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2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开端
2.五行其论
箕子说:
“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 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箕子的五行之论,实是一番富有哲学意味的 论述。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有:
●第一,五行之论提出了差异思想,指出了 水、火、木、金、土五种要素或在性质上(“润” 与“炎”)、或在方位上(“上”与“下”)、 或在形态上(“曲”与“直”)存在着区分。
第二讲分五节来谈中国哲学的发生过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宗教观念的产生与演变; 箕子与五行思想的发生; 《易经》与阴阳思想的发生; 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的发展; 历史意识的发生与人的初步觉醒。
第一节 宗教观念的产生与演变
人们对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包括 宗教、神话、科学、哲学等不同的方式。宗教比神 话、科学、哲学更早出现,并思考这一问题。最初 的哲学观念往往是在宗教中孕育的。
随着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奴隶主王权的
强化,随着宗教观念开始转化为奴隶主国家意识形 态,宗教意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祖先崇拜的基 础上,又产生了上帝观念。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资料, 可以知道上帝观念在商代占据着统治地位。安阳小 屯村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上,就有许多关于“帝” 的记载。
商代甲骨卜辞中的“帝”的观念
根据中华民族治水斗争的经验,对于五行观念 作出明确的系统表述的,是商周之际的开明政治家 和思想家箕子。
箕子是商纣王时期的良臣,受到商纣王的不公 正对待。根据《尚书·洪范》的记载,周武王在战 胜商王朝后,曾向箕子请教治国方略。箕子提出了 治理天下的九条基本原则——“洪范九畴”,其中 第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五行”。所谓“行”,有通 路之意,这里有基本要素的意味。
中国哲学发展的六个阶段
中国哲学发展的六个阶段一、先秦诸子阶段(前770——前221年)(一)儒家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孟子,第三是荀子。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先秦之后,后世儒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
儒家经典一般被称为“四书五经”,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中庸》和《大学》以前是《礼记》中的两章,后来被独立出来,跟《论语》和《孟子》并列,变成了四书。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经》《易经》和《春秋》,《春秋》是孔子所做的鲁国历史。
据说,五经原来是六经,其中包括《乐经》。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大概把《乐经》烧了,所以《乐经》没有流传下来。
东汉时,五经和《论语》《孝经》一起称为“七经”。
到了唐代,“七经”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尔雅》,合称“十二经”。
到了宋代,《孟子》也被列为经,从宋代开始,这些儒家经典统称“十三经”。
也就是说,儒家“十三经”就是指《诗经》《尚书》《礼经》(记载周礼)《易经》(也称周易)《论语》《孝经》《周礼》《礼记》(西汉戴德、戴圣解释《礼经》的文集)《尔雅》《孟子》《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儒家经典又有所谓的“经”“传”“记”之分。
其中《易》《诗》《书》《礼》和《春秋》称为“经”,《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为经书《春秋》而作的注释,称为“春秋三传”。
《礼记》《孝经》《论语》和《孟子》被称为“记”。
《尔雅》则是汉代经学学者的训诂之作。
儒家一直被各朝各代统治者重用,堪称中国传统的官方学说。
现在还有人管儒家叫儒教。
其实儒家不能称为宗教,儒家的实质是伦理学。
儒家伦理思想很复杂,概括起来就八个字:仁、义、礼、廉、耻、爱、忠、孝。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弟子们自创门派,教授自己的学说。
其中以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
(二)墨家墨家是先秦诸子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派别。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第五讲 老子与道家哲学的发生
在《老子》看来,作为“道”的“无”,比之 作为“万物”的“有”,是一种更为根本的存在。 因此,《老子》说: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 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
这里的“谷神”是指“道”。如同母亲生育出 子女一样,“道”生育出“万物”。因而“道”是 “玄牝之门”,是“天地根”。正是这样,“道” 是永恒存在着的。
本节谈有关“道”的四个问题:
1.“道”: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开启; 2.作为“万物”总根源的“道”; 3.作为“万物”总规律的“道”; 4.老子之“道”的意义。
1.“道”: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开启
《老子》把“道”看作是比现象世界更根本的 存在,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 妙之门”(一章),认为天地万物、整个宇宙都是 从“道”中化生出来的。《老子》说:
在《老子》书中,作为本体意义的“道”, 通过与“万物”的关系,具有两重涵义:
●一是指“万物”的总根源, ●一是指“万物”的总规律。
2.作为“万物”总根源的“道”
《老子》把“道”看作是比现象世界更根本的 存在,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众妙之门”,认为天地万物、整个宇宙都是从 “道”中化生出来的,并将这一生化过程概括成 一个公式:
第五讲分六节谈老子与道家哲学的发生:
第一节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第二节 “道”的形上世界的开辟; 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矛盾观; 第四节 “小国寡民”的历史观与“无为而治”
的政治哲学; 第五节 “静观”“玄览”的直觉认识论; 第六节 老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第五讲 老子与道家哲学的发生(3)
