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中医养生格言大全
中医格言120句

中医格言120句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其中,许多言简意赅的中医格言,蕴含着深刻的医学哲理和实践指导意义。
以下为您呈现 120 句中医格言: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要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措施。
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说明自身正气充足,外邪就难以侵袭。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指出邪气能够侵袭人体,是因为人体正气虚弱。
4、“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意味着阴阳平衡协调,人体精神状态才正常。
5、“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提醒要仔细观察阴阳的变化进行调理,以达到平衡为目标。
6、“心主神明,肺主气,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主藏精。
”明确了五脏的主要功能。
7、“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形象地说明了肺脏的脆弱性。
8、“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强调了肾和脾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9、“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表明五脏与五官的密切联系。
10、“胃为水谷之海。
”突显了胃在消化食物方面的关键作用。
11、“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说明六腑需要保持通畅和下降的功能正常。
12、“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阐述了气与血相互依存的关系。
13、“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指出气血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
14、“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简洁地说明了疼痛产生的原理和治疗原则。
15、“风为百病之长。
”表明风邪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16、“寒主收引。
”形容寒邪具有收缩牵引的特性。
17、“暑多挟湿。
”指出暑邪常常与湿邪相伴。
18、“燥易伤津。
”强调燥邪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
19、“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说明湿邪的性质和危害。
20、“火性炎上。
”描绘了火邪向上蔓延的特点。
21、“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强调疾病治疗要趁早,病情越重越难治。
中医名家养生名言

1.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3.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
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
4.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
5.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6.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心气养身。
7.脏腑胃肠,常令宽舒。
其气流行,其血畅通。
各种器官,功能平衡。
身健神安,百病不生。
恣纵口服,煎炸烤烹。
香甜肥腻,悦人口食。
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8.《忱中方》日:怡养之道:勿久行、久坐、久卧、久言,不能强食,亦忘忧苦愁哀,饥则食,渴乃饮,食止行百步,夜勿水之性不杂则清,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
9.风者,百病之始也。
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10.养生之道,至暮夜而虚其腹,元气所以运转不穷。
11.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12.物质是养生的基础,精神是养生的支柱,科学是养生的法宝。
要有正确的养生观,开创人生第二春。
13.养生莫善于习动,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4.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
必精而专,始能
由博而约。
15.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
1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17.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中医养生谚语

中医养生谚语01、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02、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03、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04、哭一哭,解千愁。
05、怒伤肝,喜伤心,悲忧惊恐伤命根。
06、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07、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08、垃圾食品危害多,远离方能保健康。
09、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1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11、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12、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13、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14、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15、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16、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17、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18、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19、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0、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1、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22、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23、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24、要想健康快乐,学会自己找乐。
25、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26、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27、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8、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29、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30、笑一笑,十年少。
31、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2、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3、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34、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35、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6、性格开朗,疾病躲藏。
37、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38、坐有坐相,睡有睡相,睡觉要像弯月亮。
39、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0、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4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42、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43、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44、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45、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46、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47、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48、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49、先睡心,后睡眼。
50、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51、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中医名言警句

中医名言警句1. 疾病从口入,药物从口出。
2. 天人合一,阴阳调和。
3. 治病先治心,调心养体。
4. 治未病,重在养本。
5. 真正的医学,不在于治疗疾病,而在于调整身体平衡。
6. 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治之人。
7. 养生之道,重在平衡。
8. 养生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保持健康。
9.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10. 疾病不在于病,而在于人。
11. 集中精力,把病治好。
12. 思考源头,处理根本。
13. 病愈了,不可忘记养生之道。
15. 病人要自我管理,医生是协助者。
16. 快则错,错则快。
17. 治疗疾病,首先要掌握真实病因。
18. 一日之计在于晨,养生之道亦然。
19. 病人强则病可治,弱则难治。
20. 病人的状态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21. 中西医结合,治病更有效。
22. 不生病,不贪口。
23. 非亲非故,患难见真情。
25. 小病不治,就会成大病。
26. 病的本质,是身体的平衡失调。
27. 利他利己,二者都要。
28. 病并非不治之症,而是需要用心治疗。
29. 防病先防心,不要让情绪失控。
30. 病苦可以解除,病者不可胜任。
32. 知行合一,才能健康长寿。
33. 保持平衡,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4. 择医要慎,不要迷信偏方。
35. 病情严重时,需要及时就医。
37. 人生如夏花,要及时珍惜。
38. 在健康理念上,不断前进。
40. 中医的养生之道,适合所有人。
中医养生最经典的一句话

