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大三线建设
回望“三线”建设5O年渐行渐远的神秘兵工厂
“三线建设”,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
河南南召、鲁山、济源等地的深山腹地就布局有诸多军工企业。
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需要,这些生产炮弹等武器的企业对外都有自己的代号;它们曾一度辉煌,一个军工企业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军工城”。
50年过去了,这些“三线”建设者们在这里如何度过了他们青春和暮年?“备战、备荒、为人民”1970年10月,21岁的马保清以一名民工的身份,到河南济源参加国内著名的531国防工程建设。
出生于陕西宝鸡的马保清,喜爱文艺演出。
来之前,他是新乡地区文工团的一名演员。
1973年,马保清考入东北工学院自控系,1977年重返531工程总指挥部,负责自控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
拥有13个分指挥部的531工程,东西跨度近100公里,南北宽度近50公里,横跨济源、孟州、洛阳吉利区三地。
仿佛是一夜之间,昔日人迹罕至的王屋山下,涌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多建设大军和来自河南各地的民兵团和建筑工人。
没有地方住,有的就在山坡上搭个帐篷。
马保清在《531赞歌》回忆录中写道:1970年开始兴建的531工程是当时我国建设的最大的火炮厂。
为了防止苏联和美国对531工程的破坏,于是,这个巨型军工企业就选址在太行山南侧的千沟万壑之中。
有人梳理建国60年中国流行语发现,“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1964年的流行语。
与之匹配的还有“好人好马上三线”、“深挖洞、广积粮”等口号。
1964年5月之后,由于苏、美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中央决定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
今后,要重点开发和建设中西部地区的三线地域,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由此回望“三线”建设50年———渐行渐远的神秘兵工厂■郭红敏红阳厂文化宫展开。
1969年发生珍宝岛之战,全国备战气氛日趋浓厚,“三线建设”速度加快。
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50年后的回眸
地 自问 : 我们 去建设是 为了什 么?值 得 城市就集 中了约 6 o % 的主要 民用机 械
谜底 的时候 了。
一
线 ,特别是 l 5个 1 0 0万人 口以上 的
不值得? 5 O年过去 ,是揭开这一 系列 工业 , 5 0 % 的化学 工业 和 5 2 % 的国 防 大城市 建设 。2 . 第一线 , 特别是 1 5 个 大 工业 。大城市人 口多 , 大部分都在沿 海 城市 的现有续建项 目, 除明年 、 后年 即 地 区, 易遭空袭 。 主要铁路枢纽 、 桥梁 和 可完工投产见效 的以外 , 其余一 律要 缩
时 1 5年之久 , 在三线地区和一 、 二线地 所 说 的“ 屁股 ” , 是 指 基 础 工 业 。他 的 担 8月 2日夜 里 , 美 国驱 逐舰 “ 马克 是针对第 三个五年计划 的部署。 “ 三 多斯” 区腹 地 , 建设起 了以 国防工业 、 基础 工 心 , 号在北部湾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 业 为 主 的近 2 0 0 0个 大 中型 工 厂 、 铁 五” 计划本来 中心任务是放在搞好农业 生激战。8月 4日, 美 国悍然派 出第七
往
事
回 眸
三线建设的决策与价值 5 0 年后的回眸
●
●
口
陈 东 林
三线建设 ,是 1 9 6 4年在 毛泽东同 要有攀枝花( 钢铁基地 ) 就解决问题了 。 据地 , 有 了这个东西就放心 了。中央 常
志和 中共 中央的决策 下进行 的一场 以 前一个时期 , 我们忽视利用原有 的沿海 委们一致赞 同毛泽东 的建议 , 决定修改 战备为 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 国家共 投 工业基地 , 后来经过提醒 , 注意 了0 最近 “ 三五” 计划 , 把抓 “ 吃穿用” 和三线建设 入2 0 5 2亿元 的资金 和几 百万人力 , 历 这几年又忽视“ 屁股 ” 和后方了。 毛泽 东 结合起来。
三线建设的理解
三线建设的理解
三线建设,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为应对可能的核战争而进行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建设计划分为三线、五线和七线,涉及高速公路、公路、铁路、电力、通信、工业和石油等多个领域,旨在将工业和农业设施分散到内地、山区和边远地区,为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三线建设的背景是当时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威胁要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认为必须加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将工业和人口分散到内陆地区,以减轻核攻击的威胁。
三线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国家财力和人力,成为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之一。
然而,由于缺乏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支持,这一建设计划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虽然三线建设的直接效益不尽如人意,但其对内地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三线建设工作感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国三线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参与三线建设工作的普通一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在此,我想以这篇感言,表达我对三线建设工作的几点感悟。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确保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
三线建设,是指在我国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建设一系列以国防工业为主,兼顾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业基地。
这一决策,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三线建设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的军事威胁。
通过三线建设,我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军事工业基地,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三线建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线建设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次,三线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
三线建设使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等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三线建设工作的艰辛与付出三线建设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建设过程中,广大建设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首先,建设者们克服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西部地区地势复杂,气候恶劣,许多地方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
然而,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三线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其次,建设者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物资匮乏,条件艰苦。
然而,建设者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再次,建设者们树立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线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协同配合。