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矛盾观
《老子》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运动作了哲 学概括,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种丰富的 辩证法思想,集中体现在《老子》的“反者道之 动”的辩证矛盾观上。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墨子)【圣才出品】
第5章墨子一、社会政治思想1.“兼爱”墨子认为,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而解决这个最大祸害的混乱局面的根本办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其“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其“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
2.“非攻”墨子认为,在政治混乱中为害人民最大的事情是侵略战争,因此,他特别提倡“非攻”,即不攻打“无罪之国”。
侵略战争为害最大,从事侵略战争的国家都是“攻伐无罪之国”,并且对被侵略的国家“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
在战争中并没有胜利者,只有受害者。
墨子主张“非攻”,在理论上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为此他还严格区分了“攻”与“诛”的性质。
3.“尚贤”墨子提出“尚贤”作为实行兼爱思想的组织保证。
对于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或原来的地位是贫贱的工农,也应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统治者的亲属或贵族,也不应任用。
墨子的“尚贤”思想,实质是反对世袭的等级制度。
4.“尚同”墨子在尚贤的基础上又提出“尚同”,认为最高的统治者应由贤者来担任,全国要根据最高统治者所制订的共同标准,反映情况,统一是非,整饬纲纪,惩罚淫暴。
但是,实行“尚同”的结果,实际上只是对最高统治者有利,以最高统治者是非为是非,加强了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使被统治者“皆恐惧振动惕傈,不敢为淫暴”。
5.“节葬”墨子从功利主义出发,主张“节葬”。
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厚葬久丧,使已生产出来的财富被埋葬,使能够从事生产财富的人长期不能参加生产活动,甚至限制“男女之交”,使人口也不能繁殖,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不利的。
6.“非乐”墨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
他还从提倡音乐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论证,即“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
”他更反对与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周礼。
7.墨子与孔子政治思想的差异(1)孔子提倡仁,仁的思想即以唯心主义先验论为基础的忠恕之道,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而爱无差等,注重从经验中的实际效果判断行为的善恶,实际上反对孔子爱有差等的仁。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学习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中国哲学史笔记(先秦)
绪论一.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意义(一)可以训练思维能力(二)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三)有助于我们吸收前人有价值的思想二.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方法(一)接触第一手材料(哲学家著作)(二)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三)辨证地看待问题1.辨证地理解概念2.辨证地评价哲学家的历史功过三.中国哲学的特点(一)着眼伦理本位(重视伦理道德)(二)倾心现实政治(三)富于辩证思维(四)树立整体观念四.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一)先秦诸子哲学(二)西汉经学哲学(三)魏晋玄学→道家学派(四)隋唐佛教哲学(五)宋明理学→儒家(六)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世界观一.灵魂不死的观念(一)出现时间母系氏族公社开始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 (二)内容原始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不灭二.万物有灵的观念(氏族及人类起源论)(一)出现时间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新石器时代)(二)万物有灵的观念(原始的自然观)原始人认为,自然物也同人一样具有思想、意志和感情,也有各自的灵魂存在。
这种灵魂支配着自然物的运动。
(三)氏族起源论(原始的社会历史观)原始人认为,本氏族与某一种动物之间有血缘关系,由它发展而来的。
他们把这种动物当作图腾而加以崇拜。
曾做过图腾的动物主要包括鸟、鱼、青蛙、凤、熊、羊等。
(四)人类起源论(原始的社会历史观)关于人类起源问题,原始人有一种神话的答案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
三.原始的宇宙发生论和祖先崇拜(一)出现时间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新石器时代)(二)宇宙发生论(原始的自然观)表现为开天辟地的神话状态:以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最为著名。
这一神话认为,宇宙最初是混沌未分的状态,经盘古开辟才分出天地,而天体、气象、万物都是盘古死后身体变化而成的。
(三)祖先崇拜(原始的社会历史观)1.表现人们把氏族或部落的始祖之神从动物的身上转移到男性英雄人物身上。
2.原因(1)畜牧业兴盛(2)父权制和私有财产出现3.关于英雄祖先的神话传说炎帝古羌人氏族始祖神农氏太皞夷人氏族氏族伏羲氏黄帝北方氏族始祖第二节夏、商、西周时期的哲学思想一.夏商时期的宗教世界观(天命神权论)(一)天和上帝的含义均指百神之长。
《中国哲学史》第一篇先秦哲学课件01中国哲学的萌芽
战国以来对“五行”的认识
▪ 五行生克: 木→ 火 → 土→ 金 → 水 (彼相生,间相克)
2 、天命观念发展为礼制思想
▪ 正是由于周人在天命观念中重视“德” 的意义,周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推行的典 礼制度,无不渗透着强烈的伦理道德精 神即“纳上下于道德”。于是,形成了 一套治理社会的礼制(礼治)。
▪ 德:在殷人甲骨文中作 “ㄔ血”,释为“循”, 引申义为“顺”。可以说殷人“德”的基本含 义是:遵循至上神的旨意而行事。
卡西尔《人论》“一切较成熟的宗教必须完成的最
大奇迹之一,就是要从最原始的概念和最粗俗的迷 信之粗糙素材中提取它们的新品质,提取出它们对 生活的伦理解释和宗教解释”。
