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摘要】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在我们探讨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深入分析了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与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在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对世界佛教文化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译场、重要性、影响、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影响、传承、中外文化交流、地位、世界佛教文化、贡献、文化传统、结论。
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翻译家们的努力,佛经被翻译成了汉语,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理解佛教的教义。
这不仅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古代佛经翻译不仅对于佛教本身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翻译佛经,中国人民得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视野,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吸收和融合了印度文化的精华,使得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更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佛经中融入了许多印度哲学思想,开拓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视野,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学文化与文学相互影响,而佛学文化对文学的影响有:
(1)使国语的内容扩大。
佛学大辞典里的新名词逐渐加入了中国语言系统。
(2)语法及文体发生了变化。
佛经既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亦不用朗文之绮丽词句,同时佛经中倒装文法既多,而形容词,重叠语不少。
而且佛经文章构造形式新而美,外来语调色彩也浓,有一种调和而新鲜的感觉,可说是当时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
而且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如夸张,想象,譬如等等。
(3)文学情趣的发展。
中国近代的文学,例如小说歌曲,甚至文艺创作,皆与佛经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
佛学富有文学性的经典,再经过译界宗匠,以极美妙的国语翻译后,即使不信佛理,也会醉心于其词句而不忍释手,所以,中国文人皆爱好读佛经来使其文章更美妙,甚至想像力也不段增加,诠写方法也不期的革新,其直接影响中国文艺的发展,如中国文学巨著水潇传、红楼梦等,其结构及笔法,都受华严、涅盘等经的影响,宋元明以后,杂剧、传本、弹词等长篇歌,也是间接吸收‘佛本行赞’之笔法而写的。
此外如西游记等,更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削作。
佛学对文学的影响是很大的,而文学也是取佛学之精华而吸收的。
文学对佛学的影响主要是,文学促进了佛学的发展,文人们是创作带有佛学的思想,从而传播了佛学思想,促进了佛学的发展。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在我国历史上,经文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翻译实践开始于经文翻译,最早的与外国文化交流也源于佛教翻译。
引言: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1999,11)。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操作对象是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是通过语言传播文化,因此传达原语信息才是翻译的实质。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定义看,文化的定义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语文明两方面内容。
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工具和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质文化”实体;精神文化指人类大脑里的成就,包括思想、语言和其它超越结构的成就,如哲学、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作为两种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人员,应该广泛考虑这两方面的各领域。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不仅仅是跨语言体系的转化。
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大多生存至今,就因为它们之间代代相交流、相互促进和发展。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翻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克非博士认为“翻译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意义的文化活动(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9,37)。
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翻译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
没有口头或书面翻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会传到西方国家;没有翻译中国古代汉唐王朝的成就,不可能对其邻国尤其是韩、日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认为,”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马祖毅,xx:18)。
中国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史九百余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
可见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
佛经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承传也带来巨大冲击,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也相应地对中国文化带来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2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 2 ) 意译的造词方法。如应用修辞学上的比喻方法来创造汉译佛 教词语。例如以“爱”为本体的意译词有“爱火” , 情爱如火, “爱河” , 情欲为害, 如河水之溺人。
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 3) 合璧词的创造。由音译和意译两部分组成的一个译词称为合璧词。汉 译的佛教词语中, 有不少是一半为音译梵文的汉字, 一半是意译的汉字。例 如音译的“魔”与汉字“王”合璧为“魔王” , 意为鬼怪头领。还有诸如 “禅宗” 、“佛法” “僧人” 等词成批产生, 其能产性是惊人的。这种方 法由于能够标识出一个物体和概念的种类, 易于理解, 因此在对西方语言的
四、佛教作品的汉译在翻译方法上对中国语言的 影响
佛教在翻译方法上给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
遗产。在十九、二十世纪, 西方文化入侵中国, 这是继吸收念和术语。
西方的宗教、科技、政治理念需要用中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
来表达,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汉语在与印度 语言打交道的几个世纪中所积累起来的资源。
一、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
其次, 在汉语的发展史上, 众多佛教词语的涌现, 促进了汉 语构词法的丰富与发展。
再次, 佛教的传入推动了上古到中古转折时期汉语的双音 节化进程。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首先, 佛教的中国化带来了汉语词汇的极大丰富。一方面, 历代佛 经翻译者运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创造出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汉语新 词。仅刘正琰、高名凯在《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收集的梵文佛教词语 就有1050 条。这些词中有������ 塔������ 、������ 魔������ 、������ 刹那 ������ 这些我们今天仍常用的词。另一方面, 不少汉语中的已有的词被 赋予了佛教的意义, 出现了大量的佛化汉词, 如:空������ 、解脱������ 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源于佛教中的佛经 故事、教义理论、礼俗习惯和禅宗典故, 如������ 昙花一现������ 、������ 天花乱坠������ 、������ 作茧自缚������ 、不可思议������ 、������ 五体投地 ������ 、������ 百尺竿头������ 、������ 点石成金������ 等。此外, 汉语的谚 语中也有一些是来自佛教的, 如������ 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 、 ������ 无事不登三宝殿������ 、������ 临时抱佛 脚������ 等, 有不少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为中国人的语言增添了许 多色彩。
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作为一种流行于亚洲的宗教,已经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始于汉朝,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其间不断地有佛教经/books被翻译和传播,寺庙被建立,修建丰富的佛教艺术作品和宏伟的佛塔。
佛教的教义,明亮,温暖,平和派很快就吸引了众多的中国人参与到佛教中来。
佛教的教义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不同方面,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等。
在佛教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逐渐走向了更加宽松和包容的方向。
佛教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最大的影响体现在中国度理学派的兴起,这种哲学观点认为我们的人生应该是炼出清净的心灵。
度理学派提倡了不同于儒教的思考方式,呼吁人们静坐冥想,建立更清晰的思考方式和伦理观点以追寻平和的心态,这些都为中国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佛教的“缘起性空”哲学思想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哲学思想提倡了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这种思想可以在中国哲学的“太极哲学”中找到。
相信“缘起性空”的信仰者,会发现一种更加清晰、更加平和、更加欣赏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心态。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佛经,这些经书在汉唐时期不断被翻译。
佛经中的故事、寓言和智慧给了许多中国文学的作品启示。
比如《西游记》就是中国文学中具有佛教元素的典型作品。
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在绘画和雕塑领域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
中国的佛教艺术在古代时期就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佛教艺术作品。
佛教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意念上不同于其他宗教的艺术,更注重内敛、静态的表现方式。
这种表现方式对中国画和书法以及唐代独特的乐器胡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信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信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信仰相融合的现象。
它使得中国文化变得更加宽松,包容不同思想和信仰的人。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史 纵 横
浅谈佛经翻译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杨 玲
( 陕西 学前 师范 学 院外语 系 陕 西西安
【 摘
7 1 0 1 0 0) 要 】 本 文通 过分析佛 经翻译与 文化 交流发展 关 系, 探讨佛经翻 译对汉语言 、 汉文 学和 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 为佛 经的 圆融精 .
