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范围在天气预报中的正确表示
北师大数学《温度》教案、说课稿
《温度》教学设计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正确读写。
2、借助温度的情境感受负数的意义,会比较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大小。
学情分析: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数的认识范畴。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并有了一定的数感,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温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负数的学习。
掌握好这一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用正负数表示相反的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温度。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今天外面好冷啊!我早上看了天气预报,今天渭源的气温是零下8℃—零下3℃。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天气的习惯?你理解这个温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探究有关温度的知识。
(板书课题:温度)二、探究新知,感受温度1.质疑。
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播报气温,说明气温的单位:摄氏度(度),℃。
2.探究记录方法。
(1)写一写,画一画。
这一天北京的温度是零下2℃--5℃,如果不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来说明温度,你有什么办法表示这两个温度?(2)学生自主活动。
(3)汇报展示。
(实物投影)师:同学用这几种方式来表示北京气温,哪一种最直观、最简洁呢?(4)小结:我们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板书)(交代“+”读正号,“-”读负号)“+5℃”读作:零上5℃或5℃,“-2℃”读作:零下2℃。
(5)练习读、写温度。
三、认识温度计(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温度的记录方法,你知道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吗?(2)认识温度计。
①温度计上都有什么?②温度计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3)观察,汇报。
(零上温度、0、零下温度)(4)零刻度线上的温度就是零摄氏度。
零摄氏度是不是没有温度?(出示课件)讲解“0℃”的规定。
4.动手操作。
(1)完成自己手中的温度计。
天气预报的符号大全
天气预报的符号大全天气预报符号是天气预报中常用的一种图形符号,它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做好出行和生活安排。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天气预报中常见的符号及其含义。
1.☀️晴天。
☀️这个符号代表着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遮挡,阳光明媚。
这种天气适宜户外活动,也是晾晒衣物的好时机。
2. ️多云。
️多云的天气代表着天空中有一些云彩,但并不会完全阻挡阳光。
这种天气下,阳光和云彩交替出现,温度适宜。
3.☀️晴间多云。
☀️这个符号表示天空中既有晴朗的部分,又有云彩的部分。
这种天气下,阳光和云彩交替出现,温度适宜。
4. ️阴天。
️阴天代表着天空被厚厚的云层覆盖,阳光被遮挡,天空显得昏暗。
这种天气下,温度较为凉爽。
5. ️阵雨。
️这个符号代表着短时强降雨,通常持续时间较短,雨水量不大。
出行时需要注意携带雨具。
6. ️小雨。
️小雨的符号表示着天空中下着细小的雨水,雨水量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
出行时需要携带雨具。
7. ️雨夹雪。
️雨夹雪的符号代表着雨水和雪混合的天气,这种天气下路面容易变得湿滑,行车需谨慎。
8.❄️小雪。
❄️小雪的符号表示着天空中下着细小的雪花,雪量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
出行时需要注意保暖。
9. ️雾。
️雾的符号代表着大范围的雾气,能见度较低,行车和户外活动需谨慎。
10.☀️雷阵雨。
☀️雷阵雨的符号表示着伴有雷电的短时强降雨,出行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11. ️龙卷风。
️龙卷风的符号代表着极端恶劣的天气,会伴随着狂风和破坏性的风暴,需要立即躲避到安全地带。
以上就是天气预报中常见的符号及其含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做好生活和出行安排。
祝大家生活愉快,天气宜人!。
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冀教版 [1]
–
凡 事都 是多 棱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看到 不同 的结 果。若 能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境, 若把 很多 事 看开了 ,就 会有 个好 心情。 让聚 散离 合犹 如月 缺月 圆那样 寻常 ,
凡 事都 是多棱 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凡 事都是 多棱 镜, 不同 的角度 会看 到不 同的 结果 。若 能把一 些事 看淡 了, 就会 有个好 心境 ,若 把很 多事 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圆那 样寻 常, 让得失 利弊 犹如花 开花 谢那 样自然 ,不 计较, 也不 刻意执 着;让 生命 中各 种的喜 怒哀 乐,就 像风 儿一 样,来 了, 不管是 清风 拂面 ,还是 寒风 凛冽, 都报 以自 然 的微笑 ,坦然 的接 受命 运的馈 赠, 把是非 曲折 ,都 当作是 人生 的
拉萨-20-3℃
哈尔滨 -12-3℃
北京-5-5℃ 青岛0-6℃
昆明6- 15℃
从上面的天气预报图中 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台北5-10℃ 海口12-23℃
9
北京-5℃和5℃一样吗?都表示什么意义呢?
