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课件
第一篇 船舶原理

第一章船舶基本知识⏹第一节船舶浮性⏹第二节船舶的重量与容积性能⏹第三节船舶静水力资料及应用⏹第四节船舶吃水及水密度修正⏹第五节船舶干舷及载重线标志⏹第六节货物的亏舱率和积载因数⏹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了解与货物运输有关的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学会使用船舶静水力资料和载重线海图。
⏹重点:船舶的重量性能、容量性能和载重线标志概念,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及其使用,船舶吃水计算,载重线海图使用,亏舱率、积载因数和自然损耗率概念。
⏹难点:⏹平均吃水概念。
第一节船舶浮性船舶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的漂浮能力叫做船舶性(buoyancy)船舶是浮体,决定船舶沉浮的力主要是重力和浮力。
其漂浮条是: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两力应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
船舶重力即船舶的总重量。
船舶浮力是指水对船体的上托力,根据阿基米德定理,船舶浮力大小等于船体所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
⏹船舶重力,通常用W表示,它经过船舶重量的中心,也叫重心(G),其方向垂直向下,船舶重心G的位置是随货物移动而改变;船舶浮力,通常用B表示,它经过船舶水下体积的几何中心,也叫浮心(C),其方向垂直向上,船舶浮心C的位置是随水线下船体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所示。
⏹船舶重力(W)和浮力(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重力与浮力又是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这时船舶就平衡漂浮在水面上。
如果增加载货,重力增大船舶就会下沉,使吃水增加,浮力也就增大,直到浮力和重力又相等,船舶就达到新的平衡位置;同样,若重力减少,船舶上浮,也会到达另一新的平衡点。
⏹船舶的平衡漂浮状态,简称船舶浮态。
船舶浮态可分为四种。
1.正浮状态是指船舶首、尾、中的左右吃水都相等的情况。
⏹。
2.纵倾状态是指左右吃水相等而首尾吃水不等的情况。
船首吃水大于船尾水叫首倾;船尾吃水大于船首吃水叫尾倾。
为保持螺旋桨一定的水深,提高螺旋桨效率,一航未满载的船舶都应有一定的尾倾。
A 首倾B 尾倾C3、横倾状态是指船首尾吃水相等而左右吃水不等的情况,航行中不允许出现横倾状态。
船舶原理课件课件

初稳性的影响因素
船型、装载状况、风浪等都会影响船舶的初稳性。
3
初稳性与横摇周期
初稳性越高,横摇周期越长,船舶的舒适度越高。
03
船舶阻力与推进
船舶阻力
船舶阻力定义
船舶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碍其前进的力。
阻力产生原因
由于船舶与水之间的摩擦、冲击和粘性作用, 以及船体形状造成的水流分离现象。
船舶的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
经济航速定义
经济航程定义
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航程,耗油量最少 的航速。
在一定油量或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航 程最远的航速。
影响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的因素
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的确定方法
船舶类型、船体设计、推进系统、货物类 型等。
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运营条件 进行选择。
04
B
C
D
通风机工作原理
通风机是用于向船内提供新鲜空气或排除 污浊空气的机械设备,确保船员生活和工 作环境的舒适和卫生。
压缩机工作原理
压缩机是一种使气体压缩并提高其压力的 机械装置,将低压气体转化为高压气体。
船舶管路系统
船舶管路系统概述 船舶管路分类
阀门的作用与分类 附件的作用与分类
船舶管路系统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船舶管路、阀门、 附件等。
02
船舶浮性与稳性
浮性原理
浮性原理
