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试题目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1、我们的祖先大约在黄帝时已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

从夏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商和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2、(理解)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国家机器外,还把原始的宗教迷信加以改造,使它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夏代的统治者已利用宗教迷信和天命论来欺骗人民了。

到了商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奴隶主贵族便按照地上最高统治者的模样,炮制了一个他们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主宰,编造了政权神授的谎言,说“帝立子生商”。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呢?其办法是通过“卜筮”。

“卜”“筮”都是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

西周统治者承继了商奴隶主贵族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永恒性,又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的理论,《尚书召告》说“惟天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3、(小题)周朝奴隶主所谓的“德”,其具体内容是:一是“敬天”,二是“保民”,三是“孝祖”。

4、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诞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阴阳说和五行说,早期的阴阳说可以追朔到《易经》。

现存《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经》,另一部分是所谓《传》,记录了后人对卦辞和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

5、《易经》大概是在殷周之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卜筮记录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而编纂成的一本书,以供人们卜筮时参考。

《易经》64卦是由八卦重叠组成的,而八卦又是由“一”“一一”两个符号排列组合而成。

《易经》中包含有由对立而引起变化和“物极必反”的思想。

如乾()卦。

泰()卦,九三爻卦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把互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指出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早期五行说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篇。

《洪范》说:“五行。

”水、火、木、金、土。

6、阴阳说和五行说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A 、周幽王时,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失调来解释地震现象。

B、西周末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试题目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考试题目

一、名词解释:※括号里的为另一种答案忠恕:①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

②“忠”要求积极为仁。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孔子提出的实行仁的途径,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是儒家仁学的重要内容。

)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浩然之气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

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孟子提出的观点,即通过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并用理性把握道与义从而达到的理想的精神状态,即理性道德的高度自觉与意志的坚定作用。

)良知:明王守仁提出,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

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孟子的良知指先天的道德观念,王阳明的"良知"则上升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本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a.道德意识的主体,b.对天理得的觉察与意识,c.与物相对的精神本体。

)道法自然: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而道无非是自然法则。

这里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天然。

这种尊重客观自然法则的态度具有唯物主义精神。

(老子的观点,指万事万物都受着其自身的规律支配,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天然,没有人为的成分。

这体现了无为的观念。

同时这种尊重自然法则的态度具有唯物主义的精神。

)心斋:中国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docx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docx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docx中国哲学题:儒家部分: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为仁由己:由春秋吋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

“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屮引中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口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

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

P33克己复礼:孔了在冋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徳的基木意识时,在道徳自律的意识屮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白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其屮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木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

“杀身以成仁” 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P34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出自《孟了?公孙丑九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徳“木心”并确证人木性的道徳性,明确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并再推及行“不忍人Z政”,即仁政。

P92孟了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來的品质,也是孟了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犬道町知性的认识论思想。

荀子百先承认物本來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心。

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來形成感性认识, 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來“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

P174荀子以“当薄其类”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明分使群:战国时期苟了在自己的“外王学”里提出的社会构建观念。

中 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 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一位思想家主张“性善论”?()A 荀子B 墨子C 孟子D 韩非子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老子》D 《庄子》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A 董仲舒B 朱熹C 王阳明D 陆九渊4、以下哪一项不是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A 理在事先B 格物致知C 心外无物D 存天理,灭人欲5、主张“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A 王夫之B 顾炎武C 黄宗羲D 王阳明6、以下哪一位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论的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董仲舒7、“天地之化日新”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王夫之B 顾炎武C 黄宗羲D 王阳明8、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在()A 西汉末年B 东汉末年C 魏晋南北朝D 隋唐时期9、以下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宇宙生成论的著作?()A 《周易》B 《老子》C 《庄子》D 《淮南子》10、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中国哲学的萌芽时期是______时期。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和“______”。

3、《庄子》一书分内篇、外篇和______篇。

4、法家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玄学的主要论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6、宋明理学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派别。

7、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概念,最早见于______。

9、佛教的基本教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10、道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一

