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一系列用于管理和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制度。
它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首先,行政法律制度的特点是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行政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的行为具有强制力,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管理,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同时,行政法律制度对公民和法人行为也具有约束力,规范和限制了其行为的范围和方式。
其次,行政法律制度的内容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管理、行政行为的原则和程序、行政法律责任等。
行政机关的组织管理包括行政机关的设立、组织结构、职权划分等,旨在确保行政机关的有效运行和权责明确。
行政行为的原则和程序包括合法性、公正性、程序正当性等,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律责任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承担的法律责任,以防止滥用职权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再次,行政法律制度的实施和执行需要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共同参与。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法律制度的执行者,负责制定行政法规、处理行政案件等。
而司法机关则负责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律制度实施中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保证了行政机关的公正和行政活动的合法性。
最后,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法律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例如,针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需要制定相关的行政法律制度,以保障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权益。
综上所述,行政法律制度是国家用于管理和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制度。
它在行政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障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使权力,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行政法律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行政法律制度的权力制约与监督
行政法律制度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在现代社会中,行政法律制度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是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合理的重要保障。
权力的适度和监督的有效,有助于构建一个稳定、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介绍行政法律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方式和方法。
一、权力制约的重要性权力制约是指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一种制约性约束,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滥用职权,维护法治社会的稳定。
行政机关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具有决策、执法、管理等权力,在行使这些权力时,往往需要受到限制和约束,以避免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权力制约通过设立合适的制度和法律规定来实现。
法律的约束力确保了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的范围行使权力;法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又可以抵制行政机关以及公职人员的滥用权力、徇私舞弊等不当行为,为人民提供了维权的途径。
二、权力监督的重要性权力监督是指对行政机关行使权力过程的监督和审查。
权力监督能够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证权力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以及不当行为的发生。
权力监督的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也可以是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行政机关行为进行的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通过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内部纪律的规范等方式实现;而外部监督则包括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社会团体监督等。
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监督机制,有效地制约和约束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
三、行政法律制度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有效的法律保障,还需要健全的制度环境。
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1. 司法审查机制。
司法审查是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审查和解释,及时纠正错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 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主要体现在行政机关内部自身建设上,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
通过内部监督机制,能够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防止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
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
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
首先,官制是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的核心。
中国古代的官制是一种
行政管理体制,它将行政、司法、军事等职能统一在一个机构中进行管理。
官制由封建王朝建立,其核心是皇帝。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掌握了行政权力,并委任官员管理地方事务。
官员按照官职的划分,分为九品官吏,从
顶级的皇帝到一般的士人。
官职根据其能力和功绩而增加,也可以因为失
职而降级或罢免。
再次,刑罚法是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的
刑罚法主要包括律治和刑法两部分。
律治是指对违法犯罪者进行治罪和惩
罚的具体规定,比如申辩制度、刑罚适用原则等。
刑法是指刑罚类型、犯
罪行为以及刑罚量刑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中国古代的刑罚法主要以律治为主,以法律为基础进行治罪。
刑罚种类有重者如死刑、杖刑,轻者如罚金、劳役。
最后,法律宣传和教育是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
了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中国古代设立了官方机构来负责法律宣传和教育。
古代官方会设立法律宣传机构,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意识。
官方还会
通过教育制度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以确保行政法律制度的实施和维护。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官制、制度法、刑罚法以及法
律宣传和教育等方面。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
秩序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对后世的法律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行政程序法律的制度
行政程序法律的制度首先分四个方面讲解了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一)程序和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有关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行政程序的法律化、制度化。
要明确行政程序法律制度,首先要了解程序和行政程序。
所谓程序,就是行为从起始到终结的长短不等的过程。
构成这一程序过程的不外是行为的步骤和行为的方式,以及实现这些步骤和方式的时间和顺序。
行政程序,就是由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和时间、顺序构成的行为过程。
步骤,就是实现某一程序的若干必经阶段;方式,是实施行为的方法和形式,两者构成程序的空间表现形式。
例如,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处罚的步骤是传唤、询问、取证和裁决。
传唤需要用传唤证,询问要有笔录,裁决要有书面决定等等,这些活动就是行为过程中的步骤和行为方式。