在建设过程中,广大建设者们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共同为三线建设事业奋斗。
三、三线建设工作的成果与启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三线建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以下是我对三线建设工作成果的几点感悟:首先,三线建设为我国国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三线”建设
回顾“三线”建设作者:王建柱来源:《老友》2013年第10期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在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的国防工业和交通建设,即“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战略眼光与构思,也在客观上形成了新中国的第一次西部开发。
“三线”地区位于中国腹地。
该区域离海岸线最近点也在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国土边界约上千公里。
“三线”地区四周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在备战的特定形势下,“三线”地区是理想的战略大后方。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周边局势严峻。
在对中国的一系列威胁中。
手中握有核武器的苏美对中国的威胁最大。
面对威胁,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三线”建设的会议上提醒大家:要准备应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他不无忧虑地说:“现在,工业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
”他对中央主管工业的负责人说:“沿海搞这么大,不搬家不行……四川、云南、贵州是‘三线’。
都可以搬去嘛!”他同时提出“中国也要搞一点原子弹”,并将原子弹合并到“三线”建设这一大框架之中。
可以说,毛泽东是着重从战争、特别是打核战争的角度来考虑“三线”建设布局的。
当时,东北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而东北全部在苏联核打击范围之内,沿海工业城市也处在美蒋航空兵力的打击范围之内。
一旦战争爆发,即使敌方不使用核武器,我国大部分工业基础也将被摧毁。
而西部地区地势险峻,气候复杂,易于躲避苏联和美蒋的军事打击。
根据毛泽东“三线”建设的构想和中央的部署,“三线”建设的企业要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远离大中城市。
分散布点。
即使在打核战争的情况下,“三线”建设的企业和项目也要做到打不垮、炸不烂,成为能长期支持战争的牢固的后方基地。
按计划,从1965年起,中央先后把在沿海的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西南部转移。
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
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废墟和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方针,认为四个现代化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进行的全面建设,必须同时进行,但是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资金和技术都十分匮乏,因此必须从地方着手,逐步推进全国工业化。
这就是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线建设是制定在大规模战争条件下,为加强国防和促进工业发展而开展的一项重大建设工程。
它是从1964年开始实施的,是对中国自力更生建设的一次伟大尝试。
三线建设的任务是利用内部资源,建设远离城市的工业体系,形成一个基本独立的军事工业体系,具有战时的重要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例如缺乏先进技术、资金和物资短缺等,但是中国人民没有放弃,全力以赴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从最基础的设备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三线建设成功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军工体系。
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十分重要,是保卫新中国不被侵略的重要保障。
再次,三线建设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奠定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最后,三线建设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乡的整体发展,为工业和农业的合作融合打下了基础,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历史已经证明,三线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起点之一,是一个全国人民联合战胜困难,跨越挫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我们需要从三线建设中汲取以往的经验,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建设我们的祖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未来!。
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我国大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1. 大三线建设的背景说到大三线建设,这可是我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项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举措。
那时候,国际形势紧张,大家都心里没底,尤其是对于国防安全的担忧,哎,真是一片愁云惨雾。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国家决定把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迁移到西部地区,以此来增强国防能力,减轻对沿海地区的依赖。
可以说,这个决定真的是一着险棋。
当时,相关部门号召“西进东出”,让大批年轻人背上行囊,奔向西部。
想想,那时候的年轻人都是意气风发,心里想着为国家贡献力量,真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啊。
为了建设,这些小伙子们不怕苦,不怕累,甚至很多人还没见过西部的壮丽风光,就义无反顾地去了。
2. 大三线建设的经验2.1. 不怕苦的精神首先,这个大三线建设的过程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称道,那就是不怕苦的精神。
很多人都是从城市来的,第一次看到西部那片荒凉,心里可能都有点打怵。
但是,他们依然迎难而上,真是“铁骨铮铮”。
说实话,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年轻人身上那股劲儿,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不仅如此,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团结一心,互帮互助。
这种“和气生财”的态度,让整个项目推进得相当顺利。
大家都知道,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
这个过程就像一场“集体旅行”,虽然路途艰辛,却让每个人都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
2.2. 自力更生再说到自力更生。
在大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的资源并不丰富,但大家通过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把工业体系给建立起来。
那时候,很多人发明了各种“土办法”,这就像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真的是发挥了创造力。
而且,西部的自然资源也被利用得淋漓尽致。
虽然一开始可能不被重视,但通过努力,大家发现了资源的真正价值,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里面的故事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书,特别是那些在逆境中寻找机会的传奇,听着都让人感动。
