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劳动法关于工伤赔偿
工伤能够赔偿几次吗
工伤能够赔偿几次吗
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雇主应根据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赔偿。
一般情况下,工伤能够进行一次赔偿,但也有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多次赔偿。
首先,工伤赔偿一般只能进行一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雇主应当为因工负责的伤病员工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离岗费以及工伤津贴等,并且劳动者因工伤医疗费用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待遇范围内的,按照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待遇支付标准支付。
这说明一旦劳动者发生工伤,雇主只需支付一次的赔偿费用。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工伤也可以进行多次赔偿。
首先是工伤复发或加重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再次申请工伤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已经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如果由于工伤部位或病情复发或加重,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可以再次申请工伤赔偿。
例如,一个工人因工伤导致手指受伤,经过治疗后痊愈,然而在工作时再次受伤导致手指复发或加重病情,此时劳动者可以再次申请工伤赔偿。
其次是特定的工伤赔偿案件会进行间断性的赔偿。
例如,某些严重的工伤案件会对劳动者进行终身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因工负伤,伤残事实认定或认定级别发生变化的,劳动者有权重新申请工伤或职业病待遇,保险人应当按照新认定的伤残程度调整工伤或职业病待遇。
这说明在伤残程度发生变化时,劳动者可以重新申
请工伤赔偿。
综上所述,工伤一般只能进行一次赔偿,但在特定情况下,工伤也可以进行多次赔偿。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当及时向雇主申请工伤认定,并按照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赔偿。
劳动法规中的工伤认定与赔偿
劳动法规中的工伤认定与赔偿工伤认定与赔偿是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无论是雇主还是员工,对于这个问题都应有所了解。
在劳动法规中,对工伤认定与赔偿有详细的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一、工伤认定在劳动法规中,工伤的认定是通过一系列程序来进行的。
首先,工伤发生时,劳动者应立即报告雇主,并及时寻求医疗救治。
接着,雇主应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工伤事故,并协助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主要通过医学鉴定来确定。
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医疗病历、检查报告等。
医疗鉴定机构将综合这些材料,进行诊断和判断,确定是否为工伤。
如果确诊为工伤,劳动者将得到相应的工伤赔偿。
二、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是对工伤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的方式。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用、工伤津贴、残疾补助、护理费等。
首先是医疗费用的赔偿。
发生工伤后,劳动者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相关的医疗费用将由企业承担。
这包括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物费用等。
其次是工伤津贴的赔偿。
工伤津贴是为了弥补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因伤势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所产生的收入损失。
工伤津贴的发放标准根据工伤程度和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来确定。
对于残疾的劳动者,工伤赔偿还包括残疾补助。
残疾补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工伤而导致的残疾带来的不便和损失。
赔偿标准根据残疾程度来确定。
另外,对于需要护理的劳动者,工伤赔偿还包括护理费。
护理费是为了支付劳动者因工伤而需要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所产生的费用。
三、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意义工伤认定与赔偿不仅对劳动者个人意义重大,也对企业和整个社会有影响。
对于劳动者来说,工伤认定与赔偿是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
当工伤发生时,合理的工伤认定能让劳动者及时获得赔偿,避免因医疗费用和收入损失而产生负担和困扰。
对于企业来说,遵守工伤认定与赔偿的规定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
合理的工伤赔偿也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发生职业病而遭受经济损失时,由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补偿金。
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国家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下面是一览表,详细列出了工伤赔偿的相关标准。
一、一次性工亡费标准:1.在劳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有效期内的工伤事故,一次性工亡费标准为300,000元。
2.在劳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有效期满一年以上的工伤事故,一次性工亡费标准为500,000元。
3.在劳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有效期满20年以上的工伤事故,一次性工亡费标准为800,000元。
二、伤残津贴标准:1.伤残津贴按照伤残程度和受伤时月工资的比例进行计算,其中伤残程度分为1-10级,每级对应不同的津贴标准。
2.一级伤残津贴标准为受伤时月工资的90%,二级伤残津贴标准为受伤时月工资的80%,依次类推。
三、医疗费用:1.工伤医疗费用为因伤势需要就医治疗的费用,包括治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康复费等。
2.工伤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劳动者不需要承担。
四、误工补助金标准:1.误工补助金为劳动者因工伤暂时不能从事原工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实际失去劳动能力程度,按月发放。
2.误工补助金标准为受伤时月工资的80%,最长不超过24个月。
五、丧葬费标准:1.因工死亡的劳动者,其丧葬费标准为综合累计工资的20倍。
六、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1.供养亲属抚恤金为劳动者因工死亡给供养亲属造成的经济损失,按生活困难程度和家庭状况进行补偿。
2.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受伤时月工资的30%至50%,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七、康复费标准:1.康复费为因工伤造成劳动者残疾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费用,包括康复训练费、康复器具费等。
2.康复费由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劳动者不需要承担。
八、退休费标准:1.工伤人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退休待遇,退休金的计算按照该地区退休金标准执行。
以上是工伤赔偿标准的一览表,用于指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了解和适用工伤赔偿相关政策。
单位签劳务合同工伤赔偿
一、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即使双方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只要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即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二、工伤赔偿范围工伤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费用: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 工资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不需要护理的,不再支付。
