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微生物药敏考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药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肺炎链球菌D. 铜绿假单胞菌答案:B2. 药敏试验中,用于测定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常用方法是什么?A. 纸片扩散法B. 琼脂稀释法C. 肉汤稀释法D. E-test法答案:A3. 以下哪种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A. 四环素B. 万古霉素C. 青霉素D. 红霉素答案:C4. 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抗生素灭活B. 抗生素靶位改变C. 抗生素摄取减少D. 抗生素增强答案:D5.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厌氧菌?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杆菌C. 艰难梭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C6. 药敏试验中,用于测定细菌对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方法是什么?A. 纸片扩散法B. 琼脂稀释法C. 肉汤稀释法D. E-test法答案:D7. 以下哪种抗生素属于氨基糖苷类?A. 阿米卡星B. 万古霉素C. 青霉素D. 红霉素答案:A8. 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包括以下哪项?A. 抗生素灭活B. 抗生素靶位改变C. 抗生素摄取减少D. 所有以上答案:D9.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需氧菌?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杆菌C. 艰难梭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B10. 药敏试验中,用于测定细菌对抗生素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方法是什么?A. 纸片扩散法B. 琼脂稀释法C. 肉汤稀释法D. E-test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革兰氏染色法是根据细菌细胞壁中的______染色反应不同,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答案:脂多糖2. 药敏试验中,纸片扩散法的原理是利用抗生素在琼脂平板上的______,形成抑制细菌生长的浓度梯度。
答案:扩散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______,导致细菌死亡。
答案:合成4. 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产生______酶,灭活抗生素。
耐药性名词解释药理哪章学的
耐药性名词解释药理哪章学的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的抵抗力,使得原本对该药物敏感的微生物株变得不再受药物影响或药物的疗效显著降低。
耐药性是医学界和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因为它导致许多感染的治疗变得困难,甚至无法治愈。
在医学领域中,耐药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对药物的抵抗能力。
细菌耐药性是最常见的一种,而且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种。
细菌耐药性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是指一些细菌天生对某些抗生素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性。
这是由于它们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适应性的基因变异,使得它们能够在面对抗生素时生存下来。
例如,某些细菌株在环境中长期存在时,会逐渐产生一些抗生素降解酶或抗生素排出通道,以减少药物的作用。
这种天然耐药性通常较低,对宿主的健康风险也相对较小。
与之相对,获得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在接触到抗生素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基因变异或通过基因水平的水平转移,使其获得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种获得性耐药性在细菌中广泛存在,并且通常会导致抗生素治疗的失败。
获得性耐药性对公共卫生和临床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了解耐药性的药理基础对于制定合理的抗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作用和产生效应的科学。
在药理学的教学中,通常会在不同的章节分别介绍不同的药物和药理学教学,并将药物按照它们的作用机制和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在药理学的教学中,关于抗生素和耐药性通常会在药物治疗的章节进行详细讨论。
这些章节会介绍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制和药物在细菌中的耐药机制。
学习药物治疗的章节不仅有助于了解抗生素的药理基础,还可以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传播机制。
这对于预防和控制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对于细菌的耐药性和药物治疗的研究,现代医学正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系列的新型抗生素和联合治疗方案,以对抗细菌的耐药性。
此外,加强医疗工作者和公众的教育,提高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意识也是防止和控制耐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微生物与抗生素耐药性
微生物与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抗生素对其治疗效果逐渐减弱甚至完全失效的现象。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抗生素耐药性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以及对策的探索。
一、微生物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药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在抗生素问世之前,许多感染病是无法有效治疗的,微生物的侵袭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微生物开始逐渐演变出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从而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
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微生物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变异性。
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基因水平的转移和重组等方式,逐渐获得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这些耐药基因可以传递给后代,进而导致整个微生物群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此外,滥用抗生素,如不合理使用、过量使用或未完成疗程等也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持续增加的原因之一。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抑制细菌壁的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酶的活性等。
微生物通过一系列反应来获得对这些机制抵抗的能力,从而产生耐药性。
首先,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变抗生素靶点来减少抗生素的结合能力。
抗生素的作用通常是通过靶点上的特定结合位点和微生物特定的复合物形成。
微生物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等机制改变靶点的结构,使得抗生素无法在变异的靶点上结合,从而减少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其次,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抗性酶来降解抗生素。
抗生素分子通常以一定的时间停留在微生物体内,期间它们可能会被微生物产生的酶降解。
这些酶可以改变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或减少药效,从而导致耐药性的出现。
另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减少抗生素进入细胞的通道、增加排出抗生素的效率来降低抗生素的浓度。
抗生素需要进入微生物细胞才能发挥作用,而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表面上的水通道、效应泵或嵌入性蛋白来控制抗生素进入细胞的过程。
微生物学中的抗生素抗性机制
微生物学中的抗生素抗性机制抗生素抗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药物出现的耐药性,是一种长期以来困扰着医学界和生物学界的问题。
而微生物学中的抗生素抗性机制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微生物学中的抗生素抗性机制,以更好地理解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快速适应和演化过程。