二、西周天命观念与礼治思想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神权观念演变为天命观念:
▪ 演变的原因:为了解释周代殷的合理性,否定 “帝立子生商”,西周统治者提出以“天”代 “帝”,重新对“上帝”观念作解释。
困
: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上卦为悦,下卦为险,险而不失悦。
贞:占问。
有言不信: 有话他人不信;
不崇尚口辩;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 《易经》所代表的形而上的天道变化的思想传统, 对于中国文化哲学具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以阴阳范畴为代表的观念,表达了一种宇宙的 秩序与关系,用以说明宇宙的生成与变化。实际上 是远古之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其中包含着古人的 生存智慧。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 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上》
《中国哲学史》第一篇先秦哲学课件03孔孟哲学
它要求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要在过和不 及之间寻求适中合宜之处,即“执两用 中”,达到和谐统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 路》
和谐统一的实现又是以“礼”来调节的。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亦不可行。” 《学 而》
▪ 《中庸》一书对孔子中庸思想做了充分发 挥,把“中庸”从一种方法论原则提升到 世界观的高度:
《阳货》17.6
圣人:博施与济众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 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雍也》6.30
强调人生的追求永无止境。
二、中庸方法论的提出
▪ 自然经济的适度生活原则
▪ 儒者阶层的特殊生存地位
身份重要:掌握着文化(六艺)传播重任 地位居中:上有诸侯卿大夫,下有庶民工商 观念意识:能上能下,亦上亦下,选择中道
三、仁政的思想学说—民贵君轻
▪ 政治现状:“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 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滕文公下》
▪ 出发点: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 之政。《公孙丑上》 ▪ 推行方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 掌。《梁惠王上》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以力服人,非心服 也” 《公孙丑上》
说明:原始社会中祭祀是团体的活动,而团体 的祭祀活动具有一定的团体秩序,包含着种种 行为的规定。礼一方面继承了这种社群团体内 部秩序规定的传统,一方面发展为各种具体的 行为规范和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仪节。
▪ 乐,本是乐舞、乐曲、乐歌的统称。在礼 典仪式中不同等级地位的贵族,使用的乐 器、舞蹈、颂歌都有形制、数量、特点的 规定,不可僭越。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第十讲 韩非对法家的集大成
在这些不同地域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法家 思想中,齐法家是最为温和的,晋法家是较 为严厉的,而秦法家是最为严峻的。这些法 家思想及其改革实践,都对韩非思想产生了 深刻影响。
第十讲 韩非对法家哲学的集大成(3)
第三节 “古今异俗”的历史进化论
韩非的法家思想,特别是他的改革主张,首
先是与他的“古今异俗”的历史进化论联系在一 起的。正是这种历史进化论,论证了伴随着历史 的进化,社会制度与治国原则也必须进行变革, 从而为他的改革主张提供了理论根据。
本节谈韩非历史进化论的三个问题:
1.历史进化观念; 2.进化动因探寻; 3.适时变法主张。
1.历史进化观念
在先秦诸子中,关于历史运动的观念主要有三 种倾向性看法:一是倒退史观,二是循环史观,三 是进化史观。
●老子是倒退史观的代表人物。
●孟子、邹衍是循环史观的代表人物。荀子的 思想也带有循环史观的特征。
在韩非看来,历史运动的每个阶段上,都 有具体的矛盾,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因而产生 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圣人”,对解决当时的 矛盾和问题作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历 史运动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和问题、又不断 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发展过程。
2.进化动因探寻
韩非进一步对历史进化的动因作了探讨。他认
为,历史进化的根本原因,应当到人的社会物质生 产条件中去寻找。他重视“两种生产”——物质资 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对历史进化的决定性作 用,力图从这两种生产所构成的社会矛盾中发现历 史发展的动因。
“规矩者,方圆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 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而正方圆。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故虽 有明智高行,倍(背)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圆 也。”(《法法》)
2.慎到、申不害的法家思想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篇先秦哲学一:易经1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卦画有两个基本符号,即两种爻。
由三爻组成一卦,共有八卦(经卦),六十四卦,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成,两种爻经过后来的发展,逐步成为阴阳的代表。
2后来经过伯阳父的发展与改造,融入了“气”的观念,至此,“气”“阴”“阳”成为一个体系。
他认为天地间有一统一的“气”,叫“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次序,人事秩序的混乱会导致天地之气的失序。
天地之气中,有一部分叫阳气,有一部分叫阴气,有了“阴”“阳”气的相互关系之后,人们就普遍使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等现象,经过一段的实践,春秋哲人开始用阴阳二气来解释宇宙。
3由此也就开始了中国对宇宙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宇宙自然论不是原子论、构成论,而是气论、生成论。
“气”与“阴阳”的范畴表达了一种宇宙的秩序和关系,便于说明宇宙的的生成演化。
“气”具有无形无象、无所不包,弥论天涯能质混一的特性,是能动的、生机的、连续的、整体的。