3. 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按照当地标准发放,各地略有不同。
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有伤残等级的,根据伤残等级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还可以再享受这两项补助金。
具体金额由当地制定,地区不同,赔偿额度也不同。
三、工伤赔偿程序1. 工伤认定: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劳动部门15日内审核材料,对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工伤。
2. 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3. 协商赔偿: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 诉讼:拒不支付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1.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 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发生工伤后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工伤赔偿的相关条款,以保障自身权益。
总之,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发生工伤时,劳动者有权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劳动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依法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保障职工的权益。
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来确定的,因此具体的赔偿标准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但请注意这只是一般性的说明,具体情况还需要参考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 医疗费用:包括因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等。
通常由工伤保险或雇主承担。
2. 工伤补助金:是因工伤导致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支付的一定比例的工资。
根据劳动者的工资、工龄和伤残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具体金额。
3. 丧葬费:指因工伤造成劳动者死亡,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葬礼、丧葬等相关费用。
4. 伤残赔偿金:是指因工伤导致劳动者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
根据伤残程度、工资、工龄等因素来确定具体金额。
5. 生活补贴:对于因工伤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并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可以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以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的工伤赔偿标准会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法律指导。
关于工伤赔偿标准都有哪些法律依据
关于工伤赔偿标准都有哪些法律依据工伤赔偿标准法律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医疗费、工伤津贴和相关赔偿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因工伤造成劳动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赔偿金。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工商户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二、部门规章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三条: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工伤鉴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死亡的,推定为工伤。
三、地方性规定1.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工伤赔偿标准的通知》: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对工伤赔偿标准进行了调整。
2.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通知》:根据广东省实际情况,对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进行了调整。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全文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全文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工商户工伤保险条例》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工伤: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或疾病。
2.工伤保险:一种由雇主向员工购买的保险形式,用于支付因工伤造成的医疗费用和赔偿费用。
3.工伤赔偿金: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的因工伤导致的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所致的经济损失。
4.工伤鉴定:用人单位组织专业人员对工伤事故和工伤程度进行评估和确认的过程。
工伤赔偿四项
工伤赔偿四项工伤赔偿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与工作有关而遭受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的经济损失得到的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医疗费用的赔偿。
工伤造成的医疗费用应由雇主承担。
工伤发生后,员工可以选择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关的医疗费用。
如果员工已经提前支付了医疗费用,可以向雇主报销。
雇主还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康复护理和康复设备。
其次是伤残津贴的给付。
伤残津贴是根据工伤造成的残疾程度来确定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如果员工的工伤残疾程度达到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规定的一定比例,将享受伤残津贴待遇。
伤残津贴的给付标准是根据员工工资和工伤残疾程度来确定的,通常为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60%至100%。
第三是因工死亡待遇的支付。
如果工伤造成员工死亡,雇主应支付因工死亡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死亡的员工的亲属可以享受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丧葬费等一系列待遇。
同时,如果死亡的员工在死亡前一年因工受到的工伤已经确认为劳动能力丧失,其亲属还可以享受伤残津贴。
最后是康复费的支付。
如果员工因工受伤后需要康复治疗的,雇主应支付康复费。
康复费主要包括康复医疗费、康复性就业辅助费、康复性培训费等。
康复费用的支付标准和项目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工伤赔偿的四项内容包括医疗费用的赔偿、伤残津贴的给付、因工死亡待遇的支付和康复费的支付。
这些赔偿的目的是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减轻他们在工伤后的经济负担,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
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事故或者职业病导致的劳动者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
