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运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1eae8edaef5ef7bb0d3c0e.png)
(1840——1919——1949)
名称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 性质 任务 领导 主力 结果 阶级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前途 指导思 想
反帝 资产 人民 资产阶 资本 西方资 反封 阶级 群众 级共和 主义 产阶级 建 国 社会 政治学 说 反帝 无产 人民 人民民 社会 马克思 反封 阶级 群众 主专政 主义 主义 建 的国家 社会
释放,罢免,拒签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先锋:青年学生 •主力:中国工人阶级 •领导:先进的知识分子 •基础:中国社会各阶层 •功绩:启导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党成立准备思 想基础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思考: 近代中国屡遭外族侵略,从鸦 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 《南京条约》签订到《辛丑条约》 签订,均未引起大规模的国内反抗 斗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却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这 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吗?其间必有其 深刻的社会原因…
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 国 际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意识的觉醒。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黑暗, 使阶级矛盾加深。
国 内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6月3日——7月初 上海 无产阶级(工人为主)
时间
中心 主力
5月4日——6月3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罢课
口号
方式 结果罢课,罢工Fra bibliotek罢市被捕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6《五四爱国运动》课件(23张)(共23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6《五四爱国运动》课件(23张)(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f06eafbe1e650e53ea99e4.png)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并觉醒
第二篇 怒火积聚 析背景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政治: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北洋政府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影响;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并觉醒
2、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新增加了什么阶级? 为什么?
工人阶级参与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第一次 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
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 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
思考:总结当时中国面临的社会环境
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清远市第一中学历史科组 杨健媚
本课知识结构:
第一篇 烈火燃烧 知过程 第二篇 怒火积聚 析背景 第三篇 薪火相传 思意义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 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 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胶州亡矣! 山东亡矣! 国不国矣!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篇 烈火燃烧
知过程
探究一:结合课本知识完成下表:
第一阶段:时间 中心地点 先锋 Nhomakorabea口号
5月4日
北京
-6月4日
第二阶段:
学生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惩办三个卖国贼
时间 中心地点 6月5日起 上海
正是在对五四生生不息的纪念中,我们感 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 能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把自己的奋 斗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联结在 一起,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 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 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
第二篇 怒火积聚 析背景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政治: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北洋政府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影响;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并觉醒
2、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新增加了什么阶级? 为什么?
工人阶级参与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第一次 以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
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 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
思考:总结当时中国面临的社会环境
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清远市第一中学历史科组 杨健媚
本课知识结构:
第一篇 烈火燃烧 知过程 第二篇 怒火积聚 析背景 第三篇 薪火相传 思意义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 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 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胶州亡矣! 山东亡矣! 国不国矣!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一篇 烈火燃烧
知过程
探究一:结合课本知识完成下表:
第一阶段:时间 中心地点 先锋 Nhomakorabea口号
5月4日
北京
-6月4日
第二阶段:
学生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惩办三个卖国贼
时间 中心地点 6月5日起 上海
正是在对五四生生不息的纪念中,我们感 受到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奋进,人的一生只 能享受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就把自己的奋 斗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最大利益联结在 一起,将赢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 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来的,就 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运动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c73429f78a6529647d535b.png)
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领导的,以青年学生 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 挥了主力军作用。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 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 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五四运动的意义何在?
1、是一次……爱国运动。 2、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3、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是一场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运 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准备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 7、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爱国、牺牲、民主、科学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文 化启蒙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爱国主义精神
巩固练习: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D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B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时间?口号?发展?高潮? ★取得什么成果?(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性质?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各特征是什么?
五 四 运 动
前期:北京 青年学生 游行示威
(1919.5.4—6.3) 中心 主力 形式
后期: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为什么这样说?
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新的群众力量—— 广泛群众性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 挥了主力军作用。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 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 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五四运动的意义何在?
