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电和磁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电和磁》教学设计
3.1《电和磁》(一)教材分析《电和磁》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安排是“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主要围绕两个活动展开: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产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同时,本课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要求适当渗透能量转换的思想,为本单元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课之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对电路知识和磁铁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学生本课研究电和磁现象奠定了基础。
多角度地了解电流产生了磁性,学生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愿望。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第一组:学生电源、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第二组: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一、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1、引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投影仪出示指南针)说明:当它静止的时,指南针能够指示南北方向。
因为指南针里面其实是一枚磁铁,可以叫它小磁针。
如果不用手碰它,你会发现小磁针不偏转。
2、讨论:不碰指南针,你有什么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1)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①出示一枚铁钉:把铁钉的两端分别靠近指南针的一端。
②出示一块磁铁:把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指南针的一端。
(2)思考:我们发现铁和磁铁都能使小磁针偏转,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3、归纳:磁铁和铁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但是偏转的情况还是不同的。
小学科学31《电和磁》(教案)
小学科学31《电和磁》(教案)电和磁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电灯的亮起、手机的充电,甚至是铁石吸附在一起都与电和磁力有关。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了解电和磁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是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电和磁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通过实验探索电和磁的相互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电池、电线、铁石、小灯泡、磁铁、铁钉等;2.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电和磁的认识:“你们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电和磁有关的现象?”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参与讨论。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电和磁的概念和基本特性,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让学生理解电是由电子带电粒子组成,而磁是由磁性物质产生的力。
3.实验探究(40分钟)(1)实验1:用电池点亮小灯泡- 将一个小灯泡接在电池的两极上,问学生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灯泡是否亮起,并让学生解释原因。
- 提示学生观察灯泡和电池连接的方式,引导他们得出电流能导致灯泡亮起的结论。
(2)实验2:磁铁吸附物体- 给学生提供一个磁铁,让他们尝试用铁石吸附其他物体。
-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磁铁和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磁铁只能吸附铁质物体。
(3)实验3:电流和磁铁的相互作用- 将一个长细铁丝穿过一个木细棒上的纸卷,在纸卷的两端插入电池的正负极。
- 引导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发现铁丝变成了一个磁铁。
4.知识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电?什么是磁?(2)电能产生什么现象?磁铁能产生什么现象?(3)电和磁有什么相互关系?五、教学延伸1.请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探索其他与电和磁有关的现象。
2.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实验室,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实验亲身体验了电和磁的相互关系。
(完整)《电和磁》教学设计详案
电和磁材料准备:电路(散的一份,装线圈的一份)、铁钉、小磁铁、线圈、托盘、卡纸磁针板贴6个。
新课教学:一、课前:(复习电路和磁铁的相互作用)1.按下开关,灯泡亮了。
为什么会亮?(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沿着导线经过灯泡,回到负极,所以灯泡亮了。
)2位学生。
2.现在呢?没亮,为什么?断路,没有电流。
3.拿掉灯泡和一根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这时,如果我按下开关,这就叫短路。
短路时电流很大,电池会发烫,易损坏。
4.组织上课课前游戏:教室的东南西北咱们班的同学见多识广,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小游戏:说说我们知道的科学家(每组轮流说,一次只能说一个,不能重复.)二、复习导入(切换到投影)1.出示指南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演示:用铁和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南端。
(等磁针静止再靠近)3.交流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与磁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有什么不同.4师: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呢?四、模拟探究: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1。
(课件)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他偶然间让导线这样(演示)放在指南针上方,接通电流时,你猜他发现了什么?2。
想不想亲眼看看?课件,提示要点.1.实验前:排除磁或铁的干扰,检查灯泡是否能亮,拉直导线靠近指南针上方,方向与磁针指向一致,等待小磁针完全静止.2.实验时:接通电流的一霎那,小磁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小磁针有变化?3.把电池盒调个头,(用电路演示)重复以上操作,小磁针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4。
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在记录单上。
34.组织交流发现。
通路:小磁针怎么样?断路:小磁针怎么样?电池盒掉个头怎么样?5.(板书:通电导线)我们看到,通电导线靠近后,小磁针也发生了偏转。
6.偏转的角度都不大。
正是因为这样,当时,只有细心的奥斯特发现了这个现象,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奥斯特想“怎么样使效果更明显呢?"引导分析: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问题产生?你觉得刚才磁针的偏转与什么有关?理由?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让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吗?理由7.我们先来做做短路。
《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3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电和磁》,课程内容包括电的特性和行为,磁的有关概念,电磁学等。
让学生了解电、磁的本质和有关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研究活动的热情,为未来深入研究物理相关理论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电物理量和电动势的概念;2. 了解电流、电阻、电动势和电流密度的具体内容;3. 提升电磁学中相关量的理解能力;4. 理解磁场对空间物体形势的影响;5. 探究电动势、磁场和磁源之间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1. 能够从物理性质出发,分析和解决物理实验现象;2. 能够利用实验数据,建立电学和磁学理论;3. 能够运用电学和磁学模型,阐述空间物体的运动;4. 夯实电磁学基础,培养科学研究思维。
