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第七讲

合集下载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一、整数的运算整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数,掌握整数的运算方法非常重要。

1.加法和减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可以通过数轴来帮助理解和计算。

例如,对于两个整数a和b的加法,可以先在数轴上找到整数a的位置,然后根据b是正数还是负数,在a的右边(正数)或左边(负数)移动b的绝对值个单位。

对于减法,可以先在数轴上找到被减数的位置,再根据减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在被减数的右边(正数)或左边(负数)移动减数的绝对值个单位。

2.乘法和除法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可以根据正负数的规律进行计算。

两个整数的乘法,如果两个整数的正负性相同,那么得到的结果是正数;如果两个整数的正负性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是负数。

整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正负性相同,那么得到的结果是正数;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正负性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是负数。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二、整数的应用整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温度计上的摄氏度和华氏度就是整数。

在日常应用中,我们还常遇到整数的比较问题。

当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时,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如果两个整数相等,则称它们为相等整数;如果一个整数大于另一个整数,则称它们为大小关系整数。

三、练题1.计算:(-3) + 7 - (-5) =。

2.___的妈妈比他大18岁,___的妹妹比他小6岁。

请问___的妈妈和___的妹妹年龄的和是多少?3.某地的气温比昨天下降了8摄氏度,今天的气温是-3摄氏度,请问昨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答案1.(-3) + 7 - (-5) = -12.___的妈妈和___的妹妹年龄的和是___的年龄加上18再加上(-6):___的年龄 + 18 + (-6) = 小明的年龄 + 123.昨天的气温 = 今天的气温 + 8 = -3 + 8 = 5。

四年级奥数教材讲义

四年级奥数教材讲义

四年级奥数教材讲义(总9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目录第一讲加减速算与巧算 (2)第二讲乘法速算与巧算 (9)第三讲乘除法速算与巧算 (14)第四讲找规律填数 (21)第五讲应用题(一) (26)第六讲错中求解 (33)第七讲数数图形 (40)第八讲数列求和 (46)第九讲和倍问题 (55)第十讲差倍问题 (63)第十一讲和差问题 (70)第十二讲消去法解题 (77)第十三讲还原问题 (84)第十四讲图形面积计算 (91)第一讲加减速算与巧算人生一世离不开计算:日常生活买这买那离不开;学习活动中求解问题离不开;科学研究和统筹设计离不开……。

为了加快我们的生活节奏,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人们总想着算得快些,再快些。

为此,人们总结了不少精彩的速算方法和技巧。

速算和巧算也一直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学们也一定希望自己在计算时,算得正确,迅速又合理灵活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首先必须掌握一些计算法则、定理、性质和拆、并等一些技巧性方法。

其次是要整体观察题目,找出数据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是联想一些相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选择最佳的算法,从而使较复杂的计算题能很快地计算结果。

在加减法的运算中,同学们熟知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的基础,请同学们回忆一下:a+b﹦;a+b+c﹦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性质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

⑴“带符号搬家”:在连减或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即数字与它前面的符号可同时在运算中移动位置,不影响运算的结果。

例如:a-b-c﹦a-c-b a+b-c﹦a-c+b⑵“添括号法则”: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号,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要改变。

小学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精讲版)

小学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精讲版)

第一讲简单推理例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例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

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一共吃青草多少千克?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例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18○+□=10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32□-○=20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15○+○+□+□+□=40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8例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2○+○+△+△+△=56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8○+○+□+□=20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78△+△+○+○+○=72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12□+□+□-△-△=2第二讲应用题例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两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

