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图举例(2011)

质量控制图举例(2011)
质量控制图举例(2011)

P240 8

平均值和极差控制图

A2=0.577,D3=0,D4=2.115 X R

样本号x1 x2 x3 x4 x5 均值LCL CL UCL 极差LCL CL UCL

1 7

2 74 70 82 77 75 66.00 73.9

3 81.86 12 0 1

4 29.08

2 82 74 66 69 78 73.8 66.00 73.9

3 81.86 16 0 1

4 29.08

3 78 78 85 82 73 79.2 66.00 73.93 81.86 12 0 1

4 29.08

4 83 78 76 69 73 75.8 66.00 73.93 81.86 14 0 14 29.08

5 75 85 82 80 80 80.4 66.00 73.93 81.8

6 10 0 14 29.08

6 81 76 74 79 71 76.2 66.00 73.93 81.86 10 0 14 29.08

7 77 55 86 71 66 71 66.00 73.93 81.86 31 0 14 29.08

8 77 63 66 73 68 69.4 66.00 73.93 81.86 14 0 14 29.08

9 76 71 81 76 78 76.4 66.00 73.93 81.86 10 0 14 29.08

10 61 70 68 75 73 69.4 66.00 73.93 81.86 14 0 14 29.08

11 70 69 72 67 69 69.4 66.00 73.93 81.86 5 0 14 29.08

12 80 75 70 82 80 77.4 66.00 73.93 81.86 12 0 14 29.08

13 73 69 62 78 67 69.8 66.00 73.93 81.86 16 0 14 29.08

14 74 65 61 59 69 65.6 66.00 73.93 81.86 15 0 14 29.08

15 65 81 77 75 72 74 66.00 73.93 81.86 16 0 14 29.08

16 74 81 81 77 77 78 66.00 73.93 81.86 7 0 14 29.08

17 78 70 67 82 73 74 66.00 73.93 81.86 15 0 14 29.08

18 81 76 72 69 66 72.8 66.00 73.93 81.86 15 0 14 29.08

19 81 83 75 77 79 79 66.00 73.93 81.86 8 0 14 29.08

20 78 69 84 68 61 72 66.00 73.93 81.86 23 0 14 29.08

因为点子出界,所以不稳定。

P241 9

单值和移动极差控制图

d2=1.128,d3=0.853 X R

样本号X LCL CL UCL u-q u+q 移动极差LCL CL UCL u-q u+q

1 1.09 0.67 1.31 1.95 1.10 1.5

2 0 0.24 0.78 0.06 0.42

2 1.1

3 0.67 1.31 1.95 1.10 1.52 0.0

4 0 0.24 0.78 0.06 0.42

3 1.29 0.67 1.31 1.95 1.10 1.52 0.16 0 0.2

4 0.78 0.06 0.42

4 1.13 0.67 1.31 1.9

5 1.10 1.52 0.1

6 0 0.24 0.78 0.06 0.42

5 1.23 0.67 1.31 1.95 1.10 1.52 0.10 0 0.24 0.78 0.0

6 0.42

6 1.43 0.6

7 1.31 1.95 1.10 1.52 0.20 0 0.24 0.7

8 0.06 0.42

7 1.27 0.67 1.31 1.95 1.10 1.52 0.16 0 0.24 0.78 0.06 0.42

8 1.63 0.67 1.31 1.95 1.10 1.52 0.36 0 0.24 0.78 0.06 0.42

9 1.34 0.67 1.31 1.95 1.10 1.52 0.29 0 0.24 0.78 0.06 0.42

10 1.10 0.67 1.31 1.95 1.10 1.52 0.24 0 0.24 0.78 0.06 0.42

11 0.98 0.67 1.31 1.95 1.10 1.52 0.12 0 0.24 0.78 0.06 0.42

12 1.37 0.67 1.31 1.95 1.10 1.52 0.39 0 0.24 0.78 0.06 0.42

13 1.18 0.67 1.31 1.95 1.10 1.52 0.19 0 0.24 0.78 0.06 0.42

14 1.58 0.67 1.31 1.95 1.10 1.52 0.40 0 0.24 0.78 0.06 0.42

15 1.31 0.67 1.31 1.95 1.10 1.52 0.27 0 0.24 0.78 0.06 0.42

16 1.70 0.67 1.31 1.95 1.10 1.52 0.39 0 0.24 0.78 0.06 0.42

17 1.45 0.67 1.31 1.95 1.10 1.52 0.25 0 0.24 0.78 0.06 0.42

18 1.19 0.67 1.31 1.95 1.10 1.52 0.26 0 0.24 0.78 0.06 0.42

19 1.33 0.67 1.31 1.95 1.10 1.52 0.14 0 0.24 0.78 0.06 0.42

20 1.18 0.67 1.31 1.95 1.10 1.52 0.15 0 0.24 0.78 0.06 0.42

21 1.40 0.67 1.31 1.95 1.10 1.52 0.22 0 0.24 0.78 0.06 0.42

22 1.68 0.67 1.31 1.95 1.10 1.52 0.28 0 0.24 0.78 0.06 0.42

23 1.58 0.67 1.31 1.95 1.10 1.52 0.10 0 0.24 0.78 0.06 0.42

24 0.90 0.67 1.31 1.95 1.10 1.52 0.68 0 0.24 0.78 0.06 0.42

稳定,但可能异常,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数据可能不真实或者数据分层不当。

P241 10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样本号样本容量不合格品数不合格率LCL CL UCL u-q u+q

