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1 经过一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足。

一、优点(1)本节课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层层推进,突破难点。

通过与学生情感交流和互动式复习,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例题讲解,使同学牢记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分式混合运算的题目,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过程,递进式的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在法则的重点环节上,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为重心,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去暴露问题,也为后一步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对比分析的材料,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是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基础,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及时的对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每一个层次的练习完成之后都给予赞扬,在此基础上委婉的提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把学生的认知提升了一个高的层面上,同时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一些练习,多一些巩固。

(3)是体会到一节课的科学设计不仅对一节课的成败取着决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建立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欲为重要,科学的设计,有利于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突破难点,事半而功倍,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深化。

二、不足之处:(1)讲解的还不够充分,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但相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还是很难理解,应该针对他们出一些难度小的题目给他们做,并给与详细的讲解。

(2)学生与老师比较熟悉,有时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使得在管理的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3)忽略了例题的示范性和板书的清晰、条理性。

(4)课堂准备还可以再充分一些。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2 本节是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后的内容,是分式的基本运算内容之一。

其中,分式加减运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是本节课的难点,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可以转化到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中,因此,掌握好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是关键,本人从以下几方面作反思:(1)成功之处本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实际生活中会碰到分式的加减运算,这就有必要掌握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数学组:《分式的加减(1)》分式加减运算是继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乘除后的内容,是分式基本运算内容之一。

首先。

这节课是分式加减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分式加减运算。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我先给了两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运算法则及注意事项,然后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先讲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比较容易,它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基础。

接着讲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与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相比要因难一些。

这里主要是做好“转化”工作,即把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转化”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就在于寻找最简公分母,因为是第一课时,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并没有展开讲授。

其次,这节课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我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列式,从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类比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时引导了学生把一个实际问题数学化。

低起点,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过程,递进式的设置台阶,使学生自然的归纳出法则,在运用法则的重点环节上,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为重心,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去暴露问题,也为后一步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对比分析的材料,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本节课以合作探究和独立完成的两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两组典型例题,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学生兴趣高涨,遇到困难没有退缩,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多种解题技巧,并比较优劣,把学生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层面,达到了用法则而不拘泥于法则,通过分析题目的显著特点,来灵活运用方法技巧解决问题。

同时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拘形式的议论,可以发现学生许多奇异的思路,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我还体会到一节课的科学设计不仅对一节课的成败取着决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建立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欲为重要,科学的设计,有利于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突破难点,事半而功倍,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深化在授课结束后发现学生对于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运算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对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就掌握得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还很不熟练,也有学生对于计算结果应该为最简分式理解不够总是无法化到最简的形式。

初中数学_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15.2.2分式的加减(1)4.1.1教学目标1.目标(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体会类比思想.(2)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3)在探究法则及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及概括能力.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通过分数的加减法体会分式的加减法,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通过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抽象得到分式加减运算法则,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对两个或三个分式进行加减运算(含整式与分式的加减运算),明确异分母分式必须化为同分母分式才能进行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在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中的作用.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在探究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式加减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归纳及概括能力;在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后,通过订正习题、交流不同解法,提高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4.1.2学时重点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和简单运算,以及本节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4.1.3学时难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2【活动】(二)类比探究,解决问题活动3【活动】(三)归纳小结,反思提高活动4【作业】(四)分层作业,巩固提高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分数的加减,分数的加减运算相关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习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搭好了“脚手架”.七年级已经类比数的运算,研究了整式加减运算,研究整式加减的过程和方法为研究分式的加减积累了经验.在本章前面已学过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与通分、分式的乘除,而这些内容的展开都非常重视分数与分式的联系,利用“数式通性”,充分考虑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具备了学习分式加减法则的基础.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但对于运算的准确性和算法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在进行分式的减法运算时,忽略分数线的括号作用,不能将分子的整式用括号括起来,从而造成运算错误.还有的学生在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时,只知道按法则通分进行运算,不能根据题目特点约分后再进行计算,存在思维定势,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效果分析通过课堂的整理、总结与反思,使学生对分式的加减有了更深的学习。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3.分式的加减法(一)课时安排说明:本节内容一共安排了三课时。

