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和拉教学反思图文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教学设计5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推和拉》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推和拉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能够理解推和拉的动作,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理解推和拉的概念。
此外,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推和拉的动作,因此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推和拉的定义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探究,掌握推和拉的动作,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主动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学生能够将推和拉的动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能够观察和思考相关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推和拉的现象。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推和拉的动作。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推和拉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推和拉的实例,如拉抽屉、推门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推和拉的实例,如拉抽屉、推门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推和拉的动作。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这些动作吗?它们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向学生介绍推和拉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明白推和拉的动作,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7.推和拉》优质说课稿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7.推和拉》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推和拉》是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推和拉的现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依托,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力的概念上还比较模糊,对推和拉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感受力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推和拉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推和拉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感受力的作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说出推和拉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2.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感受力的作用,对推和拉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推和拉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推和拉的作用效果,讨论力的概念。
3.讲解:教师讲解推和拉的定义,阐述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理解。
4.练习: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运用推和拉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总结推和拉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推:物体向前或向外用力。
拉:物体向后或向内用力。
•作用效果: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准确说出推和拉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2.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感受力的作用,对推和拉有更深入的理解。
3.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探究精神。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是一节以探究力和运动为主题的科学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力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的相关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推拉游戏,引发学生对推和拉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上册《推和拉》说课课件(含反思)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 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 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 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谈话:同学们新课前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这样的小车你们平时见过么?都用它来干些什么呢? 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辆,谁能帮帮老师把小车移动到门口去。(谢谢这位热心的同学) 3.提问:大家注意到了么?这位同学用了什么动作把小车移走的?(除了拉以外,还有别的动作吗?) 4.谈话:对了还能用推的方法,推和拉是我们生活中挪动物体最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知识。第七课《推和拉》。 (二)新课部分 一)初识推和拉 1.热身活动:说到推和拉同学们对这两个动作熟悉吗?找位同学起立做一做推和拉的动作。(真棒) 2.学生模仿: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做。(双手伸出手掌向前——推 双手握拳向后——拉) 3.提问:看来大家对推和拉还是比较熟系的,那么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下面的几幅图中谁在拉,谁在推? 4. 学生预计回答:马拉雪橇;大象推车;工人推购物车;学生拉书包(老师黑板贴图)。 5.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除了这些外谁还能举出别的推和拉的例子? 6.学生举例 二)推拉开关抽屉 1.谈话引入:其实老师今天也为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就藏在了这样一个抽屉里,想知道是什么的话有什么方法呢? 2.学生预计回答:把它拉开看看。 3.老师演示:好的现在我来拉开它,请看(未接触把手),咦!怎么没来开?(学生:没握住把手) 4.谈话:看来拉抽屉时首先要握住把手,准确讲叫接触把手(板书:接触)。 5.再次演示:那好,现在我握住了把手,咦!怎么回事这回为什么没打开呢?(学生:没用力老师) 6.谈话:喔!看来握住把手后还要用力才行。(板书:用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推和拉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推和拉冀教版怎样让⼩球动起来教学⽬标:(⼀)科学探究⽬标:1、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案及改变物体运动⽅向的⽅法;2、能够⽤实验证明⾃⼰的猜想;3、能够正确的描述实验中产⽣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1、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法。
2、愿意与其他⼩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三)科学知识⽬标:1、能说出物体在⼒作⽤下可以由静⽌转为运动。
2、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哪种⼒作⽤的结果。
(四)STSE⽬标:联系⽣活实际,举出更多的⼒使物体运动发⽣改变的例⼦。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学⽣设计更多种使⼩球动起来的⽅法。
认识物体运动⽅式。
教学难点: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作⽤的结果。
教学准备:纸杯、乒乓球、橡⽪筋、⽔、塑料挡板等。