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一

中国哲学史课程考试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位哲学家不属于儒家学派?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是指什么?A.规律B.道德C.理念D.自然3、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下列哪位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A.孔子C.庄子D.韩非子4、下列哪一部著作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5、下列哪位哲学家被誉为“理学大师”?A.周敦颐B.张载C.程颢D.王阳明6、“五行学说”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B.孔子C.庄子D.邹衍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学说”所包含的内容?A.金生水B.水生木C.木生火D.火生土8、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太极”是指什么?A.万物的本原B.宇宙的中心C.天地万物发展的总规律D.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9、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性善论”?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10、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最晚的一部重要著作?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荀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请简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12、请简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行合一”思想。

一年级数学入学考试试题一、我会填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3,(),(),(),1,2,3,4,5。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2个苹果重500()。

3、我会算。

4+()=10-()二、我会选。

1、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17B. 19C. 28D. 342、下列哪个图形是三角形?()A. B. C. D.三、我会判断。

1、一个苹果重100千克。

()2、9+8=17()3、下列哪个是轴对称图形?()A. B. C. D.四、我会解决问题。

1、小华有6个气球,小红有4个气球。

小华给小红几个气球,他们两人的气球一样多?2、补充问题:我们班有男生36人,女生48人。

中哲史试题-论述

中哲史试题-论述

试题答案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三、论述题1、略述“天人合一”思想源流春秋时期,“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天”的地位有所下降。

《左传》季梁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神。

”史嚣曰:“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神,聪明正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孔子宣扬“为仁由己”,“人能弘道”,“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己”,充分肯定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改变现实。

但他同时又主张“知命”,主张不完全否定天命,承认天命的存在而又不完全宿命。

战国时期,孟子从人性的角度来论述天人关系,归本于天而又立足于人,把天道、人道统一起来,对天人关系做出了天人合一的回答。

荀子在《天论》中强调天与人、自然与人事是两个不同领域。

一方面,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自然界的变化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以人间的治乱、人们的好恶为转移。

“天”就是行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寒暑、万物等自然变化的现象。

自然界的变化没有意志,也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天不因有人怕冷就取消了冬季,也不因为人怕跑路就缩小了面积。

这种把“天”视为客观的物质自然界,并从自然界的变化来论证其客观规律的“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说明他把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理论高度。

另一方面,他认为“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人间治乱完全取决于人,“不可以怨天”。

在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人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努力,“制天命而用之”。

对于天,人既不应盲目崇拜,消极服从,也不应越俎代庖,与天争职,而应该积极做好自己分内的人事,参与天地宇宙的变化。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荀子的这些思想,是这一时期对天人关系认识的高峰。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也曾直接探讨天道,并且从天道引出人道的概念。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1、名词解释合同异正确答案:惠施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事物之间的统一性,与离坚白相对。

《庄子•秋水》:“合同异,离坚白。

”《庄子•天下》所列惠施历物十事的第五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江南博哥)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揭示事物同异关系的相对性,从而否认同和异概念的确定性,把同和异合二为一,引伸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

合同异的著名论题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等。

2、名词解释本性即佛正确答案:慧能认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或称本心。

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是因为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慧能强调的是,佛性是人的唯一本性,人性就是佛性,佛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本性,所以他说“佛向性中坐,莫向身外求”。

佛和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觉与不觉,佛并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个人的心中。

3、名词解释合二而一正确答案:语出方以智《东西均•三征》:“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

凡有动静往来,无不交轮,则真常贯合,于幾可征也。

”用其概括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强调“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

”4、问答题简述墨子的认识论正确答案:墨子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倾向是经验论,但对于理性的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

1墨子肯定了人们的认识只能来源于人们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2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首先把“名”“实”问题提到了认识范围,并做了唯物主义论证。

墨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反应实的,是第二性的,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3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问题。

判断利害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墨子认为这个标准有三个:第一个标准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第二个标准即“下元察百姓耳目之实”。