-5℃和5℃不一样, -5℃表示比零度还要 低5摄氏度, 5℃表示比零度高5摄氏度。
•: 其实兴趣真的那么重要吗?很多事情我 们提不 起兴趣 可能就 是运维 我们没 有做好 。想想 看,如 果一件 事情你 能做好 ,至少 做到比 大多数 人好, 你可能 没有办 法岁那 件事情 没有兴 趣。再 想想看 ,一个 刚来到 人世的 小孩, 白纸一 张,开 始什么 都不会 ,当然 对事情 开始的 时候也 没有 兴趣这 一说了 ,随着 年龄的 增长, 慢慢的 开始做 一些事 情,也 逐渐开 始对一 些事情 有兴趣 。通过 观察小 孩的兴 趣,我 们可以 发现一 个规律 ,往往 不是有 了兴趣 才能做 好,而 是做好 了才有 了兴趣 。人们 总是搞 错顺序 ,并对 错误豪 布知晓 。尽管 并不绝 对是这 样,但 大多数 事情都 需要熟 能生巧 。做得 多了, 自然就 擅长了 ;擅长 了,就 自然比 别人做 得好; 做得比 别人好 ,兴趣 就大起 来,而 后就更 喜欢做 ,更擅 长,更 。。更 良性循 环。教 育小孩 也是如 此,并 不是说 买来一 架钢琴 ,或者 买本书 给孩子 就可以 。事实 上,要 花更多 的时间 根据孩 子的情 况,选 出孩子 最可能 比别人 做得好 的事情 ,然后 挤破脑 袋想出 来怎样 能让孩 子学会 并做到 很好, 比一般 人更好 ,做到 比谁都 好,然 后兴趣 就自然 出现了 。
天气温度的符号
天气温度的符号天气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温度的符号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温度范围。
本文将从天气温度符号的起源、含义、使用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天气温度符号的起源天气温度符号起源于欧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当时,天气预报员们使用数字来表示温度,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误解。
例如,当预报员预报10℃时,有些人可能会误解为100℃,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天气预报员开始使用符号来表示温度。
最早的天气温度符号是一个圆圈,表示温度为0℃。
后来,随着温度范围的扩大,符号也逐渐增加。
例如,一个加号表示温度为5℃到10℃,两个加号表示温度为10℃到15℃,以此类推。
到了20世纪初,天气温度符号已经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形式,即一个数字加一个度符号(℃)。
二、天气温度符号的含义天气温度符号可以分为正数符号和负数符号。
正数符号表示温度高于冰点,负数符号表示温度低于冰点。
例如,当我们看到20℃时,就知道这是一个温暖的天气,适合户外活动;而当我们看到-10℃时,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需要注意保暖。
在正数符号中,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例如,30℃比20℃更热。
在负数符号中,数字越小表示温度越低。
例如,-20℃比-10℃更冷。
除了数字外,天气温度符号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示方法。
例如,当温度高于30℃时,有些国家会使用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来表示;当温度低于-10℃时,有些国家会使用一个蓝色的三角形来表示。
这些特殊的符号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天气情况。
三、天气温度符号的使用天气温度符号的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数字和度符号(℃)组合起来即可。
例如,20℃表示温度为20摄氏度。
在天气报告中,天气温度符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天气预报员会根据气象数据和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并使用符号来表示温度变化。
这样,人们就可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2020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3.2 认识气温计 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
3.2《认识体温计》教案
3.2 认识气温计
一、填空题
(1)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作();测量气温的叫(),也叫寒暑表。
(2)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用符号()表示,读作()。
二、判断题
(1)温度计有不同的种类,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
()
(3)体温计读数时,我们可以拿它的任何地方。
()
(4)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
()
(5)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
(6)气温升高,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气温降低,温度计里的液柱下降。
()三、填写出气温计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四、请写出下列气温计的温度。
(格式:读作:写作:)
参考答案
一.
(1)温度计气温计 (2)℃摄氏度
二.