3. 大三线建设的教训3.1. 计划与实际的落差不过,老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
三线建设的理解和感悟
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
以下是对于三线建设的理解和感悟:
一、背景和原因
三线建设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我国为了应对当时国内外形势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当时的背景是国际上苏联和美国等大国对我国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因此,国家决定在西部、中部和南部等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意义和影响
三线建设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它不仅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三线建设也为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条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经验和教训
三线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经验教训。
例如,在建设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规划;同时,也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工作。
四、总结和反思
总之,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经
验和教训,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注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于三线建设的演讲稿
关于三线建设的演讲稿一、引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关于三线建设的相关内容。
三线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工程,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也成就了无数英雄人物。
在本次演讲中,我将从三个方面对三线建设进行全面、详细、深入地探讨。
二、三线建设的背景三线建设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我国在深山老林中高密度建设的一系列设施。
这个工程源于国家安全需求,背后有着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坚定决心和胆识。
面对当时的危机局势,毛主席提出了“三线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这一决策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三线建设的意义三线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国家安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加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内地经济、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加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涉及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重要设施的建设。
这些设施的修建不仅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2. 发展内地经济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沿海重工业布局,将重心转移到了内地,推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缩小沿海地区与内地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还为中国打开了内陆开放的大门。
3. 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三线建设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
在没有条件的艰苦环境下,建设者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为人民创造了更多美好的生活条件。
他们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日夜奋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三线建设中的光辉事迹三线建设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光辉事迹,这些事迹展示了建设者们的英雄气概和无私奉献精神。
1. 杨根思修建鲁能公路1965年,杨根思作为一名普通的工程兵战士,带领战友在高山峻岭的恶劣环境下,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纵贯东西、纵横北南的鲁能公路。
他们克服了陡峭的山崖、泥泞的道路等艰难困苦,历时两年,终于建成了这条被誉为“生死公路”的通道。
回望“三线”建设50年
回望“三线”建设50年作者:郭红敏来源:《档案天地》2014年第12期“三线建设”,曾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从1964年开始,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在河南等13个省份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规模巨大的“三线”建设。
河南南召、鲁山、济源等地的深山腹地就布局有诸多军工企业。
它们曾极其神秘,出于保密需要,这些生产炮弹等武器的企业对外都有自己的代号;它们曾一度辉煌,一个军工企业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军工城”。
50年过去了,这些“三线”建设者们在这里如何度过了他们青春和暮年?“备战、备荒、为人民”1970年10月,21岁的马保清以一名民工的身份,到河南济源参加国内著名的531国防工程建设。
出生于陕西宝鸡的马保清,喜爱文艺演出。
来之前,他是新乡地区文工团的一名演员。
1973年,马保清考入东北工学院自控系,1977年重返531工程总指挥部,负责自控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
拥有13个分指挥部的531工程,东西跨度近100公里,南北宽度近50公里,横跨济源、孟州、洛阳吉利区三地。
仿佛是一夜之间,昔日人迹罕至的王屋山下,涌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万多建设大军和来自河南各地的民兵团和建筑工人。
没有地方住,有的就在山坡上搭个帐篷。
马保清在《531赞歌》回忆录中写道:1970年开始兴建的531工程是当时我国建设的最大的火炮厂。
为了防止苏联和美国对531工程的破坏,于是,这个巨型军工企业就选址在太行山南侧的千沟万壑之中。
有人梳理建国60年中国流行语发现,“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1964年的流行语。
与之匹配的还有“好人好马上三线”、“深挖洞、广积粮”等口号。
1964年5月之后,由于苏、美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中央决定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
今后,要重点开发和建设中西部地区的三线地域,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由此展开。
1969年发生珍宝岛之战,全国备战气氛日趋浓厚,“三线建设”速度加快。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下)——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1964年到1978年,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
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作为共和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三线建设给人们留下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多多。
笔者因有着数年在三线深山军工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三线建设有着更多更深的感受、认识和记忆。
