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是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但要达到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也并非轻而易举,整合过程中在观念、能力等方面会出现一些种种问题,需要很好地去解决。

同时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在认识和操作时还会出现一些误区,盲目使用和不当使用信息技术不仅不能优化教育教学,有可能还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这一模式只有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1、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2、抽象的说教变形象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的最主要的特色。

3、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来看,这一过程是对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并使之与课程进行整合能力的考验,提高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教师是实施“整合”的主体,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及目的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整合是为了促进以下几种方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2、整合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区别这种整合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区别在于:CAI主要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没有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所以它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者之间绝不能划等号。

当然,在课整合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将CAI课件用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整合并不排斥CAI。

不过,整合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是把它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这种场合的CAI只是整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局部;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直观教具、演示教具,并且这种场合的CAI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全部内容。

可见,这两种场合的CAI课件应用,即使不从内涵实质而仅从其应用方式上看,也是不一样的。

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应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种看法不仅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也表明他们对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还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没有掌握。

3、实践中的尴尬局面很多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都在呼唤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然而在全面叫好的形势下,我们看到的只是在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很少看到应用信息技术了。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随着信息技术这一新的要素介入教育教学这个传统的系统后,首先改变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改变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也迫使教育者对课程进行改革、整合。

有同志就要问课程整合?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并进而推进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

现在也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以后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整合学习过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功能不用说是显而易见的。

那又有同志要问怎么样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单纯的讲解技术,目前有效的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失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点;要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就必须在课程中体现整合,这是由它的基础性、工具性、高速发展性决定的。

第二层面:其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有机的运用到其他课程,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技术化和形式化倾向,即在教学中应避免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应避免在教学中追求时髦,只做表面文章。

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看法

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看法

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看法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各国都在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力度,这一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对教育产生着影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很快地在教学中兴起,它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然而对我们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说还是一个概念,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每节课都用技术,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展示出自己技术水平,反而忽略了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的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的制作充分运用了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又是动画、又是声音、又是图像,同学们不停的感叹画面的优美,课堂气氛异常激烈,但一堂课下来,学生都惊叹于课件中美丽精彩片段,已经忘记了这节课主要讲了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2、课程特点把握不够,影响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化教育,促进教学技术改革的“全权代表”,似乎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学科特点。

3、课程设计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由形象到抽象的转换,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改革。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决定课程的关键因素有四个:知识、社会要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上述决定课程的四个关键因素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因而会对学校课程产生长远的影响,促使信息技术在更高一个层面与课程进行整合。

3、如何进行整合?(1)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教室、数字化办公室、数字校园建设等,在建设硬件设备时,要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

(2)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

硬件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与学校各种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包括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通讯平台。

(3)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

软件只提供了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它必须有加工的对象才能真正有价值,因此必须建设与软件配套的教育资源,比如支持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支持管理平台管理信息资源等。

(4)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

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

为此,需要对教师实施四个层面的培训: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技术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很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的具体进程与方式。

(5)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职能的逐步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一些管理体制与方法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学校必须制定一些积极的配套政策并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影响我们整个社会。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改变着我们的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

掌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继承多种信息载体(如声音、视频、图像、图形、文本、超文本)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它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面广、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点。

教育信息化能进行更直观的教学。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计算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无味,计算机多媒体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的轨迹运动,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一幅幅变换的图象,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

例如教语文《瀑布》一课时,多媒体课件把各种画面设计成为拉窗帘式的动态效果,呈现出瀑布、青山、绿树、……生动形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过来,眼睛睁的大大的,精神异常振奋,注意力特别集中,几十个学生齐声朗读,声音非常洪亮整齐。

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走进信息化时代,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注重培养学习者运用新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一个人在剧变时代生存发展的护生符,是行走于世的通行证。

只有深刻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站在信息社会到来的战略高度,才能搞好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作用。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精)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精)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与几点建议1. 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教育中。

教育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便是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全过程之中,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实施。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提高课程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课程的全面发展。

2.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个建议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简单地使用技术工具来代替传统的教学形式,而应该是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相融合,形成一种更加科学、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下面几个建议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1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各种可能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开拓思路,多探索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各种可能性来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录音、录像、PPT等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讲解、演示和实验中,以创造更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2.2 重视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和管理的支持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和管理。

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在线评估、展示和反馈学生的作业和成绩等,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2.3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和学生参与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在线课程资料,引导学生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

2.4 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资源和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你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你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你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产生、加工、传递、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信息技术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等。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

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若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 将教学系统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有机地集合起来,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并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整合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来对待计算机,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学科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从而,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第一篇: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一、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

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1)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这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进行。

这里的信息化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乃至互联网等和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施教环境。