船舶在水中能保持漂浮状态,是由于船舶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浮力 与船舶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船舶保持平衡。
阿基米德原理
船舶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排开水的重量相等,即船舶受到的浮力大小 等于船舶所排开水的重量。
排水量
船舶原理第章课件

船体型线图上还绘有上甲板边线(上甲板和船体 型表面的交线)。
纵剖线、横剖线和水线虽然是分别画在三个投影 面上,但它们的位置却都是相互对应的,即在任 何投影面上的任何一点,都应能在另两个投影面 上找到它的相对应点。
完整的型线图还包括主尺度及主要参数和型值表。 船舶原理第章课件
3、型深 型深(D):指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龙骨上
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船舶原理第章课件
主尺度
4、型吃水(d)——是船舶浸沉深度的一个度量。
为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平均吃水dm;首吃水df;尾吃水da;吃水差t 。 平均吃水 dm=df+da∕2 吃水差 t = df- da
抗沉性
操纵性(航向稳定性、回转性 )
船舶原理第章课件
第一章 船舶形状及近似计算
§1-1 主尺度、船型系数、尺度比 §1-2 船舶型线图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船舶原理第章课件
三个基准面
中线面XOZ平面——它将船体分为 左右舷两个对称部分的纵向垂直 平面,是量度船体横向尺度的基 准面。
5、垂向棱形系数——表征排水体积沿船舶垂向的分布
情况。其数值大即水线面面积小,则表示其排水体积沿吃
水方向分布均匀。
对于同一船舶的船体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数值最 大,棱形系数数值较小,方形系数数值最小。
水线面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方形系数为独立无 因次系数,而棱形系数和垂向棱形系数可以从前 三者导出。
船舶原理第章课件
船型系数
面积系数 水线面系数
CW
AW LB
中横剖面系数
CM
AM Bd
式中:AW——水线面面积;AM——中横
剖面浸水面积;V——排水体积。
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共10张PPT)

船舶制动能力是指船舶在某一船速下,主机停车或 倒车以后,船舶对主机工况的反应能力。它可用主 机停车或倒车后船舶对岸相对静止所需的时间和船 舶滑行距离的长短来衡量。
第二节 旋回圈要素与船舶操纵性的关系
船舶在定速直航状态下,操某一舵角(一般为满舵), 船舶将作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复合运动,称为旋回运 动。船舶作旋回运动时重心运动的轨迹,称为旋回圈。 旋回圈几何特征是:
2)操舵时间 据1974年SOLAS公约规定,船舶主操舵装置应具备在船舶最大
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船速航行时,将舵从一舷的350转至另一 舷的350,或且从任何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应不 超过28s;一般情况下,由正舵至一舷350为止的时间约15s左 右。内河船舶装备机动舵机,当L﹥30m时其主操舵装
性差得多。因此,方形系数越大,旋回性越好,旋回圈直 任何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应不超过28s;
第六页,共10页。
置由一舷350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要求不大于20s;在 急流航段,要求不大于12s;操舵时间越短,即转舵速度 越快,进距越小,舵效越好。
3)舵面积系数(μ) 实际操船中,可以通过控制增减船速来调整旋回圈的大小。
横距是指船舶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某一角度时,船舶重心向操舵一侧偏横向移动的距离。
插入图1-1(船舶操纵75页)。
(Cb≈0.6)比方型系数较大的肥大型船(Cb≈0.8)旋回 一般15°舵角旋回时与操满舵相比,旋回初径可能将增加到130﹪~170﹪,而掉头时间则可能增加到140﹪左右。
据1974年SOLAS公约规定,船舶主操舵装置应具备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船速航行时,将舵从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50,或且从
