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观后感《花腰新娘》是一部让观众深受感动的影片。
影片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新娘在婚礼前夕所经历的内心波澜和成长历程。
作为一名观众,我深深被影片所传递的情感所触动,也从中获得了启示和思考。
影片以一名准新娘为主角,让观众跟随她一起走进婚礼前的准备过程。
一开始,她表现出对婚礼充满期待和幻想的心情,但很快面临了各种困难和考验。
比如,她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应对家庭和婆家的期待和要求,同时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筹备婚礼。
这一系列的挑战让她焦虑不安,心力交瘁,逐渐迷失了自我。
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将观众带入了新娘内心的纷乱世界。
她的焦虑和矛盾情感在婚礼前夕达到高潮,观众在这期间与她情感共鸣,也与她一同思索人生的意义以及个人的价值。
新娘的内心世界被展现得如此真实动人,使观众不禁沉思:我们是否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情感波澜?我们是否在追求幸福和理想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在观影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婚礼背后的复杂性和压力。
婚礼作为一个仪式,不仅是两个人相互承诺的见证,更是家庭和社会对新娘的期待和责任的集中体现。
新娘需要应对婚姻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同时还需要维护家庭和谐,并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复杂的期望和压力,往往让新娘们在婚前产生矛盾和焦虑。
然而,影片并不只是局限于描绘新娘内心的矛盾与压力,更关注她寻找自我的过程。
在经历一番波折和思考后,新娘逐渐发现,婚姻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部分,而她追求的幸福和价值更多是建立在与伴侣之间的理解、支持和共同成长的基础上。
她从一开始的焦虑和迷茫中走出来,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人生方向。
这样的转变和成长让我为她感到骄傲和欣慰。
影片通过深入刻画新娘的心路历程,向观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人生中每一个阶段和角色,要善于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时,影片也揭示了社会对新娘的期待和偏见,引发了我对婚姻观念和传统文化的思考。
婚礼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生仪式,不应该只是一场形式主义的狂欢,更应该回归到对爱情和婚姻的真实关怀和思考上。
【推荐】花腰新娘影评-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花腰新娘影评篇一:花腰新娘观后感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
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
《花腰新娘》这部影片以“舞龙”为明线,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向观众展现了民族气息浓郁的动人情节,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归家”这一世代风俗瓦解的过程。
这是一部“爱、自由、美”三位一体,集“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影片。
电(来自: )影以云南秀美的山水开场,山谷里回响的原生态民歌以及行走于山水之间的彝族马帮带我们走进云南花腰彝的别样世界。
女主角凤美爬树摘果的镜头刻画了一个野蛮女孩的形象,这一鲜明的个性特点始终贯穿在影片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童年时代的她胆大淘气,长大后的她依旧俏皮活泼。
影片画面有三次色调的转换。
开头的灰色调,给人古老悠远之感,更真实的表现出故事的发展。
随着凤美浮出湖面的灿烂一笑,画面质感瞬间富于色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待到展现彝寨在“迎新世纪舞龙大赛”荣获金奖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是又一次转换为灰色调。
结尾处再一次转换为彩色色调,一幅山、水、人相得益彰的唯美画面让我们对彝乡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凤美与阿龙的彝族传统婚礼与如今的西洋婚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少数民族风俗与服饰为我们献上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视觉盛宴。
原生态的彝族婚誓歌曲道出彝家的世代婚俗:要守彝家道,三年不得归,待到归家时,出入成双对,直到白头佬……“归家”的传统和彝乡年轻人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
新婚之夜,阿龙不甚酒力,乡亲们的嘲笑伤了凤美的自尊,她举起酒杯,豪饮一番,这再一次加深了观众对凤美豪迈果敢的印象。
因为醉酒,凤美爬进了新房。
后一天早晨,当家里人看到新婚夫妇甜美酣睡时,都气急败坏,觉得非常丢脸。
从《花腰新娘》看花腰彝的民俗
从《花腰新娘》看花腰彝的民俗
陈丽湘;李娜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8)001
【摘要】电影<花腰新娘>充分地展示了花腰彝的民情风俗,文章从影视中传统民俗的体现论述了传统民俗与现代影视之间的矛盾,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传统民俗的发展作出设想.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陈丽湘;李娜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河南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花腰彝服饰审美观解读——回眸影片《花腰新娘》 [J], 庞小条
2.宗教视野下花腰彝民俗体育的依附形式与内涵特征 [J], 汪雄;普春旺;吕金江
3.浅论中国影视与民俗的互动关系——以电影《花腰新娘》为例 [J], 李佼佼
4.《花腰新娘》中的民俗再现 [J], 贾玉洁
5.在休闲审美中实现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r——峨山大棚租花腰彝服饰中剪纸和刺绣的传承解析 [J], 刘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观后感花腰新娘主要讲述云南彝族古老婚礼习俗引发的故事。
通过彝族青年阿龙和凤美的带有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景观。
热情的歌颂了那象征着我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兴旺和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战胜一切的龙的精神。
拍摄的地方风景真的很美、房屋很简陋、很真实。
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人文特点——环境优美、交通经济发展落后、思想观念陈旧。
生动客观地反映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
凤美,是敢于打破成规、追求自由一类人物的代表,一个活泼、开朗、乐观的她和阿龙结婚后,并没有遵守族里的习俗——结婚要回娘家三年后才能回来。
尽管家人和族人的种种阻挠,也没能阻碍她对自由的追求。
从她的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不难看出她对爱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不断地以她特有的方式向传统的封建习俗发出挑战。
阿龙,是在新思想和就观念中犹豫、徘徊、挣扎的一类代表人物。
当凤美主动来找他的时候,他既开心又害怕,害怕被别人知道,怕被族规的惩罚。
还有,凤美要加入龙队他自己拿不定主意,总想要去征求上级的同意才敢让她加入。
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在两方的压力中挣扎。
而他们的家人和其他官员们,则是守旧思想的代表。