三、教学方法(一)理论讲授法:如果仅仅使用一般的理论概念作为教学起点,就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因此,需要充分论证各个理论概念的实际运用效果,从而为学生构建一条理解理论的历程,带给学生理论认识的深刻体验。
(二)讨论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个人意见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同伴伙伴讨论中互相尊重,进行理论建构和改变。
(三)实验法:将实验作为物理学家学习、探索和使用电和磁定律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通过量测和数据收集,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数据规律,从而推导出物理定律。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布置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通过描述实验现象,让学生尝试认识、搞清楚助磁器在空调机器运行时存在的特殊作用,借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探究、讲解和讨论物理概念通过具体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讲解和讨论物理概念,学习电动势和电流、磁场和磁感应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电和磁的物理内容。
(三)学生自主实验通过翻阅书籍、普及物理知识和学习实验课本,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各项实验,获得实验成果,从而形成对物理实验结果的客观认知,以及对电和磁相关知识的认知。
(四)教师评价和反馈根据学生实验结果,教师可以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反馈,来总结运用物理概念的效率,帮助学生调整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激励学生认知物理模型的能力。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第一章:电流的基础知识1.1 电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1.2 电流的单位:介绍安培(A)作为电流的单位,并学习如何测量电流。
1.3 电流的方向:讲解电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正负电荷的移动方向。
第二章:电路的组成与分类2.1 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
2.2 电路的分类:引导学生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2.3 电路图的绘制:教授如何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第三章:磁现象的认识3.1 磁铁的性质:讲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以及磁极的概念。
3.2 磁场的表示:介绍磁感线来表示磁场的分布,理解磁场的强弱。
3.3 磁场的应用:学习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指南针、磁悬浮等。
第四章:电磁感应4.1 电磁感应现象:讲解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
4.2 发电机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应用。
4.3 电磁感应的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第五章:电磁铁5.1 电磁铁的原理: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5.2 电磁铁的制作: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3 电磁铁的应用:学习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锁、电磁起重机等。
第六章:电流的测量6.1 安培表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安培表测量电流,包括校零、选择量程、保持表笔接触良好等。
6.2 电流的测量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电流测量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并掌握电流测量的技巧。
6.3 电流数据的处理:引导学生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中测得的电流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第七章:电压和电阻7.1 电压的概念:讲解电压的定义,以及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7.2 电压的测量: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7.3 电阻的性质:讲解电阻的概念,以及电阻对电流流动的影响。
电和磁教学设计(共5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电和磁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六年级廉美娟教材分析“电和磁〞是六上《科学》“能量〞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根底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研究过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铁的磁性能使放入磁场的磁针发生偏转;而在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学习,对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经验。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展现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导线和小磁针的关系。
另一条主线是探究通电线圈与小磁针的关系。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电和磁教学设计在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及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教学器材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短导线3根、指南针、长导线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片段提问:军队行军过程中利用什么指引方向?〔指明学生答复〕用了指南车还是走错了方向,为什么?总结:磁铁的磁性吸引指南针,使指针偏转。
〔板书:磁〕[设计意图:上课之初,利用观看电视剧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中。
接着有针对性的提问,将学生从视频引入新课的教学中,为后续讨论“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原因〞奠定理论根底,便于理清思路。
3.电和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 请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生原理。
(3)应用题:
假设你有一个条形磁铁,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是否存在。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填空题:
1. 电荷的两种类型是____和____。
2. 电流的形成可以由____、____和____等方式。
3.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会产生____和____两种作用。
2. 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2. 电流的形成是由:
A. 电荷的移动
B. 电荷的堆积
C. 电荷的排斥
D. 电荷的吸引
(2)简答题:
2. 判断题:
1. 对
2. 对
3. 对
3. 简答题:
1. 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会对铁屑产生不同的吸引力,是因为磁铁的N极和S极分别具有不同的磁性,N极会吸引铁屑,而S极会排斥铁屑。
2. 闭合电路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将导体放入磁场中,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导致导体受到磁力的作用,产生运动。观察到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提问,课堂氛围活跃。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实验操作部分,我发现一些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不太熟悉,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其次,在讨论部分,我发现一些学生可能没有充分理解案例的背景和特点,导致他们的讨论不够深入。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案例的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案例的背景和特点。最后,在课堂小结部分,我发现一些学生可能没有完全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导致他们对电和磁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电和磁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年级科学教科版电和磁教案
