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国婚的门第观和人物观
魏晋的门第婚姻与当代“门当户对”婚姻的比较
魏晋的门第婚姻与当代“门当户对”婚姻的比较古代的门第婚姻和当今的“门当户对”婚姻有一定程度的相似,甚至可以说,当代的“门当户对”是古代门第婚姻演变而来,只不过因为所处时代不同,其内容和性质也有不尽相同。
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内容和目的、影响三个方面浅显的说明一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重视门阀的时代,门阀制度长期占统治地位,表现在婚姻中就出现了门第婚姻,唐长孺先生曾指出:“当时门第高卑,婚姻是一项重要标准。
”[1]而且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门第婚姻的现象一直存在,如清代,《浙江通志》记载,当时杭州一带“婚礼,士大夫以门第相尚”。
《大清律例·户律·婚姻》规定。
严禁主人为奴仆娶良人为妻,“凡家长为奴娶良人为妻者,杖八十”,“其奴自娶者,罪亦如之”。
发展到今天,门第婚姻也逐渐演变为“门当户对”观念下的婚姻,可以说,当今“门当户对”婚姻观念的存在是古代门第婚姻的影子,但是两者又是不尽相同的。
首先,时代背景不同。
西周时期的婚姻就已经开始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齐风·南山》曰“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可”,个人根本没有选择配偶的权利和自由,后世更甚。
同时,我们也明白,阶级社会婚姻的目的和功能也要求婚姻按阶级和等级地位相当的原则进行,而这一观念在士族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则更具体化为强烈的门第婚姻,一切以阶级利益、家族利益为重,个人可以说只是一种工具。
今天,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起飞日益活跃,“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思想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
在婚姻上,男女双方逐渐成为择偶行为的主导,爱情因素占很大比重,但是“门当户对”观念仍然存在,这是因为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认为相似家庭背景或同一阶层的人由于其经济条件、文化水平、认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等相似,有利于婚后生活得以延续。
从根本上看,“门当户对”已经不可以简单的被理解为“封建落后”,[2]它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其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25神州文化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王兴艳贵州省仁怀市茅台学院摘要:在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姻讲究等级门第。
在以往的历史中大抵如此,只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等级婚姻十分讲究门当户对,从而才能够保持世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上的地位。
恰巧正因为这样的等级,婚姻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些社会影响和后果。
就此论题,本文来谈一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关键词:等级婚姻;门第;社会影响在古代,等级婚姻在封建社会中是婚姻关系的一个主要特征,而这一特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
等级婚姻是世家大族为了垄断自己的地位,昌盛家族大业而形成的婚姻体制,从根本上来看这种婚姻关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等级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为了保持世家大族的血统纯洁,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制度的概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姻制度与政治、经济、社会都有紧密的关系。
在政治方面,社会处于动荡状态,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加剧。
随之而来的是中原文化接受许多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也在吸取着中原文化。
人口的流动文化的融合都是为以后中国社会文化格局的新发展奠定基础。
而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都使得人们应该用法律制度来调节人们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婚姻本是社会构成的基础,所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将婚姻制度作为重要的社会制度,婚姻受到了文化、政治、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
不同的身份和血缘拥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而这些都是受到政治意识的影响,其次,婚姻本身就是一种事实行为,同时也是法律行为。
一夫一妻制从商周开始实行,对于夫妻间履行的权利和义务有着严格的规范。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活跃,婚姻制度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对后世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士族与庶民阶级划分严格的一个社会状态。
因为社会地位的差距,这两种阶级在婚姻上所接触的人也是不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士族不与庶民有来往,为了保持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一旦与庶民有接触的士族常常会被其他士族另眼相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第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第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第婚门第婚又称身份内婚,是魏晋南北朝时在士族门阀中盛行的婚姻习俗。
这个时期,士族兴起,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
为了世代垄断此种地位,保持贵族血统的纯粹,大族们在婚姻问题上十分讲究门当户对,在姻家的选择上均以地位与自己相当者为对象。
魏晋南北朝时土族婚姻对“士庶之别”的严格要求,有两件事最为典型。
一件事是南朝萧齐时王源嫁女给富阳(治今浙江富阳)满氏遭到沈约的弹劾。
王源是西晋右仆射王雅的曾孙,祖和父也官居清显之位,按照沈约的话说,王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
吴郡富阳人满璋之,家境殷富,欲为子满鸾觅婚。
王源丧妇,且家贫,即将女嫁给满氏,得聘礼钱5万,用所聘余值纳妾。
王源此举,也并非胡来.因为据说富阳满氏是高平(治今山东独山湖畔)旧族满宠、满奋的后代。