1.中医养生,遵循自然之道,调和阴阳平衡,健康长伴左右。
2.中医养生,以自然之法,享健康人生。
3.治未病,调气血,中医养生之道,守护家人健康。
4.气血调和,阴阳平衡,中医养生,健康之源。
5.中医养生,让您远离疾病,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
6.中医养生,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从今天开始。
7.中医锦句:养生先养气,养心先养身。
8.气血通畅,筋骨强健,中医养生,扶正祛邪。
9.固本扶元,培补元气,中医养生,健康无虞。
10.五脏六腑,经络畅通,健康养生,长寿相伴。
11.中医金句七:动则生阳,静则生阴。
这句话指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
阳气,而静养则可以减少身体的阴气,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12.中医锦句: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13.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14.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15.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枸杞入肝、肾经,具有养阴补血、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的功效。
中医养生格言警句

中医养生格言警句1、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2、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
不知保养不算巧。
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4、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5、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
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6、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
——《吕氏春秋》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养生要集》9、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10、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11、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12、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3、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14、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15、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16、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老老恒言》17、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
——《退庵随笔》18、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淮南子》19、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2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养生要集》21、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
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22、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
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
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23、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
中医养生的口号

中医养生的口号1. 顺应自然,中医养生。
2. 养生须知,中医问诊。
3. 食疗养生,中医推崇。
4. 调理身心,中医养生。
5. 中医养生,以和为贵。
6. 中医养生,预防为主。
7. 自然之道,中医养生。
8. 草木皆朋,中医养生。
9. 中医养生,顺应五行。
10. 调理身体,中医养生。
11. 自然调养,中医养生。
12. 调理阴阳,中医养生。
13. 保健养生,中医推荐。
14. 以食养生,中医之道。
15. 日常调理,中医养生。
16. 调理气血,中医养生。
17. 中医养生,顺应四季。
18. 中医养生,以治未病。
19. 调理养生,中医传统。
20. 尊重自然,中医养生。
21. 调理脏腑,中医养生。
22. 顺势养生,中医之道。
23. 中医养生,以平和为宝。
24. 调理体质,中医养生。
25. 中医养生,心平气和。
26. 调理经络,中医养生。
27. 中医养生,悦享自然。
28. 以情养生,中医智慧。
29. 中医养生,预防为主。
30. 调理环境,中医养生。
31. 顺应天地,中医养生。
32. 调理气机,中医养生。
33. 中医养生,行乐无忧。
34. 调理精神,中医养生。
35. 中医养生,以清静为先。
36. 调理情志,中医养生。
37. 以食养生,中医智慧。
38. 顺应阴阳,中医养生。
39. 中医养生,以柔养刚。
40. 调理经络,中医养生。
41. 中医养生,皆因自然。
42. 调理体质,中医养生。
43. 中医养生,以和为贵。
44. 顺势养生,中医之智。
45. 以和为贵,中医养生。
46. 调理脏腑,中医养生。
47. 中医养生,以治未病。
48. 调理气血,中医养生。
49. 顺应四季,中医养生。
50. 中医养生,以平和为宝。
中医养生格言警句