船尾侧面积较大的船舶,旋回圈直径较大。
船舶原理浮性专题培训课件

(4)结构材料 如普通钢、高强度合金钢、铝合金、玻璃钢等
2-10
2、舾装重量Wf的分析
• (1)与船的排水量和主尺度有关的重量; 如船舶设备及系统,包括锚、舵、系泊、消防、管系及油漆等
• (2)与船员或旅客人数有关的重量 如舱室木作、家具、卫生设备、救生设备
2-14
§2—3 排水量和浮心位置的计算
• 排水体积和排水体积形心坐标的计算是根据型线图和型值表 来进行的。
• 基本内容: 1、在计算船舶的排水体积时,用若干个与任一坐标平面平
行的平面把船舶水下体积分割成若干个薄层微体积,算出这 些薄层微体积并求其总和,即船舶的排水体积;
2、计算排水体积形心坐标时,要先算出薄层微体积对某一 坐标平面的静矩,并求出这些静矩总和,然后将其总和除以 排水体积,即得排水体积的形心距该平面的距离。 • 计算方法有两种: 1、水下体积沿轴垂向分割;
船舶自正浮状态向左舷或右舷方向倾斜的一种浮态。ox轴是 水平的,中纵剖面与铅垂面成一角度,即正浮时水线面与横倾后 的水线面的夹角 (横倾角 Angle of transverse inclination ) 船舶横倾的大小以横倾角表示 有正负:
正值,右舷方向横倾;
负值,左舷方向横倾。
W
Weight)
量 的 总 和 就 是 船 的 载 重 量 。 ( Displacement
船舶排水量=空船重量LW+载重量DW
2-8
备注:
• 1、船体钢料重量Wh的影响因素分析
Wh含船壳板、甲板、舱壁、首尾柱、上层建筑等各部分钢板和型材的重量
(1)主尺度以及船型系数
a. 船长L
影响最大。
船舶原理-第一章-船体几何要素及近似计算课件

第一节 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
备注
选择各个要素的基本出发点 (1)船长L:浮力、总布置(舱容及布置地位)、快速性; (2)船宽B:浮力、总布置(舱容及布置地位)、初稳性; (3)吃水T:浮力以及螺旋桨有适宜直径; (4)方型系数CB:浮力和快速性 (5)型深D:对于载重型船舶:规范规定的最小干舷和舱容 要求决定;对于布置地位船:上甲板以下各层甲板间高度以 及舱室高度。从增加舱容的角度,以增加型深最有利,因为 对船体重量的影响最小且不影响快速性。
船体水线以下排水体积的肥瘦程度 4. (纵向)棱形系数 (Prismatic coefficient)
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
第一节 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
二、船型系数
5.垂向棱形系数 (Vertical prismatic coefficient)
排水体积沿吃水方向的分布
船型系数举例
a:CWP=1;Cm=0.5; CB=0.5;CP=1;CVP=0.5
船舶原理
绪
论
一、船舶原理的重要性
u 船舶原理是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 基础课程,是研究船舶航行性能的一门学科。 u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u 后续课程: 《船舶设计》《造船生产设计》等
绪
论
二、船舶原理研究的内容(六大航行性能)
船舶静力学 船舶动力学
1.浮性 2.稳性 3.抗沉性 4.快速性----推进和阻力 5.耐波性性(适航性) 6.操纵性
求曲线下相邻两个纵坐标之间所包围的面积。
第二节 船体近似计算法
四、数值积分法在船体计算中的应用 1.水线面计算
第二节 船体近似计算法
船体近似计算法练习
(1)用新浦生第一法求曲线OB下面积 (2)用新浦生第二法和[5,8,-1]法求曲线CB下面积
船舶原理

稳心半径表达式的使用范围:θ<10°~15°
四、稳性半径表达式
稳性半径表达式推导:
由于横倾后出水三角体体积v2的浮心k2移至入水三角 体体积v1的浮心k1位置。根据平行力移动原理和等容条件, 则有: v1·k2k1 =V·BB1 设横倾角为无穷小dθ,有: k2k1=k2o+ok1 计及上式和等容条件,则有:
动稳性——指船在计及及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稳性。 4、按其船舱状态分 完整稳性——船舱为完整状态的稳性;
破舱稳性——船舱为破舱进水状态的稳性。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M
稳定平衡状态——微倾后W和D组成稳性力矩,其特点
为G点位于M点之下,GM取正值,船舶具有稳性, 即船舶具有抵御倾斜的复原力矩。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M
随遇平衡状态——微倾后W和D作用于同一铅垂线上,其特
征为G点和M点重合,GM = 0,船舶处于中性平衡,既 无稳性力矩又无横倾力矩,船舶同样不具有稳性。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不稳定平衡状态——微倾后W和D组成横倾力矩,其特
