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笔记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3版笔记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3版笔记
《农村社会学》是刘豪兴教授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为12章,主要探讨了农村社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社会关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和基本概念。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从农村社会的历史演变、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第五章至第八章则从农村文化、教育和宗教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第九章至第十二章则从农村社会问题、治理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农村社会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作者通过对大量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农村社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农村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
同时,本书的语言简明易懂,逻辑清晰,适合广大学生和研究者阅读和学习。
乡土社会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乡土社会》是费孝通先生于1948年出版的一部社会学著作,该书以中国乡土社会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对乡土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
阅读此书,使我深刻认识到乡土社会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社会结构,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乡土社会》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
二、乡土社会的特点1.乡土社会的结构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是一种具有明显地域性、血缘性和等级性的社会结构。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们以家族、村落为单位,形成了紧密的乡土关系。
家族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血缘关系是维系家族成员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摘抄:乡土社会是一个由家族、村落组成的社会,人们生活在其中,形成了以家族、村落为单位的乡土关系。
2.乡土社会的经济乡土社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
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性使得乡土社会的经济相对封闭,对外界的依赖程度较低。
摘抄:乡土社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得乡土社会的经济相对封闭。
3.乡土社会的文化乡土社会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摘抄:乡土社会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包括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对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三、乡土社会的变迁1.从传统乡土社会到现代乡土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向现代乡土社会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乡土社会的结构、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摘抄:从传统乡土社会到现代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结构、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2.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土社会城市化进程对乡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改变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另一方面,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受到冲击,逐渐衰落。
摘抄:城市化进程对乡土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改变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另一方面冲击了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
四、乡土社会的价值1.乡土社会的凝聚力乡土社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源于家族、村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分层)【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农村社会分层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社会分层概述1.阶层与阶级(1)阶级指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分配社会财富的多寡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2)阶层指因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社会资源不同而区分的社会层次。
2.社会分层的标准(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创立了阶级结构学说。
他们认为,阶级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成为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
决定近代社会的三个阶级的不是地租、利润和工资,而是占有土地、资本和劳动力。
社会阶级的表象特征是根据稳定的社会财富的分配来区分的,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才是其他一切表象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列宁认为,对阶级的划分标准,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创立的理论中,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具体层次,划分阶层的标准也必须首先服从于阶级划分的标准。
(2)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韦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力分配的形式,即阶级(经济)的、等级(身份)的和党派的。
纯粹的财产占有本身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
真正导致共同行为和阶级利益的,归根结底是市场状况,人们对市场机会的占有是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
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造就了“阶级”,因此阶级结构是多层次的。
(3)社会分层的职业标准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是以职业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的经典理论,其地位获得研究的主旨,是讨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社会地位的影响。
社会分层结构主要表现为职业结构,而某种职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代际教育水平和职业以及本人的教育水平和初次职业的影响。