四年级奥数教程第7讲:有趣的数阵图

四年级奥数教程第7讲:有趣的数阵图

第七讲有趣的数阵图(二)例1将1~7这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右图的7个小圆圈中,使三个大圆圆周上及内部的四个数之和都等于定数S,并指出这个定数S的取值范围,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并对S最小值填出数阵.分析为了叙述方便,用字母表示圆圈中的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大圆上,每个大圆上都有4个小圆,由题设每个大圆上的4个小圆之和为S.从图中不难看出:B是三个圆的公共部分,A、C、D分别是两个圆的公共部分而E、F、G仅各自属于一个圆.这样三个大圆的数字和为:3S=3B+2A+2C+2D+E+F+G,而A、B、…、F、G这7个数的全体恰好是1、2、…、6、7.∴3S=1+2+3+4+5+6+7+2B+A+C+D.3S=28+2B+A+C+D.如果设2B+A+C+D=W,要使S等于定数即W最小发生于B=1、A=2、C=3、D=4W最大发生于B=7、A=6、C=5、D=4,综上所述,得出:13≤S≤19即定数可以取13~19中间的整数.本题要求S=13,那么A=2、B=1、C=3、D=4、E=5、 F=6、 G=7.注意:解答这类问题常常抓两个要点,一是某种共同的“和数” S.(同一条边上各数和,同一三角形上各数和,同一圆上各数和等等).二是全局考虑数阵的各数被相加的“次”数.主要突破口是估算或确定出S的值.从“中心数”B处考虑.(B是三个大圆的公共部分,常根据S来设定B的可能值.这里重视B不是简单地看到B处于几何中心,主要因为B参与相加的次数最多)此处因为定数是13,中心数可从1开始考虑.确定了S和中心数B,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解:例2把20以内的质数分别填入右图的八个圆圈中,使圈中用箭头连接起来的每条路上的四个数之和都相等.分析观察右图,我们发现:①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4个数,且4个数相加的和要相等.②图形两端的两个数是三条路的公共起点和终点.因此只要使三条路上其余两个数的和相等,就可以确保每条路上的四个数的和相等.③20以内的质数共有8个,依次是2、3、5、7、11、13、17、19.如果能从这八个数中选出六个数凑成相等的三对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如要分析,设起点数为X,终点数为y,每条路上4个数之和为S,显然有:3S=2x+2y+2+3+5+7+11+13+17+19=2x+2y+77.即S最小=29,此时x=2,y=3但这时,中间二个质数之和为47-(19+13)=15,但17>15,17无处填.所以S=47是无法实现的.这题还另有一个独特的分析推理.即惟一的偶质数必处于起点或终点位上.不然,其他路上为4个质数之和,2处于中间位的路上.这条路为3奇1偶相加,另两条路上为4个奇相加,形成矛盾.再进一步分析,(终点,始点地位对称)始点放上2,终点放上另一个质数,其他6个质数之和必为3的倍数.而经试算,只有终点放上3,而可满足的解法只有一种(已在下图中表出).解:这样,轻而举地可得到:5+19=24,7+17=24,11+13=24.例3 把1、2、3、4、5、6、7、8这八个数分别填入右图中的正方形的各个圆圈中,使得正方形每边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分析和解假设每边上的三数之和为S,四边上中间圆圈内所填数分别为a、b、c、d,那么:a+c=b+d=(1+2+…+8)-2S=36-2S∴2S=36-(a+C)=36-(b+d)①若S=15,则a+c=b+d=6,又1+5=2+4=6,试验可得下图②若S=14,则a+c=b+d=8,又1+7=2+6=3+5=8,试验可得下两图③若S=13,则a+c=b+d=10,又2+8=3+7=4+610,试验可得下两图④若S=12,则a+c=b+d=12,又4+8=5+7=12,试验可得下图例4在一个立方体各个顶点上分别填入1~9这九个数中的八个数,使得每个面上四个顶点所填数字之和彼此相等,并且这个和数不能被那个没有被标上的数字整除.试求:没有被标上的数字是多少?并给出一种填数的方法.分析为了叙述方便,设没有被标上的数字为a,S是每个面上的四个顶点上的数字之和.由于每个顶点数都属于3个面,所以得到:6S=3×(1+2+3+4+5+6+7+8+9)-3a6S=3×45-3a2S=45-a (1)根据(1)式可看出:因为左边2S是偶数,所以右边45-a也必须是偶数,故a必须是奇数.又因为根据题意,S不能被a整除,而2与a互质,所以2S不能被a整除,45也一定不能被a整除.”在奇数数字1、3、5、7、9中,只有7不能整除45,所以可以确定a=7.这就证明正方体每个面上四个顶点所填数字之和是19,解法如图.例5 将1~8这八个数标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上,使得每个面的四个顶点所标数字之和都相等.分析观察下图,知道每个顶点属于三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每个面的数字之和为:(1+2+3+4+5+6+7+8)×3÷6=18.这就是说明正方体每个面上四个顶点所填数字之和是18.下面有3种填法的提示,作为练习,请读者补充完整.解:例6在下左图中,将1~9这九个数,填人圆圈内,使每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数字之和都相等.分析为了便于叙述说明,圆圈内应填的数,先由字母代替.设每个三角形三个顶点圆圈内的数字和为S.即:A+B+C=S、D+E+F=S、G+H+I=S、C+G+E=S、A+G+D=S、B+H+E=S、C+I+F=S.将上面七个等式相加得到:2(A+B+C+D+E+F+G+H+I)+C+G+E=7S.即:A+B+C+D+E+F+G+H+I=3S又∵A、B、C、D、E、F、G、H、I,分别代表1~9这九个数.即:1+2+3+4+5+6+7+8+9=45.3S=45S=15.这15就说明每个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数字之和是15.在1~9九个数中,三个数的和等于15的组合情况有以下8种即:(1、9、5);(1、8、6);(2、9、4);(2、8、5);(3、7、5);(2、7、6);(3、8、4);(4、5、6);观察九个数字在上述8种情况下出现的次数看,数字2、4、5、6、8都均出现了三次,其他数字均只出现两次,所以,符合题意的组合中的2、8、5和4、5、6可填入图中的圆圈内,这样就得到本题的两个解.解:例7在有大小六个正方形的方框下左图中的圆圈内,填入1~9这九个自然数,使每一个正方形角上四个数字之和相等.分析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各个圆圈内填入字母,如上右图所示.如果设每个正方形角上四个数字之和为S,那么图中六个正方形可得到:a1+a2+b1+b2=S,a2+b2+a3+b3=S,b1+b2+c1+b2=S,a2+b3+b2+b1=S,b2+b2+b3+c3=S,a1+a3+c3+c1=S.将上面的六个等式相加可得到:2(a1+a3+c3+c1)+3(a2+b3+b2+b1)+4b2=6S.则4b2=S4(a1+a3+c3+c1)+4(a2+b3+b2+b1)+4b2=9S.于是有:4(a1+a2+a3+b1+b2+b3+c1+b2+c3)=4×45=9S.9S=4×45S=20.这就说明每个正方形角上四个数字之和为20.所以:b2=5.从而得到:a1+a2+b1=a2+a3+b3=15,b1+c1+b2=b2+c3+b3=15.由上面两式可得:a1+b1=a3+b3,b1+c1=b3+c3.如果a2为奇数,则a1+b1和a3+b3均为偶数.①若a1为奇数,a3为偶数,则b1为奇数,b3为偶数.因为a2+b3+b2+b1=20,所以b2为偶数,则c1为偶数,c3为奇数.但是a1+a2+5+b1=20,而奇数1、3、5、7、9中含有5的任意四个奇数的和不等于20,有矛盾.②若a1为偶数,a3为偶数,则b1也为偶数,b3也为偶数.因为a2+b3+b2+b1=20,所以b2为奇数,则c1为偶数,c3为偶数,但1~9中只有4个偶数,有矛盾.③若a1为奇数,a3为奇数,则b1、b3也为奇数,这样1~9中有六个奇数,有矛盾.④若a1为偶数,a3为奇数,情况与①相同.综合上述,a2必为偶数.由对称性易知:b2、b2、b1也为偶数.因此a1、a3、c3、c1全为奇数.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此解.解:注:也可以这样想:因为1+2+3+4+5+6+7+8+9=45,中心数用5试填后,余下40,那么大正方形、中正方形对角数字之和一定为10,比如:2+8=10、3+7=10、1+9=10、4+6=10.再利用小正方形调整一下,便可以凑出结果了.习题十1.将1~6六个自然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圆圈内,使三角形每边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定数S,指出这个定数S的取值范围.并对S=11时给出一种填法.2.将1~10这十个自然数分别填入下左图中的10个圆圈内,使五边形每条边上的三数之和都相等,并使值尽可能大.3.将1~8填入上右图中圆圈内,使每个大圆周上的五个数之和为21.习题十解答1.分析设三个顶点为x、y、Z,三条边中点处放置a、b、c,每边三数之和为S.则有2(x+y+z)+a+b+c=3S.对 x+y+z+a+b+c=1+2+…+6=21∴定数S可取 9、10、11、12.经过试探、搜索知道:顶点放2、4、6,而2、4之间放5,2、6之间放上3,4、6之间放上1,即可.2.3.。

