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方式、公众参与以及话语权的转移等方面来分析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
新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广泛。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地位,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传播信息。
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成为了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使得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不再是唯一的主流声音。
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直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减少了对传统媒体的依赖,进一步削弱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相比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新媒体平台更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性。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定制。
用户还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方式表达观点,从而形成舆论的多元化。
这种多元和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公众的声音更加多元化,主流媒体的话语权逐渐受到挑战。
新媒体促进了公众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主要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新媒体则更注重公众的参与。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发起话题讨论,上传和分享自己的新闻视频等,从而直接参与到舆论的形成过程中。
这种公众的积极参与不仅扩大了信息的来源和传播渠道,而且使得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话语更加贴近公众需求,提高了其报道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话语权的转移是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媒体主要依赖专业记者进行信息采集和报道,他们拥有话语权的主要来源。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人经验和观点的表达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与此新媒体也出现了大量专注于特定领域或利益群体的自媒体,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
这些自媒体的兴起使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方面失去一部分话语权,使舆论的形成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主流媒体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拥有垄断的话语权,其对公众舆论的引导和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这种话语权逐渐被打破,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开始凸显。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快速。
传统的主流媒体通常需要经过繁琐的编辑和审查才能发布信息,这导致了信息传播的滞后性。
而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消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新媒体将新闻报道的门槛降低了,使得公众可以更快速地了解到最新的事件和信息,减少了对主流媒体的依赖。
新媒体对话语权的打破还体现在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上。
传统的主流媒体往往由少数媒体机构控制,这些机构在信息获取和发布上具有相对垄断的地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来源和传播者,大大丰富了信息的采集渠道。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人博客等途径获取非主流媒体的观点和意见,这使得公众能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声音。
与此新媒体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表达观点和意见的机会,使得公众的声音更加有力量。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还表现在舆论引导上。
传统的主流媒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选择报道内容和控制舆论导向来引导公众舆论。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格局。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人们可以自由地发布观点和意见,形成自媒体的声音。
这些自媒体对社会上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发表言论,引导舆论的发展。
通过网络上的讨论和辩论,新媒体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使舆论的形成更加多元化。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与主流媒体不同,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发布没有经过严格的编辑和审查,容易受到个人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
这使得公众在获取信息时需要更加警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量巨大,公众在面对大量的信息时容易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社交的重要渠道,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1.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出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不再需要等待主流媒体的报纸、电视节目等定时传播。
这使得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上失去了优势,新闻事件可以在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迅速传播,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2.话题聚焦度降低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带来了大量的信息碎片化,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各种不同的话题中,传统主流媒体的话题聚焦度下降。
新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变化迅速,内容多样化,人们容易受到新闻的冲击和影响,主流媒体的传统报导方式可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信息需求。
