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策略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020da4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a.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消费、消费税、折扣等概念;2.掌握计算消费、消费税、折扣等的方法;3.学会运用价格比较、折扣计算等方法进行购物策略制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购物策略的制定;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更优惠的购物方案。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购买案例,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购物策略制定,以及学习前置知识——消费、消费税、折扣等概念。
同时,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到的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二、讲解与练习(45分钟)1. 消费、消费税、折扣的计算首先,通过讲解消费、消费税、折扣等概念,让学生清楚它们的含义,然后通过讲解相应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消费金额、消费税、折扣金额。
接下来,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加深对消费、消费税、折扣的理解。
2. 购物策略的制定接下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制定购物策略,即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计算折扣金额、算出实际消费金额,选择最优惠的购物方案。
通过多个案例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购物策略制定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归纳总结(5分钟)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通过上述过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包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购物策略制定的熟练程度等各个方面。
同时,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总结本节课主要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学习,通过具体案例引入,让学生理解购物策略制定的实际意义,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生活的消费提供重要的帮助。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f8769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a.png)
《购物策略》一、教学内容:《购物策略》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81页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水平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目标:体验使用策略的好处。
三、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四、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贴片六、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导入法,讲授法、练习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七、教学过程:1、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⑴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购物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过商家有什么样的优惠促销方式,自己又知道哪些呢?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⑶在学生发现生活中其实能接触到很多的优惠促销措施的时候,提出优惠方式很多,会给人带来选择的难题,以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2、展开问题,探究新知⑴给出基本条件:讲授:最近新出了一种饮料老师很想买。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条件,发现饮料分为两种包装,大瓶1200ml,售价10元;小瓶200ml,售价2元。
让学生回答,教师再板书概要。
大瓶 1200毫升 10元小瓶 200毫升 2元⑵进一步给出条件:附近的三家超市都在为促销这种饮料退出了各自的优惠方案,(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三家超市的优惠措施。
⑶让学生分别解释自己对这几种优惠方式的理解。
明确买赠的优惠方式和折扣方式的理解,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确八折、九折的意义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⑷提出问题:老师一开始只想买一小瓶饮料,到底该去哪个超市合算呢?⑸让学生思考,并加以比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得出结论,去甲超市花2元,乙超市花2×0.9=1.8(元),丙超市花2元。
去乙超市合算。
⑹继续引出问题:讲述:但是假如家里来客人了,只买一小瓶就不够了,就需要买一大瓶。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0109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1.png)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活动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购物策略》这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单位换算相关知识和购物策略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1.掌握不同商品价格的单位换算方法;2.了解购物时的四舍五入规则;3.运用购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引入教师可通过展示一段购物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购物时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对购物策略的思考。
步骤二:引入购物策略及单位换算知识1.教师向学生介绍购物策略的概念,告诉他们在购物时如何根据商品价格以及单位进行选择。
2.复习单位换算相关的知识,例如:千克和克的关系、毫升和升的关系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一个购物策略的案例,例如:“小明去超市买饮料,看到两种包装的果汁,一种是500毫升装,价格为5元,另一种是1升装,价格为8元。
请问小明应该选择哪种包装?”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醒他们根据价格和容量单位进行换算和比较。
步骤四:实际操作1.学生按照小组的讨论结果,完成类似购物策略问题的计算。
2.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由组合其他购物策略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分享。
3.教师在课堂上逐个展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购物策略中的重要点和注意事项。
2.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购物策略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1.在引入购物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合作讨论,互相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或教学软件帮助学生进行单位换算和计算。