“阴阳二气”的表述则把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规定为内在的诸种力量中的主要的相互克服、制约,这两种力量又是交互作用,相互补充和促进的。
但在一系统中需保持均势和平衡,任何一方偏胜,不能“交通成和”,则失去正常的秩序。
这样一种比较完整的思想论述便于说明自然、人事、社会之间也处于一个大系统之中。
4当然,春秋时期也有思想家把天道和人事分开处理。
5早期易经的思想是由宗教演变而来,是占卜之中总结出来的。
而宗教在原始时期又与政治联系十分紧密,后来的易经中事物的辩证联系也就运用到了政治基础-即九功(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之类的事物之中。
即研究宇宙的天道与人间的人事联系起来的。
6人们总希望能从某种终极意义上去把握关于天和人的一些现象。
在易经早期,但萌发了我国五行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而这种“五行”思想也运用到了人事之中。
7易经作为我国哲学思想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一些优秀思想对于我国以后的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我国哲学发展的一个线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先秦哲学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先秦哲学一、填空题1.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______,一曰______,一曰______。
《易经》的八卦(经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乾卦的四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山》;《归藏》;《周易》;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元;亨;利;贞2.六府三事,谓之九功(《左传·文公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谓之六府。
______、______、______谓之三事。
【答案】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3.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一曰______,二曰______,三曰______,四曰______,五曰______。
【答案】水;火;木;金;土4.六艺是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经是指先秦的六种典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乐》;《易》;《春秋》5.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据《论语·先进》篇记载,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语:______、______;政事:______、______;文学______、______。
这十人被称为孔门“四科十哲”。
【答案】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6.关于老子其人,历史上有不同说法。
《史记》中记载了三个老子:______、______、______。
《老子》一书,又称______。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第十一讲 易传:儒家对百家争鸣的总结
第十一讲分五节谈《易传》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易传》其书; 第二节 儒家宇宙论的建立; 第三节 儒家辩证法的发展; 第四节 《易传》的人生哲学; 第五节 《易传》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易传》其书
本节介绍有关《易传》其书的三个问题:
1.《易传》的结构; 2.《易传》的成书; 3.《易传》对《易经》的解释。
《易传》十篇被称为“十翼”,是辅助《易 经》的意思。
原来“十翼”是独立成篇的。魏晋时玄学家 王弼注《周易》,把《彖》、《象》、《文言》 的内容分别编排进《易经》各卦之中,于是只剩 下《系辞》等五篇独立成篇,附于《易经》之后。 这就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易传》的面貌。
2.《易传》的成书
《易传》相传为孔子所作,这并不可靠。从内 容上看,《易传》既非出于一人之手,也不是在同 时写成的,大体上是战国后期到秦汉之际的一些儒 家学者的著作。
第十一讲 《易传》:儒家对百家
争鸣的总结(2)
第二节 儒家宇宙论的建立
《易传》所建立的新的哲学体系,其中最核
心的内容是建立了儒家宇宙论。儒家宇宙论的 建立,超越了孟子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开辟和荀 子对人的外部世界的开辟,而追溯到宇宙发生 和宇宙构成,是对儒家形上理论的重大发展。
本节谈《易传》儒家宇宙论的三个问题:
《易传》的宇宙发生模型之二表明,宇宙万物 的发生发展在于其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关系表现 为不断的一分为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 上》)
这里由“两仪”(阴阳)而“四象”(太阴、 少阴、太阳、少阳)而“八卦”(乾即天、坤即地 、巽即风、震即雷、坎即水、离即火、艮即山、兑 即泽),呈现为一分为二的关系,阐发了一套抽象 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先秦部分原初文明的宗教、政治与道德“上帝”、“帝”、“天”、“天命”亦成为夏、商、周三代的王权之政治合法性的根据。
祖宗崇拜与天神崇拜一样,与王权政治相纽合。
作为附属国的小邦周取代大殷商,其政治合法性仍以上帝、天神之命为根据。
周人把天神与鬼神作为人间政治与道德的立法者、评判者,使人们崇拜的对象有了可以认识的内容,在宗教神学里加入了“尽人事”的理性活动。
《易经》、阴阳、五行、和同《易经》,有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
据说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即重叠八卦成六十四卦而形成了《易经》。
《易经》的符号是卦画,文字是筮辞。
卦画有两个基本符号,即两种爻:“”与“”。
由三爻组成一卦,共有八卦(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的意义。
每卦六爻,自下而上为序,第一爻称“初”,第二爻称“上”,凡阳爻称“九”,阴爻称“六”。
春秋时期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的现象甚为普遍。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
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的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天命论人之为人,不能没有超越的向往,即终极关怀,亦即支撑生命的信仰信念。