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是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应的赔偿和救济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的程序以及工伤赔偿标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工伤认定程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伤认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报告、认定、评估和审批。
报告阶段是工伤认定的第一步。
当工人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者出现职业病症状时,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由用人单位将该情况报告给当地劳动保障监管部门。
认定阶段是工伤认定的核心环节。
劳动保障监管部门会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工伤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劳动者的证据、医疗记录和其他相关证据,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判断是否属于工伤。
认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工伤赔偿的计算和支付。
评估阶段是对工伤程度的评估。
在确定工伤后,需要评估劳动者的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以及需不需要进行职业康复等。
这将作为工伤赔偿标准的一个重要依据。
审批阶段是指根据认定和评估结果,劳动保障监管部门将劳动者的工伤认定和赔偿计划提交给上级部门进行批准。
只有经过批准后,劳动者才能享受到应有的工伤赔偿待遇。
二、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交通费以及残疾人康复费等。
1. 医疗费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劳动者的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康复费等。
医疗费用应按照当地的医疗价格管理规定进行支付。
2.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伤休假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的一部分工资。
工伤津贴的计算基数和支付比例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定。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对劳动者因工伤而导致的伤残进行赔偿的一种形式,其计算标准根据伤残程度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确定。
4. 生活护理费对于因工伤需要生活护理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支付相应的生活护理费,以保障其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
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在现代社会,工伤事故时有发生,企业职工在工作中受伤的情况也时有所闻。
那么,对于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是指企业在职工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的标准。
在我国,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是由国家规定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给予职工相应的赔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期工资、停工留薪期工资和定期伤残津贴等内容。
其中,医疗费是指企业应当承担职工因工伤治疗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指企业应当根据职工的工伤程度给予一次性的经济补偿;工伤医疗期工资是指企业应当在职工因工伤住院治疗期间,按照职工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工资是指企业应当在职工因工伤需要休息疗养期间,按照职工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定期伤残津贴是指企业应当按照职工的工伤程度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经济补偿。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的适用范围。
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适用于因工作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需要获得经济补偿的在职员工。
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都可以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获得相应的赔偿。
而对于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的认定和申请程序,职工可以通过向企业提出申请,由企业进行初步认定,然后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复核认定。
在认定过程中,职工需要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和工伤事故证明等材料,以便顺利获得相应的赔偿。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的保障措施。
企业职工工伤赔偿标准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工伤保险制度和职业病防治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是指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职工提供工伤保险保障,一旦职工因工伤需要获得赔偿,可以通过工伤保险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职业病防治制度是指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发生率,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
新劳动法案对工人工伤赔偿和医疗保险的规定
新劳动法案对工人工伤赔偿和医疗保险的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权益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工人工伤赔偿和医疗保险问题,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最近,我国也通过了新劳动法案,规定了工人工伤赔偿和医疗保险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解读新劳动法案对这两个方面的规定。
首先,新劳动法案对工人工伤赔偿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按照新法案的规定,雇主应当购买工伤保险,用于支付工人在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
工人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时,应立即向雇主报告,并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治。
医院将出具工伤鉴定书,确认工人的伤情以及是否属于工伤范畴。
根据新法案的规定,工人在工伤发生后,有权利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
如果工人的工伤被确认为职业病或者意外伤害,雇主应就此支付医疗费用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护理费用。
工人因工伤造成丧失劳动能力的,还有权利获得相应程度的伤残赔偿金。
而如果工人的工伤导致死亡,其家属则有权利获得丧葬费用和抚恤金。
除了对工伤赔偿的规定,新劳动法案还明确了工人的医疗保险权益。
根据新法案的规定,雇主应为每位工人购买医疗保险。
工人在生病或受伤时,可以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
雇主应支付工人的医疗费用,包括诊断、治疗、住院等费用。
新劳动法案还规定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险待遇,确保工人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工人在就医时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并且可以享受优先看病的权利。