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影响颇大,其缺点是忽视了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因素、制度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宏观变量。
农村社会学钟涨宝读书笔记
农村社会学钟涨宝读书笔记
《农村社会学》是钟涨宝教授的著作,主要探讨中国农村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书中提到了农村社会的特点、结构、变迁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于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社会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复杂性。
农村社会由于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次,农村社会的结构是多层次的。
农村社会的结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结构。
再者,农村社会的变迁是历史的必然。
农村社会的变迁是由于人口、土地、生产方式、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形成了历史的必然。
最后,农村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现代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社会将不断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农村社会学》是一本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农村制度及创新)【圣才出品】
第七章农村制度及创新7.1 复习笔记一、农村制度的概念及特点1.农村制度的概念(1)社会制度的界定。
社会学主要研究中观层次的社会制度,即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制度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2)农村制度的概念农村制度是指农村居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行动规则。
它是根据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价值观制定和形成的,指导农村居民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农村制度是体现农村居民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的有关规则的复合体,其中不同的部分有着不同的来源。
2.农村制度的特点(1)普遍性。
社会制度不仅普遍存在于一切国家和民族中,而且还世代相继,贯穿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它对所辖范围内的人们均无例外地发生制约作用。
(2)特殊性。
农村制度的特殊性是具有合理性的,它是社会生活差异性的表现。
不同农村相同生活领域的制度也有所不同或根本不同。
由于农村和城市人们生活的背景不同,农村的社会制度不同于城市的社会制度。
(3)相对稳定性。
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经常处于明显变化之中的。
一项农村制度形成之后,会被其成员内化为自觉行动,在其相应的生活领域里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农村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
(4)变迁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中,社会制度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都会有所不同,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
在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社会制度,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农村地区,它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有些还是实质性的区别。
二、农村制度的类型和功能1.农村制度的类型(1)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它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
主要包括:①经济制度。
农村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中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一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史略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人地关系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五章农村人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六章农村婚姻与家庭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七章农村经济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八章农村政治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九章农村文化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章农村卫生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一章农村工业化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二章农村城镇化
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农村社会分层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四章农村社会流动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农村扶贫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农村社会保障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七章城乡统筹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扶贫)【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农村扶贫1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贫困概述1.贫困概念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人们收入、生活差距的相对状态。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①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赤贫,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
②相对贫困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贫困概念,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
就中国农村的贫困而言,一般认为,主要是绝对贫困问题。
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同时,由于农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日渐显现,呈现出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移。
(2)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①狭义贫困是指经济贫困,反映的是维持生活和生产的最低标准。
②广义贫困与狭义贫困相对应,指除经济意义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外,还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宗教活动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即从广泛的经济、社会、文化范围来考察贫困。
2.农村贫困理论农村贫困理论主要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角度。
个体主义贫困观,是指将贫困成因主要归结为个体可控的某种特质,从而希望从改变贫困对象的个体特质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的理论视角。