小学四年级奥数(1到7)精选教学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奥数(1到7)精选教学PPT课件

1117+9 111115
• 【例题4】找规律计算。(1) 81-18=(8 -1)×9=7×9=63
• (2) 72—27=(7-2)×9=5×9=45 (3) 63-36=(□-□)×9=□×9=□
• 【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 一个两位数与交换它的十位、个位数字位 置后的两位数相减,只要用十位与个位数 字的差乘9,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差。
• (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 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 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 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 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 【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 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 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 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 【思路导航】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 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 前面两个数的和。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 应填的数为:8+13=21或34-13=21
• 上面这个数列叫做斐波那切(意大利古代 著名数学家)数列,也叫做“兔子数列”
• 练习4: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 当的数。
• (1)2,2,4,6,10,16,( ),( )
• (1)(6,9)(7,8)(10,5)(□,)
• (2)(1,24)(2,12)(3,8)(4,□)
• (3)(18,17)(14,10)(10,1)(□,5)
• (4)(2,3)(5,9)(7,13)(9,□)
• (5)(2,3)(5,7)(7,10)(10,□)
• (6)(64,62)(48,46)(29,27)(15, □)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 四年级(DOC)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 四年级(DOC)

奥数基础四年级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

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

于是得到总和=80×10+(6-2-3+3+11-=800+9=809。

实际计算时只需口算,将这些数与80的差逐一累加。

为了清楚起见,将这一过程表示如下:通过口算,得到差数累加为9,再加上80×10,就可口算出结果为809。

例1所用的方法叫做加法的基准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加数较多,而且所有的加数相差不大的情况。

作为“基准”的数(如例1的80)叫做基准数,各数与基准数的差的和叫做累计差。

由例1得到:总和数=基准数×加数的个数+累计差,平均数=基准数+累计差÷加数的个数。

例2 某农场有10块麦田,每块的产量如下(单位:千克):462,480,443,420,473,429,468,439,475,461。

求平均每块麦田的产量。

解:选基准数为450,则累计差=12+30-7-30+23-21+18-11+25+11=50,平均每块产量=450+50÷10=455(千克)。

答:平均每块麦田的产量为455千克。

求一位数的平方,在乘法口诀的九九表中已经被同学们熟知,如7×7=49(七七四十九)。

对于两位数的平方,大多数同学只是背熟了10~20的平方,而21~99的平方就不大熟悉了。

有没有什么窍门,能够迅速算出两位数的平方呢?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凑整补零法。

四年级奥数教程-四年级奥数题有哪些

四年级奥数教程-四年级奥数题有哪些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第1讲巧算(一)第2讲巧算(二)第3讲等差数列第4讲倒推法的妙用第5讲找规律第6讲几何中的计数问题第7讲应用题第8讲长方形和正方形第9讲数字谜第10讲变化规律(一)(和、差会怎么变)第11讲变化规律(二)(积会怎么变)第12讲容斥问题第13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第14讲错中求解第15讲简单列举第16讲总复习第一讲巧算(一)巧算是四则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会一些巧算的方法,对提高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加、减法的巧算方法很多,主要是利用加法、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例1计算63+294+37+54+6练习 27+42+63例2.(1)673+288 (2)9898+203(3)786-109练习9874+987 136-96718-162-238 659-487-113 185-(85+17)(1)296+31-196 (2)521-136-221 练习761+299-561 例3.(1)88-(47-12)(2)376-(176-97)(3)347+(153-129)(4)268+(317-168)练习516-56-44-43-57 5723-(723-189)+576-(276-211)例4 计算9+99+999+9999+99999解: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练习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解: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例5 计算(1+3+5+...+1989)-(2+4+6+ (1988)练习计算 389+387+383+385+384+386+388第二讲巧算(二)这一讲我们学习乘法、除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因数(或被除数、除数)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算式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心算,从而简化计算。

高思奥数导引小学四年级含详解答案第7讲 直线形计算.

高思奥数导引小学四年级含详解答案第7讲 直线形计算.

第7讲直线形计算一兴趣篇1、如图,由十六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一个“5”字。

如果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02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如图,用两块长方形纸片和一块小正方形纸片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纸片,其中小正方形纸片面积是49平方厘米,其中一个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28平方厘米,那么最后拼成的大正方形纸片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如图,小、中、大三个正方形从左到右依次紧挨着摆放,边长分别是3、7、9。

图中两个阴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4、如图,从梯形ABCD中分出两个平行四边形ABEF和CDFG。

其中ABEF的面积等于60平方米,且AF的长度为10米,FD的长度为4米。

平行四边形CDFG的面积等于多少平方米?5、如图,把大、小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它们的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那么左图和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的长度为8厘米,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D的长度为20厘米,高CH的长度为9厘米;E是底边BC上的一点,且BE长6厘米,那么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厘米?8、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三角形CED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已知AE=5厘米,CE=4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三角形BCE的面积是42平方厘米,BC的长度为14厘米,AE的长度为9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三角形BCE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厘米?10、如图,小正方形ABCD放在大正方形EFGH的上面。

已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且梯形AEHD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那么梯形AFGD的面积多少平方厘米?拓展篇1、如图,有一块长方形田地被分成了五小块,分别栽种了茄子、黄瓜、豆角、莴笋和苦瓜。