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四结语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当翻译行为作为某个译者的个体活动时其动机具有偶然性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不确定性但是当某类翻译活动成为一定规模并具有持续性的集体和发扬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
神促使 了传统的儒 家和合精神 的发展 , 也丰富 了中国的哲 学思 想; 同时, 对中国文化 的语 言、 文 学发 生了很 大影响。 【 关键 词】 佛 经翻译 ; 中国文化 ; 汉语 言; 汉文学; 中国哲学
一
引 言 成 今天 的 汉文 学 。从 内 容上 看 , 佛经 翻 译促 使 了中 国文 学 的繁荣 , 佛经 的汉译 使发 源 于 印度 的佛 教在 中 国大放异 彩 , 随之 带 来 了 佛教 文学 中丰 富的想 象力 把沉 闷的古 汉语 解放 了出来 。例如 , 很 长 佛 学 的研 究 风 潮 , 不仅 开 创 了 中 国宗 派蓬 勃发 展 的新 面 貌 , 而且 丰 段时间, 我国最赋有想象力的作品要数庄周和屈原的作品了, 直 富 了中 国文 学 创 作 的 内涵 , 成 为 了中 国 文化 遗 产 非 常 珍 贵 的一 部 W J I 4  ̄经 的传 入 , 我们 有 了 《 封神榜》 、《 西 游记 》等小 说 , 期 中超 自 分 。正 是 由于 佛教 翻译 如 此特 殊而 重要 的地 位 , 在 翻译 理论 中 学 习 然 的想象人 物 哪吒 , 孙 悟 空和其它 拥有 超 能力的众 神 鬼怪都 深深 地 和 了解 它尤 为重要 。 吸 引了 我们 ,“ 三 头六 臂 ” , 上 天 入地 , 能 变身 形等 给 每一 个 中国儿 翻 译不 仅是 一种 简 单 的转换 符号 的过 程 , 更是 一种 承载 语 码的 童都插 上了想 象的翅 膀 。 文 化信 息用 另 一种 语码 转换 而来 , 进 而 推动 不 同 文化 间 的传 播 , 交 ( 3 )中 国文 化其 他 方 面的 改变 。经 文 翻译 对 中国 文化 的 影 响 流 和融合 。 对 于佛经 的翻 译亦 是如此 , 回顾佛 教在中 国的发 展历 史 , 深远, 并且渗 透到 了人 们生 活的每 个角 落 。电影 中关于和 尚尼姑 的 不 难 看 出由 佛 经翻 译 表现 出来 的 “ 圆 融 ”特征 和 中 国传 统 文化 更 生活 描述 , 关于人 们崇 尚佛 教的体 现 ; 音乐 中相关 的曲词 乐 ; 绘画 中 包 容性 的特点 。 以佛 教故 事和人 物为 素材 ; 中国每 个城 市都常 看到 的佛教 神像 和雕 二、 佛经 翻译 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塑 。可 以说 , 没有佛 教 的传入 , 就没 有龙 门和 云冈石 窟中 的雕塑 ; 就 1 、 从 佛 经翻译 看 中 国文化 的 和合精神 没 有 敦煌 珍贵 的壁 画 和 飞天 。以上 种 种都 是 中国文 化 中不 可缺 少 回顾 中国 的翻 译 文 学 , 曾经 出现 过三 次 大 高潮 : 第 一 次是 在 汉 的部 分 。 走 进中 国世 代相传 的信仰 中 , 许多 的观念 都来 自经文翻 译 , 唐 时期 , 这 一阶 段 的翻译 主要 以佛 经翻 译 为主 , 其代 表人 物有 道 安、 老 人们 常 常提 到的 因 果报 应 , 善有 善报 , 恶 有恶 报等 都 是经 文翻 译 鸠 摩 罗什 及 玄奘 等 ; 第 二 次是 在 明末 清 初 , 主要 以 翻译 各 类经 书 为 对 中国文化 的改变 。 主, 如利 玛窦 对 《 圣经 》的翻 译等 ; 第 三次 则是 在中 国近代 , 此 时多 三、 促进 了 中国哲学 的改变 种文 体 的 翻译 相 继 出现 , 翻 译 的种 类 也逐 渐 开 始增 多 。由 此可 知 , 经 文 的传 入 也促 进形 成 了 中国 的 新哲 学—— 新 孔 学 。尽 管 传 佛经 翻译 从掀 起 第一 次翻 译 高潮开 始 , 在中 国历 史上 已经 延续 了上 统 的佛教 和新 孔学都 着重 强调 自我修 养 , 但 在 中国传 统的 哲学 中提 治理 国家 , 镇 压暴 动 ” , 而不 同与佛 教意 在帮人 千年, 究 其 原 因不 仅 受到 了当 时客 观历 史 条 件的 影 响 , 更是 由 于佛 到的 自我修 养是 指 “ 教“ 圆通 ”思想 起着 关键 的作用 。 超脱 凡世 已到达 得 道成 佛 的 目的 。新孔 学提 出 了 “ 上 帝 法则 的观 《 辞源 》 中解释 “ 圆融 ”一 词 为: “ 圆融 , 佛教 语 。破除 偏执 , 圆 念 ” , 主张 相信天 人合 一 , 一 旦天 人合 一后 , 他们 “ 治理 国家 , 镇压暴 满 融 通 。这赋 予 了佛 教特 有的 性质 一开 放和 包容 。因此 , 佛教 传入 动 ”的神 圣使命 就完 成 了。新孔 学的 显著 特点在 于 : 很好 的运用 了 中 国之 初 , 既能 保 持 自 己的 特性 , 又 能 与 中国 传统 的 各 家学 说相 互 辩证 法 , 在 批判 佛教 的 同事 再 吸收 了她 一部 分 的观 点 。由此 , 中 国 沟 通 和交 流 , 例如 , 用 顺应 融会 的态 度对 待儒 道学 说 , 并效 仿其 譬如 形成 了完 善的本 位论  ̄ 0 t i f " 值论 以及关 于 生活 的哲学体 系 。所 以, 佛 淑 世 化 民 的正 面 的社 会 作用 。中华 民族 在 悠 久的 历 史 中形 成和 发 教的翻译 为 中国哲学 注入 了新 能量 。 展 了 比较 稳定 的文 化 形态— — 中国 传统 文化 , 其形 式多 样 并不 断发 四、 结语 当翻 译行 为作 为某个 译者 的个 体活 动时 , 其动机 具有 偶然 性和 展变化, 是 中华 民族 智慧 的 结 晶 , 但 其 不变 的 “ 和 ”的精 神 内核 却 在 社 会历 史的 发展 变 化中 受到 了一 致的 推崇 , 并得 到 了不 断的 丰富 不 确定 性 , 但 是当 某类翻 译活 动成 为一 定规模 并具有 持续 性 的集体 和 发 扬 。“ 和 ”的 精神 解 释 为 “ 一种 承 认 , 一种 尊 重 , 一种 感 恩 , 一 活动 时 , 就必 然具 有深 层 次的 社会 文化 原 因 , 同时 也会 对译 入语 的 佛 教翻译 正是 如此 。仅仅 种 圆融 ” , “ 和” 的基 础 , 是和而 不 同, 互相 包容 , 求 同存异 , 共生共 长 。 社会和 文化 造成 具有深 度和 厂度 的影 响 , ( 叶小 文 ,2 0 0 5 ) 佛教 “ 圆 通 ”的思 想就促 进和完 善 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 “ 和合 ” 、 “ 圆 而 中 国传 统 文化 “ 和合 ”的 精神 内 涵与 佛 教 的思 想 中 的 “ 圆 融 ”的文 化 精神 特质 。佛经翻 译是 中 国翻译 史上 的一次 高峰 , 给中 通 ”极具 相 似 性和 相 通性 。因此 , 佛 教传 入 中 国 , 并没 出现 像 欧 洲 国的文化 内涵注 入了新 的活力 。 中 世纪 因文 化和 宗 教冲突 而导 致 战争 的现 象 , 反而与 本土 文 化相 互 融合 , 相 得益 彰 , 并且促进 和完 善 了中华文 明 。 【 参 考文献 】
佛经翻译对中国翻译理论的贡献
佛经翻译对中国翻译理论的贡献
分为三个方面:
一、引发新的翻译理论。
从唐代以来,佛经的翻译一直是中国的翻译研究的基石。
传统的
中国翻译理论,受到中国佛学传统和真空思想的影响,强调全局性的重视,并强调完整、
完全,精确和准确的精神。
这使得中国在翻译学理论发展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与
西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也受到西方翻译学关注,如功行宏瑞等和泰戈尔等囊括在内。
二、丰富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内容和范围。
从佛经的翻译开始,中国翻译理论的内容和范围
就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从古典文学翻译到新语言的场所。
例如,对佛经的翻译的理论影响,让汉语的类比成为融合中外传统的新方法;此外,大量的佛经翻译工作,也促进了中国人对外语语言的熟悉与消化,使翻译技巧和方法得到了加强;最后,佛经翻译也在开发新技术和新范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积极促进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佛经的翻译,不仅在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