整体主义贫困观是指将贫困成因主要归结为脱离于个体之外的环境、制度或社会结构等宏观社会因素,从而希望通过调整这些宏观因素解决贫困问题的理论视角。
(1)“三M”理论“三M”理论提出了遗传人、经济人和问题人的假设。
①遗传人假设,是指贫困与个人遗传因素相关,这种遗传因素主要指人的智力水平,该理论认为遗传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进而决定了个人的教育水平、就业、收入和社会地位。
②经济人假设,是指贫困是个人经济上的失败所致,个人应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完全负责。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12章)【圣才出品】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12章)【圣才出品】第七章农村文化7.1 复习笔记一、农村文化概述1.什么是农村文化(1)农村文化的概念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
(2)农村文化的特征①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
农村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化。
②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载体。
农村文化是农村的文化,是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的文化。
③农村社会生产方式是农村文化的底色。
农村文化是由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类型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不但是决定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且是决定农村文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3)大传统和小传统①含义“大传统”是指在一个社会里由上层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的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
“小传统”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
农村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指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文化。
民间文化属于“小传统”,并不是经过文人的“雕琢”而成的文化,因而带有质朴和粗犷的性质。
②大小传统的关系a.差异大传统的上层士绅文化着重于形式的表达,习惯于优雅的言辞,趋向于哲理的思维,并且关照于社会秩序伦理关系上面;而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则不善于形式的表达与哲理思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所需为范畴而出发,因此是现实而功利,直接而质朴的。
b.联系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也并非判然两分,而是相互影响的。
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士绅阶层往往乐于居于乡村,使得大传统与小传统、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存在许多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形成中国社会的农村文化影响甚大。
(4)民俗①民俗的含义民俗是指民间或在人群中不以文字为媒介、口头传承下的或未加深思被保留下来的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或民间传承资料,包括传统风俗、习惯、舞蹈、歌曲、故事和谚语等。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中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1)国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①综合论派。
综合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整体的,全面研究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是索罗金和齐默尔曼,他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在与城市社会的比较中描述农村社会普遍而持久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特殊论派。
特殊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具体、特殊的问题,只研究农村社会某一特定的领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学与其他研究农村的学科相区别。
在美国农村社会学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主张以农村居民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霍桑、纳尔逊和罗杰斯。
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应以农村居民的社会化为中心。
后两者关注的是处于农村社会群体或群体关系中的个人,尤其是罗杰斯强调要从农村的社会变迁中去研究群体关系中的人。
b.主张以农村社会心理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姆斯,他试图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描述农村社会的生活。
c.主张以农村社会组织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桑德森、鲁米斯和比格尔。
前者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农村社会组织,并试图通过农村社会组织实施农村建设。
而后两者则更多地着眼于包括农村社会组织在内的农村社会体制或农村社会系统。
d.主张以农村社会问题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卡弗尔,他们认为农村社会学就是对农村居民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主张农村社会学去研究农村中那些无专门学科探讨的政治、宗教、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2)我国社会学者的认识我国农村社会学者对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大体也分为两类:①农村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
例如,童润之认为农村社会学应注重实际问题的阐明;乔启明也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一种应用科学,以社会目光观察及解释农村人口的经济、文化、组织等复杂现象,以供指示农村社会活动之正当方向。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农业特征与农业功能)【圣才出品】
第三章农业特征与农业功能3.1 复习笔记一、农业的内涵和特征1.农业的发展阶段与内涵(1)农业发展阶段从古至今,农业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4个阶段:①原始农业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了解了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过程,知道了怎样去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大约在距今8000年至万年前,产生了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阶段的基本特征:使用简单的石制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劳动者实行以部落内部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
②古代农业泛指从原始农业到近代农业之间的农业。
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
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以手工业制造的铁木农具为操作工具;以人畜力为主要动力;在生产技术上主要依靠农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积累起的传统经验;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型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低,而且进步缓慢。