一、抗生素抗性的来源抗生素抗性可以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细菌突变造成的抗药性细菌的基因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突变,导致抗药性。
例如,一些细菌会产生β-内酰胺酶,来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子结构,从而减少它们对这些细菌的杀伤作用。
2.细菌遗传信息的水平转移细菌与细菌之间存在DNA水平的横向转移现象,即遗传信息无需通过父母代直接传递,而是可以与其他细菌共享遗传物质。
这种现象称为水平基因转移。
当某个细菌存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时候,这个基因可以从一个繁殖细胞进入到另一个繁殖细胞中,从而遗传到下一代细胞。
3.细菌代谢酶系统的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细菌会通过调整代谢酶系统来减缓抗生素的药物代谢,从而减少药物对细菌产生的影响。
二、微生物学中的抗生素抗性机制微生物学中的抗生素抗性机制通过研究细胞活动过程、基因突变以及微生物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机制来揭示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为研究抗生素抗性提供了启示。
以下是微生物学中的抗生素抗性机制的一些例子:1.基因调控细菌基因的调控是控制细菌对抗生素抗性的重要机制。
利用发现的这些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可以预测某种抗生素抗性的产生,并探测研究细菌是否被感染。
例如,细菌可调控它们表达的抗生素药物浓度,当它们感受到一种抗生素时,就可以增加或减少抗生素的浓度,从而适应药物的杀伤作用。
2.细菌表面的化学变化细菌表面的化学变化也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细菌基因,调控细菌表面的化学变化,进而使细菌对药物产生更强的抗性。
例如,细菌表面的糖基化与表面胞外多聚物的变化,会作出抵御抗生素的反应。
抗生素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挑战与对策
抗生素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挑战与对策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耐药性病原微生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这些抗药性微生物能够抵抗我们依赖的抗生素药物,导致传统疾病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命。
本文旨在讨论抗生素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挑战和相应的对策。
一、抗生素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挑战1. 常用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长期以来,抗生素被过度使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例如非处方使用,剂量不足或过量使用等,导致病原微生物在抗生素面前逐渐产生耐药性。
2. 抗生素的生产与研发不足:抗生素市场利润低、开发难度大,使得制药公司减少了对新抗生素的研发投入,导致产业链对新型抗生素的需求和供应不平衡,使得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方式有限。
3. 环境中抗生素残留:抗生素通过生活废水、农业用药等途径进入环境,微生物受到低剂量长期暴露,使得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也逐渐产生耐药性。
二、对抗生素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挑战的对策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积极参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医务人员应遵循指南,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根据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患者要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购买和滥用抗生素。
2. 加强监测和控制:建立全面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和报告耐药性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制定并推广抗生素使用指南,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3. 鼓励新药研发:政府和制药公司应加大对新抗生素的研发投入,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抗生素相关新技术的研发。
4. 加强国际合作:抗生素耐药性不仅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范围内的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经验和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抗生素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5. 推动新型疫苗和抗生素的研发:对于感染疾病的预防,开发和推广疫苗,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6. 加强教育和宣传:通过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和了解,增加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率,鼓励公众健康生活方式,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药物。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机制,对我们制定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一、基因突变机制在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中,存在可能改变其生理特性的基因。
抗生素耐药性可以通过突变这些基因来获得。
例如,细菌往往会通过突变或失活抗生素的作用靶点来抵抗药物的攻击。
这使其无法被抗生素所杀灭或抑制。
此外,一些细菌还可以通过改变其细胞壁的结构来阻止抗生素的进入,或通过增加外排泵来将抗生素快速排出细胞。
二、水平基因转移机制水平基因转移是指病原微生物之间通过共享基因的方式传递抗生素耐药性。
这种机制可使得原本对抗生素敏感的微生物获得抗生素耐药性。
水平基因转移可以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实现:转染、转化和共轭。
其中,转染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病毒感染相邻细菌或寄生虫来传递抗生素耐药基因。
转化是指病原微生物从寄生细胞中摄取裸露在周围环境中的游离DNA片段,并将其整合到其自身的基因组中。
共轭是指两个细菌细胞通过可移动的DNA片段(称为质粒)进行直接接触,以传递抗生素耐药基因。
三、非遗传性抗生素耐药性机制尽管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是病原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但也有少数情况下存在非遗传性抗生素耐药性。
这种耐药性机制通常与细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策略有关。
例如,一些细菌可以进入“静止状态”,从而对抗生素的作用产生耐药性。
此外,细菌还可以通过改变其代谢途径来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
这些非遗传性的抗生素耐药性通常是暂时性的,一旦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细菌往往会失去耐药性。
针对病原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机制的研究,为我们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对病原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机制的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才能为人类健康提供更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措施
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和应对措施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受性逐渐增强的现象。
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头号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以及我们可以采取的相应应对措施。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突变:微生物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抗药性。
当遭遇抗生素时,具备耐药基因的微生物能够存活下来,而不具备耐药基因的微生物则被抑制或杀死。
长期以来的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加速了耐药基因的积累。
2. 基因传递:微生物之间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来传递耐药基因。
这种方式加快了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速度,使得原本对某种抗生素敏感的微生物变得抗药。
