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名篇《胭脂》赏析

合集下载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怪小说集,其中的《聊斋志异胭脂》是其中一篇代表作品。

这篇小说以胭脂为主线,展现了脂粉妆饰之美,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个女子的人生悲欢离合。

本文将从《聊斋志异胭脂》中的用典出发,探析其深刻的含义。

一、东篱胭脂泪《聊斋志异胭脂》开篇即引用了“东篱胭脂泪”的诗句,此词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句诗描绘了红颜薄命的凄美意境,与整个故事的主题相契合。

在小说中,胭脂一直代表着女子的美丽和妩媚,美丽固然让人倾倒,却也成为女子悲剧的导火索。

在小说中,胭脂为了报恩而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却被无情的男子所抛弃。

这也让人不由得想起《东篱胭脂泪,西风独自凉》这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孤寂和悲凉。

二、胭脂女子《聊斋志异胭脂》中的胭脂女子如同一朵艳丽的花朵,既妩媚又沉痛。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胭脂天生丽质,又擅长化妆,给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

她的美丽引来了许多追求者,最终却遭遇了悲惨的结局。

在胭脂的婚姻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妇女的境遇和命运,她们往往受尽磨难,最终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小说中的胭脂形象所承载的是古代女子的悲哀和无奈,也折射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苦难。

三、金屋藏娇在小说中,胭脂的一段经历堪称悲壮,她在男子的宠爱下沉沦于金屋之中,虽有美丽和富足,却毫无自由可言。

这一情节与“金屋藏娇”说不谋而合。

金屋藏娇这一成语源自《战国策·齐策四》中的故事,形容女子被软禁在黄金屋中,生活奢华却无自由。

在《聊斋志异胭脂》中,胭脂的命运就像是被囚禁在黄金屋中的少女,失去了自由和尊严,最终也失去了心爱的男子。

金屋藏娇这一情节凸显了胭脂的悲情遭遇,也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子的许多无奈和悲哀。

四、红颜薄命《聊斋志异胭脂》中的故事,充满了红颜薄命的意境。

红颜薄命一词源自古代文学,形容女子的美丽却遭受不幸的遭遇。

故事的女主人公胭脂可以说是红颜薄命的代表,她天生丽质,却为了救人而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却还是无法幸免于悲剧的命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1. 引言1.1 胭脂作为聊斋志异中的经典作品《胭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传世经典之一,也是《聊斋志异》中最为知名的故事之一。

作为《聊斋志异》的精华之作,胭脂以其精妙细腻的文字,独特的情节设置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胭脂》所描绘的故事情节独具一格,扣人心弦。

作者通过一个女子胭脂与男子玉名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欲望的诱惑。

故事中的妖魔鬼怪、阴阳界的交错等元素,更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对幻想世界的描绘,作者引导读者思考现实世界中的人性和伦理道德。

胭脂这一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和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对爱情、人性、命运等永恒主题的探讨,也有对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反思。

通过阅读《胭脂》,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胭脂作为《聊斋志异》中的经典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2 探究胭脂的主题和内涵胭脂作为聊斋志异中的经典作品,其主题和内涵十分丰富多彩。

在胭脂中,主要围绕着爱情、欲望、命运、人性等多个主题展开。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同时也探讨了人在面对欲望和命运时的选择和抉择。

在胭脂的故事中,爱情是一个重要主题,通过描绘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恨情仇,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悲剧。

欲望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人物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迷茫。

命运也是胭脂中的一个主题,人物在面对命运的安排时,常常会有不同的选择和抉择,展现了对命运的探讨和思考。

胭脂的主题和内涵丰富多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对读者有着启发和思考的作用。

2. 正文2.1 胭脂的故事情节分析《聊斋志异胭脂》是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胭脂这个故事首先通过描写女主角胭脂遭遇坎坷命运,被迫嫁给陌生人的情节展开,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好奇心。

随着故事发展,胭脂因为自己的美貌而引来了许多纷争和磨难,展现了人性的丑陋和欲望的无底线。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胭脂》是蒲松龄所著的一篇小说,以妖魔怪事为主线,通过胭脂这个妖精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沦丧。

小说以妖精胭脂为主角,讲述了她与人类男子的爱情故事。

胭脂是一个美丽的女妖精,她以护花使者的身份守护着花木精灵。

胭脂爱上了一个青年书生,为了能与他在一起,她代替一名婚后怀孕的女子,成为了青年书生家的妾,然而最终她还是被发现,并且被迫离开。

胭脂的爱情悲剧在小说中被描绘得极其细腻动人,引起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道德观念的质疑。

胭脂的命运让人深思,她出于爱而为人类付出,却被人类归类为妖精,并被迫离开人间,回到了妖界。

这让人不禁思考,到底什么是人性,我们对于异于常人的存在是否应该坚持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评判,而不是去理解和包容?在故事中,胭脂的形象也象征了女性的特殊地位和受限制的社会地位。

她为了和青年书生在一起,不惜代替妻子成为了书生家的妾,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在世间多呆一会。

胭脂为了爱情,甘愿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尊重女性的自由,让人深感痛惜。

小说中通过对胭脂的命运的描写,对社会道德观念进行了质疑。

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妖精是邪恶的,而人类是纯洁和正义的代表。

胭脂的形象打破了这样的观念,她无私的爱和为人类付出的价值观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胭脂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人类在面对异于常人的存在时,往往会用以自我保护的态度去排斥甚至迫害他们。

这种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使得胭脂最终失去了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的机会。

《聊斋志异胭脂》通过胭脂的命运以及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偏见。

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我们对于异于常人的存在是否应该用更加宽容和理解的眼光去看待,而不是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评判。

这种探析在当今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胭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旧时女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胭脂为线索,通过对胭脂的描述和运用,传达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触动,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

