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一、看图猜画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请你根据画面的意思来猜几个成语。
看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依次演示反映《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内容的图片)。
2、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
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
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
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
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
(板书:寓言)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听出来了,这是个故事,但里面藏着一个道理。
)板书:故事、道理那你们想想,要学好一则寓言,就要先学它的什么?再去干什么啊?师:真好!你连学习方法都告诉我们了。
(板书:学、明)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 板书:自相矛盾)(读题)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师:第一步我们就来读准读通这个故事。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文中有两句话很容易读错,你可要仔细哦。
师:同桌再互相读一读,听听他读对了吗?如果你的伙伴有困难,就帮他练一练。
师: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读?大家仔细听,听听他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了吗?2、第二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生字词,你认识并理解了吗?(1)(课件依次演示生字词)生读字词:戳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好,我们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3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 3 篇)第一篇:《自相矛盾》教案《自相矛盾》教案一、导入:教师说两句前后矛盾的话,让学生评一评。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正好,阳光明媚,大雪纷飞。
2.我们班有 85 名同学,今天上课来了 45 名同学,四五班的同学总算都到齐啦。
(评:王老师今天说话前后矛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犯过这种毛病,我们如果去追溯说话前后矛盾的鼻祖,我们可以从战国时期一个卖兵器的楚国人说起。
自相矛盾的故事便由此而来。
二、初读课文1.认识矛和盾。
(板书矛盾)现在,我们就走进这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先试着自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做个标记。
指名读(3)3..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文言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坐好拿好书,听老师读.(范读)(出示画出节奏的图片)4.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指名读,纠正读音。
(3 个)5 小老师领读。
(2 个)6.齐读。
读文言文和读平时的文章感有什么不同?(不好读,拗口,有的句子不懂。
)那我们怎么办呢?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读准了字音与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我们完成了诵读的第一阶段.学习古文的一个法宝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下来我们通过读把故事读懂,把道理读明白,三、悟读感知明大意。
过渡:怎么样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呢?结合大意去理解文言文,是最有效果的方法,大意和文言文相对应着诵读,文言文的意思就明白了。
1、自由读大意。
2、师生对读。
教师读古文,一个学生读大意3、同桌互相练习读,一个读古文,一个读大意。
4、指名读。
(一个读古文,一个读大意)5、男女生对读大意与古文。
6、读懂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大意。
考你读懂了哪些词?(鬻)(誉(陷)(弗能)四、细读品味,明道理。
1什么是夸耀?(夸大,炫耀)2还原一下现场:他是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呢?3指导学生活灵活现地读。
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
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8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8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
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
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
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
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
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
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
指导读准音,认清形。
(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
)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
动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
放动画。
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
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
板书。
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
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
(板书矛:天下第一。
盾:举世无双。
)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
指名说。
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指导读出感情。
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
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1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默读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本案主要通过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明白道理;知道“自相矛盾”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事,体现学习的延展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收集矛和盾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走近古文1.激趣:老师知道同学们读了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我来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2.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对应的图片。
(依次出现《掩耳盗铃》《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的故事中的图片)3.引导学生回顾这几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4.出示图片《自相矛盾》。
(1)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2)这个人手里分别拿的是什么?(3)观看矛和盾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介绍矛和盾。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认识矛和盾,为学文做好铺垫。
5.导入: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文言文《自相矛盾》,感受古文语言的韵味。
(相机板书:自相矛盾)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寓言故事导入,复习故事的同时明白寓言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为学习课文埋下伏笔。
二、初读古文,识字读文1.引导学生交流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学习方法。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
“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
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
”“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
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4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4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吾、弗、夫”3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矛、盾”等4个会写字。
正确读写“矛盾、何如、弗能”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
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
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
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简单地说“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引导交流:说说自己了解的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农夫和蛇》等。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板书课题:自相矛盾)学生齐读课题。
4、理解题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矛是古代人作战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是古代人作战中保护自己的盾牌。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8226;难一》。