1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

2 4.78008

2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3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4 50

5 0.1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5 50 1 0.02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6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7 50 1 0.02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8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9 50 3 0.06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0 50 2 0.04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1 50 3 0.06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2 50 3 0.06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3 50 3 0.06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4 50 5 0.1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5 50 2 0.04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6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7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8 50 2 0.04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19 50 3 0.06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20 50 3 0.06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21 50 2 0.04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22 50 2 0.04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23 50 4 0.08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24 50 2 0.04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25 50 3 0.06 0 3.08 8.18 1.37992 4.78008

稳定,但可能异常,电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数据可能不真实或者数据分层不当。

P241 11

不合格率控制图

修正后的控制边界

样本号样本不合格品不合格LCL CL UCL LCL CL UCL u-q u+q u-2q u+2q

容量数品率

1 724 48 0.0663 0.0433 0.0721 0.1000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2 76

3 83 0.1088 0.0440 0.0721 0.0993 0.0619 0.0809 0.052

4 0.0904

3 748 70 0.0936 0.0437 0.0721 0.0996 0.0430 0.071

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4 748 8

5 0.113

6 0.043

7 0.0721 0.0996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5 724 45 0.0622 0.0433 0.0721 0.1000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6 72

7 56 0.0770 0.0433 0.0721 0.1000 0.0430 0.0714 0.099

8 0.061

9 0.0809 0.0524 0.0904

7 726 48 0.0661 0.0433 0.0721 0.1000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8 719 67 0.0932 0.0432 0.0721 0.1001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9 759 37 0.0487 0.0439 0.0721 0.0994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0 745 52 0.0698 0.0437 0.0721 0.0996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1 736 47 0.0639 0.0435 0.0721 0.0998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2 739 50 0.0677 0.0436 0.0721 0.0998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3 723 47 0.0650 0.0432 0.0721 0.1001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4 748 57 0.0762 0.0437 0.0721 0.0996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5 770 51 0.0662 0.0441 0.0721 0.0992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6 756 71 0.0939 0.0439 0.0721 0.0994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7 719 53 0.0737 0.0432 0.0721 0.1001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8 757 33 0.0436 0.0439 0.0721 0.0994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19 760 29 0.0382 0.0440 0.0721 0.0994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20 737 49 0.0665 0.0435 0.0721 0.0998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21 750 51 0.0680 0.0438 0.0721 0.0995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22 752 39 0.0519 0.0438 0.0721 0.0995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23 726 50 0.0689 0.0433 0.0721 0.1000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24 730 58 0.0795 0.0434 0.0721 0.0999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25 747 61 0.0817 0.0437 0.0721 0.0996 0.0430 0.0714 0.0998 0.0619 0.0809 0.0524 0.0904

由上可知,第2,4,18,19号样本的不合格率都已经超过了相应的控制界限,所以剔除这四个样本。

不稳定,前7个连续点中,有三点接近控制界限。

缺陷数控制图

样本号缺陷数LCL CL UCL u-q u+q

1 18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2 1

3 4.53 16.8

4 29.1

5 12.74 20.94

3 15 4.53 16.8

4 29.1

5 12.74 20.94

4 1

5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5 21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6 1

7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7 28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8 10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9 23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0 16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1 15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2 22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3 18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4 12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5 24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6 11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7 19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8 16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19 13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20 14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21 12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22 25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23 16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24 13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25 15 4.53 16.84 29.15 12.74 20.94

稳定。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样本号样本容量缺陷数单位缺陷数LCL CL UCL u-q u+q