教学过程:(⼀)导⼊:1、教师提问导⼊:同学们,我们在前⼀课《常见的⼒》中都认识了哪些⼒?(引导学⽣回忆前⾯学的⼒,通过⽣活中常见的⼒揭⽰课题,为后⾯做铺垫。
)2、学⽣思考,并回答⾃⼰知道的⼀些⼒。
如推⼒、拉⼒、弹⼒等。
(⼆)探究过程。
1、教师出⽰⼩球,引导学⽣设想:怎样能让静⽌的⼩球动起来?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2、学⽣设计让⼩球动起来的⽅案并做好记录。
学⽣进⾏思考⾃⼰想到的办法,与⼩组同学交流、讨论并把设计⽅案记录下来。
(引出研究的问题,引导学⽣设计多种⽅案,激发探究欲望,点燃学⽣思维⽕花,使学⽣思维得到预热,为探究做准备。
)3、学⽣⽤实验验证⾃⼰的设计⽅案。
每组选出代表上讲台领取所需材料。
利⽤实验材料,⼩组合作进⾏实验验证,并把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
⼩组实验记录表(通过⼩组合作进⾏实验培养学⽣科学探究能⼒、实践能⼒、合作学习能⼒、使学⽣动⼿与动脑结合起来。
)4、学⽣汇报实验结果,并做总结:(1)你们⼩组分别⽤了什么⽅法使⼩球动起来?(2)⼩球是怎样运动的?(3)每种⽅法分别⽤到了什么⼒?(培养学⽣善于观察,分析并能⽤语⾔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上册《推和拉》说课稿(含反思)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推和拉》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力以后》的《推和拉》。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教学内容是要让学生知道星星和太阳、月亮一样,都是宇宙中的天体,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星空图.发现星星有大小、明暗的不同。
这既是引入的环节,也是提出具体观察任务的环节.要让学生仔细观察。
第二、个活动是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这是一个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大胆作出猜想,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这样的任务。
探究的任务并不难,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将教室里的探究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建立联系,找到问题的答案,也以此纠正一些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第三个活动是一组交流思考活动,从比较城市星空与郊外星空的不同展开,思考怎样才能看到满天繁星,尝试了解黑暗屋空保护区的科学原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具有的认知、情感等特征会对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使课堂真正能为学生服务,综合课前询问、日常观察及授课等几方面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存在以下特点∶1.首先,二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动手操作周围的事物。
但是他们的认知发展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需要建立在形象具体的事物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并且对于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不会做进一步的了解、探究。
2.其次,二年级学生掌握学习本课的知识经验,但是在表达和描述上有欠缺,特别是不能用完整的句式表达观察或猜测,造成思维逻轻性较差。
3.最后,二年级学生科学探索,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三、说教学目标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明白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2、观察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找出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现象,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明白力有大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中班体育推拉教案反思
中班体育推拉教案反思中班体育推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协作意识,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2.锻炼幼儿手臂肌肉的力量
3.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音响
2.瑜伽垫
3.推拉工具
三、教学环节:
1.热身:跳操、做操
2.介绍体育器材:推拉
3.游戏环节:
(1)游戏1:双人推拉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两人,各手持推拉器,向着同一方向前进。
教师模拟赛场裁判员的角色,及时提示队员们注意方向和身体平衡,
同时还需及时鼓励和赞扬队员们的成功表现。
(2)游戏2:多人拉绳
将幼儿分成两组,各站在一起,捏住拉绳,不断用自己的力量往
回拉,直到其中一方拉到约定距离,较劲活动结束。
教师在比赛时可
以加入一些小失误的模拟,让会员们自己主动调整姿势和力量,使得
大家对活动的氛围更加感兴趣。
4.伸展运动
1.让幼儿在瑜伽垫上做倒立,放松腰部和手臂的肌肉。
注意较小
的学生需要有辅助,分人站在侧边。
2.反向伸展:手向外撑,同时蹲下,以松开肌肉为主要目的。
5.总结
感谢全班的努力,今天感觉到队员们的协作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学员们将今天的活动随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体会协作胜利的喜悦。
四、教学反思:
1.教师要注意课前进行器材的准备、观察和保证场地安全。
2.幼儿在进行拉绳游戏时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要时时加入一些情境模拟,随时让孩子们了解比赛时其他困难和解决方案。
3.在康复或有身体上的障碍学生时,教师应提前进行了解,做好辅助和安排。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8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推和拉》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推和拉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推和拉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在科学探究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此外,学生对推和拉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原理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推和拉的基本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推和拉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推和拉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推和拉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推和拉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3.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讨论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
4.总结:教师总结推和拉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强调重点知识点。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推和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推和拉的基本概念2.推和拉的原理3.推和拉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对推和拉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
2.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实践活动的参与度。
3.学生对推和拉在生活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推和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推和拉》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推”和“拉”的基本观点,掌握它们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它们的作用。
导学内容:
一、“推”和“拉”的观点
1. 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看看有哪些物体是通过“推”和“拉”来挪动的?可以列举一些例子。
2. 请同砚们讨论一下,“推”和“拉”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是如何实现的?