文中对胭脂的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故事一开始,蒲松龄对胭脂的颜色、香味等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使胭脂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同时也暗示了胭脂的重要性。

胭脂作为女子的化妆品,既是封建社会中女子装饰自己的手段,也是揭示女子真实面貌的符号。

通过对胭脂的描写,蒲松龄为读者展现了女子的容颜和美丽,同时也引发了对女子真实内心的关注。

文中对胭脂的运用暗示了女子的命运和无奈。

故事中,主人公小红为了改变自己平凡的命运,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胭脂,结果却陷入了各种困境。

胭脂让小红留住了青春美貌,但同时也限制了她的行动和自由。

小红因为胭脂无法与家人团聚,也无法与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

胭脂给小红带来的美丽和困境相伴而生,让她陷入了矛盾的选择当中。

胭脂象征着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暗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地位。

文中对胭脂的寓意呼应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触动。

在故事的结尾,小红抛弃了胭脂,选择了回归自然,与家人团聚。

这一选择代表了小红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

通过描写小红对胭脂的态度转变,蒲松龄寓意着女性应当追求自身的幸福和独立,而不被封建社会的规范所束缚。

《聊斋志异胭脂》通过对胭脂的描写和运用,探讨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反映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触动。

胭脂象征着女性的容颜和美丽,同时也象征着女性的束缚和限制。

通过主人公小红与胭脂的关系,传递了对女性幸福和自由的呼唤。

这篇小说既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又是对女性独立自主权利的呼吁,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作者:张小卡,杨匡和来源:《蒲松龄研究》 2019年第3期张小卡杨匡和(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洛阳471934)摘要: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许多作品涉及用典,《胭脂》一篇,用典尤多,其中语典数量远多于事典,体现了《文心雕龙》“才为盟主,学为辅佐”的用典之道。

《胭脂》用典来源遍及经、史、子、集四部,用典方式灵活多样,既有明引与暗用之分,也有单引和叠用之别。

《胭脂》用典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深切委婉的意蕴、华丽富赡的辞采和流畅而又凝练的文气等几个方面。

缘事而发,炫示才学和孤愤心理则是蒲松龄在《胭脂》中大量用典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用典;胭脂;才学;蒲松龄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类似的表述还有用事、使事、引用典故等。

罗积勇先生指出,“为了一定的修辞目的,在自己的言语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现成话,这种修辞手法就是用典” [1]2。

用典在文章写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历代文论家所重。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云:“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举人事,以征义者也……引成辞以明理者也。

然则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捃摭经史,华实布濩,因书立功,皆后人之范式也。

” [2]125-126显然,用典可分为“事典”(举人事)和“语典”(引成辞)两类,通过“援古”的用典手段,达到“征义明理”的“证今”目的。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许多作品涉及用典,尤其是倾注了蒲松龄大量心血与浓厚情感的《胭脂》篇,可谓整部《聊斋》用典的代表作。

本文就《胭脂》中的用典情况与特色及蒲松龄的用典心态进行探究。

一、《胭脂》用典的基本情况(一)用典数量众多,语典多于事典经笔者统计,《胭脂》全篇共有40处用典,其中行文用典7处,其余33处用典密集分布于三份判决书中,分别是:宿介判词13处;毛大判词10处;胭脂判词10处。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胭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故事题材丰富,涵盖了神仙、妖怪、鬼魂、妓女等各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胭脂是其中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于胭脂妖精和许仙的爱情故事的讲述,探讨了封建社会中的爱情和人性的主题。

本文将从用典的角度对《聊斋志异胭脂》进行探析,展示其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聊斋志异胭脂》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成语,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中一种用典的方式是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典故,使用寓言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故事中的胭脂妖精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机智来骗取男人的财富。

这可以被理解为对于当时奢侈娱乐行业中的某些不端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在《聊斋志异胭脂》中也使用了一些成语,如“猿穴曲突徙千里,虎跞龙跳海八百”。

这些成语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语言美感,还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厚重感。

《聊斋志异胭脂》也运用了一些寓言格言,通过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一些道理和人生哲理。

在故事中,胭脂妖精通过让许仙喝茶陷入昏迷,从而得到他的财产。

这可以被理解为对于人性贪婪和贪欲的讽刺和批判。

寓言格言的运用,使得故事更具有启发和思考意义,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一些反思。

除了用典以外,《聊斋志异胭脂》还通过描写妖精与人类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爱情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胭脂妖精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女子,她的美貌和机智吸引了许仙的注意。

而许仙则是一个善良而纯洁的人,他对胭脂充满了爱恋之情。

胭脂最终还是对利益动了心,利用了许仙并伤害了他。

这种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中爱情的一种拷问和反思。

《聊斋志异胭脂》通过用典的方式,既展示了故事的语言美感,又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故事也通过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探讨,引发了对于现实社会的一些思考和反思。

这些特点使得《聊斋志异胭脂》成为了一部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1. 引言1.1 胭脂引言胭脂,又称胭脂红,是一种用于化妆的颜料,常用来涂在唇部或脸颊上增加色彩。

在古代,胭脂被认为是一种美丽和诱惑力的象征,常常与女性的容颜和魅力联系在一起。

在文学作品中,胭脂也常被用来象征着美丽、诱惑和命运的转折点。

而《聊斋志异胭脂》这个题目就充分体现了胭脂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这个故事将胭脂红融入到了超自然和神秘的情节之中,展现了胭脂的神秘和诱惑力。

通过探讨胭脂在故事中的作用,读者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胭脂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对《聊斋志异胭脂》的分析和探讨,来揭示胭脂这一象征物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以及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通过走进《聊斋志异胭脂》的世界,我们可以感受到胭脂这一元素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心的情感波澜和人性的探索。