3.舆论引导力减弱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曾经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塑造和引导公众舆论,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大众的意见表达平台更加广泛,人们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很多时候,新媒体上的舆论可以迅速形成并产生较大的影响,主流媒体往往需要顺应这种趋势,进行及时的反应与调整。
1.话语权被重新定义传统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话语权方面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这种话语权被重新定义和分化。
在新媒体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兴起,许多普通人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观点和内容,这些新的信息源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了挑战。
2.传播途径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主流媒体的信息无法再通过传统的渠道进行全面、有效的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导致主流媒体的传统传播途径受到限制,话语权受到挑战。
3.舆论和话题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在新媒体时代,舆论和话题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以其快速、开放、互动等特点,对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挑战1.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以其即时更新的特点,快速传播各种信息,使得新闻报道、事件评论等无时差地传播给大众。
相比之下,主流媒体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广播,需要一定的制作和传输时间,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降低。
这就使得新媒体在一些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影响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评论。
2.话语传播方式多样化新媒体以其多种传播方式,如文本、图片、视频、直播等,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而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相对单一,这就使得新媒体在话语传播的方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影响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3.信息来源多样化新媒体具有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官方发布、自媒体、网友评论等。
相比之下,传统主流媒体的信息源相对有限,往往受到政府、垄断企业等因素的制约。
这使得新媒体能够播报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影响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和话语权。
4.舆论引导能力增强新媒体通过社交平台、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引导和影响公众舆论,形成舆论聚合效应。
这使得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操纵和引导公众的情绪,从而影响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和立场。
二、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提升1.信息互动性提高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得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这使得新媒体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而主流媒体往往是单向传播,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这就使得新媒体在话语权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2.传播容量扩大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包括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这些平台用户庞大,传播容量巨大。
这就使得新媒体能够更容易地将信息传播给大众,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广泛。
相比之下,主流媒体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量相对有限,这就使得新媒体在话语传播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
与传统的主流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门槛低等特点,已经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探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变革和发展。
一、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挑战1.传播速度快: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传统的主流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和发布信息。
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往往是在社交媒体上被首先曝光,然后才通过主流媒体进行报道。
这就意味着主流媒体失去了信息的权威发布地位,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第一现场。
2.互动性强:新媒体的互动性极强,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即时反馈。
而主流媒体在传统纸媒时代,讯息是单向传播的,读者对于信息的反馈并不直观。
这就意味着,新媒体更能够迅速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播。
3.门槛低:相比于传统的主流媒体,新媒体发布内容的门槛极低,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传播。
这就导致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主流媒体在话语权上的独占地位被进一步削弱。
二、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1.主流媒体转型: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已经意识到一味地抵制新媒体已经不现实,他们开始积极转型,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传播和互动。
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主流媒体能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自己的内容和形式。
2. 舆论引导方式变革: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方式通常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单向的信息传播,而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