二、“推”和“拉”的应用
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在平时生活中,“推”和“拉”有哪些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2. 请同砚们尝试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不同力量下“推”和“拉”的效果有何不同。
三、实际操作体验
1. 请同砚们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推拉绳子、推拉箱子等活动,感受“推”和“拉”的作用。
2. 请同砚们总结实际操作的体验,讨论“推”和“拉”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方法。
导学作业:
1. 思考一下,“推”和“拉”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写一篇100字以上的小短文。
2. 完成一些实际操作练习,如推拉绳子、推拉箱子等,感受“推”和“拉”的作用,并记录下你的体验。
3. 阅读相关故事或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推”和“拉”的知识,并做一次简短的分享。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同砚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推”和“拉”的观点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希望同砚们能够积极参与教室活动,加深对“推”和“拉”的理解,并在平时生活中灵活运用。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推和拉》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系。《推和拉》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本课围绕推和拉
这两个比较常见的动作,从观察、体验、制作等方面进
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容易接受。通过学习,
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感受,获得经验层面的积
累。
1、知道推力和拉力是两种常见的力,明白什么是
推力,什么是拉力。
2、观察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找出生活中的推力 教学目标
和拉力现象,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
3、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明白力有大
小和方向,方向不同,大小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学生学习能
二年级学生对生活中推和拉这两种力有一定的认
力分析 识。教学中可以通过小实验进行感悟、理解。如果学生
在对推和拉的感悟中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充分的提
示与引导。
(二)推力大比拼 1、不但拉力有大小,推力也有大小。(出示课本 第 23 页最下面的表格)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比一比, 谁的推力最大,谁的推力比较小,给他们排个序。 2、交流排序的结果。 3、教师小结:在长征一号、长征 2 号 f、长征 7 号这三种运载火箭中,以长征 7 号的起飞推力最大,它 可以产生约七千二百千牛的推力。 (三)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对力的结果的影响。 1、出示课本第 24 页最上面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思考: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箱子会向哪边 移动?你的依据是什么?
二年级上册科学《推和拉的作用》教案
二年级上册科学《推和拉的作用》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推和拉是物体相互作用的两种方式;- 能够区分推和拉的不同特征;- 能够应用推和拉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或实物:推和拉的示意图、物体的图片或实物等;-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实验材料等。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1. 教师出示推和拉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推和拉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推和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提出问题。
步骤二:探究推和拉的特征1. 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推和拉的不同特征,并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发现推的特征是物体远离自己,并且需要用力;拉的特征是物体靠近自己,并且需要用力。
3. 引导学生总结推和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步骤三:应用推和拉的原理1. 引导学生思考推和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推门、拉车等。
2. 提问学生,为什么我们要推门才能进去?为什么要拉车才能移动?3. 引导学生认识到推和拉是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推和拉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或状态。
4. 拓展练1. 在课堂上进行推和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推和拉的作用。
2. 出示推和拉的图片,让学生分别用推和拉的方式描述物体的移动。
5. 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推和拉的特征和应用。
2. 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回答他们的问题。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观察推和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7.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实践,让他们深入理解推和拉的作用。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7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推和拉》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推和拉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对于推和拉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主探索推和拉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理解推和拉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主探索推和拉的原理。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推和拉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推和拉的现象,探讨推和拉的原理。
3.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推和拉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4.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我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概念:推是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拉是物体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
•原理:推和拉是通过力的作用实现的。
•应用: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推门、拉抽屉等。
《推和拉》教案及反思
《推和拉》教案及反思
《《推和拉》教案及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
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在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
《推和拉》教案及反思这篇文章共4671字。
中班体育推拉教案反思
中班体育推拉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拉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3.增强幼儿的体质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推拉器材。
2.音乐设备。
3.场地。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摇臂等,以准备好身体,避免运动受伤。
2.技术讲解(10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推拉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手握器材、腰部用力等。
并演示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方法,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3.练习操作(20分钟)