2. 正文2.1 聊斋志异的背景和作者简介《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原名为《蒲松龄小说集》,分为《鬼魅》、《人物》、《事理》三编。

全书共收录短篇小说431篇,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之一。

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生平凄苦,著有多部文集,其中《聊斋志异》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影响力。

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背景是在清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苦难,超自然现象也较为普遍,这种特殊社会背景促使了他的作品创作。

他通过各种神怪、灵异事务,塑造出了一幅生动绚丽的鬼怪世界,展示了人性的善恶、爱恨、悲欢等各种缤纷情感。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多以女性为主角,情节曲折,文笔细腻优美,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蒲松龄是一位重视人性和情感表达的作家,他的作品《聊斋志异胭脂》中的胭脂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力。

这些作品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人情世故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通过对《聊斋志异胭脂》的阅读和探索,人们可以感受作者对人性、美好与悲剧的揭示,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感悟。

聊斋志异《胭脂》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胭脂》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胭脂》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聊斋志异《胭脂》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胭脂》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之胭脂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之胭脂

《聊斋志异》经典故事之胭脂山东东昌府,有个姓卞的,以医牛为业。

他有个女儿,名叫胭脂,从小生长得聪明伶俐,卞医生很喜欢她,一心想给她找一门读书人家的子弟作女婿。

而当地大户人家却因为他家出身寒贱,没有愿意同他家结亲的,因此,胭脂虽已经长大,但还没找到称心的婆家。

卞家对门,是一家姓龚的,他的妻子王氏,为人很轻浮,爱开玩笑,平日常到胭脂闺房中闲谈,是胭脂的好友。

一天,胭脂送王氏到门口,见到一位少年从门前走过,穿戴一身白色衣帽,生长得风度翩翩,相貌出众。

胭脂对他产生了好感,有点动心,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直瞅着他。

那青年含羞地低下头,快步走了过去。

青年已经去了很远,胭脂还在注目远望。

王氏看透了胭脂的心意,开玩笑地说:“姑娘以你的才貌,若匹配那位少年,才算是终生无遗憾了。

”胭脂两颊红若桃花,含情脉脉,也不出声。

王氏又问;“认识这位青年吗?”胭脂回答说:“不认识。

”王氏说:“这就是南边巷子里的鄂秀才,名叫秋隼,那位已死去的孝廉的儿子。

我与他就住在一条巷子里,所以认识他。

人世间的男子,没有比他再温情的,没有比他更会体贴人的。

今天他穿一身素白的衣服,是因为妻子刚死去不久,服丧期未满。

姑娘您若对他有意的话,我代您给他传个信,叫他托媒人来提亲。

”胭脂没有出声,王氏戏笑地走了。

几天过去了,没见回信,胭脂心中怀疑王氏没有马上告诉鄂秋隼;又怀疑他是乡绅的后代,不肯降低身份与她结亲。

心中闷闷不乐,犹豫不决,苦苦地思念,渐渐地不吃不喝,病倒在床上,只感非常劳累。

王氏正好来看望她,追问她的病因。

胭脂回答说:“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那天分别后,就觉精神恍惚,心中不快。

现在这样气息奄奄,只怕是命在朝夕了。

”王氏小声说:“我家的男人出去作买卖还没回来,还找不到人告诉鄂秋隼。

你现在身体病成这样,是否就是为的这个?”胭脂脸羞红了很长时间。

王氏戏笑地说:“果真为了这件事,身子已经病成这步田地,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假若先叫他夜晚来与你相会,他还会不同意吗?”胭脂叹口气说:“事情已经这样了,不能再顾面子了。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而其中的《胭脂》更是其中的精华之一。

《胭脂》以其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用典。

本文将从《胭脂》中的若干典故入手,剖析其中的深意,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胭脂》的故事情节。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名叫普巧英的女子,她在年少时因家道中落而被卖到妓院。

在妓院中,普巧英遇到了一位名叫王子熙的书生,两人一见钟情,但因种种原因无法终成眷属,最终普巧英在贵妇的收养下改换姓名姓并改行了王子熙,而王子熙则娶了贵妇的女儿。

在王子熙夜晚去临时的夜店时,发现了“自己的妻子”,在得知“自己的妻子”事情的黑幕后,王子熙将普巧英带回府中,并与她团圆。

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却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可以从《胭脂》中看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爱情的理解。

爱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看做是一种纯洁的情感,是两个灵魂的交融。

而在《胭脂》中,普巧英与王子熙的爱情正是如此,他们在种种困难之下仍然保持着对彼此的真挚情感,最终实现了团圆的结局。

《胭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地位的思考。

在古代社会,女性地位较低,被卖入妓院的女子更是被视为贱民。

在《胭脂》中,普巧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放弃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反而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胭脂》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

在故事中,王子熙最终选择了和普巧英团圆,并且为普巧英洗刷了所有的冤屈。

这种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女子的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受到推崇的。

王子熙的行为也被视为是一种正义的体现,是对美德的追求。

在当今社会,《胭脂》中的这些精神也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爱情、女性地位、道德和正义等问题依然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和探讨的议题。

通过阅读《胭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议题的深刻内涵,从中获取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启发。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是中国古籍中的一部奇幻小说,而其中的《胭脂》这个故事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一个美丽的女子胭脂和她的不幸命运,反衬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

在人物、情节的描写中,出现了一些常用的成语和典故,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探析其用典。

