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合集下载

走进银行的同业业务

走进银行的同业业务

走进银行的同业业务在兴业之前,业界没有对同业业务这么关注,所以相对来说介绍的文章也较少。

这里,我将同业的一些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希望对部分朋友有帮助。

百度百科:银行同业业务商业银行同业金融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与合作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

具体包括:代理同业资金清算、同业存放、债券投资、同业拆借、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代客资金交易和债券投资、同业资产买卖回购、票据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

所以,同业指的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服务,并非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是银行间的“存”“贷”,而且“金融机构”,从中信银行2012年中报可以看出,至少包括银行、信托、金融租赁、财务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P37)。

这里要说明一下,针对银行间的同业资产业务,风险权重才是按20%至25%计算的,其他金融机构,是按100%计算的。

这里会造成一个“同业省资本”的误区,相关分析见博文《兴业同业业务的进阶认识》。

而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指的是同业业务里面的“借”与“贷”(以下不重复说明)。

下面重点来讲这一块。

同业资产与负债,主要包括:(要看到“主要”两个字)资产端:(百度百科)1、存放同业: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款项。

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不在存放同业本科目核算。

2、拆出资金:企业(金融)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3、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买入返售,即资金融出方、证券融入方。

它是甲方(买入返售方)与资金需求乙方签订协议,现在买入证券,同时在规定时间被乙方以规定金额赎回的行为。

、相关解释:一、存放与拆放的区别:(百度百科)区别1:风险不同,拆放同业通常需事先对拆入银行进行授信,或以票据进行质押(如逆回购),而存放同业则不需要。

区别2:凭证不同,拆放同业需事先签订拆借合同,作为双方的债权债务凭证,而存放同业是在资金到达存放行时由存放行出具存款证实书或320报文等作为凭据。

银行同业业务知识

银行同业业务知识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1.2.1211:13:4711:13Feb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1:13:4711:13:4711:13Friday, February 12,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1.2.1221.2.1211:13:4711:13:47February 12, 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Lor揉em捏ip。su2m02d1o年lor 2s月it a1m2e日t, c星on期se五cte上tu午r a1di1p时isc1in3g分el4it.7F秒us1c1e:1id3:u4r7na21b.l2an.1d2it, eleifend nulla ac,
•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2021年2月12日星期五上午11时13分47秒11:13:4721.2.12
•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2021年2月上午11时13分21.2.1211:13February 12, 2021
•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年2月12日星期五11时13分47秒11:13:4712 February 2021
•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上午11时13分47秒上午11时13分11:13:4721.2.12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1.2.1221.2.12Friday, February 12, 2021
• •
感 谢 您 的 下 载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1:13:4711:13:4711:132/12/2021 11:13:47 AM

银行同业业务有哪些种类?有哪些风险?

银行同业业务有哪些种类?有哪些风险?

银行同业业务有哪些种类?有哪些风险?同业业务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往来。

同业业务在这几年快速发展,是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金融机构盈利压力下的现实表现。

特别是银行,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连续几年的天量货币投放戛然而止,信用风险激增,不良贷款飙升,尤其是长三角一带表现尤为明显,银行依靠传统的业务模式要维持利润的高增长显然难以为继,而同业业务有机构信用背书,风险明显小于传统业务,因此大量的银行机构大规模涉足同业业务。

同业业务业务类型以及交易模式有非常多种,但大都可以归为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

从资产端出发的同业业务存放同业存放同业(Nostro),商业银行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从期限上来看,以活期款项和一年以内的定期款项为主。

127号文明确规定存放同业只能期限一年以内。

此处的存放同业与同业存放(同业负债端将提及)是银行间为了各类业务往来清算方便或其他原因(比如互作存款规模、以同业存款为投向的表内理财等)而存放的。

同业存单同业存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在同业拆借交易中心交易。

同业存单有具体的期限额度限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6月30日颁布的《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对同业存单进行了期限上的限制。

法规要求:"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定价。

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期限原则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

"即需要将年度额度在央行备案,期限 1个月到3年,但未要求有评级。

拆出资金拆出资金(人民币),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而短期借出资金的行为,无抵质押物。

关于拆出资金的期限和额度在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7月3日颁布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中第二十五条做出了明确的限制。