③近代农业介于古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之间,工业革命把近代自然科学及其成果应用于农业,同时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科学技术也开始成长,这两个方面使得古代农业发生质变,进入近代农业阶段。
近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机器大工业制造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机具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大工业生产的其他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农业技术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的成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化生产转变;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农业和农民的比重开始下降。
④现代农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最新阶段,代表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目前经济发达国家达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基本特征:在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方面,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的物质技术装备;在生产技术方面,现代农业广泛地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生产力组织方面,农业已成为高度社会化的产业部门。
(2)农业的内涵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将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活动。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至第十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农村婚姻与家庭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婚姻1.婚姻(1)什么是婚姻①婚姻的定义婚姻是一种社会制度,指男女两性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规定的结合,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②婚姻的意义婚姻的意义在于确立双系抚育。
婚姻关系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
一个婚姻关系的建立,并不仅仅是结婚双方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性的事件,需要按照社会的规范和人们约定俗成的种种规矩来办。
(2)婚姻制度的主要形式①一夫多妻制,即社会允许男子同时与一个以上的女子结婚。
②一妻多夫制,即一个女子同时与一个以上的男子结婚。
③一夫一妻制,即社会仅允许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婚配。
一夫一妻制又称专偶婚制,它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这种婚姻形式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婚姻里只有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生产、生育的职能。
这种婚姻形式也是人类婚姻制度的最高阶段。
(3)婚姻过程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改变,我国农村地区的婚姻过程经历了由繁至简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农村社区中,婚姻的过程主要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多个环节。
在整个过程当中,媒人和家长的作用很大,而结婚双方当事人的自主性很小。
现代中国农村的婚姻过程相对简化很多。
一般来说,从男女双方认识到结婚大约要经历恋爱、订婚、成婚仪式这三个过程。
2.农村择偶标准与方式(1)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①中国农村男女青年择偶的主要考虑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a.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主要是看男女青年双方的家庭情况。
b.生辰八字。
对结婚双方生辰八字(即按照天干、地支表示的出生时间)的重视在中国社会流传很广。
c.个人条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上的变化,农村青年的择偶标准从强调对方的家庭情况转为强调对方的个人条件。
面对人品、个人能力、文化程度、外貌、家庭经济条件、地域等择偶标准,大多数的农村青年都将人品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文化水平和个人能力紧随其后,并且将家庭条件如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结构情况等放在了考虑序列的最后。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农民特征与新型农民培养)【圣才出品】
第二章农民特征与新型农民培养2.1 复习笔记一、农民的内涵与特征1.农民的内涵(1)界定农民的原则:①现实原则。
各国的国情不同,农民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属性以及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农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农民的内涵也要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改变;②本土原则。
对农民的界定应当以中国的国情为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参考国际标准;以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为主,兼顾历史上发生的事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农民的内涵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具体地说,农民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①农民是一种职业。
从社会职业构成来看,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他们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长期和专门从事农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等生产劳动。
②农民生活在农村。
从居住区域上看,农民是相对城镇居民而言的,农民的居住地不是城镇而是农村。
农民是农村社会的实际构成者,是农村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
在过去,农民是作为一种户籍身份来体现的。
农民是指具有农村户口的人,是与“非农”人口相对而言的,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与非农业人口之间出现了身份区分。
这种划分农民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不再符合我国农村的具体情况,甚至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有诸多的阻碍作用,并且成为“三农”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3)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是一个纯地域划分的概念,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
农村居民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群体,同时也包括居住在农村并且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其他人口,即非农人员。
2.中国农民的特征我国农民的基本特征为:(1)农民人口数量多,就业不充分。
从人口数量上看,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
社会发展到今天,农民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