如果工人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或者手术,可以向雇主提出申请,并获得雇主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新劳动法案还要求雇主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健康体检,提前发现和预防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和职业病。
如果工人在体检过程中发现有职业病或者与工作有关的健康问题,雇主应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和补偿金。
综上所述,新劳动法案对工人工伤赔偿和医疗保险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规定。
通过这些规定,工人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雇主也有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
希望新劳动法案的规定能够切实落实,确保广大工人享受到更好的工作待遇和健康保护。
劳动法关于工伤赔偿有哪些规定
劳动法关于⼯伤赔偿有哪些规定发⽣⼯伤是要申请后再赔偿的,那么关于劳动⼯伤赔偿是如何的?下⾯店铺⼩编为⼤家解答,⼀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劳动法关于⼯伤赔偿有哪些规定根据《劳动法》第五⼗七条;国家建⽴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县级以上各级⼈民政府劳动⾏政部门、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统计、报告和处理。
⼯伤赔偿⼜称⼯伤保险待遇,是指⼯伤职⼯、⼯亡职⼯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和标准。
未参加⼯伤保险期间⽤⼈单位职⼯发⽣⼯伤的,由该⽤⼈单位按照《⼯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伤保险待遇项⽬和标准⽀付费⽤。
主要参考法规、规章《⼯伤保险条例》第三⼗条;职⼯因⼯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治疗,享受⼯伤医疗待遇。
职⼯治疗⼯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伤所需费⽤符合⼯伤保险诊疗项⽬⽬录、⼯伤保险药品⽬录、⼯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伤保险基⾦⽀付。
⼯伤保险诊疗项⽬⽬录、⼯伤保险药品⽬录、⼯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政部门、⾷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住院治疗⼯伤的伙⾷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伤职⼯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宿费⽤从⼯伤保险基⾦⽀付,基⾦⽀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民政府规定。
⼯伤职⼯治疗⾮⼯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伤职⼯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伤康复的费⽤,符合规定的,从⼯伤保险基⾦⽀付。
以上就是⼩编对相关问题进⾏的解答,⼤家如果需要进⼀步了解法律⽅⾯的知识,欢迎进⼊店铺进⾏法律咨询。
新劳动法2022年工伤赔偿金额
新劳动法2022年工伤赔偿金额2022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已正式实施。
其中,关于工伤赔偿金额的相关规定也有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2年劳动法中关于工伤赔偿金额的新规定。
一、工伤赔偿标准提高新版劳动法中规定,雇主应对员工因工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赔偿标准是根据员工实际损失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并按月付给员工。
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需考虑员工的岗位工资、年工资总额、工龄工资等因素。
其中,根据新版劳动法的规定,工伤的赔偿标准有所提高。
具体提高幅度根据不同的损失情况而定。
例如:1.工作能力丧失,需要全面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按月支付生活费。
按照新规定,生活费的月支出应不低于本地区当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倍,即将在部分城市达到2000元/月以上。
2.因工伤导致的残疾程度达到工伤认定的严重残疾,需进行一次性赔偿。
按照新规定,严重残疾的一次性赔偿金额上限应提高至100万元。
3.对于轻伤或中伤的员工,按照新规定,工伤医疗费用由企业全部支付,当月补贴标准也有所提高。
二、赔偿责任认定更加细化新版劳动法明确了雇主对于工伤赔偿要承担的责任。
在工作场所内,安排员工从事工作或提供劳务的雇主,应当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安全设施安装和维护、聘请专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等,若发生工伤事故,应当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赔偿。
此外,新版劳动法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赔偿责任认定明确的规定,例如:1.员工在工作时间内被他人殴打、侵害人身权益的,应当认定为工伤,雇主应当承担相应工伤赔偿责任。
2.员工前往、离开工作场所途中发生意外事故,应当视为工伤事故,雇主应当承担相应工伤赔偿责任。
3.员工在使用雇主提供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时发生意外事故,雇主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细化赔偿责任认定规定,有利于雇主更好地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更加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工伤申报机制新版劳动法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工伤认定机制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劳动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其中关于工伤的规定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就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进行阐述。
首先,劳动法明确了工伤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的人身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工伤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内期间内及工作岗位上受到的伤害,以及参加工作期间国家认可的与工作有关的社会交往中的伤害。
其次,劳动法规定了工伤保险的义务和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照规定的费率缴纳保险费,并及时足额支付。
劳动者按照程序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时,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相关材料。
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有权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津贴、生活补助等。
此外,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对工伤预防和处置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安全,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对于造成工伤事故或者导致职业病发生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尽快组织施救,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最后,劳动法规定了工伤的认定和赔偿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工伤的认定应当由工伤认定机构进行,用人单位、劳动者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可以提出申请。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及时进行鉴定,作出明确的工伤认定结论。
对于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