一文看懂银行的同业业务

一文看懂银行的同业业务

一文看懂银行的同业业务►同业业务的内部区别:按作用可区分为传统同业和新型同业两大类。

传统同业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同业类会计科目中体现①同业拆入/拆出:为了满足准备金要求而进行超短期流动性管理的工具。

期限大多不超过一天,线上标准化交易,利率以shibor为基准。

②存放同业:以同业结算为初衷,后发展为拥有部分盈利性的同业之间的存款业务。

期限较拆借更长,线下交易,利率围绕shibor波动较大。

③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各类受益权、票据与债券的正逆回购。

核心是通过金融资产的质押获得流动性。

2013年以前是“表内非标”藏身处。

新型同业业务:不在传统同业类会计科目中①表内非标:资产端。

表现形式为持有的各类资管计划,性质类似贷款。

②同业存单:负债端。

新型的标准化、线上交易的主动负债。

发行方大都为小型城农商行;认购方大多为资管产品,其次为银行自有资金。

►分析思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不可兼得1、传统同业资负配置反映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会根据自身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对市场利率的判断和自身金融市场资源来配置传统同业。

短期配置主要参考货币市场利率走势——资产配置与之同向、负债配置与之反向。

长期视角,同业资产主要作为贷款与债券配置的补充;而同业负债其中由于还包含主动负债需求,配置变化一般由贷款与同业利差决定。

2、新型同业资负配置反映银行主动扩张意愿。

规模增长受限的银行通过“以资产定负债”和“借短放长”的方式发展新型同业,带来了监管风险。

微观层面,从2017年开始在监管压力下,表内非标有序压降,预计于2019年底企稳。

上市银行同业负债(含同业CD)占比已于2018H全部满足监管。

►上市行同业画像与实例:中小银行比国有行占比更高画像:①传统同业资产:配置占比普遍不高。

②上市银行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占比之间差异较大,其中,国有大行占比最低,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城商行>股份行>农商行>国有行。

③表内非标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为城商行>股份行>农商行>国有行。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
管理人: 存款
券商资管
受托银行
22
2、银证委托贷款业务
模式:银行总行授信,委托给分行由分行调用同业资 金/自有资金/理财资金委托证券企业成立定向资产管 理计划,证券企业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向银行指定客户 发放信托贷款,或者受让银行存量信贷资产。
案例:借款人向A 银行提出2 亿人民币贷款需求,期 限一年,双方议定价格为年化7%。最终资金提供方银 行委托券商资管计划投资于该信贷资产,资管计划委 托A 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资金提供方预期收益率 为年化6%;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旳通道费用年化0.05%; 托管行为A 银行,托管费年化0.05%。 该方案中,委 托方银行整体收益6%,即1200 万人民币;券商收益 为10 万人民币;A 银行收益为190 万人民币。
29
图5:转存款业务模式简图
签订协议 券约定向资 资金投向 保险资产
出资银行
产管理计划
管理产品
协议存款
保险企业
资金转移
30
1、转存款-案例
案例:某银行(A 银行)希望取得一年期5 亿人民币 对公存款,B 银行经过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旳通道投 资于该协议存款。资金提供方预期收益率为年化4%; 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旳通道费用年化0.05%, 托管行为 B 银行;保险资管计划通道费用年化0.3%,托管行为 A 银行,托管费均为年化0.05%,协议存款价格 4.45%。该方案中,B 银行整体收益2025 万人民币; 券商收益为25 万人民币;保险资产管理企业收益为 150 万人民币。
同业合作旳几种经典模式及案例
1
内容摘要
同业业务旳概念 同业业务类型 几种经典模式及案例
2
一、同业业务概念
定义:商业银行同业金融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银行同业业务是指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其主要特点是资金流动性强、风险小、收益稳定。

下面将介绍6种典型的银行同业业务模式及其操作要点。

1.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银行之间通过互相借贷资金来满足短期资金需求的一种业务。

