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教案--方程

合集下载

《方程》教案7篇

《方程》教案7篇

《方程》教案7篇《方程》教案篇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揭题1.谈话导入。

我们学过了关于方程的哪些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预设生1:方程的意义。

生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生3:解方程的方法。

生4: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复习有关方程的知识。

(板书课题:方程)⊙回顾与整理1.方程。

(1)什么是方程?它与算术式有什么不同?明确: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②算术式是一个式子,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与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4)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①等式的性质。

②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互逆关系。

(5)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3题。

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②指名到黑板前进行板演。

③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解的。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学生小组交流并集体汇报,然后教师明确:①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②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③列方程,解方程;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及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②你知道哪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预设生1:根据关键性词语找等量关系。

生2:根据常见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3: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

生4:根据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

(3)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4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各题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自主解决问题。

《方程》教案篇2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含有字母的式子,学生初步学会了写式子的方法。

初中方程教案

初中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方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与分类2. 方程的解法3. 方程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方程的概念、分类和解法。

2. 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1) 方程的定义与分类:解释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本质,并对方程进行分类。

(2) 方程的解法:讲解方程的解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分解因式法等,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方程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应用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系统的学习资料。

2. 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

3. 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课后作业1. 复习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知识和解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方程教案初中

方程教案初中

方程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4.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数学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方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方程?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方程问题?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方程的特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复杂的方程问题。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问题。

四、实际问题与方程的结合(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方程知识。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方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强调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方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书写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方程的概念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找零、分糖果等,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

2.新课内容讲解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通过举例说明方程的书写方法,如2x+3=7。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特点,如等号两边的表达式相等。

3.练习让学生自己编写方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他的2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方程的解法1.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方程的概念。

2.新课内容讲解方程的解法: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通过具体例子,如2x+3=7,引导学生找出未知数的值。

介绍方程的解法步骤,如先移项,再合并同类项,求解。

3.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如“小华买了3本书,每本5元,他还剩下8元,请问小华原来有多少钱?”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课时:方程的应用1.导入回顾前两节课所学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2.新课内容讲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速度问题等。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3.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如“甲、乙两辆火车同时从相距600公里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火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乙火车每小时行驶100公里,请问几小时后两辆火车相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四课时:单元测试1.测试内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涵盖本单元所学知识点。

2.测试过程学生独立完成测试,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后作业1.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升初】9简易方程教案讲义及练习

【小升初】9简易方程教案讲义及练习

9.简易方程知识要点梳理一、方程1.等式的意义: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1)必须是等式;(2)必须含有未知数。

4.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二、解方程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性质(一):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等式的性质(二):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因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质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2)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4.解方程方法一: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先把原方程转化为一步运算的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

方法二:利用四则运算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1)根据加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已知一个加数及和,求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2)根据减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①已知被减数及差,求减数:减数=被减数一差;②已知减数及差,求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

(3)根据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已知一个因数及积,求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因数。

(4)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①已知被除数及商,求除数:除数=被除数:商;②已知除数及商,求被除数:被除数=商X除数。

5.方程的检验:检验时,先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看方程的左边和右边是否相等。

若左右两边数相等,则所求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 等式与方程【例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打“√”,不是的打“×”。

(1)6-x (2)x+6<9(3)3x> 9 (4)4(a+b)=64(5)y÷16 (6)4x=0(7)53-23=30【精析】由方程的意义可知,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是等式;(2)含有未知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据此逐项分析后再判断。

《方程》教案(精选8篇)

《方程》教案(精选8篇)

《方程》教案《方程》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程》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方程》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回顾与”、“练习与应用”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等式与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的理解。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与运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骤,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1、谈话引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吗?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在小组中互相说说。

2、组织讨论。

(1)出示讨论题。

(2)小组交流,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你是怎么获得这个知识的?我们在学习这个知识时运用了什么方法?(等式与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性质:)(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我们不仅要理解概念和意义,还要会熟练地运用。

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第1题。

(1)独立完成计算。

(2)汇报与展示,说说错误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你用怎样的方法连线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题。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样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吗?(3)完成计算。

4、完成第4题。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指出:抓住基本关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数。

三、课堂通过回顾与,大家共同复习了有关方程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方程》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等式、不等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等内容,进一步巩固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范例三篇:轻松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范例三篇:轻松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范例一:简单解方程引言:方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一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求解方程可以得到这些变量的值。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中,学生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方程,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解方程的方法。