综上所述,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包括定义和范围的规定、工伤保险的义务和权益、用人单位对工伤预防和处置的责任以及工伤的认定和赔偿程序。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安全和健康,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工伤事故如何赔偿
工伤事故如何赔偿工伤事故如何赔偿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职业病或者意外死亡事件。
对于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人来说,赔偿是保障其权益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伤事故如何进行赔偿。
一、工伤的认定在开始讲解赔偿的细节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工伤事故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事故需满足以下条件:1.发生时间是在工作时间之内或者在工作地点上。
2.发生地点与工作有直接关系。
3.事故导致工人受到人身伤害、职业病或者意外死亡。
满足这些条件之后,工伤就可以被认定为职工的劳动关系受到的意外伤害。
二、工伤赔偿的范围工伤赔偿的范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医疗费用,另一部分是经济补偿金。
1.医疗费用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人需要接受治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护理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费等项目。
工人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费用,需要由雇主或者工伤保险基金进行支付。
2.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工伤赔偿中的另一部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包括病休期间的工资损失抚恤金和因工致残的补助金。
病休期间的工资损失抚恤金是指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人因治疗需要休假,导致工资收入减少或中断所带来的损失。
根据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可以确定工人在病休期间每月应获得的工资损失抚恤金。
因工致残补助金是指工伤事故导致工人部分或者全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导致收入减少或中断。
根据职工的伤残程度、工资收入水平等因素,可以确定工人每月应获得的补助金。
三、赔偿的程序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工人需要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雇主或者所在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
同时,需要立即就医,确诊工伤原因。
接下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赔偿:1.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或者有关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2.确定工伤赔偿标准。
根据工伤认定的程度、工资收入等因素,对医疗费用和经济补偿金进行核算。
3.进行工伤赔偿支付。
工伤赔偿是由单位赔偿还是社保赔偿
工伤赔偿是由单位赔偿还是社保赔偿工伤赔偿是指员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导致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患病,使得员工的生命、身体或健康受到损害,而受到的经济损失由劳动者所在的单位或者社会保险机构进行赔偿的行为。
在我国,工伤赔偿主要包括由单位赔偿和由社保进行赔偿两种形式。
那么,工伤赔偿到底由单位赔偿还是社保赔偿呢?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由单位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在工作期间遭受工伤,应由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具体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交通费等。
单位赔偿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起对员工的保护责任,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安全。
单位赔偿的好处是能够快速满足员工的经济需求,因为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会购买工伤保险,以保障员工的工伤赔偿需求。
此外,单位赔偿还能够有效促进用人单位对员工工作安全的重视,提高用人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环境。
然而,单位赔偿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小型企业存在经济困难,可能无法承担起较高的工伤赔偿责任,导致员工的经济损失无法得到完全的弥补。
其次,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逃避赔偿责任,导致劳动者难以获得应有的权益保障。
对于这些问题,国家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确保单位能够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履行赔偿义务。
二、由社保赔偿除了单位赔偿,我国还设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其中包括工伤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劳动者遭受工伤,由社会保险机构按照法定标准进行赔偿。
单个劳动者的工伤需要通过社保机构进行认定,认定结果决定了领取工伤赔偿的具体金额。
而社保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社保赔偿的好处是能够确保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因为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较广,基本所有的劳动者都可以参与社保,享受相应的保障。
然而,社保赔偿在赔偿金额上可能没有单位赔偿那么高。
社保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赔偿,可能无法覆盖劳动者因工伤所遭受的全部经济损失。
工伤四十五条
工伤四十五条工伤四十五条是指中国劳动法中对于工人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保护规定。
下面将对工伤四十五条进行详细解读。
1.工人在工作期间遭受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待遇。
这条规定了工人在工作期间因伤害或职业病所产生的费用,由雇主承担。
2.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申报、受理、审查、认定、支付工伤费用的义务。
雇主有责任对工人的工伤情况进行申报、受理、审查、认定,并全额支付工伤费用。
3.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人事先通知用人单位:视为工伤的疾病需要治疗,伤情加重或者伤残发生变化需要鉴定,医疗期满后 = 需继续治疗的。
工人在工作期间受伤后,如果出现需要治疗、鉴定、继续治疗等情况,应事先告知雇主。
4.用人单位应当为工人提供与工伤相关的医疗条件和待遇,必要时支付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费。
雇主有责任为工人提供与工伤相关的医疗条件和待遇,如果需要,还需支付工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费。
5.由用人单位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工伤医疗费: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参照国家规定标准。
雇主应按照规定标准支付工人的工伤医疗费,如果没有规定标准,要参照国家的相关规定。
6.被保险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人参加工伤保险后,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7.根据用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按照下列比例确定伤残赔偿金额:五十级伤残及以下参照反生前三十五级伤残平均工伤保险费计算。
工人发生伤残后,伤残赔偿金额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平均工资比例确定。