操作要点包括:明确拆借方和被拆借方、确定拆借期限和利率、签订拆借协议、制定拆借计划、加强风险控制。

2.同业存单同业存单是指银行之间通过发行和认购存单来筹集资金的一种业务。

操作要点包括:制定发行计划、确定存单期限和利率、签订认购协议、加强风险控制。

3.同业票据交易同业票据交易是指银行之间通过买卖票据来满足短期资金需求的一种业务。

操作要点包括:确定票据种类和期限、制定交易计划、签订交易协议、加强风险控制。

4.同业外汇交易同业外汇交易是指银行之间通过买卖外汇来满足外汇资金需求的一种业务。

操作要点包括:确定外汇种类和交易方式、制定交易计划、签订交易协议、加强风险控制。

5.同业担保同业担保是指银行之间通过提供担保来帮助其他银行获得资金的一种业务。

操作要点包括:明确担保方和被担保方、确定担保方式和范围、签订担保协议、加强风险控制。

6.同业联保同业联保是指银行之间通过联合担保来降低风险、提高信用的一种业务。

操作要点包括:明确联保方和被联保方、确定联保方式和范围、签订联保协议、加强风险控制。

银行同业业务是银行之间的重要合作模式,能够满足不同银行的资金需求,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开展同业业务时,银行应加强风险控制,确保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需要B银行真实占用企业的授信额度,同时也会纳入银行存贷比考核。

模式二:双信托模式双信托模式是在抽屉协议暗保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信托计划作为兜底。

这种模式下,A银行设立两个信托计划,一个是单一信托计划,另一个是兜底信托计划。

B银行向单一信托计划出售信托受益权,同时与A银行签订承诺函或担保函,承诺远期受让兜底信托计划的信托受益权或者基础资产。

同业典型业务及套利模式分析

同业典型业务及套利模式分析

同业典型业务及套利模式分析文/殷剑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银银合作规避监管方式较多,且根据监管环境的变化,其主题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动态调整,其核心原则在于利用监管规则对同业业务不同于普通银行业务的风险计算标准,以及对不同类型银行监管上存在的差异,来达到规避监管的目的。

票据卖断并买入返售、同业代付以及信托受益权转让等同业业务规模的大幅提升是导致银行部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净债权与其持有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规模之间的差额显著扩大的主要原因。

我们将以这几种银银合作为重点,对其监管套利、信用扩张的模式进行分析。

票据卖断并买入返售票据卖断并买入返售是2010年至2011年中央银行隐匿信贷规模的主要形式。

该业务的实际操作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银行将票据卖断给交易对手,实现票据出表;二是该银行逆回购买入此前卖出的票据。

票据卖断并买入返售业务之所以能够隐匿信贷规模,主要是部分农信社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巨大的监管漏洞。

票据卖断是票据转贴现卖出业务的一种,是指银行将未到期的已贴现或已转贴现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

而转贴现卖出的另一种形式则为转贴现融资(正回购),是指银行在将为到期的已贴现或已转贴现的商业汇票转让给交易对手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由该行购回原商业汇票的融资行为。

与其对应,买入返售(逆回购)是指银行在购买交易对手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已贴现或已转贴现的商业汇票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由交易对手购回原商业汇票的业务行为。

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在收进票据后,需要记在“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子科目“票据贴现”下,即所谓的“进表”,该部分资产占用信贷规模。

票据进表的会计处理相对清晰,但与之相对应的票据转出的情况则较为复杂。

在新的会计处理方式中,票据卖断和票据正回购是有所区别的。

票据卖断后,该笔票据可以从“票据贴现”科目下扣除,不再计入贷款规模,这为银行腾挪出了信贷空间;而票据以正回购的方式转出去则仍要留在“票据贴现”科目下,并不能减少信贷规模;反之,票据逆回购也不增加信贷规模。

银行同业6种典型模式及操作要点

银行同业6种典型模式及操作要点

银行同业6种典型模式及操作要点银行同业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与合作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

具体包括:代理同业资金清算、同业存放、债券投资、同业拆借、外汇买卖、衍生产品交易、代客资金交易和同业资产买卖回购、票据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

近年来,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迅速,同业业务量、收入、利润等在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占比和贡献明显提高。

一、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图解二、图解说明及其操作要点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操作模式,通常是B 银行由于信贷额度或贷款政策限制,无法直接给自己的融资客户贷款时,找来一家A银行,让A银行用自己的资金设立单一信托为企业融资。