4.在总结与拓展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者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1.可以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讨论表现来观察他们对购物策略和单位换算的理解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167fa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c.png)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购物问题,理解并掌握利用百分比进行优惠策略选择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百分比知识,对如何运用百分比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购物策略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优惠策略的含义,学会运用百分比进行优惠策略的选择。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百分比进行优惠策略选择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购物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百分比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分析法:以实际购物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比进行解决。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购物情境素材,如商品价格、优惠券等。
2.准备百分比计算器,方便学生进行计算。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商品价格和优惠券。
提问:“如果你在购物时,遇到了这样的优惠活动,你会如何选择?”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的购物问题,如:“一件衣服原价200元,现进行打折优惠,八折优惠和满300减100元,你认为哪个更划算?”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优惠策略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优惠策略的选择方法。
5.拓展(10分钟)出示更多的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31220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2.png)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一、教学背景在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购物策略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购物策略,学生可以了解到货币的概念,掌握购物的基本技能,培养理性消费的意识,并提高计算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购物策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1.了解货币的概念及其基本单位;2.掌握货币的简单运算;3.了解简单的购物策略;4.培养理性消费的观念;5.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计算;三、教学内容1. 货币的概念及基本单位货币是一种通行的流通工具,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发行并保障其维持基本价值的货币实物或电子货币。
货币有许多种,如人民币、美元、欧元等。
在人民币中,元、角、分是货币的基本单位。
2. 货币的简单运算掌握货币的简单运算是进行购物计算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货币的加减法运算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了货币的基本单位,就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计算。
3. 简单的购物策略购物策略是指一些购物时的技巧和方法。
常见的购物策略有打折、满减、换购等。
在购物时,正确地使用购物策略可以节省一定的资金,提高购物效率。
4. 理性消费的观念理性消费是指在确保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地支配个人消费行为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形成明智、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质量。
在购物时,应该以实际需求为依据,避免过度消费,同时要学会比价和选择性消费。
5. 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计算学习完以上知识后,学生应该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如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购买的数量计算出所需支付的金额,或者根据促销信息选择最为实惠的购物方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概念及其基本单位,以及购物策略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例如根据促销信息计算出最优的购物方案。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购物策略的实际应用。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217b08e87101f69e319571.png)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购物策略”内容。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对商店中常见的优惠策略加以分析比较,会根据购物的多少选择比较优惠的购物方案。
2、在经历解决购物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恰当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应用教学的乐趣,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在解决购物问题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的购物策略。
难点: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优惠购物策略。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超市促销图片)、板书贴片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作为中英文的资深学者,你们在这里呆了五年,那你们知道我们中英文每年的四大节是什么吗?生:知道,科技节、体育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
师:你们说的非常棒!那就在去年的9月28日,我们学校就举行了这四大节中的一节,你们还记得是什么节吗?生:记得,是读书节。
师:非常好!现在请大家观看一些那次活动的照片。
多媒体展示照片。
师:老师在那次图书跳蚤市场上买了很多书,大家请看。
多媒体展示照片。
师:你们知道老师买了这些图书一共用了多少钱吗?生:不知道。
师:老师一共用了三十多元。
那你们知道老师怎么能用那么少得钱买那么多的书吗?这就是因为老师懂得一些购物的策略,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购物的策略。
板书课题:购物策略。
(二)、学习新课,讲授新知:1、师:同学们经常会在超市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促销活动,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竞争中胜出,想出了许多优惠措施,你能说一说你了解哪些优惠措施吗?2、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优惠活动。
3、出示图片。
4、某种新品牌的饮料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三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饮料,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1d9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2.png)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背景介绍本教学设计针对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这一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教授购物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购物时的选择和决策方法;3.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4. 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购物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购物话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分享购物的定义和意义:购物是人们获取所需物品的一种方式,正确的购物行为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2. 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应该遵守哪些原则?可以提及合理消费、选择适合的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第三步:购物时的选择和决策方法1. 分享选择商品的要素:价钱、质量、品牌、功能等。
