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公司六厂2号转炉爆炸
安全教育废钢致转炉爆炸事故
废钢致转炉爆炸事故
2002年6月30日夜班3:56,鄂钢转炉炼钢厂2#转炉出完第9炉钢后,进行护炉的溅渣作业并倒完残渣。
4:20,兑铁工杨开文指挥2#天车兑完铁水(26吨)。
4:25,杨开文指挥王维(男,24岁,天车工本工种工龄5年,三级安全教育)驾驶的4#天车加废钢(11.7吨),当废钢桶的废钢刚全部倒入炉内,立即一声巨响,炉内发生爆炸,高温铁水夹带着废钢、生铁块、火焰从炉口喷出,喷溅物正对着4#天车驾驶室,将驾驶室烧着。
爆炸冲击波将王维冲倒,仰躺在驾驶室门口,身体严重炸伤、烧伤,立即死亡。
经现场人员接水管向天车驾驶室打水加上消防车赶来,才将4#天车的火打熄,并抬出王维的遗体。
爆炸冲击波还造成3#天车(距4#天车约5米)驾驶室内的天车工李爱国(男,37岁,天车工,本工种工龄18年,三级安全教育)双耳鼓膜内陷充血,听力轻度下降。
爆炸同时造成天车副钩钢丝绳离断,天车小车掉道,转炉炉底销托架,两块脱焊厂房三跨采光天窗全部冲跨,飞出物将厂房顶屋面板击穿7处,转炉操作室正面铝合金玻璃被推倒,废钢、生铁块飞入操作室内等等。
爆炸事故造成1#转炉停产9小时,3#转炉停产10小时,2#转炉停产12小时。
并影响炼铁厂1#高炉休风5小时40分,烧结厂24m2/h三台烧结机停产4小时30分,75 m2/h 两台烧结机停产1小时,高速线材厂停产待温5小时。
事故类别:火药爆炸
事故经济损失:约24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
这次爆炸事故是由于加入的废钢炉料中混有爆炸当量(TNT)约为3kg的炸弹而造成的。
炉膛爆燃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炉膛爆燃事故1、事故经过:×年8月14日15时20分,2号炉经过第一次(检查性)大修后的第一次点火启动,因电气设备需要消缺于15日2时41分停炉。
15日11时10分,2号炉第二次点火准备校定锅炉安全阀。
本次点火最多曾同时投用6支油枪(共12支),汽包压力最高达15.1MPa。
15日20时16分校完安全阀停止最后一支油枪(AB 层3号角),炉膛熄火。
2号炉炉前油系统处于循环备用状态,准备电气专业设备消缺完毕后第二天再启动。
20时28分停A送风机、A引风机;20时29分停B送风机、B引风机,停止炉膛吹扫。
20时40分炉膛发生爆燃。
事后检查损坏情况:炉膛水冷壁四面从内向外鼓,整体不同程度变形;炉膛四角有三个角开裂,其中2号角最大开裂400mm,一根水冷壁管被拉断;炉膛和尾部烟道刚性梁随水冷壁和尾部炉墙呈不同程度变形,其中5根开裂;炉膛左右两侧二次风箱和风道全部损坏,A、B空预器出口一、二、三次风道局部爆破和变形;热控设备的执行机构和电缆桥架部分损坏;一根外立柱及部分相连横梁损坏变形。
2、事故原因:因为炉膛是在停炉灭火的情况下发生爆燃的,而此时制粉系统尚未启动,因此对事故前后的燃油系统的设备状态进行了检查核实。
炉膛熄火后,2号炉的燃油跳闸阀(总阀)在“开”位(本次为顺序停油枪停炉,该阀在“开”位符合逻辑规定),12支油枪燃油手动截止阀在“开”位,关断阀(Fisher公司EZ667型)在“关”位。
检查12支油枪位置除其中的3支(AA4、AB3、CD3)没退出外,其余均在退出位置。
3支未退出的油枪中,AB3是最后熄火的油枪,根据启停逻辑属正常位置,AA4、CD3因油枪卡本次点火中未投用。
检查炉内油燃烧器,发现唯独CD层1号角油燃烧器处有明显油迹,并延伸至下面两个燃烧器喷口一直到炉底冷灰斗处。
将此支油枪的燃油关断阀(Fisher公司产品EZ667型)进行了解体检查,发现此阀阀盖固定螺栓不紧,且有少量燃油外漏。
对重庆武隆县“11.21”锅炉爆炸事故的分析
杨 建
( 重庆市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测 中心)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结合 自己多年来 的工作经验 , 对旧锅炉爆炸所带来 的危害进行检测做出一些探讨, 本文仅供参考。
关键词 : 锅炉 ; 爆炸 ; 检测
1 概 述
于 21 0 0年 1 1月 2 1日 1 7时许 , 重庆市武 隆县鸭江镇青 峰村纪家组 李素莲家办丧事 , 用租来 的锅炉蒸 煮食品时 , 发生锅炉爆 炸造 成了伤 1 3 人 ( 中重伤 1 的安全事故 。此事故影响较大, 其 人) 惊动 了重庆市政府和 相关职能部门。所以, 当地政府 十分重视, 成立了事故联合调查组 , 及时 进行分析调查和处理 。
重承压 。 照片 1 : 源自2 现 场勘 察情况 经现场勘察 , 该锅炉外壳、 上盖板 、 底板和 内胆等部件的连接焊缝大 部分被撕裂, 被撕裂部位及部件严重扭 曲变形, 且被炸 出 5 m外 , 0 锅炉上 面安装 的所有阀 门全部不 见踪影 ( 最后经查找 , 找到两个阀 门均 处于关 闭状态) 放置在锅炉上 的铁锅 同时也被炸飞。 , 该锅炉无铭牌及任何技术资料, 结构及尺寸见 图 1 经过对在现场 同 , 规格的另外一台锅炉 ( 见照片 1 进行 测量, ) 该设备容积 约为 10 。经现 3L 场勘察及检测, 该锅炉材质不详, 经对钢材壁厚测量 , 中最薄点分别如 其 下 : 盖 板 为 48 mm, 板 为 35 r 外 壳 为 42mm, 上 .1 底 .6 m, a . 6 内胆 为 41 m .1 m, 方形炉 门圈为 35 m .7 m。外壳 、 内胆分别与上盖板 、 底板采用 的单面角焊 均未开坡 口, 焊角高度不足 3 m, m 焊缝质量存在严重缺陷, 爆炸开裂处主 要是焊缝位置 ( 见照片 2 照片 3 。 ,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2.21”转炉炉内喷溅灼伤事故_1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2.21”转炉炉内喷溅灼伤事故2008年2月21日17时52分(甲班),在炼钢车间7.8米平台,2#炉补炉底出来,吹炼第一炉8221539,一倒向炉前摇炉准备测温取样及观察补炉时,转炉发生钢渣喷溅及火焰猛烈窜出,导致1人重伤1人轻伤,炼钢车间2#炉炉长梅志全身多处烧伤,烧伤面积60%(浅Ⅱ°7%。