一、“披麻带孝”在小说中,当胭脂被困在阴司,许多烟鬼拥上前来纠缠她,她只能手扶着“苦李”树,低声哭泣。

在这个场景中,作者使用了“披麻带孝”的典故。

“披麻带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表达哀悼之情的一种习俗。

这个习俗原本是指在亲人去世后,家属需要穿上麻布的孝服以示哀悼。

在此后的社会发展中,它被逐渐扩展到其他哀悼场合,比如为恩师祭奠、为国家哀悼等。

在小说中,胭脂的境况便显得痛苦而悲惨,她只能用“披麻带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

二、“金屋藏娇”胭脂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子,他的美貌被自己的婚主夏若宇所一眼相中,夏若宇便让她进入“金屋”之中,并钟情于她不肯释放。

小说中这里使用了“金屋藏娇”的成语。

“金屋藏娇”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典故,用以形容封建社会中富家大院中的美女,她们受限于身份地位和伦理道德而无法自由出入。

在小说中,胭脂的命运就恰恰受到了这种束缚,她被软禁在金屋之中,被夏若宇占有,成为了一个弱势的女性,只能无奈忍受男权社会的压迫与剥削。

三、“露馅”小说中,胭脂的不幸命运源自于夏若宇的贪欲和自私。

夏若宇在自己已经有了妻子的情况下,却强行要求将胭脂带入家中,引起了种种的矛盾纷争,最终胭脂惨遭杀害。

小说中使用了成语“露馅”来描述这种情况。

“露馅”是一种用于形容言语或行动中呈现出破绽、实情的状态。

在小说中,夏若宇的贪欲与自私露馅,导致了胭脂的悲剧结局。

作者通过这个细节加深了读者对胭脂的同情,也对封建社会的不公正和女权的进退两难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总之,在《聊斋志异》的《胭脂》这个故事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传奇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悄然传递出了深刻的女性问题和社会阶级问题。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胭脂》是《聊斋志异》的一篇,胭脂剧情简单却深刻,通过对胭脂的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用典,以突显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本文将对《聊斋志异胭脂》中的用典进行探析。

小说开篇就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虽然只有一句,却包含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胭脂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女子,她用自己的美色诱惑了一个官员,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这句话提醒人们,虽然美人能够带给人们很多享受,但是这种享受是短暂而虚幻的,不值得追求。

作者通过引用这句话,暗示了胭脂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小说中多次出现了“德妃”的形象。

“德妃”同样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但是她比胭脂更加智慧和善良。

她在丈夫死后守节,而且还善待胭脂。

这里的“德妃”形象实际上是对传统妇女美德的赞美,她的行为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妻子的理想要求,也对胭脂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比,“德妃”的形象凸显了胭脂的自私和势利,突出了她的负面特点。

小说中还插入了《琵琶记》中的一段剧情。

在这个剧情中,琵琶师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句话告诉人们要懂得隐藏自己,不要显露自己的真实面目。

这句话与胭脂的遭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胭脂本来是一位美艳的女子,但是因为贪婪和狂妄,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通过插入这段剧情,作者告诉读者要谨慎行事,不可贪得无厌。

小说结尾出现了一句:“恶人自有恶人磨。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作者通过引用这句话强调了女主人公的命运是自找的,结果是活该的。

胭脂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造成的,正如《红楼梦》中贾母所说的:“若是活着就能想到后悔,何如一出生就是个石头那样。

石头是没有感知的,进也不进,退也不退。

”胭脂的悲剧是因为她没有懂得珍惜和满足,而是无止境地追求。

这句话暗示了命运的残酷和社会的不公,也强调了人们要珍惜现有的幸福。

《聊斋志异胭脂》通过运用丰富的用典,深化了故事的主题和情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故事所传达的思想。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摘要】《聊斋志异胭脂》是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学作品,胭脂作为其中的重要元素,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本文从胭脂的象征意义、角色定位、与女性形象的关系、文化内涵以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胭脂在这些故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审视和认知。

通过对《聊斋志异胭脂》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胭脂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价值,并进一步探究胭脂作为文学符号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对胭脂的继续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情节,更有助于拓展对中国文学传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优秀文学作品。

【关键词】《聊斋志异胭脂》、胭脂、象征意义、角色定位、女性形象、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独特价值、文学符号、寓意、研究意义、影响、探究、必要性1. 引言1.1 胭脂在《聊斋志异》中的重要性胭脂在《聊斋志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情节发展的关键点,更是代表着故事中女性形象的象征。

胭脂这一物质在故事中常常与美貌、欲望、爱情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许多故事中,女性角色涉及胭脂往往表现出对自身美貌的自恋或对他人美貌的嫉妒,将胭脂塑造成了一种神秘而诱人的存在。

胭脂也常常被描绘为一种魔力的物质,能够使人沉溺其中而难以自拔。

由此可见,胭脂通过其在故事中的作用,既扮演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又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形象、美与欲望的思考和描绘。

胭脂在《聊斋志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连接整个故事世界和人物内心情感的纽带,体现着作者对世态炎凉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1.2 对《聊斋志异胭脂》的研究意义《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在描写胭脂这一主题上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对《聊斋志异胭脂》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部文学作品,还能够让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美学观念和人性思考。

胭脂在《聊斋志异》中的角色定位及象征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和道德标准,对于我们理解古代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心理态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惊悚小说的经典之作。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恐怖小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胭脂》这个故事更是被广为传颂,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

今天我们就来探析一下《胭脂》中的用典。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藏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元素。

在《胭脂》这个故事中,蒲松龄运用了诸多的典故和典籍,为故事增加了更多的意境和深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探析《胭脂》这个故事中的用典。

首先在《胭脂》这个故事中,蒲松龄运用了《孟子•离娄下》中的典故:“古之善为士者,怀其才而隐以求志。

”这句话在故事中通过冤魂小甲的身份以及心灵修炼的表达上有很好的体现。

冤魂小甲在人世间为人所知之后,因为受到世俗的非议和嘲讽,选择了隐居山林,修炼内心。

这也是古人追求真心真意,不为外物所累的一种表达。

小甲的修炼和才情都为故事增添了不少的戏剧性和文学性。

蒲松龄在《胭脂》这个故事中,还运用了《尚书•禹贡》中的典故:“凡执其牛耳来,次于中国。

”这个典故在故事中用来说明小甲为了还债,向判官申诉,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冤屈。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个主题,即通过诉苦和诉冤来表达对正义和良知的追求。