征为G点位于M点之上, GM取负值,船舶不具有稳 性,即船舶具有横倾力矩。
BB1=(v·k2o +v·ok1)/V
入水: v·ok1 = dθ∫( 1/3)Y3dx= dθ·i1
出水: v2·k2o = dθ∫ ( 1/3)Y3dx= dθ·i2
BB1=dx(i1+i2)/V=dx·Ixf,由图可见:r= BB1
/dθ 将BB1式代入即得稳性半径公式
r I xf
lF 2 y3dx
船舶原理
船舶原理
第四章 稳性
§4-1 稳性及其分类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4-3 初稳性方程式 §4-4 稳心半径及其与船形的关系 §4-5 初稳性方程的应用---船内问题 §4-6 初稳性方程的应用---少量、大量装卸问题 §4-7 静稳性图、横倾力矩 §4-8 静平衡和动平衡 §4-7动稳性图 §4-8 稳性衡准
船艇操纵基本原理PPT课件

(三)、流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 船舶在河流中航行时,还受到自然水流的影响。水 流有均匀性水流和非均匀性之分。在均匀性水流水 域中,船舶的航速等于船速与流速的矢量和,同时 船舶受流影响易偏离计划航线,需作流压差修正。 在非均匀水流水域中,船舶会产生较大横移和首摇。
第34页/共42页
1、均匀性水流对船舶操纵性影响
(一)、概念
什么是舵: 舵是船舶操纵的重要设备,操舵者通过操舵可以使 船舶保持或改变其航向,达到控制船舶方向的目的。
第1页/共42页
(二)、舵压力 (1)、舵压力产生的原理。
船舶正舵航行时,舵叶两侧的流速对称相等,不 产生压力。当操其某一个角后,在舵叶周围,除有平 行流外,还存在附加环流,平行流和附加环流两者间 的流向相反,使流速下降,压力增大,这样,在舵叶 两侧产生压力差。
第28页/共42页
四、影响船舶操纵性能的因素
(一)、浮态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 浮态是指船舶漂浮在水面上的状态,包括有正浮 (满载、空载)横倾和纵倾等状态。船舶以各种 不同浮态航行时,引起作用于船体上各种能力的 变化和出现新的能力,使船舶的操纵性能发生变 化。
第29页/共42页
(1)、船舶吃水变化对操纵性能的影响 在港内操纵,一般要早用舵、早回舵、用大舵。在实 际操纵中,重载船应舵慢,常有迟钝的感觉。旋回圈 直径较大,旋回性较差。另外,吃水深、排水量大, 则惯性大、冲程打,在靠泊时,应及早慢车和停车。 (2)、横倾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 当船舶存在横倾时,其入水体积形状的左右对称性被 破坏,因而改变了左右舷各种作用力的对称性,使船 舶偏转。 (3)、纵倾对船舶操纵性能的影响 1)、纵倾与船的重心位置有关 2)、船舶的纵倾与船体水线下侧面积的形状有关。
1)、机动阶段
船舶原理PPT课件

半径也为迹是以
始水线面积对其
稳心M为圆心,以 r为半径的一段圆弧。
过漂心倾斜轴的 面积惯矩与排水
稳心的几何意义:浮心移动轨迹的曲率中心;
体积之商。END 稳心的物理意义:两相邻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稳心半径表达式的使用范围:θ<10°~1514°
船舶原理
船舶原理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四章 稳性
§4-1 稳性及其分类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4-3 初稳性方程式 §4-4 稳心半径及其与船形的关系 §4-5 初稳性方程的应用---船内问题 §4-6 初稳性方程的应用---少量、大量装卸问题 §4-7 静稳性图、横倾力矩 §4-8 静平衡和动平衡 §4-7动稳性图 §4-8 稳性衡准
M S DgGZ
W1
Z
MS=DgGMsin
L
式中:GM——初横稳性高度,简称初稳性高度。
GZ——稳性力臂,是重力W和浮力D两作用线之间的垂距。
θ——横倾角
由初稳性方程式可知:GM
越大
Ms
就越大,该船的稳性就越好。 10
§4-3 初稳性方程式一、初稳性方程式
在微倾条件下,稳 性力矩可表示为:
M S DgGZ
W1
Z
MS=DgGMsin
L
根据稳性力矩与初稳性高度的关系可知:初稳性高度增大对初 稳性的提高是有利的,但是初稳性高度过大会使船舶摇摆 激烈,对船舶的使用和航海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故初稳 性高度要控制适中。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B1 BB 1 BM
Ix BB1
Ix BB1
l r
Ix r BM
横稳性半径
3-9
关键:惯性矩 I x
Ix
水线面对x轴的惯性矩
2 2 3 I x L y dx 3 2
L
y
dy
dx
O
x