深Ⅱ°20%,Ⅲ°33%),炼钢车间当班护炉工刘建新头部、双手、右下肢烧伤面积30%(浅Ⅱ°20%。
深Ⅱ°7%,Ⅲ°3%)。
经查,该次事故是由于2月份受电力资源紧张影响,炼钢厂重要生产设备LF炉采取严格限电操作(2月16日到21日期间LF炉处理比仅16.06%,比元月份降低44.22%),绝大多数钢采用Ar站直走工艺路线,导致转炉出钢温度比元月份升高22.72℃,转炉炉衬侵蚀速度急剧增加,炉况恶化严重,补炉频率迅速上升。
其中2#炉炉底烧补频繁,平均每天烧补1次(日产钢大约120炉),而正常情况下每8天烧补一次炉底。
补炉频率的增加导致补炉料垮塌的机率增加,补炉料烧结欠佳,发生少部分垮塌,在遇到高温钢水时,补炉料粘结剂中的碳与过氧化钢水发生短时激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积聚大量能量,从而造成钢渣及火焰猛烈窜出,发生喷溅烧伤事故。
根据《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和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经济考核办法的通知》(重钢安环发〔2007〕278号)的规定,对事故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考核如下:1、考核事故责任单位炼钢厂1万元。
2、炼钢厂炼钢车间对限电生产模式控制措施不力,没有一套完整的限电生产的安全应急预案、对职工安全防范教育不力,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
因此对炼钢车间主要相关责任人考核如下:(1)考核炼钢车间护炉作业长段寒光1500元;(2)考核炼钢车间总炉长刘成忠1500元;(3)考核炼钢车间主任王帮春1500元;(4)考核炼钢车间技术副主任胡昌志1500元;(5)考核炼钢车间副主任阮明1500元;3、炼钢厂对限电生产模式组织生产的相应安全措施认识不足,负管理责任。
重庆钢铁公司六厂2号转炉爆炸分析
重庆钢铁公司六厂2号转炉爆炸分析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6年11月7日16时25分,重庆钢铁公司六厂2号转炉发生爆炸,死亡6人,重伤3人,轻伤6人,造成全厂停产。
11月7日,重钢公司六厂2号转炉早班工人于15时14分出完超计划的第二炉钢(计划6炉钢)后,倒碴并清理炉口残钢,准备换炉。
此时车间副主任兼冶炼工段长钟某指挥当班班长洪某用水管向炉内打水进行强迫冷却,以缩短换炉时间。
16时中班工人接班。
这时钟段长指挥中班工人准备倒水接碴,并亲自操作摇炉倒水。
当炉体中心线与水平夹角为三十度时,炉内发生猛烈爆炸,汽浪把重约3.3吨的炉帽连同重约0.95吨的炉帽水箱冲掉,飞出约45米,打碎钢筋混凝土房柱,当场造成6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重钢公司钢研所根据对炉体的检查和取样分析认为,当时炉内约有280毫米厚的残碴,体积约0.6立方米,重约2吨。
在爆炸前残碴处于液体状态,当水进入炽热的炉内后,水被大量蒸发,液碴表面迅速冷凝成固体状。
由于冷却时间短,碴表面以下部分仍处于液体状态,在进行摇炉倒水操作时,由于炉体大幅度倾斜,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炉内残碴发生颠覆,下部液碴翻出并覆在水上,以致液碴下部大量蒸汽无法排出,造成爆炸。
三、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1.六厂厂长段某,在生产经营中,严重忽视安全,缩短吊装换炉时间,向炉内冲水,最终酿成恶性事故,对这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给予行政降职处分,停发五个月奖金。
2.副厂长余某分管安全生产工作,但对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重视不够,管理不严,对长时间违章冲水不过问,构成严重失职行为,给予行政降职处分,停发四个月奖金。
3.炼钢车间副主任兼冶炼工段段长钟某,系直接负责冶炼和吊装炉的管理者、指挥者,对吊装前留渣检查督促不严,对习惯性冲水不予制止,对这次事故应负次要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停发四个月的奖金。
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钢水外泄爆炸事故分析
某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钢水外泄爆炸事故分析一、事故经过*年*月*日00:20,某钢铁集团所属炼钢股份公司炼钢车间一号转炉出第1炉钢。
该车间清渣班长陈某到钢包房把一号钢包车开到吹氩处吹氩。
00:30,陈把钢包车开到起吊位置,天车工刘某驾驶着3号80t天车落钩挂包(双钩)准备运到4号连铸机进行铸钢。
陈站在钢包东侧(正确位置应站在钢包5m处)进行指挥挂包。
陈看到东侧钩挂好后,以为西侧钩也挂好了,就吹哨明示起吊。
天车工听到起吊哨声后开始起吊。
开车后由1号炉方向向4号车行驶约8m后,班长指吊工陈某发现天车西侧挂钩没有挂到位,钩尖顶在钢包耳轴中间,钢包倾斜随时都有滑落坠包的危险,陈立即吹哨示意落包。
在2号烘烤器工作的清渣工、吹氩工听到陈的哨声后也发现天车西侧钩没挂好,便一同与陈追着天车喊停车,并对在天车下滑板作业场地1号包坑作业的滑板工施某等人及在3号包坑作业的山东某耐火材料公司的滑板工卢某等人喊:“快跑,钩没挂上!”(每坑相距5m)。
当天车行驶到三号包坑上方时,天车工刘某听到地面多人的喊声,立即停车。
