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

合集下载

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

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

现代远程教育《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刘素霞2008年 05月1.国际经济学绪论及微观基础一、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体理论框架、发展历程、国际经济学研究方式和分析工具,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为学好以后各章打下基础。

二、本章重点: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概念、国际经济学的框架、国际贸易产生原因。

三、章节练习: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 国际商品流动B. 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C. 国际收支平衡D. 国际人员流动2.取得必然效用或知足,不同商品数量的组合形成的曲线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B.等本钱曲线C.社会无不同曲线D. 消费知足曲线3.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A.增加产出B.提高技术水平C.知足人们的需求D.各国参与国际贸易,使世界资源取得最充分的应用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二者的区别,并能运用该理论分析问题。

二、本章重点: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三、章节练习:1.比较利益理论以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不同B.技术水平的不同C.产品品质的不同D.价钱的不同2.绝对本钱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俄林 D.弗农3. 比较本钱理论由()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俄林 D.弗农4. 本国生产A、B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别离为一、10,外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是1二、18,依照绝对优势理论,贸易()A.不能发生B.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B两种产品,外国入口C.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产品,入口B产品D.贸易发生,本国出口B产品,入口A产品5.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大体概念、H-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钱均等化理论、罗伯津斯基定理和里昂惕夫之谜,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8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8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八章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一、关键词1. 最优关税。

最优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

2. 幼稚产业。

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3. 穆勒标准。

穆勒标准认为, 当某产业的规模较小、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如果任其参与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会亏损。

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以致该产业最终能够完全面对自由竞争并且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加以扶植。

其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

4. 巴斯塔布尔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认为,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

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该产业就不能作为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加以保护才是值得的。

5. 肯普标准。

肯普标准认为,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即使该产业不符合巴斯塔布尔标准,但是只要在其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就仍有保护的必要。

6. 自我加强的比较优势标准。

克鲁格曼认为,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正反馈过程,产业似乎能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

假设一个国家由于某种原因,某特定产业特别强大,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导致外部经济,从而加强该产业的力量。

如果外部经济非常强大,国际分工模式就难以确定。

在产业成长的初期,或者在现存的比较优势模式不再适应技术或市场变化的转型时期,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偶然的历史事件或者政府的支持,在某产业获得领先地位。

这种地位一旦确立,它就能够自我加强,并且一直存在下去。

7.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把国外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垄断利润转移给本国企业或消费者的政策。

之所以称为“战略性”,是因为这种政府政策能够改变国内外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本国垄断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且获得国内经济利益。

国际经济学带图重点

国际经济学带图重点

国际经济学带图重点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第⼀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不存在的五个假设前提:1.两国相同商品的⽣产函数相同;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4.规模收益不变;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以上五个条件任意⼀个不存在,国际贸易都可能产⽣,国际贸易的起因有:1.⽣产技术差异;2.相对要素禀赋差异;3.需求⽅⾯的差异;4.规模收益递增;5.不完全竞争市场⽣产均衡点:⽣产可能性曲线与相对价格线的切点。

均衡消费点:社会⽆差异曲线与相对价格线的切点。

第⼆章古典贸易理论第⼆节劳动⽣存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贸易基础:技术差异(劳动⽣产率差异)贸易结构:出⼝绝对(⽐较)优势产品,进⼝绝对(⽐较)劣势产品。

贸易利益:贸易是⼀种互利⾏为。

绝对优势和⽐较优势的⽐较:绝对优势由亚当·斯密提出,⽐较优势由⼤卫·李嘉图提出。

概念⽐较:绝对优势指⼀国在某产品的⽣产上⽐他国的⽣产成本更低或劳动⽣产率更⾼。

⽐较优势指⼀国在某产品的⽣产上⽐他国的机会成本更低或相对劳动⽣产率更⾼。

判断标准:1)⽣产成本法:若有错误!未找到引⽤源。

2)劳动⽣产率法:若有错误!未找到引⽤源。

则:A国在X产品的⽣产上具有绝对优势,B国在Y产品的⽣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1)机会成本法:若有错误!未找到引⽤源。