)5、简介作者韩非子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
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设计(精选5篇)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设计(精选5篇)《自相矛盾》课堂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相矛盾》课堂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自相矛盾》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1、试说“自”字开头的成语(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
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初读课文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
(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5、“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自相矛盾(精选3篇)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自相矛盾(精选3篇)教案1:自相矛盾的定义与例子【学科】:语文【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自相矛盾”的概念;2. 能够举出自相矛盾的例子;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辨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具;2. 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画,一幅图画上有一个人同时举着火柴和水壶,另一幅图画上有一个人站在斜坡上向上走。
教师问学生这两幅图画中是否存在矛盾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Step 2:概念解释教师解释“自相矛盾”的概念,即指一个陈述或行为与其本身内容相矛盾。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解释,例如:“我正在说谎”、“这句话是假的”等。
Step 3:例子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整理出他们所能想到的自相矛盾的例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言,将他们整理的例子分享给全班。
Step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概括自相矛盾的定义和例子。
【教学延伸】: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记录自相矛盾的例子,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同时,可以扩展到文学作品、广告,政治演讲等领域,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自相矛盾的现象。
教案2:自相矛盾的运用【学科】:语文【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自相矛盾的概念和意义;2. 能够辨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相矛盾现象;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具;2. 文学作品《孔乙己》的课文。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的句子:“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教师解释这句话中所存在的自相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反思。
Step 2:文学作品解析教师引领学生共同阅读《孔乙己》这篇文学作品,并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相矛盾的情节、人物、对话等。
Step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整理出他们在这篇文学作品中发现的自相矛盾的例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言,将他们整理的例子分享给全班。
《自相矛盾》教学案例(精选15篇)
《自相矛盾》教学案例(精选15篇)《自相矛盾》篇1一、复习生字词1、填字成词。
自相( )盾画龙点( ) ( ) ( )充数张口( )舌二、精读一、复习生字词1、填字成词。
自相( )盾画龙点( ) ( ) ( )充数张口( )舌二、精读《自相矛盾》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
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2、请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
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3、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
将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回答不上来了”请学生填空。
有进行一段话的描写的,如“那个楚国人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支支唔晤地傻了眼,最后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也有学生是以替换词语的方式来进行的,他们会分别将“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哑口无言”、“吞吞吐吐”等词语放进原句来理解!这样,那个楚国人狼狈不堪的情景也充分表现出来了!“自相矛盾”这一寓意也就水落石出了!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自相矛盾》教学案例篇2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8篇】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8篇】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自相矛盾》公开课篇1学习目标: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
能用耽误、朴素造句。
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
2、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教学难点: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法:情境教学学法:联系实际教具:小黑板学具:字典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
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
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
问题: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用笔划下有关语句。
)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
2、指名回答。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辨析多音字。
2、易错的字。
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每人读一句。
3、指名分段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
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2、提问: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据什么分段?2、讨论分段。
本文开头写作者在泰山上碰到挑山工,并由此产生疑问;有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疑问,并用事实说明了疑问点;作者最后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即: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受到启发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
部编版《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部编版《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扣词、精读课文“张口结舌”的教学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夸口”的教学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
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学习。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
提起成语,我想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吧?能说几个吗?我们来个成语填字大比拼,看看谁掌握的成语最多?(师出示)自()()()小组处代表展示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不量力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师:中华民族的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中,成语又是其中璀璨瑰宝,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增加语言的艺术性。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自相矛盾。
(课件演示)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师:简要介绍韩非子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师: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师:同学们,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寓言?是怎样学习的?(使学生知道学习语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师:这篇寓言与以前学过的有哪些不同?(课件演示)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气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
《自相矛盾》教案(精选14篇)《自相矛盾》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义。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通过课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新的学习。
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