在急刹车的惯性作用下,西侧顶在钢包耳轴的吊钩脱离钢包轴,钢包严重倾斜(钢包自重30t,钢水40t)挣弯东侧吊钩后脱钩坠落地面,钢水洒地后因温差而爆炸(钢水温度1640℃)在一号坑包作业的3名工人先是赵某听到钢包坠地“咣当”一声侧头一看钢包坠落,钢水外泄,转身向东侧大门逃生,边跑边呼喊,跑了约15m之后摔倒。
施等2人随后跑到赵身边时被一股爆炸的钢水严重灼伤。
赵被灼成轻伤。
距离钢包坠地最近的3名山东某耐火材料公司的工人2名当即死亡,1名在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施等2人被送往急救中心抢救。
集团公司领导和市里有关部门领导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人员、恢复生产。
这是一起严重的起重伤害事故,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2人重伤和1人轻伤,事故直接损失30万元。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1)3号天车起吊钢水包时,西侧挂钩没有完全挂住钢包的耳轴,而是钩顶尖在耳轴的轴杆中侧,形成钩与耳轴“线”接触。
钢铁冶金企业群死群伤事故案例汇编_2
2、事故主要原因:
一、本次发生事故的原因是33号风口多次烧氧气作业,由于从炉外无法 观测烧氧作业对风口本身的损坏,而实际风口前端已被氧枪严重烧损, 造成冷却水通水后短路直接进入炉内,遇高温红焦快速汽化,在炉内 积聚后瞬间释放,使蒸汽、封泥和红焦从风口喷出。此次风口曲损严 重,更换风口不顺利,操作人员难以发现。
2.关于炉体坍塌 事故前的一号高炉炉况恶化,已承受不了突发的高载荷,主要表现在: 一、冷却设备大量损坏。由于1984年大修留有隐患,加之操作维护管 理上的原因,1987年5月以后炉况失常,冷却设备损坏严重。到这次 事故前,风口带冷却壁损坏1块,炉腹冷却壁损坏32块,占冷却壁总 数的66.7%,炉身冷却板共590块,整块损坏393块,合计损坏率为 75.1%。为了维持生产,采用了外部高压喷水冷却,加剧了炉皮的 恶化。二、炉皮频繁开裂、开焊。1986年6月以后,炉皮出现了开裂、 开焊,并且日益加剧。到事故前,共发现并修复裂纹总长度28.5米, 但由于条件所限,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炉皮恶化 状况,使高炉已承受不了炉内突发的高载荷,在炉内爆炸瞬间,炉皮 多处脆性断裂、崩开、推倒炉身支柱、整个炉体坍塌。
一、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6年11月7日16时25分,重钢公司六厂2号转炉早班工人于15时14分 出完超计划的第二炉钢(计划6炉钢)后,炉役周转,洗炉后车间副 主任兼冶炼工段长钟某指挥当班班长洪某用水管向炉内打水进行强迫 冷却,以缩短换炉时间。16时中班工人接班。这时钟段长指挥中班工 人准备倒水接碴,并亲自操作摇炉倒水。当炉体中心线与水平夹角为 三十度时,炉内发生猛烈爆炸,汽浪把重约3.3吨的炉帽连同重约 0.95吨的炉帽水箱冲掉,飞出约45米,打碎钢筋混凝土房柱,死亡6 人,重伤3人,轻伤6人,造成全厂停产。
重庆爆炸调查报告
重庆爆炸调查报告重庆爆炸调查报告近日,重庆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爆炸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追求真相,重庆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对此次爆炸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调查组的报告。
一、事件概述事件发生在重庆市某化工厂,当时正值工厂生产高危化学品的高峰期。
据目击者称,爆炸发生时伴随着巨大的火光和巨响,整个工厂区域瞬间被吞噬。
经过初步统计,事件造成了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数十栋房屋倒塌,数百辆车辆被炸毁。
二、事故原因经过对事故现场的勘查和证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安全管理不到位该化工厂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
工厂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施的配备不到位。
此外,工厂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也存在严重问题,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安全。
2. 违规操作据工厂员工的陈述,事故发生前,有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
他们未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而是采取了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 环境因素调查组还发现,事故发生时,正值重庆市的气象条件异常,大风和高温可能会加剧爆炸的威力。
这也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三、责任追究针对此次爆炸事故,我们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首先,对该化工厂的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同时,对涉及到违规操作的工人也将予以相应的处罚。
此外,我们还将对重庆市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进行调查,并对监管不力的责任人进行问责。