中医养生格言警句中医养生格言警句第一章:饮食篇⒈吃得饱莫贪嘴,细嚼慢咽为要。
⒉五谷为君,五蔬为臣,五果为民,五畜为仆,和衷共济,身体健康。
⒊食不过饱,养生无忧。
饭菜要清淡,减少油腻。
第二章:起居篇⒈早睡早起身体好,健康须知自律高。
⒉睡前勿忘放松心,好眠保健是王道。
⒊正襟危坐,脚不交叉,保持端正的坐姿。
第三章:运动篇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运动保健不可少。
⒉晨跑夜散步,身心活力足。
⒊减肥须谨慎,运动与饮食两手抓。
第四章:情志篇⒈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⒉忧愁过度,伤及五脏。
⒊情绪波动,调节自如。
第五章:穴位养生篇⒈气血顺畅,身体健康。
⒉按摩穴位,调理身心。
⒊勤于针灸,永葆青春。
第六章:药膳食品篇⒈药食同源,对身体好。
⒉黄豆百病消,红枣养身好。
⒊桂圆养血脑,山楂健脾好。
第七章:调养方法篇⒈温补阴虚,寒凉解热。
⒉瑜伽调理身心,太极养生好。
⒊邪气驱除,身体健康。
附件:附件一:中医饮食养生食谱附件二:中医穴位按摩手册附件三:中医药膳食品推荐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养生:指通过调节饮食、作息和心理等,达到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⒉穴位:中医理论中指人体表面上的特定点位,在按摩或针刺时有疗效。
⒊阴虚:中医术语,指人体阴气不足的状态。
阴虚易出现热症,如口干、咽痛等。
⒋邪气:中医理论中指外界的有害因素,如风、寒、湿等,可引起人体疾病。
附件:附件一:中医饮食养生食谱附件二:中医穴位按摩手册附件三:中医药膳食品推荐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养生:指通过调节饮食、作息和心理等,达到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⒉穴位:中医理论中指人体表面上的特定点位,在按摩或针刺时有疗效。
⒊阴虚:中医术语,指人体阴气不足的状态。
阴虚易出现热症,如口干、咽痛等。
⒋邪气:中医理论中指外界的有害因素,如风、寒、湿等,可引起人体疾病。
中医养生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中医养生格言11、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葛洪2、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高濂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4、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5、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
―――《养生四要》明万全6、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8、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9、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10、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唐张湛11、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养生要集》唐张湛12、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13、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14、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15、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呻吟语》明吕坤16、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17、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王文禄18、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19、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20、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抱朴子》晋葛洪21、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医述》清程杏轩22、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老老恒言》清曹廷栋23、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梁章钜24、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最新的中医养生经典格言大全

最新的中医养生经典格言大全1、数好十个数,能活大岁数。
2、老人中风有规律,发生下面三时期:每天的早晨,每周的周末,每年的年底。
心脑血管病人,望君慎之又慎。
3、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4、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
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5、老迟为性慢,无病为心宽。
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
乌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因生长得慢,凋谢得慢。
故而,死亡得也慢。
6、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7、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
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8、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9、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
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10、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11、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
骨折要防止,运动要坚持。
12、读书益养法;锻炼动养法;膳食滋养法;饮茶润养法。
13、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14、长吁短叹,缓解紧张。
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
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15、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
眼有神,血压均。
呼吸匀,皮肤润。
脉形小,体匀称。
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
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16、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17、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
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18、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
中医养生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1、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多开窗,保健康。
3、未得则羡,已得则厌;厌而求新,则为恶无不至矣。
4、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5、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6、奈何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
7、清医治之术者,杜未生之疾。
8、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孙)9、一夜不好睡觉,精力百倍,彻夜容易睡觉,浑身都辛苦。
必须想好睡觉,严格遵守时规。
10、老醋花生天仙配,降压和血又开胃。
11、趋世之士,驰竞浮华,无往不胜显然,忘记躯殉物,危若冰谷。
12、必须想要身心健康欢乐,学会自己Bagnols。
13、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4、医生医治存有两件,一就是用药,二就是语言。
15、事因踏实心Auros,人至无欲品体重。
16、大德必得其寿。
(孔子)17、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18、怒受伤肝,晴伤心,悲忧惊愕受伤命根。
19、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20、先睡心,后睡眼。
21、六不:手脑不逍遥,心情不愁,嘴巴不嚼,烟酒不贪,生活不乱,煅炼不断。
22、笑一笑,十年少。
一日三笑,人生青少;一日三脑,不老也老。
23、最出色的医生就是自己,最出色的运动就是步行。
24、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在胜于服药者矣。
25、节嗜欲者,治身之本。
26、薄于味者厚于德,沉乐者坦谢弊。
2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28、想长寿不求外,养心是统帅。
29、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30、欲求长生先戒性。
31、七十八十没有大病,人活百岁不是梦!32、至虚极,融贯笃。
万物谢泽生,吾以观复。
33、利关崩,得失惊之;名关崩,毁誉颤抖之。
34、若必须小儿恩,常带三分饥与寒。
35、病多言药性。
中医养生心语