通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信息,主流媒体可以更广泛地触及受众,进行话题的设置和引导,影响受众的观点和价值观。
3. 新闻报道方式更新: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媒体媒体革命的开始如何在数字时代掌握话语权
媒体媒体革命的开始如何在数字时代掌握话语权在数字时代,媒体媒体革命的开始如何在数字时代掌握话语权数字时代的到来,给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新的媒体形态和技术工具的引入,使得信息更加快速流动和传播,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在数字时代掌握话语权成为了媒体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整合新媒体资源数字时代的媒体发展离不开新媒体的应用。
媒体机构应该积极整合新媒体资源,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
这意味着不仅要在传统媒体上提供全面的报道和解读,还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深度挖掘和互动传播。
比如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与用户的互动,掌握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通过整合新媒体资源,媒体机构可以增加话语权的掌控力,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二、提高内容质量和深度在数字时代,信息量剧增,但用户对于真实、准确、高质量的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
媒体机构应该注重提高内容质量和深度,打磨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新闻采编能力,提升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同时,注重内容的深度挖掘和解读,给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提供高质量内容,媒体机构可以赢得用户的信任,进而提高话语权的影响力。
三、拓展合作伙伴关系在数字时代,信息交流与合作变得更为便利。
媒体机构可以通过与其他机构、平台进行合作,扩大话语权的影响范围。
合作伙伴可以是其他媒体机构、科研机构、智库等,通过共享资源、共同研究和推广,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例如,媒体机构可以与大数据公司合作,利用数据分析来了解用户需求和趋势,更好地制定传播策略。
拓展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媒体机构在数字时代更好地掌握话语权。
四、加强用户参与数字时代的特点是用户参与度越来越高。
媒体机构应该积极引导用户参与,形成良性互动。
可以通过设置评论区、开展互动话题、举办线下活动等方式,让用户参与新闻报道和话题讨论。
这不仅可以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还可以通过用户的反馈和建议来指导媒体报道。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它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进行分析。
1.信息传播速度的快速提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提升。
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新闻消息可以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使得新媒体能够更快速地报道新闻事件,挑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报道速度和话语权。
2.舆论场所的多元化传统主流媒体通常由一些权威媒体来控制,他们拥有话语权,能够左右舆论的走向。
而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场所变得更加多元化,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声音。
这种舆论场所的多元化使得主流媒体话语权不再是唯一的,受到了挑战。
3.公众参与度的增加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公众参与度大大增加。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参与讨论、评论新闻事件,甚至能够上传自己的视频、图片来报道事件。
这种公众参与度的增加使得主流媒体不再能够一言堂,他们需要更加关注公众的声音,否则会丧失话语权。
1.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主流媒体开始注重报道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他们会更多地报道一些特色、个性化的新闻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这种丰富多样的报道内容使得主流媒体在舆论场所中能够更好地保持话语权。
2.主流媒体开始注重社交媒体的运营与互动为了与新媒体竞争,主流媒体开始注重社交媒体的运营与互动。
他们会开设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与粉丝进行互动,传播新闻信息。
这种互动使得主流媒体能够更好地获取公众的反馈和意见,提高了话语权。
3.主流媒体需要更加谨慎处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主流媒体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新闻报道。
一旦报道有误,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被曝光和批评,对主流媒体的声誉造成影响。
他们需要更加谨慎地核实新闻来源,避免不实报道,保持话语权。
三、结论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产生了重大影响,挑战了其传统的地位。
自媒体时代正确使用话语权作文
自媒体时代正确使用话语权作文咱现在可身处自媒体时代啦,这就像是每个人都被塞了个超级麦克风,只要你想,就能在网络这个大舞台上喊一嗓子。
可这话语权就像一把双刃剑,使好了能闪闪发光,使不好那就容易伤着自己还连累别人。
先说说这话语权怎么就像宝贝似的被大家争着有呢。
你看啊,以前咱们普通人想要表达个观点,那可难喽,得盼着报纸上能给咱留个小角落,或者电视台能采访咱一下。
现在可不一样啦,只要有个手机,注册个账号,就能在各种平台上发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你今天吃了个特别美味的煎饼果子,你就能发个动态告诉全世界,这个煎饼果子的皮儿有多脆,果子有多香。
或者你对某个电影有独特的见解,也能洋洋洒洒写一大篇影评,说不定还能引起好多人的共鸣呢。
这时候,话语权就像是魔法棒,能把你的生活小确幸或者大脑里的奇思妙想分享出去,让你感觉自己就像个小明星似的,被好多人关注着。
但是呢,这魔法棒要是乱挥可就出大问题喽。
有些人为了博眼球,那真是啥话都敢说。
就像那些谣言制造者,明明没有的事儿,却编得有鼻子有眼的。
比如说什么“吃某种水果能治绝症”,这可坑苦了那些病急乱投医的人啊。
还有些人在网上戾气特别重,看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不一样,就开始破口大骂,完全不顾及什么礼貌和素质。
这就好比在一个公共场合,大家本来是好好聊天的,他突然就跳起来大喊大叫,还骂骂咧咧的,多招人讨厌啊。
这种乱使用话语权的行为,就像是在网络这个大花园里到处乱踩乱摘,把好好的环境弄得乱七八糟。
那在自媒体时代,咱们到底该怎么正确使用话语权呢?首先啊,得讲真话。
这就像做人的基本准则一样,咱不能骗人。
要是分享自己的经历,就实实在在地说,别夸大其词。
你说你去旅游看到了美景,就真实地描述那个景色有多美,而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很厉害,就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奇遇。
其次呢,要有包容心。
世界这么大,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多有趣啊。