第一节课阐述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分母互为相反式的分式加减法运算。

第二节课则阐述异分母分式的通分、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简单的应用,第三节课则提升到分母有公因式的分式加减法、分式与整式的加减运算、分式的求值及应用。

这样安排,给学生一个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有了第一节的铺垫,使学生对分式加减法的掌握并不觉得难,且本节对于第三章分式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后面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并求出正确答案的基本功,教学时必须踏踏实实,。

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在初一学习了整式的加减,在上一章学习了因式分解,本章又学习了分式及其乘除,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由分数加减运算类比分式的加减是这节内容的要害。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过许多类比和猜测的活动,如实数的加减运算类比整式的合并同类项;由在时的值的情况去猜测时的情况,由正整数相乘去发现规律猜测与负整数的乘法等,这些活动经验都为本节学习有很好的启迪。

二、教学任务分析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是最简单的,也是学习异分母的分式加减的基础,所以作为起始节也是工具节内容,它就要求教学时务必使学生理解它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对分母互为相反式的分式加减,能明白改变运算符号的实质。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类比同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归纳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2、理解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及分母互为相反式的分式加减法运算。

3、通过学习认识到数与式的联系,理解事物拓延的内在本质,丰富数学情感与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情景引入——同分母加减——练习巩固——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活动内容做一做:猜一猜活动目的:通过做一做的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的题,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猜一猜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并试图让学生认识其合理性。

分式的加减_教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分式的加减_教案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分式的加减【总体说明】本节安排两课时。

第一节课阐述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运算。

第二节课则阐述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分式的通分。

这样安排,给学生一个简单到复杂的推理过程,由于第一节的铺垫,使学生对分式的掌握并不觉得难,且本节对于第三章分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到承上启下。

否则,会面临许多学生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却得不出正确答案的窘境,有着功亏一篑的遗憾。

【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并且经历过用字母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

由此类比分式的加减,可以猜想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过一些从实际问题建模的思想。

如小学的应用题以及七年级数学(上)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它还与分数、分解因式、一元一次方程等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

【教学目标】分式是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的模型,为了体现这一点,教科书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提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它也是为后面一节分式方程作好铺垫。

知识与技能:1.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2.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3.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4.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

诱发学生积极思考,或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总结规律,采用的是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提出“用数学”的意识。

2.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7个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同分母加减——简单异分母加减——练习与提高——解决开始提出问题——课时小结第一环节提出问题活动内容问题一:某人用电脑录入汉字文稿的效率相当于手抄的3倍,设他手抄的速度为a字/时,那么他录入3000字文稿比手抄少用多少时间?问题二: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每条路都是3km,其中第一条路是平路,第二条路有1km的上坡路,2km的下坡路。

八年级下册数学《分式加减法》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数学《分式加减法》教学反思

教学文档八年级下册数学(分式加减法)教学反思八年级数学(分式加减法)教学反思反思:1、本节课初步到达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层层推动,突破难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猜测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从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类比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时引导了学生把一个实际问题数学化;低起点,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过程,设置了随堂练习,在用法则的重点环节上,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计算,去暴露问题,也为后一步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比照分析的材料,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是以商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题1,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学生兴趣高涨。

每一个层次的练习完成之后让学生去总结一下在解题过程中的收获,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发觉解题技巧,把学生的认知提升了一个高的层面上,到达了用法则而不拘泥于法则,通过分析题目的显著特点,来灵敏运用方法技巧解决问题。

同时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一些练习,多一些稳固。

3、是体会到一节课的科学设计不仅对一节课的成败取着决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建立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欲为重要,科学的设计,有利于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突破难点,事半而功倍,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深化。

缺乏:〔1〕学生对于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运算掌握得比拟好,但是对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就掌握得不是很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还很不熟练,也有学生对于计算结果应该为最简分式理解不够总是无法化到最简的形式。

〔2〕分式的加减法上完后列举了一道加减混合运算题,在讲解时结合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复习,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不同的是分母或者分子当中如果有出现可以因式分解的应该先进行因式分解,异分母的分式应先进行通分化为同分母再进行计算,在计算时应先观察分式的特点,到达化繁为简的目的。

.。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引言: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分式的加减是学习分数的基础,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分式的加减概念理解不深,容易出错。