8.被保险人按照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五缴纳工伤保险费:不按照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五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国家统一规定。
工人需要按照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五缴纳工伤保险费,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则需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
9.被保险人的工伤医疗费用按照下列比例支付:不按照下列比例支付的按照国家规定。
工人的工伤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按照下列比例支付,如果没有明确定规定,则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10.被保险人发生工伤,因受益人的原因没有通知用人单位的,受益人仍有权主张保险金。
劳动工伤赔偿标准(详细)
劳动工伤赔偿标准(详细)劳动工伤赔偿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安全和健康,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发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工伤事故的赔偿。
第三条工伤赔偿应当以最低限度保障受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考虑不同程度和类型的伤残及相关经济损失。
第四条工伤赔偿标准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第二章工伤赔偿费计算第五条工伤赔偿费计算应按照下列原则和方法进行:1. 工伤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工伤津贴的计算方法为:工伤津贴=工资基数×抚恤比例。
3.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的计算方法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费标准×伤残等级系数。
4. 因工伤造成劳动者丧失工作能力的,应按以下补助标准计算伤残补助费:(1) 一级伤残补助费:一级伤残补助费=工资基数×一级伤残补助费比例。
(2) 二级伤残补助费:二级伤残补助费=工资基数×二级伤残补助费比例。
(3) 三级伤残补助费:三级伤残补助费=工资基数×三级伤残补助费比例。
(4) 四级伤残补助费:四级伤残补助费=工资基数×四级伤残补助费比例。
(5) 五级伤残补助费:五级伤残补助费=工资基数×五级伤残补助费比例。
第三章劳动者权益保障第六条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伤医疗费用的全额支付。
2.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得降低。
3. 工伤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福利待遇。
4. 工伤期间公司不得解雇或辞退劳动者。
第四章工伤索赔流程第七条工伤索赔流程如下:1.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及时报告单位,并进行职工伤残鉴定。
2. 单位应尽快将相关材料提交给劳动保障部门,并按要求填写工伤事故报告。
3. 劳动保障部门收到材料后,进行核实和审查。
4. 劳动保障部门将审查结果通知单位和劳动者,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予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劳动法工伤赔偿的标准
【工伤赔偿标准】劳动法关于工伤赔偿的标准刘某 ( 假名 ) 是某加工厂的一名一线工人,近期不幸发生了工伤,工厂老板不过垫付了一些医药费,就不再理睬她了,此刻她想咨询劳动法对于工伤补偿,终究能够赔付多少?专家答疑:劳动法对于工伤补偿问题,内容以下:工伤补偿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是指工伤员工、工亡员工家属依法应该享受的补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时期用人单位员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花费。
主要参照法例、规章行政法例:工伤保险条例。
规章:各省、直辖市实行工伤保险方法; 各省农民工工伤保险实行暂行方法。
详细补偿项目、标准( 一 ) 医疗费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花费切合工伤保险诊断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 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一定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 二 ) 住院伙食补贴费1、标准: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贴标准的70%。
2、要求:住院时期。
3、法律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 4款4、备注:单位没有出差伙食补贴标准的,参照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贴金标准。
( 三 ) 交通费、食宿费1、标准:本单位员工因公出差伙食补贴标准。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赞同,工伤员工到兼顾地域之外就医。
3、法律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 4款。
( 四 ) 痊愈治疗费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花费切合工伤保险诊断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 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痊愈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 五 ) 协助用具费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协助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平时生活或许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判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协助用具。
3、法律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劳动法之工伤保险工伤赔偿与法律责任的规定
劳动法之工伤保险工伤赔偿与法律责任的规定在劳动法中,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能够得到相应赔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赔偿与法律责任的规定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工伤赔偿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的界定。
以下是关于工伤保险工伤赔偿与法律责任的规定的详细内容。
一、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并得到相应赔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由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比例征收,用于支付工伤保险金和其他相关费用。
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包括全体劳动者,无论是在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还是其他各类用人单位都应该纳入工伤保险的范围。
二、工伤赔偿的条件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符合以下条件可以享受工伤赔偿:1.伤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的;2.伤病是因与工作岗位有关的原因所致;3.经医疗机构诊断鉴定,符合工伤保险法规定的工伤和职业病范围。
三、工伤赔偿的费用工伤赔偿的费用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丧葬费等。
具体费用的标准和支付比例由国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支付给受伤劳动者。
1.医疗费受伤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是指劳动者在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期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从事原工作时,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生活费。
工伤津贴的标准和支付比例根据劳动者的工资和伤残程度来确定。