(1)√
(2)√
(3)×
(4)×
(5)√
(6)√
三.
从上至下依次是:单位符号刻度液柱液泡
四.
(1)读作:十五摄氏度写作:15℃
(2)读作:零摄氏度写作:0℃
(3)读作:六摄氏度写作:6℃
(4)读作:零下三摄氏度写作:-3℃。
天气预报常用名词
天气预报常用名词1. 气压: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气压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的变化,通常高压区会有较好的天气,而低压区则容易出现恶劣天气。
2. 气温:空气中的温度。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生活环境。
天气预报中通常会预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 湿度: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
湿度较高时,人们会感觉到闷热和潮湿;湿度较低时,人们会感觉到干燥。
湿度对农业、交通等也有影响。
4. 风速:风的速度。
风速的大小会影响风力等级,进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强风可能会引发沙尘暴、台风等恶劣天气。
5. 风向:风的来向。
风向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系统的运动,进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东南风通常会带来暖湿气流,而西北风则会带来干冷气流。
6. 降水量: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降水的总量。
降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的发展。
7. 云量:天空中被云层覆盖的程度。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气温和天气的变化。
8. 能见度:在特定条件下,人眼能够看到的最大距离。
能见度受气象条件(如雾、雨、雪等)和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9. 紫外线指数:表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指标。
紫外线指数较高时,人们需要注意防晒措施,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10. 空气质量:表示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空气质量的好坏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11. 气象灾害:由极端气象条件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等。
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12. 气候类型:根据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洋流等因素,将地球上的气候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13. 气象观测:通过各种仪器和方法,对大气中的物理量(如气温、湿度、气压等)和天气现象(如降水、风、云等)进行观测和记录的过程。
14. 气象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学原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的过程。
气象预报通常包括短期预报(1-3天)、中期预报(4-7天)和长期预报(7天以上)。
天气预报图标解释大全
天气预报图标解释大全天气预报图标是一种简洁、直观的方式来展示各种天气条件。
它们通常用于天气预报应用程序、网站和天气预报电视节目中。
每个图标都代表着不同的天气条件,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当天和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详细解释一些常见的天气预报图标及其含义,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
晴天☀️•太阳:太阳图标通常表示晴朗的天气,表示天空中没有云层或只有少量云层的状态。
这意味着预计将有大量明亮的阳光照射。
•太阳和云:这种图标通常表示阴天或多云的天气。
天空中有一些云层覆盖,但阳光也可见。
•太阳和几朵云:这种图标也表示阴天或多云的天气,但相对于上一个图标,天空中的云层更多。
这意味着阳光可能会受到一些阻挡。
阴天☀️•云:云图标通常表示阴天的天气。
天空被云层完全覆盖,阳光很少通过云层照射到地面。
•厚云:厚云图标表示天空被厚实的云层遮蔽,阳光无法穿透。
这可能会导致全天阴天或可能下雨。
•黑云和闪电:这种图标表示预计将有雷暴天气。
黑云表示厚云层和可能的降水,而闪电表示雷暴活动。
下雨☀️•小雨:小雨图标通常表示预计将有轻微的降水。
这可能是一场持续时间较短的小雨,不会对活动和交通产生太大影响。
•中雨:中雨图标表示预计将有适中的降水量。
这种降雨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对活动和交通产生一定影响。
•大雨:大雨图标表示预计将有大量的降水。
这种降雨通常非常强烈,有可能引发洪水,并且对活动和交通产生显著影响。
•雨夹雪:雨夹雪图标表示预计将有一种混合降水,即雨和雪同时降落。
这种天气条件通常在冬季出现,温度接近零度。
下雪❄️•小雪:小雪图标通常表示预计将有轻微的降雪。
这种降雪量较少,不会对交通和活动产生太大影响。
•中雪:中雪图标表示预计将有适中的降雪量。
这种降雪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对道路和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雪:大雪图标表示预计将有大量的降雪。
这种降雪可能会导致道路封闭和交通受阻。
•暴风雪:暴风雪图标表示预计将有非常大量的降雪和强风。
天气预报与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
天气预报与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天气预报与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预报时段:以20时为日界,超过20时为下一天。
比如20日20时就是21日了。
白天时间:8-20时夜间时间:20-8时今天白天到夜间:前一天8时到第二天8时的二十四小时。