这种模式下,B银行作为风险的真正兜底方,与A 签订承诺函或担保函(暗保),承诺远期受让A银行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或者基础资产。

这里B银行有两种兜底方式,一种是B银行出资受让信托受益权,另一种是B银行直接收购针对融资客户的基础资产。

前一种方式的优点是银行不用在表内发放一笔贷款,不用真实占用企业的授信额度。

但缺点有两个:1、如果B银行用资金受让信托受益权,这样B银行成为信托受益人,但问题是信托计划并没有就此终止,信托到期时信托计划无法结束,就会发生信托贷款逾期,而信托逾期是需要向监管机构上报的;2、很多银行的分行是不具备投资信托产品权限的,审批权限在总行,比如工农中建的二级分行和很多股份制银行的一级分行都没有这个权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分行就不具备受让信托受益权的能力。

第二种方式是收购融资企业的基础资产,也就是B银行向融资客户发放一笔表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以流动资金贷款偿还之前的信托贷款,这样信托计划顺利结束,信托贷款不会出现逾期。

但这种方式要占信贷规模,并且B银行必须真实具备对融资企业的授信额度。

关于收购基础资产方式,有这样一个背景:银监会在2012年初出了一个文,不允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远期受让信托受益权,也不允许给信托直接做担保,这样资产管理公司只能对基础资产做远期的增信,通过受让基础资产的形式来受让信托受益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同业业务的6种典型模式及其操作要点作为银行表外融资的新型工具,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近几年已成为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中广泛流行的操作模式。

商业银行通过信托收益权买入返售的形式,将传统上属于资金业务的同业业务演变成了类贷款业务,这种类贷款业务与银行常规的贷款业务相比,有如下几个优势:(1)不纳入银行存贷比考核,存贷比考核的公式是贷款/一般存款,上限是75%,由于同业资产不体现在贷款额度中,这对于存贷比较高而信贷额度不足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来说,吸引力明显;(2)根据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同业业务的风险权重为3个月以内20%、3个月以上25%,而常规贷款业务的风险权重很高,比如投向工商企业的,风险权重为100%;(3)这种类贷款业务中的同业负债无需缴纳准备金。

买入返售业务的基本操作模式是三方协议模式,这种模式中通常会出现甲、乙、丙三方,甲方一般是资金过桥方,乙方是实际出资方,丙方是提供信托受益权远期受让的兜底方,也常常是融资客户的授信银行。

三方协议模式从2011年开始兴起,到2012年大发展,再到2013年的衍变和创新,走出了一条金融压抑下独具特色的同业创新之路。

模式一: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抽屉协议暗保模式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操作模式,通常是B银行由于信贷额度或贷款政策限制,无法直接给自己的融资客户贷款时,找来一家A银行,让A银行用自己的资金设立单一信托为企业融资。

这种模式下,B银行作为风险的真正兜底方,与A签订承诺函或担保函(暗保),承诺远期受让A银行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或者基础资产。

这里B 银行有两种兜底方式,一种是B银行出资受让信托受益权,另一种是B银行直接收购针对融资客户的基础资产。

前一种方式的优点是银行不用在表内发放一笔贷款,不用真实占用企业的授信额度。

但缺点有两个:(1)如果B银行用资金受让信托受益权,这样B银行成为信托受益人,但问题是信托计划并没有就此终止,信托到期时信托计划无法结束,就会发生信托贷款逾期,而信托逾期是需要向监管机构上报的;(2)很多银行的分行是不具备投资信托产品权限的,审批权限在总行,比如工农中建的二级分行和很多股份制银行的一级分行都没有这个权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分行就不具备受让信托受益权的能力。

第二种方式是收购融资企业的基础资产,也就是B银行向融资客户发放一笔表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以流动资金贷款偿还之前的信托贷款,这样信托计划顺利结束,信托贷款不会出现逾期。

但这种方式要占信贷规模,并且B银行必须真实具备对融资企业的授信额度。

关于收购基础资产方式,有这样一个背景:银监会在2012年初出了一个文,不允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远期受让信托受益权,也不允许给信托直接做担保,这样资产管理公司只能对基础资产做远期的增信,通过受让基础资产的形式来受让信托受益权。