这种典故的运用为故事增加了深刻的思考和人性的矛盾。

通过以上的探析可以看出,《胭脂》这个故事中蒲松龄运用了众多的典故和典籍,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文学意境和深度。

这也是《聊斋志异》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之一的原因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聊斋志异》不仅在惊悚恐怖的描写上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在文学艺术的运用上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

希望通过对《胭脂》中用典的探析,大家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聊斋志异》这部作品,感受其中的文学魅力和艺术价值。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胭脂》的悬念艺术作者:赵珊珊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05期摘要:《聊斋志异·胭脂》是中国古代短篇公案小说创作的一座丰碑式作品。

文章主要从悬念艺术上来探讨它的创作特色,首先通过全知视角叙事和信息截留线索构造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其次用叙事和人物的自然巧妙表现悬念,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再次用塑造圆形官员和人物形象多元化发展悬念,推动悬念;最后通过出其不意解决悬念,让人回味无穷,从中可体会出蒲翁高超的设悬技巧以及渴望清平政治的理想。

关键词:胭脂;悬念艺术;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作为蒲松龄的公案小说之所以有磁石般的魅力,悬念艺术在这里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到底什么是悬念呢?这一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殷商时候甲骨卜辞的篆刻者以及占卜者秉承家学,为营造庄严神秘气氛,必定会有些神乎其技的做法,在记录占卜内容时,往往会预留一定的相关信息,形成悬念。

后来文言小说设置悬念的手段有了一定的发展,作品不会只使用一种方法来创设悬念,进而丰富了悬念艺术。

制造悬念是小说故事中常用的手法,蒲松龄更是一位擅于设置悬念的大师。

他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一手段,使《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无论是长篇,还是短文,几乎都有悬念。

《胭脂》的高明处在于构造悬念别具一格;表现悬念自然巧妙;发展悬念新颖奇特以及解决悬念出其不意。

蒲松龄按照生活中真实的样子创设悬念,让人有种亲切的感觉,会迫不及待的阅读故事,然后又用出其不意的方式来解悬,这会让读者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增强文本的故事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从而在连绵起伏的情节中使读者产生出乎意料的心理感受。

这就是一种蒲松龄悬念的高明之处。

一、匠心独运构造悬念(一)全知视角叙事这篇作品主要用全知视角来构造悬念,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

作者以“居高临下”的身份,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了如指掌,似乎就像作者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一样。

《胭脂》以事情发展的顺序细致地叙述了绣花鞋所引起的故事和三个判案官不同的审案手法。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胭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部奇幻小说,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其中所涉及的用典更是具有深远的文学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对《聊斋志异胭脂》中的用典进行探析。

一、“神仙”、“怪物”胭脂是一位令人神往的女子,她有着极为美丽的容貌和精湛的技艺,因此被誉为“神仙”。

然而,胭脂实际上是一个化身为人的狐狸精,是一种“怪物”。

这种关于“神仙”、“怪物”的二合一的情节在这部小说中并不罕见,其深意在于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美好的表象之下潜藏着隐藏的恶意和邪恶。

这种不同凡响的情节处理方式,彰显了蒲松龄独具的文学智慧和写作风格。

二、“三生有幸”在小说中,蒲松龄多次运用了“三生有幸”的典故。

例如,胭脂在前世与许仙相识,在今生又能够逢着许仙这一副“桃花眼”,以及三道金钗“三生有幸”地固执地寻找自己的真爱,都是“三生有幸”的典型表现。

这一典故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命运的考量和思考,也体现了蒲松龄对于命运的思辨和思考。

三、“失恩报仇”在小说中,胭脂一旦发现许仙对于自己的爱意减退,便决心“失恩报仇”,将许仙“鲍鱼之命”毁于一旦。

这种以“失恩报仇”为主题的情节,在之后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中也有所呈现。

这一典故凸显了传统文化中“仇恨伤人,必将以自己受到相同的痛苦来偿还”的思想,也折射出了人们对于情感的投入和对于背叛的不满和愤怒。

四、“终身有约”小说中,许仙与胭脂曾经发誓“终身有约”,但在胭脂退狐之后,这一誓言也就宣告破灭。

这一典故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誓言和承诺的重视,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互相承诺的责任和信任的重视。

五、“鱼目混珠”在小说中,胭脂曾经用“海金钩”来模拟自己的技艺,这种“鱼目混珠”的做法虽然违背了诚信和道德,但却能够让胭脂顺利地收获了许仙的爱。

这种“鱼目混珠”的典故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定的渊源,其能够让读者看到道德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互动和碰撞。

龙应台胭脂读后感

龙应台胭脂读后感

龙应台胭脂读后感《胭脂》是龙应台的一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梅儿的命运,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命运和爱情观念。

小说以清朝末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的艰辛命运。

小说中的胭脂这个角色,是一个充满坚韧和勇气的女性形象,她的命运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普遍命运。

小说中的梅儿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在家中被视为无用之人,只能依附于男性。

她的命运被家族和社会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她的爱情也被家族的利益所左右。

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只能默默承受着一切的不公和苦难。

然而,梅儿并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她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她在爱情和婚姻中,展现出了女性的独立和坚强,她不愿被命运所左右,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

小说中的胭脂则是一个更加坚韧和勇敢的女性形象。

她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她不顾一切地爱着梅儿,不顾一切地抗争着命运的安排。

她的坚韧和勇气,给了梅儿更多的勇气和支持。

她的存在,也让梅儿看到了另外一种女性命运的可能性。

她们之间的爱情,不仅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也是对命运的抗争。

通过《胭脂》,龙应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们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