2)相对劳动⽣产率法:若有错误!未找到引⽤源。

则:A国在X产品的⽣产上具有⽐较优势,B国在Y产品的⽣产上具有⽐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第⼆节H-O理论假设前提:1、相同部门、技术;2、需求相同;3、不存在规模经济;4、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两国的⽣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要素禀赋不变);6、两国中:A国是资本丰裕国,B国是劳动丰裕国。

7、⽣产要素在⼀国内可⾃由流动,在国际不能流动;8、X、Y的⽣产技术不同,并且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经济学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国际经济学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国际经济学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贸易保护是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或干预进口商品的自由流动,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

贸易保护理论涵盖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有比较优势理论、保护主义理论和新兴产业理论。

贸易保护政策是国家根据贸易保护理论制定的政策,包括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应将资源用于生产其拥有相对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主张贸易自由化,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然而,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一些因素,例如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和政府干预等,在现实中并不完全成立。

保护主义理论认为贸易保护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损害。

保护主义者主张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企业和就业。

然而,保护主义最大的问题是,虽然可以暂时保护本国产业,但长期来看会使国内产业变得不竞争、僵化,并限制消费者享受更低价的进口商品。

新兴产业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贸易保护来推动本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理论主张政府应该为新兴产业提供保护,以便在国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并最终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然而,贸易保护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可能成为政府支持垄断和不健康竞争的手段。

鉴于以上贸易保护理论,国家在制定贸易保护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

一方面,贸易保护确实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保护就业机会和国内市场。

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效率低下,并可能引发贸易战争和经济衰退。

因此,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因循守旧地采取保护主义政策,而是要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并通过其他手段来支持本国产业的发展。

这包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定健全的产业政策等。

总之,贸易保护在国际经济学中存在多种理论和政策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主张贸易自由化,而保护主义理论和新兴产业理论主张贸易保护。

国家在制定贸易保护政策时应权衡各种因素,将贸易自由化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08《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08《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End16
(三)关税的消费效应
消费量的下降对消费者的福利有不利的影响。 图 8 - 1 中,征收关税前后消费者剩余分别为三 角形 HGPW 和三角形 HBPt所示,所以,消费者福 利的损失为梯形GBPtPW的面积(a+b+c+d)。 综合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便可得到关税的贸 易效应,即:生产效应 + 消费效应= 贸易效应。 在图8- 1中,征收关税后进口的减少 =Q1Q2- Q3Q4=Q1Q3(生产增加)+Q4Q2(消费减少), 此即为关税的贸易效应。
5/14/2014 9:52:21 PM
End23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2)
2、大国情形
由图 8 - 2 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 财政收入= a-(a+b+c+d)+(c+e)= e -(b+d)。当e>(b+d)时,本国福利 增加;当 e <( b+d )时,本国福利则会 减少。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 福利效应不确定,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 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
5/14/2014 9:52:21 PM
End11
(二)关税的生产效应:图形
P H Pt
生产者剩余增加 生产者剩余
S
A a c
B
PW I O
C b E F d
G
t D
Q1 Q3
Q4
Q2
Q
End12
5/14/2014 9:52:21 PM
图8—1关税的经济效应
关税的生产效应:图形说明
征收关税后,国内市场价格上 升,国内进口替代部门的厂商现 在面对较高的价格,从而能够补 偿因产出增加而提高的边际成本, 于是国内生产增加,即为征收关 税的生产效应。

《国际经济学》问答题(第一篇)答案

《国际经济学》问答题(第一篇)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⑴ 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经济(Closed economy)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在李嘉图的两国贸易模型中,一个隐含的假设是,两国的规模大小相似。

因此,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两国各自放弃不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将所有的资源用于生产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但在现实世界中,贸易中两国的大小可能相差很大。

例如:中国与斯里兰卡相比,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面积,前者都是后者的几十倍甚至一百多倍。

即使中国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斯里兰卡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两国进行自由贸易,中国也不可能只生产小麦而不生产大米,因为即使把斯里兰卡全部生产的大米都出口到中国来也满足不了中国的最低消费。

因此,如果大国与小国发生贸易,小国可以只生产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大国则不会实行专业化只生产一种产品。