“获罪于天,无可祷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性与天道”孔子强调在人事活动中,特别在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
在孔子那里,“天”有超越之天(宗教意义的终极归宿)、道德之天(道德意义的秩序与法则)、自然之天(自然变化的过程与规律)、偶然命运之天等不同内涵。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重“仁”重“礼”。
《论语》讲到“礼”(包括礼乐并言)75次,讲到“仁”却有109次。
“仁”的内涵:第一、以“爱人”为“仁”。
孔子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泛爱众”前提是孝,推而广之。
第二、以“克己复礼”为“仁”道德是真正显示人之自我主宰的行为,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是“由己”,而不是“由人”,即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他力的驱使。
中国哲学史主要人物及著作
中国哲学史主要人物及著作
重要性:有括号为只需要了解;无括号黑字为需要掌握;无括号红字为重点掌握。
一、先秦:
春秋: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墨子《墨子》
(孙子《孙子兵法》)
战国:
孟子《孟子》
(告子(出现在《孟子》中))
庄子《庄子》
(惠施(出现在《庄子》中))
(公孙龙《公孙龙子》)
《易传》
荀子《荀子》
韩非子《韩非子》
《大学》
《中庸》
二、两汉
(《淮南子》)
(陆贾《新语》)
(贾谊《新书》)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贤良对策)》
(扬雄《太玄》《法言》)
(《白虎通》)
(王充《论衡》)
三、魏晋
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微旨略例》《论语释疑》)
(裴頠《崇有论》)
郭象《庄子注》
(范缜《神灭论》)
四、隋唐
韩愈《原道》《原性》《谏迎佛骨表》
李翱《复性书》
五、宋明
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
邵雍《皇极经世》
程颐、程颢《二程全书》
张载《正蒙》《西铭》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
陆九渊《陆象山集》
王守仁《传习录》
(王艮《王心斋先生全集》)
(李贽《焚书》《续焚书》)
(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六、清
王夫之
颜元
戴震。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先秦哲学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编先秦哲学第1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1.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有什么意义?答:(1)在殷周之际,周公等人的观念的变化①思想来源上:殷商时代已有道德意识的启蒙。
在《盘庚》中已包含了尊重民意、民利和当政者的笃诚敬业精神等人文主义的萌芽。
但殷代仍以敬事鬼神为主。
小邦周取代大殷商以后,周初人进一步有了人文的自觉,这种自觉源于他们以小邦而承受大命,又面临内外部的叛乱。
继承了商人崇拜上帝至上神的天命观念,他同样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但周公的天命观和商人是有区别的;②天德关系上: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德转变,重神到所谓重道忠于民而信于神,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
“以德配天”即用德替代祖先,以道德作为祭天的配享,也即将德放到了与天相等同的地位。
在殷周之际的革命中,周公等人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把血缘性的祖宗崇拜,发展为政治与道德性的祖宗崇拜(“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把外在性的天神崇拜,逐渐内在化、道德化。
“敬德保民”周公认为,夏、殷王朝败亡,说明“天命”是可以转移、变更的。
“天命靡常”,“天惟时求民主”,人主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
所以命是可以更改的,关键是主政者要“明德”“敬德”。
③天与天命中神的观念淡了,认为惟德是辅;由天不可信的思想演化成对天的怨恨等。
(2)“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意义①周人改造夏、殷两代的王权神授论,不仅创造天子说,假天神权威为王权的合理性作论证,而且创造天命转移论,假天神权威对君主的权力作出一定的限制和道德的约束,又赋予君主不仅治理人民,而且教化人民的双重责任。
②周人的“敬”“敬德”“明德”的观念,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忧患意识,从把责任、信心交给神转而为自我担当。
这是周人在自觉、主动、反省地凸显主体的积极性与理性作用,是中国人文精神最早的表现,是以“敬”为动力的、具有德性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
《中国哲学史》第一篇先秦哲学课件04道家老庄哲学
▪ 老子之“道”: 一身数任 宇宙本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万物本源:“可以为天下母” 客观规律:“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 也”
道 天道“损有余以奉不足” 人道“劫不足以奉有பைடு நூலகம்”
1、宇宙之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道是天地万物之母: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腹:正当生理要求 目:过多的声色物欲)
原因:“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
所以,老子告诫人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4)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7)
(不自生:指不自私其生。天地的运作不是仅仅为自己。)
▪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 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zēng)。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 其犹龙邪!”
▪ 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 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 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宇宙之本原 宇宙之生成 宇宙之变化
说明:
▪ 为了说明人为什么要“为无为”,老子进 一步去探讨“无为”的本体论根源
▪ 为了说明政治为什么要“无为而治”,老 子也必须找出“无为”的深层原因