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今天晚上20时到第二天20时的二十四小时。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气象部门都统一使用一种时间段,便于资料参加全球交换,所以气象上的时间段跟平常说的时间段划分是不一样的。
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
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
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
天气预报中的病句分析及修改讨论
天气预报中的病句分析及修改讨论天气预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信息,它能够告诉我们当天或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活动安排。
由于一些原因,天气预报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句,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天气预报病句,并提供相应的修改建议。
天气预报中一些常见的病句包括语序混乱、句子结构不完整等问题。
“明天气温高低多变,有可能冷,也有可能热。
”这句话语序混乱,读起来不太顺畅。
可将其修改为“明天气温多变,既有可能变冷,也有可能变热。
”这样可以保持句子结构的连贯性,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天气预报中常出现错误的词性使用,例如将名词误用为动词。
“今天云很多,可能会下雨。
”将“云”误用为动词。
可以修改为“今天多云,可能会下雨。
”这样使用正确的词性可以避免语法错误。
天气预报中还经常出现不准确或不恰当的描述。
“明天气温很高,约20℃。
”这句话中的“很高”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温度范围,读者无法准确理解。
可以将其修改为“明天气温较高,约在20℃左右。
”这样更具体的描述可以给读者提供更精确的信息。
天气预报中也会经常出现繁琐冗长的句子,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今天早晨的湿度比较高,能感觉到空气中有一点湿意,可能会有小雨。
”这个句子可以简化为“今天早晨湿度较高,有可能会下小雨。
”简洁的表达方式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更容易让人理解。
天气预报中也经常出现未注意时态的问题。
“昨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
”这个句子中将“天气很好”描述为过去时,而接下来的“阳光明媚”却是现在时。
可以将其修改为“昨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
”这样时态就一致了。
解读天气预报的秘诀
解读天气预报的秘诀介绍你是否曾经在出门前查看天气预报,但出门后发现天气跟预报完全不符?或者你想要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以便更好地计划你的活动?不要担心,解读天气预报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掌握了一些秘诀和技巧,你就能更准确地预测天气了。
本文将为你揭示解读天气预报的秘诀,帮助你在未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的天气情况。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信息在开始解读天气预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天气术语和指标。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的含义。
1.气温:气温是天气预报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它表示的是空气的热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2.降水概率:降水概率表示一段时间内降雨的可能性。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例如50%的降水概率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有一半的可能性会有降雨。
3.风力风向:风力风向描述的是风的强度和方向。
风力通常使用级别表示,例如3级风表示的是微风,8级风表示的是疾风。
风向通常以罗盘方位表示,例如北风、东南风等。
4.天气状况:天气状况描述的是天空的状态和天气的特征,例如晴天、多云、阴天、下雨等。
解读天气预报的技巧有了对天气预报基本信息的了解,我们现在可以介绍一些解读天气预报的技巧了。
通过这些技巧,你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天气预报,并做出相应的计划。
抓住关键词在天气预报中,有些关键词能够给出很多信息。
例如,关键词“降水概率”可以告诉我们降雨的可能性。
如果你看到了一个较高的降水概率,那么很可能会下雨。
同样,关键词“风力风向”可以告诉我们风的强度和方向。
如果你看到了一个较高的风力级别,那么你可能需要做好防风的准备。
分析趋势天气预报往往不仅给出当天的天气情况,还会给出未来几天的预测。
通过分析这些预测,我们可以看到天气的趋势。
例如,如果连续几天都有较高的降水概率,那么很可能会有连续几天的雨天。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活动,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
查看多个来源不同的天气预报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预测结果。
预报评分规定(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
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检验单站和区域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包括指导预报和公众预报。
一、检验的区域范围预报责任区内的所有预报地点和预报区域。
二、检验内容1、降水预报降水分级检验:将降水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小雪、中雪、大雪、暴雪10个等级(见表1),检验各级降水、一般性降水[小雨(雪)至大雨(雪)]和暴雨(雪)以上(暴雨至特大暴雨和暴雪)预报情况。
累加降水量级检验:检验对≥0.1mm、≥10.0mm、≥25.0mm、≥50.0mm降水的预报情况。
晴雨(雪)检验:对有降水、无降水两种类别进行检验。
—1 —— 2 —2、温度预报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气温预报误差。