要作用,而且在翻译技术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佛经翻译是由中国优秀的翻译家们创造出来的,此时此刻,这些佛经翻译仍被认为是一个终极的翻译基准,并且为今日的翻译理论作出持久性的贡献。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佛经文学翻译及其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陈红玉【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9)006【摘要】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from Han and Wei Dynasties to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as the first translation climax in China and has been exercising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Buddhism thus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rough its scripture translation.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 not only brought new words, new styles and new conceptions to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broadened and inspired writers' creative thinking and writing.%汉魏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佛教发源于印度,通过佛经翻译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了中国主要宗教之一。
佛经文学的传播不仅给汉语言带来了新语汇、新文体,也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在题材、内容、意境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3-15,88)【作者】陈红玉【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与国际交流系,江苏苏州215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相关文献】1.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近代文学翻译比较研究 [J], 骆贤凤2.简评佛经文学翻译之"三支" [J], 张伟华3.“伦理的博弈”:埃兹拉·庞德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中的伦理选择及解读 [J], 高博4.印度佛经故事与中国古典文学 [J], 李阳春5.探讨我国古典文学翻译教学利与弊 [J], 刘洋;崔凌;付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
2. 1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
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
音韵学的影响。微观上说, 佛经汉译对某些汉
字的读音产生了影响, 如伽叶的叶读sh..而不
读y.. ,
般若的般读b..而不读b..n, 道行的行读
h..ng 而不读x..ng 或h..ng, 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
读n..w..而不读n..nw.., 阿闍梨的闍读sh..而不
监护人使。玄奘的11种分工中, 前有译主, 即
译场主脑, 他精通华梵, 深谙佛理; 后有监护大
使, 乃饮差大臣, 受命于皇帝监阅译经。在具体
翻译过程中, 证义、证文在前, 主要负责审查原
文是否有讹误, 审查译文与原文意义是否有出
入, 保证了原文和译文的准确性: 缀文、参译、刊
定、润文在后, 主要负责对原文校勘, 对译文刊
还有一关于翻译的生动比喻, 即..翻也者, 如翻
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赞宁对
中国佛经翻译理论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今立
新意, 成六例焉..。这.. 六例..主要是归纳译经
中的各种情况, 提出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凡
诸类例, 括彼经诠.., 必须全面了解、融会贯通。
Aug. 2006
* 本文系属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04C562 )的研究成果。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神促使 了传统的儒 家和合精神 的发展 , 也丰富 了中国的哲 学思 想; 同时, 对中国文化 的语 言、 文 学发 生了很 大影响。 【 关键 词】 佛 经翻译 ; 中国文化 ; 汉语 言; 汉文学; 中国哲学
一
引 言 成 今天 的 汉文 学 。从 内 容上 看 , 佛经 翻 译促 使 了中 国文 学 的繁荣 , 佛经 的汉译 使发 源 于 印度 的佛 教在 中 国大放异 彩 , 随之 带 来 了 佛教 文学 中丰 富的想 象力 把沉 闷的古 汉语 解放 了出来 。例如 , 很 长 佛 学 的研 究 风 潮 , 不仅 开 创 了 中 国宗 派蓬 勃发 展 的新 面 貌 , 而且 丰 段时间, 我国最赋有想象力的作品要数庄周和屈原的作品了, 直 富 了中 国文 学 创 作 的 内涵 , 成 为 了中 国 文化 遗 产 非 常 珍 贵 的一 部 W J I 4  ̄经 的传 入 , 我们 有 了 《 封神榜》 、《 西 游记 》等小 说 , 期 中超 自 分 。正 是 由于 佛教 翻译 如 此特 殊而 重要 的地 位 , 在 翻译 理论 中 学 习 然 的想象人 物 哪吒 , 孙 悟 空和其它 拥有 超 能力的众 神 鬼怪都 深深 地 和 了解 它尤 为重要 。 吸 引了 我们 ,“ 三 头六 臂 ” , 上 天 入地 , 能 变身 形等 给 每一 个 中国儿 翻 译不 仅是 一种 简 单 的转换 符号 的过 程 , 更是 一种 承载 语 码的 童都插 上了想 象的翅 膀 。 文 化信 息用 另 一种 语码 转换 而来 , 进 而 推动 不 同 文化 间 的传 播 , 交 ( 3 )中 国文 化其 他 方 面的 改变 。经 文 翻译 对 中国 文化 的 影 响 流 和融合 。 对 于佛经 的翻 译亦 是如此 , 回顾佛 教在中 国的发 展历 史 , 深远, 并且渗 透到 了人 们生 活的每 个角 落 。电影 中关于和 尚尼姑 的 不 难 看 出由 佛 经翻 译 表现 出来 的 “ 圆 融 ”特征 和 中 国传 统 文化 更 生活 描述 , 关于人 们崇 尚佛 教的体 现 ; 音乐 中相关 的曲词 乐 ; 绘画 中 包 容性 的特点 。 以佛 教故 事和人 物为 素材 ; 中国每 个城 市都常 看到 的佛教 神像 和雕 二、 佛经 翻译 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塑 。可 以说 , 没有佛 教 的传入 , 就没 有龙 门和 云冈石 窟中 的雕塑 ; 就 1 、 从 佛 经翻译 看 中 国文化 的 和合精神 没 有 敦煌 珍贵 的壁 画 和 飞天 。以上 种 种都 是 中国文 化 中不 可缺 少 回顾 中国 的翻 译 文 学 , 曾经 出现 过三 次 大 高潮 : 第 一 次是 在 汉 的部 分 。 走 进中 国世 代相传 的信仰 中 , 许多 的观念 都来 自经文翻 译 , 唐 时期 , 这 一阶 段 的翻译 主要 以佛 经翻 译 为主 , 其代 表人 物有 道 安、 老 人们 常 常提 到的 因 果报 应 , 善有 善报 , 恶 有恶 报等 都 是经 文翻 译 鸠 摩 罗什 及 玄奘 等 ; 第 二 次是 在 明末 清 初 , 主要 以 翻译 各 类经 书 为 对 中国文化 的改变 。 主, 如利 玛窦 对 《 圣经 》的翻 译等 ; 第 三次 则是 在中 国近代 , 此 时多 三、 促进 了 中国哲学 的改变 种文 体 的 翻译 相 继 出现 , 翻 译 的种 类 也逐 渐 开 始增 多 。由 此可 知 , 经 文 的传 入 也促 进形 成 了 中国 的 新哲 学—— 新 孔 学 。