其中栽种茄子的面积是16平方米,栽种黄瓜的面积是28平方米,栽种豆角的面积是32平方米,栽种莴笋的面积是72平方米,而且左上角栽种茄子的田地恰好是一个正方形。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四年级奥数讲义 - 第七讲前言本讲义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提升奥数能力,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学期的知识点。

在本讲中,我们将研究以下内容:1. 几何图形的性质2. 数列的练与运算3. 奥数应用题解析请同学们认真听讲,并配合课后作业进行巩固。

一、几何图形的性质1. 点、线、面的定义- 点:不占据空间位置的事物,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

-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一条直线,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

- 面: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平面,用大写字母表示,如P、Q。

2. 图形的分类根据边数和角数,我们可以将图形分为以下几类:- 三角形:有3条边和3个角的图形。

- 四边形:有4条边和4个角的图形。

- 正多边形:边相等且角相等的多边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等。

- 不规则多边形:边和角都不相等的多边形。

3. 图形的性质不同图形具有不同的性质,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快速判断和运用。

例如:-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度。

二、数列的练与运算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其中每个数都有自己的位置。

例如:2,4,6,8,10 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公差为2,下一个数等于前一个数加2。

2. 数列的运算在求和或计算等问题中,需要掌握数列的运算方法。

例如:求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其中a1为首项,an 为末项,n为项数。

三、奥数应用题解析在实际问题中,奥数经常与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联系在一起,我们需要学会将奥数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每天晨跑,第一天跑8公里,以后每天跑的公里数是前一天的两倍。

问第6天小明总共跑了多少公里?解答:第6天跑的公里数为8 + 8 * 2^5 = 264公里。

总结通过本讲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几何图形的性质,掌握了数列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应用题实践了奥数知识。

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复,并完成相关练题。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四年级奥数第七讲枚举法

四年级奥数第七讲枚举法

四年级奥数第七讲枚举法一般地,根据问题要求,一一枚举问题的解答,或者为了解决问题的方便,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种情况,一一枚举各种情况,并加以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

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枚举法。

枚举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方法,当然枚举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容易遗漏掉一些情况,所以应用枚举法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标准尤其重要。

一、例题与方法指导例2.从A市到B市有3条路,从B市到C市有两条路。

从A市经过B 市到C市有几种走法?二、巩固训练1.有8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自然数1至8。

从中取出3张,要使这3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9。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1至8这8个自然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相加,要使它们的和大于10,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3.现在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各4枚,用其中的一些硬币支付2角3分钱,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支付方法?4.妈妈买来7个鸡蛋,每天至少吃2个,吃完为止,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5.有3个工厂共订300份《吉林日报》,每个工厂最少订99份,最多101份。

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三、能力提升1.甲、乙、丙、丁4名同学排成一行。

从左到右数,如果甲不排在第一个位置上,乙不排在第二个位置上,丙不排在第三个位置上,丁不排在第四个位置上,那么不同的排法共有多少种?2.abcd代表一个四位数,其中a,b,c,d均为1,2,3,4中的某个数字,但彼此不同,例如2134。

请写出所有满足关系a<b,b>c,c<d的四位数abcd来。

3.一个两位数乘以5,所得的积的结果是一个三位数,且这个三位数的个位与百位数字的和恰好等于十位上的数字。

问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数?4.3件运动衣上的号码分别是1,2,3,甲、乙、丙3人各穿一件。

现在25个小球,首先发给甲1个球,乙2个球,丙3个球。

规定3人从余下的球中各取球一次,其中穿1号衣的人取他手中球数的1倍,穿2号衣的人取他手中球数的3倍,穿3号衣的人取他手中球数的4倍,取走之后还剩下两个球。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

(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七讲一、概述本讲将介绍有关数字的一些奥数技巧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掌握这些技巧将帮助你更加灵活和准确地处理数字运算和逻辑问题。

二、数字规律在数学中,数字规律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通过观察数字序列中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字规律例子:1. 递增或递减规律:例如1,3,5,7,9,...,下一个数字是11。

2. 乘法规律:例如2,4,8,16,...,下一个数字是32。

3. 加减混合规律:例如1,3,7,13,...,下一个数字是21。

三、数字运算技巧1. 快速计算乘法:如果要计算一个整数乘以9,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将这个整数乘以10,再减去这个整数本身。

例如:5 × 9 = (5 × 10) - 5 = 45。

2. 快速计算除法:如果要计算一个整数除以9,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将这个整数除以10,再减去除以10后的商数。

例如:63 ÷ 9 = (63 ÷ 10) - 7 = 7。

3. 线性方程求解:对于形如ax + b = c的方程,可以通过移项和计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例如:2x + 3 = 9,则2x = 9 - 3,最后x = (9 - 3) ÷ 2 = 3。

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 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要将一个分数转换为小数,只需将分子除以分母即可。

例如:1/2 = 0.5。

2.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要将一个小时转换为分钟,只需将小时数乘以60。

例如:2小时 = 2 × 60 = 120分钟。

3. 商数与余数的关系:当我们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时,有时需要找出商数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例如:45 ÷ 7 = 6余3,可以表示为45 = 7 × 6 + 3。

五、练题1. 求下一个数字:1,4,9,16,...2. 快速计算:6 × 9 = ?3. 求解方程:3x + 2 = 14,求x的值。

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

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组合与推理第一讲逻辑推理第二讲容斥问题第二章数与计算(一)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单元练(一)第三章实践与应用(一)第一讲应用题(二)第二讲平均数问题第三讲差倍问题第四讲和差问题第五讲巧算年龄第六讲假设法解题第七讲盈亏问题第八讲还原问题单元练(二)第四章数与计算(二)第一讲定义新运算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三)第三讲二进制单元练(三)第五章实践与应用(二)第一讲行程问题(一)第二讲行程问题(二)第三讲应用题(三)第四讲应用题(四)第五讲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单元练(四)第六章趣题与智巧第一讲周期问题第二讲数学开放题综合练(一)综合练(二)第一章组合与推理第一讲逻辑推理专题导引】解答推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有:排除法、假设法、反证法。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选准突破口,分析时综合几个条件进行判断。