四、事故教训与改进此次爆炸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教训。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完善监管机制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钢铁厂安全事故案例
钢铁厂安全事故案例钢铁厂是一个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但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重地。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有毒化学品等多种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真实的钢铁厂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工业安全的高度重视。
案例发生在某钢铁厂的高炉车间。
当时正值夜班,工人小李正在进行高炉炉缸的清理作业。
由于工作强度大,小李疲劳过度,精神不集中,操作失误导致高炉炉缸内的渣铁倾斜,引发了爆炸性的事故。
在爆炸中,小李受伤严重,多名工人被火焰烧伤,甚至有人被炉渣砸伤。
整个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钢铁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
同时,相关部门也迅速介入,展开调查和处理工作。
经过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人小李在疲劳状态下操作失误,导致了高炉炉缸的不慎倾斜。
而事故的根本原因则是钢铁厂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疏漏,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对操作程序和规范执行不严格,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及时,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钢铁厂在事故处理后,立即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加强了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加强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同时,也加大了对工人疲劳程度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工人在工作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避免因疲劳导致操作失误。
钢铁厂还对事故中受伤工人进行了全面的医疗救治和后续的安置工作,确保了受伤工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起安全事故案例,我们不难看出,钢铁厂作为一个典型的重工业企业,其安全风险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钢铁厂在安全管理上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一旦发生事故,钢铁厂也要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工业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安全警示】贵港钢铁炼钢厂“3.18”转炉喷溅事故案例剖析和预防措施
【安全警示】贵港钢铁炼钢厂“3.18”转炉喷溅事故案例剖析和预防措施喷溅是顶吹转炉吹炼过程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
但其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严重的喷溅会引发事故,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因此加强冶炼喷溅的控制应该作为炼钢单位的一个重要课题来攻关。
本期事故案例是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3.18”转炉喷溅事故。
一、事故经过2012年3月18日13时左右,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2号转炉在氧枪检修结束恢复生产准备工作过程中,转动转炉时发生高温熔渣喷溅事故,造成1人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轻微伤的事故。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炉长叶松生对炉内进水后没有进行确认是否蒸发完,进行摇炉作业,炉内底部高温钢渣随着炉子摇动而翻出遇水,导致水迅速汽化体积急剧膨胀,高温钢渣与气浪从炉口喷出,喷出的钢渣击中刚好走过过渡跨的连铸机长张尤勇。
造成“3.18”高温熔渣喷溅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间接原因1. 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厂长助理张尤灿,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违章行为并加以制止,明知炉内有积水,缺乏岗位应有管理技能,指示炉长叶松生倒渣并处理炉口渣,对异常状态下的现场安全警戒不到位。
造成“3.18”高温熔渣喷溅伤害事故的发生。