尽 管 传 佛经 翻译 从掀 起 第一 次翻 译 高潮开 始 , 在中 国历 史上 已经 延续 了上 统 的佛教 和新 孔学都 着重 强调 自我修 养 , 但 在 中国传 统的 哲学 中提 治理 国家 , 镇 压暴 动 ” , 而不 同与佛 教意 在帮人 千年, 究 其 原 因不 仅 受到 了当 时客 观历 史 条 件的 影 响 , 更是 由 于佛 到的 自我修 养是 指 “ 教“ 圆通 ”思想 起着 关键 的作用 。 超脱 凡世 已到达 得 道成 佛 的 目的 。新孔 学提 出 了 “ 上 帝 法则 的观 《 辞源 》 中解释 “ 圆融 ”一 词 为: “ 圆融 , 佛教 语 。破除 偏执 , 圆 念 ” , 主张 相信天 人合 一 , 一 旦天 人合 一后 , 他们 “ 治理 国家 , 镇压暴 满 融 通 。这赋 予 了佛 教特 有的 性质 一开 放和 包容 。因此 , 佛教 传入 动 ”的神 圣使命 就完 成 了。新孔 学的 显著 特点在 于 : 很好 的运用 了 中 国之 初 , 既能 保 持 自 己的 特性 , 又 能 与 中国 传统 的 各 家学 说相 互 辩证 法 , 在 批判 佛教 的 同事 再 吸收 了她 一部 分 的观 点 。由此 , 中 国 沟 通 和交 流 , 例如 , 用 顺应 融会 的态 度对 待儒 道学 说 , 并效 仿其 譬如 形成 了完 善的本 位论  ̄ 0 t i f " 值论 以及关 于 生活 的哲学体 系 。所 以, 佛 淑 世 化 民 的正 面 的社 会 作用 。中华 民族 在 悠 久的 历 史 中形 成和 发 教的翻译 为 中国哲学 注入 了新 能量 。 展 了 比较 稳定 的文 化 形态— — 中国 传统 文化 , 其形 式多 样 并不 断发 四、 结语 当翻 译行 为作 为某个 译者 的个 体活 动时 , 其动机 具有 偶然 性和 展变化, 是 中华 民族 智慧 的 结 晶 , 但 其 不变 的 “ 和 ”的精 神 内核 却 在 社 会历 史的 发展 变 化中 受到 了一 致的 推崇 , 并得 到 了不 断的 丰富 不 确定 性 , 但 是当 某类翻 译活 动成 为一 定规模 并具有 持续 性 的集体 和 发 扬 。“ 和 ”的 精神 解 释 为 “ 一种 承 认 , 一种 尊 重 , 一种 感 恩 , 一 活动 时 , 就必 然具 有深 层 次的 社会 文化 原 因 , 同时 也会 对译 入语 的 佛 教翻译 正是 如此 。仅仅 种 圆融 ” , “ 和” 的基 础 , 是和而 不 同, 互相 包容 , 求 同存异 , 共生共 长 。 社会和 文化 造成 具有深 度和 厂度 的影 响 , ( 叶小 文 ,2 0 0 5 ) 佛教 “ 圆 通 ”的思 想就促 进和完 善 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 “ 和合 ” 、 “ 圆 而 中 国传 统 文化 “ 和合 ”的 精神 内 涵与 佛 教 的思 想 中 的 “ 圆 融 ”的文 化 精神 特质 。佛经翻 译是 中 国翻译 史上 的一次 高峰 , 给中 通 ”极具 相 似 性和 相 通性 。因此 , 佛 教传 入 中 国 , 并没 出现 像 欧 洲 国的文化 内涵注 入了新 的活力 。 中 世纪 因文 化和 宗 教冲突 而导 致 战争 的现 象 , 反而与 本土 文 化相 互 融合 , 相 得益 彰 , 并且促进 和完 善 了中华文 明 。 【 参 考文献 】
第五讲: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3.对我国语言方面的影响。(1)词汇。至少 有一千多词汇进入了汉语体系。菩萨、阎罗王、 世界、刹那、五体投地、因缘、果报、供养、 意识、解脱、一尘不染、有缘、意识、劫波、 魔鬼等。(2)语法。如是我闻。击于大法鼓。 供养于诸佛。后有了“打骂于他、取笑于我” 之类说法。(3)音韵学。反切法语佛经翻译 有关。《切韵》《广韵》等书,其中的辅音体 系和元音体系的建立,即受翻译的影响。四声 的确立,也与佛经翻译有关。
第五讲:佛经翻译的影响
2012年9月29
一、玄奘以后的佛经翻译
• 1.三大求法高僧之义净(635-713) • 671年由海路去印度,经25年,历30余国,其 中在那烂陀寺留学10年。700后独立翻译,11 年中共译出经律论56部,230卷。 • 2.佛经翻译四大家之不空 • 不空(705-774)是北印度婆罗门种,梵名阿 日佉跋折罗,幼年随叔父来中国,15岁拜金刚 智为师。741年从海路到斯里兰卡,遍游五天 竺,746年回长安,译经110部,143卷。
4.宋时的译经
• 宋赵匡胤印大藏经。982年,又建译场。到 027年,译经500余卷。后因缺梵文经卷, 译经时断时续。
二、佛经翻译的影响
• 1.思想界的影响。(1)佛经传入,其唯心主义 哲学与我国传统老庄哲学结合,到南北朝 时,这种思想已至极盛。佛教的传播促进 了道教的创立,佛道为争取统治者的支持 而相互竞争。范文澜提到佛道儒三家的关 系: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 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道则相互排斥; 儒家对道家不排斥也不调和,道家对儒家, 则有调和无排斥。直至禅宗奠定后,佛儒 才获得调和,佛道亦沆瀣一气。
不空(705-774)
• 自玄宗迄代宗,皆为灌顶国师,官至鸿胪卿,封肃 国公。 • 翼赞三朝,近三十载。上至朝廷,下至藩镇,无不 结纳,声势烜赫。770年住持五台山,造金阁寺, 铸铜为瓦,瓦上涂金,费钱亿万。范文澜在《唐代 佛教》中称,不空临死遗言中,充分体现出其鄙吝 之心。遗书说:“其车牛……菜园,吾并舍留当院文 殊阁下道场师僧,永充粮用香油炭火供养,并不得 出院破用,外人一切不得遮拦及有侵夺。”那是死也 不肯布施的了。不过,其遗言中又称“无殉利以辱 身,勿为名而丧道”,看来他还真是得道。
浅述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述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郭静(1101010025)内容摘要: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彻底融入到中国各时代的文学,它对文学思想、语法、词汇、体裁等文学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中国文学能不断发展和繁荣,佛教功不可没。
本文通过有条理的分析和讨论,讲述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学影响正文: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中华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信奉佛教的民族。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诞生在印度次大陆,东汉永平年间,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从天竺传入中国,从此在中国扎根、发展,并迅速成为中国各阶层人民信仰的宗教,而且长盛不衰。
期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历代高僧对佛教的弘扬,王侯将相、鸿儒雅士们也逐渐受到熏陶,加入这一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最终广大的贫苦百姓成为佛教最大的支持者,他们信仰佛教,终使佛教在中国成为常青之树。
因为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和政治支持,佛教在中国空前兴盛,到了唐宋时期,已经达到鼎盛时期。
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文学领域中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文学与中华文学在不断地矛盾冲击和辩论结合下,佛教终于汇入了中华灿烂文化的长河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之广,是无法估量的,无论是思想观念、语法、词汇、体裁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佛教文化熏陶,有了积极的发展和进步。
一、文学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佛教自两汉之际输入中原后,即对中国文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时空观、人生观、死亡观方面给中古文人以全新的观念、思想和境界,促进了中古文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和探求,同时拓展了文学创作的思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文学发展的方向。
