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玉 背影 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教学实录
执教者: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
时间:2017年12月3日下午第一节和第二节
地点:重庆市璧山中学校老校区多功能教室
班级:七年级2班。
一、方法引领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咱们重庆,大家知道重庆有一个别名叫什么吗?
生(异口同声):山城。
师:大家都知道啊,看来都很热爱自己的家乡。还有一个地方被称为“泉城”,大家知道是哪儿吗?
生(齐声回答):山东。
师:山东太大了,泉城只能在山东的一个地方……
生:济南。
师:济南被称为泉城。有这么一副对联说的就是泉城风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听着就很美吧!同学们有没有到过济南?
生:没有。
师:那放假可以让爸妈带你到济南玩一玩。这副对联就写在大明湖公园里。潘老师来自济南,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我们一块来上一堂课,上课之前,我先跟大家做个交流,我希望今天同学们回答潘老师问题的时候,能够忘掉你从教学参考书、语文全解里看到的关于这篇文章的解释。我希望听到从你自己头脑里发出来的声音。同学们,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回答):好。
师:我看今天哪个同学的回答让我能够发现你比那些专家们解读的更贴切,更能打动我。所以,今天同学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地听潘老师问的问题,然后好好地想一想,再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交流,好吧?
【出示PPT:浦口车站旧照片】
师:下面我们看这样一幅图片,它显示的是——南京火车站北站,也就是浦口火车站的样子。在98年前那个冬天的一个下午,寒风料峭,一个父亲到浦口车站给儿子送行,他的儿子要到北京大学去念书。父子俩上车之后,父亲一再地嘱咐儿子,路上要注意这注意那,夜里不要着凉。一切安排妥当,儿子就对父亲说:“爸爸,你走吧。”这时父亲朝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处,不要走动。”儿子往窗外一看,对面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正等着顾客。要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跳下来,再爬上去,而父亲是一个胖子,要走过去就很不容易。因此儿子本来要去,可是父亲不让,儿子只好让父亲去。只见这位父亲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他穿过铁道爬上对面的月台就不容易了。只见他两手攀住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儿子恰好看到了父亲的背景,他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之后,儿子把这一幕写成了一篇文章,在当时的《文学周报》上发表,文章的题目就是《背影》,这个儿子就是朱自清先生。今年恰好是《背影》发表90周年,所以,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背影》发表之后,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那么,在《背影》的后面到底蕴含着一个怎样的文学和情感的世
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背影》,探究背影背后的秘密。
【出示PPT:
怎样学语文
朱自清先生在《怎样学国文》里说:
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胸腑,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在文字里隐藏着他的灵魂,使旁人读了能够与作者共感共鸣。】
师:朱自清先生北大毕业之后,曾经在江浙一带的中学教过语文课,当时叫国文,后来他写了篇文章——《怎样学国文》。我想他这段话对今天的语文学习来说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生读略)。
师:你讲一下,读了这段话对你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启发?
生(很有感触):我觉得呀,我们学语文就要发自自己的内心,然后把自己感触到的用真诚的话语写下来,使自己与读者读了这篇文章有共同的感触,感受到自己的这份感情。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谈的很好。谈到了作者要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学语文,要发现文字里面作家的灵魂,要体会胸腑里面蕴藏的深厚的情感。那怎么才能体会出来呢?
师:我们今天介绍两种方法。一个叫联系上下文,第二个叫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猜一猜?
生:我觉得就是根据人来评论世界。
师:好,请坐。这个同学讲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至少字面的意思他讲出来了。字面后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就要了解他生活的世界、他生活的时代,尤其是他的生活阅历和他的写作动机,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这就叫知人论世。大家懂了吧?
生(纷纷点头):懂了。
师:今天在回答潘老师的问题的时候要想一想,是要联系上下文呢,还是要知人论世。
二、理清脉络
师:下面我们完成一个基础工作,对文章的思路做一个梳理。大家看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的线索,我们把它分成三部分,你觉得应该怎么分?文章里有一些重要的词是与时间有关的,把它找到,我们就根据这些时间词来划分段落。
(生默读思考约40秒。)
师:差不多了,可以根据潘老师的提示首先找到与时间有关的词,然后把文章能分成三部分。哪个同学与大家交流下?
生:我觉得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从第二段“那年冬天”一直到倒数第二段“我的眼泪又来了”是第二部分,说的是那年冬天祖母去世了我跟父亲回家,然后父亲送我去火车站发生的事情,最后一段是第三部分,对事情进行了总结。师:好,你讲的很清楚,我听明白了。这篇文章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到一件往事,第二部分就是写这件往事,第三部分写我现在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和想法,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好,再给大家一个任务,就是给这篇文章每一部分做个概括,起个小标题。希望你用上“背影”这个词,我给大家做个示范,第一部分我们起个小标题叫“点题的背影”,第二部分叫什么的背影呢?
(学生拟标题,教师板书:点题的背影。)
生:是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师:好,这个背影是现在发生的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生:是过去的时候。
师:过去的,是不是回忆中的?
生(纷纷点头):是。
(板书:回忆中的背影)
师:第三部分,大家可以用原文中的话概括,什么的背影?哪位同学说一下?生: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想象中的背影。
师:想象中的背影,好,那原文里的词能不能找到?
生:努力的背影。
师:最后一部分,有“努力”吗?
生(摇头):没有。
师:大家应该从最后一部分找。
生:我觉得是“泪光中的背影”。
师:是泪光中的背影,他读了父亲的来信,眼泪又流出来了,我们概括成“泪光中的背影”。
(板书:泪光中的背影)
师:课前有个同学问我:潘老师,我们这篇课文的线索是不是背影啊?大家看是不是背影啊?
生(若有所思):是的。
师:当然啊,还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第一部分可以是“最难忘记的背影”,我们为了简洁就用“点题的背影”,那“回忆中的背影”也可以是“记忆中的背影”,这都无伤大雅,关键是通过概括我们可以捋清文章的脉络。下面我们读一读这些重点字词。
【出示PPT:
读一读
一、1、背影
二、2、差事交卸祸不单行狼藉簌簌
3、变卖典质亏空惨淡赋闲
4、游逛勾留浦口妥帖踌躇
5、脚夫讲定拣定照应迂
6、月台蹒跚探身攀缩拭搀
三、7、东奔西走颓唐触目伤怀不能自已情郁于中琐屑触他之怒
惦记举箸提笔大去之期泪光】
师:我读第一行,后面这一列同学依次每人读一行,好不好?
(生读略,个别正音。)
师:通过朗读这些重点字词,我们大体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下面我们说一说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请你解释一下“狼藉”的意思。
生:狼藉就是指一种东西变得非常不整齐。
师:好,说的很对,为什么不整齐呢?本来指狼踩踏过得地方,象草一样乱七八糟。有个成语——“杯盘狼藉”,指吃完饭桌上横七竖八地摆着盘子、碟子、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