第三个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4与认识论相联系,墨子在逻辑思想上首先提出了“类”、“故”的概念,作为明辨是非,审察异同的方法。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四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四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四1、名词解释一念三千正确答案:一念即一念心,三千指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

智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这是说,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中,这是因(江南博哥)为三千同一性故,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2、名词解释精气正确答案:指一种精灵细微的物质。

《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管子•内业》:“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还认为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后来思想家一般把精气看作是一种构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东西。

王充《论衡•论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戴震《原善•绪言下》:“知觉者,其精气之秀也。

”3、名词解释四端正确答案: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4、名词解释大用流行正确答案:1冯友兰用以指理表现为实际事物的过程。

“道体之本然,即是大用之流行。

”又认为,“一切事物,均经成盛衰毁四个阶段。

旧事物如此灭,新事物如此生。

如此生生灭灭,即是大用流行。

大用流行,亦称造化。

”(《新理学》)2.熊十力用以指世间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不断变化的过程。

“这种物质现象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说为大用流行。

”宇宙为一切大用之总名,万物即大用所现翕辟、生灭的迹象,“即体即用,即用即体”,故“万物与大用本来不二。

”“宇宙万象,唯依大用流行,而假施设。

故一切物,但有假名,都非实有。

中哲思习题及答案

中哲思习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复习思考题(1)中国哲学产生的条件: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精神及特质。

第一,知行合一。

第二,天人合一第三,真善同一。

第四,重人生而不重知论第五,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第六,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第七,哲学与政治紧密相联。

第八,哲学家与他的哲学合一。

第九,中国哲学的重点:主体性与道德性。

第二讲老子1. 如何理解老子之“道”的具体含义。

(一)形而上意义上的“道”1.“道”的含义:本体论的含义和宇宙论的含义“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端倪,边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1章》)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0章)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

P282.“道”的性质p29(二)规律性的“道”1.老子看到了对立转化规律的存在。

P302.老子也看到了循环运动的规律。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第16章》)(三)生活准则的“道”“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第22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2. 如何理解老子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试以“自然无为”为例来加以分析。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

A. 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B. 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C. 哲学学派的形成和演变D. 哲学文化的历史背景2. 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A. 孟子B. 庄子C. 孔子D. 老子3. 儒家学派主张的核心理念是()。

A. 仁爱B. 自由C. 知识D. 审美4. 以下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A. 庄子B. 老子C. 孔子D. 孟子5. 墨家学派注重的是()。

A. 社会公平B. 个人发展C. 祭祀仪式D. 自然和谐二、判断题1. 道家学派强调个体的努力和追求,而儒家学派则注重社会伦理和家庭责任。

()2. 墨家学派主张以爱德来推动社会进步,反对战争和争斗。

()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4.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天生都有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5. 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实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和外延。

()三、简答题1. 简述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2. 解释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仁”。

3. 通过对孟子和孔子思想的比较,说明两位学者在儒家学派中的位置和影响。

4. 请列举三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名字,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思想。

5. 阐述墨家学派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和强调。

四、论述题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既有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也有学派内部的分歧和演进。

请以儒家和道家为例,对比两个学派的思想特点和影响,以及他们对中国哲学史的重要意义。

注意:以上试题仅为参考,请根据考试具体要求和题目来编写文章。

《中国哲学史》题集

《中国哲学史》题集

《中国哲学史》题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以下哪位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自哪部经典著作?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D. 《庄子》3.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普遍的爱与反对战争?A. 荀子B. 墨子C. 孟子D. 庄子4.“知行合一”是哪位明代心学大师的核心思想?A. 朱熹B. 王阳明C. 程颐D. 陆九渊5.“无为而治”是哪一学派的核心政治理念?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6.《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何?A. 儒家经典之一B. 道家经典之一C. 阴阳家经典之一D. 独立的哲学著作7.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A. 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B. 提倡格物致知C. 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理D. 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在精神的培养8.“白马非马”的辩论出自哪位哲学家?A. 公孙龙B. 惠施C. 荀子D. 韩非子9.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10.“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哲学中主要体现在哪个学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________是《道德经》的作者,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中国哲学中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______。