当他们知道凤美和阿龙违反了族规时,不能理解和接纳他们的做法,对他们的只有责骂。
因为那种陈旧的思想观念在他们心里已经有了深深烙印,无法抹平,他们没有办法接受新的观念。
《花腰新娘》它不仅生动的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俗和生活情况以及一个民族对国家的热爱,还深深反应出了不同人群对新思想观念的不同态度,还有人们对新事物的接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是一部极具吸引力的影视作品,它展现了韩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交融。
影片通过描绘主人公在传统婚姻观念与现代社会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中挣扎的过程,深刻地反映了许多现代人在婚姻观念上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影片中的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让观众不禁跟随主人公的思绪一起经历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尤其是主角们的情感表达令人动容。
片中的景观和服装设计也十分精美,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极具魅力的画面。
总的来说,《花腰新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不仅能带给观众观赏的乐趣,更能引发深思与反思。
通过这部影片,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韩国文化和婚姻观念,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对于婚姻和自由选择的看法。
【doc】花腰彝服饰审美观解读——回眸影片《花腰新娘》
花腰彝服饰审美观解读——回眸影片《花腰新娘》——80——服饰艺术花腰彝服饰审美观解读回眸影片《花腰新娘》文/庞小条影片花腰新娘对花腰彝服饰作了丰富展示,别致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富有寓意的图案和繁冗的饰品等,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信仰与追求.服饰是解读一个民族的符码.绚丽多彩的花腰彝服饰,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凝聚蕴含着花腰彝族对美的创造和追求.2005年由章家瑞执导的《花腰新娘))曾在电影界掀起一股热潮,也在云南风靡一时.此后,在2009年9月2日至8日的首届亚欧文化艺术节上,《花腰新娘》作为开幕影片被再次搬上银幕.而该片在故事开端便表明它是以云南少数民族花腰彝为背景的——"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从石屏县向北走,车行数十公里之后,就到了风景秀丽的哨;中镇.当地人告诉我们.要了解花腰彝文化,最好的选择是去慕善村.于是.我们就带着梦寐以求的心情踏上了寻找美人之美"的"金竹"之旅.慕善在当地彝语中意为"金竹故"慕善寨"又名"金竹寨".第一次到慕善村的人.留下的最特殊的印象应该就是花腰彝居住的土掌房.远远望去.慕善村依山而建,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庄重厚实,带着几分神秘.同时我们还看到每户门口都有序地堆放着木柴.摆放极为整齐.看上去就像是实物艺术作品.让你有触摸一下以辨别真假的;中动.当地人说,门前柴火堆放的多少以及是否整齐美观.是判断该户人家是否勤快能干的标志.走进慕善村发现,花腰彝姑娘们大红的衣服仿佛盛开的马缨花,靓丽得让人炫目.一花腰彝服饰概述"花腰源自尼苏,尼苏源自彝族",花腰自称尼苏泼,也有写作聂苏泼"与其他地区彝族自称诺苏,"乃苏,"纳苏相同,花腰是一种别称,主要是对石屏龙武和哨;中一带的尼苏泼女子的称谓——因其全身穿着鲜艳夺目的以红色为主调的花服饰,且婚嫁时女方以"花腰带"为信物故被称为"花腰.花腰彝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花",尤其是女,I'lN饰.以红图1影片中凤美所佩戴的头饰色为主色调,绣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图其形似铠甲,是由古代箭服铠甲演遗貌.制作整套花腰彝服饰是一项_}服饰除银饰外其余全靠手工精制币彝服饰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完一生只做一套这样的服装.这也是圭精湛的工艺.整套花腰彝服饰才显花腰彝服饰都是男简文繁男子服饰中花腰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庄人的定情信物.影片《花腰新娘》中要退婚,也恰恰佐证了这一点.花腰的事情.所以凤美阿爹说:丢死人老脸呢."二影片花腰新:花腰彝服饰服饰是一个民族较为显着的特征住在石屏北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式创造了极其丰富和绚丽多彩的民族腰彝女性的服饰风化最具魅力.(一)影片中女主人公凤美的N,f镜头描述1在凤美与阿龙结婚仪服饰艺术——81一影片中凤美所穿的肚兜图4花腰彝女子送给心上人的花腰带摄影者:李珊图5影片中花腰彝族毕摩的服饰.此盛装是花腰彝妇女们亲手刺绣的在喜庆节日穿戴的一有民族特色的艳丽服饰,它由头帕,大襟衫,领褂,缠腰习腰带,肚兜,花边黑裤,绣花鞋等10种配件组成.而花娘穿上这套盛装,既显得俏丽高贵又能突显女性的妖娆服饰看点:头饰.花腰彝的头饰是整个服饰艺术的点睛之所处位置最为醒目突出,因此.制作得也尤为精美别致.帽巾为主体,而帽巾是由一块长8O余厘米,宽约4O厘米的折叠而成,为突出折叠后的立体效果.通常用多层布料缝使其戴在头部可以竖立起来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在帽端,即帽头和帽尾绣有不同的图案帽头正中绣有一朵凤,左右各配4朵小乌花,俗称"八乌朝凤":帽尾部分折叠于头部最高部位,十分显眼,因此,该部分是整个帽子刺主体——先用七色布条从中间分为两半,两边各绣一朵马或牡丹花,周边绣斜形窗格花纹两边皆以五颜六色的刺茂线流苏,绒线球以及银泡装饰.造型夸张有趣.色彩绚丽,同时,花腰彝人喜爱佩戴大银耳环,我们由此可以领略攫彝人独特的审美喜好.如图1.图2.镜头描述2.那晚凤美在明白阿龙家人让自己归家时.便龙打了起来.片中所要表现的凤美是一个野性十足的花腰子,以至于最后把阿龙打伤了,也因此打伤了他的心.所龙把花腰带扔给凤美,说"要退婚".此刻的凤美十分恼怒兜肚拎着领褂便出来了……眼饰看点:兜肚.兜肚上窄下宽形似梯形,布料色彩常为或蓝色.镶配一定量的色彩布条,从上到下绣满刺绣纹样.系有长带子,方便于脖颈穿套,穿戴时兜肚部分从内衣于胸前齐小腹,盖住腹部裤子打折处并露出绣花部分.肚兜上经过图案化处理的马缨花纹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装饰效果,所绣花瓣的形状和色彩都做了简化处理,并采用了对称的构图法,仅仅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干净的色块就表现出了绽放的马缨花那种鲜艳,热烈的感觉.这种处理手法干净利落花瓣的色块与衣襟底色对比强烈.使得马缨花与其他花纹图案层次分开.跳到一个更加显眼的层面上来.也使得整件肚兜更有立体感.如图3.(二)影片中男主人公阿龙的服饰分析镜头描述:片中凤美送给阿龙的定情信物——花腰带.如图4.服饰看点:花腰带.长短视其腰围,带头左配布纽带,右配银环扣.其制作工序较为繁琐,属附加衣饰,功能较强.其用途主要是遮盖系腰的无花部位,为其添姿增色.花腰彝的腰饰通常是由大花腰带和小花腰带组成且以大花腰带为主体.大花腰带是由布条缝成的中空可翻转的扭布长带,颜色多为黑, 白,蓝,绿等色,两端各绣有4O厘米的刺绣图案.这些图案一般是以马缨花,梨片花,石榴花,桃子花等为主,也有部分或全部刺绣几何纹样的.而小花腰带作为腰饰的同时也是花腰彝女子的定情信物,花腰彝姑娘一旦对某小伙子有意便会赠送此物,因此其做工尤为精良通身刺绣有各种图案,在两端接口约10厘米左右钉有银泡.并按照十颗一行的原则.两端各钉五行共1∞颗,以为百年好合.(三)影片中毕摩的服饰分析镜头描述:片中为阿龙和凤美新婚念经祈福的人——毕摩毕摩.彝语音译,俗称呗玛".毕"为"念经"之意,"摩"是"有知识的长者",他是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其文化职能则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82——服饰艺术图6花腰彝女子的"雄鹰冠"绘制者:美丽花腰——阿龙图7正在舞龙的花腰彝妇女摄影者:陆定福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学,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曰,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他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而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就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笔者在探访中了解到,彝族的毕摩在石屏只有五十多个花腰彝中的毕摩就更少7,并不是每个村子都有其中我所走访的慕善村人就以本村有毕摩而自豪.