她们的坚韧和勇气,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勇气。

她们的命运,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传统文化中的命运和挣扎。

小说中的胭脂和梅儿,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普遍命运,她们的故事也是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

通过《胭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命运和爱情观念。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坚韧和勇气,她们在命运的安排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她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命运和挣扎,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气。

她们的故事,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勇气。

通过《胭脂》,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命运和爱情观念,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女性在传统文化中的挣扎和坚韧。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胭脂》是其中的一
篇故事。

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胭脂痣女子的故事,通过对这个故事中的用典的分析,可以
更深入地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和寓意。

故事中出现了“毛发如愁云,眉如双剑,相恋如蝶戏花”的描写,这里用到了“愁云”、“双剑”和“蝶戏花”这三个意象性的用典。

这些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女子
的美丽与妩媚,同时也透露出了她内心深处的忧愁和纠结。

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将胭脂
痣女子塑造成了一个独特而丰满的形象,表达了她独特的气质和命运的转折。

故事中还出现了“一望有天地之势”这个用典,用来形容胭脂痣女子的美丽和魅力。

这里的“天地之势”暗示了女子的美貌已经超越了常人的范畴,具有一种近乎神圣的力量。

通过这个用典,作者在表达女子的美丽之余,也在暗示她与常人的差距。

这个用典也衬托
出了故事中男主角对女子的倾慕和欲望。

在故事的结尾处,作者使用了“脂粉不扑,来时无迹,去时无踪”这个用典,来描述
女子的突然离去。

这个用典通过对脂粉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女子的神秘和离奇。

她的到来
和离去都是无声无息的,仿佛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这个用典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也
在传达女子的不可捉摸和超越常人的存在。

通过以上分析,《胭脂》这个故事中的用典都充分展示了作者蒲松龄丰富的想象力和
诗意的写作风格。

这些用典不仅增加了故事的魅力和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女子的
美丽和神秘。

通过对这些用典的理解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故事中所传
达的主题和思想。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

《聊斋志异胭脂》用典探析《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编撰的一部鬼怪小说集,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鬼故事“最高峰”。

其中的《胭脂》是其中的一篇故事,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中不仅有精彩的情节和绚丽的文字,更有许多深刻的道理和哲理,这些道理和哲理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本文将通过对《聊斋志异胭脂》中的用典进行探析,来探讨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深意。

在《聊斋志异胭脂》中,作者蒲松龄运用了众多的典故和成语,来为故事增添深意和魅力。

其中的用典,有的是直接引用了古代经典著作,有的是借用了历史故事或寓言,有的则是凭借着作者自身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些用典和成语不仅为故事带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更是蒲松龄对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我们来看一下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用典。

在故事中,主人公小仙子胭脂的美貌被描述为“去屑贳垢,犹如汉人杜陵美人”,这是对杜陵美人的引用。

杜陵美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美女,相传她满头长发,娇媚动人,由此可以看出,小仙子胭脂的美貌是非常惊人的。

而通过对杜陵美人的引用,作者不仅为小仙子胭脂的美貌加以了赞美,更表现了作者对古代美女的崇拜和向往。

这一用典不仅为故事增添了一丝古典的浪漫气息,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在故事后半段,小仙子胭脂和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走到了最后的结局,他们的爱情被禁忌和命运所阻挠,最终以悲剧收场。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借用了不少的成语和谚语,来表达他对这段爱情的痛惜和不舍之情。

比如在故事结尾,作者写到:“徒然达子合才人,魂销魄散,断送天涯,求可一叙,不啻桑田采菱之恨,皎阳缠结,悲感莫名。

”这里引用了“徒然达子合才人”、“桑田采菱”、“皎阳缠结”等成语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和小仙子胭脂的不舍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无尽痴迷和对命运的无力抗衡。

这些成语和典故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感人动人,让读者对这段凄美的爱情更加难以忘怀。

作者还通过一些典故和成语,来揭示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黑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志异》名篇《胭脂》赏析《聊斋志异》卷十中的《胭脂》,是情节比较曲折富有戏剧性的一篇,所以被拍成电影。

这篇大概是以一个传说的故事为基础写成的小说,作者的本领是怎样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凭着作者丰富的生活经历,细致的观察,深入的体会,驰骋想象,刻画了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使本篇突破了审理案件的记录的局限,成为创作。

小说一开头就抓住矛盾。

胭脂是牛医的女儿,却“才姿惠丽”,即才貌双全,秉性善良,品行端正。

牛医要把她嫁给士人,士人却看不起牛医的家世,不愿跟她结亲,因此胭脂到了待嫁的年龄还没有定亲,这就是矛盾,以后的故事就从这个矛盾展开。

在封建社会里,婚姻要讲究门第,这样写是很真实的。

正因为胭脂是牛医的女儿,不是大家闺秀,所以同对门龚姓妻王氏相熟。

王氏为人,又轻薄,又会调笑,品行不端,却成为胭脂的闺中谈友。

品行端正的胭脂,却同一个品行不端的王氏做谈友,这就伏下矛盾,惹出许多事来。

这正切合胭脂是小家女的身份。

小说就在上述两个矛盾里展开了。

胭脂在门口看到鄂秀才时,小说写得极为精彩:“见一少年过,白服裙帽,丰采甚都。

女意似动,秋波萦转之。

少年俯其首,趋而去。

去既远,女犹凝眺。

”这段描写,是从王氏眼中看出。

这正写出两个矛盾结合中的胭脂。

她是已到了结婚年龄的小家女,迫切想找一个如意郎君,又要嫁给士子,这个矛盾使她看到鄂生就心动了。

但她又是闺女,所以“意似动”,微有流露,还要抑止自己。

但这种要嫁给士子的迫切心情,看到鄂生时,终于抑止不住,不自觉地从“似动”到明显地流露出来,不是一瞥即把目光收回,是“秋波萦转之”,眼光绕着鄂生转,看得鄂生低着头赶快走过,她还在看,一直到他走远了,她还在注视远望。