1、是一次……爱国运动。 2、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3、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是一场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运 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准备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 7、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爱国、牺牲、民主、科学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文 化启蒙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爱国主义精神
巩固练习: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D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B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时间?口号?发展?高潮? ★取得什么成果?(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性质?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各特征是什么?
五 四 运 动
前期:北京 青年学生 游行示威
(1919.5.4—6.3) 中心 主力 形式
后期: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为什么这样说?
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新的群众力量—— 广泛群众性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cd09b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2.png)
位卑未敢忘忧国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上海人民的响应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周恩来投身于五四浪潮之中。
孙中山对五四运动深表支持。这是1919年7月孙中山致电广东 政府,要求立即释放因参加爱国反帝运动被捕的工、学界代表。
思考:中国社会各阶层在五四运动的作用
1.青年学生 2.工人阶级 3.先进知识分子 4.民族资产阶级
2.结果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
思考: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利
初 步
释放 罢免 拒绝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思考: 中国社会各阶层在五四运动的作用
1919年5月4日
课标要求
了解五四运动的史实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寻源五四探背景
材料一:北洋军阀政府加强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各地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各种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寻源五四【背景】
美、日加紧侵略中国。
材料五: 十月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近似(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道路
寻源五四【背景】
材料六: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 问题决议案(摘录) 德国将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放弃以与日本。
性质
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结果
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上海人民的响应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周恩来投身于五四浪潮之中。
孙中山对五四运动深表支持。这是1919年7月孙中山致电广东 政府,要求立即释放因参加爱国反帝运动被捕的工、学界代表。
思考:中国社会各阶层在五四运动的作用
1.青年学生 2.工人阶级 3.先进知识分子 4.民族资产阶级
2.结果
“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
思考: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利
初 步
释放 罢免 拒绝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思考: 中国社会各阶层在五四运动的作用
1919年5月4日
课标要求
了解五四运动的史实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过程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寻源五四探背景
材料一:北洋军阀政府加强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各地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各种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寻源五四【背景】
美、日加紧侵略中国。
材料五: 十月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近似(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革命道路
寻源五四【背景】
材料六: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 问题决议案(摘录) 德国将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放弃以与日本。
性质
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结果
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共24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14be7a59eef8c75fbfb3db.png)
五四运动
结果)
运动 性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
学、进步)
课后拓展: 我与“五四精神”
以“我与五四精神”为题,写一篇 小论文。以增强时代责任感。
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支《援时北京报学》生刊斗争载的血书: “五月九日永记勿忘。
弘扬五四精神
邰丽华无声世界 的艺术天使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向恩林背着国徽进 村寨的流动法官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守护‘祥云’的天使”金晶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
汶川地震上的青年士兵
四、弘扬五四精神
热爱祖国 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 勇于奉献
我来小 结
运动背景(国际、国内)
运动经过(中心、主力、口号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感悟五四
五四运动的性质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
亥封革建是命主一不义曾。场有伟的姿大态的,这反就帝是彻反底封地不建妥的协地爱反国帝国运主动义和反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又称“德先生”和“赛先生”
二、走进五四
我掌握的五四运动进程
中心
主力
斗争形 式
口号 结果
北京
上海
青年学生
工人阶级
学生罢课
三罢斗争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
罢免曹、章、陆职务;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关键原因是什么?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 严厉。工人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北京被捕之 学生释,曹、章、陆去。”
120
历史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ppt课件PPT课件
![历史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44ae7977232f60ddcca150.png)
新知预习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1.“二十一条” (1)背景: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 华步伐。 (2)时间:1915 年。 (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巴黎和会 (1)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 (2)中国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3)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三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 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四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 日,而曹、章、陆去。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典例精析 例 1 下列口号最能全面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C.废除“二十一条” D.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
【解析】 本题学生易错选 B 项或 C 项。原因是对五四运动 的性质认识不全面。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单纯地反封建或单纯地反 帝国主义。正确的认识是: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 爱国运动,A 项全面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而 B、C 两项只反 映五四运动反帝的一面,D 项只反映反封建的一面。 【答案】 A
斗争 方式 群众 基础 历史 功绩