老师分组指导幼儿进行推拉器材的操作练习,要求注意姿势和力度,并在适当时候给予指导或纠正错误动作。
4.比赛游戏(15分钟)
将幼儿分为两队进行比赛游戏,比赛内容可以是时间比拼或者团队合作等。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锻炼身体。
5.放松活动(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舒展肌肉等,以缓解运动后的疲劳感。
四、教学反思
1.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器材的准备和场地的安排。
2.在讲解技术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结合示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3.在练习操作时,老师应该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以确保幼儿能够正确掌握技巧。
4.比赛游戏是增加幼儿兴趣和参与度的好方法,但要注意比赛内容不宜过于激烈或竞争过于激烈。
5.放松活动是缓解运动后疲劳感的重要环节,在时间上也不应该被忽略。
推和拉的实用教案图文稿
推和拉的实用教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9.推和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教学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材料与用具:纸、彩笔、剪刀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怎样做才能把门关上呢?生:推师:那当同学们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需要把门打开,用到的一个动作是?生:拉推和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打开抽屉需要往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往里推。
推和拉都是一种力,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开门和关门的动作,让学生直接的感知推与拉两种不同的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和拉”这两个概念,体会科学就在身边。
】(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推”,什么是“拉”推——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
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
二、新课教学(一).看图回答问题师:请你打开书30页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的人在做些什么?生:放风筝、骑车、玩牵线木偶、推小车……小组交流:(1)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推,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或拉?(2)受到推和拉的物体会怎样呢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情况预设:修剪草坪的工人剪草坪时用推,剪草机在受到推力时会向前运动;放风筝时用力拉,风筝会改变在空中飘动的方向;升旗时用力拉绳子,国旗会向上运动,而绳子的另一端会向下运动;进门来的人用的是推,门就会向里打开;手拉玩具鸟的线,玩具鸟会做动作;骑自行车用的也是推,是脚对自行车的推力使自行车向前运动。
)总结板书: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判断:推的方向都是向前的,拉的方向都是向后的。
()生举例:提水桶用的是拉力,水桶受到拉力后向上移动了;用拖把拖地时,向左右推,拖把就会向左右移动;拔笔冒用的也是拉力,笔冒受到拉力后向左边或右边移动了;拍皮球时给了皮球一个向下的推力,皮球就会向下运动……总结:受到推或拉的物体都会向着我们用力的方向移动。
2024年推和拉的教学反思推荐7篇
2024年推和拉的教学反思推荐7篇推和拉的教学反思篇1本以为我能进入班机前茅的期中考试,有一次把我推向了失败的泥沼。
看着那些进步同学脸上开心的笑容,我的心凉透了。
当时心里就想,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为什么付出没有回报?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反思着,原来,老天还是公平的,只是我做的还不够!语文:阅读量太少,积累的还是不够,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会坚持每天的课外阅读,坚持记日记,坚持!数学:因为初中的贪玩,我的数学成绩直线下降,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我会每天坚持作三道题,多思考,多问老师和同学,那样,我的数学成绩一定差不了!英语:基本功挺扎实,但高中词汇量大增令我很苦恼。
我将每天坚持背十个单词,两天做一个阅读,这样,学好英语就不是问题。
物理和化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学的也挺扎实,为什么考不理想,这是个问题。
史地政这三科还需要我多背多理解。
总结:我从小就有一个大毛病——不认真,特别不认真。
如果我认真的话,进入年级前100就不是问题。
可不幸的是,我不认真。
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过来的,但是,给我一年时间,我肯定能改过来!一年后,我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年级前一百名的行列中!推和拉的教学反思篇2印画是我们班的班级特色,而本学期以蔬菜印画作为主要的印画工具。
《毛毛虫去散步》是一堂非常有趣的课,从谈话的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到尝试用辣椒印出毛毛虫,再到幼儿集体操作,最后作品展示。
一步一步层层递进,每一个环节有精彩也有不足。
整个教学活动课堂氛围都比较好,孩子们个个都聚精会神。
活动开始我并没有请出小客人,留出一个悬念引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珠子不断地扫描着前面的展示板。
琪琪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说出了小客人躲在了草丛里。
本以为孩子们会较难地猜出这是毛毛虫,没想到她们一下子就说出了是毛毛虫。
认识了毛毛虫之后让孩子们说出毛毛虫的身体长的怎么样,这一环节在我不断地提醒下方能说“一个接着一个,像一列长长的火车”。
《推和拉》教学设计与分析
《推和拉》教学设计与分析发表时间:2020-11-11T10:33:36.95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作者:李镜[导读] 《推和拉》是冀人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力与运动》单元中的第一课,从本单元来说,是在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安排的,以探究力是什么样的为主线李镜石家庄市柏林庄学校石家庄市 050000教材分析《推和拉》是冀人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力与运动》单元中的第一课,从本单元来说,是在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安排的,以探究力是什么样的为主线。
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由静止到运动再到静止。
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
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
《推和拉》一课,在新课标中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第五大概念下的第一个小概念。
本课通过观察、体验、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力的概念,体会到力有大小和方向。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来说,推和拉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只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并未进行较为深入研究,上升到力的层面来分析梳理。
从能力层面来说,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从情感态度层面来说,大多数学生乐于动手进行研究,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 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
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大小和结果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观察、认识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 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够按照制作方法组装照相机,充分感受推和拉。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推和拉。
推和拉教案与反思
《推和拉》教学案例与反思为了使课堂真正为全体学生服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学习,我将《推和拉》一课进行了两次设计,从两次设计中使我感受到了不同的设计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是不同的,同时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设计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在上微机课用键盘打字时,如何拿出键盘?(拉)如何放回去?(推)开抽屉时如何打开?(拉)如何关上?(推)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9.推和拉”3、(演示文稿)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你找一找图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哪些地方用到了拉?物体受到了推和拉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4、(出示注射器)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推和拉?谁想来做个小医生?仔细体会推和拉的感觉。