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在这种环境中展开。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手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等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整合,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和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1. 信息技术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能够改变教学方式和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而课程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总称,代表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的定位和安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同时,需要对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和效果。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立合理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和平台,以保证信息技术的应用安全和有效。

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和机制,以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促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贡献。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工具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手段。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旨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出更加灵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以纸质教材为主,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为课程增添更多的内容和资源。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例和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另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实现虚拟实验室、模拟演示等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亲身参与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升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生动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支持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节奏下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个人为单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比较有限。

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合作和交流。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博客、微信群等工具,与同学们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问题,互相学习、帮助。

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评估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评估主要依靠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估结果往往只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粗略判断。

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估手段。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测验、作业提交和评阅,通过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表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做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叠加,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它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是老师教学的工具,备课的工具。

当前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他们已经不再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也不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

如果教师还是通过教材和教参来备课,学生就不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老师就可能会“招架”不住学生的问题。

教师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备课,决不是对网络资源生搬硬套,而是根据数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应用资源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网络资源的再次整合。

体现出教师自己的风格。

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充实,在课堂上才能如鱼得水,更能适应现代数学课堂上出现的新情况。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工具。

教学重点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数学课件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像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

这就为教师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手段。

教学难点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而言,某些教学内容抽象,二是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是: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

比如目前的网络游戏,刚进去玩时,系统一般都会提供一系列的新手任务,当你完成这些新手任务后,该游戏的基本操作你也就基本会了,可以说这也是教育技术在游戏中的体现。

2、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的内在需求,服务于具体的任务。

教师和学生都已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去。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强调能力的培养也是我国新课改的重中之重,现在的中小学课程改的很厉害,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看现在的新课改的教材和示范课你会觉得有些内容或程序总有点多此一举,但其实这都是学生能力培养所必要的必需的,这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落实。

当然,这样也就无形中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牺牲一点也是应该的。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当今现代教育中日益重要。

它不仅可以使课程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扩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计算机应用技术扩大视野和获得实时的资讯,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此外,通过它还可以随时更新教学教材,并及时补充相关课程内容,使学习更具有启发性、挑战性和变化性,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跟踪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以及指导修正教材。

其次,信息技术可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接轨,接受新知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从中寻求答案、表达自己的想法、探究科学的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网上讲座、学习小组等,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

最后,整合信息技术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和开放式平台,快速高效解决课上难点和实验中的问题,使教师的课程安排更为合理,更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班级效率,帮助老师更快、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督促学生完成大规模量化的学习任务。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
教学效率。

只有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学习体验,达到期望的教育效果。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东厦小学谢馥丽课程整合已经提了好多年了,这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围绕整合在谈,所谓精益求精,一直想通过这个整合将课堂效率提高再提高。

我认为,一节好的课堂不一定就非得是整合课。

是否要用整合的模式来上课,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确定。

例如一些政治课或者说一些纯理论的课,如果以主题课堂的形式来上,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在这里说的是课堂整合,那么我就就课堂整合方面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信息技术与课堂及课程整合这三个概念。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

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我们知道,课程有四要素:目标、内容、过程、评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也包含了信息技术与这四个要素的结合关系,在最近几年的研究中,我们都知道,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对这四个要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儿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除了这四个要素外,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课的模式再也不是传统式的教与学了,而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方法的融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模式,达到了多种模式并存,灵活运用。

当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手段越来越多,给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如何取舍成了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1、信息技术表现形式太多,不易取舍:课堂上,不少老师往往选用不止一种表现方式(如:FLASH,PPT等),以至于使课堂成了信息技术展览课;也可能出现一堂课全部用技术来展示,而忽略了上课的效果。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如何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如何有效进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在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上翻开一个缺口,让更新颖的雨露来滋润学生那颗对知识急迫渴望的心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的是有效地改善学习。

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展,并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将来社会的学习文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进步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步学生的信息素养。

计算机辅助教学那么主要是为了进步教学效率,进步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老师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把本来枯燥的书本内容转化为生动的视听内容,不局限于呆板的概念,而将其扩张为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或是在学科前沿的动向,我想,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后的理解,记忆,更能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一切也为培养将来的专业人才打下了巩固的根底。

对于英语这一门外来语言的教学来说,我觉得信息技术为英语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平台。

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大局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比拟吃力。

英语,我们需要不断为学生创造情境,更详细生动形象的展示词汇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的信息技术。

除了传统的去图书馆翻阅那些陈旧的典籍外,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学生也就有了一条可以更有效的解决疑问的途径,而在这个方面,我们显的更主动一点,结果自然就更令人欣喜了。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符合这个信息时代的要求,面对每天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急迫的期盼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它们,而信息技术不光在学术层面到达了这个要求,我想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它也在散发着光辉。