2.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购物决策:了解需求、比较选择、权衡利弊等。
第四步: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1. 引导学生认识消费观念的重要性:避免盲目消费、树立节俭意识、重视品质等。
2. 分享正确的消费行为:不乱扔垃圾、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不浪费食物等。
第五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1. 分享相关道德观念和法规:讲述不偷盗、不欺诈、诚实守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应该遵守哪些道德和法律规定?如何树立正确的购物道德观念?第六步:总结与提问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问相关问题,检查他们对购物策略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教学方法和评价本教学设计采用讲述、引导思考、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提问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作业来检查学生对购物策略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资源,用于教学导入。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b4c4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3.png)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购物策略的定义和概念;2.学会使用比较大小和加减整数的运算规则;3.掌握购物时的打折和优惠计算方法;4.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购物策略的理解和应用;2.打折和优惠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购物策略的定义和概念•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讨论购物时的一些常见策略,如打折、满减、第二件半价等;•引导学生理解购物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购买欲望。
2. 比较大小和加减整数的运算规则•复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如使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复习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学习正数和负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3. 购物时的打折和优惠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打折和优惠的概念;•通过实例演示打折和优惠的计算方法,如满100减20、折扣价等;•练习计算购物时的实际支付金额。
4. 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时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1.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2.实例引导:通过举例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购物场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的购物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明去购物,他看中了两件商品,分别是A和B,商品A原价100元,现在打折8折,商品B原价200元,现在是第二件半价,请问他买下这两件商品需要支付多少钱?2. 概念讲解解释购物策略的概念和常见策略的含义,如打折、满减、第二件半价等。
3. 比较大小和加减整数的运算规则复习比较大小和加减整数的运算规则,并提供一些练习题进行巩固。
第二课时1. 概念巩固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概念和策略,并提供一些情景模拟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cab2a32cc58bd63086bd0f.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购物策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1页《购物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过程与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运用策略的好处。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创设购物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很开心,想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逛超市,你喜欢吗?你猜老师会带你们到那个超市呢?(课件出示学校周围超市图片)2、让学生畅谈生活中常见的促销活动。
3、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形形色色的促销海报)看来购物中的策略还真不少,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探究购物的策略。
(板书:购物策略)[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三家超市分别推出某饮料优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二、模拟购物,体验货比三家。
1、体会大包装实惠。
(出示两种包装的饮料)如果你去购买饮料,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2、认识各种优惠策略。
(课件出示三家超市促销活动图)哪位小顾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家超市都推出了哪些优惠措施?如果你购买饮料,你会选择哪家超市?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看来同学们的观点不一样。
那让我们结合具体购买情况,来看一看究竟应该到哪家超市比较合算。
(课件出示四个问题)3、同桌合作探究并完成表格。
一大瓶饮料(1200毫升)售价10元一小瓶饮料(200毫升)售价2元我们发现:。
4、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况,我们发现购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板书:根据情况,合理选择。
)[设计意图:结合四种不同的购物情况,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购物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明白购物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6cfd2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7a.png)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科书第 81 页)
8.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拟
9.体会解问题的根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拟
体会解问题的根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课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电脑课件提供三种常见的优惠策略让学生理解题意
引出选择购物策略的问题
教师板书(购物策略)
二、分析问题各个突破
1.提问:
说说各个商店优惠策略的含义
2.解决问题( 1 )
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全班讲评
甲商店花 2 元乙商店花2 × 0.9=1.8 (元)丙商店花 2 元,因此去乙商店较为合算
3.解决问题( 2 )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甲商店花 10 元乙商店花12 × 0.9=10.8 (元)丙商店花12 元,因此去甲商店较为合算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4.解决问题( 3 )( 4 )
全班交流学生自评
3 )甲商店花 30 元乙商店花36 × 0.9=32.