中医养生心语
1、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3、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4、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5、日咽唾液三百口,助你活到九十九。
6、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7、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8、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9、心要静,身要动。
10、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11、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12、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中医养生健康俗语、顺口溜、名句

中医养生健康俗语、顺口溜、名句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2、心神安宁,病从何生。
心里健康身体好,情绪稳定疾病少。
3、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4、私事勿念,便宜勿占;吃饭勿语,茶水勿浓。
5、吃米带糠,吃菜带帮。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青红萝卜,生克熟补。
6、烟熏火燎,不吃为好。
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7、臭鱼烂虾,索命冤家。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8、起身要慢,勿急勿慌;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
9、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10、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11、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睡觉不点灯,早起头不晕。
12、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
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13、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14、头部宜冷,足部宜热。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15、要想睡得人轻松,切莫脚朝西来头朝东。
16、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
17、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18、德靠自修,神靠自养。
19、乐靠自得,趣靠自寻。
20、忧靠自排,怒靠自制。
21、喜靠自节,恐靠自息。
22、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23、人生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
24、有病最怕乱投医。
25、针灸拔罐,病去一半。
26、剃头常洗澡,身体自然好。
27、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28、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29、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30、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31、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32、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33、不要虚胖,但求实壮。
34、表壮不如里壮。
35、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36、有钱难买老来瘦。
37、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38、感冒是百病之母。
39、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40、英雄只怕病来磨。
41、小病不治,大病难医。
42、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43、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44、衣服常洗换,强如上医院。
中医养身健康格言

1、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2、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
3、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
4、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5、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6、人之一身以血为主,以气为先。
7、气化则水行。
8、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9、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10、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11、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12、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13、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14、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盛,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由肝起。
15、血实气虚则肥,气实血虚则瘦。
16、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17、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18、阴以实为质,阳以虚为用。
19、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20、巧不离乎规矩,而实不泥乎规矩。
21、用药难,识证难。
22、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2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24、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25、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
26、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27、久病无脉,气绝者死;暴病无脉,气郁可治。
28、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29、苔垢薄者,形气不足,苔垢厚者,病气有余。
30、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1、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
32、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33、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
34、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35、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36、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37、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38、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
39、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40、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中医养生格言

中医养生格言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医养生格言1、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2、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
不知保养不算巧。
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4、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5、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
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6、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
——《吕氏春秋》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8、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养生要集》9、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10、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11、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12、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3、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14、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15、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16、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老老恒言》17、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
——《退庵随笔》18、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淮南子》19、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2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养生要集》21、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
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22、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
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
中医医生格言