该村毕摩老人也因此很忙,因为附近较小的一些没有毕摩的村寨遇到节日,庆典,祭祀等活动都会邀请他去诵经祷告,祈福.服饰看点:花腰彝"毕摩"服饰,如图5俗称"宗师法衣".在法帽顶有一个小葫芦(在远古洪荒年代,彝族始祖阿普笃姆兄妹俩为了躲避洪水灾难,骑上了神仙赐予的装有五谷种子的大葫芦.一直随洪水漂移直到被一棵马缨花大树挡住了,才幸免于灾难.从此.葫芦便成了彝族先民崇拜的对象,而马缨花也成为了彝族的族花).葫芦上坐个神人"花腰称其为"图纳,即人与神之间的使者——呗玛",彝族人就是通过他来下情上报,上情下达.帽檐上有六圣人,彝语为除呗色,是"图纳的弟子.六人各有神通."井猛"管地.精通米卜什冲"管天.通晓松毛卜:"吾领西"能预测吉凶.精通鸡骨卜:"玻哲"通晓彝文书理;"呗色"能推算日子:"阿通"懂病理,卜蛋卦.在法衣披风领口处,有象征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十条线同时还象征着十天干.十天干在彝族民间.俗称咒符".彝族也是一个崇拜龙虎的民族.自称"罗罗濮".宗师法衣的长袍左有青龙,右有白虎.这便是彝族"龙虎崇拜的印记.在春耕到来之前,各村各寨都要举行祭龙"仪式,彝语称咪嘎好",祭祀天地,寨神,农神和自然保护神.祈祷神灵保护人畜安康,风调雨顺,获得丰收.毕摩的虎头鞋,鞋面绣虎.鞋头翘起,不但可以镇山.还可以驱邪.花腰彝人认为,虎是山大王.只要猛虎出没万物就得臣服,因此便以虎为图腾.以虎命族名.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花腰彝是一个典型的多神崇拜民族.而花腰彝服饰这流淌于指间的美丽.无处不散发着花腰彝人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三,花腰彝服饰的审美观(一)花腰彝服饰造型别致花腰彝服饰造型结构独特.制作工艺复杂.在造型的设计上十分注重造型与装饰的结合,做到了既满足实用功能又兼顾装饰的审美需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把服饰的造型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语言来使用,而花腰彝的帽巾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造型装饰——帽巾由一块布料折叠而成,在穿戴时可以竖立起来.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所以又称雄鹰冠".如图6,这种仿生的造型本身就极具装饰性,体现出了实用和装饰的有机融合.而在帽巾上以银泡,绒线球,绒线流苏,串珠作为纯装饰,转瞬之际便有清脆的声响和动静相济的韵律之美.(二)花腰彝服饰色彩斑斓一套服饰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色彩,而色彩也是民族服饰的灵魂,它最直接地体现了穿着者的审美观念.一般而言,民族服饰的色彩大多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民族情感民族认知等因素.花腰彝服饰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用色大胆——红, 绿,黄,白,紫,黑等纯度极高的原色都被大量地应用于服饰之上彝族崇尚黑色.在他们的传统审美观念中,黑色是高贵的象征,所以黑色成了彝族所有支系最为普遍使用的颜色.花腰彝自称"尼苏人.而"尼在彝语中就是黑的意思,苏"则意为活泼.这种对本族群的自我定位体现在花腰彝服饰的色彩上,表现出了对比强烈,明快活泼的特点.花腰彝服饰的色彩以黑色或藏青色等为底色调.以红,蓝,绿,黑,白,青,紫等色为装饰性色彩.其中又以红色为主色基调,强调色彩在色相和明度上的对比.因此.花腰彝服饰在整体的色彩视觉上给人以"鲜艳明快,热烈活泼的感受,这些对比又通过黑色底色来进行调和,在明快热烈中不失庄重典雅.例如.花腰彝妇女的头饰一般是由红,黑,绿颜色的布料做底,然后在其上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上精美绝伦的花纹而服饰也多以红黑两色为主另杂有绿,蓝,白,紫,黄等色.此外花腰彝服饰配色虽习惯用反差较大的对比色和色相明度极亮,纯度极强的暖色,但由于其服饰的底色一般为黑色,藏青色,因而服饰的整体效果虽亮丽却又不失沉稳.显得浓郁而庄重.如图7.花腰彝崇拜红色,源白于他们对火的崇拜红色被他们视为火焰的象征.红色意味着生命之色.同时也象征着彝族人火一般热情而勇敢的民族性格,故而红色被广泛应用在刺绣图案中.在实际操作中,为体现图案的层次和避免大量使用红色而产生视觉疲劳,他们对红色进行了明度,纯度渐变,或间以黄,蓝,绿等色进行了调和.进而丰富了服饰的色彩层次.同时又使服饰上的装饰图案显得更加鲜艳醒目,体现出浓重拙朴的矛盾美.这也就是现代人一直追寻的装饰与自然,天然与雕饰的完美结合.(三)花腰彝服饰图案繁冗花腰彝服饰的装饰图案具有种类繁多,变化丰富和寓意深刻的特点这源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整体来说,花腰彝服饰的装饰图案以具体纹样为主,兼有抽象纹样.花腰彝服饰上的每一个图案都记载着花腰彝族人民的生活愿望和神话传说.折射着整个彝族的历史,分支和迁徙的内容.寄托了花腰彝人民对天地万物的自然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部展示花腰彝族文化史的经典作品.在花腰彝服饰上常用的图案主要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抽象的几何纹样等,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排列,常以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等形式存在.在信仰上.彝族具有火崇拜的特点.花腰彝作为生活在高寒山区的彝族支系.也沿袭着这一古老传统,他们对具体的火焰进行一定的抽象变形.在肩峰,下摆,袖口等部位都绣出各种造型的火焰纹.如图8中,在袖口部位刺绣的单独的火焰纹图案就是他们崇拜火的具体反映.花腰彝人有一种很强烈的夸富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服饰上就表现为繁多的饰品表现在图案上就是繁杂的纹样.而每服饰艺术——83一当遇到重大节日.她们总是通过服饰品的繁冗来显示她们的富有.花腰彝服饰图案大多来源于生活,取自于自然.它们是花腰彝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累中认识世界并和审美意趣相融合的产物.体现出了亲近自然的和谐之美.四,结语服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族群的象征也是各民族文化历史的反映,因而它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从审美观角度对花腰彝服饰进行了解读.从中可以窥见花腰彝服饰独特的审美特色,即造型别致美,色彩绚丽美,图案丰富美,饰物繁冗美,同时还融有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等审美情趣,体现出审美多元化的特点.绚丽多彩的花腰彝服饰.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花腰彝人情感,思想,信仰等审美观的浓缩,凝聚和积淀.蕴含着花腰彝族对美的创造和追求.参考文献【1]邓启耀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l 【2]郭净,段玉明,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3]李朝旺石屏彝族民俗[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4】李朝旺,孔繁武彝族花腰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普梅笑花腰彝服饰的变化[J]河池学院,2007(08)[6】陈劲松花腰彝服饰艺术初探【J】云南艺术学院,2.C9(02)作者简介虎小条,云南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所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实习编辑:张沛。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是一部以花腰彝族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充满民俗风情和青春热情的爱情喜剧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对花腰彝族的文化和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带给我许多欢乐和感动的瞬间。