“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下)——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冀中仁三、通过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深刻分析当时和之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世界形势,邓小平同志果断决定对划分一、二、三线地区的国家防御战略进行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国内形势与进行三线建设时的60、7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到1980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10多个。
中国在联合国讲坛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代言人,国际威望得到很大提高。
那种由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中国,甚至以“联合国军”名义与中国作战的局面已经销声匿迹;二是1975年以来随着美国从越南撤军,越南南北方实现了统一,越南战争最后结束。
中国边防部队在与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后,中国的南部已经不再有大的战争威胁;三是80年代初苏联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很快就表达了中苏“进行睦邻合作”的愿望。
这些国际变化,使中国不再面临大的战争威胁,三线建设不再有和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的紧迫需要。
通过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深刻分析了当时和之后一个长时期的世界形势后,作出了一系列大决策。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对国际形势和军队装备建设应服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在谈到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分析时说: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是迫在眉睫的。
对三线建设的理解
对三线建设的理解
三线建设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本质是一种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全面运用,其着力点是实现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和分工优化,以及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国家战略。
三线建设要素包括:
一是按照市场竞争原则,调整企业结构,建立企业激励机制,营造创新型企业社会经济环境,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
二是按照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基础设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改造技术使用模式。
三是引进海外的国际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财务模式,搞好国际合作,增强城市技术竞争力。
四是大力解决城市财政、城市社会治理和公益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公众对城市工业企业及发展手段的参与和认同。
通过三线建设,有效实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实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化、社会主义体制的健全,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线建设参观感悟—李照龙五篇》
《三线建设参观感悟—李照龙五篇》第一篇:三线建设参观感悟—李照龙遗存的时代记忆不朽的时代精神——贵州大学李照龙在接到三线建设实践考察这个任务的之前的我,虽然曾听人提起过我们贵州的三线建设,却是知之未深。
便上网搜索了一下做个大致的背景了解,在百度中的文辞之间重温那一段历史。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东南沿海的攻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我不禁佩服那一时期谋划运筹我国国防科技这一盘大棋的国家领导人、决策者,惊叹他们是怎样的胆略和气魄。
且我最初的感受也基本局限于此。
第一天从贵阳出发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下了高速后途经蜿蜒的环山公路,在两旁葱郁树林的映衬下,我们来到考察参观第一站“三线建设”011基地——安顺云马飞机厂。
行程的一开始我们便认识了云马厂当初从北京来的第一批投身支援三线建设的已过八旬的刘金雄老爷爷,参观行程中刘老结合他自己人生历程,讲述了云马厂的发展,在刘老的回忆和讲解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的老一批三线建设者的心历路程。
了解到刘老他们从青年时期投身国防科技建设事业的信念,以及为了国家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一生的不悔的自豪的情怀。
“我有十分力,不出九分力,出完十分力,再加一把油”、“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以及“献青春、献终生、献子孙”的“三献”精神······一行听完刘爷爷慷慨激昂的言辞,这是我二十年来第一次最切身的感受到了何谓艰苦、何谓奉献,也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更高一层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个云马厂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三线建设的故事,这更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老这样投身国家发展建设的建设者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守。
当然的,就像无论是任何小说、电影、或是电视剧一样,艺术总归是源于生活,在时间空间的进程中爱情无论何时何地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风景,此行最触动我的便少不了三线中的爱情故事。
三线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三线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三线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三线建设使得我国在西部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等地建立了大量的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从而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2.增强国防实力:三线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战争威胁,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设施和战略储备,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3.优化产业结构:三线建设涉及到了常规兵器、战略核武器、电子、航空航天和船舶等领域的工业及科研基地的建设,从而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钢铁工业企业等,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5.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三线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投身于国家建设,从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6.培养一代建设者:三线建设过程中,大量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和民工建设者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为国家后续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7.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三线建设是一段充满艰辛历程的历史,这段历史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为国