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以往的哲人说是水、火、气、 原子。老子认为,用任何一种具体而实在的物质 来说明万物的本原,都不能函盖万物,穷极所有。 于是提出“道”作为终极的根源。
▪ 问题:“为无为”何以可能? ▪ 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哲学史1
《尚书· 召诰》中说:“惟王其疾敬德, 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德的具体内 容仍是“从天命、劝人事”。 “非我小 国,敢弋殷命,唯天不畀。” 周公旦: •不仅提出了“德”,也提出了“孝”, 制定出一套制礼作乐的规则。礼成了奴 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乐也成了为这 种等级名分制度服务的工具。 •提出“天命靡常”和“天视自我民视, 天听自我民听” 及“保民”才能“享天
第二章 先秦诸子哲学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芽、兴起和奠定其 基本格局的时期。先秦哲学是指从中国哲学 的萌芽阶段开始,直至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 国家建立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的哲学思维。 它大致以春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大的历史阶 段。前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后一阶段就是通 称为春秋战国的时期,这一时期迎来了中国 哲学和民族精神文化的真正觉醒。所以从狭 义来说,先秦哲学也特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哲 学。
(二)对立统一观——“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 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 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 矣。——《系辞》
首先,卦象构成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 一体。八卦便是四对矛盾,六十四卦则 是三十二对矛盾。 其次,一分为二还可以从存在的角度 去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 之器” ,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就是 一对矛盾。 再次,一分为二的一般方法论意义。 “一阴一阳”是宇宙万物的总原则,
所谓“百家”据《汉书.艺文志》的 记载,共有189家。后代史家试图对“百 家”进行分类。 最著名的是司马谈和刘 歆。
司马谈把在他之前几个世纪中的哲学家 分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 家、法家、道家。
刘歆把诸子百家分为十类,在六家的基 础上加上四家:即纵横家、杂家、农家 和小说家。刘歆的贡献在于:他是从政 治和社会环境去探求各家的由来,系统 地追溯了各家的起源,这在中国历史上 是第一次。
中国哲学史-先秦子学
儒家学术源流
《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 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 言,于道最为髙。
18
顺阴阳
• 儒,用舞蹈求雨的意思。 • “鹬”例 • 《庄子·田子方》:“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 屦者知地形”。 • 《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 • 《法言·君子》:“通天地人曰儒。”
27
名家源自古之礼官
• 《艺文志》说: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 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 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不成。”此其所长也。
28
墨家源自古之清庙史祝
• 《艺文志》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
守。茅屋采(柞木)椽,是以贵俭;养三 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 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 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 也。
30
二、诸子与学术思潮的变迁
• 诸子思想是以《六经》为代表的价值观念 与文化精神应时之变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 态,确定了子学应时而变的文化特性。 • 诸子的基本精神是理乱治世,追求政治上 的统一 ,确定了子学与政治共存。 • 在每一个新历史时期,子学都会以一种新 的形态出现,并支配一个时代人的精神与 时代思潮。
3
“经”与“子”之关系
•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书》以 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 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 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称诸子为“《六 经》之支与流裔”。
4
•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诸子之为 书,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必有得于道 体之一端,而后乃能恣肆其说,以成一家之 言也。所谓一端者,无非六艺之所该,故推 之而皆得其所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先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第一节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一、随着商周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自然界变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政权交替、祸福转化等现象。
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人们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1.纣王:“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否认变化。
2.周公旦:“天命靡常”——承认变化。
二、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最初是在宗教神学的体系下萌芽发生的。
现存《周易》中的《易经》部分,原是周人问吉凶的卜筮之书,但其中包括着某些原始而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萌芽。