3. 大量使用和滥用抗生素: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滥用,比如过度和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暴露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从而促进了耐药性的产生。
4. 动物用药:农业业界广泛使用抗生素来促进动物生长,这种使用方式也为细菌耐药性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二、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措施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和患者要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能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使用,并且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2. 加强监管和控制:政府和卫生部门需要采取措施监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限制抗生素在农业领域的使用,并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抗生素滥用的认识。
3. 发展新的抗生素:研发新的抗生素对于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至关重要。
科学家应该加大对新抗生素的研发投入,以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4. 多学科跨界合作: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需要医生、科学家、政府、农业业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各个领域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措施。
结论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对公共卫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只有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持续发展新抗生素,并加强跨界合作,才能有效地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保障人类健康。
微生物的抗药性
微生物的抗药性微生物的抗药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能力。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许多微生物已经进化出对常见抗生素的抗药性,这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抗药性的定义、产生原因、危害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药性的定义抗药性是指微生物在抗生素或其他抗微生物制剂使用下,能够在其原本起治疗作用的剂量范围内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微生物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从而减少或抵制药物对其的杀菌或抑制作用。
二、抗药性的产生原因1.滥用和滥用抗生素:过度和不当使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患者经常因为感冒、发烧等症状而非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或者医生在治疗时过度使用抗生素,这都会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2.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滥用: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低剂量的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畜牧业中的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至人类,并进一步增加人类患病时的抗药性风险。
3.抗生素废水排放和环境污染:医院、制药厂和家庭等来源的抗生素废水直接或间接进入环境,使环境中的微生物暴露在抗生素的选择压下,并逐渐产生抗药性。
4.基因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微生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率,而抗生素的使用会加速微生物中抗药基因的突变和水平基因转移,从而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并且这种抗药性还能通过基因传递给其他微生物种群。
三、抗药性的危害抗药性微生物的出现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如下:1.治疗困难:抗药性使得原本可以轻松治疗的感染变得难以根治,从而延长疾病的病程并增加治疗成本。
2.公共卫生风险:抗药性微生物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出现疫情或传染病暴发,将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
3.手术和化疗的危险性增加:抗药性使得手术后的感染治疗难度提高,同时对于需要化疗的癌症患者而言,抗药性微生物的出现可能会限制化疗药物的使用。
四、应对抗药性的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避免滥用和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1:有效药物的出现自从1898年阿米巴菌的发现以来,人们开始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抗生素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有机化合物,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进而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抗生素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细菌的进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类的适应能力,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即细菌已经能够适应抗生素的存在,继续生长和繁殖。
这种耐药性会导致抗生素失去对细菌的杀伤力,使抗生素治疗感染的效果大打折扣。
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2: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的耐受能力。
当微生物在一定剂量的抗生素作用下生存并繁殖出来的后代,其对药物的耐受性就会显著增加。
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自然途径,即微生物在药物作用下进行自我调整,适应药物的作用而产生耐药性。
另一种是人为途径,即人们用药不当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弱。
第二阶段,微生物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增强。
第三阶段,微生物对药物的耐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并且产生了抗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3: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抗生素耐药性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旦形成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就会产生抗药性,并开始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抗生素耐药性细菌会导致细菌性疾病的复发,并可能会导致人体感染细菌性疾病。
此外,抗生素耐药性还会导致抗生素失效,使抗生素无法对细菌产生有效治疗作用。
4:防止抗生素耐药性的方法一是加强科学预防,即通过合理的用药方式来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二是加强对感染病人的治疗监测,及时发现细菌的耐药性,并采取应对措施。
三是完善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制度,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
微生物抗生素抗性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微生物抗生素抗性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抗生素在人类医药和养殖业中起着关键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这对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构成了威胁。
为了对抗这种抗生素抗性的持续上升趋势,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探索微生物抗生素抗性机制,以及应对这一问题的策略。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抗生素抗性的机制,并讨论当前应对抗生素抗性的策略。
一、微生物抗生素抗性机制1.基因突变微生物会经历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对抗生素的抗性。