大国仍然需要两种产品都生产。

⑵ 小国(Small nation)与大国(Large nation)进行贸易,谁从自由贸易中获得的收益会更大呢?一般来说,贸易所得与贸易前后相对价格的变化幅度成正比。

换句话说,如果产品出口价格越高,或是进口产品的价格越低,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那么,小国与大国贸易,谁的价格变化会更大一些呢?假设:贸易前中国的大米市场的交易量为 1 亿吨,价格为每吨 1000 元。

斯里兰卡大米市场交易量为 100 万吨,价格为每吨 500 元。

发生贸易后中国从斯里兰卡进口了 50 万吨大米。

这 50 万吨大米对于 1亿吨的中国市场来说,只占 0.5%份额,影响甚微,对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会很大。

但是,对于斯里兰卡来说,50 万吨意味着相当于原有市场的 50%现在出口到了国外,大米价格会大幅上升。

虽然自由贸易的结果会使两国的大米价格都发生变动,但相对于封闭时两国的市场价格来说,中国只降了一点点以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斯里兰卡的大米价格则可以涨到非常接近于中国市场价格(将近每吨 1000 元)。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精品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精品PPT课件
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产生背景
李斯特(Friedrich List,1789—1846是德国历史学 派的先驱者,保护贸易理论的倡导人。
李斯特所处时代的德国是一个政治上分裂割据,经济 上十分落后的封建农工业国家。德国经济发展实际上 受到了来自外国强大经济力量的冲击。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幼稚产业保护前后的变化与福利效应
四、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
❖穆勒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 ❖坎普标准
(一)穆勒标准
穆勒的标准(Mill’s test):当某一产业 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 候,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 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 本,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 植。 穆勒标准的实质:保护的产业应为目前产量较 小成本较高但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产业。因此, 穆勒规模较小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 地位。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最佳关税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出口供给弹性和进口需求 弹性。一般而言,外国出口商的产品供给弹性越大,最 佳关税水平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最佳关税应该在禁止性关税和零关税之间。
最优关税率的确定(假定进口国的 需求弹性既定)

国际经济学完整题库不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完整题库不含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2.自由贸易论3.绝对优势论4.比较优势论5.机会成本6.机会成本递增7.生产可能性边界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表示正确;填上“X”,表示错误)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

( )2.重商主义认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弊得失是完全相反的,你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

( )3.我们墨西哥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得不到什么好处,美国工厂的生产效率太高了,它有那么多的计算机和机械工具,它的工程水平也太发达了。

我们需要关税,要么我们什么也不出口。

()4.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这是绝对差异论的基本观点。

( )5.在现实社会中,当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可以始终保持不变。

( )6.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各国间的国际分工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 )7.国际贸易形成的范围是:国际比价必须在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

( )8.如果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具有同样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使各国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嗜好差异,也不会导致国际贸易。

( )9.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各点切线的斜率即为机会成本。

( )10.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11.一位美国参议员写了下面一段话:“贸易被认为是能够提高所有参与国收入的,至少亚当.斯密或大卫.李嘉图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12.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13.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14. 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三、不定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科学,有自身的特点。

下列不属于这些特点的是A.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B.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并不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保护贸易理论(2)

保护贸易理论(2)

中心国享有国际贸易利益,而外围国却得不到,因而造成 经济差距。
中心国 外围国
技术方面 创新与传播 模仿与接受
生产与贸易
生产与出口制成品 进口初级品
生产与出口初级品 进口制成品
国际经济体系地位 主导、控制 依附、受剥削
2、外围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因为建立在西方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外围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原因分析: ⑴技术进步利益的分配不均; ⑵工业制成品与初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 ⑶各地的工会作用不同。 3、外围国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一、理论背景
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逐步发 展到垄断,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矛盾进 一步加剧。1929-1933年的大危机促使许多资本主义国 家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国家积极干预外贸,超保护贸 易政策盛行。
凯恩斯的学说是在上述背景之下,为适应垄断资 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
凯恩斯对重商主义的一些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价, 并以“三个心理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重点, 创立了保护国内就业的学说。
案例分析Ⅰ:中国高层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案例分析Ⅱ:“你可以多吃,但不能浪费”
第五节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
一、背景资料:“自由贸易过时了吗?” 西方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自从亚当·斯密以来,一直
占据主流领域,但随着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理 论范畴后,其最优贸易政策的地位不断受到质疑。
自由贸易被认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才 是最优政策,而现实世界中,合理的政府干预有可能增加 市场的产出,从而使本国受益。
凯恩斯本人对国际贸易的论点不多,但其追随者 们有关国际贸易的观点很有影响。
二、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国际贸易理论 1、凯恩斯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评价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课程编码:C050610 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治学院开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总学时数:共54学时,其中讲授54学时,实验0学时周学时数:3适用专业:经济学本科编写时间:2013年12月先修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参考教材: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本课程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后续课程经济管理类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学时)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1.基本要求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分析工具,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贸易利益1.基本要求(1)了解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2)掌握生产等可能边界、社会无差异曲线;(3)掌握封闭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了解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4)熟练掌握开放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和国际均衡价格;(5)掌握贸易利益的衡量和贸易利益的分解。