ddIx y dxdy
2
dI x
y
G1M GM W1i x
结论:自由液面的存在对船舶初稳性不利。
二、减小自由液面对稳性高的影响
G1M GM
ix
减小船的初稳性高 ,降低了船的初稳性
自由液面面积越大,ix亦很大,为了减小自由液面对初稳性的不
利影响,使自由液面的面积惯性矩ix尽量小,所以在船内设置纵 向舱壁。 1 如设置一道纵舱壁 ix lb 3分成两部分
§3-9 船舶倾斜试验
一、试验的目的
确定船舶的重量及重心位置 二、试验的原理以及方法
GM KB BM KG
由tg pl 初稳性高可写成 GM Pl GM tg 测量出横倾角可求出GM
已知移动重量P, 横向移动l ,
Z
B
, BM 由静水力曲线图中得出
3-13
四、稳性高公式
初稳性高公式 纵稳性高公式
GM KB BM KG
GM L KB BM L KG
3-14
关于初稳性高度的讨论
初稳性高度是衡量初稳性的重要指标
GM 的大小决定了复原力矩的大小
初稳性高度的三种情况
GM 0 GM 0 GM 0
在纵中剖面上的三个点的位置关系
个横倾角,从而减少了甲板进水角的 ,对船舶稳性是不利的。
三、纵向移动
tg
px 2 x 1 GM L
3-23
四、任意位置的移动
§3—6装卸载荷对船舶 浮态及初稳性的影响
一、装卸小量载荷(P<10%排水量)的影响
船舶任意位置装卸载荷,会使船的吃水发生变化,并产生横 倾和纵倾。 分两个步骤: ①假定载菏装载的位置在水线面漂 心的垂直线上,只改变船舶 的平均吃水和稳性高,而不产生横倾和纵倾; ②移动到指定位置,发生横倾或纵倾。
沿船长取dx一小段,其体积 dV1 整个入水楔形体积 V1
L/2
L/2 1 1 2 y1 tgdx tg y12 dx L / 2 2 L / 2 2 L/2 1 2 同理:出水楔形体积为 V2 tg y2 dx L / 2 2 因为等体积倾斜 L/2 1 L/2 1 2 2 y dx 1 L / 2 2 L / 2 2 y2 dx
y
y 2 dy dx
2 3 y dx 3
四、纵稳性
R BM L
2 I L I AWX F
I yf
IL
dI yo x ydx
2
y
x
dx
F
·o
x
I yo
L
2
L
x ydx
2
I yf I yo AW x
2 f
2
3-10
§3-3 初稳性公式
一、物体的平衡状态
3-11
二、船舶的平衡状态
M R G M Sin
1、 稳定平衡(a图) 2、不稳定平衡 (b图) 3、 随遇平衡 (c图)
重心G在稳心M之下 重心G在稳心M之上 重心G与稳心M重合
GM 0
GM 0
GM 0
3-12
三、初稳性公式
M R G M Sin
d ( P)G1M 1. sin GM . sin P[ Z (d )]. sin 2
三、装卸大量载荷
船上增加或卸除大量的载菏(超过排水量的 10%)上面公式对船舶稳性及浮态的影响就不 够准确了,这是因为船舶吃水变化较大,新水 线与原水线面面积漂心经置等差别较大。 要根据静水力曲线图 研究 排水量△曲线 浮心坐标xb及zb曲线 漂心纵向坐标xf曲线 横稳性半径BM曲线 3-27 每厘米的倾力矩MTC 曲线
三、试验步骤
测量横倾角度
P 1 P2 P 3 P4 为形成足够的倾斜力矩 20 40 摆捶来测量首、中央、尾设2 3个摆锤 移动总重量为( 1 2) %,移动的距离L
3 B 4
四、注意事项
1、风力不大于2级,晴天,地点应选在静水的遮蔽处所,尽可能
则:
GM1 KB1 BM1 z g1 tg py ( p )GM1
M T ( p)(xg1 xb1 )则:t
d F d1 ( dA
MT 100MTC1
L t xf ) 2 L L t d1 ( xf )
§3-7自由液面对船舶初稳性的影响
二、装卸小量载荷新的初稳性计算
初稳性高 1、
P d AW
G1M 1 G M P d [d Z GM ] P 2
M R ( P)G1 M 1 sin
M R GM sin P CA sin
d d GM 2
中和面
3-25
2、复原力矩
使船首正对风向和水流方向,最好在坞内; 2、不妨碍船的横倾,系泊缆绳全部松开。 3 、自行移动的物体应设法固定,机器停止运转,试验无关的人 员均应离船,在船上的人员都应固定,不能随意走动。 4、船上的液体舱柜抽空或者注满,消除自由液面的影响。
L/2 1 1 2 2 y dx 以及 L / 2 2 1 L / 2 2 y2 dx分别表示水线面WL 在轴线O — O两侧的面积对轴线 O — O的静矩 L/2
结论:两等体积水线面的交线0—0必须通过原水线面WL的漂心。
该结论同样适合船舶发生纵倾的情况
二、浮心的移动
1、重心移动原理
2
1 b 1 lb 3 ix 2 l 12 2 4 12 等分后自由液面对稳性 的不利影响可减小至 1 4
3
结论:
设置n 1道舱壁(n等分), 影响将减小到原来的 1 n2
§3-8悬挂重量对稳性高的影响
pl G1 M GM
M R1
pl GM sin pl sin (G M ) sin
稳心M 稳性系数
重心G
浮心B
GM
3-15
思考题:
正三角形截面的实心船舶,其密度为ω 1,
在密度为ω 2的液体中航行,问:ω 1与 ω 2满足什么条件,此船舶保持稳定平衡?