这里,没有写鄂生的容貌,只用“丰采甚都”一句来概括,显得他在她的眼里,是容光焕发,非常漂亮。

不写他的容貌,却写他的服饰“白服裙帽”,这是非常精练的写法,是扣住矛盾的写法。

她要嫁个士子而不得,看到他的帽子和衣着,一眼就知道他是秀才,当时秀才的帽子和衣着同一般工商业者是不同的。

更突出的是“白”色,说明他身上有服,当时白服,父母丧和妻丧是不同的,她一看他的“白服裙帽”,知道他是给妻子服丧,那更是她所企求的对象。

因为当时以她的门第,要嫁给士子,只好去作妾,士人是不愿娶她作正妻的。

要作为正妻,除非是续弦,士人或可降格以求,但作为续弦,那个士子的年龄又往往大了。

现在眼前出现的秀才,既是给妻子服丧,又是少年,这正是她要找的最好对象,这是不容易找的对象,因此,她就不顾王氏在旁,感情完全流露出来了。

换一个大家闺秀,在别人面前,只能是偷偷地看,不敢这样看的;一看他的“白服裙帽”,就会掉头不顾了,这里正写出了苦于找不到对象的小家女的心情。

再说小家女,她脑中的礼教束缚比较少,所以敢于把内心感情流露出来。

在她旁边的王氏,又是闺中谈友,所以也不用顾忌。

这就把一个品行端正的闺女,同一个轻佻浮滑的妇人中的矛盾,在迫切求偶的心情下消释了,她在王氏面前,完全暴露了自己的感情。

小说里写王氏戏弄胭脂时,对胭脂态度的描绘和她的对答,正是恰到好处,再过一步就要损害她的形象。

王氏戏弄她说:“以娘子(姑娘)才貌,得配若(此)人,庶可无恨。

”写“女晕红上颊,脉脉不作一语。

”这里就好在脸红而不发一言,她的心事被点破了,所以脸红;她还是闺女,害羞,所以不发一言。

她没有表示反对,因为王氏是闺中谈友,在王氏面前也不用装假。

王氏问:“识得此郎否?”答:“不识。

”这个回答,一方面显似她迫切想了解他,一方面又有些害羞,不便多说。

王氏的回答里,主要点出三点:一是他有妻服,说明他的妻子死了,适合她想作秀才续弦的要求。

二是“故孝廉之子”,说明秀才的父亲是举人,已去世,不会阻碍他们的婚事,这就更加强了她想嫁给他的愿望。

三是王氏可以请他托媒人来求婚,按照当时的风俗,只应男方托媒人来求婚,王氏这样说,也正合她的心意。

“女无言,王笑而去。

”说明她完全相信王氏的话,王氏完全是开玩笑,看到自己的玩笑真的打动了她,所以笑了。

她没有注意王氏的笑,没有看到这是王氏戏弄她,说明她已陷入自己主观制造的情网中不能自拔了。

为什么一见钟情,这是同上面指出的矛盾分不开的。

这又写出了她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她是真诚,单纯,缺乏世故,感不到王氏在戏弄她。

她的性格的这一方面,在情节的进展中,有了进一步发展。

正因为她误信王氏的话所以“数日无耗”,就废寝忘食,病倒了。

当王氏问病时,她只说“但尔日别后,即觉忽忽不快”,光说“尔日”,正说明她的害羞不好直说。

王氏再一次戏弄她,提出要他夜里来一聚,“女叹息曰:‘事至是,已不能羞。

但渠不嫌寒贱,即遣媒来,疾当愈;若私约,则断断不可!’”在这里,她只说“已不能羞”,还认为这是可羞的事,但已到了不能害羞的地步,这正透露闺女在矛盾中不得已的心情。

王氏却说:“病已至此,尚何顾忌!”可以毫无顾忌,这正反映王氏的无耻。

她不是这样,还是要求他请媒人来,私约是断断不可,表示了她的品行端正。

情节转到王氏的姘夫宿介。

宿介同鄂生同是秀才,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

鄂生年轻,看到旧邻妇王氏同一个少女出来,连忙低头快走避开,他是避王氏,不敢看少女,才低头的。

宿介在王氏未嫁时就同她私通,嫁后“辄寻旧好”,是个品行有亏的秀才。

他听了王氏“述女言为笑”,因假装无心,“问女家闺闼甚悉”,这里写得非常简练,有的话都省略了。

省略的话就是王氏知道宿介问话的用意,为了讨好宿介,故意把女家的门户和女住的房间都告诉他了。

这从后来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在宿介失落绣鞋后,把一切经过都告诉王氏后,王氏毫无妒意,还让他“遍烛门外”去找绣鞋,这就说明王氏把女家闺闼都告诉宿介的罪恶用意。

在这里不仅写得非常简练,把这些用意都省略了,还具有刻画性格的一条美学原则:“恶隐而美显”(钱钟书先生《管锥编》第1册,第35页)。

写人物性格,把不可告人的用意隐藏起来,尽量显示自己的好心。

王氏正是这样,她当面说的,全是替胭脂打算的一片好心,就是“病已至此,尚何顾忌”的话,也是装出替胭脂打算的好心说的,这就是“美显”;可以在背着胭脂时,就在宿介面前“述女言为笑”,当宿介不怀好意地打听女家闺闼时,她又全都告诉他,这就是“恶隐”。

