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成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x年xx月xx日
引言耐多药结核病现状及挑战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相关研究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评估与优化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01
引言
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状况
MDR-TB是指对至少两种主要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传播率。
加强患者管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和耐多药结核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宣传教育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发现了新型抗结核药物和疫苗对于治疗和预防耐多药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个性化的控制策略。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难点。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病程和并发症,有助于减轻社会负担。
减轻社会负担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的优化建议
加强耐药监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诊断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加强耐药监测
规范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传播。
规范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管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治疗中断和耐药性的产生。
免疫细胞治疗
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开发新型疫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疫苗
耐多药结核病免疫治疗策略研究
基因敲除
基因修饰
基因疗法
耐多药结核病基因治疗策略研究
04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评估与优化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成本效益评估
药物治疗成本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本较高,包括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等。

影响结核病患者耐药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影响结核病患者耐药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或 就 诊 医疗 机 构 的 医 生 对 结 核 病 治 疗 知 识 相 对 匮乏 而 采 用 了 错 误 的 治 疗 方 针 和 治 疗 理 念 。制 定 的化 疗 方 案 不 合 理 就 是
止散播 病 菌, 痰要吐在配有消毒液 的痰盂 内。房间定时 歼窗通 风 。每 天紫 外线 照
射 消毒 , 次 1小 时 。患 者 餐具 单 独 使 每
没有 按疗 程完成正规治疗 , 极有可能转化 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 我院 为结 核 病 防 治 定 点 医 院 ,0 9 20
年 1月 ~ 0 1 1月 收 治 耐 药 结 核 患 者 21年
最 突出的问题 , 其中药物联合 不合理的情
况 最 多 。诸 如 : 不 了解 患 者 的 药 物 敏 感 在
护 理


C … NES C O M M UNI Y D0 C RS E T T O
影 响 结核 病 患者 耐 药 的 因素及 护 理对 策
纛 1 耐蘸缡核种类 。
麓 攀
疗 问 断 的 最 终 结 果 。 部 分 患 者 在 经 历 了 好转 、 化 反 复 交 替 , 期 不 愈 的 诊 疗 过 恶 长

闰 素 贤 李 丽 杨 君 昭 ’ 430 7 0 0河 南南 阳市 第 六 人 民 医 院 430 7 0 0南 阳理 工学 院
。 药 粪 碱 种
发 生鳓戡
攀辩蒋
酚 参赫
。 2/0 04
强膜
i 黪
∞%
爹砩藏 … 0 - l/ o 64 _
- 0 一 一 一4谚
药 结 核 病 的原 因及 护 理 对 策 。研 究 发 现 ,
结核病或结核合并症初期 , 患者缺乏依从

耐多药结核治疗方案

耐多药结核治疗方案
耐多药结核治疗方案
第1篇
耐多药结核治疗方案
一、方案背景
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已成为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大挑战。我国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亦不容忽视。为提高耐多药结核病的治愈率,减少疾病传播,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本治疗方案。
②巩固期: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每日一次,共4个月。
(2)复治方案:
①强化期: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至少4种敏感药物,每日一次,共3-6个月。
②巩固期: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至少3种敏感药物,每日一次,共18-24个月。
2.辅助治疗
(1)营养支持:加强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
第2篇
耐多药结核治疗方案
一、前言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针对MDR-TB患者的治疗需遵循科学、规范、个性化的原则,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本方案旨在为MDR-TB患者提供一套全面、详细的治疗策略,确保治疗过程合法合规,为患者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2)巩固期:在强化期基础上,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3-4种敏感药物,每日一次,持续18-24个月。
2.辅助治疗
(1)营养支持: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2)心理干预:定期进行心理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
3.加强患者教育,告知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六、治疗效果评估
1.定期进行痰涂片、痰培养及胸部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耐药结核病的成因与防治体会