六年级科学教科版电和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正确掌握“电”和“磁”的概念
2、熟练掌握“电的实质”和“磁的实质”的知识内容
3、了解“电的用途”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掌握“磁的用途”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概念重点:正确掌握“电”和“磁”的概念
2、技能重点:熟练掌握“电的实质”和“磁的实质”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导入(5分钟)
让学生们观察一个小实验——将一根蜡烛放置在桌上,让一个学生手拿一个磁铁,让他试着用磁铁的两头分别来吸引一下蜡烛。
操作完就会发现蜡烛可以被磁铁吸住,问学生们:“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2、语言短文学习(2分钟)
让学生们阅读一段短文,学习和理解“电”和“磁”的概念。
3、作业设计(5分钟)
让学生们完成一份作业。
请他们把学到的知识梳理出来,以练习理解和掌握“电的实质”和“磁的实质”的知识内容。
4、课堂练习(8分钟)
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完成一份课后的挑战题,请学生们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画出体现“电的用途”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磁的用途”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师生总结(2分钟)
最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点,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3《电和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电和磁》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究电和磁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磁铁的原理、电生磁的实验、磁生电的实验、电磁铁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一些电磁现象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电磁铁的原理、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实验过程及原理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较强,但在总结规律和分析问题方面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磁铁。
2.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理解其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及制作。
2.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实验现象及原理。
3.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的原理和制作。
2.运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现象。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运用讲解法,讲解实验原理和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电线、电源、磁体等。
2.教师准备实验演示器材:电磁铁、铁钉、电线、电源、磁体等。
3.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4.安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磁铁的日常生活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发学生对电磁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展示电磁铁的制作过程,并提问学生关于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总结电磁铁的原理。
电和磁教学设计3篇
电和磁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起始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通过两个活动以及教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经历发现现象,联系已有的知识对现象作出合理的假设或推测,通过实验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的过程。
要帮助学生真正建构电流产生磁性的概念。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这种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小组准备: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小灯座、开关、指南针、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小组实验材料一份、课件、磁铁、铁、指南针。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不碰指南针你能使小磁针转动起来吗?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转动?(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2.归纳: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二、发现通电导线可以让指南针发生偏转1、除了上面的磁铁和铁,有没有其它什么方法不碰指南针也让指针发生偏转?2:请学生回忆四年级的知识点亮小灯泡,并用老师给的材料完成点亮小灯泡。
3、学生按要求做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操作:将指南针水平放在桌子上,等磁针静止后,把我们刚才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注意与磁针方向完全一致。
观察:①接通电路之前,小磁针有什么变化?②接通电路后,小磁针有什么变化?③断开电路(打开开关)后,小磁针又会有什么变化?④试试将导线放在不同的地方,小磁针有什么不同?4、交流并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4)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电流产生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电和磁的规律;(3)学会使用科学仪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节:电和磁的基本概念1. 电荷:正电荷、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 磁场: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第2节:摩擦起电1. 摩擦起电的原理;2. 摩擦起电的实验现象;3. 电荷的转移和中和。
第3节:电流的形成和测量1. 电流的形成;2. 电流的方向;3. 电流表的使用。
第4节:电压的认识1. 电压的概念;2. 电压表的使用;3.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第5节: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实验1. 电路的组成;2. 电路的设计;3. 电流产生的现象观察。
三、教学资源1. 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磁体、电线、灯泡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和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电和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实验: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并进行相关实验演示;3. 学生自主实验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电和磁的规律;4. 知识巩固与拓展: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和磁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掌握摩擦起电的原理和实验操作能力;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电路,并观察电流产生的现象;4. 学生对电流、电压关系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电和磁|教
1 / 4《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电流越大、线越多,磁性越强。
线圈可以检测是否有电流。
2、过程与方法:动手探究过程中边思考边实验,作好记录,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合作,善于思考探究,能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感悟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做有心人,谁都能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讨论和设计如何让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