整个行为过程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步骤和方式联结而成的。
完成这一程序过程需要用一定的时间。
为提高效率,就需要有时限;完成这一程序步骤,还必须遵循先后次序。
如上例,必须先取证后裁决,不能颠倒为先裁决后取证。
这就是顺序。
时限和顺序构成程序的时间表现形式。
行政程序就是由上述步骤、方式、时限、顺序为要素构成的行政行为的过程,是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统一。
行政程序的最大特点在于,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程序。
行政法律关系是由行政机关和相对一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组成的,但行政程序仅指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应遵循的程序,而不是相对一方应遵循的程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向行政机关提出某项申请时,行政机关常常为他们设定程序,如据报载,要申请办一批发市场,需经112道程序(盖112个章)。
为避免行政机关在设置这类程序时给公民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损害,行政程序法律需要对此规定一些原则,例如便民原则、及时原则、公布申请条件原则等。
它们也就成为行政机关应遵守的程序原则。
(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由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发展,程序法律已经冲破司法范畴,扩大到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行政法定位与行政法制度概述
行政法定位与行政法制度概述1. 引言行政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行政行为和行政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的确立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行政法的定位和行政法制度进行概述。
2.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定位行政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实施和适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主要研究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行政行为和行政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则,旨在规范和保障行政机关的行为合法性和公正性。
行政法的基本定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法律的约束力行政法以法律为基础,并通过法律的制定、实施和适用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
这种法律的约束力确保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遵守法律的规定,保障了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2.2 公共利益的维护行政法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公共利益。
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共事务时需考虑公众的利益,保护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行政法通过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确保行政行为符合公共利益的要求。
2.3 权力的制约行政法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了制约和限制。
通过法定规则和程序的规范,行政法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了界定和限定,避免滥用行政权力,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益。
3. 行政法制度的基本框架行政法制度是行政法的实施和运行的组织体系和规范机制。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框架:3.1 行政机关的设立和职权划分行政法制度首先涉及行政机关的设立和职权划分。
行政机关的设立和职权划分是行政法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合法性。
在现代国家中,行政机关的设立和职权划分通常由宪法或行政法律进行规定。
3.2 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程序行政法制度还包括对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程序的规定。
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所进行的具体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裁决等。
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程序的确立可以保证行政机关的行为合法性和公正性。
3.3 行政法律责任和救济制度行政法制度还涉及行政法律责任和救济制度的建立。
什么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分类
什么是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分类法律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以法律为核心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关系、规范行为准则以及解决纠纷的一种体系。
法律制度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来划分,下面将从不同的侧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法律制度分类。
一、行政法律制度与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和行政机构所制定并执行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规范。
它的特点是国家权力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其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保证国家行政机构的正常运行。
比如宪法、行政法规、规章等都属于行政法律制度的范畴。
而民事法律制度主要涉及个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如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等。
民事法律制度所调整的是私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是自愿性和平等性,并且关注保护私人权益。
二、刑法律制度与民法律制度刑法律制度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规定了犯罪的概念、罪名、刑罚种类、量刑标准等。
刑法律制度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而民法律制度主要是为了调整个人之间的民事关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利益。
民法律制度以个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强调协议和合同的效力,同时保障公平正义。
三、国际法律制度与国内法律制度国际法律制度是针对国家之间的关系所制定的,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国际合作。
国际法律制度具有国际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如国际公约、国际法庭裁决等。
而国内法律制度则是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内所制定的规范,适用于国内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
国内法律制度是国际法律制度的基础,它通过法律体系来实施和执行国际法律制度。
四、宪法法律制度与行政法律制度宪法法律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它是国家最高法律地位的法规,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普遍效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政府机构的职责等重要内容。
行政法律制度则是围绕国家行政机构的权力范围和职责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旨在规范行政活动,保障公民权益。