1 1.0 4 4.0 0.00 2.97 8.14 1.25 4.69

2 1.0 5 5.0 0.00 2.97 8.14 1.25 4.69

3 1.0 3 3.0 0.00 2.97 8.1

4 1.2

5 4.69

4 1.0 3 3.0 0.00 2.97 8.14 1.2

5 4.69

5 1.0 4 4.0 0.00 2.97 8.14 1.25 4.69

6 1.0 5 5.0 0.00 2.9

7 8.14 1.25 4.69

7 1.0 3 3.0 0.00 2.97 8.14 1.25 4.69

8 1.3 2 1.5 0.00 2.97 7.50 1.46 4.48

9 1.3 5 3.8 0.00 2.97 7.50 1.46 4.48

10 1.3 3 2.3 0.00 2.97 7.50 1.46 4.48

11 1.3 2 1.5 0.00 2.97 7.50 1.46 4.48

12 1.3 4 3.1 0.00 2.97 7.50 1.46 4.48

13 1.3 1 0.8 0.00 2.97 7.50 1.46 4.48

14 1.3 5 3.8 0.00 2.97 7.50 1.46 4.48

15 1.3 2 1.5 0.00 2.97 7.50 1.46 4.48

16 1.3 4 3.1 0.00 2.97 7.50 1.46 4.48

17 1.3 2 1.5 0.00 2.97 7.50 1.46 4.48

18 1.2 6 5.0 0.00 2.97 7.69 1.40 4.54

19 1.2 4 3.3 0.00 2.97 7.69 1.40 4.54

20 1.2 3 2.5 0.00 2.97 7.69 1.40 4.54

21 1.2 0 0.0 0.00 2.97 7.69 1.40 4.54

22 1.7 8 4.7 0.00 2.97 6.94 1.65 4.29

23 1.7 3 1.8 0.00 2.97 6.94 1.65 4.29

24 1.7 8 4.7 0.00 2.97 6.94 1.65 4.29

25 1.7 5 2.9 0.00 2.97 6.94 1.65 4.29

稳定。

钻头型号损失金额/万元频率累计频率

2 33.1 0.654150198 0.654150198

4 10.4 0.205533597 0.859683794

1 4.8 0.09486166 0.954545455

5 1.5 0.029644269 0.984189723

3 0.8 0.015810277 1

合计50.6

P241 15

max 24.994

min 23.971

极差R 1.023

组数K 9

组距h 0.12 0.12

下限上限

1 23.9

2 24.04

2 24.04 24.16

3 24.16 24.28

4 24.28 24.4

5 24.4 24.52

6 24.52 24.64

7 24.64 24.76

8 24.76 24.88

9 24.88 25

接收频率

24.04 99

24.16 0

24.28 0 24.4 0

质量控制流程图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详细]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要求 1.1水泥:采用3 2.5Mpa及以上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 1.2砂:0.35-0.5mm的中砂,颗粒要求坚硬洁净,不得含有粘土,草根等杂物,并要求过筛,筛孔直径为5mm。 1.3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分松散保温材料、板块保温材料和现喷(浇)保温材料, 其质量要求见下表: 可使用。 1.4防水材料:进场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后及时请建

3.施工要点 3.1屋面设计 根据屋面形状、屋面工程做法各层(保温、找坡、找平、保护)厚度、雨落口所在的位置等,首先确定雨落口(天沟、檐沟)最低处的面层标高,再根据设计屋面坡度,计算确定屋脊处屋面标高;并据此画出屋面的坡向图、各层做法高程和雨落口、排气道等位置、标高图。 3.2屋面测量放线 根据屋面设计图中雨落口(天沟、檐沟等)、排汽道、排汽管的位置和标高,用水准仪抄测各个最高、最低点高度,用水泥砂浆做出每层做法的控制点,然后拉线确定中间点的高度。同时也在四周女儿墙上,弹出屋面高度控制线,做好施工测量记录。 3.3安装雨落管、排气管 先将雨落口、排汽管就位,然后根据放线确定位置和标高,并进行调整和临时固定;最后用掺加UEA微膨胀剂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将管道四周填塞密实,上口沿管道周围留置一道20200mm的凹槽,待砂浆凝固后,用建筑密封胶封闭。 3.4保温层施工 3.4.1基层处理: 铺装保温层前,用铲刀、扫把等工具,将基层表面上的落地砂浆、灰尘等清理干净;有水的部位擦拭干净,保证基层干燥、干净、平整。 3.4.2铺装 1、板状保温层铺装:沿屋面整齐铺装,铺装平稳,接缝严密、顺直;有缝隙的部位用碎的保温板填塞密实。 3.4.3含水率检验 现场取样检验保温层的含水率,要求含水率有机胶结材料不大于5%,无机胶结材料不大于2020 3.4.4保温层质量验收 3.4.4.1、技术资料检查 (1)保温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现场抽样复试报告。 (2)保温层隐蔽验收记录。 (3)检验批验收记录。 3.4.4.2、外观质量检查 板状保温层:紧贴(靠)基层,铺平垫稳,拼缝严密。 整体现浇(喷)保温层:拌合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 4.5找坡层施工要点 4.5.1铺设施工: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常用流程图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常用流程图 5、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常用流程图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或工作分解,围绕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是控制来编制控制方案是一种基本方法。见下图: 监理工作总程序 工作要求: ⑴ 委派具有丰富超高层工程施工监理经验的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项目总 监,并针对本项目特点召集设备、土建方面有经验的监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监理班子。 ⑵ 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应持证上岗、专业配套、人员按合同规定及时到位。 ⑶ 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满足现场检验工作需要。 ⑷ 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要求开展各项监理工作,控制工程 质量,管理建设工程合同,协调建设单位与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关系。 ⑸ 在监理项目部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我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 现。

⑹ 按照本工程特点和要求编制《监理实施规划》,并分阶段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加大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力度,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⑺ 根据竣工备案制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分阶段及时对工程进 行总结和评估。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 工作要求: ⑴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以预控为主,各项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工程承发包模 式、业主管理方式。 ⑵ 审查开工准备情况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许可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征地 拆迁符合进度需要,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批准,承包单位人员、机具已到位,主要建筑材料已落实,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已满足开工要求。 ⑶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并介绍监理项目部的组 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监理规划主要内容,并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⑷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