一、理解方程学生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方程以及方程的含义。

可以通过示意图、实例等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方程。

二、移项法移项法是解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3x+2=11,要求解出x的值。

首先将2移项,得到3x=11-2=9,然后将3移项,得到x=9/3=3。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移项法的基本思想,并且让学生多练习一些简单的实例。

三、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是解方程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2x+4=0,要求解出x的值。

首先将2x+4分解因式,得到2(x+2)=0,然后根据乘积为0的性质可知,要使整个方程成立,那么必定有x+2=0,因此x=-2。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思想,并且让学生多练习一些简单的实例。

四、综合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方程的方法,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练习。

教师可以编写一些包含多种解方程方法的题目,并且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小结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相信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并且能够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教案范例二:解二元一次方程引言: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还需要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一、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学生需要首先理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含义。

可以通过示意图、实例等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二元一次方程。

二、消元法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常用方法。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例子:x+y=5,2x-y=1,要求解出x和y的值。

小升初《一元一次方程》奥数教案

小升初《一元一次方程》奥数教案

(小升初)备课教员:第十二讲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根据方程的特征,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2. 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通过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体会解方程的程序化思想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去分母解方程,体会数学的“化归”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准备:PPT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种)师:同学们,老师学会了一个魔术,请你们配合表演。

请看大屏幕,这是2016年6月的日历,请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个日期,并告诉老师这四个数字的和,老师马上就告诉你这四个数字。

生1:24,师:2,3,9,10生2:84师:17,18,24,25师:同学们想学会这个魔术吗?生:想!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

(板书课题:一元一次方程)二、星海遨游(43分钟)例题一:(9分钟)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5=3 (2)3x-1=7 (3)m=0 (4)x>3(5)x+y=8 (6)2x2-5x+1=0 (7)2a+b师:题目中要我们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等式、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等式吗?生:……师:是的,就是含有等号的式子,只要有等号的式子都是等式,所有题目中的等式是哪些?生:……师:那什么是方程呢?生:……师: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是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必须含有未知数,二、必须是等式,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根据这两个要求,同学们能找出哪些是方程吗?生:……师: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它是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所有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哪些?生:……板书:解:等式:(1)、(2)、(3)、(5)、(6)方程:(2)、(3)、(5)、(6)一元一次方程:(2)、(3)例题二:如果(m-1)x|m|+5=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___。

小升初简易方程教案

小升初简易方程教案
(2)将等号两边的式子分别进行四则运算,注意X运算后保留;
(3)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的系数;
(4)运算求出未知数X。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4、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式
(1) (2)
(3) (4)
解方程。
1、 2、
3、 4、
5、 6、
7、 8、
能力提升
1、已知 , 聪明的你知道 和 吗?
2、对于两个数 ,定义新运算“@”和“#”: ; 。求下列两式:
(1)(5@7)#6(2) ,求 的值
课后作业
提高练习:
3x+7x +10 = 90 3(x - 12)+ 23 = 357x-8=2x+27
5x -18 = 3–2x (7x - 4)+3(x - 2)= 2x +6
4、列方程解应用题:
1、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2、李师傅买来72米布,正好做20件大人衣服和16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综合练习
1、80÷x=20 2、12x+8x-12=28
授课教案(11月第4次课)
学员姓名:邱悦授课教师:杨江超所授科目:数学
学员年级:小六上课时间:2013年11月23日13:00至15:00共2小时
教学标题
教学目标
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重难点
1、方程的定义;
2、解方程的步骤;

方程小学数学教案

方程小学数学教案

方程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 能够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培养学生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例子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作用。

2. 基础知识: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4. 实操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重点知识点。

教学资源:
1. 课件、黑板、教辅书
2. 实际问题应用练习题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回答问题:随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反思及完善:
根据学生反馈及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方程》教案8篇

《方程》教案8篇

《方程》教案8篇《方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5 分钟)1.列方程(1)某数的5 倍加上它的2 倍和是42,求这个数。

(2)X 的5 倍减去它的2 倍差是1.2,求X。

2.育民小学四五年级共植树600 棵,五年级植树是四年级的3 倍。

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1)画图,找等量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层次练习(15 分钟)1.育民小学四五年级同学植树,五年级植树是四年级的3 倍,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植300 棵。

四五年级各植多少棵?(1)这道题与上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你会解答这道题吗?试做(3)订正:解:设四年级植X 棵,五年级植3X 棵。