3.伤残津贴伤残津贴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导致程度不同的伤残,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伤残补偿费。
伤残津贴的标准和支付比例也是根据伤残情况和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来确定。
4.供养亲属抚恤金当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去世后,其供养亲属可以享受到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支付。
抚恤金的标准和支付比例根据劳动者的工资和供养亲属的关系来确定。
企业员工工伤赔偿标准
企业员工工伤赔偿标准
根据中国的劳动法规定,企业员工在工作时发生意外受伤或患病,可以申请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和丧葬费等。
首先,医疗费是工伤赔偿的基本内容之一。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医疗费用一般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药费、护理费等直接与治疗和康复相关的费用。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医疗费用由企业承担,企业应支付职工因工致残后的报销费用。
其次,误工费也是工伤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误工费是指因工伤导致员工无法工作从而产生的收入损失。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误工费应根据员工的工资标准和受伤后不能工作的时间来计算和支付。
企业根据员工的实际收入和工伤造成的工作时间损失,支付相应的误工费给员工。
另外,残疾赔偿金也是工伤赔偿的重要内容之一。
残疾赔偿金是指由于工伤造成员工永久性残疾而给予的一次性补偿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残疾程度的评定标准是根据员工的伤残等级来确定的,从而确定残疾赔偿金的数额。
赔偿金的金额将基于员工的工资水平、伤残程度和工龄等因素来确定。
最后,工伤赔偿标准还包括丧葬费。
如果员工因工出现职业病发生丧亡时,企业应当支付丧葬费给员工的家属。
丧葬费的金额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企业应支付一定的金额用于员工丧葬所必要的开支。
总之,工伤赔偿标准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和丧葬费等内容。
具体的赔偿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有所不同,企业应当依法依规为受伤员工提供相应的赔偿。
同时,企业还要做好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工作,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管理)劳动法关于工
伤赔偿
劳动法关于工伤赔偿
发布日期:2010-05-18文章来源:互联网
刘芳(化名)是某加工厂的壹名壹线工人,近日不幸发生了工伤,工厂老板只是垫付了壹些医药费,就不再理会她了,当下她想咨询劳动法关于工伤赔偿,究竟能够赔付多少?
专家答疑:劳动法关于工伤赔偿问题,内容如下:
工伤赔偿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主要参考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
规章:各省、直辖市实施工伤保险办法;各省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
具体赔偿项目、标准
(壹)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4、备注:单位没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参考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金标准。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六)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于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壹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能够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于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
1、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于单位负责。
(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3款、第32条。
(八)壹级至四级伤残待遇
1、标准:支付壹次性伤残补助金:壹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按月享受
伤残津贴:壹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2、要求: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且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
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九)五级、六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壹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且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2、要求: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职工本人提出,能够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壹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十)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壹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分别按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壹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壹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十壹)工亡待遇标准
1、丧葬补助金
标准: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
(1)、按职工本人工资的壹定比例发给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于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供养亲属范围:
(1)、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4、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
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且有下列情形之壹:(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七)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5、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的情形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5)、死亡的。
6、确定是否符合被供养资格时间
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
7、壹次性工亡补助金
(1)、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要求:第壹、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壹款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壹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第二、壹级至四级伤残职工于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能够享受本条第壹款第(壹)项的丧葬补助金、第(二)项规定的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十二)、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于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于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能够预支壹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