附图一 分部(项)质量控制程序图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准备 准备工作 材料、劳动力准备 质量保证措施准备 清 理 现 场 分部、分项工程书面交底 测量仪器准备 办理上道工序交接手续 克服上道工序弊病的补施 工 质量评定 技术交底 工长参加 中间检查 监理代表检查 自 检 资料整理 使用过程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按 图 施 工 处理好工序间搭接 执行评定标准 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于墙、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隐蔽工程验收凭证 现场文明施工 不 合 格 处 置 试 验 记 录 材料合格证 自 检 记 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质量评定记录 施 工 记 录 事故处理记录 回 访 质量问题,无偿保修

附图二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否 熟悉设计文件 模板及支架安拆专项方案设计 学习操作规程及验收标准 引测高程、投设轴线 明确质量目标 模板涂刷隔离剂 全体操作人员参加书面交底 复核标高、检查轴线 弹出构件中以线及标高 与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 检查脚手架 浇砼时留专人看模 班组自检 专职质检员检查 工长、质检员中间抽查 定点操作、挂牌施工 是否符合设计验收规范 下道工序 按模板及支架系统专项方案拆模 大跨度梁板根据抗压报告确定拆模时间 文明拆模、注意安全 清理、修理模板及刷油 “三检”记录 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安全、文明拆模 资料整理分类归档 质量评定 支 模 技术交底 施工前准备 是

附图三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工 施工记录 施工记录 熟悉设计文件 学习操作规程及验收标准 明确质量目标 全体操作人员参加 钢筋焊接、加工须有上岗证书 焊件力学试验报告 钢筋、模板工序交接检查 严格按施工图及配料单安装 砼浇注时留专人看钢筋 监理单位检验评定 钢筋质量证明书、力学试验报告 钢筋代用单 隐蔽验收记录 施工前准备 钢筋质量证明书、力学试验及重量复检报告 编制审核钢筋配料表 检查模板支架脚手架 书面交底 严格按钢筋配料加工 每一编号的钢筋均挂料牌 班组自检 工长、质检员中间检查 与砼工序交接检查 专职质检员检查、评定 安装是否符合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技术交底 钢筋制作 钢筋安装 质量评定 资料整理分类归档 办理隐蔽验收签证 是 施工记录

质量控制程序

克旗环境监测站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测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 2适用范围 对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编制报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审批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评审质量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3.2质量管理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内、外部质量控制的实施。 3.3现场采样人员负责现场采样质量的实施。 3.4样品管理员负责室内密码,平行样编号。 3.5分析人员负责监测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 3.6质量监督员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初审。 3.7综技室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审核。 3.8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签发。 4工作程序 4.1质控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4.1.1质量管理员年初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录,编写年度质量分析报告,作为管评输入。 4.1.2质量监督员监督监测人员实施质量控制,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对原始记录,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对分析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按季度报综技室。 4.2内部质量控制 4.2.1现场采样 a)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布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b) 采样人员负责采样前的准备,包括采样器具的清洗,保证容器清洁,防止器皿玷污; c)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 d)对每批样品总数加采10%样品的平行样作为质控样,每个项目应加一个全程序空白样; e)保证样品运输安全(防晒、防污染),及时地在有效保存期内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

分析,严格执行样品的交接手续。 4.2.2样品管理:样品管理人员对地表水按每批样品数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样品作为密码平行样(按样品编号要求,标识编号)。 4.2.3实验室分析 4.2.3.1自控 a)分析人员严格按分析方法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根据监测项目配制溶液,必要时进行标准溶液的比对实验,调试仪器至最佳状态; b)样品精密度控制:每批样品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实验室平行样; c)样品分析的准确度控制:分析每批样品时,带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控制; d)校准曲线的检验:对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可使用原校准曲线,但需测两个标准点(测定上限浓度的0.3倍和0.8倍各1个),当两个点与原曲不稳定的校准曲线,采用单点校正,每10个样做一次中间浓度标准点的测试,所得峰面积(峰高)与初始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50%,与上次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小于5%时,圆曲线可以使用,否则,重新绘制;对斜率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30%。 4.2.3.2他控 a)质量监督员按质控计划对分析人员进行考核; b)质量监督员不定期的质控活动,可采用有证标准物质,留样测定,人员比对等各种手段。 4.2.4数据结果的控制 a)原始记录、监测结果由质量监督员复核,科室负责人审核; b)报告审核,见《监测报告管理程序》。 4.3外部质量控制:参加试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上级考核。 4.3.1计划:质量管理员制定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计划,质量负责人审批; 4.3.2组织:质量管理员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根据活动具体要求,制定实施计划。 4.3.3实施:监测人员根据能力验证实施计划要求,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试剂,按要求进行验证活动,并编制验证报告,质量监督员对能力验证活动实施进行监督,对验证报告进行初审,综技室进行审核。 4.4质控有效性的控制 4.4.1无论内控、外控出现质量问题,质量监督员及时通知监测人员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纠