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微生物的生命功能发生变化,使其能够对抗生素产生抵抗。
例如,在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抗生素无法与其结合,从而使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2.外源基因获取微生物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来获取与抗生素抗性相关的外源基因。
这种转移可以直接从其他微生物体中获取抗性基因,也可以通过质粒媒介进行传递。
外源基因的获取使得微生物能够破坏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从而产生抗性。
3.药物代谢和泵排机制微生物可以通过药物代谢和泵排机制来增加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药物代谢是指微生物产生特定酶,能够将抗生素进行分解,从而抵抗其作用。
泵排机制则是通过排斥抗生素,防止其进入细胞内部产生效应。
二、应对微生物抗生素抗性的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抗生素抗性的重要策略。
医生和兽医应该只在确保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开具处方,并根据微生物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此外,公众应该意识到抗生素对治疗病毒感染无效,不应滥用抗生素。
2.开发新的抗生素目前已经有很多微生物对现有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因此开发新的抗生素是控制抗生素抗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利用抗生素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研发新的抗生素来对抗抗生素抗性。
3.促进协作与监管国际间的协作与监管也是控制抗生素抗性的重要手段。
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分享研究成果和数据,制定统一的抗生素使用和监管政策。
同时,加强对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使用监管,减少过度使用。
微生物抗药性耐药性
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抗微生物敏感性】细菌为常见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各种病原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
测定敏感性的方法称为药物敏感试验,即在体外通过被检测药液的稀释(试管法、微量法、平板法)或扩散(纸片法),测定抗菌药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或杀灭作用。
在试管法中以抑制细菌生长为评定标准时可用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v Concentra-tion,MIC)表示,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50%或90%受试菌所需MIC,分别称为MICso 和MIC90。
以杀灭细菌,使活菌总数减少99%或99 .9%以上为评定标准时,称为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其单位均为/ig/mL或mg/L。
通常根据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MIC.结合该药的常用剂量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划定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的界限。
其标准是当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用某种药物的常用量治疗有效,即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MIC5倍以上者为高度敏感;当细菌引起的感染仅在应用高剂量药物时才有效,即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MIC为中度敏感;低于MIC或细菌能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时均判定该菌对该药为耐药。
纸片法操作较简单,适用于生长较快的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药敏测定。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以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标准,其直径与药物对细菌的MIC成反比,抑菌圈越大,说明细菌对该抗菌药物愈敏感,一般的判定标准为:抑菌圈直径> 20mm 为极度敏感,15.1 - 20mm为高度敏感。
10 - 15mm为中度敏感,<lOmm为耐药。
抗菌药物一般按常用量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所具备的杀菌或抑菌性能,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两类。
前者MBC约等于其MIC,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等;后者的MBC远大于其MIC,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
病原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病原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
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所有微生物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A. 空气传播B. 食物传播C. 血液传播D. 光合作用答案:D3.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
A. 微生物的数量B. 微生物的毒力C. 宿主的免疫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主要是指()。
A. 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B. 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力C. 微生物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抵抗力D. 微生物的繁殖能力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措施?()A. 疫苗接种B. 抗生素治疗C. 消毒灭菌D. 增加宿主的营养摄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包括()。
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真菌E. 原生动物答案:ABCDE2.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途径包括()。
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D. 血液E. 生殖道答案:ABCDE3.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
A. 培养B. 显微镜检查C. 分子生物学检测D. 免疫学检测E. 化学检测答案:ABCDE4. 病原微生物的预防措施包括()。
A. 个人卫生B. 环境卫生C. 疫苗接种D. 隔离感染者E. 药物预防答案:ABCDE5.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包括()。
A. 抗生素滥用B. 微生物基因突变C. 环境压力D. 宿主免疫系统压力E. 微生物间的基因交换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所有微生物都会引起疾病。
()答案:错误2.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是不可逆的。
()答案:错误3.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仅限于人与人之间。
()答案:错误4.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其数量无关。
()答案:错误5. 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和抗生素治疗。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徐蕾《微生物学》第4、5章噬菌体、遗传变异qians
(3)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
◆ F质粒(fertility plasmid)或致育性质粒 ——控制细菌性菌毛的产生,与细菌变异有关;
♂. 带有F质粒的为雄性菌,能编码产生性菌毛; ♀. 无F质粒的为雌性菌,无性菌毛。 ◆ 耐药性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
◆ 毒力质粒(Vi质粒,virulence plasmid )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ST质粒:编码耐热肠毒素 K质粒:决定细菌的粘附定植
3. 噬菌体
棒
状
白喉杆菌
杆
菌
噬
菌
体
4、转座元件
1)概念: 一类能够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噬菌体之间自行移
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 的DNA 序列。
思考题
1.解释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 原性噬菌体),前噬菌体
2.溶原性细菌经历哪两个生活周期? 3.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有哪几个阶段?