行政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许可、行政程序等。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任进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行政法律制度,大家知道,2004年3月22号,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在国务院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里面提出来,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成法治政府,还提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依法行政的所依之法就是由宪法的有关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支持条例、单行条例和规章组成的有关行政管理的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所以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也就是我们依法行政所依之法的基本内容。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介绍行政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介绍行政主体的法律制度,第三,介绍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第四,介绍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制度。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一)行政法的定义和特征下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法的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行政法它是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行政法就是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有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和行政监督方面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行政法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政法典,和宪法、民法、刑法不一样的地方,行政法它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法典,因为行政管理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行政法调整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所以,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行政法典,这是行政法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行政法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非常复杂,所以,行政法是涉及面很广、内容非常丰富的一门法律。
第三,行政法有很强的变动性,因为行政管理活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和行政管理活动变化相适应,所以,调整行政管理活动的行政法也富于多变性。
(二)行政法的地位、构成和表现形式行政法是我们国家法律体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大家知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文件,在我们国家,我们的法律体系是由调整不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最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我们的法律体系有主要七个法律部门组成,这七个法律部门就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这七个法律门类当中,行政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行政法是由调整行政机关和相对人的相互法律规范组成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它在我们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行政法律制度》PPT课件
精选ppt
14
行政责任
含义:行政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
原则: 责任法定 责任与违法程度相一致
精选ppt
15
行政责任
❖
❖ 1. ❖ 2. ❖ 3.
❖
❖ 主要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 誉、消除影响,返还利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 为,履行职务,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纠正不当的
1.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以行政争议为处理 对象
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一种权利救济手 段
3.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由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提起,作为行使行政权的一方 当事人行政机关无权提起
4.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适用的原则和程序也 有许多相同之处
精选ppt
20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行政复议是由上一级行政机关对下一级行政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的审查,
作用:
规范和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规范 和约束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
精选ppt
3
中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法治原则
合法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
精选ppt
4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或 行政法治原则。 (1)行政职权必须给予法律授予才能存在; (2)行政职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 (3)行政授权、委托必须有法律依据,符合法 律要旨。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 过了《行政复议法》
精选ppt
18
行政诉讼
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 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 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 民法院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强化
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强化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强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强化不仅关乎政府治理的合理运作,也直接影响着公民的权益保障。
本文将从行政立法、行政程序和行政监督三个方面来论述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强化。
行政立法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由于行政法律制度的缺乏,导致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容易产生滥用和不当行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行政立法工作。
以《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为代表的行政法律制度陆续完善,为行政行为设置了明确的法律约束。
同时,制订了《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这些法律的出台,为行政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程序是行政法律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行政程序的规范和强化对于行政权的合法行使和行政效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行政程序的完善与强化一方面要求政府机关在决策、执行、裁决等环节中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为公民提供申诉和监督的途径;另一方面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提供信息、听证、参与决策等义务。
例如,我国于2004年颁布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过程中应当遵循的程序和原则,为公民提供了合理的参与和监督途径。
类似的行政程序规范旨在确保行政权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提高了政府的决策质量和效率。
行政监督是行政法律制度的最后一个方面,也是行政法律制度完善与强化的重要环节。
行政监督既是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也是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只有通过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才能有效遏制行政机关的滥用权力和违法行为。
我国在行政监督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2008年成立的国家监察机关,负责对公职人员的职权行使进行监督;同时,行政监察法规范了对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职务违法行为的监察和追责。
这些举措既加强了对行政行为的约束,又提高了公职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
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强化不仅使行政行为更加符合法治要求,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
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