首先,电影的剧情非常吸引人。
故事以花腰彝族新娘凤美为主线,她为了加入新郎阿龙带领的女子舞龙队,打破旧俗,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误会。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凤美和新郎阿龙之间的爱情发展,以及凤美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和勇气去打破旧有的规矩,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非常鲜明。
凤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个性的女孩,她敢于挑战传统,追求自由和幸福。
阿龙则是一个执着于舞龙事业的男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和信念感染着凤美和其他人。
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各具特色,为故事增色不少。
此外,电影中的民俗风情和云南美景也是一大亮点。
花腰彝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观众对这个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电影中的云南美景也让人陶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最后,电影的制作质量也非常出色。
导演章家瑞将这个故事拍得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艺术性,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影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总之,《花腰新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和
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花腰彝族的文化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这部电影让我对花腰彝族的文化和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带给我许多欢乐和感动的瞬间。
它不仅是一部适合全家人观看的电影,也是一部能够引起人们深思和感悟的电影。
赏影片《花腰新娘》中民俗元素的影视魅力
赏影片《花腰新娘》中民俗元素的影视魅力作者:刘玉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0期摘要:电影《花腰新娘》再现了云南花腰彝族的古老婚俗和民风民俗,彰显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关键词:花腰新娘;民俗;影视作者简介:刘玉芳(1989—),女,湖南益阳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247-01《花腰新娘》这部影片由导演章家瑞执导,主要展演了属于云南彝族尼苏支系一部分的“花腰彝族”的古老婚俗以及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导演镜头聚焦“花腰彝族”这一全世界仅有3万左右的民族,成功运用艺术的手法将云南花腰彝族原生态的生活民俗嫁接到影片中,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
影片以一对花腰彝青年阿龙和凤美的爱情故事为核心展开叙述,人物个性刻画鲜明,情节波澜起伏,花腰彝族的民风民俗在影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形成了这部影片的独特审美,并成功歌颂了美、爱情和善良等。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便是以少数民族风情为背景支撑,对异文化的拍摄给观众带去视听上的巨大冲击力。
导演对民俗的拿捏把握,深化了这部影片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影视商业化的价值影响下,影片给观众呈现了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这一点难能可贵。
我试图分析影片中民俗元素的运用彰显出的影视魅力。
首先,这部影片对浓郁地域风情的展演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
视觉上,整部影片画面色彩对比强烈,从而凸显出洁净而透明。
我们注意到影片人物穿着独特的民族服饰,“花腰彝”的来历就与其民族服饰有关,因腰间所系艳丽的花腰束,所以被俗称为“花腰彝”。
花腰彝族服饰色彩绚丽,以红色为主色,所绣图案精致美观,服饰给人直接的文化认知感受。
对花腰彝居住生活的独特地理自然环境的展现,整个画面流畅并尽显质感。
镜头带我们俯瞰到一片恬静的田间生活,走近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这儿的人们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自食其力,乐得其所。
电影《花腰新娘》解读
凤美,天真烂漫的花腰新娘.
傍住新郎就认定了这是生命的一切,新的开始便以这个男人开始了,阿龙便是凤美美好原始的寄托了.
没有归家,不能宿住;没有归家,便不能光着肩膀和半大小伙摔跤,处事不深的凤美并不知道这些不能的却以发生的事情对自己会带来怎样的‘闲话’。
内心的天生纯真似乎压制了这一切世俗的偏论;
内心的天生纯真也并没有让凤儿感受到来自外边跑圈物质丰盛的啊聪的“示好”;
内心的天生纯真使她“归家”的逃跑无人能挡,为了啊龙而舞龙……使得凤儿并没有感受到姐妹儿“尼玛”的细小心理变化,这是不管不顾,切切实实用实际行动作出自己的想法、愿望、快乐。
即便小七妹的归家问题使得金钱问题已经开始渗透到了无邪纯美生活的时候,依旧纯真的找阿龙解决,以舞龙赞助啤酒销售为条件换取物质上的支持;当阿龙以卖拖拉机也不要啊聪钱的言语出口时候,纯真的小妹才意识到了棘手,才意识到了这里有那么一种东西不是钱的事情,是关乎尊严的东西,也意识到了固执守旧力量是那么的夸张,七妹的泪眼无奈诠释了这一切。
强大的内心坚持,从男人身上转移到了精神上的“舞龙”,归家夜晚将阿龙从二楼推下的举动,硬是将精神与物质的抉择演绎到了极致。
一声对阿爹的哭喊中,内心的另一面压抑释放了,纯真的墙
被冲击了,有了缺口,那像洪水一样的物质冲了过去,带着从舞龙队里的被开除,发泄,以泪眼的一万米开始、结束。
倒吊的性格在寂静中又来了,撅着嘴,似乎有所想……
阿龙悔悟了,丢掉的花腰带又以同样疯狂的屋顶舞龙方式送回,含情脉脉,触人心弦,给了花腰带的新生。
龙舞了,时间过了,事情迁移了,结尾背着孩子采摘时的笑容,宣示了一个完美结局的凄美。
冲不破的古旧力量,随之时间,征服或被征服。
《花腰新娘》 观后感 商务管理一班 王国良 09411007
[《花腰新娘》观后感商务管理一班王国良 09411007]电影《花腰新娘》主要讲述了花妖彝族姑娘凤美嫁给闻名四乡的舞龙高手阿龙,因不守规矩第二天便被送回了娘家,《花腰新娘》观后感商务管理一班王国良 09411007。
省里要举行舞龙大赛了,阿龙心有不甘地当上了女子舞龙队的教练,而自己未过门的老婆凤美知用尽各种花招往舞龙队里钻,弄得阿龙更是一筹莫展洋相百出。
进到了五龙队,又因为不守规矩参加啤酒节活动,帮酒家推销啤酒,被阿龙知道后赶出了舞龙队,最后又重新把凤美找回来,追后终于赢得了舞龙大赛第一名。
并到深圳,北京等地演出广受好评。
故事结局很完美,阿龙和凤美有了孩子,日子过得很甜美。
本片以女性意识为主体向男权社会挑战的信号,从这个角度出发,一种颠覆性的叙事策略,表达了凤美敢于打破当地常规,展现个性的勇气,观后感《《花腰新娘》观后感商务管理一班王国良 09411007》。
◆分享好文◆12个美女舞龙,又是着花腰族服饰,还有云南奇异的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影片丰富的观赏性元素,并且极具“另类”感的人物及人物关系,为我们诠释了另类而又古老文化,及很美的视觉效果。
本片主演由印小天饰演的阿龙和张静初饰演的凤美虽然都身为《花腰新娘》第三任主角人选,但的新闻发布会上,章家瑞导演说他没有选错演员,因为张静初和印小天对角色的把握和演绎都非常成功。
张静初吧彝族版的野蛮女友花腰族女子凤美生就一股野性难驯,有着山一样奔放的个性和水一样纯净的灵性。
她性感实足,但绝不艳俗,她敢爱敢恨,敢做敢为演的淋漓尽致。
印小天则把阿龙英俊而憨厚,善良却有些因循守旧,不敢越家族家规半步,尤其是最后与凤美分手后,酒醉跳上屋顶的一场扣人心弦的醉舞龙方显出阿龙的英雄本色。
再加上崔哲铭饰演的阿聪潇洒而机智,在领时尚之先方面与凤美有着共同点,但由于是生意人,免不了有着铜臭气。
他和凤美的高潮戏是一场性感十足的“烟盒舞”。
更是锦上添花的把故事推到了高潮。
本片表达了,对图腾龙的敬仰及对凤美敢于打破成规展现自我的肯定。
电影《花腰新娘》的民俗文化表现