耐药结核病的成因与防治体会
键。 如果 药 品质 量 存 在 问 题 , 药 物 的装 量 、 量 和 / 生 物 利用 如 含 或
du s tne 和继 发性 耐药 。而在实 际工作 中 , rg eiac ) r s 一般根 据临床
治 疗 和 实 验 室 诊 断 分类 : 耐 药 结 核 , 耐 药 结 核 , 多 药 结 核 , 单 多 耐
31 医 源性 因素 .
311 化疗方 案的制定不合 理和药物滥用 . .
用药不 当极易 导致
耐药 的产生 ,如联合化疗 中敏感杀菌 的药物不够 、药物剂量不
足 、 药 方式 不 恰 当 、 程 不 足 , 服 疗 或疗 程 中任 意频 繁 改 换 药 物 或
治疗方案。结核病 的初始化疗是决定其最终治疗效果的关键 。 31 医务人员 督导不力 有些 边远贫 困地 区缺少专业机 构和 .2 . 服务督导人员 ; 非结 核病专业 的基层 医生结 核病防治知识贫乏 , 无视督 导的重要性 , 未很好 监督患者用 药 ; 医院工作繁忙 , 医护 工作者人手不够 , 也很难 直接督导 患者用药 , 这些均可 导致 患者
耐药 可
分 为原 发 性 耐 药 (r aydu s tne 、 得 性 耐 药 (c urd pi r rgr iac )获 m es aq i e
及时 , 到位率低 , 存在 只治疗不管理和滥用抗痨药 物现象。对定
点 医院 的重视和补偿不够 。总结近十年来在我 院就诊 的肺 结核 可疑症状者 8 %以上 首次 就诊单位 为村卫生所 、 5 乡镇卫生院 、 县 医院等综合 医疗机构 ,约 2 % ~ 0 0 4 %患者存在就诊延误 ,0 5 %患 者确诊前就 医超过 3次 , 其中大多数患 者接 受了不合理的治疗 , 这些都是造成 M R T 、 D — B的原 因。 D —BX R T 31 药品质量差 , .4 . 抗痨新药 短缺 结 核病 一旦确诊 , 治疗 是关

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不容乐观

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不容乐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结核病(TB)负担国之一,耐药性结核的流行趋势令人不容乐观。

耐药性结核是指对抗结核病菌常用药物的治疗无效的情况,其存在给中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耐药性结核流行的趋势,并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耐药性结核在中国的流行趋势日益严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中国每年约有84万例结核病例,其中大约有5万例是经过积极治疗的多药耐药(MDR)或极耐药(XDR)结核病。

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中国的耐药性结核病例数量已经超过了全球同类病例数量的40%。

这令人担忧,因为耐药性结核通常需要更长时间和更昂贵的治疗,而且治愈率较低。

根据一项研究,中国的多药耐药结核病人的治愈率仅为54%。

造成耐药性结核流行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不规范的抗结核药物使用是一个主要因素。

在中国,结核病治疗通常在社区卫生机构进行,而不是在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

这导致了抗结核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例如错误的药物选择、剂量不足、治疗时间不足等,以及经常出现的患者未按时服药或中断治疗等。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结核病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发展的风险。

其次,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双重感染在中国也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艾滋病(HIV)病毒可以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使其更容易感染结核病菌。

这不仅增加了耐药性结核的发病率,而且使这些感染者更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约有9万例结核/HIV共感染者,而这个数字可能还被低估了。

为了应对中国的耐药性结核流行趋势,一些解决方案被提出。

首先,加强结核病防治体系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结核病防治应该由专业的结核病机构来负责,包括确保严格的监测和报告、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强化的药物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同时,监管和监督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耐多药肺结核形成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耐多药肺结核形成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完 善 政 策 , 强 管理 ① 鉴 于我 国高 MD —B的现 加 RT
构进行 的只有 4 9例 ,5例在非结 防机构 进行 , 2 其余 均 自行 购 药治疗 , 化疗 方案合理者 6 例 ,5例未 按全 国统一 化疗 方案 1 3 进行抗结核治疗 。
结 果
实 , 重 视 并 积 极 探 讨 符 合 我 国 实 际 的 治 疗 管 理 MD 应 R—T B
防治 对 策