中医医生格言1. 中医看病就像超级侦探破案,望闻问切四大招,一丝线索都不放过,那细微的脉象波动在我手下就像小老鼠的心跳,都能被我察觉。
2. 我这中医啊,草药就是我的魔法棒,每一味药都像是小精灵,组合起来就能在身体里大闹天宫,把病魔打得屁滚尿流。
3. 中医的经络像城市的地下管道,一旦堵塞就麻烦了,我这个中医就是管道工,银针就是我的疏通工具,一扎一个准,让气血像欢快的小河流淌起来。
4. 做中医就像当武林高手,望诊如同隔空看物的绝技,闻诊恰似闻香识人的妙法,问诊是巧舌探军情,切诊是手指摸乾坤。
5. 中医的推拿就像给身体的各个零件做按摩,我这双手就像神奇的小锤子,敲敲打打,让那些僵硬的肌肉像冬眠的蛇慢慢苏醒。
6. 我这个中医开方子,就像厨师做菜,各种药材是食材,搭配好了就是一道能治愈身体的美味佳肴,把病邪像赶苍蝇一样赶走。
7. 中医眼中的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我就像这个小宇宙的管理员,哪里星球(器官)运行不正常了,就用中药的力量来调整轨道。
8. 中医号脉就像和血管里的血液对话,那脉象一会儿像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像散步的小羊,我都能读懂它的秘密,比密码专家还厉害。
9. 当中医的我觉得自己像个神奇的园丁,病人的身体是花园,那些病症就是杂草,我用中药的花洒浇水施肥,让健康的花朵茁壮成长。
10. 中医的拔罐像在身体上种小蘑菇,把体内的湿气像吸果冻一样吸出来,我就是种蘑菇的小仙人,让身体恢复清爽。
11. 我这个中医看病,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宝藏,望闻问切就是我的寻宝工具,一旦找到病因这个宝藏,就能用中药的钥匙开启健康之门。
12. 中医的针灸,那银针扎下去就像给身体里的小懒虫打一针兴奋剂,让它们重新活跃起来,穴位就像小懒虫的窝,一扎一个准。
13. 我觉得中医像古老的魔法师,那些中药材是魔法咒语,念一念(煎一煎喝下去)就能让病痛像烟雾一样消散。
14. 中医看舌象可有趣了,舌头就像身体的晴雨表,我看一眼就知道身体里是狂风暴雨(生病严重)还是阳光明媚(健康),比天气预报还准。
中医养生经典十句话

中医养生经典十句话
嘿呀!以下就是中医养生经典十句话哟:
1.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呀!哇,这句话太重要啦!意思就是说只要咱们身体里正气充足,那些邪气就没办法来捣乱呢!这告诉咱们要养好身体的根本,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才能抵御疾病的入侵呀!
2.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呢。
哎呀呀,这可真是说到点子上啦!吃饭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挑食偏食。
睡觉起床也要有规律,可不能日夜颠倒,不然身体怎么能吃得消哇!
3.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哇。
就是让咱们心态平和,别整天想那些烦心事,心情好了,身体里的真气才能顺畅运行呢!
4.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呀。
咱们得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按照季节、天气来调整生活方式,再结合适当的养生方法,这多棒啊!
5.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呢。
哎呀,那些不好的风邪啥的,咱们得注意避开,别傻傻地迎着,不然很容易生病的哟!
6.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呀!把精神守住,别让它乱跑,专注于自己的内心,疾病怎么可能找上门来呢?
7. “不治已病治未病”哇!这可太有前瞻性啦,别等生病了才去治疗,要提前预防,这才是聪明的做法呀!
8.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重点,可不能搞错啦!
9. “劳则气耗”呀。
可别让自己太累啦,过度劳累会消耗咱们的元气哟!
10.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哇!不管做啥都得有个度,不然都会伤到身体的呢!
哎呀呀,这十句话真的是中医养生的精华呀,咱们可得好好记住,照着做,让身体棒棒哒!。
中医养生的经典句子

中医养生的经典句子
1. "治未病,重在养生" - 中医强调预防疾病,重在养生。
2. "养生之道,顺乎自然" - 中医认为养生需顺应自然规律。
3. "药食同源" - 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有相同的本质,通过饮食调理可达到治疗的效果。
4. "顺应四时,调适阴阳" - 中医主张根据四季变化调整生活作息以平衡阴阳。
5. "精神养生,气血调和" - 中医认为心情愉快与气血调和是重要的养生因素。
6. "内外养生,防患于未然" - 中医倡导通过内外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
7. "少食多餐,禁忌暴饮暴食" - 中医主张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8. "动静结合,运动养生" - 中医倡导适当的运动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9. "调理内脏,外养肌肤" - 中医认为内脏调理对皮肤美容起到重要作用。
10. "冷热调和,平衡阴阳" - 中医强调冷热平衡,保持身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中医养生的格言