佛教创立时,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婆罗门教及史诗中的时空观念,并有巨大的创新。
在空间观上,佛教从佛法广大无边、无所不在的理念出发,把人间的佛教竭力推向了无限绵邈的宇宙之中,架构了凡人难以想象的宇宙立体空间论,这主要体现在“三千大千世界”和“三界”以及各种佛国净土的说法上。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关于佛经译文的总的特点,梁启超曾加以总结,归纳成十条: 一, 普通文章总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佛经一概不用(除支 谦流之译本);
二, 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丽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
三, 倒装句法极多; 四, 提携句法极多;
五, 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
六, 多复牒前文语; 七,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字而成之名词———一句词中含形容 格的名词无数; 八, 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致数十; 九, 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十, 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
采取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合理清晰地表达原文 的思想内容和深层意义,但是考虑到译语的通顺流 畅就得采取意译的方法以确保译文不但要符合目 的语的语法规范更要符合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 文化语境,使之靠近译文读者。所谓准确地音译就 是保持源语言的音位特点,为汉语输入更多的外来 词汇。在译文的文体风格方面,玄奘主张使译文与 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尽量让汉译版的佛经突出源 语文本古雅朴素的风格。玄奘的翻译思想是严复 “信、达、雅”这一翻译准则形成的精神源泉。 另外,现代英语翻译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增词、删词、拆分、合并、译名假借等也来 自于玄奘的翻译思想。
鲁迅指出: “魏晋以来, 渐译释典, 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 文人喜其颖
异, 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 遂蜕化为国有。” (1998 : 30) 两万多卷佛经 涉及了印度的哲学、文学、逻辑、医药、天文、文法、声韵、音乐、舞 蹈等诸多内容,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与清新的风格。其中不少 是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不朽的源泉。 佛经中文学性很强的篇章不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不朽的题材。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故事原型正是唐朝高僧玄 奘历经磨难、誓向西域求取佛经的曲折历程, 根据陈寅恪的系统考证, 该小说作者吴承恩在加工创作时借用了相关佛典里的许多情节。陈寅恪 指出, 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贤愚经》、《顶生王缘品》里争夺王位的 故事, 沙和尚的很多情节源自《慈恩法师传》, 猪八戒来自义净翻译的 《毗奈耶杂事三佛制芘诌发不应长缘》,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半夜得到 法术的故事, 就是佛经里禅宗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给六祖慧能传说的演 变, 还有, 《西游记》着力描写的九九八十一难取材于《严华经》里善 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情节。
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doc
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中国历代学者的汉语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语义研究阶段,语音研究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等中国的语言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
因为国家统一已久,所以学术空气较浓。
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在语义方面,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有阅读古书的能力。
1南北朝(420-589)以后,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这不是偶然的。
当时诗律学逐渐发达,为了研究韵律和节奏,需要明确地分析语音的构造,发现声调的特性。
由于佛经的翻译,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
远在第二世纪(东汉),中国人已经能够把每一个音节分为两部分,就是现代所谓声母和韵母。
相传沈约(414-513)写了一部四声谱,当时诗人们已经注意到汉语里有四声,并且把这种认识用在诗律的实践上。
字典之外有韵书,其实韵书也是字典之一种,不过它是按音编排的字典罢了。
陆法言的切韵(601)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
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元明两代),中国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在北方话的活语言方面。
4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
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
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2文字是语言的代表,因此,古代一切用汉语写下来的文字记载,对汉语史来说,都有作为资料的价值。
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口语的作品。
就先秦来说,诗经的国风就是民间口头文学的记载;论语也可能是孔门弟子所记录下来的当时的口语。
当然,其他还有许多接近口语的作品,例如易经的彖辞和象辞就有许多俗谚在内。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3.1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哲学重经验
认识,轻理论思维,注重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轻视思考彼岸的问题。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传统思想便不断受到佛教思想的冲击。
首先,在人生观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首要探讨的就是生与死的问题。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解脱生死,人处在无休止的轮回当中,宇宙万物也都在轮回当中,还将宇宙划分层次,有天堂、人间及地狱。这一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致使许多人相信,人生的确有轮回,人生的确有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要解脱苦难的唯一方法就是摆脱轮回。也使人相信人确实有前生也有来世,可能寄托于不同的形体中,可能在天堂,在人间,也可能在地狱。