3.“性善论”是______提出的,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4.“__________”是朱熹提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强调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5.“__________”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主张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的法则。

6.《__________》是荀子的著作,其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

7.“__________”是董仲舒提出的,认为天和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行为应该顺应天意。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正确答案: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

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

“道”的特征在于自自然然,毫不造作。

所以它在(江南博哥)一切之上又在一切之中,这正是人所应该崇拜学习的。

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始终的,都局限在一定具体的时空范围内。

只有这个“道”是超越这一切的。

它无始终,无生死,无喜怒,无爱恶。

它表现为万物的自生自化,它自身也就在这万物之中。

这一点双方一致。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无为”,庄子的“道”论,即庄子的本体论哲学。

庄子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

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

在庄子看来,这个人的本体存在,由于摆脱了一切“物役”从而获得了绝对自由,所以它是无限的。

庄子要求人必须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运行,庄子认为这样才合乎“道”。

表面上庄老并称,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

这正是庄子的特色之一,他似乎看透了人生和生死,但终于并没有舍弃和否定它。

2、名词解释万法唯识正确答案:亦称一切唯识。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主要教义之一。

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万物,都非独立存在,而是由“识”变现出来。

离心识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

《成唯识论》卷一:“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亦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有宇宙间一切万物。

故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3、名词解释志功正确答案:志即动机,功指效果。

《墨子•鲁问》:“合其志功而观焉”,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结合。

孟子虽辨名利,但也兼重志功:“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

且子食志乎?食功乎?”《孟子•滕文公下》后朱熹与陈亮之争,朱尚志,陈崇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括号里的为另一种答案忠恕:①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

②“忠”要求积极为仁。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孔子提出的实行仁的途径,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是儒家仁学的重要内容。

)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浩然之气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

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孟子提出的观点,即通过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并用理性把握道与义从而达到的理想的精神状态,即理性道德的高度自觉与意志的坚定作用。

)良知:明王守仁提出,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

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孟子的良知指先天的道德观念,王阳明的"良知"则上升为超越一切的绝对本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a.道德意识的主体,b.对天理得的觉察与意识,c.与物相对的精神本体。

)道法自然: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而道无非是自然法则。

这里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天然。

这种尊重客观自然法则的态度具有唯物主义精神。

(老子的观点,指万事万物都受着其自身的规律支配,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天然,没有人为的成分。

这体现了无为的观念。

同时这种尊重自然法则的态度具有唯物主义的精神。

)心斋:中国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

语出《庄子·人间世》:“唯道虚集。

虚者,心斋也。

”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心斋为道教斋法的最高层( 供斋、节食斋、心斋) ,指疏沦其心,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掊击其智,断绝思虑。

心斋对后来的禅宗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

)(庄子的哲学用语,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

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这一观念对后来的禅宗有很大的影响。

)坐忘:是庄老哲学用语。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法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指端坐而全忘一切物我的出世思想和精神状态。

是希望在大动乱时代中解脱人生所受的想桎梏一样的痛苦。

这种解脱不靠反抗,不靠同流合污,不靠积极进取,而靠'"远',靠忘",忘掉一切名利,忘掉一切悲哀,而乐而游。

(就是彻底地“忘”,不仅忘掉客观世界,而且忘掉自己的肉体,忘掉一切认识活动,真正做到“吾丧我”,庄子认为,如果忘掉人与人,人与物的一切差别、界限,那就达到了与天地混为一体,这样在精神上就绝对自由了,逍遥游了。

)(庄子的观念,指忘掉客观世界、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差异以及一切认识活动从而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

这体现了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化性起伪:语出《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这是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

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

“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

(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礼仪道德是认为(伪)的,以原始材料为封建礼仪道德的加工对象,从而使人性变得美好,所以人性是恶的,所谓善是人为(伪)的结果。