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行政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管理社会事务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章和组织制度,以规范行政行为,并保护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行政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尤其是在现代法治国家的形成过程中。
古代的君主制国家往往由君主或统治者单方面决策,行政行为的规范也相对不足。
随着理性思维和政治体制的进步,行政法律制度开始逐渐建立,其中包括明确行政行为的授权范围、程序要求和责任追究等。
在现代社会,行政法律制度不仅是国家权力的规约,也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法律制度有助于提高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严格的行政法律程序要求和法定的行政权力范围限制,可以避免滥用职权、权力寻租等不当行为的发生。
同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可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行政法律制度为行政机关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通过法律的规定和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行政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规范行政行为的程序和方式。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错误,还可以为公民、法人和组织提供可预期的法律依据,确保各方利益的合法保护。
再次,行政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加强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
在现代社会,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日益重要。
建立健全的行政法律制度可以使行政机关的行为受到综合监督,确保行政机关的行为合法、公正并充分履行职责。
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有助于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公民和法人可以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提出申诉和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尽管行政法律制度的发展对保障行政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行政法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需要综合考虑法律水平、行政管理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行政法规 规章制度
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宪法规定,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定本行政法规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法规的适用范围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公民和法人单位,具体规定如下:(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时应当遵守本法规的规定;(二)公民应当合法、公正地履行其应尽的权利和义务;(三)法人单位应当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二章行政管理第三条国家机关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单位,行使行政管理权。
第四条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国家机关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事;(二)保证行政管理的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三)保障公民和法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条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应当严格执行法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遇到疑难问题应当及时请示上一级主管机关。
第六条行政管理涉及的事项应当在法定的程序和时间内办理完毕,不得拖延。
第七条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档案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归档和保存,以备查阅。
第三章行政审批第八条行政审批是国家机关行使行政管理权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当有明确的程序和规定。
第九条行政审批应当依法进行,不得违法挪用审批权限,不得变相审批。
第十条行政审批的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供申请材料,如有隐瞒、谎报信息,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第十一条行政审批的结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告知申请人,如有异议,可以申请再审。
第十二条行政审批过程中,应当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敲诈、压榨。
第四章行政处罚第十三条行政处罚是国家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的惩罚性措施,不得违法滥用行政处罚权。
第十四条行政处罚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符合法定程序;被处罚人有权知悉被处罚的理由和证据。
第十五条被处罚人有权提出陈述和申辩意见,有权申请复议和诉讼。
第十六条行政处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度和方式,不得违法滥用行政处罚权。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是指我国国家机关和行政机构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的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和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从行政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法的实施和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行政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点行政法律制度是指通过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进行约束、规范和监督的制度。
它确保了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维护了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
行政法律制度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性:行政法律制度以法律为基础,通过法律规范来确立行政机关的权力和义务,规范其行为。
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力,不能超越法律的范围。
2. 程序性:行政法律制度注重行政决策的公开、公平、公正,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遵循一定的程序,如听证、公示、复议等程序,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3. 监督性:行政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是指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机制,外部监督则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
二、相关法律法规我国行政法律制度建立在宪法的基础上,同时还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范了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审理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保障了公民和组织的诉讼权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程序、条件、撤销等问题进行了规定,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确保公民和组织对行政行为的不满可以通过复议途径予以解决,维护了合法权益。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程序和原则,维护了社会秩序。
三、行政法的实施与发展我国行政法的实施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理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引言概述:行政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维护行政权力合法性、保护公民利益的基础性法律体系。
本文将对我国行政法律制度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行政权力的法定性、行政机关的法定程序、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以及行政法治建设的现状。