人或经其他肺结核患者介 绍而首诊 于结 防机 构 ,4人首诊 于 8 综合医院或个体诊所 , 多拟诊肺炎等予 以抗 炎对症治疗 , 首诊 明确诊断 2 例 而转至结防机构 的只有 1 ,3例 经对症 治 1 3例 7
疗后效果不佳 , 经反复检查确诊 。 后 五、 首次抗痨治疗情况 : 6例患者 中首 次抗痨 在结 防机 9
醇 )9例 , ( 那 霉 素 ) 1 , 卷 曲 霉 素 ) 4 K卡 3 例 C( 8例 , ( 氨 基 水 P对
育, 保证病 人遵守医 嘱 : 如对 药物 副反应 事先作 宣传 , 发生 反
应 时 及 时 处 理 、 释 可 减 少 不 必要 的 中 断 治 疗 。 解 五 、 品供应不规律 药 导致不规则治疗 。 缺 乏 统 一 管 理 , 结 核 药 品 不 用 处 抗
或 对 复 发 病 例 重 新 单 一 加 药 , 结 果 等 于 单 药 化 疗 。 或 者 是 其
制定化疗方案时在药 物联 用上 的不合理 性 , 使之不 具有 生物
效力 。 四、 宣传教育不到位 医生 对病 人及 家属未作 好健康 教

9 6例患 者均经痰抗酸杆菌 培养及药 物敏感试 验确 证
⑤酗酒 、 生气等 , 拒绝 或随意停药 。

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结核病是世界三大传染病之一,中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耐多药肺结核病区的感染管理一直是困扰广大医务人员的难题,存在患者及家属缺乏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及家属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医院感染管理不善等主要问题,本院建立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保证管理者及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强化感染监控和自我保护意识;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属掌握消毒隔离措施的能力,保证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医院定期消毒灭菌,妥善处置医疗垃圾,从源头控制感染,积极开展环境实时监测,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严格执行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以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

标签: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医院感染;难点及对策结核病是世界三大传染病之一,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每年有近150万人感染结核病。

由于防范机制及药物使用监督机制不完全,耐药肺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增加。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至少对利福平及异烟肼两种药物耐药的结核病,其治疗时间长,治愈率低,传染性强[1]。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是我国控制结核病的关键环节。

患者住院期间若存在感染管理不善,可能增加耐多药肺结核病的院内传染。

只有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控制、加强培训和个人防护等措施,防止耐多药结核菌的传播。

本院自成立耐多药病区对其医院感染管理的难点及对策进行了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1 耐多药肺结核病区感染管理的焦点1.1 患者及家属严重缺乏耐多药肺结核病相关知识通过对住院患者187例进行耐多药肺结核的消毒隔离及相关疾病知识进行调查,发现96例患者不知道如何与健康人群隔离,93例患者不知道肺结核的传播途径,89例患者不知道如何对房间、衣物、餐具进行消毒。

患者85%以上患者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甚至大部分患者因经济条件差而不能接受长期住院治疗,且有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给病区的感染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流程

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流程

建立多学科协作 机制:整合资源, 实现跨学科的协 作和交流
加强耐药监测与评估
监测目的:及 时发现耐药结 核病患者,为 制定防治策略
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收 集患者痰液样 本,进行耐药
性检测
评估内容:分 析耐药结核病 流行病学特征, 评估防治效果
监测与评估结 果的应用:根 据监测与评估 结果,调整防 治策略,提高
对策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耐多 药结核病的认识 和重视程度
建立健全耐多药 结核病防治工作 机制,加强部门 协作和信息共享
加强医疗队伍建 设,提高医务人 员对耐多药结核 病的诊断和治疗 能力
加大科研力度, 推动耐多药结核 病防治工作的科 技创新和成果转 化
病例登记:将确诊 患者信息登记在结 核病防治管理系统 中,以便后续追踪 和管理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痰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 药物治疗:选择敏感药物,足量足疗程 非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辅导等
耐药监测与评估
耐药监测:定期对 结核病患者进行耐 药性检测,了解耐 药情况
加强医疗机构合作: 与医疗机构建立合 作关系,共同开展 耐多药结核病防治 工作
推广新技术:采用新 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提高病例发现率
提高诊断准确率
规范操作流程: 确保实验室检测 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推广快速诊断技 术:提高诊断效 率,减少误诊和 漏诊
加强临床医生的 培训:提高对耐 多药结核病的认 识和诊断水平
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因此需要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生的 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耐多药结核病的危害
对患者健康的影响:耐多药结核病具有传 染性,可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免疫力降 低,甚至危及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成因与对策唐神结 肖和平近年来,严重耐多药结核病(ex tensivel y drug resistant t uberculosi s,XDR TB)的流行与传播导致了全球震惊与恐慌,也引起了各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不安[1 2]。