满宠在曹魏明帝时任过太尉,其孙满奋西晋吋为司隶校尉。
王源又查过满氏的阀阅.见满璋之任王国侍郎,其子满鸾为王慈吴郡(治今江苏苏州)正阁主簿,才定下这门亲事的。
但沈约认为,满璋之的姓族,没有确凿的士族根据,因为满奋死于西晋,其后代在东晋没有显赫声迹,满璋之的家世显系伪造。
王源与之联姻.是唯利是求,玷辱士流之举。
他弹劾说:王满联姻,是“高门降衡,虽自己作,蔑祖辱亲,于事为甚。
此风弗剪,其源虽开,点世尘家,将被比屋。
宜置以明科,黜之流伍,使已污之族,愧于昔辰;方媾之党,革心于来日。
臣等参议,请以见事免源所居宫,禁锢终身”。
第二件事是北魏崔巨伦之姑反对侄女下嫁卑族。
《魏书·崔辩传附崔巨伦传》载,崔巨伦姊“因患眇一目,内外亲类莫有求者,其家议欲下嫁之。
巨伦姑赵国李叔胤妻,高明慈笃,闻而悲感曰:‘吾兄盛德,不串早世,岂令此女屈事卑族!’乃为子翼纳之,时人叹其义”。
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南朝和北朝,说明当时南北方的大族,对士庶之间的界线划分得何等严明。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身份内婚制,史学界有充分的研究,兹就南北方一些主要大族的择婚对象列举如下,以见大族中对门婚之一斑。
门阀制度下的门第观念
浅析门阀制度下的门第观念沈鹏宇摘要两晋南朝几百年的历史, 基本上是门阀士族掌握政权。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均与门阀士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门阀士族, 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文化上拥有特权,同时也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
为维护其特权,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门第观念,企图保存其所谓“血统”的纯正性,严格区分了士族和庶族之间的界限,使东晋南朝成为中国历史止最典型的门阀等级社会。
关键词门阀制度士族庶族门第观念门阀是以特殊的等级形式( 门第) 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贵族特权集团。
他们以宗族为钮带拥有自己的门生、故吏、宾客、宗族、佃客、部曲, 构成强大的政治势力。
门阀世族出现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封建国家的财产及权力再分配, 均以门第为主要标准。
门阀以外的地主称为寒门、庶族, 门阀与寒门不仅政治地位不同, 而且社会地位非常悬殊。
所谓门阀制度,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予以确定的制度。
门阀制度确立后,封建国家的地主阶级政权的本质是门阀势力集团的政权。
所以,在这个时期,门第对人们的影响十分巨大,其门第观念深入人心。
一、门第观念尤其是士族对其重视的原因(一)保证其社会地位的优越性。
门阀世族是一个特权阶层, 在政治上是“累世经学”、“累世公卿”, 甚至出现“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
如弘农杨氏, 从东汉太尉杨震起,到东晋“自立门户承籍,江表莫比”的杨佳期止,代代高官,前后有三百年的历史, 泰山羊氏在汉时就是“七世二千石卿校”,西晋时为皇室的姻亲而又是镇南大将军的羊枯,是其后人;吴郡陆氏,其先人陆阴是东汉光武帝的尚书令,世世显贵,到孙吴时的陆逊、陆抗更是朝中要人。
这些世禄之家,有的形成于汉,亦有不少是在魏晋之后才取得士族的地位的。
所以这中家族上的荣耀以及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士族对其社会地位具有十分强大的优越感,他们不会允许有人来打破这种优越感,尤其是与庶族、寒族往来。
古代中国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古代中国的婚姻与家庭观念在古代中国,婚姻和家庭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秩序、家庭关系以及个人幸福都有着深远影响。
古人对于婚姻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首先,古代中国重视家族延续和传承。
在古代社会,男性被视为家族的继承者,他们的责任是延续家族血脉和财富。
因此,婚姻被视为一种家族联姻的方式,以确保家族的繁衍和繁荣。
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结,因此婚姻的选择往往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还要顾及家族的利益。
其次,古代中国注重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是指结婚双方在社会地位、财富和家族背景上的匹配程度。
这一观念源于对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的追求。
古人认为,只有门当户对的夫妻才能和谐相处,避免因社会差异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婚姻的选择通常要经过双方家族的审查和同意,以确保双方的门第相当。
古代中国还重视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
婚姻被视为一种契约,夫妻双方有着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丈夫应该养家糊口,保护妻子和子女,并维护家族的尊严;妻子则应该贤良淑德,持家有道,并尊重丈夫的权威。
双方应该相互支持、尊重和包容,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此外,古代中国婚姻中还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
男性被视为家庭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而女性则被要求顺从丈夫和公婆的意愿。
这种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和权益,使得女性在家庭中处于次要地位。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中国的家庭观念也强调了女性的贞节和忍让,认为女性应该以家庭利益为重,而不是个人的欲望和追求。
总之,古代中国的婚姻与家庭观念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家族延续和传承的重视、对门当户对的注重、对婚姻责任和义务的强调,同时也要反思其中存在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
通过对古代中国婚姻与家庭观念的了解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当代婚姻和家庭关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
南朝时期的士族阶层的家庭教育摘要:南朝时期,政权更替较为频繁,官学兴废不定,家庭教育为了弥补官学的不足却兴盛起来,同时士族阶层为了使本家族能长期稳定的享有各种特权,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而这种情况使得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格外兴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这一时期士族阶层家庭教育兴起的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影响下的内容,分析这些对南朝时期子女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南朝家庭教育内容形式影响前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家庭教育十分兴盛。