现阶段,我们应该做好两手准备,在理论和技术这两个方面,然后边学习边理论,尽快熟悉新的信息技术,更好的进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从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逐步转化为自主学习。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

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对“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面就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

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

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

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势不可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广为人知,但是初学者教师对于什么课堂整合的概念模糊,课堂整合的目的不明确,产生诸多问题,走入诸多误区,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概念和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所面临的问题两个方面谈谈本人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整合有效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当今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促使教育的变革成为一种必然,教育信息化应运而生。

在信息技术支持教和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概念。

事实上,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整合作用。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必须以信息技术为牵引,对各门课程进行整合,在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概念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概念,存在多种的定义。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最优化。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课程整合是指在学术性知识的日程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美国《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界定,是一种典型的工具观。

它认为:“使用技术的课程整合涉及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融合进来,以促进对某一知识范围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

技术允许学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

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专业性地表达出来,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

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在课程整合中要让信息技术真正的融入课堂,形成一体成为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仅仅流于形式,为整合而整合,就失去了课堂整合的意义。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有可无,或者可以用其他手段来代替,那么你的整合就不是完整的、不彻底的。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应该促进了我们的教学,优化了我们的教学方式。

如果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起不到促进作用,那么你的课堂整合就是无用的。

在课堂整合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所面临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零敲碎打的行为,而应该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找到整合实践点,形成一套比较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使课程整合有效进行和持久发展。

形成了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基础课、探究课、拓展课的整体思路,并找到了在课前、课堂、课后开展整合工作的具体办法。

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1、整合过程中教学目标出现偏移。

信息技术喧宾夺主,课程成了技术和资源的展示,而没有突出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课程学科目标被忽视。

这种缺乏目标的技术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几乎没有多大作用。

我曾经看到过一节小学语文课《葡萄沟》,学生在网上一会儿欣赏葡萄沟的风光,一会儿听少数民族歌曲,一会儿查询葡萄干生产工艺,教师还设计了孩子画葡萄、品尝葡萄干的环节,忙活了半天,惟独忽略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感悟,整节课因技术应用的不合理而支离破碎,有意无意间语文课变成了活动课。

2、当技术作为一种新要素引入到教学中时,必然对传统的教学结构产生影响。

以课时为设计单位、局限于教室物理时空的思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限制,使得教师无法在更广阔的教学时空上进行全局设计。

目前,尽管有许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然而它在实际学科教学中却应用得很少。

许多整合行为只是为展示需要而设,没有深入到日常教学中。

公开课“作秀”的背后蕴藏着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困扰:许多一线教师表示,考试的压力迫使学校和教师倾向于采取填鸭式的口授式教学,而无暇顾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践。

这是因为,尽管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有促进作用,但当采用技术时,许多教学内容都无法在原先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即定的教学任务无法落实。

在单一课时或课堂教学中,一些精心设计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活动难以展开。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如果强行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所有内容的教学,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效果又不明显。

3、网络学习资源虽然丰富,但它的开放性和不定性却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如果网络资源使用不当,会使学习者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达不到原先设计的教学效果。

周老师感到很兴奋,因为她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上面提供了很多整合技术的课程和相关资源。

结合她将要上的“脊椎动物”单元,周老师找到并下载了一门课程设计以及整合技术的工作表。

该单元的工作有两个技术整合活动:找到并列出有关脊椎动物的信息网站列表;在学习完网站上的内容后写一篇有关脊椎动物的作文。

上课那天,周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并关照学生在浏览网站时多做记录,以便参引这些网站来写论文。

然而,由于课程设计中有太多关于脊椎动物的信息和网站,学生反而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访问哪个网站,该看哪些信息。

此外,许多网站内容对这些孩子来讲显得过难,内容不易理解,因为它们是为成人或高年级学生而设计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尽管做了记录,也写了作文,但最终效果却不理想。

4、教师盲目地关注技术、追求技术,为技术而用技术。

课程整合的焦点被放在了具体技术手段上,而不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

有的老师认为,越是采用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或者,有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力度。

在这种误解下,许多老师大力开发“精品课件”,以便在公开课上“亮相”一回,结果却导致了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在新技术面前茫然失措;或者,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滥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新型技术装置的展览会。

5、对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施经验,不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引导,结果使得学生“放任自流”,不但没有发挥整合优势,效果反而更差。

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地引导。

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二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同学无所事事。

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

技术是为支持教学而服务的,整合不代表技术的滥用误用,更不能用技术来取代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的关键,最终还是要看技术能否用得恰到好处。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使各种教学方法互相协调、相互促进,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适时、适用、适度。

为了体现整合优势,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就必须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进行考虑。

这要求教学设计者尽量减少和避免上述的各种整合误区或问题,优化教学中技术整合的选用种类、应用方法、使用时机等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并解决这些影响因素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