4 (元)丙商店花36 × 0.8=28.8 (元),因此去丙商店较为合算
4 )所买饮料已超过 30 元,因此去丙商店较为合算
三、稳固练习
1 .“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指导
四、总结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0f2d9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2.png)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购物策略以及其重要性。
2.掌握一些常用的购物策略和技巧。
3.能够灵活运用购物策略进行购物。
4.培养学生的消费理念和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购物策略的重要性和常用策略。
2.购物策略的灵活运用。
3.怎样培养学生的消费理念和节约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Step 1: 导入 (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购物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Step 2:讲解购物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15分钟)1.定义购物策略:购物策略指的是在购物过程中,根据个人需求和情况,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自己的购物目标。
2.购物策略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购物策略,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和降低购物成本,同时也能确保购买到更适合自己的商品。
Step 3:介绍常用的购物策略和技巧 (30分钟)1.比较价格:在购买之前,要对不同商家和产品进行价格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2.需求优先:根据个人需求,明确购物目标,并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上,避免不必要的消费。
3.找优惠:寻找商家提供的各类优惠活动,如打折、满减、买赠等,并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优惠方式。
4.注意季节:根据不同季节,抓住时机购买。
比如冬季购买夏季服装、年末抢购等。
5.注意退换政策:在购买商品时,了解并注意商家的退换政策,以防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商品无法退换的情况。
Step 4:购物策略的灵活运用 (20分钟)通过讲解与实际购物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购物策略如何在实际购物中应用,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自己的购物策略,包括选择商品、比较价格、优惠活动等,并口头分享给全班。
Step 5:消费理念和节约意识培养 (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消费理念和节约意识的培养方法,并展示给全班。
可以通过设计小游戏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Step 6:课堂小结 (10分钟)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总结购物策略的核心思想和要点。
《购物策略》教案4篇
![《购物策略》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960b4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9.png)
《购物策略》教案4篇《购物策略》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懂得一些购物的策略,会依据购物的多少选择比较特惠的。
技能目标:进展同学的思维技能和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技能。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估算购买物品的总价,选择比较特惠的购物方法。
教学策略: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选择材料。
教学预备:写有问题资料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三家商店为促销一种饮料分别推出的特惠: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乙商店一律九折丙商店购物30元以上八折特惠1、要买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2、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3、调皮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他回去那个商店?4、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预备毫升饮料,假如参与联欢的同学共有35人,去那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同学猜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商讨答案1、争论沟通三个商店推出的'特惠的意思,理解:到甲商店买1小瓶饮料不能享受特惠,到乙商店享受九折特惠,再到丙商店不能享受特惠。
2、说一说要买1小瓶饮料到三个商店各用多少元,比较到哪家去买合算。
3、沟通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合算。
4、沟通第3个问题。
5、计算第4个问题,先要同学确定买多少大瓶,多少小瓶。
再算出到三个商店去买各用多少元。
三、说一说自己的收获,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练习做"练一练"中的题目。
板书设计:购物策略1、甲:2元乙:1.8元丙:2元2、甲:10元乙:10.8元丙:12元3、甲:30元乙:32.7元丙:28.8元《购物策略》教案2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班级下册81页《购物策略》二、教学目标1、依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特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展数学学习爱好。
五年级下册《购物战略》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购物战略》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d928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e.png)
五年级下册《购物战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购物的基本知识,掌握购物的策略。
2.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观念,提高理财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购物策略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在购物过程中合理运用策略,实现物有所值。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素材3.学生分组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知识讲解师:购物战略是指我们在购物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以实现物有所值。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购物的基本知识。
(1)购物的基本原则师:购物有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需求导向、性价比高、适度消费、合理规划。
(2)购物策略①比价策略:在购物前,先了解各个商家的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②优惠券策略:合理利用优惠券,降低购物成本。
③促销策略:抓住商家的促销活动,购买心仪的商品。
④购物清单策略:制定购物清单,避免盲目购物。
3.实例分析师: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实例来分析一下购物策略的运用。
(1)实例一:小明想买一辆自行车,他了解到附近有两家商店都在卖这款自行车,一家标价800元,一家标价750元。
请问小明应该选择哪家?(2)实例二:小华想买一件衣服,她发现一件衣服原价1000元,现在打8折,同时可以使用一张50元的优惠券。
请问小华应该如何购买?4.小组讨论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如何在购物过程中运用购物策略。
