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课程名称:中西翻译史

专业:英语笔译

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号:

姓名: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佛经翻译史上最重要的两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和玄奘都具备极高的双语能力和佛学素养,但两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等有着极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从翻译开展方法、以及对佛典原文、可读性的处理等具体方法这几个方面对两位大师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鸠摩罗什;玄奘;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1.引言

谈及佛经的翻译,我们就不得不先提及鸠摩罗什和玄奘两位大师,他们两位都具备极高的双语能力和佛学素养,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鸠摩罗什在翻译上的造诣,《维摩诘经序》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他的译文既实现了表征上的可读性,又传递了佛经的教化内容,做到了二者的结合与统一。而玄奘法师对于佛教在中国的成形,可谓功勋卓著,影响深远,他也因此得到了“三藏”的美誉,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则称其是“真正的,划时代的‘三藏’。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中也曾提及玄奘的佛经翻译时说:“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这两位都是译经大师,玄奘被认为是“新译”的杰出代表,而鸠摩罗什则是“旧译”当中的佼佼者,显然,一“旧”一“新”,表明二人在佛经翻译中有相异之处,当然,也还是可以找到二人的共同之处,本文就将对两者翻译方法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比较。

2.翻译的开展方法

鸠摩罗什和玄奘开展佛经翻译的方法都是利用译场作为翻译场所,除了由他们在译场中担任翻译活动的主体之外,还有大批的高僧大德协助其进行翻译,这也保证了他们佛典译品的数量和质量。鸠摩罗什的长安译场,据《高僧传》卷二《晋长安鸠摩罗什传》记载,共有八百之众,实际上则远不止于此。鸠摩罗什自称“弟子三千”,他的弟子僧肇在《梵网经序》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此,翻译

的规模自不必说,目前现存的经卷就有三十九部,另外,质量显然也得到了保证。这些僧众当中可谓人才济济,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杂家,不仅懂得佛学,其他中国传统学问也有所涉猎,也这是这些高僧与罗什一起字斟句酌,探讨佛典本旨,探寻语言的最佳表达方式。这样规模的,这样人才济济的、高手如云的翻译主体采取这样的方式,想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译文的质量。

而玄奘在译文数量和质量方面甚至是鸠摩罗什也无法比拟的,他的翻译可以说达到了佛经翻译史的顶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译场。据《续高僧传》的记载,玄奘译场的翻译主体也是一个庞大的僧团,且各有分工。这些佛教精英,分工详细,各司其职,保证佛经翻译的质量: 主译人在翻译的过程中,旁边有证义,以对照主译人的译文与原文,如有出入,可与译主共同商定,另外还有证文,在译主朗诵梵文时,注意是否与原文存在出入,其后,还有人负责中文的润色,甚至还有人专门负责最后对译文进行反复诵读,确保所译佛经朗朗上口。

然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同。鸠摩罗什的译经主要是将译经与讲经相结合。作为译主,鸠摩罗什通晓经典内容,所以既是翻译主持者,又担任了经典的讲解者和讨论的主持人,参与者不仅可以听讲,还能提出质疑并参与讨论。这种翻译形式使得罗什译著的经典中对于许多佛理的研究多融入了他自己的思想,而不再是对于原著完全呈现。此外,由于其在译经初期对汉语不够娴熟,所以在译经过程中还是会受到门人的协助,而这些参与译经的僧人熟知中国传统儒道文化,通过他们的笔受与润色,不免会加入个人对佛经先入为主的见解,这些都影响着罗什的译作。

玄奘作为中国本土人,谙熟佛教教义且精通梵汉两种文字,因此他不需要像鸠摩罗什那样依赖中国助手才能译得比较畅达。玄奘所主持的译场,与鸠摩罗什时期的译场相比,废除了既译经又讲经的形式,使“译场”成了名副其实的专事翻译的场所。此外,在组织方面也更为健全,单是翻译的职司多达十一种,译经组织分工明确,译经节奏更加紧凑,译经效率更加高效,译文就更加完善了。

3.具体的翻译方法

3.1 对佛典原文的处理方法

佛典原文与汉文的一大差异就是:汉语在表达上一般简单明了,而原典经文

则注重华丽的辞藻和反复吟唱,已经说过的事情,在说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又被重复,而且不乏卷帙浩繁的作品,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在对待原典的这一个问题上,鸠摩罗什的观点是:“既览群经,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文相应”,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删繁就简。罗什主张意译,用简洁的语言来传达经文内容,并适当简化译文以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使得其与旧本相较而言,简洁流畅。在译《大智度论》时,罗什甚至大刀阔斧,“三分除二”之后,仅得一百卷。而玄奘却是小心谨慎地对待这一问题,不愿删略梵本,主张直译,忠实原本,将梵本中反复吟唱的部分逐一翻译,不惜使文本显得繁冗。比如对《大般若经》的翻译, 该经梵本一共有二十万颂,可谓卷帙浩繁,玄奘却是严格按照原本的数量来翻译,译了六百卷,没有删略。又如,同为《金刚经》译本,罗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5178 字,而玄奘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则有8208 字,同一部经典却有近三千余字的差别。除此之外,鸠摩罗什翻译出来的《心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等经书,每一本都比玄奘的相应译本要短。鸠摩罗什自己也说过他一生当中翻译的经论中只有《十诵律》没有经过删减,其它的都是经过删减了的。总结来说,鸠摩罗什的翻译风格就是删减压缩,而玄奘则比较忠实于原文,没有对经文做出太多的删减。

3.2 可读性的处理方法

鸠摩罗什和玄奘在翻译中都把很多精力放在译文的可读性上。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9岁时随其母去往天竺拜师学法,3年后返回龟兹,因此,印度和龟兹两种文化的熏陶对鸠摩罗什的译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度文艺传统崇尚音律,佛学典籍也不例外,所以梵语佛经读起来余音绕梁,韵味十足。此外,的出生地古龟兹国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音乐领域的较发达,对汉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种重视音律的环境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了鸠摩罗什,使得他在佛经翻译中极其重视译文的可读性,竭力确保译文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专集》中评论鸠摩罗什翻译文体对中国文学发展之影响时说道: “即宋元明以降,杂剧传奇弹词等长篇歌曲,亦间接汲佛本行赞等书之流焉。”注重译文音乐感的审美意识,不仅来源于鸠摩罗什的个人经历,同时他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佛学理论,因为,朗朗上口的佛经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