于是我对分式的加减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一、对分式的加减概念的教学说明1.1 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明确了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我告诉学生,分式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部分,分母表示总的部分。

1.2 分式的加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具体的例子来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分式的加法。

我引导学生分别找出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分母,并将两个分数的分母调整为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子相加得到结果。

之后,再对结果进行约分。

1.3 分式的减法对于分式的减法,我同样采用了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教学。

我告诉学生,分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先找出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分母,然后将分母调整为最小公倍数,接着将分子相减得到结果。

最后,再对结果进行约分。

二、分式的加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分式的加减时容易犯以下几个错误:2.1 没有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很多学生在进行分式的加减操作时没有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而是直接对分子和分母进行操作,导致结果错误。

2.2 忽略了约分的过程另外,一些学生在计算结果后忘记进行约分的步骤,导致结果没有化简,影响了分数的表达形式。

2.3 缺乏真实生活示例和练习机会在教学中,我发现将分式的加减与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然而,缺乏足够的真实生活示例和练习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改进的方法为了改进学生对分式的加减理解不深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个改进的方法:3.1 强调最小公倍数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会更加强调最小公倍数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找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步骤。

我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数学课《分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

数学课《分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

数学课《分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数学课《分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课《分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课《分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篇1这节课我用了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来完成。

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类比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通过将分式中的字母赋值,从而把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推及到分式的加减运算。

整个过程中既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也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

通过把例题的再加工,使学生把错误暴露出来,引起他们的共鸣,课堂内学生的差错成为自己可贵的复习资料。

接着出些不同的类型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分式的加减运算,强化技能,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在设计探究环节时用的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做的有点仓促,没有完成预期的目的。

目标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显得较为困难,为此,不要求让他们整节课去弄懂,会一道题应适当鼓励他们,让目标生对学习产生信心。

总之,教学设计的种种考虑和措施,都是环绕着问题而展开的,都是在总体规划下为教学最优化而服务的。

课后反思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更优化。

数学课《分式的加减》的教学反思篇2经过一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足一、优点(1)本节课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层层推进,突破难点。

通过与学生情感交流和互动式复习,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例题讲解,使同学牢记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分式混合运算的题目,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过程,递进式的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在法则的重点环节上,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为重心,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去暴露问题,也为后一步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对比分析的材料,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分式的加减教研活动反思(3篇)

分式的加减教研活动反思(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分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分式加减作为分式教学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分式加减教学的有效性,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以“分式加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反思。

二、活动过程1. 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分式加减教学的观摩。

两位教师分别呈现了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分别从分式加减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观摩过程中,教研组成员认真聆听,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教学研讨观摩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围绕分式加减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以下是研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1)如何让学生理解分式加减的意义?(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3)如何将分式加减与实际问题相结合?(4)如何提高分式加减教学的有效性?3.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成员共同探讨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分式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式的本质,让学生明白分式加减的意义。

(2)注重分式加减运算方法的讲解。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分式加减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开展分式加减实际问题解决活动。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注重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分式加减教学中有所收获。

三、活动反思1. 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研组成员对分式加减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我们认识到,分式加减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本次教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教学评价的完善在分式加减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2023年分式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运算律教学反思

2023年分式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运算律教学反思

2023年分式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运算律教学反思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受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分式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篇一结合学校组织骨干老师教学观摩讨论课活动,我于20xx年5月6日上了一节教研课—运算律,现依据教学状况作出如下教学反思。

1、依据总复习课的特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处理,各环节支配了相应的补充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同学实际和需求。

开头支配了口算练习,对常见的题目进行了口算(得数是整十或整百),为同学下一步应用运算律奠定肯定基础。

2、教材内容一开头强调的是整数的运算律,然后才过过渡到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其它数。

实际上同学都已经经受过学问的迁移过程,所以我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走这种简洁重复的过程,应当统称为运算律比较恰当。

3、我重视强调了用文字来表述运算律,以加深同学对运算律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复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4、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时,我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如加法结合律:a+b+c=a+c+b=b+c+a乘法结合律:abc=acb=bca乘法安排律:ac+bc=(a+b)cac-bc=(a-b)c。