门第观念、儒玄佛道的交融、社会动荡等因素是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家学、“家馆”、家训等是其主要的教育形式。
魏晋南北朝的家族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战乱频繁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
人口的大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大变动带来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
玄学、佛学、道教、儒学以至法家、名家既相互争胜又相互吸收。
此时,由于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官学教育呈现出时兴时废之状,难以担当起传递和发展文化的使命。
而与之相反的是,在门弟观念的强化、九品中正制的推行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并臻于鼎盛。
家族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不够发达和普及,家族教育占有重要位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是学术界较为重视的问题。
对其相关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
如马镛《中国家庭教育史》、阎爱民《中国古代的家教》等,都有一定篇幅论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情况。
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对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家学和《颜氏家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等进行了专门讨论,比较重要的如刘守旗《颜氏家训与家庭教育科学化》(《辽宁师大学报》,1993、6)、王若《浅谈中国古代家训》(《辽宁师大学报》,1993、6)、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
试论魏晋南朝婚姻门第观念之嬗变
试论魏晋南朝婚姻门第观念之嬗变卜冬雪(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 要:魏晋南朝是一个重视门阀的时代,在婚姻中极重门第。
文章对门第观念在魏晋南朝婚姻中嬗变的过程作了初步的研究,并探讨了产生这种嬗变的原因,以及由此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南朝; 婚姻; 门第观念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9)10-0067-02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Marriage Family Status View in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B U Dong-xue(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 ,Lanzhou University ,Lan zhou,Gansu 730000)Abstract :During the Wei,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peri od,people attached i mportance to the powerful family and marriages between the families that are of equal social posi 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rule of marriage family status view in the evolutions of the marriages in this ti me and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se evolutions and how this concept affected the society.Key words :Wei,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marriage; family status view收稿日期:2009-08-16作者简介:卜冬雪(1983-),女,山东泰安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7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从事魏晋南北朝方面的研究。
门阀制度下的门第观念
浅析门阀制度下的门第观念沈鹏宇摘要两晋南朝几百年的历史, 基本上是门阀士族掌握政权。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均与门阀士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门阀士族, 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文化上拥有特权,同时也拥有优越的社会地位。
为维护其特权,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门第观念,企图保存其所谓“血统”的纯正性,严格区分了士族和庶族之间的界限,使东晋南朝成为中国历史止最典型的门阀等级社会。
关键词门阀制度士族庶族门第观念门阀是以特殊的等级形式( 门第) 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贵族特权集团。
他们以宗族为钮带拥有自己的门生、故吏、宾客、宗族、佃客、部曲, 构成强大的政治势力。
门阀世族出现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封建国家的财产及权力再分配, 均以门第为主要标准。
门阀以外的地主称为寒门、庶族, 门阀与寒门不仅政治地位不同, 而且社会地位非常悬殊。
所谓门阀制度,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予以确定的制度。
门阀制度确立后,封建国家的地主阶级政权的本质是门阀势力集团的政权。
所以,在这个时期,门第对人们的影响十分巨大,其门第观念深入人心。
一、门第观念尤其是士族对其重视的原因(一)保证其社会地位的优越性。
门阀世族是一个特权阶层, 在政治上是“累世经学”、“累世公卿”, 甚至出现“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
如弘农杨氏, 从东汉太尉杨震起,到东晋“自立门户承籍,江表莫比”的杨佳期止,代代高官,前后有三百年的历史, 泰山羊氏在汉时就是“七世二千石卿校”,西晋时为皇室的姻亲而又是镇南大将军的羊枯,是其后人;吴郡陆氏,其先人陆阴是东汉光武帝的尚书令,世世显贵,到孙吴时的陆逊、陆抗更是朝中要人。
这些世禄之家,有的形成于汉,亦有不少是在魏晋之后才取得士族的地位的。
所以这中家族上的荣耀以及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士族对其社会地位具有十分强大的优越感,他们不会允许有人来打破这种优越感,尤其是与庶族、寒族往来。
魏晋南北朝的门第