3X-X=3002X=300X=1503X=3150=450答:四年级植150 棵,五年级植450 棵。

2.试一试: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4 倍,妈妈比女儿大27 岁,妈妈和女儿各多少岁?学生独立做3.小结:解答时,要抓住有倍的那句话设出未知数。

看一看是求它们的和还是差,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15 分钟)1.看图列方程125 页3 题。

完成后交流2.对比练习(1)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

二人从相距112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6 小时相遇。

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

二人从相距112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 千米,二人经过几小时相遇?(3)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

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 千米,经过1.6 小时相遇。

(完整word版)小升初数学“式与方程”专题复习教案

(完整word版)小升初数学“式与方程”专题复习教案

(完整word版)小升初数学“式与方程”专题复习教案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课题式与方程(1)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流程:1、教学目标2、教学考点、重点、难点归纳3、典型例题4、基础训练题5、知识应用题6、能力提高与拓展题式与方程(1)知识点复习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1)常见的数量关系①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s=vt、v=s/t、t=s/v②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a=bc、b=a/c、c=a/b(2)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①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 表示: C=2(a+b)、S=ab②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S=a2③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ah④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⑤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 表示:S=(a+b)h/2 、S=mh⑥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 表示:C=πd=2πr 、S=πr2⑦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 表示,体积用V表示:S=2(ab+ah+bh)、 V=Sh=abh⑧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S=6a2、V=a3⑨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表面积用S1表示,体积用V表示:S1= 2S+Ch = 2πr2+Ch = 2πr2 +2πrh,V=Sh=πr2 h⑩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S=πr2, V=13Sh =13πr2h例1、每支铅笔a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11倍,小明买了5支铅笔和1支钢笔。

简易方程教案(优秀5篇)

简易方程教案(优秀5篇)

简易方程教案(优秀5篇)简易方程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用字母表示数、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 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 乘法交换律。

(3)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

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

(板书定义)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3、。

(1) 做“练一练”第3题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解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

第二个方程与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方程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方程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方程课题:三年级方程教学目标:1. 了解方程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2. 能够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方程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2. 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 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笔、方程题目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方程的概念,解释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数学式子,让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形式,并向学生提出解决方程的重要性。

二、讲解方程的基本形式及解法1. 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讲解方程的基本形式,如x+3=5。

2. 通过逐步分析和解题过程,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即通过逆运算将未知数的系数移到等号的另一侧。

3. 带领学生练习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三、实际应用1.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几个苹果等于某个数字,让学生列出方程式进行求解。

2. 让学生自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总结复习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带领学生复习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方程的概念和基本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解法。

通过实际应用题目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升初特殊方程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小升初特殊方程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小升初特殊方程教学设计导语:小升初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方程的概念。

而特殊方程作为方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针对小升初阶段的学生,设计一套旨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特殊方程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特殊方程的定义和特点;2.学会利用已知条件解特殊方程;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特殊方程的概念和分类;2.解一元一次方程;3.解一元二次方程;4.解绝对值方程;5.解分式方程。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方式,直观地介绍特殊方程的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解题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特殊方程的解题方法和步骤;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两支笔,一共花了50元,其中书的价格是笔的价格的3倍,请问书的价格是多少?”来引出特殊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思路。

2.概念讲解:简要介绍特殊方程的定义和特点,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常数。

3.解题示范: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例,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解题步骤。

首先,将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ax=b,然后通过移项和除以系数a的方法求解x的值,最后进行验证。

4.练习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特殊方程练习,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等。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订正和讨论。

5.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特殊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往B地行驶,甲比乙早2小时到达B地,问甲、乙两人行驶的时间是多少?”通过解特殊方程,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小升初数学班课教案7.2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小升初数学班课教案7.2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XX教育教案
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学生姓名班级班课填写时间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上课时间10:30--2:20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质
教学重点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复习各种解题方法的解题步骤和适用范围,每种方法进行讲解,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练习。

二、复习内容: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新课
一、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1.等式的概念: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等式可以是数字算式,可以是公式、方程,也可以是用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运算法则.
2.等式的性质
知识精讲
11。

小升初专题方程法教案

小升初专题方程法教案

小升初专题方程法教案教案标题:小升初专题方程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2. 能够通过方程法解决小升初数学题目;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方程的解法:整数解、有理数解和无理数解;3. 利用方程法解决小升初数学题目。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 引入方程的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方程的作用和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 介绍方程的定义和方程的组成要素;2. 解释方程的基本性质,如等式两边相等、方程的解等。