【教学难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一、引入:上课前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出示指南针的展示)。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老朋友。
生:指南针师:它的作用是什么呢?生:给人们指引方向。
师:当指南针静止的时候指针总是指向哪个方向?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2 / 4师: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用什么物体可以让小磁针转动起来呢?生:磁铁、铁。
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老师有一个办法,想不想知道?生:想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和磁》。
(板书:电和磁)师:首先来看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一起来齐读一下。
师:我们的学习目标中说到电,同学们知道人们最早利用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师:很早的时候人们就会用电池来发电,但是只在实验室里使用,并没有普及,直到一百多年前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偶然的一次发现才让人们打开了大规模利用电能的大门。
(出示奥斯特的图片)师:奥斯特的实验需要先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你会吗?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准备了组成电路的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等等材料,现在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你组装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还记得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吗?)师:电路连接好了以后我们来做一百多年前奥斯特的实验,首先把指南针放在电路中之中一根导线的下面,在电流接通和断开的一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呢?请你仔细观察。
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6篇
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6篇教案的制定想必每位老师都很熟识了,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我们必需仔细制定好自己的教学教案,范文社我今日就为您带来了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推举6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电和磁教案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给宝石博物馆中的宝石进行排列,学习10的减法运算。
2.为皇冠正确的画上宝石数量,喜爱动脑筋。
3.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育观看、比较和反应力量。
活动过程简录:1.复习十以内的分合式以及加法运算--复习10的分合式--10的碰球嬉戏。
2.介绍宝石博物馆--有一个宝石博物馆中有很多的宝石,但是他们都没有摆正确,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好吗?--播放ppt--有三个宝石箱子,工作人员把宝石放进箱子中,可是数量搞错了,我们一起帮他重新放一下。
--第一个箱子应当放几个宝石?为什么?现在有几个?那怎么办?拿掉几个?谁能够用数学算式讲出来。
--其次个箱子应当放几个?我们来数一数工作人员放了几个?他放的对吗?那怎么办?--我们看看第三个箱子中有几个宝石?拿掉几个才能够让它的数量和箱子上的数字一样呢?3.熟悉操作卡--刚刚你们帮了他们一个大忙,但是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你们帮忙,你们情愿吗?--宝石博物馆里有一个很大的宝石箱子,上面的宝石有规律的排列着,每一排都是十颗宝石,但是工作人员马虎大意,漏放了几颗,你们能够帮他加上去吗?放完宝石后你可以在两边的线上写上数字,这样可以便利检查,看看两边加起来是不是10颗。
--博物馆中还有一个美丽的皇冠,盼望小伴侣们能够把宝石镶到皇冠上,你们会吗?做出下面的减法算式你就能得到答案,知道镶宝石的数量了哦。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操作结束,老师讲评--表扬做得又快又精确的幼儿。
--做错的幼儿进行修改。
活动反思: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
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
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觉,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从前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通用11篇)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通用11篇)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教学课时: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进行新课:1、电流的磁效应:试验:53页图8.2-2示,结果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1)试验:54页图8.2-4示(对比条形磁体)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相似。
指出N极、S 极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2)试验:54页图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结果:结论: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参考55页提示)(3)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六年级上册科学《电和磁》教学设计《电和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组准备2节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长导线一个、胶带纸、小刀、指南针。
教师准备:条形磁铁一个,大指南针一个。
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指南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南针)师:指南针的指针是用什么做的?(磁铁)指针指向什么方向?师:在不用手碰指南针的情况下,你能用什么办法是指南针动起来?同学上讲台验证。
2、师:条形磁铁有南北极吗?你有办法知道这个条形磁铁的南北极吗?学生回答并上台验证。
并引出磁铁的性质。
3、归纳:磁铁的磁性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刚才的小实验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磁现象。
(板书:磁)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奥斯特到底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我们也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好吗?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大家看老师手上的小灯泡,你能用手中的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介绍所需的材料。
请两位学生到展示台,其余小组进行组装,教师巡视。
2、请同学说一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板书:电)3、介绍实验方法:奥斯特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电路中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你想知道奥斯特发现了什么吗?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第一章:电流的产生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掌握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
3. 能够制作简单的电流产生装置。
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2. 电流的产生原因: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3. 实验:制作简单的电流产生装置。
教学活动:1. 引入电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产生原因。
2. 讲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
3. 分组讨论并制作简单的电流产生装置,展示并分享成果。
评价方法:1. 学生能准确描述电流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学生能解释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理。
3. 学生能制作简单的电流产生装置。