5、请两位同学谈谈感受。
6、小结: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使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物体受到推、拉之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感受推和拉。
1、谈话: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都来感受推和拉这两种力,怎么样?2、(演示文稿2)请同学们看图:他们在做什么活动?这些活动该怎么做?活动时应注意什么?3、谁愿意边做边说?4、请同学们记住我们刚才说的这几点,开始活动吧!5、现在小组交流一下:游戏时你的手臂有什么感觉?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6、引导:我们在做推手掌和拉手臂游戏时,用力的方向一样吗?这说明力有什么?你战胜了对方,对方输给了你,说明你的力气怎么样?这又说明了什么?7、你还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推和拉的例子吗?三、纸蝙蝠。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蝙蝠,同学们想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纸蝙蝠吧!2、(演示文稿3)这里有一个纸蝙蝠的制作图,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是怎么做的?3、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你的纸蝙蝠,并为它做一下简单的装饰。
4、同学们的纸蝙蝠做好了吗?下面就用我们今天学过的这两种力玩一玩,看看有什么现象?5、为什么会这样?联系今天学到的知识想想应该怎么解释?四、拓展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都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而且也知道了力有大小、有方向。
小学科学7《推和拉》(教案)
小学科学7《推和拉》(教案)《推和拉》(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推”和“拉”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推和拉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应用推和拉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推”和“拉”的基本含义和区别。
2. 能够熟练运用推和拉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板书:推和拉的定义和区别。
2. 教具:小推车、绳子、鼠标(或其他小物件)。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入本堂课的内容。
比如,“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推?什么是拉?”步骤二:引导学习(10分钟)1. 教师可以板书“推”和“拉”的定义,并让学生念读。
然后,教师可以请两名学生上台展示一下推和拉的动作,并请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动作,判断是推还是拉。
2. 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推和拉的区别。
比如,“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什么不同之处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推是用力朝前推,而拉是用力朝自己拉。
3. 教师可以再次强调推和拉的区别,并举出更多的例子。
比如,“同学们,你们用力向前推书包,说明你是在推书包。
但是,如果你用力向后拉书包,那么你就是在拉书包了。
”步骤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将小推车放在教室的一端,并把绳子系在小推车的前端。
然后,教师简单地向前推小推车,并请学生观察。
2.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轮流进行推和拉的练习。
他们可以在教室的不同地方放置小推车,然后用绳子进行推和拉的实验。
3.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运用推和拉的技巧。
比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使小推车向前运动吗?”学生可以回答,向前推。
然后,教师可以再次强调推的技巧和方法。
4. 学生还可以将这些技巧应用到其他物体上。
比如,他们可以利用绳子和鼠标进行推和拉的实验。
步骤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推和拉的知识进行解答。
比如,“同学们,你们怎样才能将一台沉重的行李箱拉到楼上?”学生可以回答,用力朝自己拉行李箱,然后再推到楼上。
《推和拉》教学反思范文
《推和拉》教学反思范文
《推和拉》教学反思范文
《推和拉》是四年级科学力与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初次接受关于力的课堂教学。
为了让学生对力的学习有个良好的开端,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制作教具。
在这一课的施教中,有得有失。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科学这门特殊的学科,虽然是小学,但它容纳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数学、美术、生物、地质、物理、化学等,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方可胜任,所以在开课初,我以开关抽屉的用力情况引入课题,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感受推和拉的游戏,使学生体验俩的方向结果,说出运动后手臂的感觉(麻木),战胜对方的秘诀是什么?(加大力度)。
学生从实际出发得出结论,体现了科学课的求实,探究的特点,同时培养了学习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懂得了力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
由于自己带这门学科的经验不足,只有两年多,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不够广,再加上永威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精髓领会不全面,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由于班级新编制,学生较多,在教学中对一些学困生关注不够;做实验时,学生体验的时间不充分,这些方面还需努力改变。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无止境的内涵,知识无论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需要,它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时段只要你用心,就会有许多新发现,新收获。
我愿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将自己的新发现,新收获与学生分享,使学生渐渐喜欢上科学这门学科,将学科学,爱科学作为一个美好的愿望去实施、去实践、去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和拉教学反思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推和拉》教学反思
牛蕙莉
为了使课堂真正为全体学生服务,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学习,我将《推和拉》一课进行了两次设计,从两次设计中使我感受到不同的设计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是不同的,同时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
设计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老师在上课用键盘打字时,如何拿出键盘(拉)如何放回去(推)开抽屉时如何打开(拉)如何关上(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推和拉”
3、(演示文稿)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你找一找图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哪些地方用到了拉物体受到了推和拉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出示注射器)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推和拉谁想来做个小医生仔细体会推和拉的感觉。
5、请两位同学谈谈感受。
6、小结: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使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物体受到推、拉之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感受推和拉。
1、谈话: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游戏,都来感受推和拉这两种力,怎么样?