.李聪、赵志坚《魏晋南北朝妇女婚姻散论》,齐鲁学刊,1997 年第 5 期 吴成国《从婚姻论东晋南朝门阀制度的盛衰》,江汉论坛, 2007 年第9 期 张东华《近十余年来魏晋南北朝女性史研究述评》,史学月刊, 2003 年第 8 期 .郭善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婚丧礼俗研 究概述》贵州文史丛刊,2001 年第 2 期 . 高诗敏《南朝琅琊王氏婚宦与地位的嬗变》,江海学刊, 1993年第4期 .易图强《两晋南朝士族门第婚姻的量化分析》,湖南教育学院 学报,1996 年 第3期
参考文献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0朱大渭梁满仓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王大良关于六朝婚姻的几个问题以琅琊王氏为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吴成国从婚姻论东晋南朝门阀制度的盛衰江汉论坛2007张东华近十余年来魏晋南北朝女性史研究述评史学月刊2003
1110210037 徐文杰
选题原因:
最近正在阅读李金河所著《魏晋隋 唐婚姻形态研究》,此书主要探讨了自魏晋 至隋唐时期婚姻形态在各阶段、各区域的演 变及其与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变动等相互关系 问题,对其中魏晋时期的门第婚姻较有兴趣。
门第婚姻是魏晋南北朝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学者从文献、考古资料对门第婚姻的嬗变过程、 对世族地位的影响、政治性、门第婚姻造成的后果 及形成原因做了较多论述。 笔者就门第婚姻的形成原因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并着重分析士族门阀制度与门第婚姻的内在联系, 并浅谈门第婚姻造成的社会后果。
参考文献
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 社,2000 年 李金河《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齐鲁书社出版,2005年 朱大渭、梁满仓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5 年 庄华锋《魏晋南北朝社会》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年 庄华锋《两晋南北朝门第婚姻述论》安徽师大学报,1992 年 第4期 赵志坚 《六朝的门第婚姻》历史教学 ,1997年第8期 庄华锋《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初探》,史学月刊, 2000年第 5期 张涛《魏晋隋唐时期的门第婚姻》,民俗研究 1992年第4期 王大良《关于六朝婚姻的几个问题------以琅琊王氏为例》,西 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士族
士族、人物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统治阶层,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学者们在以往用经济和阶级为视角研究士族的基础上,又用个案、地域、文化、婚姻等视角对士族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对魏晋南北朝士族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
士族。
侯旭东《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一一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指出汉魏六朝时期“宗族”尚处在由多系“亲属群”转为“父系继嗣群体”的初始阶段,“父系意识”初步形成,认为中国父系“宗族”自先秦以来存在连续性的假设需要修订,并提示对“宗族”以外的民间组织给予关注。
卜宪群《东晋南朝家族的分化与士族的衰落研究一一以琅玡王氏为中心》(《南都学坛》第3期)从琅玡王氏各房支变动的具体状况分析士族的衰落过程,认为士族内部的分化瓦解是侨姓士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强调士族各族之间,同族不同房支之间,同一房支不同家庭之间升降互有不同,衰落也有早晚之异,不能以郡望统而论之。
刘新光《东晋陈郡谢氏江左地域选择述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1期)认为陈郡谢氏在江左家居地和仕宦地的选择,为它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地域支持,而其衰落也与这种地域支持不复存在直接相关。
杨升之《“清”:魏晋士人的社会生活理念》(《许昌学院学报》第4期)注意到魏晋士人“清”的理念,认为魏晋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
陆静卿《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转变及其与士风的关系》(《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谈谈魏晋上层妇女的“达”》(《肇庆学院学报》第4期)指出汉晋之际妇女精神风貌的转变与士风的变化密切相关。
张宏慧《魏晋风度与士人服饰》(《许昌学院学报》第6期)指出士人在服饰上的刻意求新是审美思潮的新导向,是魏晋风度在服饰艺术上的体现。
王旭东《门阀士族的婚姻习俗与门阀制度的盛衰》(《中州学刊》第3期)阐述了门阀士族婚姻习俗的演变与门阀制度盛衰之间的关系。
书评1
书评读《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阅读书目: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李金河著齐鲁书社出版2005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婚姻形态,是中国文化史,社会史和魏晋隋唐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婚姻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时代发展的标志。
从古代的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到后来的一夫一妻制度,婚姻的形势也出现诸多变化。
一.门第婚姻作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婚姻形式,它的形成源于门第政治。
婚姻在任何时代任何一种婚姻,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上看,都含有某种交换因素,包括感情,生理,经济,政治,文化等都会成为交换的因素。
门第婚姻,它是中国社会婚姻的一种形式,它拥有阶级社会婚姻的一般特征。
门第的基础是血缘的结合与延续,它要求婚姻双方的阶级和等级地位相当。
但在不同的时代,这种等级制婚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内在和外在表现各有不同。
婚姻的门第观念始于西周时期,统治阶级为了保证血统的高贵,对通婚范围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
根据《左传》记载,天子家族只能与诸侯国王族中缔结。
战国时,天子可与任何一诸侯王族与其通婚,婚姻门第观念也有所削弱。
尤其到秦末,陈胜吴广公开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对统治阶级门第观念的大胆否定,贵族血统论的门第官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所以到汉代,虽有婚姻等级制度,但主要体现在婚嫁双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并非体现在看其血统是否高贵。