正文内容:一、行政权力的法定性1.行政权力的定义及特点2.我国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基础3.行政法定程序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4.行政权力的限制机制5.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与行政权力的规范化二、行政机关的法定程序1.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能2.行政机关的权限与责任3.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和程序4.行政机关的法定程序保障措施5.行政机关的监督与责任追究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制1.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定义及涵义2.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法性基础3.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原则4.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范和标准5.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监督四、行政争议解决机制1.行政争议解决的概念和重要性2.行政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3.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4.行政赔偿制度的改革和优化5.行政争议解决的创新与发展五、行政法治建设的现状1.行政法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2.行政法治建设的现实困境和挑战3.行政法治建设的法律制度建设4.行政法治建设的制度机制建设5.行政法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前景展望总结:我国行政法律制度是维护行政权力合法性和公民权益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实践意义。
在行政权力的法定性、行政机关的法定程序、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制、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以及行政法治建设等方面,我国不断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和创新,为行政权力的规范化与行政法治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行政法治建设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通过加强行政法治建设,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简述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简述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是指中国政府对行政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体系。
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以下将对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进行简要描述。
一、行政法律体系的组成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由宪法、行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组成。
宪法是最高法律,确立了国家政权的机关、职权和对公民的基本权利。
行政法是宪法的补充,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成、职权、程序和责任等方面的规范。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行政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
二、行政法律体系的原则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遵循了一系列的原则,这些原则是确保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基本准则。
其中,平等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保证公民之间的平等地位,不得进行任何歧视。
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不得任意滥用职权。
公开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应当对公众透明,公民有权了解行政机关的工作情况、行政决策依据等。
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事务时要公正、无私、权责统一,不得违反公平正义。
三、行政法律体系的特点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法律面向全体公民,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的基本原则。
其次,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公民对行政行为的救济权利。
再次,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确保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公正性。
此外,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还注重与国际法、环境法、社会法等其他法律制度的衔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四、行政法律体系的监督机制为了确保行政法律体系的有效运行,我国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
首先,法院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机构,可以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判。
其次,行政监察机关是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监督机构,可以对不当行为进行检查、调查和追责。
此外,还有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等方式,以提高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总之,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是对行政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法律体系,它的建立旨在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
作为一名行政法律制度的学者,我认为行政法律制度是
指国家机构和政府公职人员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所遵循的法律规范体系。
这个体系主要包括行政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机制,以及行政权利和行政责任的界定等内容。
在行政法律制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行政法。
行政法
是国家机构和政府公职人员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遵循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的制定需要经过国家立法机关的制定和发布,由此产生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决定等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被依法执行。
行政法律制度还包括法律执行的机制和监督体系。
在法
律执行的过程中,司法机关是维护法律的最高机构,其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具有审判权。
此外,还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制度,用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行政法律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严格规定行政权利
和行政责任的界定。
行政权利是指国家机构和政府公职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的权利,如决策、执法、处罚等活动。
而行政责任则是指国家机构和政府公职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违法行使职权、滥用职权等。
总之,行政法律制度是国家机构和政府公职人员行使行
政管理职权所遵循的法律规范体系。
它包括行政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机制,以及行政权利和行政责任的界定等内容。
建立和完善行政法律制度有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在当今社会中,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为行政机关的运作提供了法律框架和规范,并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探讨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背景、原则和重要性,并分析其在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公正行政中的作用。
一、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背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指规范行政机关行为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