电影《花腰新娘》的民俗文化表现在2005年,由新锐导演章家瑞执导的《花腰新娘》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让大家再一次注意到了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
影片《花腰新娘》以花腰彝独有的“三年不落夫家”的婚俗为背景,取材于石屏县北部山区哨冲镇内真实的彝族女子舞龙队的故事,片中12个舞龙的花腰女孩大部分来自云南彝族,讲述了热情美丽的凤美姑娘和朴实善良的阿龙之间缠绵J啡侧、跌宕起伏的美好爱情,表现出彝族人民安乐的生活状态以及纯朴的文化心理,呈现了大量的彝族民俗文化。
在石屏县北部的哨冲、龙武、龙朋三个乡镇,居住着全世界仅有的3万多花腰彝人。
花腰是云南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花腰并非自称,是他称。
因妇女们的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花腰彝族”,俗称花腰彝。
影片《花腰新娘》突破了传统民俗电影大多只是一些镜头场景上的点缀或是美化画面的方式,紧紧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民俗。
1 彝族民俗在影片中的呈现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俗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而在电影《花腰新娘》中我们可以看到贯穿始终的民俗文化,导演章家瑞以细腻敏锐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彝族百姓的生活画卷。
1.1 物质生活民俗1.1.1 服饰民俗影片以浓烈的民族风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镜头画面唯美,青山绿水,尤其是画面色彩对比强烈,这和影片中的民族服饰有很大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这块古老、神奇土地上的彝族人民,以手工方式生产和制造了极其丰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其中,要数花腰(聂苏支系)妇女的服饰风格独具。
花腰彝妇女服饰,多以红、黑两色为主,另杂有绿、蓝、白等色。
《花腰新娘》的观后感
《花腰新娘》的观后感《花腰新娘》的观后感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腰新娘》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腰新娘》的观后感1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
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
《花腰新娘》这部影片以“舞龙”为明线,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向观众展现了民族气息浓郁的动人情节,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归家”这一世代风俗瓦解的过程。
这是一部“爱、自由、美”三位一体,集“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影片。
电影以云南秀美的山水开场,山谷里回响的原生态民歌以及行走于山水之间的彝族马帮带我们走进云南花腰彝的别样世界。
女主角凤美爬树摘果的镜头刻画了一个野蛮女孩的形象,这一鲜明的个性特点始终贯穿在影片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童年时代的她胆大淘气,长大后的她依旧俏皮活泼。
影片画面有三次色调的转换。
开头的灰色调,给人古老悠远之感,更真实的表现出故事的发展。
随着凤美浮出湖面的灿烂一笑,画面质感瞬间富于色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待到展现彝寨在“迎新世纪舞龙大赛”荣获金奖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是又一次转换为灰色调。
结尾处再一次转换为彩色色调,一幅山、水、人相得益彰的`唯美画面让我们对彝乡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
凤美与阿龙的彝族传统婚礼与如今的西洋婚礼形成鲜明的对比,少数民族风俗与服饰为我们献上了一场民族风情浓郁的视觉盛宴。
原生态的彝族婚誓歌曲道出彝家的世代婚俗:要守彝家道,三年不得归,待到归家时,出入成双对,直到白头佬……“归家”的传统和彝乡年轻人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
新婚之夜,阿龙不甚酒力,乡亲们的嘲笑伤了凤美的自尊,她举起酒杯,豪饮一番,这再一次加深了观众对凤美豪迈果敢的印象。
因为醉酒,凤美爬进了新房。
后一天早晨,当家里人看到新婚夫妇甜美酣睡时,都气急败坏,觉得非常丢脸。
2018-2019-花腰新娘观后感-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花腰新娘观后感【导语】《花腰新娘》是一部以少数民族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优秀影片,他通过彝族青年阿龙和凤美的带有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景观,以下关于花腰新娘观后感,希望您驻足阅读!【篇一】花腰新娘观后感在美丽富饶的云南,喀斯特地貌上如梯田般排列着的一个个小小的湖泊便称作海子。
《花腰新娘》的故事就发生在之一个个的海子间——彝族姑娘凤美嫁给舞龙高手阿龙的当晚,因破坏古老族规令阿龙很没面子,不久,凤美想方设法混进阿龙的舞龙队当起龙头,因积极改革舞龙模式将阿龙颜面扫尽,而凤美当着自己的面与暗恋她的啤酒厂小老板阿聪眉来眼去”,则将阿龙的坏情绪推到高潮,忍无可忍之下,他按风俗与凤美退婚,此举令他失去舞龙队姑娘们的尊重。
事后,阿龙追悔莫及,为发泄心中郁闷,他于醉酒后跳上屋顶舞起惊人心魄的醉舞龙,众人惊叹不已之际,凤美也对他有了重新认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在剧情上,这部电影的确没有什么创新出奇之处,这也就是为什么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不算太高。
不过我个人喜欢这部《花腰新娘》主要是在于秀美的山水、朴实的民风、原生态的配乐还有演员出色的演技。
云南一直是中外游客钟情的旅游胜地,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它的灵秀神韵。
一部《花腰新娘》则尽情的展现了云南红河石屏地区的奇美山水。
不论是电影中阿龙和凤美嬉戏的那条小河,还是最后他们纵身跳入的小水塘还有凤美总是抬头遥望的天空都让人印象深刻。
那种清清得澄澈,那种绿绿得生动,那种蓝蓝得纯净。
整部电影在色彩的运用上让人物服装的鲜红亮丽与自然风景的青翠欲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虽然红绿本是对比色,但是恰到好处的运用则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有人说《花腰新娘》这部电影更像是一场民俗风情秀,这话一点不假。
电影中所呈现的花腰彝族人的生活习俗与状态让人感受到他们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花腰新传》读后感
《花腰新传》读后感《花腰新传》是一部让人沉浸其中,感悟生命真谛的作品。
作为一名专业读者,我深深被这本书所吸引,不仅是因为它的文学价值,更是因为它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这本书以女性视角展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沉浮,以及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挣扎。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花腰的成长历程,展现了她在家族、爱情、友情等各个方面的矛盾与挣扎。
花腰的命运被家族的传统所束缚,她不得不在尊严与忠诚、责任与自由之间做出选择,最终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在这个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物质和功利所迷惑,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和情感的真谛。