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三线建设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区域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线建设的名词解释
三线建设的名词解释
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了国家
安全和经济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该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线(即第一线)、一条沿着海岸
线的交通线(即第二线)以及一条连接两条线的交通线(即第三线)。
这样的三线网络被设计为抵御外敌入侵、实现资源调配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线是指中国在边境地区修建的交通线,旨在加强边境防御和保卫国家安全。
这条线路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电信等基础设施,以确保边境地区的战略通信和快速部署能力。
第二线是指中国沿着海岸线修建的交通线,旨在加强海防和海上运输。
这条线路包括港口、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以确保国家的海上交通畅通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线是指连接第一线和第二线的交通线,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调配。
这条线路包括公路、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以实现资源的输送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三线建设在中国的实施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
它不仅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家安全的整体能力,还促
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线建设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推动了中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
“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为应对国内和国际形势,为了提高国家的自主防御能力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中国政府根据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决定在西部边远地区修建一条东北-西南横贯中国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朝鲜半岛的战事,加剧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紧张程度,确保国家的安全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的一大任务。
此外,中国经济的不发达也使得中国政府认识到需要发展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西部地区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战略。
中国政府经过调研和考察,最终决定建设东北-西南横贯中国的“三线建设”,并在1964年正式启动了该项目。
该项目的目标是在云贵高原、秦岭深处和青藏高原建设天然掩护工程、隧道、地道等设施,并在其中分布军工工业基地和大型机电设备生产基地,使中国的工业和军事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三线建设”的精神内核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是中国在当时政治、军事和经济背景下的应对之策,因此强调了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其次,由于“三线建设”需要在遥远的边远地区进行建设,因此对于技术自主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最后,由于“三线建设”得到了整个国家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充分彰显了全体人民的团结和向心力,并且提高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工作热情和精气神。
总之,“三线建设”是中国在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加快国家工业化页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而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该工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当代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关于三线建设的演讲稿
《铭记三线建设,传承时代精神》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探讨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时代价值的话题——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伟大壮举。
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在新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线建设,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基于当时国际局势的严峻判断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
为了加强国防建设,改善工业布局,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毅然决定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科技和国防建设。
三线建设的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投入之巨,堪称空前绝后。
数以百万计的建设者们,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告别了繁华的都市,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大西北、太行山等艰苦边远地区。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吃苦受累,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建起了一座座工厂、矿山、铁路、桥梁,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线建设的成果是显著的。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一大批重要的工业基地、国防企业和科研机构拔地而起。
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
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攀枝花、六盘水、十堰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工业枢纽。
三线建设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三线建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建设者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当时的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
建设者们住的是简陋的工棚,吃的是粗茶淡饭,工作在高温、高辐射、高噪音的环境中。
但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和怨言,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什么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
三线建设感悟200字
三线建设感悟200字