其次,在宇宙观上。我国秦汉时期便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宇宙论体系。这一体系一直为儒家和道家所继承发扬。自佛教宇宙观传入以来,这一理论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了各种争论。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属于典型的唯心主义。故儒佛道三家就开始对有神与无神、宇宙的虚与实的问题争论不休,这些争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宇宙和探索宇宙的奥妙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方面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2.佛经翻译的概况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续至宋元,经历了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初期共译经书570部,译经多由外籍僧人口授,汉人笔录。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和竺法护。东晋至隋代这一阶段被称为佛经翻译的发展期,期间共译佛经3155卷,著名的翻译家及理论批评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大有成就,在理论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到了唐代,佛经翻译发展至鼎盛时期。据记载,此期的译经数量为玄奘的贡献最突出,他不仅译经达70部之多,译法更高超,或直译或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规也”。历经了发展鼎盛之后,到了宋元,在朝廷的支持下,译经事业虽还在继续,但在唐后期及周朝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已使其繁华成了历史。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中止。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纵观佛典汉译的历史,除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四大译师”之外,尚还有留下姓名的译者200多名,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祁志祥,2000:76-7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与佛教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与佛教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佛经翻译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佛教从中亚传入中国,逐渐深入人心,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国发扬光大。
佛经翻译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佛经翻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当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带来了大量的经典著作。
为了理解和传播佛教的真谛,中国的僧侣们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
他们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将佛经翻译成汉文,使得这些经典得以传播到广大的民众中。
佛经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文字的转化,更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传播。
翻译者们不仅要掌握原文的语言文字,还要深入理解佛教的思想理念,从而将其准确地翻译成汉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翻译者们常常要借助注释和注解,以便更好地传达佛教的教义。
佛经翻译的活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佛经翻译,中国的僧侣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佛教的教义,也能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
佛教因此得以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除了佛经翻译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在当时,中国的僧侣们不仅研习佛经,还学习佛教的诸多教义,不断探索佛教的奥秘。
他们创造了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如佛像、佛塔等,使得佛教的形象和精神被具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还表现在诗词文学方面。
当时的文人士人对佛教持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融入到诗词之中,写下了一大批关于佛教的诗歌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经翻译与佛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佛经翻译通过将佛教的教义翻译成汉文,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还在艺术和文学方面有着丰富的表现,为中国文化史增添了独特的一笔。
汉译佛经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后, 佛经翻译和传播过程中的特色产物。正如梁代高僧慧皎 所说: “ 至于此土, 咏经则称为转读, 歌赞则号为梵呗” ( 《高 僧传》 卷十三 《 经师论》 ) 。转读就是用汉语的语音声调来吟 诵翻译过来的佛教经论。由于转读离开了佛曲, 在诵读时就
! ! 收稿日期: "##$ % #" % "& ! ! 作者简介: 吕! 超 ( &’(" — ) , 男, 江苏徐州人, 博士研究生,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 中外比较文学与文论。 !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关系” ( #&)*+#," ) 的子课题。
, 它借鉴梵语的拼音化以及佛经
转读的原理, 将汉字的声调分为 “ 平、 上、 去、 入” 高低四声。 在古代, 中国佛教信徒为了翻译与诵读佛经, 首先要学习梵 文, 以十四字贯一切音。后来, 为了方便学习, 沙门宋温创制 了三十六字母, 定慧又翻译 《 释昙章》 作为学习梵文字母的 教材, 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汉语反切字母与音韵的产
[#] 想比之那些优秀的文人诗歌, 却是毫不逊色的” 。例如
行, 唐代诗僧如王梵志、 寒山的诗为人们所称扬, 模仿者不 少。王安石就写过模仿寒山诗的作品。此外, 苏轼 《 送参寥 师》 、 陆游 《 周元吉蟠室诗》 等, 不仅以佛理为诗, 风格上也达 到了 “ 皮肤脱落尽, 唯有真实在” ( 寒山诗) 的境地, 而取材则 已经从经论扩大到禅宗语录。由此可见佛家偈颂对中国诗 歌通俗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此外, 佛教偈 颂 多 使 用 夸 张、 铺 排 的 表 现 方 法, 如 《华 严》 、 《 涅槃》 等大部大乘经典中的偈颂, 它补充了中国古代 叙事诗传统欠发达的不足。另外, 其中不少段落铺叙场面、 极力描摹, 其细致、 生动也是中国文学中所稀有的。这就给 中国诗歌输入了可供借鉴的新表现方法, 对唐代诗人创造奇 崛诗风, 宋诗的 “ 散文化” , 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内容空灵 魏晋以后, 中国文人多少都要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有 的是虔诚的信徒, 例如南朝的谢灵运, 不仅研读佛经, 曾撰写 《 辩宗论》 来阐释禅宗, 还经常在山水诗中体现对佛法的热