(一)《易经》中关于“对立”和“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反映在六十四卦的演变产生。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最终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消长。
这是最原始的关于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易经》关于阴阳的观念很可能是从观察天象地理的变化或人类男女两性,禽兽雌雄的不同中概括出来的,但并没有把阴阳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两种对立性质,而是把阴阳当作一切具体事物共同的、最基本的两种对立性质提出来,并用抽象的符号表示。
这由《易经》作为占筮之用宗教神学体系决定的。
不可混同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易经》中关于“对立”的思想,反映在某些卦象相反的卦的吉凶对立。
泰卦与否卦;剥卦与复卦。
3、《易经》在一些卦中包含有一些由低到高的变化发展思想。
乾卦、渐卦。
4、《易经》在描述由低至高的变化发展情况中,也表露了一些转化的思想和“物极必反”的思想。
《易经》把事物的“对立”和“转化”抽象化,神秘化,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无法认识和驾驭的,只能乞求于神的启示,然后再来决定人们的行动;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带有严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二)一些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表露出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1、晏婴对齐景公论“和”、“同”。
2、晋国的史官史墨,提出“物生有两”、“各有妃耦”——事物不是固定不变,对立双方地位可以发生转化等思想。
第二节朴素自然观的萌芽一、朴素自然观的产生(一)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天,上帝,鬼神观念的动摇。
二、五行的观念——世界由五种元素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国语》“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三、阴阳说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和凋衰。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国语。
周语》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和当时生产实践和积累的自然知识相适应的,不是建立在正确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倒像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
四、范蠡(一)初步认识到人和自然的一些关系。
对天道做了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是有“恒制”,有经常不变的法则。
(二)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了三点说明1、“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事物的产生需要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时候,不能盲动,否则“强索者不祥”。
2、人的主观努力和自然客观条件是互相为因的,必须互相配合好。
“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3、客观条件是变化的,成熟与不成熟可以转化,具备与不具备可以相互转化,必须及时抓住时机——“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不然,“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
但范蠡的观点基本上是循环论孔子第一节天命论一.相关思想背景殷周的贵族把“天”人格化、神圣化,把它打扮成一个操纵人间万物命运的活灵活现的主宰,自己则是受命于天,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
春秋时期,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天的观念开始动摇,但仍旧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宗教迷信思想。
二、孔子天命思想的两重性(一)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丢掉了。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八佾》“天生德于予桓魉其如予何!”《述而》“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吾谁欺欺天乎?”《子罕》“天丧予天丧予!”《先进》(二)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必然性。
企图用不可认识的必然性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
“富贵在天”、“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宪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颜渊》三、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1.孔子宣扬天命论,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
2.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意图。
3.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的势力范围的思想。
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
他自述自己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才使自己的行为逐渐符合天命——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欲不逾距。
四、对鬼神的看法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肯定鬼神的存在。
(一)放弃鬼神的具有人格神的外貌。
(二)保留鬼神的权威,“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三)在形式上肯定鬼神的存在。
“非其鬼祭之谄也。
”不主张无鬼;不能采取收买的态度祭祀鬼神,而应当抱着虔诚的态度祭祀鬼神,就像面对鬼神降临一样。
(四)祭祀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对祚的忠孝实际行动上。
第二节仁学思想一.比较全面的论述“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
不依靠他人。
最后:进一步,求仁的具体条目,视听言动。
孔子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