这里显出作者刻画王氏性格的深刻处。

情节发展到宿介和胭脂的冲突,两人的性格鲜明地表现出来。

宿介的流氓行为,从跳墙、冒充鄂生、欺骗胭脂开门到拥抱、“捉足解绣履”一系列行动中表现出来,但他跟浪氓还有些不同,在她跌倒在地上,说要叫喊时,他怕假迹败露,不敢用强,这使他跟毛大分别开来。

胭脂在这次冲突中,先是要他快请媒人来,拒绝相见;他苦求一握纤腕为信,正像她说的“已不能羞”,硬撑着起来开门。

当他要向她用强时,她说:“何来恶少,必非鄂郎;果是鄂郎,其人温驯,知妾病由,当相怜惜,何遂狂暴如此!”这不是说她已发觉来者不是鄂生而坚决拒绝,是她为了保持她的品行端庄而拒绝非礼;不是识破来者的冒充,而是认为来者不是她想象中的鄂生。

这样,她认为当前的鄂生是个狂暴的恶少,而她想象中的鄂生是温驯怜惜她的,她为他而病的鄂生变成狂暴的恶少,这是她的理想的破灭。

所以当宿介脱去她的绣鞋时,她叫他回来,对他说:“君如负心,但有一死!”可见她还认为宿介真是鄂生,要他请媒人来娶她。

一个想象中温驯怜恤她的鄂生变成了强暴的恶少,这是理想的破灭,那该和他决绝才是,可是“亵物已入君手,料不可反”,不得不嫁给他,所以“君如负心,但有一死!”这又写出胭脂心理的复杂性。

胭脂虽然是小家女,她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比较轻一点,但她既生在封建社会里,不能不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所以亵物已入君手,就不能不嫁给他了。

可他已变成强暴的恶少,这是可悲的。

这段描写的,正符合美学上一和多的对立统一。

胭脂是个品行端正的少女,但她又“不忍过拒”起来替宿介开门,当宿介对她用强时,她没有叫喊,怕他“品行亏损”,被脱去绣鞋后,还说“身已许君,复何吝惜”,但又说“何来恶少”,这说明她的思想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又同她的品行端正结合着,但又靠她的品行端正拒绝了宿介的非礼。

这正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的深刻处。

情节又有了发展,从王氏与宿介私通,引出毛大来。

毛大“尝挑王氏不得”,那末在王氏眼中,宿介还是情人,毛大全是无赖了。

毛大想去捉奸,因此要胁王氏,那全是无赖的想法。

他拾得绣鞋,跳墙入女家,夺取女父的刀来杀女父,那就成了杀人犯。

他把绣鞋掉在墙下,不论有意或无意,总之是嫁祸于人。

在这个飞来横祸中,又显出胭脂和鄂生的性格来。

胭脂想象中的鄂生,本来是温驯怜恤人的,她第一次把宿介当作鄂生,一变而为狂暴的恶少,那末在这次灾祸中,狂暴的恶少自然可以变成杀人贼了,所以她是深信鄂生杀了她的父亲。

她对鄂生,由爱恋到失望,由失望到仇恨,所以在公堂上一看到他就咒骂。

这也说明她单纯,不了解人,缺乏人情世故。

鄂生“为人谨讷,年十九岁,见客羞涩如童子。

被执,骇绝。

上堂不知置词,惟有战栗。

”这同他看见王氏与一少女出,就低着头急急走过一样。

虽冤气填胸,却说不出话来。

接着写审案,从审案中写出两个官员,再刻画胭脂鄂生几个人的性格。

写知府吴南岱,一看鄂生那样老实拘谨,连话都不会讲,就疑心他不会杀人,暗地派人去私下探问,知道他的冤枉。

又审问胭脂,“遇鄂生时,别有人否?”女说:“无之。

”官叱问:“何以有邻妇?”女说:“虽有王氏,与彼实无关涉。

”官又怒问:“汝言彼不知情,今何以自供撮合哉?”女说不忍累他人。

从这些话里,更显出胭脂的单纯无知,厚道,替王氏掩饰。

王氏却说:“淫婢自思男子”,“自引奸夫入院”。

说明她不仅轻佻浮滑,还把一切推在胭脂身上,给自己解脱。

写知府,为了要辨明鄂生的冤枉,肯私下派人探问,肯用心找出胭脂话中的破绽,寻根究底,引出王氏来。

从王氏口中探出漏洞,找出宿介来,说明他能了解鄂生,同情他,作细致的探索,是一位审案的能员。

但他鄙薄宿介的无行,说:“宿妓者心无良士!”“逾墙者无所不至!”就陷入主观武断了。

宿介与王氏私通,但王氏还不是妓女,逾墙是无行,但无行不一定杀人。

知府带了憎恶的感情来审案,就把宿介这一案判错了。

情节进一步发展,小说里说宿介是山东的名士,提学使施闰章(号愚山)应当听到过他的名字,他写一纸呈状去诉冤。

像知府认为鄂生是冤枉的那样,提学使也认为宿介是冤枉的,因此请示山东地方长官抚台臬台,移案再审。

从绣鞋掉落的地方牵连到王氏,从王氏口中牵连到毛大,但毛大是否杀人没有旁证,这就无法定案。

施闰章不同于其他官员的地方,就是不专靠严刑来逼供,虽知府在审宿介时也是靠严刑逼供的。

因此,他除了审出毛大外,再审出某甲某乙来。

于是利用当时人对神道的迷信,杀人者的心虚,把他们赶进暗室,袒背面壁,用烟煤水洗手,骗说神道将在杀人者背上写字。

这就使毛大自己显露他的杀人者的心虚。

施闰章的审案,不仅细心,还能利用犯人的心理来进行审察,不专靠刑讯,这就比知府高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