其实运算律的表述不应当仅局限于两个数或三个数相加或相乘。

5、让同学直接记笔记,培育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6、多给同学进行练习、演示和展现,通过师生互动、同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1、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特殊是对练习题的.支配上还做的不好,没有很好体现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对同学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进行准时提炼和解决,还肯定存在部分同学的问题还没有暴露和展现出来。

2、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当从细节着手,老师在读书、写字、一言一行上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3、同学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没有赐予充分的考虑和支配,没有从时间、空间上赐予充分的保证,同学活动空间被老师压缩了。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1.12.23.3本周四我开设了关于分式的加减的公开课。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2017-08-26 08:01:28 | #1楼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经过这一节课的教学,静下来想一想,有几点收获和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

这节课是分式加减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分式加减运算。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我先给了两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运算法则及注意事项,然后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先讲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比较容易,它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基矗接着讲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与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相比要因难一些。

这里主要是做好“转化”工作,即把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转化”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就在于寻找最简公分母,因为是第一课时,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并没有展开讲授。

其次,这节课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我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列式,从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类比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时引导了学生把一个实际问题数学化。

低起点,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过程,递进式的设置台阶,使学生自然的归纳出法则,在运用法则的重点环节上,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为重心,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去暴露问题,也为后一步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对比分析的材料,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本节课以合作探究和独立完成的两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两组典型例题,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学生兴趣高涨,遇到困难没有退缩,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多种解题技巧,并比较优劣,把学生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层面,达到了用法则而不拘泥于法则,通过分析题目的显著特点,来灵活运用方法技巧解决问题。

同时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拘形式的议论,可以发现学生许多奇异的思路,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分式的加减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分式的加减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体会类比思想。

2.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难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问题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1)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3)甲乙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问题2:2009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km2)分别是S 1,S 2,S 3,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1)什么是增长率?(2)2010年、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分别是多少?(3)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类似,它们实质相同。

观察下列分数加减运算的式子,你能将它们推广,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123555+=; 121555-=- 115236+=; 111236-=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计算:(1)2222532x y x x y x y +---;(2)112323p q p q++-。

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课本练习1、练习2。

练习:你能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和“问题2”吗?四、归纳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我们是怎么引出分式加减法法则的?(3)在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分式的加减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分式的加减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式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简单的应用;2、通过将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的文字形式用式子形式来表述,锻炼学生用数学式子表达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两个实际问题的提出,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采用类比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并自己总结规律,从而加深印象,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2.体会类比思想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法制教育目标】植树造林是国家的行为,同时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渗透《宪法》和《森林法》内容,培养学生积极投身于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中。

【教学重点】上年森林面积上年森林面积本年森林面积- 1、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2、简单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分式的通分和如何确定最简公分母。

【教学方法】类比—归纳。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问题一: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要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对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问题二:2012年、2013年、2014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 2014年与2013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 (本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 ) 在提出问题二之前简单提一下植树造林的意义,同时渗透《宪法》和《森林法》法制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实际问题的分析列式,为了讨论数量关系,有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从而自然地进入课题】二、类比探究1、类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同分母分式加减,,,321ss s 2121计算:想一想: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思考: 猜一猜:同分母的分式应如何加减?我知道:直接说出运算结果———— ____________ ——————归纳得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分式的加减课程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课程教学反思

分式的加减课程教学反思分式的加减课程教学反思本节是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后的内容,是分式的基本运算内容之一,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其中,分式加减运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是本节课的难点,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是本节课的难点。

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可以转化到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中,因此,掌握好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是关键,本人从以下几方面作反思:(1)成功之处本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实际生活中会碰到分式的加减运算,这就有必要掌握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由于分数与分式有着很多类似的性质,因而从直观的分数加减法运算开始。

先探究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的法则,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由数的运算引出式的运算规律,体现数学知识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探讨,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很快融入了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反思《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而后,同样利用类比方法,安排了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的学习,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助于知识的层层落实与掌握,而且通过通分将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上,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体现了数学中转化的思想方法,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从课堂学生做习题的情况来看,知识掌握比较好,知识已落实到位。

(2)不足之处本课出现了有头无尾的情况,前后呼应还没做到位,没有解决引例中“”如何计算这个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最大的遗憾。

课堂教学真的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正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才使我们更有动力的在探索地道路上大步前行。