(一)两晋时期的门第婚姻西晋时期之婚姻因由于门第政治尚未凝固,故而在缔结婚姻时未将门第作为首要条件,而是更加偏重个人姿才风范作为当时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准。
而门第婚姻在东晋时期得到了凝固。
西晋时期是门第政治形成确立时期,乃是士族特殊地位的法定化并得到各种特权的时期,但门第十六里还来不及充分发展西晋就已灭亡。
于是到东晋,门第势力急速膨胀,进而操纵全国大政,士族才能以家族为单位积极加入政权,接管原属皇权的统辖的一切要职,使主弱臣强之势显得更加突出。
在东晋时代,君权相对削弱士族与皇权共治。
由于婚姻制度能保证身份的血缘继替,是士族维护等级地位的重要手段,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使社会阶层分别形成封闭式的婚姻圈。
门当户对:魏晋南北朝士族婚姻与欧洲中世纪贵族婚姻的异同
门当户对:魏晋南北朝士族婚姻与欧洲中世纪贵族婚姻的异同导读:婚姻,泛指男女之间的结合,一方到另一方家落后成亲,形成人际间亲属关系的社会结合或法律约束。
在不同的文明、社会、制度中,婚姻的制度和习俗也不一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当今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今天的婚姻里依稀看到一些以前“遗迹”。
有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的士族婚姻与欧洲中世纪贵族婚姻有不少相似之处。
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写到:“中世纪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上的婚姻,也是一种野蛮强制的婚姻。
”而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婚姻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唐长儒先生说过:“当时门第高低,婚姻是一项重要标准”。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有369年的历史,欧洲的中世纪(476年—1453年)更是有977年的历史,在这数百的时间里,中西方虽然相隔很远,但在婚姻制度是却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难道是历史的巧合?接下来,本文就从婚姻观念、婚姻目的、婚姻质量、近亲通婚等四个方面,对当时的两种婚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士族婚姻和贵族婚姻的异同。
婚姻观念:门当户对是唯一标准士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士”阶层。
西周的社会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从西周的分封制来看,士族是权贵阶层的最后一个关口,是文化贵族的统称,在很长时期内只有士族才能学习文化知识。
士族门第高贵,不仅仅是以高官为标志,而且家学及礼法都有别于其他姓氏。
到了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施行,士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在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时间里,士族处于社会主体地位。
在当时,士族与庶族的界限森严。
士族“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于草芥”(《寒素论》)。
为了世代垄士族享有的各种特权,保持贵族血统的纯粹,士族在婚姻问题上十分讲究门当户对,在婚嫁的选择上都以地位与自己相当的大族为对象。
门第几乎成为婚嫁的唯一条件。
陈寅恪的学生周一良先生认为:“六朝门阀制度下,最为人所重视者为`婚'与`宦'”,因为`宦'是门阀士族势力得以稳固的基础;而`婚'则是保持家族高贵血统的纯净,并借以攀结其他高门贵族的必要手段”。
婚姻标准|门第、贤德、相貌,漫谈南朝士族与庶族的婚姻演变
婚姻标准|门第、贤德、相貌,漫谈南朝士族与庶族的婚姻演变引言晋时期,门阀士族婚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严格的身份内婚制,即大族联姻的对象基本上属于门第相等的士族或皇室,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门当户对”。
然而到了南朝时期,士族失去了最高统治权,但是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由于南朝各代统治者的出身比较低微,缺乏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要依靠和利用士族根深蒂固的社会威望来稳定政权,与士族共同统治国家。
这些变化反应体现在婚姻上,使土族的国婚和门第婚都出现了东晋所没有的特点。
国婚就是皇室婚姻,包括纳后、尚主及宗室婚三种类型;而门第婚,是指男女双方按照各自所属门第相当、相等,或近似的原则而缔结起来的婚姻。
故我们本篇文章主要就是介绍国婚与门第婚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历史演变的过程。
门阀士族们的日常生活写照士族与庶族并存,门第成为国婚的第一标准宋、齐、梁政权的建立有共同的特点,从皇族的地域上来看,都是属于以彭城为中心的西楚地域,开国君主出身地位低微。
宋、齐、梁的皇族分别出自彭城刘氏、兰陵萧氏,族望与本为西晋皇族的河内司马氏难以堪比。
齐、梁皇室萧氏东晋时期与彭城刘氏相互通婚,因为东晋以来士族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由萧、刘互婚可见兰陵萧氏郡望与彭城刘氏差不多。
故此,清赵翼曾言:“江左诸帝,乃出自素族。
”而在南朝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最显著的是士族与庶族力量的变化。
很多出身低微的文人和武人,随着新政权的建立,地位显著上升,他们并不只满足于政治权利,他们既需要经济地位,又需要社会地位,以挤入士族阶层为荣。
南北朝发展示意图同时南朝统治者也依靠着新兴的庶族,来掌握中央实权和地方军政大权,致使庶族力量不断地壮大。
而士族阶层,因只需凭门第而不必靠才能就可以仕进、升迁,一部分人生活放荡不羁,不思政事,士族的实力减弱。
不过,在中央决策中枢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侍中依然还是士族担任,但其中实际掌握政务的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却基本上都由寒族担任。
从“东床快婿”探析门第婚姻背后的政治原因
第20卷第1期2021年3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 20 No. 1 Mar. 2021【历史学】从“东床快婿”探析门第婚姻背后的政治原因李心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2488)[摘 要]“东床快婿”指东晋成帝时期郗鉴为女择王导从子王羲之为婿的故事。
东晋门阀政治背景下,郗鉴与王导联姻的原因很多。
首先,郗王同属于北方南下世家大族,郗鉴曾拒绝与同乡庶族交友,更不会与庶族结亲。
王导曾求与南方吴郡士族联姻被拒。
在此背景下,郗王结亲属于北方南下世家大族的强强联合。
其次,王敦再叛,郗鉴率流民群南下,与明帝密谋平定了王敦之乱,随后晋升朝廷要位,与王导关系缓和,郗氏与王氏联姻有了可能。
再次,成帝冲幼,王导、郗鉴等七人受明帝遗诏辅政治,除郗鉴外,王导与其他五人关系紧张。
最后,成帝时期,庾氏坐大,庾、王矛盾激化,庾亮、陶侃想要废黜王导,郗鉴从中阻拦,此时郗王结亲有利于平衡东晋政局。
门第婚姻对门阀士族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既维系了门阀士族阶层的稳定,又因其排外性削弱了这个阶层的力量。