提起成语,我想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吧?能说几个吗?我们来个成语填字大比拼,看看谁掌握的成语最多?(师出示)自()()()小组处代表展示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不量力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师:中华民族的悠久灿烂的文化之中,成语又是其中璀璨瑰宝,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增加语言的艺术性。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自相矛盾。
(演示)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师:简要介绍作者韩非子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
师: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师:同学们,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寓言?是怎样学习的?(使学生知道学习语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讲的道理。
)师:这篇寓言与以前学过的有哪些不同?(课件演示)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气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个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
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一:导入平时你们看到我叫我什么啊?(老师、丁老师对不对)哎,我长得那么漂亮,(美丽、漂亮的丁老师)小嘴巴真甜,这样今天你们一个机会来给我当当老师好不好?(好)我来说两句话,你们听听看。
听完之后评一评。
1.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正好,阳光明媚,下了场滂沱大雨。
(是的)2.哦,再听一句,值日生记了文俊豪的名字,文俊豪说:丁老师,我没有讲话,我是轻轻地讲话。
你来说。
3.谁来读?你来,你再来,我们一起来!先来看个视频,矛和盾是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
你听得很仔细。
这就是矛,各种各样的矛,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长的,上面是——尖尖的,打仗的时候可以用来刺伤敌人。
所以这个矛的尖尖头十分--尖锐、锐利。
但是你不要以为敌人都是傻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当矛刺过来的时候,敌人就用——盾来保护自己。
那么这个盾的质量要不要好的啊?——要,为什么?所以说盾得坚固、坚硬、结实。
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小古文《自相矛盾》的世界。
2.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小古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看好书,听老师读.3.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古文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遍和离你最近的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4.小朋友,快去数一数有几句话?老师请五位小朋友来读!5.轻轻地把书本放下!三、理解课文1.老师知道你们的小脑袋里啊装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小古文,比如:查字典、和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看下面的注释、翻译等等,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2.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5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5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一、看图猜画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请你根据画面的意思来猜几个成语。
看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依次演示反映《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内容的图片)。
2、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
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
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
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
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
(板书:寓言)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听出来了,这是个故事,但里面藏着一个道理。
)板书:故事、道理那你们想想,要学好一则寓言,就要先学它的什么?再去干什么啊?师:真好!你连学习方法都告诉我们了。
(板书:学、明)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 板书:自相矛盾)(读题)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师:第一步我们就来读准读通这个故事。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文中有两句话很容易读错,你可要仔细哦。
师:同桌再互相读一读,听听他读对了吗?如果你的伙伴有困难,就帮他练一练。
师: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读?大家仔细听,听听他达到正确、流利的要求了吗?2、第二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的生字词,你认识并理解了吗?(1)(课件依次演示生字词)生读字词:戳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好,我们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
那戳有哪两种结果呢?(师用铅笔戳穿纸头)要不就是戳穿,(师用铅笔戳整本书)要不就是戳不穿。
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2)生读字词:矛盾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大家看:(链接)谁来读读介绍。
2023年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自相矛盾(精选3篇)
2023年大班语言优秀教案:自相矛盾(精选3篇)教案一:自相矛盾的定义与举例教学目标:1. 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
2. 学会通过分析语言自相矛盾的结构特点来正确判断句子的真伪。
3. 培养学生运用自相矛盾的技巧,提高文学赏析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理解自相矛盾的定义。
2. 通过举例分析自相矛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自相矛盾的技巧来分析文本。
2. 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和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自相矛盾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自相矛盾的存在和重要性。
Step 2 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自相矛盾的含义,并提问学生有关自相矛盾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Step 3 分析自相矛盾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多个自相矛盾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自相矛盾的结构特点,如主谓不一致、逻辑矛盾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Step 4 运用自相矛盾的技巧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自相矛盾的技巧,如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来揭示自相矛盾的真相。
Step 5 文学赏析与写作提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相矛盾现象,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作者的意图和创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赏析和写作水平。
Step 6 总结与展示对自相矛盾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技巧进行总结,展示学生对自相矛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自相矛盾调查作业,收集生活中的自相矛盾现象,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自相矛盾的技巧,使文章更具深度和趣味性。
教案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 理解文学作品中自相矛盾的意义和作用。
2. 学会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相矛盾来提升文学赏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学作品中自相矛盾的意义和作用。
2. 分析文学作品中自相矛盾的结构特点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1. 在文学作品中准确发现和理解自相矛盾的意义和作用。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画龙点睛······)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来看一看说的又是什么故吧。
2.板书课题,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
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读通顺,会断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弗”的读音,“誉”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坚”“利”“誉”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1)引导学生理解“鬻”“陷”等词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相矛盾》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意。
3.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说起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往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看来,同学们有关寓言方面的真不少。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文言文寓言。
2.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二、揭示方法,指导自学
1.教师:谁知道什么是矛?盾呢?