质量管理流程图

主题: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返回该专题首页] [对该部分发表您的意见] 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 7 项目进度控制 7.1 一般规定 7.1.1 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7.1.2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应按合同规定的承包内容将各项工作逐月进行分解和安排。 7.1.3项目进度控制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控制体系,项目控制负责人是项目进度控制的责任人,项目控制工程师是执行者。 7.1.4 项目控制部门应按下列程序进行项目进度控制: 1 根据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日期。 2编制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分项工作进度计划。分项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各要素活动间的工作逻辑关系确定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物资供应、现金流量和雇主的批准等其他保证性因素后综合确定。 3 根据合同规定,向雇主或雇主工程师提出现场施工开工申请报告,并按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4实施项目进度计划。当出现不必要的提前或延误等进度偏差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调整,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5 全部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7.2 进度计划的编制 7.2.1 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采取分级方式进行编制,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指导性总进度计划,分包商或供货商编制实施分步进度计划。项目总进度计划应由承包商职能部门审核后报雇主批准,项目分步进度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审批和控制检查,报承包商职能部门和雇主备案。 7.2.2 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项目合同。 2"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3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总进度计划表/图,分期分批进行的项目工作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等。 7.2.3 总进度计划的编制要求 1 编制总进度计划的步骤应包括:

过程质量控制(定稿)

Q C 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受控标识: 编制:李刚审核:批准:日期: 郑州知信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第一节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概述 “设计过程”是形成产品质量(应包含品种)的首要过程,该过程质量控制的好坏,深刻影响到:产品在“制造过程”是否“好做”,在“使用过程”是否“好用”,这两者应统一表现在市场上是否“好卖”。因此,“设计过程”应始于“市场调研”。 计划经济模式长期把设计过程禁锢于“制图室”和“画板上”,闭门造车,与市场无缘。 市场调研的目的是,选准“适销对路的产品”,所谓“适销对路”应包含“质量”和“品种”两个方面满足市场需求。 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之后,企业应以选准的产品为中心,进行以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为内容的科研工作。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有较高科技价值的“技术开发”;第二步是具有现实经济意义的“产品研制和推广”(包括新工艺的研究与采用)。 “技术开发”是指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而不是直接研究某种具体的产品。其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故可用于本专业内产品的多个品种、型号,甚至还可跨越专业运用到其他专业的产品中去。比如,“激光技术”的研究开发,可用于机械工业(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以及激光打孔等激光工艺设备),也可用于电子工业的工艺设备、电子产品(如激光检测、激光显微加工、激光音像产品)。所以,“技术开发”是产品设计、工艺规范的技术基础,有多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才可能有多高水平的产品问世。比如同是汽车,日本汽车之所以在世界市场上占优势,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技术开发”水平高。以五十铃轻型客货两用汽车为例,其柴油发动机机体的薄壁铸造技术,是该机种60余项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这项技术。这对我国各型柴油机的机体铸造工艺技术改造,将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甚至可以推广应用于大多数铸铁机械产品上去。 总之,“技术开发”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进程,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 产品的研制和推广是将“技术开发”的成果,物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不断使之品种系列化。比如,将“燃烧新技术”运用到某型内燃机上去(可使油耗降低、减少污染和噪音)就是一种新型内燃机的诞生。显然,前者属技术开发,其成果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而后者当然就是一种可以直接使用的新产品了,属产品的研制成果;前者是一门新技术,而后者却是一种新产品。仅一种新产品,对市场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使其发展为“多品种、多型号”,这就是产品系列化“推广发展”的任务,其本质还是“研制”性质的工作。 只有在上述“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式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规范的制订工作。接着,进行“试制”即“试生产”。成功后,进行“鉴定、定型”(包括“设计定型”和“工艺定型”),完成后,才允许进入“制造过程”或称“批生产”。 综上所述,“设计过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概括为:“调研———科研———设计———

8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KLY/ZL-2007-009 1 目的 对生产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企业的桶装饮用水。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生产技术科 负责组织工厂实施生产过程控制。 4.2检验员 负责对工序半成品和生产成品的检验和控制。 4.3各工序操作人员 根据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文件等进行过程操作。 5工作流程 5.1生产计划 成品库房保管员每天下班前根据以下相关资料:库存数量、近一周的出库统计、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等情况,确定第二天的生产任务,并保持记录。 5.2领料 仓库保管员根据班长报生产用料需求,填写《出库单》,经双