2、根据题中条件,在推理过程中,不断排除不可能的情况,从而得出要求的结论。

3、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假设,然后再根据条件推理,如果得到的结论和条件不矛盾,说明假设是正确的。

4、遇到比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可以借助图表进行分析。

典型例题】例1】桌上有排球、足球、篮球各1个。

排球在足球的右边,篮球在足球的左边。

请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出球的摆放情况。

改写:在桌子上有一排球,包括排球、足球和篮球各一个。

排球在足球的右边,篮球在足球的左边。

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球的位置。

试一试】1、甲、乙、丙比身高,甲说:“丙的身高没有乙高。

”乙说;“甲的身高比丙高。

”丙说:“乙比甲矮。

”问:最高的是谁?改写:甲、乙、丙三人身高不同。

甲说:“丙的身高没有乙高。

”乙说:“甲的身高比丙高。

”丙说:“乙比甲矮。

”请问,谁是最高的?2、某班学生,如果:有红色铅笔的人没有绿色铅笔;没有红色铅笔的人有蓝色铅笔。

那么“有绿色铅笔的人就有蓝色铅笔”。

对吗?改写:某个班级的学生中,有些人有红色铅笔,没有绿色铅笔;有些人没有红色铅笔,有蓝色铅笔。

胡老师四年级教材奥数教材

胡老师四年级教材奥数教材

目录第一讲归一问题 2 第二讲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6 第三讲求总问题8 第四讲减法性质12 第五讲平均数应用题(一)14 第六讲乘法运算定律19 第七讲平均数应用题(二)22 第八讲除法性质26 第九讲还原问题29 第十讲小数的计算———乘法33 第十一讲假设法解应用题35 第十二讲小数的计算———除法39 第十三讲对应法解应用题41 第十四讲小数的简算———加减法45 第十五讲列方程解应用题(一)47 第十六讲小数的简算———乘法50 第十七讲列方程解应用题(二)52 第十八讲小数的简算———除法57 第十九讲列方程解应用题(三)59 第二十讲小数的计算———综合65 第二十一讲年龄问题66 第二十二讲解方程(一)70 第二十三讲行程问题(一)72 第二十四讲解方程(二)77 第二十五讲行程问题(二)79 第二十六讲解方程(三)85 第二十七讲行程问题(三)86 第二十八讲混合运算92第一讲归一问题知识要点基本数量关系:总数÷份数 = 每份数每份数×份数 = 总数总数÷每份数 = 份数例题讲解【例1】小明买了5本练习本,付出4元钱,全班有50个同学需要买250本练习本,一共需要多少钱?分析:由“5本练习本,付出4元钱”可以算出一本练习本是4÷5=0.8元钱;知道一本练习本的单价(单一量)就可以算出250本练习本的总钱数。

解:(1)4÷5=8(元)(2)0.8×250=200(元)答:一共需要200元。

小结:这是一道正归一应用题。

【例2】修路队要修一条长2000米的公路,前5天修筑了100米。

照这样计算,要修这条公路需要多少天?分析:由“5天修筑100米”,可以算出平均每天修筑的米数(单一量),再算2000米里包含了多少个“单一量”就是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的天数。