武装起义 以资产阶级革命 派为主 结束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共和国
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 广泛的群众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要点2 五四运动的特点 1.群众性:学生、商人、工人积极参与,联合斗争,是一 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2.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占。 3.革命性:反帝反军阀、反北洋政府卖国贼。 4.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牺牲、民主、科学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文 化启蒙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爱国主义精神
巩固练习: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D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B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4、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 一第十六课五 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之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 境如何?(背景) 1、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提出旨在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机 内容 实质)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 强将德国在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操纵 者 内容 性质 中国要求 结果) ★那么,国内背景呢?(政治 经济 阶级 文化)
名称
领导 阶级 Βιβλιοθήκη 导 思想 三民 主义目标 前途 任务 性质 资产 资本 阶级 主义 反帝 反封 共和 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旧民主 资产 主义革 阶级 命 新民主 无产 主义革 阶级 命
人民 马克 民主 社会 反帝 思主 专政 主义 反封 义 国家
讨论:
“五四”精 神
★你觉得五四精神是怎样的精神?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3、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开端的是( B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为什么这样说?
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新的群众力量—— 广泛群众性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开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时间?口号?发展?高潮? ★取得什么成果?(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性质?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各特征是什么?
五 四 运 动
前期:北京 青年学生 游行示威
(1919.5.4—6.3) 中心 主力 形式
后期: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1919我的1919 1.avi
1919陈道明《我的1919》精彩片段.avi
弱国无外交!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国 际
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国 内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领导的,以青年学生 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 挥了主力军作用。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 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 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五四运动的意义何在?
1、是一次……爱国运动。 2、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3、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是一场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运 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准备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 7、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919.6.3后)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那些人参加? 有什么特点? 学生(罢学)、工人(罢工)、商人(罢 市) 特点:涉及的阶层比较多,影响范围比较 广,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五四运动的成果?
初步胜利:
(1)内惩国贼
(2)拒绝和约签字 (3)释放被捕学生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由具有初步共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爱国主义精神
巩固练习:
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 D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B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4、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 一第十六课五 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之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 境如何?(背景) 1、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提出旨在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机 内容 实质) 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3、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 强将德国在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操纵 者 内容 性质 中国要求 结果) ★那么,国内背景呢?(政治 经济 阶级 文化)
名称
领导 阶级 Βιβλιοθήκη 导 思想 三民 主义目标 前途 任务 性质 资产 资本 阶级 主义 反帝 反封 共和 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旧民主 资产 主义革 阶级 命 新民主 无产 主义革 阶级 命
人民 马克 民主 社会 反帝 思主 专政 主义 反封 义 国家
讨论:
“五四”精 神
★你觉得五四精神是怎样的精神?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3、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开端的是( B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为什么这样说?
新
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新的群众力量—— 广泛群众性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开始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时间?口号?发展?高潮? ★取得什么成果?(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性质?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分为几个阶段?各特征是什么?
五 四 运 动
前期:北京 青年学生 游行示威
(1919.5.4—6.3) 中心 主力 形式
后期:上海 工人阶级 三罢斗争
1919我的1919 1.avi
1919陈道明《我的1919》精彩片段.avi
弱国无外交!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国 际
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国 内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领导的,以青年学生 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 挥了主力军作用。其次是运动波及全国广大 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 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五四运动的意义何在?
1、是一次……爱国运动。 2、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3、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是一场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运 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准备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 7、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919.6.3后)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那些人参加? 有什么特点? 学生(罢学)、工人(罢工)、商人(罢 市) 特点:涉及的阶层比较多,影响范围比较 广,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五四运动的成果?
初步胜利:
(1)内惩国贼
(2)拒绝和约签字 (3)释放被捕学生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由具有初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