ω1
ω2
3-16
§3-4 船舶静水力曲线
一、曲线内容
1、静水力曲线图全面表达了船舶在静止正浮状态下浮性和稳性要 素随吃水变化的规律。 2、15条曲线内容
初稳性(或称小倾角稳性 ——指倾斜角度小于10度~15度和上甲板边缘
开始入水前的稳性; 大倾角稳性 ——一般指倾角大于10度~15度或上甲极边缘开始入水后的 稳性。 划分原因:小倾角稳性可引入某些假定,既使浮态计算被简化,又能较 明确地获得影响初稳性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规律。
所有纵稳性问题都属于小倾角范畴,因为纵稳性力矩大于横稳 性力矩,所以不可能因纵稳性不足而导致倾覆 。
第三章 初稳性
本章要点:
1、初稳性概念,初稳性高度,初稳性公式、 船舶稳性指标及判断方法。 2、静水力曲线计算及绘图。 3、载荷的移动和装卸,自由液面等对船舶 浮态及初稳性跟影响。 4、船舶倾斜试验目的及原理。
§3-1
一、稳性概念
稳性概述
1、定义:船舶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 能自行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3-3
三、倾斜力矩、复原力矩
1、倾斜力矩的来源
(1)风浪的作用; (2)船上货物的移动;
(3)旅客集中于某一船舷。 (4)拖船的急牵,火箭的发射
2、复原力矩
复原力矩大小取决于排水量、重心高度、浮心移动的距离等 因素。
3-4
§3-2,浮心的移动,稳心及稳心半径
讨论稳性问题
(1)需要确定倾斜水线的位置。 (在利用符拉索夫曲线进行计算在纵倾状态、横倾状
二、船舶静水力曲线图
§3-5重量移动对 船舶浮态及初稳性的影响
当船舶上的重量移动时,船舶的排水量虽然保持不变,但其浮态 和初稳性是变化的。
研究思路:先将船舶上的重量移动分为垂向、横向以及纵向移 动,最后研究任意位置的移动。
一、垂向移动
GM 1 GM PZ来自2 Z1 同理:
1、稳定平衡状态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当它倾斜时,不倒翁的重力与桌面反作 用组成力偶。使不倒翁恢复到原来的站立位置,说明不倒翁具有 良好的稳性。
2、中性平衡 皮球是一个球体,重心经于其中心由于桌面反作用力总是通 过皮球重心周围。皮球在受外力滚动后,滚到哪里就停在哪里。 即皮球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3、不稳定平衡状态 铅笔的重心较高,其重力与桌面的反作用力组成力偶,使铅 笔继续倾斜,直到倾倒,说明铅笔的稳性不好。
G1M L GM L
结论: 重量垂直向上移动,提高船的重心,初稳性高减小,对稳性不利。 重量垂直向下移动,隆低船的垂心,初稳性高增加,对稳性有利。 所以,隆低船的重心是提高船舶稳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横向移动
tg
GG 1 GM
Py 2 y 1 GM
结论:重量的横向移动,不改变横稳性高,但是使船舶产生了一
作业:P63 一、2、3、4、7、16 二、5、9
装载后的排水量 1 p
装载后的重心位置 x g1 z g1 x g p x p z g p z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