《花腰新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剖析,唤起了我对生命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应该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另外,书中对于女性命运的探讨也让我深感触动。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被束缚于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定位,缺乏自主权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花腰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女性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女性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敢于挑战传统,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后,我想说,《花腰新传》不仅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好书,更是一面照亮内心的明镜。
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选择,激励我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珍贵,也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珍惜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总的来说,《花腰新传》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温暖的作品,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多彩,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选择。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道,活出真正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像花腰一样,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内心的真正幸福。
《花腰新娘》观后感
《花腰新娘》观后感篇一:观《花腰新娘》有感《花腰新娘》是一部以少数民族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优秀影片,他通过彝族青年阿龙和凤美的带有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景观,热情的歌颂了那象征着我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兴旺和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战胜一切的龙的精神,而龙,有时也用来喻意英雄或成功人仕另类女子凤美单纯、聪明、倔犟、豪气和略带“野”的性格,突显了她的可爱、纯朴和坚强,从她的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不难看出她对爱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不断地以她特有的方式向传统的封建习俗发出挑战,她期望她能成功,也期望她的姐妹象她一样去追求自由与幸福,这就是她为什要参加舞龙队的真正原因。
他其实很爱她的丈夫阿龙,而且爱的很纯情、很执着、很火热,然而原本很激情、很火热的爱,却被“归家”的这一封建婚俗扼杀在摇蓝里,她恨透了这种封建恶俗,她要抗争,要悍卫自己爱的权力,因此她打破俗规要与阿龙进洞房,她也希望他的丈夫能真正成为一条龙,而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不可明喻的一番苦心(我管它叫爱情故意),往往会让人产生爱的错觉。
她敢挑战男权,与男人摔跤,说明在她心里确实存在着龙的精神。
阿龙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他朴实、善良、忠诚和谦让,从凤美不愿嫁给阿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只不过他出身舞龙世家,肩负着龙的传人这个历史使命,不敢有半点懈怠和私心,更不能有丝毫的损毁,可见龙的形象和龙的精神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其实他也反对“归家”这种封建陋习,在入洞房时他不是说:“三年呀,你可不要跟阿聪跑了”是啊,三年只不定发生什么,他也被这一恶俗打得泄了气,当他感到那象征性的花腰带也保不了他的婚姻时,他把它还给了凤美,给了她自由,也免得日后更被动、更难堪,他舞醉龙就是发泄内心的不甘示弱,他要舞。
电影《花腰新娘》主人公的性格生态探析
004《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花腰新娘》作为一部经典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经久不衰。
通过性格生态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与作品分析法,对《花腰新娘》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二者在性格关系上有保守与反叛、传统与革新、爱情与自由之特征的结论。
在影片中,二人通过斗争合一与规律合一的过程,使二人性格关系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关 键 词] 《花腰新娘》;性格生态;性格关系电影《花腰新娘》主人公的性格生态探析杨 雪性格是个人的现实态度与个人行为相互影响所形成且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而“性格生态是生态个体性格动态发展过程的一种生态系统。
”[1]3在性格生态系统中人的性格不再是静态、停滞与单一的,而是动态、发展与多面的。
它随着个体所处阶段、个人角度、层次、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状态。
“性格生态以生态学为理论元点,以生态美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生态批评的批评原则和生态辩证法,在鲁枢元教授精神生态的指导下延伸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
它以性格质点、性格质构为逻辑节点,形成性格生态特有的二级生发路径,其生发过程及结果显示出活态性与立体性。
”[1]3《花腰新娘》是少数民族类型电影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阿龙与凤美的性格关系是性格生态的呈现。
在电影《花腰新娘》中阿龙与凤美的性格关系整体上从保守与反叛、传统与革新、爱情与自由的性格关系之特征展开,二人共同经历对抗到交融,再到和谐共生的过程。
一、保守与反叛的对抗人是社会性动物,后天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可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等,都是一种美场呈现。
“像一切物质一样,美离不开时空的制约,其形体在一定的区域存在与活动,其氛围在一定范围生成与弥漫,这就构成历时的美场。
”[2]1电影《花腰新娘》中的阿龙与凤美,他们性格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美场”,也正是在这特定的环境中,二者才能呈现出保守与反叛的性格交织、矛盾乃至冲突。
《花腰》读后感
《花腰》读后感
《花腰》是一本让人沉浸其中的小说,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深刻的情感
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荒诞和现实的世界。
故事以一个普通的女孩为主角,讲述了她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困难,以及她如何在这些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坚强和勇气。
小说的主题围绕着人性和生活的本质展开,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探讨了人
们在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命运,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复杂和多样性。
作者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丑恶,让读者对人类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小说中,作者还通过一些细节和情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思考。