(一)作为统治者要求达到仁的标准的具体要求——恭、宽、信、敏、惠。
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要保持统治贵族的尊严与权威——恭、信、敏,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礼的作用,所以他又说:对于统治者这方面来说又要善于使用人民——宽、惠。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使民”“利民”“安民”“教民”。
驾驭人民达到礼的标准,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二)孝悌的思想1、“孝”、“弟”――仁的基本要求。
孔子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
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
“弟子人则孝出则弟。
”《学而》。
孝与忠是统一的,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2、孝与仁更明确的关系。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泰伯》3、概括——消灭犯上作乱的现象。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学而》二、为仁由已而不由人――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一)实现仁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里仁》(二)仁的自觉性的具体体现1、孔子宣扬为仁的自觉性,也就是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性道德规定。
否则,不仅受刑罚的制裁,而且受到社会道德舆论和内心的谴责。
2、仁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一咱主观的道德标准。
(三)一个人如何自觉地实现仁“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方之也已。
”《雍也》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四)爱人——有差等1、孔子在这里的爱人,并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指在奴隶社会中处于各种阶级关系中的人,例如:君臣、父子、朋友等等。
2、孔子在这里是要肯定世卿世禄的宗法关系,而且通过忠恕之道来教育人,启发人自觉地遵守这些关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孔子的“忠恕之道”或爱人都是有鲜明的阶级内容的。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
”三、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
(一)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生活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二)时时刻刻地追求这种成果。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三)有时应该用生命来实现保卫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从这个意义上讲仁,孔子也叫做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三节认识论思想一、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先验论的鼓吹者(一)表现:承认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圣人的生知。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季氏》`“吾非生而知之者”、“吾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
(二)表现——关于仁的学说1、孔子关于仁的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的特点,又是以仁的先验性为基础的。
2、具体表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定“已”的心都是善良的,先验地认识到什么是善良的,这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才具有道德价值,成为达到仁的途径。
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既是说仁的行为具有自学性和主动性,也是说仁的德性和认识具有先验性。
(三)孟子对孔子的继承和发挥及孔子本身思想1、孔子仁的先验论。
每个人都天生具有仁、义、礼、智萌芽的人性论。
2、孔子对认识主体的认识(1)上智,下愚,中人有天生的先知先觉的圣人。
又有天生的不知不觉的愚人,愚人指一般劳动群众。
对这种人教育白费力气,却是统治者的驯服的工具。
统治者对他们进行服从统治的教育,他们一定会接受---中人。
(2)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1)生而知之——圣人2)学而知之,获得知识――获得直接经验3、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1)首先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反对缺乏事实根据的道听途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阳货》(2)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要多样化。
“学无常师”、“学而时习之”、“每事问”、“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教学方法上,提倡学与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温故而知新”。
(4)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张用启发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第四节中庸之道孔子在认识论上主张“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在思想方法上则宣扬“中庸”思想。
一、什么是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遗书》---不走极端和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
二、中庸——巩固“道“的最好方法(一)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二)处理事物时,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否则不能成为德性高尚的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中庸的表现——非常全面又灵活(一)表现形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