另:Phage的形态和结构 溶菌过程
第五 章 细 菌 的 遗 传 和 变异
一. 细菌的变异现象
遗传性变异
(基因型变异)
非遗传性变异
(表型变异)
R质粒接合作用产生耐药性的特点
有RTF,耐药性传播迅速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种间传播,使耐药性广泛传播
3. 转导(transduction)
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
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 状。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及对策
天然耐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细菌进化 过程自然形成的结果
一、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mecA基因编码 • 产生添加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 •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卡巴配能类均耐药
• 多重耐药:红霉素、氯林可霉素、氯霉素、 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旧喹诺酮或氨基 糖苷类耐药。
1928年,青霉素的问世 开创了抗感染治疗的神 奇时代
抗生素
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了维持生 存条件免受其它微生物侵袭,其 基因也在进化中随机发生突变, 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这些 物质具有调节自身代谢和杀灭其 它微生物的作用,即抗生素 (Anti-biotic)。
抗生素具有2种特性
• 细胞毒作用:杀灭细菌 • 选择性作用:抗菌谱
• 2008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
• 2009年3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 (2009)38号
抗生素的耐药问题
• 抗生素数量\品种不断增加 • 目前已发现>100种不同的耐药基因 • 耐药菌株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 药物安全性增大 • 市场误导 • 销售的自由化及医院运行机制扭曲
细菌耐药性问题及对策
实验诊断教研室 多丽波 Duolb@
个人简介
• 多丽波 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 • 现任实验诊断教研室/检验科 副主任 • 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机制的实验研究
近五年主持研究课题
• 哈尔滨市科委《产质粒AmpC酶院内感染菌的监测 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耐药细菌感染的后果
• 细菌耐药的直接后果
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原本可以有效杀灭这些微生物的抗生素变得无效或效力减弱的现象。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耐药性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成因1. 滥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在不需要时使用,是导致耐药性的主要原因。
这包括在人类医疗、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中的不当使用。
2. 基因突变:微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适应抗生素的压力,逐渐产生耐药性。
3. 水平基因转移:耐药基因可以在不同微生物之间传递,加速了耐药性的发展。
4. 环境因素: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可以作为选择性压力,促使耐药菌株的生存和传播。
影响1. 治疗失败:耐药性导致常见感染难以治疗,增加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
2. 医疗费用增加:需要使用更昂贵、副作用更大的替代药物进行治疗。
3. 公共卫生危机:耐药性病原体的流行可能导致疫情爆发,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 新药研发困难:抗生素研发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导致制药公司减少在新抗生素上的研发投资。
应对措施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和患者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仅在必要时使用,并完成整个疗程。
2. 监测和控制:建立全国性的耐药性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耐药趋势并采取控制措施。
3. 研发新型抗生素:鼓励和支持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耐药问题。
4.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倡导合理用药习惯。
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耐药问题。
总之,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从多个层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来减缓其发展并保护人类健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和合理使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医疗质量,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对某些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具有杀灭、抑制或者延缓作用的药物。
第三条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应当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合理、科学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抗菌药物的信息管理,开展对抗菌药物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其结果应当做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的依据。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档案,按照规定,保存病历、处方等相关记录资料。
保存期限不少于15年。