2.重点、难点重点: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开放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和国际均衡价格难点:封闭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开放条件一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解和国际均衡价格3.说明:重难点教学拟采用讲授、图示和讨论的方法4.重点考核内容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国际贸易的起因1.基本要求掌握国际贸易的起因。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

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

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

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

(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

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关税壁垒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关税壁垒

举例说明
货品名称 鲜荔枝 从 价 税 ( % ) 香水及花露水 剃须刀 真空吸尘器 山地自行车 高速摄像机 整只冻鸡 从 量 税 啤酒 石油原油 未曝光的窄长彩色胶卷 最惠国税率 36 22.5 30 22.5 17.8 14 1.6元/千克 3元/升 0 16元/平方米 (1)每台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 2000美元:执行单一从价税, 税率为36%;(2)每台完税价 格高于2000美元:每台征收 从量税,税额5480元,加上 3%的从价税。 普通税率 80 150 100 130 130 40 5.6元/千克 7.5元/升 85元/吨 232元/平方米 (1)每台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 2000美元:执行单一从价税, 税率为130%;(2)每台完税 价格高于2000美元:每台征 收从量税,税额20600元, 加上6%的从价税。
小国关税的福利分析
• 其中b称为关税保护的生产成本(Production Cost of Protection),它是由关税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而产生的。 • 因为在资源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关税保护使国内进口替代 部门的生产增加,必然是使国内其他部门的资源向该部门 转移的结果,这种资源的再配置被认为是缺乏效率的,因 为进口替代部门相对来讲是缺乏效率的。 •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资源没有充分就业,就不会发生这类 保护的生产成本,相反会引起关税保护的就业效应 (Employment Effects of the Tariff)。这也部分地导 致经济萧条时,各国会采用贸易保护主义 。 • 另一部分d称为关税保护的消费成本(Consumption Cost of Protection),它是由关税导致国内消费品相对 价格扭曲而产生的。
大国与小国征收关税收的福利比较
大国情形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 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a+b+c+d)+(c+e)= e -(b+d)。当e>(b+d)时,本国福利增加;当e <(b+d)时,本国福利则会减少。所以,在大国 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 小国情形 由图8-1可知,关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 = 生产者福 利增加 -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a- (a+b+c+d)+c =-(b+d)<0。所以,对于小国 而言,关税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福利的净损 失为(b+d)。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11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练习题11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是非判断题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

(√)3、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

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4、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

(√)5、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

(×)6、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较多体现。

(×)7、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单项选择题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A、企业B、个人C、政府D、国家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3、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A、有益B、有害C、不变D、不能判断4、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能判断5、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A、生产达到均衡B、消费达到均衡C、市场出清D、货币市场达到均衡6、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 )A、绝对价格B、相对价格C、不变价格D、以上三种都不是7、在封闭经济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我们称A国在X商品上具有A、绝对优势B、比较优势C、没有优势D、以上三种都不是8、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A、市场占有率B、技术优势C、竞争优势D、贸易条件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非判断题1、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可以使所有贸易国的消费超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系《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课程代码:ZB1005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分:3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学专业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分为微观(国际贸易)和宏观(国际金融)两大部分。