一节数学课,经过反思,会发现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会发觉好多细节的地方需要精心设计,在反思中,能提升自己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积累宝贵的经验,让自己更贴近学生。

八年级《分式加减》教学反思

八年级《分式加减》教学反思

八年级《分式加减》教学反思八年级《分式加减》教学反思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分式加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分式加减》教学反思篇1不同于整式运算先学加减,再学乘除,分式的运算先学乘除,再学加减。

因为分式的加减包括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而无论哪一种运算其结果都不可能避免得要进行约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要先通分,再加减,可见分式的加减是分式乘除的再巩固和再应用。

本节课先学习了分式加减中的同分母分式与异分母分式相加减,不涉及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们理解算理,明确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和每一步的算理和算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二次备课,因为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学情变化,及时点播与引导,以达到清晰思路,准确运算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与纠正:1,本节课课件使用量有点多,孩子们对运算的处理过程印象不够深,应该多板书;2、教师讲解多,基于怕孩子们学不会的心理,总是反复强调算理和运算过程,显得课堂上老师讲的过多,孩子主体性得到压制;3、孩子们板演少,没有暴露出运算过程中的缺点,也就没办法及时纠正;4、教师板演不公正,需要加强练习;5、讲课的内容有点多,孩子们接受比较吃力。

对于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已经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在日后的教学中坚决克服以上缺点,力争节节课让孩子们都能轻松听懂,明白算理。

八年级《分式加减》教学反思篇21、本节课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层层推进,突破难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从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类比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时引导了学生把一个实际问题数学化;低起点,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过程,设置了随堂练习,在用法则的重点环节上,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计算,去暴露问题,也为后一步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对比分析的材料,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八年级上册

《15.2.2 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八年级上册

《分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加减法的观点和基本法则。

2. 掌握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技巧。

3. 培养细心、耐心地计算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式加减法的观点和基本法则。

2. 教学难点:运用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分式加减法的相关习题。

2. 确保教学设备(黑板、白板笔、计算器等)运行正常。

3. 预先了解学生对于分式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课程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分式加减法的观点和基本法则,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初步掌握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技巧;第二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深化学生对分式加减法的理解,同时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具有初步的数学基础和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分数运算,对分数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式的加减运算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分数的加减运算,引出分式的加减运算的观点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2. 探索新知: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1) 让学生尝试解答一些简单的分式加减题目,如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运算结果的符号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步骤,即通分、约分、求值等。

(3) 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教师引导,使学生掌握分式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分式加减运算的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实际测量、实验操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教室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优秀4篇)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优秀4篇)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优秀4篇)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一)引入(1)如何计算: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3)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二)新课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最简公分母为: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通分如下: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