①如何在购物前了解商品信息?②如何合理利用优惠券?③如何抓住商家的促销活动?④如何制定购物清单?(2)讨论时间:10分钟(3)汇报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购物战略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购物策略的运用。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购物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购物策略,实现物有所值。
6.课后作业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个购物计划,并尝试在实际购物中运用购物策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购物战略的基本知识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购物策略的运用。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476bec172ded630b1cb68d.png)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教材依据: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81页内容。
设计思想:《购物策略》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与购物”中的一个内容。
教材提供了两种常见情境下的优惠策略,旨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利弊,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本班学生对购物情景比较熟悉,教学设计中,我通过情景的呈现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情景中来。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教给学生对比择优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其它问题时,都能运用对比择优思想选择最佳方案。
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研究与讨论,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价格表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到商店购买物品。
商店为了吸引顾客常常会采用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你们见到过哪些促销手段?师:商店的促销手段可真多,面对这么多促销手段,你会怎样来选择商品呢师:刚才大家谈到的都是有关购物策略的问题。
同学们,怎样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商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商品世界,探索购物策略。
板书:购物策略二、分析比较,探究新知1、买饮料(1)收集信息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筹备庆祝活动,我们需要采购一些果汁。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一份海报。
投影出示:1200ml 200ml售价10元售价2元兴隆超市大商新玛特大福源师:从海报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几种购买要求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
(2)买1小瓶果汁师:如果购买1小瓶饮料,你准备怎么选择,想一想。
引导学生发现应该通过计算比较三家商店的价格,选择便宜的商店购买。
师:为了更直观地比较不同购买情况下三家商店的价格,老师设计了一张表格。
五年级数学购物策略教案
![五年级数学购物策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642d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d.png)
五年级数学购物策略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数学概念的应用•学会在购物中使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决策•培养学生的购物策略和理财意识二、教学内容1.购物中的数学知识–价钱比较和换算–折扣和优惠计算–理解比例和比较大小–计算总价和找零2.购物策略的制定–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判断优惠是否划算–理解需求和预算,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理财意识的培养,学会储蓄和投资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入购物的概念,让学生思考购物时的一些问题,如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如何计算总价和找零等。
第二步:购物中的数学知识1. 价钱比较和换算•介绍不同商品的价格比较,如两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倍关系。
•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 折扣和优惠计算•讲解折扣和优惠的概念,如打折、满减等。
•给出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计算实际支付金额。
3. 比例和比较大小•介绍比例的概念,如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总价和单价的关系。
•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计算比例关系。
4. 计算总价和找零•引导学生如何计算购买多个商品的总价。
•讲解找零的概念,并给出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计算。
第三步:购物策略的制定1. 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质量。
•分析价位和质量的关系,并让学生做出选择。
2. 判断优惠是否划算•引导学生学会计算优惠是否划算。
•给出实际例子,让学生分析是否应该选择优惠商品。
3. 理解需求和预算,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需求,并考虑预算,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
•给出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理财意识的培养,学会储蓄和投资•引导学生学会储蓄和投资,培养理财意识。
•通过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储蓄和合理投资。
第四步:总结和拓展•归纳购物中使用数学知识的要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示例问题的解答,观察和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购物情境中给学生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的购物策略和数学应用水平。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911e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d.png)
北师大版数学《购物策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理解不同的购物策略,对自己的购物行为有所指导;•学会计算商品的折扣价和促销价,并选择最优的购买方式;•通过实例演练,提高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商品的标价和折扣价:强调商品的原价,当商家为了促销而降价时,商品的折扣价就是降价后的售价;2.购买方式的选择:常见的购物方式包括全额付款和分期付款,前者可以享受折扣和优惠券,后者需要缴纳利息和手续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购买方式;3.参加促销活动:商家经常为消费者提供促销活动,如满减优惠、买赠、送礼券等,需要理性分析并选择参与。