[关键词]东晋;门阀政治;士族阶层;门第婚姻[文章编号]1672 -2035(2021)01 -0001 -05 [中图分类号]K237.2 [文献标识码]A东晋门阀政治背景下,世家大族通过政治联姻,维持东晋政局的平衡成为常态。
检索王伊同《五朝 门第•高门世系婚姻表》可以发现,在婚姻对象的 选取上,门第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门第婚姻的 背后,潜藏着深厚的政治利益。
田余庆先生在《东 晋门阀政治》中谈到郗鉴与王导的关系时指出:“家 族之间互相支援,婚和宦是重要途径”18。
梳理六 朝时期琅琊王氏婚姻史,发现与之结亲的对象基本 上都是当时的郡望家族。
世人称颂的“东床快婿”的故事就是典型的门第婚姻,这场婚姻深刻反映了 当时门阀政治的现状。
浅析南朝士族的婚姻
【 中图分类号1 3 . 91
【 文献标 7 - 3 0 2 1 .10 3 o: .9 9 。 s . 6 4 9 4 . 0 20 .1 1 s
fg而不必靠才能就可 以仕进、 - j 升迁 , 相当一部分人生活放荡不羁 , 不关心国家政事 , 士族的实力 减弱。 南朝时期士族虽然仍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 在政治上 、 经济上享有优厚的待遇 , 或许还可以 兴风作浪一时 , 形成政局 的暂时的反复 , 已经丧失 了实权 , 但 控制皇室 、 左右朝政的时代一去而不 复返。 他们 只有依附于皇权 , 才能生存 , 才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在中央 , 决策中枢中书省和门下 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 、 中依然还是 士族担任 , 侍 但其 中实际掌握政务的中书舍人和给事 中, 却基 本上都 由寒族担任。皇室、 士族与庶族的变化使 国婚 出现了很多特点。 首先 , 南朝 国婚仍然注重 门第 , 它是 国婚选择的第一标准。 以宋 、 梁纳后为例 。 齐、 刘宋第三代 的婚姻 即是立 国后所缔结 的, 皇后都 出 自高门, 文帝太子刘劭皇后 , 为陈郡殷 氏。孝武帝刘骏皇
可谓高门贵胄合党联群专宰朝政盘居搞位寻且互为姻媾通家至亲遍于国中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盖籍聘纳有方系门第于不坠1p南朝时期士族失去了最高统治权但在社会上文化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影响而南朝各代统治者的出生比较低微缺乏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要依靠和利用士族根深蒂固的社会威望来稳定政权与士族共同统治国家
一
、
国婚
宋、 、 齐 梁政权的建立有共同的特点 , 从政权建立 的形式来看 , 其开 国君主都是凭依武力 , 迫 使前朝末帝禅位而立的, 政权 的更替并没有经过农 民起义的打击 , 旧的士族势力也未因朝代更替 而受到致命 的打击。从皇族 的地域上来看 , 都是属于以彭城为 中心 的西楚地域 , 开国君主出生地 位低微 。宋 、 、 齐 梁的皇族分别出 自 彭城刘氏、 兰陵萧氏, 族望与本为西晋皇族的河内司马氏难以 堪 比; 彭城刘 氏到江南 的时间稍 晚于永嘉南渡 , 刘裕祖、 父任 的官不过是郡曹 、 太守之类的小官 ; 刘裕贫贱时曾躬耕于丹徒 , 所以陈寅恪先生很早就提出刘裕为次等士族的说法。齐 、 梁皇室萧氏 东晋时期与彭城刘 氏相互通婚 , 因为东晋 以来士族之 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 , 由萧 、 刘互婚可见 兰陵萧氏郡望与彭城刘氏差不多。清赵翼 曾言 :江左诸帝 , “ 乃出 自素族。” ̄4 [5 1 2 在南朝改朝换代的过程 中, 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 最显著 的是士族与庶族 力量的变化 。 很多出生低微的文人和武人 , 随着新政权的建立 , 地位显著上升 , 他们并不只满足于
南朝国婚的门第观和人物观
南朝国婚的门第观和人物观
金仁义
【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3)004
【摘要】南朝国婚形态是东晋的继续和发展.门阀制度和人物风尚对南朝国婚影响甚大.南朝国婚和东晋时期一样重视门第等级和人物才能品性等素质,但南朝国婚婚选倾向荫华势弱之族和清虚退让之士.南朝国婚门第观与人物观的变化反映了门阀制度和门阀士族走向衰微的历史趋势.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金仁义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安徽,安庆,24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9.1
【相关文献】
1.南朝国婚与政治 [J], 金仁义;李四红
2.南朝长江流域的宫观碑记与道教造像——南朝十三通宫观碑记的梳理与讨论 [J], 包艳;汪小洋
3.谈婚论"价":简·奥斯丁的婚姻观与价值观 [J], 李世英
4.心理描写的嬗变:由“心理性”人物观到“功能性”人物观的叙事演变——以余华《活着》为例 [J], 刘艳
5.佛教宇宙观和生命时间观与南朝志怪小说 [J], 龚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晋南朝士族门第婚姻研究
两晋南朝士族门第婚姻研究
士族于魏晋时期兴起,为了巩固自身的利益和维持血统的纯洁性,两晋南朝的士族在婚姻上推崇门第,把门第等级作为缔结婚姻的首要条件。
士族门第婚姻是指门第相当的士族之间的婚配,它形成于西晋,在东晋时期达到鼎盛,呈现出门第婚姻的特征,南朝时期在士庶力量对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门第婚姻逐渐走向衰落。
因此,士族的门第婚姻经历了从开始的不严格到严格再到不严格的抛物线式的过程。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主要阐述了士族门第婚姻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以及所呈现出的特征。
第二章首先从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士族门第婚姻盛衰的原因,大土地所有制在两晋南朝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发展,对士族门第婚姻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其次分析了九品中正制对士族门第婚姻的影响,它保障了士族世袭罔替的地位,也使得士族门第婚姻有了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最后阐述了在门第观念的影响下,士族门第婚姻的发展和士族当时的婚姻心境,特别是南朝时期门第观念的影响最为突出。
第三章分析了门第婚姻与两晋南朝时期的婚俗文化,门第婚姻对六礼的沿袭与发展以及两晋南朝时期的婚姻政策和其他的婚姻形态。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士族门第婚姻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在门第观念的影响下,士族重视门第,造成婚姻圈的狭隘和异辈婚的盛行,从而使士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社会矛盾突出等。
门第婚姻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一种特殊的婚姻制度,不仅在当时广泛的流行,而且对中国历代及后世的婚姻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婚俗及其影响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婚俗及其影响内容摘要:《世说新语》中的婚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结亲方式看,有近(表)亲婚、门第婚和自主婚三种;从成婚习俗看,要经历指婚下聘和婚礼两个环节。