在过去,行政机关行为往往缺乏透明度和程序性,容易导致滥用职权、不公正和腐败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出台了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以确保行政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原则行政程序法律制度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公正行政和保护公民权益。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则:1. 公正原则:行政机关应当以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进行行政决策,不能偏袒某一方,必须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断。
2. 透明原则: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公众公告重大行政决策,并提供相关信息,确保公众对行政决策有足够的了解和参与。
3. 合法原则: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制。
行政机关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行政决策。
4. 保护权益原则:行政机关应当尊重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能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有权诉诸法律来维护其权益。
三、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重要性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对于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公正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通过明确规定行政机关的行为标准和程序,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确保了公民的诉求能够得到合理和公正的处理。
公民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行政机关履行其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促进了公正行政。
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透明、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行政程序法律制度通过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减少了滥用职权和腐败的可能性,保障了公民享有公正的行政服务。
最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增强了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依法进行,否则其决策和行为将被视为非法和无效。
中国古代行政法律制度
二 商朝的行政法律制度
商
商代实行宗法分封制,将所辖势力范围 划分为两个部分:内服由商王及其卿大夫直 接控制;外服由各地受封诸侯独立统治。
商代实行宗族国家性质,由王族,子族, 卿族,臣族等各级宗族组织构成。商王及其 王族地位最高,由王室分离出去者即为子族。 商王是王族的宗主,王族是天下同姓宗族的 大宗,“内服”卿大夫和“外服”诸侯则是 各支卿族,子族的宗主,身份世袭。
和为控制民众思想为主,愚民政国封建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时期。它 集历代行政法之大成,对行政 法典法规的制定更为系统化、 规范化。明清仿《唐六典》制 定了《明会典》与《清会典》。 “会典”之名始于明代,即典 章会要之意。
二 明清时期
《明会典》体例以六部官制为 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 事例。其记载有关章典制度, 凡明史所未载者,会典均有交 待。万历《御制重修明会典序》 中说:“辑累朝之法令,定一 代之章程,鸿纲细目,灿然具 备。”
夏
在夏启建立夏王朝之前,氏族首领职位的继 承总是通过“传贤”的禅让制解决的。夏启成为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国王之后,废弃了禅让制度, 实行了王位世袭的传子制度。夏朝从启到桀共16 王,其中14王为王权子继。王权世袭制的确立, 是中国古代行政法产生的重要标志。夏朝确立了 王权世袭制。夏代适应奴隶制的需要,随着权力 机构的建立,产生了最初形态的行政法制。夏时 期对政府机构的管理基本是以习惯法为主,“以 言代法”,以吏代法。
一秦
行政立法 a.关于普通行政事务的法规,如<<内史杂律>>,<<司空律>>,<< 效律>> b.关于户籍与赋税的法规,如<<傅律>>,<<徭律>>,<<戍律>> c.关于经济行政事务的法律,包括<<工律>>,<<均工律>> d.关于军事行政的法律,包括<<军爵律>>,<<中劳律>> e.关于司法行政的法律,包括<<捕盗律>>,<<封诊律>>,<<尉杂 律>>
法律基本知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而行政法作为法律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与个体权益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具有严密的体系和一系列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本文将重点探讨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不能凭借个人意志或行政机构的自由裁量进行任意行动。
法治原则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维护国家权威的重要保障。
2. 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行政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行为在执行过程中要公正、公平、公开,不能偏袒某一方或违背公民的正当权益。
公正原则是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力与权益的平衡点,有利于确保政府行政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公共利益原则公共利益原则是行政法的指导原则,它要求行政行为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保障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在行政活动中,政府必须主动追求公共利益,合理协调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从而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
4.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和程序,是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基本标准。
合法性原则保证了个人权益的法律保护,同时也保障了政府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行政法的基本制度1. 行政行为制度行政行为制度是行政法的核心制度之一,它规定了政府行政机关在履行职权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规则和程序。
行政行为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法行使、公正行使,并且需要经过合法的程序和程序。
2. 行政组织制度行政组织制度是行政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它规定了政府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运行机制。
行政组织制度旨在确保政府行政机关的运行规范和高效,保证政府机关的权力和责任依法制约、相互协作。
3. 行政裁量权制度行政裁量权制度是行政法的灵活性制度,它赋予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灵活的决策和裁量。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中国行政法律制度是指中国国家在行政管理和法律实施方面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法律规定。
这些制度和规定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革和完善。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权限,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作为最高法律文件,宪法对其他法律有着指导作用。
中国现行的宪法于1982年颁布,历经多次修正,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中,还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首先是《行政法》,它是对行政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基础。
行政法规定了政府部门的权限和职责,规定了公务员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行政法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另外,中国行政法律制度中还涉及到《行政机关法》和《行政诉讼法》。
《行政机关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确保政府部门的决策公开透明、权力依法行使。
《行政诉讼法》则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和维护的法律。
它规定了公民对政府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程序、条件和权利,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除了以上的法律法规,中国行政法律制度还包括了一系列关于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
例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它们是为了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的利益和权益而制定的。