解:(1)100÷5=20(米)(2)2000÷20=100(天)答:要修完这条公路需要100天。

四年级上册奥数知识点总结第7课-几何中的计数问题.doc

四年级上册奥数知识点总结第7课-几何中的计数问题.doc

奥数知识点第7课・几何中的计数问题(1)笫七讲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一)几何中的计数问题包括:数线段、数角、数长方形、数正方形、数三角形、数综合图形等•通过这一讲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养成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探寻事物规律的能力.一、数线段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线段是组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最基本的元素•因此,观察图形中的线段,探寻线段与线段之间、线段与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对于了解图形、分析图形是很重要的.例1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A B C A B C p A B C DE(1)(2)(3)例2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ClC2C3例3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三、数三角形例4如右图中,各个图形内各有多少个三角形?A例5如右图中,数一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角形?例6如右图中,共有多少个角?习题七1 •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2.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多少角?3•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4•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各有多少个三角形?(1) (2)课后作业:(1) (2)CB答案:第七讲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一)形、曙麟「專湃羯蟲聽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逐歩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探寻事物规律的能力.一、数线段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线段是组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最基本的元素•因此,观察图形中的线敲犧評之间' 线段煮他图形之间的联系’对于了解图形' 分析例1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B C A B C D A B C DE(1)(2)(3)分析要想使数出的每一个图形中线段的总条数,不重复、不遗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去数•这样才不至于杂乱无章、毫无头绪•我们可以按照两种顺序或两种规律去数.第一种: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上图(1)中,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两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条,所以上图(1)中共有线段2 +1 = 3条•同样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观察图(2)中,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三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两条,以C为左端点曲线段有CD—条・E斤以上页图〔2)中共有殳腰为3 +2 +1 = 6条.第二种: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所谓基本线段是指一条大线段中若有n个分点,则这条大线段就被这n个分点分成n+1条小线段,这每条小线段称为基本线段•如上页图(2)中,线段AD上有两个分点B、C,这时分点B、C把AD 分成AB、BC^ CD三条基本线巖,那么线段AD总箕有参少条线段?首宪有三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二条基本线段的是:AC、BD二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是AD这样一条•所以线段AD上总共有线段3+2 + 1 = 6条,又如上页图(3)中线段AE上有三个分点B、C、D,这样分点B、C、D把线段AE分为AB、BC、CD、DE四条基本线段,那么线段AE上总共有多少条线段?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是:首先有4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二条基本线段的有3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有2条,最后是包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一条,所以线段AE 上总共有线段是4 + 3 + 2 + 1 = 10条.解:①2 + 1 = 3 (条)・②3 + 2+1 = 6 (条)・第一种: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上图(1)中,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两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条,所以上图(1)中共有线段2 +1 = 3条•同样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观察图(2)中,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三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两条,以C为左端点商线段有CD—条•所以上页图⑵ 申共有妄腰为3 +2 +1 = 6条.第二种: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所谓基本线段是指一条大线段中若有门个分点,则这条大线段就被这n个分点分成门+1条小线段,这每条小线段称为基本线段•如上页图(2)中,线段AD上有两个分点B、C,这时分点B、C把AD 分成AB、BC、CD三条基本线農,邮么线段AD总唉有参少条线段?音晁有三条基本殘段,其次是包备有二条基本殁段的是:AC、BD二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未线段0勺是AD这样一秦•所以线腰AD丄总共有线段3 + 2 + 1 = 6条,又如上页图(3)中线段AE上有三个分点B、C、D,这样分点B、C、D把线段AE分为AB、BC、CD、DE四条基本线段,那么线段AE上总共有多少条线段?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是:音先有4素量本线段,箕次是包•备有二累盘未殳陵馬有3氯然后是包鸟有三条基车塚凌6勺有2条,最后是窃含有4条基未线段的有一条,紡以冬段AE 上总共有线段是4丄3 + 2丄1 = 10条.解:①2 + 1 = 3 (条)・②3 + 2 + 1 = 6〔条)・③ 4+3+2+1=10(条)・小结:上述三例说明: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所有线段,必须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去数,这个规律就是:线段的总条数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几个自然数的和,这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的最大的加数是线段分点数加1或者是线段所有点数(包括线段的两个端点)减1 •也就是基本线段的条数•例如右图中线段AF上麻有点数(包岳两个端点A、F)共有6个,所以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申最大的加数是6-1 = 5,或者线段AF上的分点有4个(B、C、D、E)•所以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和中最大的加数是4 + 1 = 5.也就是线段AF上基本线段(AB、BC、CD、DE、EF)的条数是5•所以线段AF上总共有线段的条数是5+4 +3 +2 + 1 =15 (条)・二数角例2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分析在ZAOB内有三条角分线OC1、OC2、OC3, ZAOB被这三条角分线分成4 个基本角,那么ZAOB内总共有多少个角呢?首先有这4个基本角,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3个〔即ZAOC2. ZC1OC3、ZC2OB),然后是包含有3 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2个(即ZAOC3、Z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即ZAOB),所以ZAOB内总共有角:4+3+2+1=10(个)・解:4+3+2+1=10(个)・小结:数角的方法可以采用例1数线段的方法来数,就是角的总数等于从1 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这个和里面的最大的加数是角分线的条数加1,也就是基本角的个数.例3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W:因为ZAOB内角分线0C1、OC2-OC9共有9条,即9+1二10个基本角.所以总共有角:10+9+8+…+4+3+2+1=55 (个).三.数三角形例4如右图中,各个图形内各有多少个三角形?分析可以采用类似例1数线段的两种方法来数,如图(2):第一种方法:先数以AB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ABD、ZXABE、Z\ABF、ZXABC四个三角形.再数以AD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ADE、ZXADF、ZXADC三个三角形.以AE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AEF、ZXAEC二个三角形.最后以AF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AAFC—个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个数总共有4+3+2+1=10.第二种方法:先数图中小三角形共有:△ABD、ZXADE、Z\AEF、ZXAFC四个三角形.再数由两个小三角形组合在一起的三角形共有:△ABE、AADF. ZXAEC三个三角形,以三个小三角形组合在一起的三角形共有: △ABF 、ZXADC 二个三角形,最后数以四个小三角形组合在一起的只有AABC —个. 所以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总共有:4+3+2+1=10 (个)・ 解:①3+2+1 二6 (个) ② 4+3+2+1=10 (个)・答:图(1)及图(2)中各有三角形分别是6个和10个.小结:计算三角形的总数也等于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大例5如右图中,数一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分析在数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上几例总结的规律,明确数什么?怎么数?这样两个问题•数:就是要数出图中基本线段(基本三角形)的条 数,算:就是以基本线段(基本三角形)条数为最大加数的从1开始的连续几个 自然数的和.①要数多少条线段:先看线段AB 、AD 、AE 、AF 、AC 、上各有2个分点,各分 成3条基本线段,再看BC 、MN 、GH 这3条线段上各有3个分点,各分成4条基本线 最・0T 以鹵中总共有第段是:(3+2+1) X5+(4+3+2+1) X 3二30+30=60 (条).②要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先看在AAGH 中,在GH 上有3个分点,分成基本小 三的加数就是三角形一边上的分点数加1,也就是三角形这边上分成的基本线段的 条数.角形有4个•所以在ZXAGH中共有三角形4+3+2+1=10 (个)•在ZXAMN与ZXABC 中,三角形有同样的个数,所以在ZXABC中三角形个数总共:〔4+3+2+1) X 3=10X3=30 (个)・解:①在△ ABC中共有线段是:〔3+2+1) X5+(4+3+2+1) X 3二30+30二60〔条)②在△ABC中共有三角形是:(4+3+2+1) X 3=10X3=30〔个)・例6如右图中,共有多少个角?分析本题虽然与上几例有区别,但仍可以采用上几例所总结的规律去解决.Zl、Z2、Z3、Z4我们可视为4个基本角,由2个基本角组成的有:Z1与Z2、Z2与Z3、Z3与Z4、Z4与Z1,共4个角•由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Z 1、上2与Z3; Z2. Z3与上4; Z3、上4与Z1;上4、Z1与上2,共4个角,由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只有一个.所以图中总共有角是:4X3+1二13 (个)・解:所以图中共有角是:4X3+1二13 (个)・小结:由本题可以推出一般情况:若周角中含有n个基本角,那么它上面角的总薮是n (n-1) +1.课后作业答案:习题七解答1 •①在AB线段上有4个分点,所以它上面线段的总条数为:5+4+3+2+1二15 (条)・②在线段AB上有3个分点,所以它上面线段的总条数为:4+3+2+1=10 (条)・在线段CD上有4个分点:所以它上面线段的总条数为:5+4+3+2+1=15 (条)・・・・整个图(2)共有线段10+15二25 (条)・③在线段AB上有3个分点,它上面线段的条数为:44-34-2+1=10 (条)・在线段CD上有2个分点,它上面线段的条数为:占。