不少银行之所以敢采用收购基础资产的方式,也是因为后面有资产管理公司准备接盘,银行在签承诺函和担保函时,有很多都是已经与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远期受让协议了。

模式二:三方协议模式模式二是标准的买入返售三方合作模式,该模式中,作为资金过桥方的甲方,不仅仅是银行,还可以是券商、基金子公司、财务公司、资金充裕的企业等。

该模式的交易结构是:甲方A银行以自有资金或同业资金设立单一信托,通过信托公司放款给C银行的融资客户;B银行作为实际的出资方(乙方),以同业资金受让A银行持有的单一信托的信托受益权;C银行为风险的真正承担方(丙方),承诺在信托计划到期前1个工作日无条件购买B银行从A银行受让的信托受益权。

这种模式的实质是C银行通过B银行的的资金,间接实现了给自己的授信客户贷款的目的。

此种操作模式下,信托受益权的流转路径是从A银行(甲方)到B银行(乙方),然后远期再到C银行(丙方)。

三方协议模式从2011年兴起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的同业业务操作模式,很多其它模式都是基于三方模式演变发展起来的。

目前市场上各家的三方协议基本上一样,可以想象,三方模式当初应该是从某家银行开始的。

模式三:两方协议模式模式三是两方模式,一般不需要过桥企业(甲方),两方协议模式产生的背景很大程度上是银行为了解决8号文颁布后的存量非标债权问题。

银行A最初用理财资金或自有资金(主要是理财资金)投资信托产品形成了非标债权,基于监管机构对于非标债权的比例要求,银行A将信托受益权卖断给银行B,但同时向B银行出具信托受益权远期回购函。

这种模式下,银行A用卖断协议将此前形成的对融资客户的非标债权出表,从而达到降低理财资金非标债权比例的目的。

在监管机构检查或审计时,银行A通常只会拿出卖断协议,与B签订的远期回购协议成为抽屉协议不拿出来。

而银行B在监管机关检查或者审计时,则把两份协议都拿出来,以证明针对融资客户的风险收益已经转移给银行A。

这就是所谓的信托受益权的双卖断模式,该模式中银行B将资产计入买入返售科目,不计入表内;对于A来说,则是存量的非标债权直接出表。

模式四:假丙方三方模式甲丙方模式,一般是由于不能签订三方协议的兜底银行(图中的D银行)以信用增级的方式找到一个假丙方(C银行)来签三方协议,信用增级方式通常是兜底银行向假丙方出具承诺函或担保函,兜底银行作为最后的风险承担方承担所谓的“真丙方”角色。

这里“真丙方”的说法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由于兜底银行并不出现在三方的法律协议中,所以不会承担丙方的角色。

这种模式产生的背景是:有些银行(主要是工农中建四大行加国开行)总行规定,分行不允许签订三方协议(即不能作为三方协议中的丙方来兜底),只能采取出具保函和承诺函的形式兜底,也就是只能采取模式一中的暗保模式。

但是认可模式一这种暗保模式,并且愿意出资金的银行(模式一中的A银行为出资行)一般都是资金规模不大的小银行,比如农商行和城商行。

这些小银行并不能消化市场上所有的三方买入返售业务,而工农中建的很多业务单笔规模都很大,动辄就10亿、20亿、30亿,甚至出现过单笔规模超过70亿的。

这种额度下小银行就接受不了,因为没有这种体量的资金实力,所以这种大项目一般就需要股份制银行来做,比如像兴业、民生、光大、浦发、平安等银行。

但有一个问题是,这类股份制银行一般都只能接受严格意义上的买入返售业务,也就是必须签订三方协议(股份制银行作为三方协议中的乙方,即实际出资方),而不能采用模式一的暗保形式操作。

这种情况下为了签三方协议,就需要找一个假丙方(C银行),此时融资客户的授信银行(D银行,即前面所说的工农中建等银行)变成了信用增级方,信用增级方向假丙方出具承诺函和担保函,假丙方跟乙方(B银行)签订三方协议。

对于真正出资的乙方(B银行)来说,就形成了一个标准的三方协议模式,此时像兴业、民生等必须签订三方协议才能拆出资金的银行就能顺利提供同业资金了,而工农中建等不能作为丙方兜底的银行,也以间接增信的方式实现了给融资客户贷款的目的。