在中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执行中,还设立了一系列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机构。
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依法履行行政行为。
法律机构则负责司法审判和法律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政府和法律机构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吸取其他国家行政法律制度的优点,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制度。
同时,也根据国内 external conditions情况的变化和法律实施的需求,对行政法律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
行政法律制度
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必须遵守和执行的法律规定。
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行政法律制度的概念、特点、重要性以及建设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政法律制度的概念行政法律制度是由行政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它确立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应当遵守和执行的法律规定。
行政法律制度以法律为基础,依法设定了行政机关的权限、程序、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则,旨在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保护公民权益,实现行政法治。
二、行政法律制度的特点1. 法律约束性:行政法律制度以法律为依据,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事,不能随意拟定规则或滥用职权。
2. 公正公平性:行政法律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要公正公平,不能偏袒某一方利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 程序规范性:行政法律制度明确了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程序和要求,对于行政决策、征收税费、行政执法等环节都有明确的程序规定,确保法律的实施过程合规合法。
4. 可操作性:行政法律制度要求规则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行政机关在具体工作中操作,使其行为更具可预测性,减少任意性。
三、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公民权益: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通过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防止滥用职权和侵害公民的权益。
2. 维护社会稳定:行政法律制度的实施可以减少行政失误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增强公众对行政机关的信任。
3.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行政法律制度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率,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减少行政决策的主观随意性,提高行政效能。
4.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行政法律制度的健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能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四、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方向1. 系统性建设:加强行政法律制度的系统性建设,形成行政法律制度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体系,保证法律规范的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行政法律制度教案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我国的行政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几项重要的行政法律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一、行政法概述二、我国的几项行政管理规定教学重点:一、行政行为二、行政处罚法律制度教学时间:2课时▲第四章行政法律制度▲第一节行政法概述▲第二节我国的几项行政管理规定▲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一)行政法的概念▲●1、什么是行政▲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
▲●2、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过程中所发生的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行政机关内部、行政机关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行政机关与个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称。
它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部门。
▲●(二)行政法的任务▲实现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的任务是通过对行政关系的法律调整,确认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保障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正确、合法、有效地行使职权,防止其越权和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并通过行政法制监督,追究违法者的行政责任,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国家公务员和公民的行政法律意识,真正实现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全部行政法规范,指导国家行政机关活动的行政法规基本准则。
●图片:海关行政法基本原则有两个:▲●1、合理性原则指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的行为应当合情、合理、恰当、适度。
其内容是:行政行为必须符合行政立法的目的;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合乎情理;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即应考虑相关的因素,而不考虑无关的因素。
▲●2、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包括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
亦称依法行政原则或行政法治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取得、运用和存废,必须符合法律,不能与法律相冲突。
该原则的主要内容是:行政职权的取得、变更和消灭要有法律依据;一切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行政法律主体都应严格依法行政,不得超越职权,不得享有法外特权;一切违反行政法规或者越权的行为都是无效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主体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一)什么是国家行政机关▲●1、什么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亦称国家管理机关,简称政府,是指依照法律设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目标和任务,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贯彻权力机关的法律和决定,不能将其混同于独立行使职权的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更不同于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2、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分为宏观体系结构和微观内部结构两个部分。
我国行政机关的宏观体系从最高层到最基层为:(1)国务院(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3)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4)县级市、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图片:发票清理检查●图片:查获摩托车(5)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上述各级人民政府中,国务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级人民政府。
我国行政机关的微观结构,即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一层级都设立了若干工作部门。
它们之间是分工、合作、平等和协调的关系。
▲(二)什么是国家公务员▲1、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亦称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指代表国家或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员。
根据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在我国,公务员指的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国家公务员的类型国家公务员可分为:▲●(1)政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即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