3、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冰雹、雷暴、冻雨、霜冻、雾(雾、浓雾、强浓雾)、强降雪(中雪、大雪、暴雪)、强降雨(暴雨或大雨以上等级)、沙尘天气(沙尘暴、强沙尘暴)、大风(≥6级、≥8级、≥10级、≥12级)、高温(≥37℃、≥40℃)、强降温(≥8℃、≥12℃)等11类23项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
灾害性天气标准参照《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业务暂行规定》。
对于强降水落区预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6省(区)评定大雨以上等级(含大雨)落区预报,其余省(区、市)评定暴雨以上等级(含暴雨)落区预报。
各级气象台另外需要检验的预报项目由各省气象局根据所属气象台实际情况确定,并向气象局备案。
三、检验方法 1、降水预报对降水分级检验和累加降水量级检验,T S 评分:%100⨯++=kk k kk NC NB NA NA TS— 3 —技巧评分:'=k k k -TS TS SS 漏报率:k k kkNC NA NC PO +=⨯100% 空报率:kk kkNB NA NB FAR +=⨯100%式中NA k 为预报正确站(次)数、NB k 为空报站(次)数、NC k为漏报站(次)数,见表2,TS ′为数值预报或上级指导预报的TS 评分。
温度范围在天气预报中的正确表示
龙源期刊网 温度范围在天气预报中的正确表示作者:温晓贺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06期摘要: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媒体对天气预报温度有着不同的表示方法,本文针对此问题对温度范围在天气预报中的正确表示做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温度范围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这个栏目的忠实观众,我发现如下现象:中央新闻频道的天气预报时注意到温度的表示方法为:石家庄“1~-5℃”,读为“1到零下5度”。
无独有偶,同日《燕赵都市报》中缝部分的天气预报温度的表示方法为:石家庄“1到-5℃”。
以上两种表示温度范围的方法与读法正确与否,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首先,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设定为零度,把沸水的温度设定为一百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是摄氏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这种说法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的摄氏温度已被纳入国际单位制,单位名称“度”已作废。
物理学中摄氏温度表示为t,绝对温度(单位:开尔文)表示为T,摄氏温度的定义是t=T-T0。
而T0,定义为273.15K,摄氏度规定为开尔文用以表示摄氏温度时的一个专门名称。
而天气预报节目中除北京“1~-6℃”读为“1到零下6摄氏度”外,其余如石家庄“1~-5℃”,均读为“1到零下5度”,且在天气趋势中用到的升温(降温)几到几度,其中的“度”作为已作废单位,用在这里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应用国际单位制“摄氏度”代替。
其次,依据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第3.18条规定,量值的定义是“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1为数字,它不是量值,-5℃是量值,数字不能与量值等同使用。
综上所述,各有关单位应在温度表示中把“度”作为已作废单位不再使用,正确的书写应该为:“1℃~-5℃”,或“(1~-5)℃”,读为“1摄氏度到零下5摄氏度”,或“1℃到-5℃”,读为“1摄氏度到零下5摄氏度”。
天气预报温度测量标准
天气预报温度测量标准
天气预报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好各种活动的安排和
决策。
而温度测量作为天气预报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
天气预报中使用的温度测量标准。
一、摄氏度
摄氏度是一种常用的温度度量单位,它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基准进行划分的。
在这
种标准下,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
在大多数国家,摄氏度被广泛用于测量温度,包括天气预报、烹调、科学研究等。
二、华氏度
华氏度是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温度度量单位,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华氏在1724年发明的。
在华氏度下,水的冰点的温度为32℉,沸点的温度为212℉。
在美国和一些英联邦国家,
华氏度是广泛使用的温度单位,被用于测量天气温度、温度计等。
三、开尔文度
开尔文度是一种绝对温度度量标准,它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
开尔文度以绝对零
度(-273.15℃)为零点,所以它的度量范围是从0K到无限大。
开尔文度通常用于科学领
域的温度度量,如热力学、材料科学等。
四、雷氏度
雷氏度也是一种温度度量标准,是由英国工程师威廉·雷在19世纪发明的。
在雷氏度下,水的冰点的温度为0度,沸点为100度。
雷氏度主要被用于工程领域的温度度量,如
机械工程、建筑工程等。
总结来看,温度度量标准有丰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
在天气
预报中,我们常常使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进行温度测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温度测量的
精准度,确保预报的准确性。
天气预报专业术语
天气预报专业术语
1. 大气压强: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常用单位为帕斯卡或百帕。
2. 降水: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水滴或冰晶等落至地面的现象。
3. 气压变化:指气压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情况。