第二章:电路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概念及其基本组成。
2. 掌握开关、导线、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 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
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电流流动的路径。
2. 电路的基本组成:开关、导线、电源和用电器。
3. 设计简单的电路。
教学活动:1. 引入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组成。
2. 讲解开关、导线、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并通过实物展示。
3. 分组讨论并设计简单的电路,展示并分享成果。
评价方法:1. 学生能准确描述电路的概念及其基本组成。
2. 学生能解释开关、导线、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电路。
第三章:电流的效应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效应及其应用。
2. 掌握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3. 能够观察和分析电流的效应。
教学内容:1.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
2.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产生磁场。
3. 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引起化学变化。
4. 观察和分析电流的效应。
教学活动:1. 引入电流的效应,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效应及其应用。
2. 讲解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并通过实验演示。
3. 分组讨论并观察和分析电流的效应,展示并分享成果。
评价方法:1. 学生能准确描述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
六年级科学电和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3)掌握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电和磁的关系;(2)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3)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敢于实验、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3)认识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和磁的基本概念;(2)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磁铁、导线、电池、铁钉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电流、磁场等;(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
2. 探究电和磁的关系(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电和磁之间的关系;(2)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3. 讲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1)讲解电磁铁的制作步骤;(2)展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2)引导学生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五、作业布置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应用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3. 查阅资料,了解电和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电和磁基本概念的理解;(2)学生掌握电磁铁制作方法与应用的情况;(3)学生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技能;(4)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能力。
教科版六级上册《电和磁》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级上册《电和磁》教学设计教科版六级上册《电和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
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
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探究使小磁针发生更大偏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怎样才能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第一组:电池、导线1根、指南针、小灯泡等第二组:在第一组基础上增加长约200厘米的绝缘导线、粗细不同的导线、1节电池等教学过程:一、发现通电导线可以让指南针发生偏转1.这是个指南针,什么情况下会影响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2.归纳:磁铁和铁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3.出示电池和导线,介绍奥斯特实验。
4.学生按要求做通电导线能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二、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1.提出关键问题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的呢?2.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析引导: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
通电之前磁针没有偏转,而且导线是铜的,磁铁也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的原因。
②通电之后的导线产生了磁性,导致磁针发生了偏转。
3.小结:电流能产生磁性三、探究使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的方法1.刚才磁针偏转现象不够明显,你有办法让现象更明显吗?(学生可能回答:增加电池、改变导线长度、粗细等)(改变电流、改变导线)学生如果提到短路,应提醒短路的注意点。
电与磁教学设计六年级
电与磁教学设计六年级电与磁教学设计六班级第 1 篇教材内容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磁现象、磁场,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这些内容是学习信息传递常识和有关电能知识的重要基础。
与传统教材相比,本章教材内容更加着重同学的亲自体验与感悟,更加着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章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电流的磁场、继电器、电动机、发电机等学习内容就在同学的身边。
新课教学时要尽量引导同学动手动脑去学,去做,复习课仍旧要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着重指导同学学习、应用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思想,训练以试验为手段探究自然神秘的科学方法。
复习课也要突出探究,要有新意,让同学有新的收获。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磁体四周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2〕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3〕知道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铁相像。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4〕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5〕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6〕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知道什么是沟通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2〕经受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同学乐于探究自然界的神秘。
〔2〕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爱好。
重点和难点〔1〕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2〕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掌控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通电导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方法1、采纳试验重现方法,加深同学对所学知识回顾和理解。
2、讲练结合、引导联想、对比、发觉、归纳的探究式思维训练;3、采纳多媒体帮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刚才我们没有找到磁能产生电的证据,现在我们再来找一找电能否产生磁的证据。
师:这个实验怎么做呢?