方签字核实后,予以出库。 5.3工序过程控制 生产工艺流程: 参见《工艺流程图》 a、生产、质量检验所需的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文件等由生产技术 科和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并下发车间。 b、各类产品的全部加工过程,操作者都应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进行 操作,并填写相关的工序操作记录,内容包括:自检结果、互检结果、工作量、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以及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等。 c、生产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应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四改善活动, 发现工序或对产品质量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填写《合理化建议意见表》,班长及时将意见反馈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如果意见合理,及时更改,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车间执行。 d、各生产工序应加强产品质量的自检,工序间互检,发现不合格 品时,应及时标识、隔离,并记入《工序操作记录》,同时通知检验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e、对于关键工序产品,专职检验员应依据《检验规范》和工艺文 件等技术文件进行抽检,填写《工序检验记录》,发现不合格品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版房负责拼版。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3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3.4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性负责。 3.5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3.6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7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3.8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4.1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1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4.1.2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4.1.3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4.1.4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 4.1.5 《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4.2 试生产 4.2.1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4.2.2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事宜进行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单独进行设备操作。 4.2.3 生产人员应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知道其所涉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填空题: 1.建筑工程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产品所具有的共性外,还具有实用性、耐久性、 安全性、经济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特点内涵。 2. 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即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都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 3.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可概括为人员因素、工程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条件等五个方面,简称为4M1E。 4. 工程项目的特点是单次性、一次性与寿命的长期性,高投入性、风险性和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5. 工程质量的特点是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隐蔽性、终检局限性和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6. 质量管理是某个组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是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职责的制定与实施。 7. 为实施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体系,而质量体系又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进度活动发挥其职能。 8.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实施活动通常可分为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控制等三个层次。 9. PDCA是目标控制基本方法,它包括计划P (pla n)、实施D (do)、检査 C (c和处置A (action)等四个环节。 10. 工程质量按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属于自控主体的单 位有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属于监控主体的单位有政府和工程监理单位 11. 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可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划分为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质量控制等三个环节。 12. 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可将建筑工程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等层次。 13. 技术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14. 施工现场质量监督检查的方式有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

内部质量控制程序

发行版本:A 修改码:0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编码:XX/Q8202 页码:1/6 ————————————————————————————— XX 股份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1、 目的 通过定期进行的内部质量审核,以验证公司质量体系涉及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进行,并为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3、 术语 内部质量审核:为确定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贯彻并适合于达到目的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的策划,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负责有关质量体系事宜的对外联络工作。 4.2 质管部负责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纠正措施跟踪、审核资料管理。 4.3 各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内审工作,并以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 程序内容 5.1 内审员资格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内审员需独立于被审项目或部门。 5.2 管理者代表对审核进行策划,规定审核目的、范围、频次及确定审核组成员名单,书面通知质管部,作为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的依据。

5.3质管部应在每年二月份之前制定年度审核计划,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至少二次,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由质管部组织实施;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因客户要求、体系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安排临时内审。 5.3.1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制定和内容 审核组长根据年度内审计划制定具体的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应全面涵盖所有的要素、部门和班次,其内容为: a)审核目的和范围 b)审核依据的标准和文件 c)被审核部门及详细的时间安排。 d)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分组情况 5.4内部质量审核的实施 5.4.1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5.4.1.1审核组长的准备工作 a)根据审核计划向审核员明确审核目的、范围及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b)将要审核的要素或部门分配到审核员,保证审核员与被审区域或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c)下达《内部质量审核通知单》,明确具体检查日期、时间、地点,分发给受审部门。 d)准备审核用表格,包括《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内审不合格报告》。 5.4.1.2审核员的准备工作 a)收集并熟悉要审核的质量活动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 b)查阅前次审核的审核报告和相关材料; c)熟悉掌握《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中的检查要点。 5.4.1.3受审核部门的准备工作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文件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版房负责拼版。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 性负责。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 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 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 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 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 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 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试生产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

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控制

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图设计内容、要求及建设单位工作 一编制施工图设计的目的 指导建筑安装的施工设备、构配件、材料的采购和非标准 设备的加工制造并明确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施工图设计的内容 施工图设计是在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 行详细、具体的设计把工程和设备各构成部分尺寸、布置和主 要施工做法等绘制出正确、完整和详细的建筑安装详图并配 以必要的详细文字说明其主要内容如下 、全项印性文件 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布置及说明各专业全项目的说明及室外 管线图工程总概算。 、各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文件 建筑、结构、水暖、电器、卫生、等专业图纸及说明以及公 用设施、工艺设计和设备安装非标准设计的构造详图、单项工程预算等。 三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要求 (1) 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2) 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3) 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⑷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求 1、督促并控制设计单位按照委托设计合同约定的日期保质、 保量、准时交付施工图及概预算文件。 2、对设计过程进行跟踪控制必要时对单位工程施工图进行中间验收并提出评估报告其主要检查内容为 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合理 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地基处理与基础形式的选择 结构选型及抗震设防体系 建筑防火、安全疏散、环境保护及卫生要求 特殊的要求如工艺流程、人防、暖通、防腐蚀、防微振、 防辐射、恒温、恒湿、防磁、防电波等 其他需要专门审查的内容。 3、审核设计单位交付的施工图及概预算文件并提出评审验收报 告 4、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将施工图报送当地政府建设主管部 门指定的机构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意见对施工图进行修正 5、编写工作总结报告资料整理归档。 五施工图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程序见下图