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智库时代 ·119·百家争鸣摘要:源自古印度的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便以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诠释和需求迅速传播,并经由中国人自己的发挥和创造完成了中国化。
在此过程中,佛经汉译活动发挥了关键作用。
佛经汉译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它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推动了我国与亚洲乃至西方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翻译史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从而证明中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体系,其对佛教文化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创新。
关键词:翻译史;佛经翻译;中华文化;影响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4609(2018)09-0119-0003郝士民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27)两汉交际之时,源自古印度的佛教经由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相适应,而佛经翻译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在东晋至隋代迅速发展,并于唐代达到全盛时期,衰落于北宋时期。
佛经汉译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引发了首个翻译高潮,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的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佛经汉译对汉语、中国文学以及中国古典艺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简述(一)佛经翻译的起源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为了大力弘扬佛法,众多僧徒被国王派遣出国传教。
此后佛教传至西域地区,不少国家陆续开始信奉佛教。
佛教传至中国并得以盛行有其特定的内在原因。
汉武帝时,董仲舒创立了谶纬神学。
而佛教鼓吹人生极苦,要人忍辱修行的教义与谶纬之学正好相互配合,有利于统治阶级更好地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统治。
所以佛经传至中国以后最先受到统治者的青睐,随后影响力急剧提升。
为了传播佛教教义,外来僧侣不断带来佛教典籍,于是佛经的翻译活动得以拉开序幕。
(二)佛经翻译的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到北宋末年,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为第一阶段,即起步时期;从东晋到隋代为第二阶段,即发展时期;唐代为第三阶段,是全盛时期;北宋为第四阶段,此时佛经翻译进入衰落时期。
佛教思想在文学中的表现
佛教思想在文学中的表现一、深深影响了文学并深深侵润在文学中的佛教思想有:1、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性空。
所谓“空”,其实是大乘中观学派提出来的消除部派学者对“法”的执著的对治的概念,“性”即事物的本性。
“性”、“空”合起来就是从事物的最本原上来看,现在存在的一切物相都是转瞬即逝的,不可能永恒存在。
2、对人生本质的认识:苦恼。
3、对存在本质的认识:无常。
历朝历代中表达世事无常的作品数量极多,也能及其深刻地感触人情。
4、对生命形式的认识:轮回。
中国文化观念中对轮回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文学作品中多出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5、对命运本质的认识:因果。
佛教用三世因果业将命运的本质阐释的清清楚楚,文学自觉地承担了这种表达功能,诸如《冥祥记》、《神异记》等无不是以体现因果报应为主。
6、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无我。
7、对生命理想的认识:解脱。
获得身心的安顿永远是人类的最高精神追求,很多的文学作品都在表现人物以追求生命解脱为终生的事业。
8、对生命境界的认识:涅槃。
涅槃是佛教思想中解脱的最高境界,是人类追求永恒和完美的具体表现。
9、对生命活动的认识:修行。
修行是佛教完整的解脱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二、佛教与中国文学: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也就是带来了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重大变化。
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律体诗和俗文学(包括说唱文学、通俗小说、戏曲等)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内容方面,主张就人生而观其无常苦空,就宇宙而知其变转幻化,从而为文人开拓了新的意境及超现实的想像力,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1、佛教翻译文学的形成:从汉末到西晋,安世高、支娄迦谶、竺法护等人采取直译的方法翻译佛经,“辩而不华,质而不野”。
(《宋高僧传·安世高传》)东晋以来,佛经翻译家逐渐创造了一种融冶华梵的新体裁——翻译文学,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新的园地。
如姚秦时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译文宏丽优美,语意显明晓畅,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常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对文学界影响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关于反切产生的年代历不有不同的说法,以 颜之推所谓汉末说最为可信:“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 (《颜氏家训·音辞》)这正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事。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 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去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分析出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 产生了反切。而反切欲求准确,就自然会发展到对汉字声调的注意。四声的发现, 据文献记载,始自南朝宋代的周颙。但北齐李季节在《音韵决疑序》中已经说到: “平上去入,出行闾里,沈约取以和声之,律吕相和。”则似乎在此前民间已有 四声之辨了。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转读有关,虽然有学 者质疑,其细节是否确切尚待进一步考证,但从大的文化背景看来,这两件事情 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大量翻译,在当时引起了震动,其震动所波及的文化领 域(思想、政治、经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风俗等)和阶层(从帝王到 平民)极其广泛。