要是遇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咱可以心平气和地去讨论,说不定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新东西呢。
辩论辩题的话语权
辩论辩题的话语权正方辩手:辩题,话语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话语权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话语权即是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和影响力,它决定了社会中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话语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个拥有话语权的群体能够塑造社会舆论,影响政策制定,推动社会进步。
名人名句中,毛泽东曾经说过,“舆论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表明了话语权对社会的影响力。
以中国为例,舆论导向对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拥有话语权的群体能够引导社会价值观念,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公正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再者,从历史案例来看,话语权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例如,美国民权运动中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通过演讲和写作,成功地塑造了公众对于种族平等的认知,最终推动了美国的民权法案的通过,为黑人争取了平等的权利。
因此,话语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拥有话语权的群体能够引导社会价值观念,推动社会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方辩手:辩题,话语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话语权的重要性固然不可忽视,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话语权往往是由少数人或群体掌握的,这就带来了话语权的不公平性和偏见性。
例如,媒体的话语权往往被少数资本家所掌握,他们可能会主导舆论导向,塑造公众的认知,这就可能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公正和偏见。
同时,话语权也可能被滥用,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例如,在一些国家,政府或者特定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操纵舆论导向,压制异见声音,导致社会的不公正和不稳定。
另外,话语权也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和误导。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有些虚假信息和谣言可能会被放大传播,导致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因此,虽然话语权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话语权,避免其被滥用和误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多元化的话语权,让更多的声音被听到,让信息传播更加公正和客观。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其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许多挑战,同时也给予了传统媒体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重新定义、内容创造与传播方式、受众需求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新媒体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传统媒体长期以来是信息的传递者和舆论的发起者,其话语权主要依赖于信息的获取和选择的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平台,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变得更加广泛和快速。
通过新媒体,个人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传递自己的信息,这使得传统媒体在话语权上受到了挑战。
传统媒体不再是唯一的传媒机构,其话语权被分散到了更多的个体手中。
新媒体的内容创造与传播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影响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传统媒体的内容创造和传播相对封闭和单一,主要依赖专业编辑和记者团队的策划和生产。
而新媒体的内容创造和传播更加开放和多样化,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社交媒体、微博、直播等新媒体形式上升为流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渠道获取信息和交流观点。
这种多样化的内容创造与传播方式使得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受到了冲击,他们需要面对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竞争。
新媒体推动了受众需求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传统媒体长期以来主要服务于大众受众,其内容和形式相对统一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受众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
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内容表达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得到更精准、个性化和有价值的信息。
新媒体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这使得主流媒体在话语权上受到了挑战。
他们需要更加关注受众需求的变化,提供更适应受众口味的内容,以保持话语的影响力。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新定义了话语权、内容创造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以及受众需求的变化等方面。
传统媒体需要面对新媒体的竞争和挑战,适应时代的变化,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策略,以保持其在话语权方面的影响力。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交媒体和其他新媒体的兴起,主流媒体所拥有的话语权正在受到挑战和影响。
本文将分析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
以前,主流媒体是信息的主要来源,人们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获取新闻和信息。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己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他们可以通过发布内容、转发消息和与其他用户互动的方式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信息。
这使得新媒体中的个人和组织都有机会影响和塑造公众舆论。
相比之下,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和削弱。
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传播范围广阔也加剧了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