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图

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 为了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质量,冀州市****玻璃钢防爆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经过实践摸索,创造了一整套严格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形成一个质量控制体系。为了让大家对我公司质量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我把这套体系介绍大家。 一、质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我们采取两种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一是通过实时质量检测控制产品质量,二是通过质量报表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管理监督。 我公司制订了完善、详尽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度中对相关质量检测要素进行了规定,简介如下: 1、对原材料的检测。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原材料,难以生产 质量过硬的产品。我公司为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对所进原材料严格把 关,由技检部质检员、生产部质检员、采购员、库管员组成验收小组,对所 进材料进行联合检测,确保材料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2、对生产工序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测。生产过程是一个前后连接的过程,整个 过程中的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为此,我们公司对每一个生产工序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把关。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我们采取四级质量检验制度,一级检验是由本工序工作人员对本工序产品进行产品检验,我们称为自检。自检不通过的产品不能流入下道工序。自检合格的半成品,进入下道工序前由下道工序进行二级检验,再次把住质量关,我们称为互检。互检制度即可以避免自检过程中出现的自觉不自觉的自私行为,又可以增加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中,生产部设有专门的序检员,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质量跟踪检测,保证整个生产全局的质量稳定,这是第三级检验。第四级检验是在产品入库前由技检部质检员对产

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项目 电梯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质量控制部分) 编制: 批准: 武汉市青山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监理部 二OO 年月日 第一节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图

第二节 2。1电梯生产厂家的资质核查 检查电梯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范围和所拟装电梯规格型号是否相符。 2.2电梯安装单位的资质核查 检查电梯安装单位是否持有电梯生产企业的安装委托书,并核查与所拟装电梯规格型号是否相符. 2。3电梯安装单位质保体系的核查 检查电梯安装单位自检、专检制度是否完善,其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手段是否具备。 2.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 2.4。1总监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意见后,由总监审核签认,审查工作一般三天完成.若审查时需要承包单位就有关内容重新补充或修改,在审查意见中提出,限定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报(先申报的内容不退)。 2.4.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2.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突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3。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安装单位是否了解并掌握了本工程的特点及难点,施工条件是否分析充分; 4.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安装单位是否有能力执行并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切实可行; 5.技术方案的先进性: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是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是否成熟,施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 6。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健全且切实可行; 7。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符合有关规定;

8.在满足合同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应尊重承包单位的自主技术决定和管理决策。 第三节监理工程师对资料的检查 质量控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验收的各施工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需的管理制度等.对其完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控制的确认.所要检查的资料主要包括: 1。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设备清单、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3.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4.按专业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检验报告;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施工过程记录和施工过程检查记录; 7.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记录; 8.质量管理材料和施工单位操作依据等。 3.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查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按产品实现的策划要求,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对产品过程中的生产提供的控制。 2 职责 2.1 生产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归口管理,负责对过程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生产过程的产品防护的控制,负责对设施(包括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负责生产过程的贮存管理,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2.3 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和试验以及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负责生产现场工艺纪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2.4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上岗人员的管理。 3 工作程序 3.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1.1 公司根据产品的类型及生产提供过程的特点,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以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受控条件应包括: a) 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文件等,应是现行有效版本,并应做到正确、完整、协调、统一、清晰、文实相符; b)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生产; c) 生产提供过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量设备)应符合有

关文件的要求,并处于受控状态;d)生产提供过程配备的相关人员应经过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 e) 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策划的安排对产品的放行、交付、交付后的活动实施控制;f) 生产提供过程中使用的采购产品应具有合格证明文件,不合格的采购产品不能投入生产; g) 生产过程采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并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 h) 影响产品达到符合性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清洁度、多余物和防静电等,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标准的规定。 3.1.2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文件不得随意涂改,各类文件的更改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如设备、采购产品、工艺等更改时,需经授权人审批。 3.2生产过程的确认 3.2.1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应保持唯一性标识并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控制,做好标识和记录,以备追溯。 3.2.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具体按照有关的规定执行。 3.4 产品防护 3.4.1 产品从接收、内部加工放行和交付到客户的全过程,都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产品范围包括采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程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目的 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使之协调有效进行,以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工作。 职责 厂部负责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工作。 车间负责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1)确保产品质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节约材料和能源消耗; (4)改善劳动条件和文明生产。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强化质量意识; (2)质检部、厂部和生产车间应有机配合,确保生产现场物流和信息流的顺利畅通,实现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组织生产,对原料、各工序环节、成品检验、贮存运输实行全方位监控。原料、成品检验必须有原始记录,关键工序要有记录。 厂部按工艺要求提供合格生产设备、测量设备和良好生产工作环境,按工艺文件均衡安排生产。 采购部采购人员按工艺要求提供各种合格材料。 生产过程的质量关键控制点是: 一一作为原料的天然泉水的检验必须符合投入生产要求;