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着重介绍商品和要素贸易的起因、贸易格局的决定、贸易利益及分配,以及贸易政策等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讨论国际经济关系与一国宏观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介绍国际收支、汇率决定与制度、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制度等内容。

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系统介绍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的同时,注重讲解规范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熟悉一些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分析技巧和工具,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2.能够运用基础经济学理论分析开放条件下的相关内容;3.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在专业学习中能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4.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现象与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国际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国际经济学》笔记

《国际经济学》笔记

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1相对价格:假设Px和P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X和Y的货币价格,又称为名义价格,那么Px/Py定义为商品X的相对价格。

含义:用商品Y 代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计价单位,它表示用一个单位X与Y交换可能得到的数量。

2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某产品所必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3国际贸易的产生以两国相对价格存在差异为先决条件,及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的基础之上。

二章古典贸易理论1亚当斯密《国富论》批判重商主义,一国财富的衡量标准不是其所用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贵重金属所能够买的商品数量。

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2在定义上,若ax>bx,则A国在X生产上有绝对优势。

若ax/ay>bx/by。

则A比较优势。

三章要素禀赋理论1要素禀赋:一国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2H-O定理: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供给能力不同,引起相对价格差异,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3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结果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4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使两国同种商品相对价格差异不断缩小并最终打均衡,在这过程中,两国的丰富要素价格不断上升,稀缺。

下降,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较小的方向变化,随着同种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必然达到均衡,即国际贸易使两国同质的要素获得相同的收入。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的发展,各国通知生产要素价格也会趋于一致5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四章特定要素和国际贸易1特定要素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1-11章复习重点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1-11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形状、递增原因、含义)1)含义: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有产量组合。

2)模型:两种产品——X、Y;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劳动L3)递增原因:2、机会成本:1)含义: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2)表达式:-△dY/△dX3)解释:A)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生产点由a向b运动时,对应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B)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不变。

生产X和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自焚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个部门完全吸收,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

3、社会无差异曲线1)含义: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2)性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不相交、凸向原点、负斜率3)用途:a) 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均衡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b)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

曲线越高,福利越高。

4、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市场出清2)消费均衡点唯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相切。

切点处生产者利润达到最大化,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生产等于消费,市场出清。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A)含义:分别为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B)推导:P21C)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消费水平以及相对价格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2)国际均衡价格为过剩供给曲线与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1、起因:1)生产技术差异2)要素禀赋差异3)要素禀赋差异4)要素禀赋差异5)要素禀赋差异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第二节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A、绝对优势含义: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B、比较优势含义:(1)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1558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学分: 3.0 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汉族本科开课学期:5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先修课程:国际贸易概论后续课程:国际金融等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随着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分支,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同时在国内外经济学类教学中,国际经济学也已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帮助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各相关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①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包括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的原因和形式、区域经济理论和国际要素流动理论等。

②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

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外汇市场、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和内外平衡理论等。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1.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3.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三、教学内容及安排学时分配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关系,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国际经济学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1.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1.2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1.3 国际贸易的起因第2章古典贸易理论(2学时)教学目标:古典贸易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后经李嘉图和穆勒的发展日趋完善。