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例1 通分:分析: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小结: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八年级数学教案《分式的加减》篇二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类比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2、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及通分过程,熟练掌握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及通分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初二上册 分式的加减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初二上册 分式的加减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分式的加减》的敎學设计一、内容和内容分析:1.内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2.内容解析《分式的加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分式的运算中的第2课时内容.分式的加减法是分数加减法的推广,他们的本质相同,因此,可以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得到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即“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教科书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工作效率问题、增长率问题,说明分式的加减法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这两个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的引出,体现了类比思想方法,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体现了化归的思想方法.根据本节的内容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敎學重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体会类比的思想.(2)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2、目标解析(1)学生能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得出分式加减法法则,体会了类比思想,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2)学生能对两个或三个分式进行加减运算(含整式与分式的加减运算),明确异分母分式必须化为同分母分式才能进行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在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中的作用. 三、敎學问题诊断分析在解答教科书中的问题4“年增长率”问题时,学生们可能对“年增长率”的含义不是很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增长率的含义,并根据问题分析,逐步完成.在练习中,处理这样分式加减运算时,112---a a a ,学生会有不同的解法,会出现典型的错误.通过学生们的合作,修正错误,为以后准确的解题做好了铺垫. 本节课的敎學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四、敎學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相互借鉴解题的方式与方法,我借助了投影仪,将学生们的解题成果一起展示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去观察和探究,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敎學过程设计 1、问题设置、揭示课题问题1 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师生活动:多媒体出示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进一步给出分析过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题目内容. 解析设计: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____, 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_______ ,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____________.问题2 2009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km 2)分别是S 1,S 2,S 3,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师生活动: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如果有困难,会让学生主动说出困难在哪里,预测问题:一方面是 “增长率”的含义不清,此时,我会举例,引导学生去计算“增长率”.另一方面是“提高了”的数学运算不能准确表示.学生对以上知识明确之后,再进一步给出分析过程. 解析: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___________, 2010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是__________,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为生活服务,也说明分式的加减法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为引出课题作铺垫. 2、温故而知新、类比得新知计算并说出理由:①=+5251②=-5251 ③=+3121 ④=-3121师生活动:教师多媒体逐个出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来答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说出分数的加减法法则,教师此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追问:你能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来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吗?c b a c b c a ±=± bdbcad bd bc bd ad d c b a ±=±=± 师生活动: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完成上述问题,并让学生总结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教师将黑板上的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中“数”改为“式”,让学生体会类比思想;异分母分式加减法也是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在进行计算,体会化归的思想.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经历由分数加减法法则到分式加减法的法则的类比过程,感悟数式通性,体会类比方法在数学中的重要性.3、学以致用、例题典范 例(1)2222235y x xy x y x ---+ 判断分式加减法的类型 解:原式=22235yx xy x --+ 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2233y x yx -+ 合并同类项 =()()()y x y x y x -++3 分解因式 =yx -3约分 跟踪训练:=+-+++13121b a b a b a =-+xx x 11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解答,教师板书例题过程,并强调每一步的注意事项.例(1)后的跟踪训练,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学生说出答案.设计意图: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简单运算,由于是初学内容,要规范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格式.跟踪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的运用,同时也考察学生对此知识的掌握程度. (2)qp q p 321321-++ 判断分式加减法的类型 解:=()()()()q p q p qp q p q p q p 323232323232-+++-+- 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q p q p qp q p 32323232-+++-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q p q p p32324-+ 合并同类项跟踪训练: (1)223121cd d c +(2)()22223n m n m n m ---- (3)b a ba a +--122 (4)112---a a a 师生活动: 师生共同分析、解答,教师板书例题过程,并强调每一步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体会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化归过程,先通分,寻求最简公分母.跟踪训练: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帮辅后,同时也观察学生错误的地方和总结原因.由学生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师生共同分析,并完成解题内容.(2)和(4)可以多种解法.可采用学生演示,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总结解题技巧等.(3)易出错的问题,解题中要注意的事项,分子中是多项式时,需要添加括号等进行强调.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分式的加减运算.学生们经历将异分母分式化归为同分母分式的过程,体会化归的作用.4、首尾呼应、解决悬念你能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1”和“问题2”吗?=++311n n=---112223s s s s s s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练习本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之后,学生投影进行展示,针对出现的相应的问题进行适时讲解.设计意图:解决开始遗留的问题,让学生应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作用. 5、课堂小结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学习本节之后,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什么困惑之处,请谈一谈.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进行适时补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体会类比方法在学习分式的加减法中的作用,进一步感悟数式通性,体会化归思想,积累解题经验. 6、布置作业必做题:教科书146页4题和5题.选做题:已知实数 满足 ,你能用几种方法求的值. 设计意图:满足不同基础水平学生的需要,使不同的人,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7、板书设计 b a ,bb aa+++111=ab设计意图:既体现知识,又体现方法,使学生一目了然,有条理的知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 . 六、课堂小测 必做题:1、计算:111---a aa 的结果为( ) A 、11-+a a B 、1--a a C 、-1 D 、a -1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们学以致用,准确利用法则解题,另一方面考察学生们对1-a 和a-1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1、概念教学反思
在学习分式概念时,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也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概念.
2、课堂反馈
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忽视了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

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我都成了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练习的时间很少,再者,整堂课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采用提问的形式互动,所以限制了学生的动手时间和空间。

3、需要加强的方面
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是否遇到困难,积极性、热情是否发挥出来,投入的程度有多少,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等等,作为教师应时刻关注这些,以便适时的引导他们,调动他们,鼓励他们。

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多写多练。

今后我将多与老教师交流,虚心听取老教师优秀教学案例。

取他人之长补取我的不足之处,争取在教学上能更上一层楼!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