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中国农民就业极不充分。
(2)农民的职业分化简单,具有较高的同质性。
农民从事的是农业劳动,传统农业劳动从种到收都是由农民独立完成的,在农业内部没有分工。
农村社会学陆益龙考研笔记
农村社会学陆益龙考研笔记
1. 农村社会学的定义和领域: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关注农村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等方面。
2. 农村社会学的历史和发展:农村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相对较新,发展起步较晚。
在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新中国的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密切相关。
3.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研究等。
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获取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
4. 农村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理论,如乡村社会结构理论、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理论、农民工问题理论等。
5.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社会变迁、农村社会问题等方面。
这些内容与农村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6. 农村社会学的应用价值: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于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状况、加强农村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提供指导。
7. 农村社会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农村社会学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农村社会学将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农村社会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更全面的研究视野。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章~第六章【圣才出品】
第四章农村组织与村落文化4.1复习笔记一、农村社会与农村社区1.农村社会的特征(1)农村社会的含义与特点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一样是指以人们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构体系。
农村是一个历史的社会范畴。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农村是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即人类能够掌握用土坯和石块修造房子,且有了农业生产,由采集生产方式进入农耕生产方式,需要定居之后才出现的。
农村社会都具备以下基本特点:①人口密度较低。
人口稀疏是农村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农村经济、文化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健康水平一般比城市人口低,受教育程度也比城镇人口低。
②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活动比较简单,自给自足性强,农民以农业为基本的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和较长的周期性。
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经济活动比较单一。
③社会结构简单。
农村社会结构简单表现为:a.农村职业结构简单,不仅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也不高,农业作为一种活动大都处在尚未分化的阶段;b.农村组织结构简单,尽管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但就总体情况而言,目前农村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组织都较城市简单,没有城市那种随处可见的科层组织。
④家庭与邻里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它是农村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
农村人际关系密切,文化传统特征明显,农村居民间有着种种血缘联系和非血缘的经常性联系,彼此熟知,形成了十分密切的人际关系。
(2)农村的功能农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农业生产功能。
农村作为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农业是其天然职能。
为人们提供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是农村的基本功能。
这也是农村在功能方面与城市最根本的区别。
②传统文化保存功能。
带有乡土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在农村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它是保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基本区域。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第六章农村政治6.1复习笔记一、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角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有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框架、新政治经济学视角、制度主义视角等。
1.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是西方研究地方政治变迁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在这一理论范式指导下,对我国农村政治研究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和“经纪人理论”。
(1)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农村的角度来看,国家政权建设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结构和功能进行分化和组合。
②政府致力于改造传统社会的经济运行并直接干预村庄经济生活和财政制度的运行。
③警察、军队等暴力机构网络形成对全社会的威慑和监控。
④政府倡导并支持全民文化对村落文化的取缔。
⑤政府在社会各个领域追求控制和动员,以形成全面监控网络。
(2)“经纪人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基层政府代表国家与农民直接互动,因此基层政府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国家经纪人,代表国家利益。
②农民也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经纪人与国家博弈。
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干部应该是两种经纪人的组合。
③无论国家经纪人还是农民经纪人,一个关键点是要约束经纪人,使其真正代表委托者的利益,防止他们中饱私囊。
杜赞奇将国家借以统治乡村社会的“经纪人”分为两类:①“保护型经纪人”,他代表社区的利益,并保护自己的社区免遭国家政权的侵犯。
②“赢利型经纪人”,借用国家的支持,从中中饱私囊,鱼肉乡里。
2.新政治经济学视角新政治经济学是以政治和经济,或社会和个人,或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问题、现象和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理论框架。
黄宗智:半无产化和官僚化两个过程的交接,导致了村庄与国家之间新的矛盾。
由于国家政权的扩张和村庄共同体的衰落,地方豪霸和村级恶棍乘机崛起,使旧的国家、士绅和村庄的三角关系受到新的压力,最后导致一套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关系和一个新的政治结构的出现。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农村组织与村落文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农村组织与村落文化4.1 复习笔记一、农村社会与农村社区1.农村社会的特征(1)农村社会的含义与特点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一样是指以人们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构体系。