2.指名试说
3教师小结:矛和盾是冷兵器时代用来进攻和防御的武器。
确切地说,矛用来(刺),盾用来(挡)。
(手势),那么围绕着矛与盾,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呢?
请大家打开课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决窍。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读)字音咬得很准,谁还想读?不错。
5.教师:古时候呀,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
在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古人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呀,往往会摇头晃脑,沉浸在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之中。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再试着读读,注意读出韵味来。
6.请同学再读。
7.教师: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还要读懂,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呢?谁能来总结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8 学生回答教师边板书:(1)结合注释(2)反复朗读(3)联系上下文
(强调自读自悟,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再去寻找帮助)
9.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综合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三、精当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教师:我们来看第一句,有谁读懂了?(生先读再释义)
噢,我明白了,这个人在夸他的盾。
(重点解释“者”)
那现在就请你来做一回卖盾的,夸一夸自己的盾吧!读第一句,师评价,这么夸,你买吗?(再读)一起夸?夸得好。
2.那楚国人又是如何夸他的矛的呢?请看第二句话,谁读懂了?(生读,释义)
谁再来夸?
夸得真不错。
来,咱们再来给楚国人壮壮声势,请男生夸盾,请女生来夸矛,看谁吹牛吹得好!师读前面部分。
3.同学们真会夸,现在呀,我已经被你们夸晕了,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么好的东西,我一定要买,我是买盾还是买矛呢?干脆,咱也动个心眼儿,先买了盾回去试试,如果真像他夸的那样好,我就再把矛也买回去,行,就这么定了。
我可真要买了啊,我可掏钱了啊!(生谈观点)
唉呀!说的太好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经过同学们这一咬文嚼字,一下子就看出了破绽。
这个楚国人呀,太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了,夸着夸着,夸大发劲儿了,结果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这时候啊,他还不知道自己出丑了呢!让我们质问质问他,让他清醒清醒吧!来看第三句。
(不同同学读)
4.这楚国人被这么一问,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看第四句。
谁读懂?(指名回答)
我们再来看看图,瞧瞧这位楚国人的样子,仅仅是“弗能应”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此时的窘态吗?
5.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第一句话的意思,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完整地叙述一遍?
楚国人哑口无言,在场的人都笑了,同学们听了以后也都笑了,当然,这个笑呀,可不是认同的笑,而是什么笑呀?(嘲笑)。
那我倒要问问你,大家在笑什么呢?(总结道理)
(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其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着边际、自相矛盾,就会使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在说话的野外应多斟酌,多注意咬文嚼字,这样才能避免尴尬的发生)说说学习收获。
四、背诵小结
1.学生齐背诵
2.教师小结
教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仅把这则寓言读通了,弄懂了,而且还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但却向我们展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佩服文言文的凝炼之美。
同学们,学习古文没有捷径,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学以致用。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自相矛盾》
2.抄写《自相矛盾》生字
六.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矛(利)——于物无不陷
盾(坚)——物莫能陷
明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