一一空桶、瓶盖清洗消毒符合要求; 一一多级过滤必须满足工艺要求; 一一反渗透和对水的处理必须满足工艺要求; 一一臭氧灭菌必须满足工艺要求; 一一成品检验必须满足灌装工艺的要求。 质检部做好计量仪器的周期检定与配置 质检部、厂部和生产车间密切配合,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实行让步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为废品,不得出厂。 办公室按生产需要配齐生产人员,做好专业培训和纪律教育。 生产车间正确实施工艺文件,搞好文明生产和现场定置管理;生产工人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做好工艺操作记录。 厂部进行现场工艺纪律检查。 质量记录 采购验收记录; 臭氧浓度监测记录; 空桶(盖)清洗消毒检查记录。

质量过程控制流程

工程质量管理 1.设计图纸质量保证: 1)施工图出图前,由设计部组织,工程监理部参加,对施工图纸进 行详细的审查,重点检查其与设计指导书、设计任务书的符合性,施工做法的合理性,市场销售要求的落实,对图纸上出现的问题,形成审查文件,转设计院修改后重新出图。 2)开工前,由工程部组织,总承包商、设计院、监理公司参加,进 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3)对设计图纸中容易忽略、容易出现错误以及成本影响重大的部分 进行专项审查。 4)根据公司要求,工程监理部、设计部可要求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施 工图进行审核。 2.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 总承包商在开工前,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合同规定的质量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包含项目质量计划,并上报工程监理部和监理公司。工程监理部协助监理公司审查其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重点工程部位施工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将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总承包商进行修改。 3.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1)监理单位按照监理合同、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对项目质量、 进度、造价、安全进行控制,不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人、材、机状况,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日常检查;

2)监理单位组织每周监理例会,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纠正 措施与预防措施; 3)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分析,形成《月度质量报告》。 4.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及有关材料证明、 试验报告、复试报告等,通知工程监理部、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2)工程监理部、监理工程师收到报验申请后首先对质量证明资料进 行审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现场检查(检测或核查),施工单位的专职质检员及相关施工人员应随同一起到现场; 3)经现场检查,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在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上签字确认,准予施工单位隐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如经现场检查发现不合格,监理工程师指令施工单位整改,整改 后自检合格再报工程监理部、监理工程师复查; 5)重点部位或重点项目工程监理部会同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 单位共同检查签认; 5.设备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1)对于工程中甲供材料,甲指材料,施工前,工程监理部与物质采 购部必须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其规格、型号、施工工艺、节点处理、成品保护方式,并由物质采购部进行封样。 2)不论是甲供材料设备、还是承包商供应的材料设备,进场时,都 由总包按照国家规范、合同要求和样板进行检验,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的,还要按照要求进行鉴证取样试验。

8-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平原机器厂企业标准 Q/3D 129D-2008 代替Q/3D 129C-2005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2008-05-31发布 2008-05-31实施 平原机器厂发布

审批单

修订记录

前言 本标准是依据GJB 467-83《工序质量控制要求》、GJB 909-90《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和GJB 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以Q/3D129C-2002《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为基础版本进行修订编制。 本标准与Q/3D 129C-2005的主要区别是: a)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说明了关键过程(工序)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b)加强对关键外购器材的控制,并进一步予以说明; c)对关键过程(工序)技术文件的控制做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标准经批准后于实施之日起执行。 本标准由军品工艺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工程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军品工艺技术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秀玲。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Q/3D129-1997 、Q/3D129-2002、Q/3D129C-2005。

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军工产品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其它产品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和版次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和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 467 工序质量控制要求 GJB 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 909 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 GJB 790 特性分类 Q/3D 6099 过程能力分析程序 Q/3D 040 数据分析程序 3术语与定义 3.1关键过程 指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GJB9001A-2001,术语和定义3.1] 3.2工序控制点 工序中某些质量特性或因素进行重点控制的环节。 〔GJB467,术语3.4〕 3.3 特性 指产品的性能参数和其它技术要求。主要特性有功能、互换寿命、安全和协调等。 4职责 各单位技术厂(所)长对履行本程序全权负责。 各单位工艺员、操作者、检验员、设备维护人员对其本职工作负责。 5关键过程质量控制 5.1 控制点的设置 关键过程控制点的设置如下: a)形成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过程;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一、填空题:1.建筑工程产品除了具有一般产品所具有的共性外,还具有实用性、耐久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特点内涵。 2. 工程质量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即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都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 3.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可概括为人员因素、工程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条件等五个方面,简称为4M1E。 4. 工程项目的特点是单次性、一次性与寿命的长期性,高投入性、风险性和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 5. 工程质量的特点是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隐蔽性、终检局限性和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6. 质量管理是某个组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职能是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职责的制定与实施。 7. 为实施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体系,而质量体系又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进度活动发挥其职能。 8.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实施活动通常可分为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控制等三个层次。 9. PDCA是目标控制基本方法,它包括计划P (plan)、实施D (do)、检查C (c 和处置A ( action)等四个环节。 10. 工程质量按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属于自控主体的单位有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属于监控主体的单位有政府和工程监理单位。 11. 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可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划分为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质量控制等三个环节。 12. 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可将建筑工程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等层次。 13. 技术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14. 施工现场质量监督检查的方式有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 15. 施工质量控制一般按开工条件审查、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和质量验收的程序进行,它们分别对应于过程控制中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