农村是一个历史的社会范畴。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农村是在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即人类能够掌握用土坯和石块修造房子,且有了农业生产,由采集生产方式进入农耕生产方式,需要定居之后才出现的。
农村社会都具备以下基本特点:①人口密度较低。
人口稀疏是农村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农村经济、文化教育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健康水平一般比城市人口低,受教育程度也比城镇人口低。
②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活动比较简单,自给自足性强,农民以农业为基本的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它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和较长的周期性。
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农村经济活动比较单一。
③社会结构简单。
农村社会结构简单表现为:a.农村职业结构简单,不仅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也不高,农业作为一种活动大都处在尚未分化的阶段;b.农村组织结构简单,尽管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但就总体情况而言,目前农村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组织都较城市简单,没有城市那种随处可见的科层组织。
④家庭与邻里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它是农村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
农村人际关系密切,文化传统特征明显,农村居民间有着种种血缘联系和非血缘的经常性联系,彼此熟知,形成了十分密切的人际关系。
(2)农村的功能农村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农业生产功能。
农村作为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农业是其天然职能。
为人们提供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是农村的基本功能。
这也是农村在功能方面与城市最根本的区别。
②传统文化保存功能。
带有乡土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在农村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它是保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基本区域。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中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1)国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①综合论派。
综合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整体的,全面研究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是索罗金和齐默尔曼,他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在与城市社会的比较中描述农村社会普遍而持久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特殊论派。
特殊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具体、特殊的问题,只研究农村社会某一特定的领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学与其他研究农村的学科相区别。
在美国农村社会学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主张以农村居民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霍桑、纳尔逊和罗杰斯。
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应以农村居民的社会化为中心。
后两者关注的是处于农村社会群体或群体关系中的个人,尤其是罗杰斯强调要从农村的社会变迁中去研究群体关系中的人。
b.主张以农村社会心理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姆斯,他试图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描述农村社会的生活。
c.主张以农村社会组织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桑德森、鲁米斯和比格尔。
前者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农村社会组织,并试图通过农村社会组织实施农村建设。
而后两者则更多地着眼于包括农村社会组织在内的农村社会体制或农村社会系统。
d.主张以农村社会问题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卡弗尔,他们认为农村社会学就是对农村居民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主张农村社会学去研究农村中那些无专门学科探讨的政治、宗教、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2)我国社会学者的认识我国农村社会学者对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大体也分为两类:①农村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
例如,童润之认为农村社会学应注重实际问题的阐明;乔启明也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一种应用科学,以社会目光观察及解释农村人口的经济、文化、组织等复杂现象,以供指示农村社会活动之正当方向。
农村社会学听课笔记010203
c,发展较快的社区大多是那些地理环境优越、资源能源比较丰富的地方
d,城市的位置大多数是靠近江河、湖泊,因为这些地方交通方便,水资源充足,利于城市发展。
3,有维持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
a,进行共同活动 b,共同社会活动必须借助必不可少的物质设施
c,生活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d,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逐步更加完善
4,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5,有一定的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系
6,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
*社区的类型
a,按功能分类 b,按规模分 c,按形成方式分
四、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2、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3、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转变;4、通过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
第五章 农村社区
*社区概述:本质因素有三点:
a 社会互动 b地区 c共同约束
规划一个社区不仅要考虑其适当的人口数量,还必须综合考虑其人口的职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以求人口多方结构的最佳配合或平衡。
2,有人们赖以存在。进行一系列社会活动,并有一定界限范围的地域
a,社区不论大小,都要占有一定范围的地域。
b,社区的地域环境包括;
1)地理环境 2)资源环境 3)人工环境
2、农民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题,使农村各种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
二、农民的历史地位
1、农民是华夏文明的创造者;2、农民是工业化的支撑力量;3、农民我国改革的推动力量;4、农民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5、农民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