)(荀子基于他的性恶论提出的后天的认为的精神启蒙方法或者说教育方法,来使人复归天性,启蒙道德之善。

)虚壹而静:《荀子·解蔽》“虚壹而静”,“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

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

(“虚”即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妨碍接受新的知识,“壹”就是要专一不要分心,“静”就是要宁静不要胡思乱想。

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

(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

“虚”就是"不以所己藏害所将受",不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妨碍接受新知识,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获得正确的知识。

)三表:1.判断一种学说的是非真伪,必须在历史的记载中寻找前人的经验作为根据。

2.以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3.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

(三表:墨子提出“三表”或“三法”来作为判别是非、真伪的客观标准。

首先,“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说判断一种学说的是非真伪,必须在历史的记载中寻找前人的经验作为根据。

其次,“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这是以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废以为行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是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

墨子的“三表”说明他是个朴素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

)谶纬:“谶”原是一种古老的迷信,指宗教预言,用神的启示的方式进行说教,应验社会人事;“纬”纯用宗教迷信附会、发挥儒家经典,刻意将儒学神学化了。

谶纬神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兴起于西汉哀、平之际,盛行于东汉。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

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今文经学:今文学派是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形成的学派,它的出现需溯源至秦始皇的思想政策。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谐守慰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鲸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这一个政策,被秦始皇执行了,于是除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外,民间所藏的先秦百家之书尽皆焚毁,仅存官方所藏,也只有官方职司博士官者仍可研究阅读。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

与“今文经学”相对。

古文经,指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古文经籍。

诸王等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

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汉代经学一派,与古文经学相对应,主要特点是加入大量的占卜、阴阳学说提倡天人感应,以符合当时的需要被列入学官,成为正统)(以训诂考据的方法,清除加诸经书的种种附会和随意解释。

)三玄:《周易》、《老子》、和《庄子》独化:指事物自己的变化,不假外力。

《庄子·齐物论》注:“若责其所待,而寻其所由,则寻责无极。

卒至于无待,而独化之理明矣。

”认为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大宗师》注),事物自己产生,自己变化。

(“独化于玄冥之境”是郭象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强调了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自己发展变化而处于一个玄妙、深远的境界。

)太虚即气:张载《正蒙·太和》:“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太虚一词初见于《庄子·知北游》:“不游乎太虚”及《黄帝内经》:“太虚寥廓”,指广大空间。

张载认为虚即气,虚与气是同一物质实体的不同状态,虚与气是统一的,“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张载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传统,以物质性的气为世界第一原理,强调无形也是气,推进了气一元论思想。

广阔的天空无形可见,但充满了细微的物质性的气,是气的本来状态,聚与散是气的变化的暂时状态(客形),而气本身是永恒不变的,气作为实体就是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解释: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

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分析: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3、兼相爱,交相利意思为: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

义利的关系也应是对立的统一.。

“兼相爱”是针对“别相恶”而言,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

“交相利”是针对“交相贼”而言,主张人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之实质,是一种柔性管理,它通过人们之间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破坏性冲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符合人自然性的需要,又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

但墨子的这一主张表现了他所代表的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4、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中的"伪"即人为之意,此句意指人性是恶的,而人性之善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

这种后天的的学习和教化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子在《礼论》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这就是说,人性本来是有缺陷的,后来经过学习和教化逐渐完善,没有人性的缺陷,则学习和教化都没有用处,不经过学习和教化,人性的缺陷是不能自己弥补的,这里指出了人性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教化而改变的,即通过学习和教化人性可以去恶存善。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贪图享乐的各种欲望,但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这些人的天质,使去恶存善、"涂之人可以为禹"成为可能。

但去恶存善不能存粹依靠自律、自省,还要靠外在强制的约束力,荀子指出:"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而后正,待礼义而后治。

"荀子认为,只要"化性起伪",人人可以成为圣人,但"化性起伪"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项社会事业:"从之人性,顺之人情,不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礼而归于暴,故必将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