第七条患者应当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根据医师要求及时进行复查,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第二章抗菌药物的管理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审批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评价和反馈制度,及时总结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可以有效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的使用监测体系,对发生在医疗机构内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发生情况予以监测和上报。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抗菌药物购进、使用、配送和储存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抗菌药物的使用、储存、配送和销毁符合规定。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的应急管理制度,做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培训和宣传,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第三章患者的管理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相关的抗菌药物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和素质。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和教育,引导患者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防止患者自行停药或者自行增减剂量及服用时间。
第4章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氯霉素
NO 2
NO 2
NO 2
NO 2
1R
HO C H
1S
H C OH
2R
H C NHCOCHCl 2 Cl2HCCOHN
2S
CH
CH 2OH
D-(-)-Threo
CH 2OH
L-(+)-Threo
1S
H C OH
1R
HO C H
2R
H C NHCOCHCl 2 Cl2HCCOHN
2S
CH
CH 2OH
❖ R因子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同时进行,它们在细胞中 与染色体以1:1比例存在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它们由负责复制和传递的基因序列及一些抗性决定 基因组成。
❖ 抗性突变株靶蛋白经常是由于蛋白链上单个氨基酸 被替代产生突变,形成一个不能结合抗生素的靶蛋 白,。
靶蛋白发生变化的例子
❖ 由核糖体S12蛋白的改变导致对链霉素耐药的一些 突变株,核糖体S12蛋白与链霉素和核糖体RNA复 合体的形成有关。
❖ 对红霉素耐药的突变株在核糖体50S亚单位上的L4 蛋白有改变。
❖ 一些突变可能使微生物由原来野生型时对一种抗生 素由敏感而变为耐药。耐药性的自发突变通常以 10-7到10-10或更低的频率发生,因此耐药性细胞在 细菌群体中的比例总是很小。
❖ 当群体生长于抗生素存在的环境时,敏感细菌被抑 制而抗性细菌继续增殖,最终导致整个群体由抗性 菌组成。抗生素的这种作用称为抗性突变株的选择。
❖这些转导粒子可被受体细胞吸收,在受体细胞中 DNA片段可与宿主染色体发生重组。当转导片段含 有对抗生素耐药的遗传决定子时,转导将导致耐药性 的传播。
3.转化
❖ 转化包括细菌DNA 由于细菌裂解的结 果释放于环境,且 通过细胞表面的特 定受体被另一细菌 吸收的过程。但它 在耐药基因的转移 中不很重要。
微生物学中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解析
微生物学中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解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给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细菌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其基因中的抗药性基因所致。
因此,鉴定和解析细菌中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1. 抗药性基因的鉴定方法目前鉴定抗生素耐药性相关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1 全基因组测序法全基因组测序是近年来较为常用的抗药性基因鉴定方法。
该方法不受先验知识限制,能够全面、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所有基因,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发现抗药性基因的变异情况和新的抗药性基因。
但是,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较高,以及数据分析需要较强的计算机运算能力等因素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1.2 PCR扩增法PCR扩增是常用的基因鉴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PCR扩增抗药性基因及其周围序列,然后进行直接测序,通过比对已知数据库来鉴定样品中的抗药性基因。
此方法操作简单,速度快且成本较低,但仅能检测已知基因,并且PCR扩增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与引物的选择和设计有关。
1.3 基于质谱的方法基于质谱的方法可以通过特征质谱图与已知的抗药基因质谱图进行比对来鉴定样品中的抗药性基因。
该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抗药性基因的优点,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2. 抗药性基因的解析方法抗药性基因解析的目的是确定其基因组结构和抗药性机制,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2.1 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解析抗药性基因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将抗药性基因和其周围序列扩增并克隆到载体中,再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
通过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部位,为进一步研究抗药性机制提供参考。
2.2 遗传转移试验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大多来自于细菌自身的进化和基因重组,也有一部分通过水平基因转移而获得。
遗传转移试验可以模拟这种转移情况,将抗药性基因移植到另外的细菌中,然后根据基因在新的宿主中的表达和耐药性变化来确定其抗药性机制。
抗生素的分类及耐药机制
抗生素的分类及耐药机制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的药物。