2. 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厂长刘振球,炼钢厂主要负责人,未能根据转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组织修订安全操作规程,现有的操作规程没有明确氧枪漏水时心须更换后才能继续作业;炉内积水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方案不健全;且2号转炉炉前没有设活动挡火门。
造成“3.18”高温熔渣喷溅伤害事故的发生。
3. 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岗位操作规程不健全,教育培训工作薄弱,导致员工对炉内积水的应急处置程序不熟,炉内积水的处置措施执行不到位。
造成“3.18”高温熔渣喷溅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性质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18”高温熔渣喷溅伤害事故,是一起责任单位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措施不力;责任人指挥不当、违规操作导致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炼钢厂2006.7.10一次除尘风机爆炸事故
炼钢厂2006.7.10一次除尘风机爆炸事故
1、事情经过
2006 年7 月10 日晚20 点20 分左右,正在生产中的炼钢厂一次除尘烟道水封由于大量缺水,大量空气进入烟道与转炉煤汽混合,产生高温混合煤汽。
在21 点23 分到达爆炸极限,产生爆炸,造成一次除尘1#风机损坏,炼钢停产。
2、事故原因分析
(1)、巡检不到位,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巡检。
20 点22 分时二文喉口负压已经出现异常,说明烟道水封已缺水。
(2)、调度违章指挥,只重生产忽视安全。
在偶合器进出口温度没有降下来,烟道水封没有补完水,盲目指挥生产造成事故。
(3)、没有按照规定风机和转炉氧枪连锁限制转速,并且调整后没有通知相关操作人员。
(4)、事故处理不及时,缺少经验,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防范措施
(1)、加强巡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保证水封水溢流。
(2)、水封无水时禁止吹炼,待补足水后方可吹炼。
(3)、水封放水阀柄取下,防止外人误动。
(4)、监控数据出现变化后,严格检查水封、管线等部位,待查明原因处理完后方可吹炼。
(5)、加强调度人员的业务学习,杜绝违章指挥,消除只重生产忽视安全的思想。
(6)、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事故处理程序处理事故。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10.30煤气泄漏事故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10.30煤气泄漏事故2006年10月30日20时15分,重庆钢铁集团公司下属的重钢股份公司热能厂10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发生煤气泄漏事故。
泄漏时间75分钟,泄漏量约为10980立方米。
事故导致7人轻微煤气中毒,16人有煤气吸入反应,有序疏散周边居民和企业内部人员900余人。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华建敏国务委员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查明泄漏原因,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经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这起事故是由于重钢电子公司维护管理制度不完善,维护工作、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点检管理不到位;重钢热能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重钢10万立方米高炉煤气柜放散系统属20世纪80年代设计,不符合国家现行管理要求,存在缺陷;煤气泄漏事故报警时,当班操作人员应急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时段内,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10万立方米煤气柜高炉煤气管网一次压力元件检测点旁区域实施焊接作业,使用的焊接设备为50KVA 大功率的焊接设备,其地线直接搭在高炉煤气管网A31钢支架上,距用于燃烧放散和紧急放散控制的一次压力检测元件安装点不足20米,且压力检测元件未与煤气管道进行绝缘隔离,造成焊接设备作业时产生的强电磁干扰信号通过煤气管网进入检测元件信号源内,导致一次检测信号值失真,加之计算机输入检测信号电缆为非屏蔽电缆,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未对输入信号设置滤波保护,产生了瞬间大于14mA(对应10KPa压力值)的干扰电流误信号,致使紧急放散控制系统误动作,打开了紧急气动快开阀。
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煤气泄漏事故报警时,当班操作人员处置不当,生产运行中安全管理不到位,应急操作不及时,致使事故处置滞后,造成煤气泄漏长达75分钟。
二是电子公司维护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维护工作、安全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点检管理不到位。