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积极方面是促进男女关系的接近平等;消极方面是强化婚姻中的功利性和减弱感情因素。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婚俗影响《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组织其门人编纂的一部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堪称是一部反映中国魏晋时期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
小说汇集了汉魏晋文人名士的逸闻轶事,充分反映了此间的社会风尚及民间习俗,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其中的婚俗描写,展示了汉魏以来的婚俗的特点。
一.《世说新语》描写的魏晋婚俗婚姻可以说是人生大事,也是两个相关家族的大事,历来为人重视。
不同时期的社会婚俗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该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趋尚。
《世说新语》虽主要反映魏晋名士的风流,却也提及到很多魏晋时期的婚俗,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1.魏晋时期的结亲方式结亲,即男女双方通过婚姻使两家建立起亲戚关系,这是这在古代也叫裙带关系,这是社会人群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
《世说新语》写到的魏晋时期的结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近亲婚。
近亲婚是指婚姻双方的血缘关系比较接近,汉族历来反对直系血缘结婚,但对于旁系血缘婚姻则无明显的限制。
近亲婚在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背景下还是比较常见的。
洛中雅雅有三嘏……是亲兄弟,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
(赏誉第八)[1]洛中的刘氏三兄弟,都娶了王安丰之女,则三人既是亲兄弟,又是连襟。
但他们又是王安丰的外甥,属旁系血缘亲属,因此他们的婚姻属于表亲婚。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对人伦的作用又多次被提起。
发展到南北朝,统治者才开始颁布法令,以婚姻正人伦。
西魏时提出“禁中外及从母兄弟姊妹为婚”[2],旁系近亲婚也首次在法律中被禁止。
其次是门第婚,又称为身份内婚。
由于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婚姻也注重等级观念,在士族门阀中盛行门第婚。
东晋南朝国婚研究
东晋南朝国婚研究
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士族鼎盛的时代。
婚姻是士族巩固门第的重要手段。
东晋南朝国婚是门阀士族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晋南朝国婚研究,有助于揭示东晋南朝政治、士族及其思想变化。
本文从东晋南朝国婚的流变、影响国婚的因素、国婚与东晋南朝的政治、国婚与婚姻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试图说明东晋南朝门第等级及人物素质在士族婚姻中的重要地位,门第婚姻和维持士族门第的身份内婚制的必然解体,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复归与门阀士族的相对衰落,以及士族思想个性自由解放与东晋南朝儒学式微、文化多元的时代特征。
并进一步指出,东晋南朝国婚研究,对整个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初探
史 学 月 刊 2000年 第5期・社会史研究・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初探庄华峰(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关键词]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士族[摘 要]婚媾讲求门第等级,历来大抵如此,并有它相对的合理性。
但在两晋南北朝时代,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变成了不具条文的金科玉律。
两晋南北朝等级婚姻十分讲究门当户对,以保持世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殊地位,这种婚姻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中图分类号]K 235;K 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20214(2000)0520118206Explora tion of H ierarch ica l M a tr i m ony from the J i n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 yna stiesZHU AN G H ua 2feng(Colleg e of S ociology ,A nhu i N or m al U niversity ,W uhu ,A nhu i 241000,Ch ina .)Key W ords :the J in and N o rthern and Sou thern D ynasties ;h ierarch ical m atri m ony ;elite fam iliesAbstract :It w as a relatively reasonab le cu stom fo r m arriage to be w ell 2m atched socially .Yet du ring the peri odof the J in and N o rthern and Sou thern D ynasties ,th is cu stom w as increasingly becom ing a strong influence w h ich p redom inated the atom sphere fo r m arriage .T he elite fam ilies gave special emphasis to th is h ierarch ical w ell 2m atched m arriage to retain their po litical and econom ic p rivileged statu s .How ever ,th is k ind of m arriage gave rise to a series of seri ou s effects. 等级性是封建社会中婚姻关系的重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须高胄,不须强门”的观点在南朝国婚中已正式
形成了。宋明帝晚年,“虑一旦晏驾,皇后临朝,则
景文自然成宰相,门族强盛,藉元舅之重,岁暮不
为纯臣。泰豫元年春,上疾笃,遣使送药赐景文
死。”[2](P635)明帝此举,与其择太子妃例,本意如一。
王俭和景文同宗,并皆国姻,这件变故自然促使
王俭对国婚门第观深作反思。此后,国婚注重士
族“荫华族弱”的观念也立即被萧齐接受,并一直
影响到陈。陈世祖陈艹倩,“以固清静,且欲申以婚
姻。……其年(563),以固女为皇太子妃。”[4](P282)王
固既无兵权,又清心寡欲,是以得国婚。南朝时期
国婚的只重高胄不取强门的门第观念,也是区别
渐被皇室抛弃”。[14]二人阐述角度不一,但其结论
似乎俱有重新斟酌之必要。联系梁代王萧婚姻整
体状况来考察这件婚例,结论可能更有说服力。
有梁一代,琅邪王氏国婚共有14例,其数量比国
婚最多的刘宋时仅少2例,多于萧齐时的10例,
于萧梁国婚诸族中位居至首。可见萧梁皇室并未