生:(讨论)
师: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六年级电和磁教学设计
课 题
3.1电和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第( )周 星期( )
课时
总第(12)课时
教学
理念
要学“电和磁”这一课需要有两个学习基础:第一,已经学习过“电”单元。了解电能使小灯泡发光和有关短路方面的知识;第二,已经学习过“磁铁”单元。了解磁铁具有磁性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以及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等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探究电磁现象,必须先复习“电”和“磁”。在复习了“电”又复习了“磁”之后,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电和磁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通过探讨,明确:如果说,磁能产生电,能使小灯泡发光;或者,电能产生磁,具有磁性,那么电和磁之间就有联系了。如果磁不能产生电,电也不能产生磁,电是电,磁是磁,那么它们之间就没有必然的联系。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磁能否产生电电能否产生磁由于本课的重点是探究电能否产生磁,所以在探究磁能否产生电的过程是一带而过的,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发现不了磁和电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电能产生磁的实验。因为通过通电直导线和线圈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了电能产生磁,找到了电和磁的联系。然后介绍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最后一个活动:用线圈和指南针检测电池中是否有电。如果仅仅从这一课来说,这一环节去掉这一环节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学生还是能解释通电导线和线圈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真正原因。但是看过“能量”单元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我们来发电”这一活动,手摇发电机转动小电动机,小灯泡并没有亮起来,那是不是就说明没有电呢这就不一定了,因为如果电流太弱,小灯泡也无法发光。所以需要线圈和指南针来检验。我们站在单元的角度看“电和磁”中的“线圈和指南针检测电池有没有电”的活动,就觉得很有必要了。
教学难点
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老师准备
老师除了一套学生用的器材外,增加条形磁铁一块,铁钉一枚课件等
学生准备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线圈等。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1、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的实验
师:(出示小灯泡,提问)有什么办法能使小灯泡发光?
生:(请一名学生说办法,并上讲台演示)
生:(一学生演示实验,其他观察)
师:小灯泡亮了吗?
生:没有?
师:说明什么问题?
生:磁不能产生电
师:能这么说吗(
引导学生说准确)
生:不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说磁不能产生电。
师:还有问题,应该说:“这个实验我们没有看到磁产生电,使小灯泡发光”。至于磁到底能否产生电,我们目前还不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电路中用磁铁去代替电池,结果小灯泡没有发光,找不到磁能产生电的证据,不能说电和磁有联系。用排除法引出研究“电能否产生磁”。】
生:(做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指南针偏转了。
师:是怎样偏转的?
生:接通电流,指南针偏转;断开电流,指南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师:那这说明了什么?
生:电能产生磁
师:你现在这样说,理由充足吗假如有人提出质疑你怎么解释
师:发现了指南针的偏转,但造成指南针偏转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手有没有碰到指南针?
【本环节设计意图:磁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但指南针发生偏转并不一定是磁引起的。】
3、提出研究问题:“电”和“磁”之间有联系吗?
师:我们通过复习知道了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磁铁具有磁性,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那么电和磁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师:也就是说“磁能产生电吗”或者说“电能产生磁吗”
师:如果说,磁能产生电,也能使小灯泡发光;或者,电能产生磁,具有磁性,那么电和磁之间就有联系了。如果磁不能产生电,电也不能产生磁,电是电,磁是磁,那么它们之间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教材
简析
“电和磁”是修订后六上《科学》教材“能量”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也是本次教材修订中改动比较大的一课。
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
生:(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根据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师:那么能不能说,指南针发生偏转就是受到磁的作用吗?
生:不一定,因为铁钉等铁一类的物体也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指南针本身就是磁铁,磁铁具有吸引铁一类物体的性质,即磁性。所以当铁钉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就要来吸引铁钉,所以也会偏转。
师:谁来猜测一下,电和磁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生:(猜测,说理由)
【本环节设计意图: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怎样才能说电和磁之间有联系】
4、探究磁能否产生电
师:刚才我们看见电路中有电池,小灯泡能发光,如果我现在把电池换成一块条形磁铁,你觉得小灯泡还会发光吗为什么
生:(猜测,说理由)
师:(请学生做演示实验来验证)
师:(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
生:(引导学生说出“电”)
师:(板书:“电”)
【本环节设计意图:复习电能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引出“电”。】
2、磁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
师:(出示指南针)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谁有办法使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
预设生:用磁铁
师:(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磁铁为什么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教学
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教学重点
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