三是热能厂操作人员对紧急煤气放散快开阀上下限设定值参数未纳入生产点检制度进行检查、记录,导致紧急气动快开阀关闭参数被变动后未发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检查工作不到位。
煤气典型事故案例
煤气事故典型案例智者用他人提醒自己,愚者用自己警示他人一个事故就是一本教材,一个事故就是一间课堂。
智者用他人的教训提醒自己,愚者用自己的鲜血警示他人智者知道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全面考量自己的思路与行为,全方位检查工作行为与各类措施,从他人的教训当中找到自己的短板,把别人的教训当成一面明亮的镜子,认真查找自身的不足。
愚者把他人的教训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或当作与人炫耀的噱头,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和与己无关的态度漠视这笔“难得的财富”。
为此,我们收集了煤气典型事故案例,希望能给我们员工以警示。
第一章煤气柜事故案例案例一、宝钢旗下钢厂煤气泄漏致6死(重点:割断煤气封堵盲板螺栓盲板脱落煤气倒灌进柜柜内人员中毒)2012年2月23日11时50分左右,位于南京雨花台区的梅钢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导致转炉煤气倒灌进煤气柜,造成柜内正在进行技术改造大修施工的13名作业人员煤气中毒,其中3人当日抢救无效死亡。
据查,造成这次事故的初步原因是施工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割断了煤气封堵盲板螺栓,导致盲板脱落,煤气倒灌进柜内,造成柜内人员中毒。
案例二、唐钢5万m3转炉煤气柜爆炸事故(重点:置换不彻底)2003年9月15日17时20分,陕西省某钢铁企业50000m3煤气发生爆炸,造成5人当场死亡,1人抢救无效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1 事故概况2003年9月14日14时30分左右,该公司机动厂煤气站职工在例行检查时,发现煤气柜顶部距离中心放空管lm处有1条3m多长的裂缝,沿径向分布,煤气泄漏严重,立即进行了报告。
公司接到报告后,非常重视,研究确定了以胶粘方法进行检修补漏的方案。
当晚11时50分,煤气站做完了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将煤气柜中节I、n和钟罩部分高度降至零位;给煤气柜煤气入口管道加了盲板;封了进出口水封;打开了旁路,使煤气不再进入煤气柜,直接供给用户;打开了煤气柜顶部的放空阀门;连接了蒸汽管道,打开了蒸汽阀门,通人蒸汽进行吹扫。
转炉炼钢生产常见事故及应急预案
转炉炼钢生产常见事故及应急预案转炉炼钢是钢铁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但同时也存在各种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可能会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
为此,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转炉炼钢生产常见事故及应急预案。
一、突然炸裂事故炉体结构松散,冷却水压力异常或内部炸药造成的爆炸等,这些原因会导致转炉出现突然炸裂事故。
应急预案:1. 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安全、运行、设备等相关人员组织应急处置。
2. 在事故现场封锁周围地区,保护人员安全,并对现场进行处理。
3. 召开应急小组会议,指派专人负责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
4. 根据事故原因,采取措施加强各项安全控制,以遏制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熔渣的泄漏事故转炉炉口保护不力、熔渣清理不及时等原因,可能导致熔渣泄漏。
应急预案:1. 发现熔渣泄漏时,立即停炉。
2. 对泄漏的熔渣进行处理并清理现场。
3. 排查熔渣泄漏原因,并采取措施加强熔渣控制,4. 借鉴经验,改进工作流程,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转炉过程中发生钢水喷溅事故转炉炉口开启不当、钢包压力不稳定或钢包温度偏高等原因,可能导致钢水喷溅。
应急预案:1. 发生钢水喷溅事故时,立即停炉断电。
2. 在现场封锁和警戒周围地区。
3. 确认现场安全后,进行喷溅钢水的清理工作。
4.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整改工作流程,加强安全管理。
四、炉蜗杆断裂事故转炉在卸载钢水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运行不正常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炉蜗杆断裂。
应急预案:1. 火速停机,拉开排放阀门,排出转炉内的钢水。
2. 对现场进行封锁,防止人员进入受伤。
3. 对断裂蜗杆进行处理。
4. 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制订相关的措施,加强安全工作。
五、产生废气冒烟事故转炉炉顶密封不良、油气回收装置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强烈废气冒烟。
应急预案:1. 及时切断气路和电源,停机检查。
2. 紧急提升废气净化设施的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3. 进行现场排查,确定废气冒烟的原因。