三线建设是指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进行的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将原来的二线和一线大城市与山区、边境地区连接起来,形成更为安全的防线。
这项计划涉及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曾在三线建设期间担任过一些志愿者工作,深刻地感受到了三线建设的重要性和艰苦性。
在那些偏远地区,人们过着朴素的生活,但他们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些山区和边境地区,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建设着国防设施和边境线,他们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三线建设的经历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
在那种环境下,每个人都需要相互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任务。
同时,三线建设也强调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些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三线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难忘的经历,它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我们应该从三线建设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勿忘三线建设
勿忘三线建设弘扬三线精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突然撤走在华专家,中断对华援助,并在我国北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随时准备进犯我国。
与此同时,美国侵略越南,直逼我国,并在我国东南沿海怂恿蒋介石搞所谓“反攻大陆”,我国受苏美两国南北夹击,时局剑拔弩张,形势动荡不安。
开国领袖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了搞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和“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大三线建设方针。
所谓“三线”,是按我国地理区域划分的,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后方地区为三线。
三线建设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一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
三线又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两大片为大三线,中部沿海地区省区的腹地为小三线。
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建国以来第一次最大规模的以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为主的中国大三线建设,拉开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序幕。
永载史册的三线建设那个年代党中央对三线建设高度保密,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遵照毛泽东提出的“靠山、近水、扎大营”、“建设小城镇”的选址建设方针。
三线企业建厂选址都严格按照“靠山、分散、隐蔽、钻山洞”的原则。
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是三线企业的共性。
为了保密,企业名称也十分革命化、大众化。
2013年6月上旬,我作为《三线风云》一书的编委,参加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筹备领导小组组长钱海皓中将,原国家计委三线调整办公室主任、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春才带领的三线调研组到贵州省,对六盘水市煤矿、钢厂、开发区等进行参观调研并座谈,深入了解三线建设及调整、改革、转型与发展。
在六盘水,三线企业水城矿务局称为“大河农场”,下级机构称为生产大队、生产队;水城钢厂称为“林场”;电力部门统称“渔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望大三线建设——宏伟深远的超级战略工程2008-09-12 19:31回望大三线建设——中华民族宏伟深远的超级战略工程工程总投资:2053亿元工程期限:1958年——1978年“三线建设”,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是不见于报端的。
即使当时的人们说起,也十分神秘。
今天的年轻人,更是少有所闻。
何谓“大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1978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建设运动。
简单地说,就是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
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句话,就是建立中华民族的“备份”。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当时中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东北的重工业完全处于苏联的轰炸机和中短程导弹的射程之内;而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工业区则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中。
一旦战争开始,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
假如我们遭到强敌的夹击,发生象日本侵略那样极端恶劣的形势,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中国”,在四川和西南,部署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然后伺机反击。
用心可谓极其良苦!1938年到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对中国进行战略合围时,国民政府才仓促把华东和华中250余家工厂迁入四川。
和蒋介石不同,毛泽东是有计划地实施战略布局。
由于“大三线”建设,是在一个比英、法、德面积总和还要大的区域,整个经济与文化得到再造,即使没有战争,也具有难以估量的战略经济学意义。
为了抗御外敌,毛泽东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他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大三线。
按照中国军事经济地理区划,沿海地区是第一线,包括沿海和边疆省区,如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西藏、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
三线则是指长城以南、广东省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基本属于内地的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靠内地的一部分,共涉及13个省区。
四川、云南、贵州及湘西、鄂西为西南三线,陕、甘、宁、青及豫西、晋西为西北三线。
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称小三线。
用今天的概念来说,它基本上是指不包括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在内的中国中西部。
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地带,就是二线地区。
中国大三线示意图中国属于均衡型国土形状,东西南北外围至中心地区距离相差不大,可以明显地分出内外线、前后方。
从四个方位最顶端测量中国的中心点,大致在甘肃兰州至陕西西安之间的宝鸡。
再从自然地形看,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由南至北是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山脉、贺兰山脉等,海拔几千米以上,地势险峻,气候复杂,形成难以逾越的天然半月形屏障。
历史上曾经远征欧、亚、非的马其顿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至此而止,从未有任何一支外国军队能够从西部入侵中国内地。
东北部有大小兴安岭,也易守难攻。
陆地疆域中惟有北部内蒙古高原中部,相当开阔,大部为沙漠、草原,是一条易攻难守的通道,须后退到陕西秦岭、山西雁门关一带方有险要可守。