学生版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目30讲全

学生版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目30讲全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第3讲高斯求和第4讲 4,8,9整除的数的特征第5讲弃九法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找规律(一)第8讲找规律(二)第9讲数字谜(一)第10讲数字谜(二)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第12讲年龄问题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第16讲数阵图(一)第17讲数阵图(二)第18讲数阵图(三)第19将乘法原理第20讲加法原理(一)第21讲加法原理(二)第22讲还原问题(一)第23讲还原问题(二)第24讲页码问题第25讲智取火柴第26讲逻辑问题(一)第27讲逻辑问题(二)第28讲最不利原则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

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例1所用的方法叫做加法的基准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加数较多,而且所有的加数相差不大的情况。

作为“基准”的数(如例1的80)叫做基准数,各数与基准数的差的和叫做累计差。

由例1得到:总和数=基准数×加数的个数+累计差,平均数=基准数+累计差÷加数的个数。

在使用基准数法时,应选取与各数的差较小的数作为基准数,这样才容易计算累计差。

同时考虑到基准数与加数个数的乘法能够方便地计算出来,所以基准数应尽量选取整十、整百的数。

例2 某农场有10块麦田,每块的产量如下(单位:千克):462,480,443,420,473,429,468,439,475,461。

四年级数学奥数第7讲:年龄问题-课件

四年级数学奥数第7讲:年龄问题-课件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今年阿派的年龄是: 13-2=11(岁)
今年爸爸的年龄是: 48-11=37(岁) 答:今年爸爸37岁,阿派今年11岁。
3. 祖父今年75岁,3个孙子的年龄分别是17岁、15岁和 13岁,多少年后3个孙子的年龄和等于祖父的年龄?
[75-(17+15+13)]÷(3-1) =[75-45]÷2 =30÷2 =15(年) 答:15年后3个孙子的年龄和等于祖父的年龄。
答:6年后甲的年龄等于乙、丙、丁的年龄和。
杜老师今年48岁,她的3个学生的年龄分别是10 岁、11岁和13岁。多少年后3个学生的年龄之和等于 杜老师的年龄?
杜老师每增加一岁,3个学生的年龄和就增加三岁, 也就是比杜老师多增加了两岁。
现在杜老师比他们的年龄和多: 48-(10+11+13)=14(岁)
去年老师比卡尔大了18岁,今年 老师的年龄正好是卡尔的3倍,今年老 师多少岁?
今年母女年龄和是45岁,5年后母亲的年龄正好 是女儿的4倍,今年妈妈和女儿各多少岁?
女儿:
五年后年龄和:
母亲:

四年级奥数第七讲——排列(学生用)

四年级奥数第七讲——排列(学生用)

远辉教育奥数班第七讲——排列主讲人:杨老师学生:四年级电话:62379828一、学习要点: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把一些事物排在一起,构成一列,计算有多少种排法.就是排列问题.在排的过程中,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例如某客轮航行于天津、青岛、大连三个城市之间.问:应准备有多少种不同船票?分析这个问题,可以用枚举法解决,三个城市之间,船票有下面六种设置方式:如果不用枚举法,注意到要准备的船票的种类不仅与所选的两个城市有关,而且与这两个城市作为起点、终点的顺序有关,所以,要考虑共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船票,就要在三个城市之间每次取出两个,按照起点、终点的顺序排列.首先确定起点站,在三个城市中,任取一个为起点站,共有三种选法.其次确定终点站,每次确定了一个起点站后,只能从剩下的两个城市之中选终点站,共有两种选法.由乘法原理,共需准备:3×2=6种不同的船票.为叙述方便,我们把研究对象(如天津、青岛、大连)看作元素,那么上面的问题就是在三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两个,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的问题.我们把每一种排法叫做一个排列(如天津——青岛就是一个排列),把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排列数.那么上面的问题就是求排列数的问题.一般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出m个(m≤n)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由排列的定义可以看出,两个排列相同,不仅要求这两个排列中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各元素的先后顺序也一样.如果两个排列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或者各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完全一样,则这就是两个不同的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m≤n)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上面的问题要计算从3个城市中取出2个城市排成一列的排列数,就是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m≤n)排成一列的问题,可以看成是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排在m个不同的位置上的问题,而第一步:先排第一个位置上的元素,可以从n个元素中任选一个,有n种不同的选法;第二步:排第二个位置上的元素.这时,由于第一个位置已用去了一个元素,只剩下(n-1)个不同的元素可供选择,共有(n-1)种不同的选法;第三步:排第三个位置上的元素,有(n-2)种不同的选法;…第m步:排第m个位置上的元素.由于前面已经排了(m-1)个位置,用去了(m-1)个元素.这样,第m个位置上只能从剩下的[n-(m-1)]=(n-m+1)个元素中选择,有(n-m+1)种不同的选法.由乘法原理知,共有:n(n-1)(n-2)…(n-m+1)种不同的排法,即:这里,m≤n;且等号右边从n开始,后面每个因数比前一个因数小1,共有m个因数相乘.二、典例剖析:例1例2 有五面颜色不同的小旗,任意取出三面排成一行表示一种信号,问: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例3用1、2、3、4、5、6、7、8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例4 幼儿园里的6名小朋友去坐3把不同的椅子,有多少种坐法?例5 幼儿园里3名小朋友去坐6把不同的椅子(每人只能坐一把),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例6 有4个同学一起去郊游,照相时,必须有一名同学给其他3人拍照,共可能有多少种拍照情况?(照相时3人站成一排)例7 4名同学到照相馆照相.他们要排成一排,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例8 9名同学站成两排照相,前排4人,后排5人,共有多少种站法?例9 5个人并排站成一排,其中甲必须站在中间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模拟测试1.计算2.某铁路线共有14个车站,这条铁路线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3.有红、黄、蓝三种信号旗,把任意两面上、下挂在旗杆上都可以表示一种信号,问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4.班集体中选出了5名班委,他们要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和体育委员.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工方式?5.由数字1、2、3、4、5、6可以组成多少没有重复数字的①三位数?②个位是5的三位数?③百位是1的五位数?④六位数?。