中医养生的格言中医养生,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
在中医的宝库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养生格言,它们如同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向健康长寿的道路。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一格言强调了饮食、起居和劳作的适度。
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但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过度挑食。
各种食物都有其营养价值,合理搭配,方能保证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起居有常,意味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按时作息。
夜晚是身体休息和修复的时间,早睡早起,能让身体的生物钟保持正常,增强免疫力。
不妄作劳,则是提醒我们不要过度劳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有度,避免损耗身体的元气。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句话道出了心态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保持心境的平和、淡泊,不被功名利禄所困扰,不为纷繁复杂的世事所烦忧。
让内心充满宁静和虚无,这样人体的正气就能顺畅运行。
精神内守,就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不过分向外追逐,减少精神的消耗。
当我们拥有这样的心态时,疾病自然难以侵袭。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这是根据季节变化提出的养生方法。
春季气温多变,过早地脱去厚衣服,容易受寒。
而适当的“捂”,可以帮助身体适应气候变化,增强抵抗力。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适当的“冻”一冻,能激发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但“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以及体质较弱的人,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保暖。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对于孩子的养护,不能过度呵护。
让孩子吃得太饱,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适度的饥饿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
同时,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捂得太严实,适当的寒冷刺激,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句格言生动地说明了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积极乐观的情绪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各项机能,让人看起来更加年轻有活力。
而长期的忧愁、焦虑,则会导致气血不畅,损伤身体,甚至出现白发早生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的中医养生格言大全
1、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
——《养生四要》
2、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呻吟语》
3、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
4、热水泡脚,舒血通窍。
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5、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
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6、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
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
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7、长吁短叹,缓解紧张。
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
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8、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
骨折要防止,运动要坚持。
9、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养生要集》
10、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养心要语》
11、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养生要录》
12、纵欲耗精,损伤正气。
思虑烦多,心劳成疾。
安然无恙,居安思危。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13、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14、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机。
——《吕氏春秋》
15、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
16、生活规律,起居有常,良好习惯,有利健康: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神安悦志,睡前宁静致远。
音乐曲调,陶冶情操。
多笑少愁,有助长寿:二簧邦腔,顺口溜唱。
京剧小调,哼上几段,朝气蓬勃,情绪乐观。
安静调和,神清气展。
17、发,血之穷也,千过梳发,发不白。
——《养生要集》
18、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
金钱和权力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舒适和安逸不可能给你带来健康。
19、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
20、数好十个数,能活大岁数。
2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22、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
23、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
24、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
——《养生四要》
25、脏腑胃肠,常令宽舒。
其气流行,其血畅通。
各种器官,功能平衡。
身健神安,百病不生。
恣纵口服,煎炸烤烹。
香甜肥腻,悦人口食。
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玻。
26、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
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27、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
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
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28、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29、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30、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医述》
31、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
32、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
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33、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34、运动能代替药物,药物不能代替运动。
运动血脉畅通,增强器官功能,生理功能平衡,防治一切疾玻
35、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
——《类修要诀》
36、齿,骨之穷也,朝朝琢齿,齿不龋。
——《养生要集》
37、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抱朴子》
38、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
延命录》
39、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
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40、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老老恒言》
41、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淮南子》
42、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
眼有神,血压均。
呼吸匀,皮肤润。
脉形小,体匀称。
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
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43、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
44、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抱朴子》
45、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仁斋直指方论》
46、、自然精华,清淑之气。
不在凌晨,而在日出。
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灵。
人得之以寿,物得之以宁。
47、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
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
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48、养花诗两首:余地何妨种玉簪,芳兰移植偏中林。
更乞两丛百合香。
老叟古稀尚童心。
盆盆鲜花绿茵茵,姹紫嫣红艳灵灵,芳香沁润人肺腑,悦目安神健心身。
49、老迟为性慢,无病为心宽。
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
乌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因生长得慢,凋谢得慢。
故而,死亡得也慢。
50、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
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51、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
52、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53、三分治病七分养,八分护理十分防。
忙着治病不忙防,没有忙到点子上。
54、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
合理膳食,脍不厌细。
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55、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
56、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
——《退庵随笔》
57、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58、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寿世保元》
59、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寿世保元》
60、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
61、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
62、老人中风有规律,发生下面三时期:每天的早晨,每周的周末,每年的年底。
心脑血管病人,望君慎之又慎。
63、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养生要集》
64、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65、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66、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
其下疗效好。
67、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
68、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
——《古今图书集成》
69、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
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70、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71、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
不知保养不算巧。
72、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
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73、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
——《养生要诀》
74、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老老恒言》
75、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76、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