3. 教学方法1.听讲:在讲解商品的标价和折扣价的概念时,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与计算方法;2.自学:引导学生自行寻找电商网站上的商品折扣信息,并计算出实际售价,自学计算的方式和方法;3.对话:分组讨论不同的购买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利率、手续费等因素的影响,再结合商家提供的折扣、优惠券等促销活动,共同讨论最优的购买方式;4.实例演练:搜集一些真实的优惠促销信息,引导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购物策略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4. 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购物时有哪些选择,有哪些困惑;2.讲解商品的标价和折扣价: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的计算方法,并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商品的标价和折扣价;3.自学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上电商网站上寻找打折商品,并计算出实际售价,然后同学之间进行对比和讨论;4.分组讨论选择最优购买方式:引导不同小组对不同商品进行讨论和计算,让学生理解不同购买方式的利弊,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购买方式;5.核算促销活动的优惠:发布一些购物活动信息,并针对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计算出最优的参与方式;6.课程总结:通过回顾今日所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对购物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购物策略 导学案教案
![购物策略 导学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a9aa3731126edb6f1a10a3.png)
购物策略导学案南留学校畅柳琴课题:购物策略课型:新知探究课本周习惯养成:认真倾听大胆发言学习目标:1、我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2、我能根据实际要求,对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3、我体验到运用策略的好处。
学习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对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在第二次赛马中获胜靠的是什么?(生答:策略)板书策略2、在生活中,策略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节假日,商场为了促进消费,常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
作为消费者,面对不同的优惠条件,大家通常是怎样选择的?(生答)对,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我们顾客购物的策略。
板书:购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购物策略(齐读课题购物策略)快乐探究(一)、分析购物的策略阅读教材81页,独立完成表格(二)、小组讨论:1、小组内说一说解题思路,用红笔勾出最省钱方案。
2、小结购物策略你认为购物数量是多少时去甲商店或乙商店买省钱,购物数量是多少时去丙商店买省钱?(三)、展示提高:展一:买一小瓶饮料的策略;展二:买一大一小两瓶饮料的策略;展三:买3大瓶和3小瓶的策略;展四:购物的策略达标测试:1、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2、教材81页“练一练”,写出最省钱的方案即可。
拓展延伸:有一人,要买带骨的肉,他来到卖肉的地方,看到上面写着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他对卖肉的人说:我要买带肉的骨头,多少钱一千克?卖肉的人想,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来就是15元一千克,于是就说: 15元一千克。
如果你是买肉的人,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评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小学刘伯哲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 81页相关内容。
(2)让学生深入超市体验商品打折促销活动。
二、教学课题: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打折等优惠促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并不陌生,折扣等促销的含义学生熟悉理解,在计算方面学生学习了分数及百分数的计算,能灵活地求折扣价钱,有计算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打折等优惠促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并不陌生,折扣等促销的含义学生熟悉理解,在计算方面也有基础。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对几种优惠政策能层次清晰地进行比较,思维有序性。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打折等优惠促销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有这方面的经验,从生活中自己在购物中的优惠政策引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发现问题时,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学生讨论解决,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从众多的策略种选择最优的策略,学生兴趣浓厚。
购物策略贴近学生的生活,由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购物事件引入,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形式相结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灵活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估计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购物策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优惠策略加以分析比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购物策略”的数学核心思想是学生通过生活中大量的实例,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优惠策略加以分析比较,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购物策略》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能力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运用策略的好处。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贴片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导入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1、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⑴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购物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过商家有什么样的优惠促销方式,自己又知道哪些呢?
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⑶在学生发现生活中其实能接触到很多的优惠促销措施的时候,提出优惠方式很多,会给人带来选择的难题,以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为下一步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埋下了伏笔】
2、展开问题,探究新知
⑴给出基本条件:
讲授:最近新出了一种饮料老师很想买。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条件,发现饮料分为两种包装,大瓶1200ml,售价10元;小瓶200ml,售价2元。
让学生回答,教师再板书概要。
板书: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
百度搜索超市图片三幅:
【】
【】
【】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三家超市的优惠措施。
⑶让学生分别解释自己对这几种优惠方式的理解。
明确买赠的优惠方式和折扣方式的理解,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确八折、九折的意义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几种常见的优惠方式的具体意义,方便下一步的教学与具体计算的展开。
】
⑷提出问题:老师一开始只想买一小瓶饮料,到底该去哪个超市合算呢?