4. 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5. 温度:指物体的热量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6. 风向:风的吹向方向,通常用八方位来表示。
8. 天气状况:指某一时刻在某地的天气现象,常用晴、阴、雨、雪、雷电等状态来表示。
9. 气象观测:通过实验仪器对天气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10. 预报误差:指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发展情况之间的偏差。
11. 气象学:研究大气及其现象的一门科学。
12. 台风:超大型气旋风暴,是在热带水域形成并经过成长的,通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等危害。
13. 气象灾害:自然界中因气象要素引起的一系列灾害,如洪涝、旱灾、台风、暴风雨等。
14. 天气变化:气象要素的变化导致天气条件的变化,通常与气压、温度、湿度等参数有关。
15. 预警信号:由气象部门发布对于可能出现的天气灾害或不利天气情况发出的警告信号。
16. 天气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及气象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判断和预测的过程。
17. 气象要素:指影响天气条件的主要因素,如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降水等。
18. 天气系统:指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大气系统,如气旋、锋面、高压、低压等。
19. 气象信号:由气象部门发布的指示临近天气变化情况的信号,通常包括天气变化及其危害的预警等信息。
20. 气象预报员:从事气象预报和分析工作的专业人员。
云顶温度 色标
云顶温度色标云顶温度色标云顶温度是指位于云层上部较高处的温度,它是天气预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温度色标是一种用于表示不同温度范围的颜色编码系统,通过不同的颜色来直观地展示温度变化。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云顶温度的色标。
一、云顶温度色标的定义云顶温度色标是一种用颜色区分不同温度范围的编码系统,常用于卫星云图的分析和解读。
通常,温度较低的区域会用蓝色或绿色表示,温度较高的区域会用黄色或红色表示,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
二、云顶温度色标的应用1. 天气预报云顶温度的变化可以提供有关天气情况的重要线索,对于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温度色标,气象学家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区域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推测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如冷锋、暖锋、高空槽等。
2. 气象图解在气象学中,温度色标常用于解读气象卫星图像。
通过对云顶温度色标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云层的高度、厚度和稳定性,进而推测出云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云层特征,如白色代表高云、灰色代表中云、黑色代表低云等。
三、云顶温度色标的优势1. 直观易懂云顶温度色标通过颜色编码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温度的变化情况。
不同的颜色对应不同的温度范围,使人们能够迅速理解和分析天气状况。
2. 方便比较利用温度色标,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
不同颜色之间的温度差异越大,代表气温变化越剧烈,这对于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效率云顶温度色标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与传统的温度数值相比,温度色标更加直观,减少了解析数据的复杂性,使人们能够更快地捕捉到温度变化的趋势。
四、云顶温度色标的局限性1. 缺乏精确性云顶温度色标虽然能够直观地展示温度变化,但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温度数值。
因此,在进行气象分析时,还需要结合其他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2. 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的观察者来说,对温度色标的理解和解读可能存在差异。
这可能导致在不同的情况下,对温度色标的使用产生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天气预报的温度标准
天气预报的温度标准天气预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温度是其中一个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
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穿着和出行,因此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温度标准对于人们的生活十分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温度的基本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基本单位是摄氏度(℃),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也习惯使用华氏度(°F)来表示温度。
在天气预报中,通常会同时给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温度,以便于不同习惯的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
在天气预报中,温度通常会按照不同的范围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温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寒冷、凉爽、舒适、温暖、炎热。
这些等级对应的温度范围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致的标准是相似的。
寒冷的温度一般指的是摄氏度在0℃以下或者华氏度在32°F以下的范围。
在这样的温度下,人们需要穿着厚重的衣物,以防止受凉。
