存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认为数学能够提供非常严谨和周密的方法论,而且数学和艺术之间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1972~1977 年在伦敦建筑联盟(AA)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

20 世纪70 年代的AA 在阿尔文·博雅尔斯基的带领下,成为当时全世界前卫建筑的试验场。

新锐的理念在这里传播,一切看似不可能的幻想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实验的机会。

扎哈在那里接受了自由开放式的建筑教育。

1979 年扎哈单独开业,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扎哈的建筑逐渐表现出“数字化”,那时候计算机刚在她的工作室投入使用来帮助设计,再加上更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的引入,这种“数字化”的表现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强烈。

后来扎哈的作品越来越趋向于液态化和复杂化,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脑工具的支持,那些浑然一体的类似于生物体的建筑形态是怎么被建造甚至设计出来的。

对于计算机设计媒介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

世界著名建筑师之扎哈哈迪德讲解

世界著名建筑师之扎哈哈迪德讲解
的女性建筑师)
解读扎哈·哈迪德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色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
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的;没有次序、 没有固定形态,流动的、自然表现的;没有正确 与否的二元对抗标准,随心所欲的;多元的、非 统一的,破碎的、凌乱的。
至上主义:有终极、绝对的意思。 现代主义:1 信仰新的结构方式。2信仰新视点。
3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实性。
玩弄形式:她的技巧通常被定义为“动态构成”,就
是用不动的画面表现运动的效果。
防站德国
1987~1993 IBA 集合住宅德国
1997~1999 LFone园艺展廊德国
1999~2000伦敦千年穹思维区英国
1999~2001斯特拉斯堡停车场和有轨电车终点站法国
香港之峰俱乐部
时间:1982~1983
地址:中国
香港之峰俱乐部
时间:1982~1983 地址:中国
维特拉消防站
时间:1991~1993 地址:德国
维特拉消防站
时间:1991~1993 地址:德国
1 弗兰克·盖里 ——工作中心
2弗兰克·盖里 ——博物馆
3尼古拉斯·格瑞绍姆 ——工厂大楼
4安腾忠雄 ——会议中心
时间:1999~2003 地址:美国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时间:1999~2003 地址:美国
扎哈——最肆无忌惮的阿拉伯女人,象狂 飙一样席卷了建筑界,被人们称做女巫。并 未发明新的构造或技术,却以新的诠释方法 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 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观, 任由观者遨游。
1999~2002伯金斯滑雪台奥地利
1999~2003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美国
2002~2004宝马工厂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哈哈迪德创作思想及其作品浅析目录一、扎哈哈迪德1.简介2.主要作品二、哈迪德的建筑思想与手法1.哈迪德的建筑思想(1)空间的透明性(2)空间的流动性2. 哈迪德的空间创造手法(1)拼贴与破碎——水平方向的空间组织(2)层叠与转换——垂直方向的空间组织(3)折叠——水平与垂直的空间交融3. 哈迪德的建筑与时尚三、哈迪德主要作品收集与分析1. 广州歌剧院2.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3. 银河SOHO四、个人启发一、扎哈哈迪德:1.简介: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Association)硕士学位。

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

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2.主要作品: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

她所设计的注明日期的最优秀最著名的工程是:(1)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2)位于莱茵河畔威尔城(Weil am Rhein)的州园艺展览馆(1993/1999 ), (3)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千年穹隆上的头部环状带( 1999 ),(4)法国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站和停车场(2001 ),(5)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台( 2002 ),(6)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2003)。

(7)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8)广州歌剧院她还完成了如下的家具创作和内部装饰:(1)伦敦的Bitar( 1985 ),札幌的Moonsoon餐馆( 1990 )(2)由Sawaya and Moroni制造的Z-游戏( 2002 ) 和Z-景观(Z-Scape,2000)的家具(3)Alessi的茶城与咖啡城(2003)她所设计的临时建筑物包括:大阪的Folly(1990 ), 荷兰格罗宁根(Groningen)的音像馆(1990),伯明翰的Interbuild蓝图杂志馆( 1995 ),意大利罗马美蒂奇(Villa Medici)安装网(installation Meshworks,2000),英国伦敦盘旋形画廊的夏亭( 2000 ),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的R. Lopez de Heredia Vina Tondonia亭阁( 2001 )。