仅从佛寺的修建情况,就可以看出佛教影响之大。今存的古寺 名刹中有许多是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如甘露寺、灵隐寺、云冈石窟、少林寺、 寒山寺等等。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八万二千七百馀人;仅建康(今南京) 一地就有大寺七百馀座。北魏末,寺院约三万馀座,僧尼约二百馀万人(见唐法 琳《辩证论》卷三、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一二○)。北齐一朝,在僧官管辖下 的僧尼就有二百多万人,寺院四万馀座(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八《法上传》)。 这么多的古寺名刹、石窟摩崖,充分证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况。再从佛 教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来看,南朝历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尤其笃信,曾四 次舍身入寺。东晋名僧慧远与许多权要都有来往。北朝虽然有禁佛事件,但总的 看来历代帝王还是扶植佛教的。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已经为魏晋南北朝文学营造 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
文人与佛教的密切关系也值得注意。相传曹植曾为月氏人支谦详定所译《太 子瑞应本起经》。又游东阿鱼山,忽闻岩岫里有诵经声,清通深亮,即效而则之。 “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世称鱼山梵呗(《异苑》卷五)。谢安“寓居会 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晋书·谢安传》)。支遁(字道林)也是一位诗人,今存诗18首。他与许询、 孙绰、王羲之等都有交往。慧远在庐山与谢灵运、刘遗民、宗炳等许多文人有很 深的交往。谢灵运是一位笃信佛教并懂梵文的文学家,他受竺道生影响著《辨宗 论》,应慧远之请撰《佛影铭》,又撰《慧远法师诔》、《昙隆法师诔》、《维 摩诘经中十譬赞》。(梁)慧皎《高僧传》卷七《慧睿传》载:“陈郡谢灵运笃 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咨睿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著《十四音训 叙》,条列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十四音训叙》是他参加佛经的 “改治”,向慧睿请教后所撰。张野也是“学兼华梵”(《莲社高贤传·张野传》)。 齐竟陵王萧子良于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在建康召集文士、名僧讨论佛儒, 吟诗作文,并造经呗新声。这件事对沈约等人开创永明体诗歌无疑起了催化的作 用,而沈约本人也是笃信佛教、精通内典的。著名的文学理论论著作《文心雕龙》 的作者刘勰曾“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馀年”(《梁书·刘勰传》)。编 撰《玉台新咏》的徐陵与智者大师交往密切。江总曾从法则受菩萨戒,后又曾栖 止龙华寺。杨衒之所撰《洛阳伽蓝记》记述北魏洛阳佛寺,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散 文作品。
二、故事性的加强。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 且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有的故事是直接来自佛经的,在这时 的小说里改写为中国本土的故事,如(梁)吴均《续齐谐记》里所记“鹅笼书生” 的故事。有的是印证佛教思想的中国本土产生的故事,如上述《幽明录》等书中 大量的记载。南北朝时期,记载因果报应之类故事的小说大量出现,显然与佛教 有关。唐代的俗讲与变文,导致了中国白话小说的产生,则更证明了佛教的深远 影响。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表时间:2008年12月28日 来源:网络
大约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建了佛教。“汉哀帝元寿 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这是中国 佛教初传的历史坐标。大约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传说明帝梦见金神,于 是遣使臣到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一带)求法。永平十年(67),史传天竺僧人 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及佛像到达洛阳,明帝以礼相迎。东 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后译出《道品行经》等, 大乘佛教经典得以系统传入中国。建和二年(148)安息国僧人安世高到洛阳 弘法,数年后译出《人本欲生经》等,小乘佛教经典得以系统传入中国。此后, 在汉末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大量译成中文,出现了支谦、康僧会、竺法护、 道安、鸠摩罗什、法显、佛陀跋陀罗、昙无谶、求那跋陀罗、菩提支流、真谛等 众多的翻译家。其中竺法护共译佛经159部,鸠摩罗什共译佛经35部,成绩 尤为卓著(据梁僧佑《出三藏记集》统计)。在北魏末共流通佛经415部,1 919卷。这些佛经中有许多是印度或西域僧侣与汉人共同翻译的,在翻译过程 中彼此切磋,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文字的交流。许多佛经的译本具有文学 性,如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除以上所举译经的 名僧外,慧远和达摩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影响也十分重大。
关于佛教对文学的影响,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
一、想象世界的丰富。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 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庄子说: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佛教带来了三世 (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观念。这 样就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的想象世界也扩大了。人 活着不但要考虑今世,还要考虑前世尤其是来世,今世的善恶是因,种下了来世 的幸与不幸是果。用因果报应的观念解释人世间的许多现象,遂有了《幽明录》 (刘义庆)、《冥祥记》(王琰)、《冤魂志》(颜之推)等笔记小说。维摩与 观音的形象在这时建立起来,并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四、词汇的扩大。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 汉语,使汉语词汇丰富起来。其中有的是用原有的汉字翻译佛教的概念,使之具 有了新的意义,如“因缘”、“境界”等。有的是外来语的音译词,如“佛陀”、 “菩萨”、“沙门”、“菩提”等。
五、文学观念的多样化。魏晋南北朝本是文学观念脱离儒家强调的政教中心 说,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与玄学有很大关系,而佛教中关于真与空的观念, 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象和象外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 也丰富了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