他们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及通过正式任命,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主要承担行政决策和行政指挥的重大责任,对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
▲●(2)业务类公务员业务类公务员,即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除政务类公务员以外不含工勤人员的在编人员。
他们是国家公务员的主体,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占绝大多数,是政府职能的实际执行者。
他们的任用必须通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择优录取,实行常任制。
这类公务员同政务类公务员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是密切联系、互相配合、通力合作、相互交流的关系。
▲3、国家公务员录用与管理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录用和管理也作了规定。
公务员的录用与管理经过八个环节。
●图片:国务院总理●图片:工商执法人员▲(1)录用国家行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
▲(2)考核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由专门的机构按一定程序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对公务员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依据。
▲(3)奖励国家行政机关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着成绩和贡献以及有其他事迹的国家公务员给予奖励。
奖励要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并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惩戒国家公务员因违纪行为,未构成犯罪的,或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暂行条例具体列举了应受处分的14种违纪表现。
如果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也可以免于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
▲(5)升降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包括晋升和降职。
职务晋升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一般应按规定的职务序列逐级晋升。
国家公务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或者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予以降职。
▲(6)培训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培训分为对新录用人员的培训;晋升职务的任职培训;根据专项工作需要的专门培训和在职公务员的更新知识的培训。
国家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是其任职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
▲(7)交流国家公务员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也可以与其他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调动和交流。
交流形式有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
其目的是使公务员在不同的工作部门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以防止共同作弊和搞裙带关系等弊病发生。
▲(8)回避回避是指国家为保证公务员廉洁奉公,公正执行公务,对与公务员本人有特定关系的人和事有所限制的一种制度。
回避分为职务回避(又叫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两种。
职务回避,即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个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公务回避,即当国家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涉及本人或者涉及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
另外,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但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国家公务员除外。
▲三、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分类▲1、行政行为的概念▲行政行为,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其外部行使公共权力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这里不包括行政组织系统内部基于行政隶属关系、按照行政组织原则处理内部事务的行为,即内部行为;也不包括行政机关以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身份和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所进行的行为,即民事行为;也不包括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以及以政府的名义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行为,即政治行为。
▲2、行政行为的类型行政行为按照规范对象的特点,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1) 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普遍的、不特定的对象所作出的行政行为。
它又可分为行政机关的▲立法行政行为和除行政立法行为以外的▲其他普遍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贯彻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针对特定的、个别的对象而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
它在法律上可分为▲行政决定、监督检查、强制执行、行政处罚等。
下面通过一道习题加深大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理解:▲下列那些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A.市政府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B.市政府给某甲颁发生猪屠宰标志C.工商局吊销某乙的营业执照D.卫生避吊销某丙的卫生许可证▲(二)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1、设定权利和义务▲●2、撤销权利和免除义务▲●3、赋予能力和剥夺能力▲●4、变更法律地位▲5、确认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或行为的合法▲●6、赋予特定物以法律性质等。
▲●(三)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三个方面:▲(1)确定力即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2)约束力即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相关人员的约束效力,包括对行政机关自身的约束力和行政相对人的约束力。
▲(3)执行力即行政行为成立后,行政机关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完全实现的效力。
▲第二节我国的几项行政管理法律规定▲一、国家安全和保密法律规定●▲(一)国家安全法▲1、国家安全法的产生●图片:营业执照●图片:查封仓库●图片:为合法经营户挂牌●图片:发证●图片:专利●图片:资格证书●图片:队伍▲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个国家安全法,是一部重要的行政法律。
为了实施该法,1994年5月10日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实施细则》。
▲2、主要内容我国国家安全法共有5章34条,主要内容有:▲(1)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类型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外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行为,属于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①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②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的行为;③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的行为;④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行为;⑤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国家对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2)规定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它和公安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维护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