三、农民变迁的趋势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民、农业和农村1.农民(1)农民的概念农民概念可从职业、阶级和身份三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
①作为一种职业概念,农民是指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②农民又是一个阶级的概念,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③作为一种身份概念,凡是农村户籍管理的人口均称为农民。
(2)农民的“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①“生存理性”a.概念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
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b.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卡尔·博兰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
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以前的经济,要把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制度过程来研究。
博兰尼的“嵌入”观点建立在没有根据供求规律而定出价格的市场社会之上,他所指的小农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小农经济。
斯科特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的绝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而言,第一位的是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体现了农民社会的道德观、平等观、公正观。
②“经济理性”舒尔茨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农民经济模式。
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认为传统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总是有效率的,农民表面上被认为不理性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他们面对外部限制条件时的行为理性,所以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2.农业(1)农业的含义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
农村社会学笔记
农村社会学绪论讨论题:为什么要研究农村社会学?一、农村农村问题:精神文化生活、留守学术研究的必要性:①从国家运行的角度,大政方针;②从个人的角度,犯罪、偷盗等影响。
二、农民亨廷顿:农村是一个变数,如果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
城市里的反对派会让你头疼,但农村的会让你致命!三、农业“农业女性化”:女人的村庄阿玛·迪亚森[印度] 研究饥荒,“在世界饥荒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独立、民主而又保障新闻自由的国家发生过真正的饥荒。
”饥荒的发生不仅是由于食物的短缺,还有食物分配的不平等。
四、农村社会学概述(1)传入时期(1891-1911年)特点: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原著的完整版基本没有。
人名翻译的不统一→学科的不成熟,没有达成共识。
例:锡彭塞(斯宾塞)、杜尔克姆(涂尔干、迪尔凯姆)(2)成长时期(1912-1927年)表现:①社会学的课程逐步扩充;②建立社会学系;③建立社会学组织;④开展调查、研究;⑤出版大量译著。
(3)建设时期(1928-1951年)地方社会学会的成立。
东南社会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在其基础上建立。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提出社会学中国化(4)中断时期(1952-1978年)片面学习苏联、反右派扩大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成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问题。
(5)恢复重建时期(1979-2005年)1979年3月15日-18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建,宣布成立社会学研究会,费孝通为会长,雷洁琼为副会长。
(雷洁琼、严景耀夫妇)①1979-1983年:通过实证调查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②1984- 8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对城市的影响③90年代-2005年:王鸿明《农村村落文化》、陆学艺《改革中的中国农民》、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村五论》(6)飞速发展阶段(2006年-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面貌变了,里面内容却没变。
从城乡一体的角度也去研究农村,从大实验、大局面下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学绪论讨论题:为什么要研究农村社会学?一、农村农村问题:精神文化生活、留守学术研究的必要性:①从国家运行的角度,大政方针;②从个人的角度,犯罪、偷盗等影响。
二、农民亨廷顿:农村是一个变数,如果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
城市里的反对派会让你头疼,但农村的会让你致命!三、农业“农业女性化”:女人的村庄阿玛·迪亚森[印度] 研究饥荒,“在世界饥荒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独立、民主而又保障新闻自由的国家没有发生过真正的饥荒。
”饥荒的发生不仅是由于食物的短缺,还有食物分配的不平等。
四、农村社会学概述(1)传入时期(1891-1911年)特点: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原著的完整版基本没有。
人名翻译的不统一→学科的不成熟,没有达成共识。
例:锡彭塞(斯宾塞)、杜尔克姆(涂尔干、迪尔凯姆)(2)成长时期(1912-1927年)表现:①社会学的课程逐步扩充;②建立社会学系;③建立社会学组织;④开展调查、研究;⑤出版大量译著。
(3)建设时期(1928-1951年)地方社会学会的成立。
东南社会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在其基础上建立。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提出社会学中国化(4)中断时期(1952-1978年)片面学习苏联、反右派扩大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成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问题。
(5)恢复重建时期(1979-2005年)1979年3月15日-18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建,宣布成立社会学研究会,费孝通为会长,雷洁琼为副会长。
(雷洁琼、严景耀夫妇)①1979-1983年:通过实证调查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②1984- 8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对城市的影响③90年代-2005年:王鸿明《农村村落文化》、陆学艺《改革中的中国农民》、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村五论》(6)飞速发展阶段(2006年-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面貌变了,里面内容却没变。
从城乡一体的角度也去研究农村,从大实验、大局面下考虑。
第四课一、乡土中国(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土地):谋生手段、农业;土地无法搬走。
(二)人与人的关系(熟人社会):生产→定居、繁衍→熟人→世代相传处世规则。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
无讼,良心不安,规则服从。
二、转型中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命根子”→离开土地了(外出打工,“打工经济”)缘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需要讲究人情才能维持稳定;对这种规则的认同才会产生秩序。
(一)人和土地的关系但农民还没完全放弃土地,因为国家政策制度还没定,他们还可能找不到工作或生病了,最终还不至于无处可归,应对生命中的各种风险,因而不愿割舍与土地的关系。