作为肩负着结核病防治重任的我们深有感触,结核病给广大人民的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已远远超过了其本身,而其对全球公共卫生所带来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一、XDR TB的有关概念1 单一耐药结核病:是指结核病患者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2 多耐药结核病:是指结核病患者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对至少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者。

3 耐多药结核病(mu lti drug resi stant t ubercul osis,MDR TB):是指结核病患者排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者。

4 XDR TB:早在2005年南非Kw azu l u N ata l省一个乡村医院的内科医生们就已注意到了一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 V)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死亡率高且死亡发展的速度快,他们研究发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患者均罹患了XDR TB[3 4]。

2006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证实了XDR TB的存在,他们至少在17个国家发现了XDR TB,情况最严重的是非洲和亚洲[5]。

在2006年10月日内瓦会议上,WHO将XDR TB定义为:在耐多药结核病的基础上,还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以及至少对以下三种注射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中的一种产生耐药的结核病[6]。

二、XDR TB产生的原因XDR TB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结核病控制措施薄弱和不足是XDR TB发生的重要因素[6 8]。

其次,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不当以及不能很好地实施严格监测和督导是XDR TB形成的重要原因。

Jeon等[9]研究发现,XDR作者单位:200433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结核(肺)重点实验室通讯作者:唐神结,Em ai:l tangsj1106@s i na.co mTB的发生与既往抗结核药物累计应用时间以及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种类的多少有关,他们还发现,女性易患XDR TB。

H I V感染以及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是XDR TB产生与传播的加速剂[10 11]。

此外,新的抗结核药物开发和研制的严重滞后也是XDR TB形成的一个原因,由于耐药结核病不能得到及时治愈,久而久之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最终也就产生了XDR TB。

三、XDR TB流行情况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1993至2006年期间共报道M DR TB患者424例,其中18例(4 2%)为XDR TB患者,7例(41 2%)完成治疗,1例在治疗中,5例(29 4%)迁出,5例(29 4%)死亡[7]。

Shah等[8]对由全球14个合格参比实验室提供的来自48个国家的1769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检测,3520株(19 9%)为MDR TB,其中347株(9 9%)为XDR TB。

M i gliori等[12]分析了爱沙尼亚、德国、意大利和俄联邦四个国家的MDR TB和XDR TB情况,结果显示, 4583例培养阳性患者中,361例(7 9%)为MDR TB患者,64例(1 4%)为XDR TB患者。

此外,作者还比较了耐全部一线药物和只耐异烟肼、利福平对XDR TB 预后的影响,以及XDR是否比全部耐受一线药物的MDR TB的预后更差。

结果发现,XDR TB相对于耐全部一线药物的MDR TB的危险系数是1 58,相对于至少有一种一线药物敏感的M DR TB的危险系数是2 61。

提示,XDR TB的临床疗效明显不如MDR TB。

在等待控制XDR TB新方法到来的同时,必须保证有高质量的诊断、治疗措施及适当的公共卫生政策来阻止XDR TB的继续蔓延。

情况最严重的是非洲,来自南非的一组资料显示,从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共有1539例患者进行了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42例,其中221例为MDR TB,53例为XDR TB。

53例XDR TB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岁;单纯肺结核40例(75%),合并肺外结核13例(25%);以前从未接受过抗结核治疗者26例(55%),治愈或完成治疗者14例(30%),治疗中断或失败者7例(15%);合并H I V感染者44例,其中有15例进行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53例XDR TB患者中,有52例(98%)死亡[2]。

调查表明,XDR TB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与传播[8]。

四、XDR TB的危害1 XDR TB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危害[1 2]:XDR TB的流行与传播必将对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XDR TB的存在反映了全球结核病控制措施的薄弱和不足,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不当以及不能很好地实施严格监测和督导是XDR TB形成的重要原因。

其次,XDR TB的出现对H I V感染以及H I V感染合并结核病的控制工作也提出新的挑战。

再次,XDR TB的发生与发展也暴露了当前基层结核病诊断措施和水平的不足,大量结核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不少医疗机构不能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此外,新的抗结核药物开发和研制远远不能满足耐药结核病治疗的需要,抗结核治疗方案已很久没能得到更新,能够有效预防结核病和防止耐药性产生的疫苗离我们的应用尚远。

现有证据表明,XDR TB的出现也反映了WHO控制结核病策略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2 XDR TB对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影响:XDR TB的发现也对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患患者数约500万,居世界第二位。