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势较为低缓,多为丘陵和平原,后退到太行山脉方有利据守。
于是,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确定将川、贵、云、陕、甘、宁、青和鄂、豫、湘西部作为三线战备后方。
中国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
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
当世界进入“海权”时代,中国的安全格局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从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
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
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实行军事包围,对新中国的威胁依然主要来自东南沿海。
由于当时对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接受苏联经济援助,实际上将苏联作为大后方,建设重心放在东北、华北地区。
建设战略后方的问题并不紧迫。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什么要进行三线建设?说到大三线的来由,就需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又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
1960年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直接导致中印军事冲突。
1964年,美国制定了绝密报告《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试图出动空军袭击中国即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基地,并打算联合苏联进行。
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腊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此进行了讨论,并与台湾进行了具体商议。
美军在台湾海峡举行了核战争演习,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越南战争规模扩大,并延烧到中国南部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直接威胁中国安全。
面对战争威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毅然决定,中止原来“抓吃穿用”的“三五”计划设想,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
决定从1964年起转而加紧进行战备工作,在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地区,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理想的战略后方。
面对战争威胁,中国人民不得不付出暂时不能更快地提高生活水平的牺牲。
1969年,在珍宝岛发生中苏边境大规模武装冲突,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消灭中国内地核基地的计划,并打算联合美国进行。
面对再次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一场恶仗”的号召,于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响彻天南海北,每一位中国人都同仇敌忾,全民备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中国的三线建设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大三线建设历时1964---1978计14年,若包括1958---1964的前期6年共20年整,核心时间段为1964---1972计8年,横贯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主要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涉及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重建、搬迁、合并,整个工程规模史无前例。
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
他们露宿风餐,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星罗棋布的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四川大三线建设头三年的最重要项目是“两基一线”。
“两基”就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和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作为战时军工生产的核心。
“一线”就是修建成昆铁路干线,解决西南地区交通问题,满足工业的能源、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产成品运输。
工程奇迹——成昆铁路1958年7月,成昆铁路成都至峨嵋段开工,钢铁基地上马。
铁道部西南设计分局(第二设计院)及地质部先后调集了5000多名工程地质勘测人员,完成了1.48万平方千米的地质测绘,钻探量达21.27万米。
经过数年努力,勘测比较线路1.1万千米,制定大小比选方案300多个,基本绘制出线路蓝图。
成昆铁路营业里程全长1090.9千米,北起四川成都,从海拔300米左右的川西平原,傍峨眉山麓南下,逆汹涌的大渡河转牛日河而上,攀越崎岖连绵的大小凉山,通过海拔2300米左右的岷江与雅砻江的分水岭,经过西昌,沿奔流湍急的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连接攀枝花矿区,再溯龙川江上至到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南止于云南昆明,纵向贯穿了被高山峡谷大江大河封闭着的四川西南部和滇北地区。
成昆铁路沿线不仅地形复杂,地势险峻,由于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存在着山坡崩坍、落石、滑坡、泥石流等各种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至今仍使穿越成昆铁路的人们心惊胆战。
新的地质运动也较活跃,全线有500多千米位于烈度7~9度地震区。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修建现代化铁路,必然桥隧密集,工程艰巨。
为了跨越地形障碍,全线建有桥梁991座,总延长106.1千米,其中200米以上的大桥113座;开凿隧道427座,总延长344.7千米,其中3千米以上的长隧9座,桥隧总长度占到整条线路长度的41.6%。
由于地形限制,沿线122个车站有42个不得不全部或部分建造在桥梁上和隧道里。
从金口河到埃岱段58千米的线路就有隧道44千米,几乎成了地下铁道。
穿越全线最高点小相岭(海拔2244米)的沙马拉达隧道全长6379米,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隧道。
为了克服地势高差,全线设计了7处螺旋形、圆形、灯泡形盘山展线,13次跨越牛日河,8次跨安宁河,47次跨越龙川江。
牛日河上的尼波和洪峰两站之间直线距离只有7千米,但高差达142米,自然坡度20‰以上,不得不将线路以16‰的最大限制坡度在山间三叠交叉,跨大中桥6座,隧道11座,线路延长了一倍。
在地势险峻的龙川江峡谷,由于隧道在大山里迂回重叠,进口和出口竟出现在同一个方向,不过高度已差了几十米。
1964年8月,成昆线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一时间,原先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帐篷点点,红旗招展,在“气死猴子吓死鹰”的悬岩峭壁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工程在各方面支援配合下,进展顺利。
1965年末,川黔、贵昆两线接近完成,铁道兵两个师转战成昆线,建设者增加到40万,施工很快达到高潮,按当时的进度原定1968年“七一”建成通车的计划完全可以实现。
1969年8月,在珍宝岛之战后紧迫的国际形势下,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成昆铁路务必于1970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命令,并指令新成立的铁道兵西南指挥部统一领导施工。
筑路大军奋起响应,短短数十天内,数万铁路员工兼程返回工地。
9月1日,沉寂两年的成昆铁路北段全面恢复施工,建设者们克服了千难万险,工程一路突进。
经过10个月的突击抢建,成昆线南北段终于按期在四川省西昌礼州实现了铺轨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