2、(演示文稿2)请同学们看图:他们在做什么活动这些活动该怎么做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3、谁愿意边做边说?
4、请同学们记住我们刚才说的这几点,开始活动吧!
5、现在小组交流一下:游戏时你的手臂有什么感觉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
6、引导:我们在做推手掌和拉手臂游戏时,用力的方向一样吗这说明力有什么你战胜了对方,对方输给了你,说明你的力气怎么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7、你还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推和拉的例子吗?
三、纸蝙蝠。
1、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蝙蝠,同学们想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纸蝙蝠吧!
2、(演示文稿3)这里有一个纸蝙蝠的制作图,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是怎么做的?
3、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你的纸蝙蝠,并为它做一下简单的装饰。
4、同学们的纸蝙蝠做好了吗下面就用我们今天学过的这两种力玩一玩,看看有什么现象
5、为什么会这样联系今天学到的知识想想应该怎么解释
四、拓展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都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而且也知道了力有大小、有方向。
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课上没时间进行了,体育锻炼课我们再一起来玩好吗?
五、作业布置:
留心观察我们身边用到的推和拉的事例。
设计二:
一、导入:
1、播放“推、拉键盘”的片段并提问:在刚才的片段中他们都做了哪些动作?从而引出“推和拉”的课题。
2、播放书中的图片,(将图片做成可移动的形式)提问:图中哪些物体用到了推哪些物体用到了拉物体受到推、拉之后会怎么样
3、“给水果宝宝打针”,体验推和拉都是力。
4、师生小结:推和拉都是力,都可以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与上次设计不同,导入中我将问题换成了播放动作片段,并且让书中的图片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能够动起来,注射器也变成了给“水果宝宝”打针,这一切都比原来的设计生动、有趣,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
二、感受推和拉
1、出示游戏图片(推手掌、拉手臂),找学生演示。
2、学生边看演示边想注意的问题。
3、播放小鼠标的提示及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活动。
(活动前事先分好活动小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活动感受。
(此环节设计较上次相比,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演示;让学生在演示中自己了解注意事项;让学生在活动之后自己谈感受。
一切活动都是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三、纸蝙蝠:
1、演示纸蝙蝠的制作方法。
2、找学生边讲解边演示制作。
3、学生动手制作并装饰纸蝙蝠。
4、用今天学过的两种力玩一玩自己做的纸蝙蝠。
5、汇报、交流玩纸蝙蝠的感受。
6、列举推和拉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此环节与上次相比,增加了学生讲解、演示纸蝙蝠的制作方法,这样就使没有看明白图片的学生也学会了制作方法,做起来得心应手。
将列举推和拉应用的例子放在这个环节,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更多了解了推和拉之后能够举出更多的例子。
)
四、拓展活动:
投沙包:课下完成。
(将活动放到课下即有充足的时间,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
五、布置作业:
留心我们身边应用推和拉的例子。
(将科学课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地指导。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中获取知识,如:引入图、推和拉的游戏等,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厚,尤其是给“水果宝宝打针”这一环节,每个学生都想来尝试,但从同学们失望的眼神中我体会到:这个环节的设计虽然很成功,却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如果给每个人一次尝试的机会,我想他们的主动性会发挥得更好,记忆得也会更深刻。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需要经过不断的推敲、反复的修改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每个设计只有在反反复复的修改后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不是一节、两节课所能完成的,是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完善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