将琅邪王氏抛却,同时亦说明其“不以国婚为荣”
亦多是立国前的世婚士族,刘、萧微时与他们为
同一婚姻圈,立国后继续联姻恰是身份内婚制的
表现,身份内婚制正是门第等级婚的产物。
陈代国婚,门第等级性作为支配性因素依然
非常明显。陈氏微时,联姻侨姓高门几乎是一种
奢望。陈氏国婚“初年多寒族,继而多盛宗”,[3](P198)
随着陈氏权势的日益增强,陈氏姻媾士族也不断
为太子纳之。”江氏属高胄弱门,只是因明帝雅信
小数,方才成为太子妃。小数之说,不过为附会之
词,其实质是皇室对国婚高门的选择标准有了一
定的变化。至南齐,史记:“郁林王何妃,讳婧英,
……初将纳为南郡王妃,文惠太子嫌无男,门孤,
不欲与昏。王俭以南郡王妃,便为将来外戚,唯须
高胄,不须强门。今何氏荫华族弱,实允外戚之
好言理,少与谢庄齐名,[2](P632)谢瀹举止闲详,应对
·44·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合旨,诏尚公主;[2](P561)或擅吏政,如王莹“频处三
郡,皆有能名”;[2](P692)或长文艺,如王志“善草隶,
当时以为楷法”。[2](P608)他如琅琊王僧绰、王俭,济
阳江学攴,陈郡谢纬,东海徐孝嗣,各有能名,不一
摘 要:南朝国婚形态是东晋的继续和发展。门阀制度和人物风尚对南朝国婚影响甚大。南朝国婚和东晋
时期一样重视门第等级和人物才能品性等素质,但南朝国婚婚选倾向荫华势弱之族和清虚退让之士。南朝国婚
门第观与人物观的变化反映了门阀制度和门阀士族走向衰微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南朝;国婚;门第观;人物观
有失欠慎。王峻之言明显有泄愤之意,不足为凭。
此婚例离绝的主要原因是王琮“不慧,为学生所
嗤”,这也恰好说明了梁武帝对国婚人物素质的
重视。同时另一婚例亦能佐证。陈郡殷钧九岁以
孝闻,及长,恬静简交游,好学有思理,善隶书,为
当时楷法。梁武帝妻以永兴公主。“钧形貌短小,
为主所憎,每被召入,先满壁为睿又字,多辄流涕以
一体的门第婚姻明确地区别开来。
由上可见,迄于南朝,门阀制度对国婚的影
响依然存在。但与东晋不同的是,其作用主要是
通过作为社会制度来发挥的。南朝国婚对门第观
的认同仍然是其显著特色。门阀制度的发展是一
种动态的历史现象。对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门阀制
度的理解,日本的学者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
以越智重明、矢野主税所主张的“是以国家权力
重视。史云:“(王峻)子琮。为国子生,尚始兴王女
繁昌县主,不慧,为学生所嗤,遂离婚。峻谢王,王
曰:‘此自上意,仆极不愿如此。’峻曰:‘臣太祖是
谢仁祖外孙,亦不藉殿下姻媾为门户。’”[12](P321)对
此婚例,叶妙娜女士释之为“世族亦不以国婚为
荣”;[13]吴成国先生则云“世族门阀在齐梁陈时逐
而足。刘宋国婚不仅重人物,且逐渐挑剔起来,硕
儒范晔“素有闺庭议论,朝野所知,故门胄虽华,
而国家不与姻娶”。[2](849-850)
齐、梁、陈国婚一如刘宋。萧齐主婿王彬“好
文章,习篆隶”,[11](P611)王“年数岁,而风神警拔,
有成人之度”;[11](P599)何敬容,“清公有美绩,吏人
承延两汉。两汉朝廷倡导以经治国,重视文化。作
出,主命婢束而反之。钧不胜怒而言于帝,帝以犀
如意击主碎于背。”[2](P1488-1489)六朝时期,人物仪容
在婚姻中亦受重视,永兴公主憎恶殷钧在情理之
中,而梁武特赏才能,并不因亲偏爱。
陈代国婚亦重视人物素质。如沈君理,“美风
仪,博涉有识鉴”;[4](P299)蔡凝,“美容止,及长,博涉
于荫华势弱之族。东晋时期,门阀政治取代了传
统的皇权政治,帝室国婚门第观一定程度上受其
影响,皇族需要联姻新起强宗,以牵制当轴高门。
南朝时,皇权开始逐渐加强,国婚高门强宗之观
念也渐渐动摇。《宋书·后妃传》载明帝为太子纳
妃济阳江氏云:“太宗访求太子妃,而雅信小数,
名家多不合。后弱小,门无强荫,以卜筮最吉,故
称之”;[11](P795-796)萧齐皇室还以宗族俊才卖弄,“子
隆娶尚书令王俭女为妃,上以子隆能属文,谓俭
曰:‘我家东阿也。’”[11](P1113)梁代武帝本人“博学多
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
焉”,[12](P2)故国婚重视人物才干不足为奇。琅邪王
琮与繁昌县主离婚一事,很能说明武帝对人才的
政治制度的范畴,社会制度的成分是次要的。只
有到了隋唐以后方才逐渐完全转化为社会制度,
并最后退出历史舞台。”[8](P557)这一时期士庶高下
之别,时人之论,史不绝书。如谢方明拒婚卞范
之,江艹倩拒婚徐勉,沈约弹劾王源等等。陈鹏评士
族尊世胄而卑寒士曰:“迨及论婚之际,门户遂
隔。”[9](P56)即便高门之间,亦有新旧之别。谢尚求
者,并因世胄,不必皆有才能”,治史者也多以此
讥之。但细究起来,史云不过是“不必皆有才能”,
才能不是不加以考虑,不过是没有后来审慎严格
而已。文帝以后,皇权加强,统治稳定,国婚中对
人物素质的考察也趋于严格,主婿多为一时之俊
杰。或有美仪,如褚渊“幼有清舆,美仪,善容止,
俯仰进退,咸有风则”[2](P749);或善玄谈,如王景文
晋南朝士族婚姻中,门阀制度无论作为政治制度
还是作为社会制度,其严格的等级性都充分地表
现出来。
二
门第等级是南朝国婚婚选最基本的标准。这
一标准得以满足后,婚选对象的才能、品德、相貌
等又成为决定婚姻成败的重要因素。这反映了南
朝国婚崇尚人物风流的人物观。刘宋初期,因急
于联姻高门,一度不曾细察人物,以致“诸尚主
婚诸葛恢,桓温求婚王述,其时谢、桓门户已成,
仍遭拒绝。高门士族仗门第之高傲,甚至敢于拒
绝国家的干涉。刘宋孝武帝诏“济阳蔡兴宗女与
南平王敬猷婚,兴宗屡以陈启”,“明帝亦勒适谢
氏,兴宗并不许。”[10](P1584)这些若仅从门阀制度的
政治性出发,显然难以解释。南朝末期,太原王元
规流落临海,“土豪刘,资财巨万,以女妻之。元 的存在才得来自成立的”为代表;一种是以内藤湖
南所主张的“不以国家权力存在为前提”为代
表。[7](P2)日本学者实际上不过是分别解析了门阀
制度作为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两个不同方面。
倘若审视门阀制度产生、发展及衰落的全过程,
则可以发现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生的。诚如学者
所云:“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当属于
三朝国婚中高门多于次门。刘宋国婚18门士族中
有12门为高门,次门仅有6门;萧齐时代唯河东
柳氏,萧梁时代唯范阳张氏,地望属次。其次,高
门国婚的数量也占绝对的优势。据笔者统计,宋、
齐国婚高门分别有57例、19例,与次门分别为21
例、10例;梁时国婚次门8例,而高门中仅与琅邪
王氏就有14例。其三,宋、齐、梁国婚中次门士族
支持,既装点门户,又能稳定统治。这种需求之迫
切,以至于宋初“诸尚主者,并因世胄,不必皆有
才能”,[2](P748)未遑对国婚士族进行审慎选择。以
宋、齐、梁纳后为例。刘宋第三代的婚姻即是立国
后所缔结,皇后皆出高门:文帝太子刘劭皇后,陈
郡殷氏;孝武帝刘骏皇后、明帝刘皇后,均出自
琅邪王氏。萧齐高、武、明三帝之后,分别为广陵
例,高门绝对超过次门。
由上对宋、齐、梁、陈国婚中高门士族的状况
简单分析,不难得出:南朝国婚皆以高门甲族为
先,门第等级在南朝国婚中处于支配性地位。就
此而言,南朝国婚门第观是东晋的继续。
作者简介:金仁义(1971-),男,安徽枞阳人,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硕士。
收稿日期: 2004-04-12南朝国婚门第观,与东晋有所不同的是倾向
士族等级的确定“止取今日冠爵高下”,[5](P2444)以
后历朝贵族之门第婚姻与现实的政治权势又重
新结合起来。彭卫总结两晋至唐中叶门第等级婚
姻时,作如是概括:“等级婚制集中表现在婚家双
方社会地位上的相近,而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被
降到无关轻重的程度。”[6](P40)这一概括将南朝门
第婚姻与两汉及中唐以后政治、经济、社会三者
经传,有文词,尤工草隶”;[4](P470)宣帝柳后,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