——————(摘自百度百科)二、哈迪德的建筑思想与手法:人们对于“建筑师什么”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不同时期人们对其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但无论在什么时期,人们总是把空间视为建筑的主要问题来认识的。

空间是什么?荷兰建筑学家赫曼赫茨伯格对空间的描述是精辟的,他认为“空间是一种超越了可描述概念的意念,他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空间象征了一切拓宽或除掉现存限制并开发更多可能性的东西,因而空间是相对于确定性而言的概念,这种确定性是封闭的、压抑的、笨拙的、受监禁的、呗划分为承载物和分隔物,并被分类建立起来、被预先决定又保持不变、清楚明白。

空间和确定性形同陌路,空间是新事物出现的潜在标志。

空间是一些在你前方和上方(较小程度上是在你的下方)的东西,它们给与你是觉得自由和自由的视觉,在那里有着不可预期和不确定的余地。

空间是一个未曾被侵占并超出你所能占据填充的地方。

空间也是从开放产生出来的,增加了含义和解释;它以模糊性、透明性和层次性取代了确定性。

在空间里,深度取代了平面,总体而言具有更多维,并且是非排外和确定的三维。

空间,如同自由一般,是难以把握的;实际上,当一种事物可以被掌握和被透彻理解时,他便丧失了自己的空间;你不能给空间下定义,你最多只能描述它。

”这段描述体现出空间的不确定性、开放与自由。

而哈迪德的品格是自由、开放和不断变化的,而且在哈迪德的建筑中,我们也确实能够感受到她追求空间的渴望,以及建筑与时尚的结合,空间给建筑带来无限力量。

1.哈迪德的建筑思想哈迪德1950 年生于巴格达, 后移居英国, 70 年代末在伦敦著名的AAschool 学习建筑。

受俄国构成主义, 特别是绝对主义的马勒维奇的影响, 她认为建筑应该是感性的, 没有固定的概念的, 应突破现有的障碍而成为一种新的东西。

她甚至说:“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 而现在我已经确信建筑就是无重力的, 是可以飘浮的。

”这种独特的建筑哲学, 著名的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称之为解构主义; 而艺术界人士更愿意把它认为是绝对主义在建筑领域的拓展。

哈迪德认为:“如果人们在建筑中能感受到空间的存在;如果人们在运动中能够体验到空间的变化;如果空间中的光能够与人们的活动相互呼应,那么建筑便获得了真正的能量”。

(1)空间的透明性透明性暗示人们对不同空间位置的同时感知。

透明性与人的视知觉相联系的;其次,在透明性的空间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位置空间的同时存在。

透明性使得空间从明确性的限定中解放出来,并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开放。

哈迪德的很多设计都体现了空间透明性的思想。

在这些设计中,空间彼此之间因为没有视觉障碍而得到了贯通,人们置于建筑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位置、不同功能的空间的同时存在。

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深度空间与浅度空间的连续作用,这使得建筑获得一种张力,这种力量吸引人们去体验、感受由透明性所暗示的空间的存在。

(2)空间的流动性哈迪德并不是通过建筑建造方式的创新,而是通过对空间的组织,获得了空间的流动性,即通过组织实现一种空间的运动观。

如果说,密斯的空间流动性来自建筑技术的革命。

那么哈迪德的空间流动性则来自于组织技术的运用。

哈迪德的空间流动性思想是建立在空间透明性思想的基础上的。

哈迪德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实现了空间的透明性。

而透明的空间本身具有视觉上流动的潜质。

哈迪德利用这种潜质,并通过交通体系的开放性组织,使得人们可以亲身体验这种空间的透明性。

从而使得空间的透明与流动融为一体。

在早期的方案中,哈迪德是通过对平面的组织实现了空间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流动性。

随着这种组织技术的成熟,在近期的作品中,哈迪德脱离了平面,而转向了一种空间的组织。

通过不断实践,哈迪德使得交通空间得到了发展。

交通空间从早期单一的联系功能变为空间组织的主体。

在很多方案中,建筑的内部犹如一个巨大的交通体,交通空间与功能空间融为一体,建筑的空间获得更大的开放性与流动性。

这种特质在很多方案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2.哈迪德的空间创造手法(1)拼贴与破碎——水平方向的空间组织在哈迪德的建筑实践中,拼贴的手法主要是运用在水平向的空间创造上。