4. 根据事故原因制定措施,加强废气净化装置的维护管理。
冶金事故案例
关于冶金行业冶炼加工企业几起重特大事故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2004年下半年以来,冶金行业冶炼加工企业相继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社会上产生很坏的影响。
2004年9月23日,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煤气发电厂在新建的燃气锅炉调试过程中发生煤气爆炸,造成13人死亡,8人受伤;2005年2月9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唐兴镇召欣冶金有限公司发生炉底烧穿事故,10人死亡,6人受伤;2005年2月22日,湖北省大冶市华鑫实业有限公司一名看料工检查储料时因煤气中毒坠入料仓,同班3名工人因盲目施救先后中毒坠入料仓,共造成4人死亡。
此外,江西省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月投入试生产的4号高炉未严格执行"三同时"的有关规定,设计有缺陷,施工质量有问题,在2004年2月出现炉温异常上涨、炉皮多处开裂和煤气泄漏等问题,造成重大事故隐患。
经新闻媒体曝光后,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督办下,现正停炉整改。
冶金行业冶炼加工企业连续发生重大、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这暴露了在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产品需求旺盛的形势下,一些冶炼加工企业片面追究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措施不落实;职工技术素质差,应急处理能力低等问题。
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现对冶炼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各地区、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加大安全投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克服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思想,防止突击冒进的生产行为。
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具体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中。
转炉爆炸事故及预防措施正式版
转炉爆炸事故及预防措施正式版转炉是钢铁厂中的一种重要设备,用于冶炼炼钢。
然而,由于转炉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转炉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介绍转炉爆炸事故的原因,以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
1.炉温过高:转炉冶炼过程中,如果炉温过高,容易引发炉下破裂,导致爆炸事故。
2.操作不当:转炉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未能正确设置指标、控制炉内气体比例等,都有可能引发事故。
3.液压故障:转炉的一些关键设备使用液压驱动,如果液压系统存在故障,比如泄漏、压力过高等,都有可能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为了预防并避免转炉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操作培训:转炉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炉内温度、压力等指标的正确设置和控制方法,以及各种应急处理措施。
2.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转炉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液压系统和其他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3.设备更新升级:针对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新和升级,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强化安全意识:转炉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时刻关注炉内指标和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在转炉内设置温度、压力等安全保护装置,一旦达到危险限值,自动切断供气供电等功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加强巡检和监控:加强对转炉操作过程的巡检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7.做好应急准备: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护设施,培训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总之,转炉爆炸事故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员工培训、设备维护、安全意识,以及设置安全保护装置等。