而对于一些植物和动物来说,寒冷的温度可能会对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造成影响。
凉爽的温度一般指的是摄氏度在5℃到15℃之间,或者华氏度在41°F到59°F之间的范围。
这样的温度适宜人们进行户外活动,但仍然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分。
舒适的温度一般指的是摄氏度在15℃到25℃之间,或者华氏度在59°F到77°F之间的范围。
这样的温度是人们感觉最为舒适的温度范围,适宜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温暖的温度一般指的是摄氏度在25℃到30℃之间,或者华氏度在77°F到86°F之间的范围。
在这样的温度下,人们可能会感到有些炎热,需要注意避免暴晒和中暑。
炎热的温度一般指的是摄氏度在30℃以上,或者华氏度在86°F以上的范围。
在这样的温度下,人们需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晒,以免中暑和晒伤。
总的来说,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温度标准对于人们选择合适的穿着和安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温度的表示方法
温度的表示方法
温度到底咋表示呢?嘿,常见的温度表示方法有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
摄氏度咱都熟吧,冰水混合物是0 摄氏度,沸水是100 摄氏度。
那华氏度呢,在美国常用,它的范围可不一样哦。
开尔文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温度单位。
表示温度有啥步骤呢?其实很简单,用温度计一测就知道啦!但用的时候可得小心,别把温度计给弄坏了。
就像你开车得小心别刮蹭一样,用温度计也得轻拿轻放。
那注意事项呢?不能把温度计放在极端的环境下,不然它可能就“罢工”啦!这就好比人不能在极冷或极热的地方待太久,不然也会不舒服。
温度表示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很重要哦!要是温度计质量不好,突然坏了,那多吓人啊!就像你走在路上,突然鞋子坏了,多尴尬。
所以一定要选质量好的温度计。
稳定性呢,就是温度显示不能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得准才行。
不然你以为天很热,结果其实没那么热,穿少了不就容易感冒嘛!
温度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
家里的空调得根据温度来调节吧?天气预报也得告诉咱温度,好让咱决定穿啥衣服。
这就像你出门得看天气,决定带不带伞一样。
优势呢?能让我们准确了解周围的环境温度,做好相
应的准备。
比如夏天知道温度高,就可以提前准备好冷饮和风扇。
实际案例来啦!有一次我出门,没看天气预报,结果热得不行。
要是我提前知道温度,肯定就不会穿这么多了。
这就说明了解温度多重要啊!还有冬天的时候,知道温度低,就可以多穿点衣服,防止感冒。
温度的表示方法真的很重要,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环境,做好准备。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温度的表示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范围在天气预报中的正确表示摘要: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媒体对天气预报温度有着不同的表示方法,本文针对此问题对温度范围在天气预报中的正确表示做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温度范围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这个栏目的忠实观众,我发现如下现象:中央新闻频道的天气预报时注意到温度的表示方法为:石家庄“1~-5℃”,读为“1到零下5度”。
无独有偶,同日《燕赵都市报》中缝部分的天气预报温度的表示方法为:石家庄“1到-5℃”。
以上两种表示温度范围的方法与读法正确与否,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首先,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设定为零度,把沸水的温度设定为一百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是摄氏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这种说法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的摄氏温度已被纳入国际单位制,单位名称“度”已作废。
物理学中摄氏温度表示为t,绝对温度(单位:开尔文)表示为t,摄氏温度的定义是t=t-t0。
而t0,定义为273.15k,摄氏度规定为开尔文用以表示摄氏温度时的一个专门名称。
而天气预报节目中除北京“1~-6℃”读为“1到零下6摄氏度”外,其余如石家庄“1~-5℃”,均读为“1到零下5度”,且在天气趋势中用到的升温(降温)几到几度,其中的“度”作为已作废单位,用在这里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应用国际单位制“摄氏度”代替。
其次,依据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第3.18条规定,量值的定义是“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1为数字,它不是量值,-5℃是量值,数字不能与量值等同使用。
综上所述,各有关单位应在温度表示中把“度”作为已作废单位不再使用,正确的书写应该为:“1℃~-5℃”,或“(1~-5)℃”,读为“1摄氏度到零下5摄氏度”,或“1℃到-5℃”,读为“1摄氏度到零下5摄氏度”。
1984年1月20日国务院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1984年3月9日国家计量局发布的《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要求之三明确指出,报纸、刊物、图书、广播、电视,从1986年起均要按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作为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对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宣传负有重要的责任。
由此可见法定计量单位制的贯彻执行和正确使用,确实是需要我们计量工作者和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