(二)人与人的关系家只是农民暂时休息的场所,更多的时间是去和城里人互动去了,并且这期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改变,农村也开始充斥着“金钱理性”的处世规则。
经济理性成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小规则了。
“功利化”、“浅表化”、“短期化”相处关系。
一、农民(一)二元结构由刘易斯提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门类:①农业:薄弱,生产效率低;②工业:生产效率高,市场。
导致了落后与先进的差异,并在社会上表现出来。
(二)户口制度(1958-1978年,自由流动被严禁):1、商品的计划供应与分配制度;(物质匮乏)2、就业分配制度;(工作岗位按计划招,需要多少培养多少。
工人的儿子是工人,农民的儿子是农民。
想改变可以通过高考、招工、当兵,但都极其有限。
)3、组织管理体系;(资源管理、整体型社会;价值观念管理。
)(三)农民的变化1、群体身份外在:外貌、形象、衣着、气质等内在:理念、价值共性农民的社会化:一、传统乡村社会农民社会化的特征:1、场所:主要是在家庭、初级群体中进行,很难冲破村庄的心理、地理边界;2、内容:主要是传统规范、农业技术、(生活技能);3、方式:大多是情感型的社会化方式;4、结果:农民社会化水平较低(只能应付封闭的乡村社会生活,对于乡村之外的生活很难应付)。
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社会化的特征:1、场所:社会教化的力量不断增长;(交通、网络、电视、书报。
杂志,了解面广,信息渠道宽,所接触信息有好有坏)2、内容:各种社会规范、各种技能;3、方式:更多以理性型的社会化方式;4、结果:社会化水平提升。
一、中国农村的人地关系:1、1949-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2、1963-1978年:人民公社,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
3、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由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了农民的土地自主权。
①基层矛盾尖锐→进行税费改革(具体政策难以涵盖所有具体实际情况);②由土地问题提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改革。
二、农民的流动、分层:关注了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怎么得到的?→个人、背景(国家制度)个人努力、社会制度的设计。
“各显神通”的分层:1、研究农民流动分层的意义。
异质性分层流动其实是研究社会结构的一个窗口。
1978年以前,流动不畅,各种制度的阻碍。
1978年后,劳动力的优化组合:剩余劳动力出现、城市工作机会出现,导致流动出现(人的能力和制度提供可能),出现分层现象。
2、当前农村社会阶层是怎么划分的?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没有意识到)自在→自为(意识到被压迫要反抗,于是形成阶级)。
陆学艺:以职业为标准,分为8大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社会管理者。
孙立平:以收入为标准,分为3大阶层:农业经营大户,农村社会管理者为高收入群体;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教师、农民工、个体养殖者为中收入群体;劳动者(个体的、传统的、种植者)为低收入群体。
(注:忽略了生病、接受教育的家庭成员→社会保障的问题)三、当前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1、个人成为进出某一阶层的重要因素,但家庭对个人身份仍有较大影响;影响有正、负两方面,如:文化资本、经济条件、教育资本的传承。
个人的努力、才智、天分是进入某一阶层的重要因素。
布迪厄——资本研究。
通过分层把整个社会结构看清楚了。
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2、农民中的各个阶层同农业、土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对风险的认识;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3、个人身份的多重性(阶层是流动的、开放的);4、阶层意识不是很强;5、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分层呈现出不同状态。
△社会阶层的刚性结构与弹性结构:弹性结构:根据不同指标划分阶层时,每一阶层的人都会变动,即使在某个方面处于下层,但仍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满足。
刚性结构:不管按什么水平划分,上、中、下层人都是固定不变的。
学历高的权力大、收入也高、声望也高。
这种社会有问题,稳定性不强,弹性结构的社会是流动的、开放的,上、中、下层人都是可以变动的、交错呈现的。
隔阂→猜疑→矛盾→冲突。
四、阶层间的矛盾:1.源于对某一阶层功能合法性的怀疑或否定而产生的矛盾;(对于人们生活是否有利是其判断标准)2.源于对阶层收入分配合法性的怀疑或否定而产生的矛盾。
(其收入多少不一定与其能力相一致)解释如下:每一阶层都有自己的功能,中间阶层很大、两头很小的社会分层结构成为“橄榄形”社会。
物质、权力、财富资源是人人想要的,因而必定要有办法来进行一种垂直分配。
基层矛盾是典型的,基层村干部的功能合法性受到怀疑,农民动员不起来。
村干部也有很多是利用职权便利捞油水,致富自己、收入可观,其中有以下表现:①土地管理局。
农民要在路边盖房子,给村干部一些好处。
②发大水,上面发的补贴,村干部少给农民,并且农民也愿意签字。
③土葬。
为了为避免火葬,与村干部合作。
这些事种种,虽然农民主动送“礼”,让人办事,但是农民心底并不是认同的,只是表面上的顺从、敢怒不敢言、心中有怨气,矛盾在积累。
一个社会只有一个社会阶层是不可能的,资源是有限的,个人获得资源的手段、能力是不同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分层,功能合法是人们约定俗成、达成共识的看法,并去遵守。
五、农民流动1、农民流动三十年来的总体情况、三十年来农民流动的阶段性特征:(1)1978-1993年:无政策(2)1994-2002年:1994年劳动部颁布《农民劳动力跨省就业管理的暂行规定》。
限制、约束(导向)政策:①清理、遣返②用工证件③出台细则。
增加农民就业成本,侵犯他们的就业自主权,制定了收容遣送制度(3)2003年至今:2003年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国务院颁布《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服务工作的通知》,具有里程碑意义。
六、农民流动及其问题:▲农民犯罪问题:(一)农民犯罪的特征:①文化水平低;②违法犯罪类型多样;③团伙犯罪增加;④流动作案,为害一方;⑤犯罪低龄化、老龄化现象值得关注。
(二)人为什么会犯罪?越轨→①默顿:从价值上将社会结构分成两大类:目标、达到目标的手段②标签理论③犯罪成本分析:法律处罚、社会处罚(来自社会的态度、对待方式)、良心处罚(三)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环境变化及其对农村犯罪的影响:流动成为一种常态。
在封闭的村庄里,传统社会时期人们重视名声、声望。
1、流动村庄与社会成本降低;(社会评价约束人的行为,舆论成本降低)2、社会转型与良心成本变化:相对剥夺感,指望他人、责任分散。
3、社会转型与法律成本的变化;(网格化管理)社会治安、警力、设备。
良心成本、社会成本(社会舆论)不断降低,而法律成本有没有增加,使犯罪不断增多。
▲农村留守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一)当前农村的社会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女人的村庄”、老弱病残、386199。
(二)留守儿童问题:1、留守儿童组成:初中以前2、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五大缺陷:缺少亲情安慰,缺少生活相助、心理疏导,缺少学习指导、安全保护。
(1)代管家长监管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2)容易遭受人身侵害;(3)女童遭受更多的人身侵害。
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1)儿童的特点:好奇、模仿能力强、情绪化、单纯、轻信、同伴、网络游戏、自我保护能力差、渴望被关注、想象力强、自制力差。
(2)儿童的教育必备的要素:父母的陪伴(3)父母缺席引发的问题:①行为:缺乏引导②心理:希望被爱护、保护③人际关系能力:与他们合作、互动④教育问题:⑤安全缺乏安全感,自信不足,性格孤僻,易受诱惑,缺少辅导,习惯任性、学习差、越轨。
▲留守妇女问题:微观:封闭的村落,空壳村、空心村宏观:男性的缺席,给村落的生产、管理、关系带来的变化。
农村的文化,文化传承遭受冲击,男性是文化的担当者,《中国在梁庄》。
分层、流动、留守→文化▲留守老人:老人的特质:追求事业?没有带孩子?观念过时承担压力:本应安享晚年、体会最后的时光、放下生活的重担,却还要承受重担为孩子操劳、照顾子孙:体力劳动、精神负担老伴先走的孤独随时可能要离开世界的忧农村文化一、概念:文化:人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