第三步:讲解方程的解法1. 介绍整数解的概念和解题方法;2. 讲解有理数解的概念和解题方法;3. 说明无理数解的存在和解题方法。

第四步:练习方程的解题方法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方程题目,引导学生通过方程法解题;2. 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步:巩固和拓展1. 给学生提供一些较难的方程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 引导学生思考方程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 总结方程法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方法;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小升初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方程法的掌握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方程法的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深入了解方程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物理问题、几何问题等;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和教学资源,学生将能够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掌握方程法解决小升初数学题目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评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升初数学方程讲解教案

小升初数学方程讲解教案

小升初数学方程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小升初数学方程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方程,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

2.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加减消元、等式两边乘除以同一个数、去括号等。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正确地列方程和求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板书、黑板、彩色粉笔、练习题、实际问题的案例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笔记本、铅笔、橡皮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方程的概念:通过提问学生,引导他们回忆并复习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出示一个简单的方程,例如:2x + 3 = 7,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

二、概念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板书,讲解方程的符号表示法和基本概念,如未知数、系数、常数项等。

2. 示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加减消元、等式两边乘除以同一个数、去括号等。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个别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简单的方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出题、解题,并相互检查答案。

3. 整体练习:在黑板上出示一些较难的方程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解题。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进行求解。

2.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继续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学生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困难,并提出问题或意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寻找更多的方程解题方法和实例。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解题能力等。

小升初特殊方程讲解教案

小升初特殊方程讲解教案

小升初特殊方程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小升初特殊方程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方程的概念和特点;2. 能够解决小升初特殊方程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特殊方程的概念和特点;2. 解决小升初特殊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小升初特殊方程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案、教学PPT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特殊方程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特殊方程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例解释。

2. 教师详细讲解小升初特殊方程的解题方法,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典型的小升初特殊方程问题进行示范解答,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完成几个类似的小升初特殊方程练习题。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与全班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小升初特殊方程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拓展练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方法,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困惑。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2. 教师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困惑。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拓展小升初特殊方程的应用,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编写更复杂的练习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食堂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9、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共595千克,其中大米是面粉的2.5倍,买来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10、学校第一次买来200盒粉笔,第二次买来150盒,第一次比第二次多付100元,每盒粉笔多少元?
11、大车每次运1.3吨,小车每次运1.2吨,运多少次后,大车比小车多运2.4吨?
1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60个,徒弟每小时加工50个,两人共同加工275个零件要多少小时?
教学反思
上节作业完成情况
本节课作业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满意一般比较满意不满意其它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满意一般比较满意不满意其它
练习.
列方程解答:
1、一个数减去43,差是28,求这个数。
2、一个数与5的积是125,求这个数。
3、X的3.3倍减去1.2与4的积,差是11.4,求X.
列方程解应用题:
1、学校买来10箱粉笔,用去250盒后,还剩下550盒,平均每箱多少盒?
2、四年级共有学生200人,课外活动时,80名女生都去跳绳。男生分成5组去踢足球,平均每组多少人?
老师
学生
年级
科目
日期
本节课题
教学目标
过程及方法本节重点及难点 Nhomakorabea授课教案
本次讲课内容
教学设计
解方程方法:
(1)合并同类项:
(2)乘法分配率:
(3)关于符号问题:
负数的概念及外延:
移项:
解方程
19×6-2x=28 96÷6+4x=56 24X-8X=28.8
例1.(列方程解答和倍问题)
一根绳子长48米,截成甲、乙两段,其中乙绳长度是甲绳的60%。甲、乙两绳各长多少米?
例2.(列方程解答差倍问题)
体育馆内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75%,篮球比排球多6个。篮球和排球各有多少个?
例3.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少40人,六年级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40%,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例4.(列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白兔有36只,比灰兔少20%。灰兔有多少只?
例5、(列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白兔有48只,比灰兔多20%。灰兔有多少只?
例6.(难点突破)
某商品如果按现价18元出售,则亏了25%,原来成本是多少元?如果想盈利25%,应按多少元出售该商品?
例7、(考点透视)
水果批发部要运进一批水果,第一次运进总量的22%,第二次运进1.5吨,两次共运进这批水果的62%,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