他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反思,呼吁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不要被物质和虚荣所迷惑,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友谊。
小说中的一些场景和对话,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在阅读《花腰》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他通过小说的形式,传达了对人类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活和人性的启示录,让人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总的来说,《花腰》是一本充满情感和思考的小说,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活和人性的哲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感受其中的力量和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希望和温暖的世界。
花腰新娘观后感1500字
花腰新娘观后感1500字《花腰新娘》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婚姻的故事。
影片主要围绕着一个即将成为新娘的女主角展开,通过讲述她的成长故事,深入探讨了婚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惑。
观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启发,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我对于婚姻的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
在《花腰新娘》中,女主角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传统的社会环境中,她被灌输着婚姻的重要性和责任。
然而,在她追求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婚姻成为了一个阻碍她前进的绊脚石。
这引发了我对于婚姻和自我价值之间的冲突的思考。
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个体的幸福和成就感并不完全依赖于婚姻的存在与否。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期望的束缚。
其次,电影中展现了婚姻的现实面貌和挑战。
婚姻不仅仅是一场浪漫的爱情,它也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在电影中,女主角与丈夫之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和矛盾。
她们的婚姻并不完美,却充满了爱和共同的成长。
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婚姻是一场需要经营和付出的关系。
不论是日常琐事还是大问题,都需要双方的沟通和妥协,才能使婚姻走向成功。
而且,《花腰新娘》也探讨了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在电影中,女主角在婚姻中经历了权力的转移和重新分配。
她从一个被动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一个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人生的强者。
她意识到婚姻中的双方都应该平等相待,并且不应该以权力来控制对方。
这点给我很深的思考和启发,一个健康的婚姻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
除此之外,《花腰新娘》还通过女主角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女性独立和自强的重要性。
女主角在家庭和事业中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她始终保持着坚韧和勇敢的态度。
她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一个被束缚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自信而独立的女性。
这告诉我们,女性在婚姻中不应该仅仅以妻子和母亲的身份来定义自己,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事业,追求自己的价值。
最后,《花腰新娘》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传递出了关于婚姻和爱情的真实和感人的道理。
花腰新娘之感
观《花腰新娘》有感《花腰新娘》讲述了一对花腰彝青年阿龙和凤美的爱情故事,其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花腰彝民俗。
影片开始便交代电影是以云南少数民族花腰彝为背景,“尼苏人,俗称花腰彝,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
”社会民俗:在影片中贯穿始终的是花腰彝的“不落夫家”的婚俗。
影片一开始便介绍:“花腰彝有一个世代风俗:男女成婚后新娘不能与新郎同房,最少要等三年,新娘才能住进新郎的家,此风俗称之为‘归家’”。
然后画面跳转,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花腰彝婚礼展现在我们眼前,婚礼的主持者用彝语唱道:“择个良辰日,结成龙凤配,要守彝家道,三年不得归,待到归家后,出入成双对,直至白头老,凤舞随龙飞。
”婚礼当天晚上,凤美喝醉了酒,从窗户爬进了阿龙的房间。
第二天一大清早,阿龙的大嫂叫他起床干活,走进房间看到两个人在一张床上睡着,吓了一跳,就惊叫了一声,手中端着的豆子撒了一地。
阿龙的大哥、阿爸、阿妈听到声音,赶紧跑上来。
当看到这种情形后,阿妈说了句“真丢人”,阿龙的大哥赶紧将阿龙拖下床带了出去,嫂子和阿妈叫凤美起来,可是凤美坐起来眼睛转了一圈之后又躺下了,阿爸生气地说“给我连人带床抬回娘家去”。
当凤美在被抬回去的路上,小孩子跟在后面喊“新娘子被送回家喽”,被抬回去之后,她阿爹给她送饭时也说“真丢人”。
人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凤美违背了“不落夫家”的习俗。
后来一年一度的舞龙大赛到了,凤美为了能天天见到阿龙,便不顾“归家”习俗的限制,一心要参加龙队。
影片中还展示了大嫂和小七妹对“归家”的认识,大嫂对凤美说:“没归家的时候,我成天可快活了。
舞龙一舞一个通宵,都不知道累。
”大嫂的言外之意就是女子归家后就不能再舞龙了,整天被家务事缠着,在影片中大嫂总是很忙,为公婆烧洗脚水,磨豆子,做饭……,可以说没有了做姑娘时的快乐。
小七妹三年到了没有归家,后来因为不想归家还产生了逃跑的念头,通过阿玉的口,我们得知小七妹不归家的原因是“怕归了家就不自由了,也不能舞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腰新娘》观后感
篇一:观有感
是一部以少数民族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优秀影片,他通过彝族青年阿龙和凤美的带有浪漫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再现了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域景观,热情的歌颂了那象征着我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兴旺和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战胜一切的龙的精神,而龙,有时也用来喻意英雄或成功人仕另类女子凤美单纯、聪明、倔犟、豪气和略带“野”的性格,突显了她的可爱、纯朴和坚强,从她的敢爱敢恨、敢做敢为,不难看出她对爱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不断地以她特有的方式向传统的封建习俗发出挑战,她期望她能成功,也期望她的姐妹象她一样去追求自由与幸福,这就是她为什要参加舞龙队的真正原因。
他其实很爱她的丈夫阿龙,而且爱的很纯情、很执着、很火热,然而原本很激情、很火热的爱,却被“归家”的这一封建婚俗扼杀在摇蓝里,她恨透了这种封建恶俗,她要抗争,要悍卫自己爱的权力,因此她打破俗规要与阿龙进洞房,她也希望他的丈夫能真正成为一条龙,而有些时候就是这样,不可明喻的一番苦心(我管它叫爱情故意),往往会让人产生爱的错觉。