从本质上讲,古典学派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只不过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o
t*
t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 关税率
图8-1 最佳关税的确定
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 如果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具有垄断力量, 那么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可迫使 垄断厂商放弃一部分垄断利润,即征收 关税意味着从垄断厂商那里抽取一部分 垄断租金。
P,C Pt Pm Ct Cm MR O Qt Qm D Q I A MCt MCm
链接—— “超级301条款”
• 美国的 “普通301条款” 始见于美国《1974年贸易法》 第310条,《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2条对其 内容进行了补充,该条款的规定比“普通301条款”更 强硬,适用范围更广泛,更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故 俗称为“超级301条款”。 • “超级301条款”强行规定,贸易代表署于每年3月31 日至9月30日提出美国认为“市场最封闭”“最不公平” 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领域。在接下来的18个月时间内, 美国政府将同这些贸易对手进行谈判,如果贸易纠纷 仍无法解决,美国就可以对这些贸易对手实施单方面 贸易制裁,主要是对其进口的某些产品实行高关税, 关税最高达100%。
• 普雷维什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必 须由国家出面,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以改善贸 易条件,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改变贸易结构。 普雷维什认为,关键在于调整发展中国家的外 贸结构,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通过实现进口 替代战略,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来取代进口品, 并最终出口制成品。
“剩余的出路”理论
图8-2 抽取垄断租金
贸易条件恶化论
• 由普雷维什(R•Prebisch)和辛格(H·Singer) 提出。 •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 易中,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 品,由于初级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工业制成 品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而发展中国家的 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将趋于恶化。
• 恶化原因: 1、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会影响初级产品和 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发达国家带来的不是工业 制成品价格的下跌而是工人工资的上涨,而发 展中国家带来的却是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 进而影响贸易条件; 2、两类产品所处的不同市场环境也对它们的价 格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初级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 竞争市场,而工业制成品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 质); 3、两类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同决定了发达国 家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对初级产品需求的增加要 小于对工业制成品需求的增加。对两类产品的 不同需求倾向将导致工业制成品价格的上升, 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
保护公平竞争论
• “保护公平竞争”是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用 来进行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一理论最 初是针对国际贸易中因政府参与而出现的不公 平竞争行为的,后来又被广泛用来要求对等开 放市场。保护公平竞争论以一种受害者的姿态 出现来进行贸易保护。这种保护似乎是迫不得 已的,保护的目的也似乎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国 际上的公平竞争,以推动真正的自由贸易。
• 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取决于该产品对征 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当出口国厂商对 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时,该厂商 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当一 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如 果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就意味着 外国出口商要承担更多的关税,因为出 口商难以将税赋转嫁给消费者。
社会福利 W C
• 由发展经济学家明特(H·Myint)提出。 •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 行国际分工,选择密集使用自身丰裕资源的产品进行专业 化生产,并且,国际贸易的开展是以该国的现有资源已得 到充分利用为前提的。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却与传统 理论相悖;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和剩余资源,全 社会的生产要素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 面,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利,固守着 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结构会影响其经济增长的进程。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突破传统理论的约束,主要根据国际 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国内资源的供给优势或比较成本)来 安排出口产品的生产,打破国际专业化分工的限制,利用 自身的剩余资源来发展出口部门,从而扩大本国的产出和 总福利,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
国家安全论
• 国家安全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增加本国 对外国的经济依赖性,这种情况可能会 危及到国家安全。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 敌人,也不会有永久的朋友,一旦战争 爆发或国家之间关系紧张,贸易停止, 供应中断,过度依赖对外贸易的经济就 会出现危机,在战争中可能会不战自败。