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分类以及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作用。
代表性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细菌外膜不透性增加和靶标突变。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如红霉素和克拉霉素。
微生物常通过产生酯酶以灭活这类抗生素来获得耐药。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够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
细菌减少药物进入细胞的途径和产生耐药性蛋白质等是常见的耐药机制。
4.纤维素合成抑制剂:这一类别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等。
微生物耐药机制通常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降低细胞外酶的分泌以及降低靶标的亲合性等。
5.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此类抗生素抑制了DNA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和环丙沙星。
耐药机制主要包括改变抗生素结合位点、增加抗生素外泌和降低药物进入细胞的途径等。
6.代谢抑制剂:这类抗生素通过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发挥作用,如磺胺类抗生素。
细菌可以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产生酶来获得对这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7.多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肽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万古霉素。
微生物耐药机制包括降低抗生素的外泌和改变药物的亲和性。
细菌耐药机制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常见的耐药机制:1.改变抗生素的目标位点:细菌可以改变药物的靶标,使其无法被抗生素结合,并因此产生耐药性。
2.异源性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细菌可以通过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耐药基因。
当耐药基因进入细菌染色体或质粒后,细菌能够产生相应的耐药性。
3.产生药物代谢酶:细菌通过产生药物分解酶来降解抗生素,从而降低抗生素在细菌内的浓度。
4.抗生素外排泵:细菌可以通过特殊的外排泵将抗生素排出细胞,从而减少抗生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
本文将讨论微生物耐药性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
一、耐药性的原因1.1 过量或滥用抗生素的使用过量或滥用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微生物耐药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人们在感冒、发热等症状出现时频繁使用抗生素,微生物会逐渐适应药物环境并发展出耐药基因。
1.2 不合理的抗生素配比和用量另一个原因是不合理的抗生素配比和用量。
如果医生不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例如使用不适当的药物或用量不足,微生物可能会产生耐药基因,并在药物的压力下选择出耐药菌株,从而进一步加剧耐药性的发展。
二、耐药性的影响2.1 威胁人类健康微生物耐药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原本可以通过常规抗生素治疗的疾病,如肺炎、腹泻等,现在可能因为微生物耐药性而无法有效治疗,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和死亡。
2.2 增加医疗成本微生物耐药性的增加使得治疗感染病例变得更加困难和昂贵。
医院不得不采用更高级、更昂贵的抗生素药物,同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更多的抗生素联合使用,这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使用和治疗费用。
三、解决耐药性的方法为了应对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合理使用。
3.1 医生正确使用抗生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正确使用抗生素,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且抗生素治疗确实需要的情况下使用。
医生应该对抗生素配比和用量有科学、准确的把握,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
3.2 加强公众的抗生素知识教育公众需要更好地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限制,以及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正确的抗生素使用知识,提高人们对抗生素滥用危害的认识,进而减少滥用行为。
3.3 发展新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法除了合理使用现有抗生素外,科学家还应不断研发新的抗生素和其他治疗方法以对抗微生物的耐药性。
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开展新药物研发,寻找替代方案和治疗方法,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药性的主要生物化学机制
❖ 一、抗生素向无活性形式转化 ❖ 二、对抗生素的细胞靶位的修饰 ❖ 三、微生物对抗生素通透性的改变 ❖ 四、被抗生素抑制的酶的产量增加
一、抗生素向无活性形式的转化
耐药性菌株能够产生在化学上将抗生素转化为无活 性产物的酶。这些酶中最重要的是: ❖ 1.肽酶 ❖ 2.乙酰转移酶 ❖ 3.磷酸转移酶 ❖ 4.腺苷转移酶
6.突变株发生率和突变率
❖ 突变株发生率指在敏感群体中抗性细胞的比例。 ❖ 突变率指来源于每代(每一次分裂繁殖)群体中抗性
突变株的比例。
第二节 耐药性的生物化学基础
❖ 一个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必须:(1)能够到达作用 部位,(2)能与参与基本功能的结构相互作用,(3)能 充分地抑制该功能。
❖ 如果以上几种可能中至少有一种不再起作用时,该 微生物即对抗生素耐药。
❖ 一步耐药性:对特定抗生素耐药或不耐药的现象, 也就是说细胞或者对低浓度抗生素(MIC)敏感,或者 不被高浓度所抑制。
❖ 典型例子是对链霉素的耐药性。
.
. .
.....
.....
无抗生素
. ..
抗生素(浓度MIC) 抗生素(浓度MIC几倍)
多步耐药性
MIC
2×MIC 4×MIC 8×MIC 16×MIC 32×MIC
❖ (2)抗生素在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中起什么作用? ❖ (3)耐药性是一个遗传学现象吗?也就是说,有关耐
药性的信息是在细菌DNA中吗? ❖ (4)如果是这样,耐药性可在细菌菌株间传递吗?如
何传递?