H I V感染和A I DS的流行加速了结核病在中国的传播;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更使得现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居高不下;过去20年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忽视,使得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削弱,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结核病疫情下降极为缓慢;化疗管理不善,患者不规律用药导致耐多药结核病急剧增多[13 15]。

而XDR TB的出现必将进一步加重了我国本已严重的结核病疫情。

我国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3 XDR TB是人类致命的杀手:由于缺乏有效的药物,XDR TB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差,死亡率高且死亡发生的速度快,其致命程度远高于艾滋病。

来自南非的一则报道显示,53例XDR TB合并艾滋病患者中,有52例(98%)死亡,其中2例是卫生保健人员;能够明确其确切死亡日期的42例患者从痰标本的收集到死亡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6d,有70%患者是在30d内死亡[2]。

此外,XDR TB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密切接触者如亲属(特别是儿童)和医护人员等最易被传染。

当然,XDR TB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的危害更大,若不采取紧急而有效的措施,这些XDR TB患者可作为传染源将这种XDR TB菌株在人群中广为传播,后果可想而知[8]。

五、XDR TB的应对措施1 国际防痨界迅速做出反应:鉴于结核病特别是XDR TB对人类的健康构成的极大威胁,2006年秋,国际有关结核病专家就XDR TB的预防与控制达成了一致意见,主要包括:提高实验室对XDR TB的检测能力,制订可疑XDR TB临床处理指南,进一步完善国家结核病控制规程,改善卫生保健人员的防护措施,采用有效的国家结核病监测系统等措施[6]。

Y e w等[16]提出,为了战胜XDR TB,必须强制DOTS策略和DOTS P l us策略,尤其在H I V感染和艾滋病的高流行地区,开发研制具有强大杀菌和灭菌作用的药物。

在南非对M DR和XDR的另一种管理模式值得借鉴,他们的做法是把患者分散到离家很近的管理机构进行分散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17]。

一项研究显示,MDR TB和XDR TB的流行与结核病控制质量以及二线抗结核药物规范使用呈负相关,因此,迫切需要的是改进培养和药敏试验能力,提高国家结核病管理与控制作用,规范合理地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在化疗方案中引用高效低毒的药物,从而缩短化疗疗程,提高患者耐受能力,这对XDR TB患者尤为重要[18]。

2 XDR TB的化学药物治疗原则[13,19]:依据既往用药史和(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掌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史;坚持联合用药的原则,方案中尽量包括3~4种敏感或未曾使用过的抗结核药物,强化期最好有5种以上药物组成,巩固期至少有3种药物;痰菌阴转至少持续同一治疗方案18个月;实施每天给药和DOTS Pl us策略,强化期应住院治疗。

可能有效的化学药物主要有[13,19]: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布汀、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克拉霉素、氯苯吩嗪、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正在开发研制的新抗结核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9 20]。

(1)二芳基喹啉类药物:二芳基喹啉类药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R207910,化学名为1 (6 溴基 2 甲氧基 喹啉 3 基) 4 二甲氨基 2 萘 1 基 1 苯基 丁烷 2 苯,分子式为CH31Br N2O2,相对分子质量为555 51。

R207910与氟喹诺酮类和其他喹32啉类药物在结构上不同,它们之间最主要结构差别是R207910含有功能性侧链。

R207910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的ATP合成酶,从而使ATP耗竭。

研究结果表明,R207910抗结核分枝杆菌的M I C值为0 03~0 12m g/L,对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包括耐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氟喹诺酮类的菌株具有同等的抗菌活性,表明该药和传统的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该药口服易吸收,并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中,包括肺和脾,血浆半衰期长达43 7~64h,组织内为28 1~92h。

研究结果显示,R207910与HRZ中的任何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均比HRZ标准方案更为有效。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其C m ax和AUC值也同步增加,该药副作用较轻,健康志愿者均可耐受[21]。

R207910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新的抗结核药物[19]。

(2)硝基咪唑吡喃类药物:此类药物中具代表性的当属P A 824,它是一种新的硝基咪唑吡喃类药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59。

自2002年起,国际结核联盟即对P A 824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开展了研究。

其抗各种结核分枝杆菌敏感菌株的M IC值为0 015~0 25m g/L,与异烟肼的0 03~0 06m g/L相仿,在众多的分枝杆菌中该药仅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具有抗菌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