哈迪德以一些空间单元为拼贴的素材,由于拼贴的过程是在二维中展开的,因此这些空间单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单元平面所指代。

进而平面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仅仅意味着空间的生成元,而是具有了另一层含义——空间的组织元素。

这些单元平面通过拼贴而彼此重叠,而这种重叠的平面图形暗示着空间透明性的存在。

哈迪德通过对平面重叠部分的墙体的破碎实现了空间的透明性。

此时,空间单元的独立性与明确的形态被这种空间的交织所削弱,空间互相渗透与贯通。

由于这种空间透明性产生在水平方向,因此空间透明性与流动性融合在一起。

(2)层叠与转换——垂直方向的空间组织层叠是哈迪德实现垂直方向空间创造的主要手法。

与拼贴的手法相似哈迪德将分散的单元空间以层叠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并运用X-ray的绘图方法在二维平面上研究不同层平面在空间中的层叠方式。

这种绘图方法使得哈迪德可以在同一时刻看到所有平面之间的关系。

这就暗示了在层叠空间中一种潜在的透明性。

为了使这种潜在的空间透明性变为一种真实的透明性,哈迪德将设计重心转向竖向交通体系。

通过研究哈迪德认为,“竖向的联系体没有必要设计成垂直方向的核,相反,可以将竖向的联系体在层与层之间转换布置”。

通过对竖向交通体系的开放,并将其置入到这种空间透明性潜在的区域。

空间便实现了真实的透明性。

并且由于竖向交通体系体的联系,空间的透明性与流动性在建筑的交通流线上融为一体。

(3)折叠——水平与垂直的空间交融通过早期对层叠的研究与实践,哈迪德意识到竖向交通体的开放对空间创造的意义,进而将竖向交通体由简单的连接功能转向了对空间的直接组织,从而实现了空间组织手法的转变:即从二维的平面组织转向了三维的立体化空间组织——折叠。

折叠顾名思义是折与叠的组合,盘旋而上的楼梯可以说是折叠的一种简单形式。

在一些方案中,哈迪德借用“盘旋楼梯”折叠原型,并使其成为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主体。

这种折叠的交通体盘旋而上,在不同的层面上发生着不同的功能。

在发生功能的地方,“盘旋楼梯”被放大、变形,以容纳功能所需要的空间。

这时交通空间与使用空间交织在一起,所有的使用空间好像以一种串联的形式相互连接在一起,建筑空间也因折叠而灵动起来。

3.哈迪德的建筑与时尚扎哈哈迪德的作品诡异多变、充满未来主义风格,她认为,时尚与建筑的共通之处在于创造力。

创造力是时尚和建筑之间共通的桥梁,时尚与建筑都试图让人们过上更加愉悦舒适、富有激情的生活。

建筑师艺术,又不是艺术,建筑师一种能量,我们在扎哈的作品中感受到了这种能量,这种能量使流动的空间变成可能的空间,创造出在静止中运动的空间。

这种空间看起来是运动的,却散发着静止。

扎哈的建筑不仅在形式上敢于创新,它又具有功能性,涉及结构、力学、工程学等,它不仅仅是表达,建筑更注重影响力。

建筑影响着空间里的每个人的每一天,扎哈信仰新视点的结构方式使得她摒弃了旧的传统观点,强调真正用感官或心灵来感知建筑的存在,推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实性,将新的认知转化为现存造型的重新组合。

扎哈以拆解和重组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源,塑造了全新的建筑和景观。

扎哈认为对于形式会很相似,但不是永远不变的,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设计的目的,她的设计往往通过一些列通透的互相联系的简化组,将建筑分层,先画出一系列分层的平面,接着转化为一些列分层的体量,然后体量之间再互相联系,利用上述的三种方法进行建筑设计进程。

哈迪德对这些独特的建筑有自己的解释:“大家都知道我是反对绝对的直角的,我觉得没有什么笔不断地重复更乏味的了,所以通常我习惯只是将它当做一个参照,然后我可以利用对角线来设计我的建筑。

对角线两边的角度可以不断变化,这样我就有很多选择来完成我的空间革新,令我的建筑变得柔软、流动起来”。

盘绕元素一直是扎哈建筑设计手段及标志性符号,她的建筑设计蜿蜒至基地景观内,以此创造机能、创造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