⑸让学生思考,并加以比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得出结论,去甲超市花2元,乙超市花2×0.9=1.8(元),丙超市花2元。
去乙超市合算。
⑹继续引出问题:
讲述:但是如果家里来客人了,只买一小瓶就不够了,就需要买一大瓶。
那么现在是要买一大瓶和一小瓶饮料,去哪个超市合算呢?
⑺让学生自主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汇报结论,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通过课件来展示各超市所需要的价格。
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去甲超市最合算。
⑻提出问题三:如果买得更多。
买3大瓶3小瓶饮料,去那个超市最合算呢?
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合理的购买方式。
汇报自己的看法。
课件出示,配合帮助学生对比理解
特别让学生注意,这里的总价已经超过了30元,在丙超市能够给八折优惠,是最合算的。
⑼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前两种请款下去丙超市不合适,但这种情况下去丙超市便宜呢?
组内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要购买30元以下的饮料,去甲商店或乙商店;如果要买30元以上的饮料,去丙商店.这样购买比较合算。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百度搜索课件
】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在前一个问题基础上演进的问题,让学生发现不同的前提下应该选择不同的策略才能让自己的购物变得合理、实惠。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⑽进一步提出问题四:
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毫升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让学生思考,利用上面的收获,让学生不通过计算,能够发现是丙超市合算,因为已经满30元,在丙超市八折优惠。
⑾引出课题:
讲述:看来购物买东西还是要多加思考的,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的就是关于购物的策略。
(板书课题,购物策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发现来进行实际的应用,促进学生
能够进一步地理解购物策略】
3、巩固联系,深化提高。
⑴出示练一练习题:
有三种酸牛奶,大瓶1000ml,9.70元;中瓶500ml,5.00元;小瓶200ml,2.60元。
【百度搜索酸奶图:
】
提出问题:①要买1000ml酸牛奶,有多少种买法?
出示,让学生尝试列举,这里可以只说买法,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但是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买多过1000ml的也能算作买了1000ml,为下面买2400ml的问题做基础。
②要买2400ml酸牛奶,怎么买合算?
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注意让学生发现如果买2大盒1中盒,不仅更加便宜,而且还能多买100ml。
⑵课件出示拓展联系题,让
思考,在学生发现只到某
一个超市去买的时候价格是
一样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
可以分别到两个超市买,
能够得到更合适的价格。
⑶数学故事(课件出示)
【百度搜索课件图片:
】
让学生思考,拓展学生对本科所学知识的理解。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关于购物的问题,用数学的策略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5、作业:
课后到超市亲身感受购物的策略。
6、板书设计:
“小
选择商品进行简短交流引入新课,既贴近生活又言简意赅。
接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三次感悟:
一、在教学中我引入了饮料作为研究对象,创设了三家超市促销果奶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超市的优惠策略,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以购买我们班开联欢会所需的饮料为例,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探讨,在学生设计的购买方案中发现:在满足所需果奶量的前提下,同一种食品,大包装要比小包装便宜。
三、在学生初步的感受三家超市不同的优惠活动之后,我将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3个问题设计成成开放式的情境题目,由学生自己设计想要买多少量的饮料,通过计算所买的饮料在三家超市的价钱来选择去哪家超市购买比较合算,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对此进行归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商家。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不同的思维方式,改变在认知学习上的单一性,促进全面发展。
另外在解答练一练时,学生还发现买2.4升时,如果买两大一中不但可以多得100ml而且还少花了0.2元。
让学生懂得了可以根据所需灵活选择购买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