她敢挑战男权,与男人摔跤,说明在她心里确实存在着龙的精神。
阿龙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他朴实、善良、忠诚和谦让,从凤美不愿嫁给阿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只不过他出身舞龙
世家,肩负着龙的传人这个历史使命,不敢有半点懈怠和私心,更不能有丝毫的损毁,可见龙的形象和龙的精神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其实他也反对“归家”这种封建陋习,在入洞房时他不是说:“三年呀,你可不要跟阿聪跑了”是啊,三年只不定发生什么,他也被这一恶俗打得泄了气,当他感到那象征性的花腰带也保不了他的婚姻时,他把它还给了凤美,给了她自由,也免得日后更被动、更难堪,他舞醉龙就是发泄内心的不甘示弱,他要舞出自信,舞出龙的精神,他要用龙精神和号召力去赢得他的爱,去改变人们的思想,他成功了。
张静初把凤美的野性美彰显得很到位,而印小天把阿龙的品质美也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至,两位演员的优秀表演非常到位,他们一张一弛,配合的十分默契,堪称完美搭挡,这是他们的自身魅力所创造的。
凤美和阿龙最终以?志同道合,幸福美满?来演绎了这段?龙凤呈祥?的爱情麻辣烫,它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龙的精神,是一部唯美的集创造表演、音乐歌舞为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美丽风景的优秀大片。
篇二:观后感 09561033 戴晓易
[ 观后感 09561033 戴晓易]
第三次的课上,我们观看了>,初听到这名字时,以为是部很俗气的古装,观后感 09561033 戴晓易。
看到时候讲的是云南花腰族的一个浪漫的爱情轻喜剧。
我觉得张静初在里面演的角色李凤美真是天真烂漫得紧。
那一颦一笑,都透着天真,率性。
里面她演一个花腰族
的姑娘。
跟印小天演的花腰族的青年阿龙,两人青梅竹马。
儿时,跳水的时候就显出凤美的大胆跟野性。
我喜欢这样的人,吃饭的时候大口吃,即使发出很大的声音,
只因为自己自在。
她可以把衣服脱到只剩下肚兜,然后跟男人赤身相搏,只为那口气。
她可以有小女子的率性,也可有有男子般的勇气。
她是祸头子,她没有把一件
事干得完美,却让周身的人为她的精神,为她的开朗所动到完全地接纳她。
我觉得这样的人,这样的精灵只在云南少数民族才能存在。
人杰地灵,她不被束缚,她任
性,但是她也善良。
影片讲的故事是很简单的。
男女之间单纯的相吸,也没有太多的俗气的第三者之类的,只是讲了一个女子跟她的精神。
我是糊涂了,看完影片是
快乐的,里面有一些喜剧成分,比如,阿玉那呆呆的男朋友,导演故意地让他以丑陋的形象出现,最终两人还是在一起,我想是因为花腰族的姑娘们都是善良的,连初始觉得阴深的依玛也是善良的,她也是个人物,她去过城市,而后回来,被别人羡慕着,暗恋着阿龙,却始终没有表白,她没有自私,她也始终祝福着阿龙跟凤美。
还有小七妹,阿聪,阿龙的阿爹,阿妈,他们个个纯朴善良,即使年轻人们违了传统,违了规矩,他们也努力地去容纳,容纳新的世界,新的观念,观后感观后感 09561033 戴晓易》。
◆分享好文◆阿龙最后也很争气地训练出来那支不易的女子舞龙队,这是种成功了在他们的世界里??导演选择这两个人做电影的主角是很明智的决定,他们的名气
不太大,演技还没有模式化,头上没有世人为他们戴上的金冠,脚上没有名声套上的沉重锁链,这种”原生态“正适合这部以山歌开始,又以山歌结束的电影。
里面有纯纯的暗恋,有小小的心愿,有同心协力的姐妹,还有真实,不太甜,不太苦,细细琐
琐的真实,细水长流的真情,细中见著的欢笑,“癞蛤蟆”的对白,喂杨梅的情趣,阿爸阿妈洗脚的苦心,众人跑一万米的毅力,比起一些无病呻吟来,更打动人
心。
电影的镜头也不大讲究精致的美感,它只是很体贴的,把一段段不能说也不便讲的感情交待得明白,省下了很多无谓的台词。
导演只是用淳朴的角度,绿得发翠
的颜色展示青春和青春里不大不小的善良与坚持,默默暗恋着阿龙的依玛把绑腿送给了阿龙,小姐妹终于向不喜欢的求爱者say no,哑巴的小七妹也发出了声音,有情人终成眷属,只要有胆量有热情有真情,奇迹总会发生。
09561033 戴晓易
篇三:花腰新娘影评
影评
广告0842班张宇清47
花腰彝是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主要聚居在云南红河州石屏县的北部山区龙武、哨冲两乡镇,他们的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民俗丰富多彩。
这部电影的拍摄紧紧贴近花腰彝的生活,打破了传统民俗电影大多只是在场景上点缀或画面美化的创作方式,更深入真实
的反映了花腰彝多彩的民俗风情。
的故事就发生在山清水秀美丽富饶的云南,云南的山水是清绿的,剧情故事是清爽的,电影的背景是清澈的,而印小天的帅气是清朗的,张静初的气质是清秀的。
影片中青山绿水间的花腰彝多是一些俊男美女,风姿绰约,身着艳丽花俏的盛装,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美妙动人的“海菜腔”贯穿于整个电影当中,美丽煽情的烟盒舞也给我们展示了花腰彝原汁原味的石屏民族文化精粹。
“三年不落夫家”是花腰彝特有的婚姻习俗,“莫问爱的深不深,就看腰带给不给”的花腰带是花腰彝年轻男女的定情信物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体地位的传统观念,古老图腾发展而来的花腰舞龙,“土撑房”是花腰彝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米线也是当地吃不厌的主食,这些当地的民俗风情在电影中始终贯穿并得到充分展示。
泼辣、骄横、野蛮的凤美是阿爸用马奶养大的,寄托了导演对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希望;阿嫂则是一个顺从于世俗和屈从于道德束缚的彝族传统优良女性;在凤美帮公公婆婆洗脚时他们表现出满意是对凤美的宽容大度;淳朴厚实的彝族小伙阿龙对凤美美好却又复杂的爱恋;具有开拓精神却又不敢冲破传统婚俗的青年阿聪对凤美藏于心底的爱慕都是花腰彝家人文化心理真实的再现。
在如今无数电影出炉的年代,确实不算是一部出彩的电影。
它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山盟海誓的爱情,也没有勾心斗角的争斗和催人泪下的情感纠葛,只有纯真的女孩,纯真的爱情,美丽的山寨……一切都显得脱离世俗,一尘不染。
它也是一部很土的电影,土的地道,
也土的清新自然。
电影没有讲什么太了不起的事情,没有轰轰烈烈生死相随的爱情,没有功成名就惊世骇俗的功业,更没有什么天灾人祸,没有世界需要拯救,也不是要借少数民族的背景来宣传什么妇女解放的事业。
就是一个热辣辣,倔强得几头牛都拉不回的花腰族姑娘死心眼地要跟她的新婚丈夫一起舞龙。
李凤美从小失去了母亲,胆子大,脾气硬,她嫁给了舞龙世家的阿龙。
根据当地的规矩,新娘刚刚嫁过门的三年内是不可以和丈夫同房的,这段期间内,如果丈夫退还订婚的花腰带,婚事就算吹了。
这三年内,男女双方不可以单独见面,三年后,女方才能正式住到婆家,这就称为”归家“。
而凤美天生就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为了常常见到丈夫,硬是加入了舞龙队。
中间自然发生了不少故事,让两个人生了嫌隙,阿龙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把花腰带还给了凤美……
虽然给人感觉很旧的故事,里面有纯纯的暗恋,有小小的心愿,有同心协力的姐妹,还有真实,不太甜,不太苦,细细琐琐的真实,细水长流的真情,细中见著的欢笑,“癞蛤蟆”的对白,喂杨梅的情趣,阿爸阿妈洗脚的苦心,众人跑一万米的毅力,但是比起一些无病呻吟来,更打动人心。
电影的镜头也不大讲究精致的美感,它只是很体贴的,把一段段不能说也不便讲的感情交待得明白,省下了很多无谓的台词。
导演只是用淳朴的角度,绿得发翠的颜色展示青春和青春里不大不小的善良与坚持,默默暗恋着阿龙的依玛把绑腿送给了阿龙,小姐妹终于向不喜欢的求爱者说不,哑巴的小七妹也发出了声音,有情人终成眷属,只要有胆量有热情有真情,奇迹总会发生。
女主角张静初在影片中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
她实实在在的表演方式让她在电影中不吝啬表情也不做作,不怕在镜头前露出丑怪的表情因此也不刻意去表现她的美,她不介意让情绪控制自己在悲伤的时候发出吼声到凄厉。
她对凤美这个形象的演绎相当传神的表现出了花腰彝姑娘直爽、豪放的性格,得到了花腰彝老人们的肯定。
在这部电影里,主角是花腰新娘,新郎自然没有那么出彩,但印小天最大的优点恰恰是跟张静初一样,不造作,不过火,不刻意地在镜头前突显自己。
能够在角色面前交出自己,是成为一个好演员的潜质。
在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里,到处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每个人都带着面具生活。
像这样质朴感人的民风已经很少很少,每个人都是很真实的活着,很真实的表现自己。
偶尔看一部这么清新的电影来冲淡我们现代人对时间、对名、对利的执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