只有全面加强安全措施,才能在转炉冶炼过程中降低爆炸事故的风险,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炼钢厂“”VOD炉爆炸事故
2008年10月23日23:15分左右,炼钢厂二炼分厂62#VOD炉在进行真空脱气作业时,由于防溅盖水冷盘管焊缝爆裂,造成大量含水蒸气冲出,抬起罐盖后落下,由此产生的高温气体冲击波将操作室玻璃击破碎,造成室内房顶严重受损、操作台上显示屏及配电柜玻璃多处受损,1名操作工面部挫伤。
事故发生后,由公司安保部、设备部、炼钢厂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事故经过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取证。
现将事故调查报告予以下发,请各部门举一反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一、事故经过:炼钢厂二炼分厂在2008年10月23日21:30分左右,AOD炉中班出钢交班将钢种为T91,炉号为:873D0997的钢水转移至59#LF炉进行生产作业。
夜班操作工接班后,对VOD炉进行了预抽真空作业,在预抽真空作业过程中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23:10分左右,操作工将钢水转移至62#VOD炉进行真空脱气作业,在真空度达到0.5乇开始计时后,1名操作工即到罐盖观察孔处观察钢水抽气情况,一切正常后返回操作室。
开始计时约5分钟左右(23:15分左右)罐内传出爆炸声,操作工听见之后立即开始退泵操作。
当退泵操作关闭至三级泵时再次发生爆炸,将VOD炉罐盖顶起后落下,与此同时,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击碎了操作室的玻璃窗(操作室的玻璃窗是2块5mm厚的钢化玻璃与一般的玻璃组成,钢化玻璃在内)。
当班组长张雷、高德祥和徐俊杰迅速撤离现场,在撤离过程中高德祥的左额被震碎的玻璃击中,经医院诊断为面部挫伤。
室内房顶和操作台上显示屏及配电柜玻璃多处严重受损。
二、事故原因分析:事后事故调查组对VOD炉罐盖水冷系统进行排查发现,罐盖由防溅盖和屏蔽盖两层组成。
其中,防溅盖冷却水管进水阀门打开,但回水气动球阀处于关闭状态(根据设计,当罐盖车从停车位移到工作位时,防溅盖进出水阀自动打开,后经检查是回水阀门的两位三通换向阀阀芯卡死导致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造成防溅盖内冷却水盘管内充满水,但没有流量,在长时间的高温状态下,冷却水汽化成高压水蒸气,造成防溅盖水冷盘管焊缝爆裂(第一次爆炸声),这时大量含水蒸汽冲出,其中的水迅速形成蒸汽并膨胀(第二次爆炸声)。
冶金行业事故案例
冶金行业事故案例减小字体增大字体钢铁水喷溅的原因及措施钢铁水喷溅的原因及措施减小字体增大字体1. 喷溅原因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钢水和铁水是高温融熔液体,本身并不致喷溅或爆炸.炼钢过程主要是氧化过程,它的反应主要是钢渣之间的反应,反应速度与温度和气相压力有密切关系。
碳氧反应的同时,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产生的气体能否顺利排除,与熔渣的沸腾有直接关系。
熔渣的碱度适当、流动性好,促使熔池有较活跃的沸腾,达到碳的氧化反应条件。
依据碳的氧化反应机理,分析平炉冶炼期间产生大喷溅或爆炸的原因是:(1)在熔池中熔渣过多、渣子粘,流动性不好以及熔池沸腾差的情况下,便加入氧化剂。
由于碳氧反应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因溶渣的粘性太大,使气体不能顺利排除,同时促使溶池产生巨大压力,在此瞬间形成大喷溅或大爆炸。
(2)由于低温操作,在熔池尚未形成一定性能的碱性渣或温度低的情况下,就急于集中往炉内加入氧化剂,所加入的氧化剂未完全起作用浮在熔渣中,当熔池温度上升或从炉门抽管吹氧时,达到碳氧反应条件,突然进行急剧的碳氧化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不能顺利排除,导致产生大喷溅或爆炸。
(3)由于熔池温度过高或熔池的上下温差大。
当炉子倾动或抽管吹氧时,促使熔池形成对流作用而引起激烈反应,产生大喷溅或爆炸。
2. 防止措施(1)补炉时要高温正压,分层投补,保证烧结好。
防止一次投补大量耐火材料,保持炉床形状和出钢口形状正常,防止剩留残钢、残渣,防止炉床局部上浮。
(2)熔渣碱度要适当,流动性好,沸腾活跃,通常称为高温、薄渣,活跃,沸腾。
为此要尽量多放初期渣,提前在熔化期进行,造渣,使熔渣碱度控制在2.0~2.5。
(3)严禁低温操作,并在熔池温度低的情况下,加入氧化剂(矿石,铁皮)。
(4)严禁氧化剂集中和大批量加入,特别要防止所加入的氧化剂未完全进行碳氧反应,又连续加入,同时要注意所加入的氧化剂未反应完全时,不能从炉门插管吹氧。
并且要适当控制供给燃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钢铁公司六厂2号转炉爆炸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6年11月7日16时25分,重庆钢铁公司六厂2号转炉发生爆炸,死亡6人,重伤3人,轻伤6人,造成全厂停产。
11月7日,重钢公司六厂2号转炉早班工人于15时14分出完超计划的第二炉钢(计划6炉钢)后,倒碴并清理炉口残钢,准备换炉。
此时车间副主任兼冶炼工段长钟某指挥当班班长洪某用水管向炉内打水进行强迫冷却,以缩短换炉时间。
16时中班工人接班。
这时钟段长指挥中班工人准备倒水接碴,并亲自操作摇炉倒水。
当炉体中心线与水平夹角为三十度时,炉内发生猛烈爆炸,汽浪把重约3.3吨的炉帽连同重约0.95吨的炉帽水箱冲掉,飞出约45米,打碎钢筋混凝土房柱,当场造成6人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