四年级 奥数 讲义 369学子 教案库 第7讲.提高班.教师版

四年级 奥数 讲义 369学子 教案库 第7讲.提高班.教师版

第七讲染色与操作问题1. 掌握染色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典型的染色方法;2. 理解操作问题的解题方法。

这里的染色问题不是要求如何染色,然后问有多少种染色方法的那类题目,它指的是一种解题方法。

染色方法是一种将题目研究对象分类的形象化方法,通过将问题中的对象适当染色,我们可以更形象地观察分析出其中所蕴含的关系,再经过一定的逻辑推理,便能得出问题的答案。

这类问题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但技巧性、逻辑性较强,要注意学会几种典型的染色方法。

【例1】 六年级一班全班有35名同学,共分成5排,每排7人,坐在教室里,每个座位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都叫作它的邻座。

如果要让这35名同学各人都恰好坐到他的邻座上去,能办到吗?为什么?【分析】 划一个57 的方格表,其中每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座位。

将方格黑白相间地染上颜色,这样黑色座位与白色座位都成了邻座。

因此每位同学都坐到他的邻座相当于所有白格的坐到黑格,所有黑格的坐到白格。

但实际上图中有17个黑格,18个白格,黑格与白格的个数不相等,故不能办到。

【例2】 右图是学校素质教育成果展览会的展室,每两个相邻的展室之间都教学目标经典精讲 染色问题A有门相通。

有一个人打算从A室开始依次而入,不重复地看过各室展览之后,仍回到A 室,问他的目的能否达到,为什么?【分析】采用染色法。

如右下图,共有9个展览室,对这9个展览室,黑白相间地进行染色,从白室A出发走过第1扇门必至黑室,再由黑室走过第2扇门至白室,由于不重复地走遍每一间展览室,因此将走过黑白相间的8个展览室,再回到白室A ,共走过9扇门。

由于走过奇数次门至黑室,走过偶数次门至A 白室。

现在,走过9扇门,必至黑室,所以无法回到原来的白室A。

[巩固] 有一次车展共6636⨯=个展室,如右图,每个展室与相邻的展室都有门相通,入口和出口如图所示。

参观者能否从入口进去,不重复地参观完每个展室再从出口出来?[分析] 如右下图,对每个展室黑白相间染色,那么每次只能从黑格到白格或从白格到黑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把1、2、3、4、5、6填在下图的6个 使每条边上的3个数之和都等于9。
中,
解:基本解有1个,将3个圆圈内的数字交换位置,又 可得到另外5种不同的填法。一共有6种填法。
1 6 2 4 5 3 3 5 4 1 6 2 1 6 5 2 4 3
2 4 3 5 6 1 1 5
3 4 6 2 2 4ຫໍສະໝຸດ 3 5 6 1例2:将1、2、3、4、5、6填入下图中,使每条 边上的3个数之和相等,有几个基本解?共有多 少种填法?
解:基本解有4个,每个基本解可有6种填法, 一共就有24种填法。
1
6 2 4 5 3 3 6 2 1 4 5
2 5 4 1 3 6 5 3
4 2 1 6
例3:把1-12这12个数,分别填在下图正方形的四条 边上的12个 内,使每条边上4个 内数的和都等于 22,试求出一个基本解。
2 7 6 9 5 1 4 3 8
3 4 9 1 5 8 7 6 2
例8:将1-9九个数字填在下图中的9个方格 里,每格填一个数字,每一横行、每一竖行 和两条对角线上3个数字之和相等。
解:1-9九个数之和为45,正好是3个横行(或 竖行)数字之和,因此,每一横行(或竖行)3 个数字之和等于45÷3=15。1-9九个数字中,3 个不同的数相加等于15,可能是9+5+1=9+4+2= 8+6+1=8+5+2=8+4+3=7+6+2=7+5+3=6+5+4=15。根 据5在4个算式中出现,在正中间应填5,而8、2、4 和6各出现在3个算式中,因此它们是4个角上的数。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
第七讲 趣味数阵图
数学游戏千姿百态,种类很多。在前面我们 已经学习了找规律、魔牌二十四、算式谜等。下 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很有趣的填数游戏—数阵图。 它的特点是把一些数字按照一定的要求,填入各 种各样的图形中。数阵图主要有封闭型、开放型 (也称辐射型)和复合型。它的填写需要有一定 的技巧,要求同学们必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灵 活的思维能力才能找到答案。
解:解答此题的关键仍是确定中心 内的数和 每条线段上3个数的和。经试验,也得出3个基 本解。
2 3 4 5 9 1 8 6 7 3 4 2
1 6 5 8 9 7 3 4 2
1 5 9 7 8 6
例6:把1-8这8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中的8个 内,使每个圆圈上5个数的和都等于21。
解:确定正中央两个 关键。
例4:把1-7这7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的7个圆圈内, 使每条线段上的三个圆圈内各数之和都相等。
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中心 内的数,另外 还知道每条线段上3个数的和是几?经试验,可 得出3个基本解。
7 7 1 2 6 1 4 5 3 6 7 3 4 2 5 1 5 3 4 2 6
例5:将1-9这9个数,分别填入下图中的各个 内,使每条线段上3个 内的数的和相等。
3 1 4 5 8 7 6 2
内的数是解答这道题的
3 2 5 4 7
1 6
8
例7:把1-9这个数填入下图中的九个小三角形 中,使得每条边上的5个小三角形内的数字之和 都相等。这个和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设每边的和为a,将它们加起来,总和3a 中,每边中间的数出现一次,其余的数出现2 次,因此3a中的最小值是2×(1+2+3+4+5+6) +7+8+9=66,a的最小值为66÷3=22。在a及每边 中间的数确定后,经尝试可得一解。
解: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确定正方形4个顶点上的数。
1 11 6 4
12
7 2 9 8
5
10 3
像以上介绍的各条边相互连接的数阵图叫做封闭 型数阵图。对于封闭型数阵图,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 顶点处的数字,然后再根据条件要求试验找出正确的 解。另外,数阵的解,多数都是不唯一的,如果题目 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求出一个基本解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