• 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限制贸易的思想由来已久,可以追 溯到17世纪英国的重商主义,当时的贸易保护主义就 以国家安全为依据,主张限制使用外国海运服务和购 买外国商船。20世纪以来,战争连续不断,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又经历了长期的东西方“冷战”,国家安全 论也就经久不衰。国家安全论认为,建立强有力的国 防工业是十分重要的,有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必须以自己生产为主,不能依靠进口。在这些行业面 临国际市场竞争时,政府应加以保护。这些重要的商 品包括钢铁、粮食、石油等重要原料与燃料。对某些 不友好国家的出口也要加以限制,任何可能增强对方 实力威胁自身安全的商品都要严加控制。1984年,美 国制鞋业的主席脸色严肃地告诉国会军事委员会说: “一旦战争或国家其他紧急状态时,国内制鞋业要为 全国军民提供足够的鞋是极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等 着从中国台湾省、或韩国、或巴西、或中东的船只运 来鞋子……不合适的鞋子能造成无谓的伤亡,并且把 必胜化为失败。”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
• 幼稚工业保护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著名政治家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于 1791年提出的。 • 但真正全面论述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是德国经济 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 李斯特从当时德国相对落后的状况出发,提出 要以征收高关税的办法对其新兴工业进行暂时 的保护,以免被当时先进的英国工业挤跨。
• 用公平竞争作理由来保护贸易的国家最重要的是美国。 美国不仅在理论上觉得自己理直气壮,还在法律上对 不公平贸易行为做出报复的明文规定。早在1897年美 国就通过了“反补贴关税法”,1930年的“关税法案” 的第701节对反补贴作了更具体的规定,并在1979年和 1984年做了进一步修改。“反倾销法”则在1916年首 次通过,后列入“关税法案”的第731节。1974年通过 的“贸易法案”中的301条款进一步明确受权政府运用 限制进口等贸易保护措施来反对任何外国不公平的贸 易行为,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1988年《综合贸易 与竞争法案》更是把焦点集中于对付不公平贸易和竞 争方面。该法案中的“超级301条款”不仅将不公平案 的起诉权从总统下放到贸易代表,还要求贸易代表每 年4月30日将“不公平贸易国家”的名单递交国会。上 了这份“黑名单”的国家就可能被列入报复对象。不 过,美国不会立即实行贸易报复,而是开始和这些国 家谈判,要求这些国家纠正美国认为的不公平行为。 如果谈判破裂,美国就可以对该国进行贸易报复。
• 技术进步和初级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小导致了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由此带来的一个 直接后果就是国际收支的失衡,进而影响到国 内经济的增长。 • 国际收支逆差会造成发展中国家进口支付的困 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 不利影响。通常采用的改善国际收支的办法是 实行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 进口,使出口结构得到调整,从而缓解贸易逆 差平衡国际收支。但是这一办法对于发展中国 家却难以奏效,原因在于它们用于出口的初级 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这样本币贬值引 致的贸易条件恶化效应(即本币贬值使外币表 示的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造成出口收入减少的 损失)将大于贬值带来的出口增长的效应
制成品
C M2
BC为该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条件。 A点为贸易前的生产和消费点, 表示该国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B
M1
A
O
X1
X2
初级产品
开展贸易后,该国利用其剩余资源将初级产品的产量由OX1提高到OX2,制成 品产量不变,从而使生产组合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B点,实现最大生产 能力。然后以X1X2的剩余产品出口换回M1M2的制成品,从而使贸易后的消费 组合达到了更高的C点。
第八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任何干预贸易 的政策措施都会给本国和整个世界带来 一定经济损失。既然如此,为什么各国 还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呢?为什么贸易 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在一些特定的时 期还很盛行?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贸易 保护主义的理论,这些理论有传统的, 也有现代流行的,每一种都有一定的道 理和依据,但也都有片面和不足之处。
民族自尊
• 尽管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在不断加强,但各国还是 要力争体现本民族的特点,并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来展示 自己的经济实力。进口商品的品种、质量常常反映了别 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进口商品上都往往带有 “某国制造”的标签,以示和本国产品的区别。一般来 说,进口货总比国产货要“物美价廉”(否则不会进 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进口的先进工业产品,许多 是本国不能制造的。在消费者“赞洋崇洋”的时候,政 府往往会觉得有损民族自尊心。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 政府一方面从政治上把使用国货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 一方面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减少外来冲击,发展民 族工业。当日本的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时,美国的舆 论惊呼,如果美国不设法保护本国市场,总有一天制造 星条旗的布也是从日本进口的了!
• 关于幼稚产业(infant industry)的判定,历史上很多学者提 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其中主要的标准有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 标准和肯普标准三种。 • 根据穆勒标准(mill’s test),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技术不 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而在贸易保护之下,能够 成长起来,将来可以在自由贸易中获利的有前途的工业。因此穆 勒标准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 • 巴斯塔布尔(C‧F‧Bastable)认为,所谓幼稚工业是指那些经过 保护以后,将来获得的利润总和超过进行保护所需付出的社会成 本的产业。或者说幼稚产业就是其保护成本小于其未来获利总额 的产业。巴斯塔布尔标准比穆勒标准要求更高,即它要求被保护 的幼稚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后,不仅能自立,而且还必须 能够补偿保护期间的损失。 • 肯普标准(Kemp’s test)是经济学家肯普在综合上述两人标准 的基础上提出的。肯普认为,所谓幼稚产业是那些经过保护不仅 使自己成长起来,还可以产生技术的外溢效果,对其他产业的发 展也具有促进作用的产业。与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前两个标准不 同的是,肯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 关系。 • 根据幼稚产业的上述三个标准可知,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工业都需 要保护,而只有那些确有潜力的工业才应得到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