1.耐(药)性
❖ 当来源于对抗生素敏感菌种的细菌菌株不被抑制该 菌种中代表性菌株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所抑制时, 称之为耐药性。
NH2
Amikacin
-NH2 -OH
HO
失活酶
❖ 失活酶可以是组成酶,也可被抗生素诱导产生。 ❖ 如果失活酶是诱导酶,当缺乏抗生素时,含有耐药
基因的细胞具有抑制其表达的控制机制。在抗生素 存在时,产生诱导且细胞合成失活酶,如β-内酰 胺酶在β-内酰胺抗生素存在下表达。
二、抗生素靶位的修饰
❖ 许多抗生素通过与靶蛋白(受体)形成基本稳定的复 合体,使得靶蛋白失活而发挥作用。
❖ 该菌株当然可能被相同抗生素的较高浓度所抑制。 ❖ 耐药性的概念应用于:(1)特定细菌菌株;(2)特定抗
生素, (3)特定浓度。
2.多重耐药性
❖ 当一个微生物通过互不联系的耐药机制对两种或两 种以上抗生素耐药时,它具有多重耐药性。
头孢菌素 + 转肽酶
× 此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链霉素 + 核糖体30S亚基
D-(+)-Erythro
CH 2OH
L-(-)-Erythro
3.磷酸转移酶
❖ 磷酸转移酶将磷酸基团共价结合于抗生素。
腺苷转移酶
链霉素
HO
HO
3’’
HOH2C
O
NHCH3
1”
H2N H2NCHN
N-甲基葡萄糖胺 O
磷酸转移酶
HO
O
1’
6
HO
3’ O 磷酸转移酶
1
OH NHCNH2
OH
NH2
OHC
HOH2C
HO H2N
3’’ HO
乙酰转移酶
O
1” 6 HO
O
R3HN 1
3’ OH
腺苷转移酶
R2 O
OH CH2R1
1’
O NH2
乙酰转移酶
磷酸转移酶 腺苷转移酶
Kanamycin A
R1 -NH2
R2
R3
-OH H
Kanamycin B -NH2 -NH2 H
Kanamycin C -OH -NH2 OH
腺苷转移酶 磷酸转移酶
CH3
链霉糖
链霉胍
链霉双糖胺
❖ 葡萄球菌使链霉素6位的羟基腺苷化,使6位羟基磷 酸化是绿脓杆菌菌株的特点。G+菌与G-菌的抗性菌 株均使3’位羟基磷酸化。G-菌使3’’位羟基腺苷化。
4.腺苷转移酶
❖ 腺苷转移酶将腺苷基团转移于抗生素从而将其灭活。
腺苷转移酶
卡那霉素的失活
磷酸转移酶
❖ 抗性突变株靶蛋白经常是由于蛋白链上单个氨基酸 被替代产生突变,形成一个不能结合抗生素的靶蛋 白,。
3.交叉耐药性
❖ 对于一些以同样作用机制抑制某种细菌生长的抗生 素,如果细菌菌株对一种抗生素耐药,对其他抗生 素也耐药,该现象被称为交叉耐药或协同耐药。
林可霉素 红霉素
+ 核糖体50S亚基
交叉耐药性
❖如果感染是由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所引起,有无交叉 耐药是选择其他合适抗生素的主要决定因素。
4.一步和多步耐药性
氯霉素
NO 2
NO 2
NO 2
NO 2
1R
HO C H
1S
H C OH
2R
H C NHCOCHCl 2 Cl2HCCOHN
2S
CH
CH 2OH
D-(-)-Threo
CH 2OH
L-(+)-Threo
1S
H C OH
1R
HO C H
2R
H C NHCOCHCl 2 Cl2HCCOHN
2S
CH
CH 2OH
第四章 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第一节 概述
❖ 已知几年前可用特定的抗生素治疗的很多细菌感染 而今发展为对抗生素是耐药的。
❖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见于世界不同时间的不同地区, 且对几乎所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由此引起的临床 问题是明显的。
耐药性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问题
❖ (1)相对于敏感细菌而言,耐药细菌中发生了什么变 化?
1.肽酶
❖ 水解肽键,特别是打开青霉素和头孢菌素β-内酰 胺环的β-内酰胺酶。
❖ 不同耐药菌株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完全相同。例 如,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但对头孢 菌素不起作用,而大肠杆菌的对两种抗生素均起作 用。
2.乙酰转移酶
❖ 在乙酰转移酶作用下,抗生素功能基团被乙酰基化 而灭活。
❖ 这种类型的耐药性可在液体培养基中通过不洽当地 称之为“驯化”的方法筛选得到。通过反复传代和 从液体培养的大量群体中筛选,可获得较显著耐药 的菌株。这种耐药性的逐步获得称之为多步耐药性。
❖ 典型例子是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5.耐药性和不敏感性
❖ 耐药性:当来源于对抗生素敏感菌种的细菌菌株不被抑制该 菌种中代表性菌株生长的MIC所抑制时,称之为耐药性。
❖ 不敏感:细菌种类由于缺乏被抗生素作用的结构或靶部位, 而不被某种抗生素抑制,称之为不敏感,或“内在耐药性” 。
❖ 表型耐药性:一些敏感细菌不被抗生素所抑制是由于环境和 培养条件所致。例如,链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 浓度在pH8时远远低于pH5时。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酸 性条件了实际上对链霉素不敏感,产生表型耐药性现象,与 细菌群体遗传性质的任何变化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