模式五:配资模式先介绍下配资模式的交易结构,然后说明产生原因。

这种模式的交易结构是:C银行向B银行配一笔等期限等额的同业存款,B银行通过桥方A银行以对应金额和期限向融资客户发放一笔信托贷款,C银行承诺远期受让B银行的信托受益权,或者不受让。

如果C银行受让B银行的信托受益权,C银行的同业存款就是标准的同业存款,因为针对融资客户信托贷款的风险已经转移给C银行;如果不受让信托受益权,就需要对该笔同款业务进行存单质押,锁定B银行贷款给融资客户的风险,或者出函单独说明该笔同业存款是对应某一笔信托贷款的,当信托贷款不能偿付时,同业存款不用兑付。

配资模式下的B银行并没有真正出资,只是将C银行的同业存款转换为投资非标资产的资金,真实出资方C银行就是兜底行。

这种模式下B银行一般收取几十个BP的过桥费。

配资模式中过桥方A银行可以存在也可不存在,B银行投资信托有两种形式,一是B银行以单一自有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向融资客户放贷,二是通过A银行以同业资金的形式委托给信托公司。

这两种形式取决于B银行的出资形式,C银行给B银行配了一笔同业存款,如果B银行想直接用同业存款委托给信托公司,就必须通过过桥方A银行,因为同业资金是不能作为信托的委托人的,只能受让过桥方A银行的信托受益权。

如果B银行的自有资金富余,那么C银行给B配资后,B银行就可以以自有资金直接委托给信托公司,就不需要过桥方A银行参与了。

但是,实务中,用自有资金投放的比例比较少,大概只占两成比例,其余八成的业务都是通过A银行投放资金的。

采用这种模式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因为融资客户资质比较差,B银行不愿意直接出资,即不愿意做模式二中的出资乙方,这样B银行就不能与C银行采用标准的三方买入返售模式。

这种情形下,C银行就通过B银行以同业存款配资的形式给自己的融资客户放款,这种放款有时是为了解决融资客户贷款逾期后的展期问题。

二是因为融资客户资质太好,比如大型国企或央企,这种企业不能承受标准三方模式中较高的资金成本,很多只能承受基准或基准下浮利率的融资成本。

而在标准三方模式中,融资客户承受的资金成本基本都高于基准利率,所以C银行一般通过这种模式来打压B银行的收费,达到降低总融资成本的目的。

如果融资客户是国企或央企,它可以把B银行收费打压到0.2%-0.5%,这时B银行的收费加上同业存款利率以及信托公司0.1%左右的收费,总融资成本仍能低于基准利率,从而达到给大型国企这类优质客户融资的目的。

模式六:存单质押三方模式存单质押三方模式有“全额存单质押”和“差额存单质押”两种类型:(1)全额存单质押模式。

该模式的交易结构:C银行向自己的融资客户放一笔贷款,假设为10个亿,同时C银行要求融资客户将这笔贷款存到自己的银行作存单,此时融资客户无法动用这10个亿的资金。

融资客户拿到存单,在信托公司作存单质押贷款,然后B银行实际出资受让这笔存单的信托受益权,并且C银行远期受让由B银行持有的在自己银行的存单。

对于B银行,这项业务是低风险业务,因为10亿资金是存的定期,而且存单被质押了。

C银行实现了两笔存款和一笔贷款,首先C 银行实现了对融资客户的一笔贷款,拿到了贷款利息,融资客户等额将钱存回来又实现了一笔存款。

另外融资客户由于存单质押拿到的实际由B银行出资的10个亿,最后也存到了B银行在C银行开设的基本户上。

由此,10亿项目,产生了30亿的交易额。

如果C银行对融资客户进行一些受托支付的控制,那么融资客户在C银行账户上很能会产生15亿的日均存款量,这15亿的存款按存贷比计算,可以释放的贷款额度超过10个亿,因此C银行给客户放出的10亿贷款,不仅没有占用存量贷款额度,而且还释放出了新的贷款额度。

采用这种模式主要是银行为了实现高额存款。

释放存贷比,放大交易额。

这种模式需要融资客户能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房地产公司、矿产企业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