新媒体平台的快速传播速度使得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的人群。
这意味着一条信息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获得广泛传播,而不需要经过主流媒体的筛选和编辑。
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广阔,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各种信息和观点,他们可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意见,而不完全依赖于主流媒体的报道。
这加剧了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感,同时也降低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新媒体还改变了媒体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源。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关注和订阅自己喜欢的新闻机构或个人账号。
这种个性化的消费模式使得人们可以避开主流媒体的报道,而选择自己认为更可信的新闻来源。
这进一步削弱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因为人们可以更容易地选择他们认为值得信任的信息源。
新媒体也为公众提供了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机会。
社交媒体平台的互动性质意味着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闻和事件的讨论中。
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这使得公众在新闻话题上拥有更大的发声权,可以推动和影响舆论的形成。
相比之下,主流媒体更多是以传输信息为主,较少给予公众主动参与的机会。
这种互动性质的不同也导致了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的质疑和挑战。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近年来,新媒体的崛起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舆论的主要传播者和引导者,而新媒体的兴起则打破了这一格局,使得话语权不再集中于主流媒体手中。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转移、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争夺、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倾斜影响,以及对新媒体话语权影响的应对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转移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媒体以其传播渠道的独特性和信息采集能力的优势,长期以来主导了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达,新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快捷化。
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个人和组织可以自由地发布和传播信息,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让更多的声音得以被听见。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话语权从主流媒体逐渐转移至大众和个人手中。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争夺激化了传媒市场的竞争格局。
主流媒体在面临新媒体的冲击下,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策略和定位。
他们积极开设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试图扩大其话语权的范围和影响力。
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主流媒体也加大了对新媒体的整合和利用力度,通过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或者收购等方式,向新媒体借力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种争夺也进一步加剧了传媒市场的竞争,提高了新媒体平台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关注度和话语权的分配不确定性。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倾斜影响也应该引起重视。
虽然新媒体的兴起赋予了更多的声音和观点被听见的机会,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广泛性,新媒体的话语权也可能出现倾斜。
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噪音和虚假信息,传统媒体为了保持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可能会更加谨慎地选择报道的内容和立场。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个人和小众观点也有可能在新媒体上获得更大的传播空间,从而影响到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这种倾斜的影响可能导致舆论环境的不稳定和话语权的碎片化,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中国声要有中国味儿——论中国对外交流和传媒的话语权问题
东西 方话语 权争 夺方 式方法 差异
要 在 东 西 方 的话 语 战 中争 得 一席 之 地 , 需要 先 理 解
度 两 千年 基 本 未 变, 只有小 修 小 补 的 改 良和振 兴 与衰 亡 二元 逻辑 的循环 而 已的原 因之一。 西 方基 督文化 自古 以来
西方话语权的理论依据。
以及 我们 如何 应对 ?
的 固有规 范和 道德 准 则 。 另一方面 , 东 方的哲 理 崇 尚话 语
中的 “ 理” 和“ 道” 之优 势, 以理服人, 以道胜人。 自古 以
来, 中国 人不争 话 语 权 , 而争 道 义 。 中华 民族 话语 的运 用
是相 对 固化 的 , 是相 当规范 化 的, 这也 是 导致 中国社 会 制
立 的哲 学理 念 , 是 水火不 容 的。 在 今 天的 世界 格局 下, 我们 更 应该 清 醒地 认识 到 , 用
传统 的 “ 和谐 ” “ 和风 细 雨”的方 式应 对 现代 的大规 模 的
他人 “ 启蒙” 后, 战胜和压倒其对方势力的目的。 这就是西
方人 对 语 言 符 号 作用认 识 的本 质 。 可 以说 , 在 信息 时代 ,
还给人软弱、 浮躁的感觉; 某些空洞无物的描述, 距离世
界 的真 实面 貌和 现 实社会 生 活 的场景 太远 。 同 时, 在 应该 鲜 明阐述 自己的立场 和 观 点时 , 常常表 现得 含 糊 不清 , 给
在 中国古 代 儒 家 占统 治 地位 的 社 会 结 构 中, 社 会 交
往要遵守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的等级原则 。 遵循着一
甚至可 以说是两个极端。 中国人, 乃至几乎所有的东方文 前西方在世界范围的媒体战呢?
自媒体时代要正确使用话语权作文
自媒体时代要正确使用话语权作文
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咱们得好好琢磨下怎么正确使用话语权。
你知道吗,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人,手机一拿,咔嚓一下,就能把身边的事儿发到网上,让全世界看到。
这种自由度可大了,但问题也来了,我们得负责啊,不能乱说话。
咱们先说说这个“真实性”。
就像你妈妈教你的,说话得凭良心。
你在网上发的东西,哪怕就一张照片,一段小视频,都得是真实的。
别为了点击率、关注度,就瞎编乱造。
一旦你误导了别人,那后果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再来聊聊“尊重”。
在网上,你可能会遇到各种观点,有的跟你一样,有的跟你完全相反。
但不管咋样,你得尊重别人。
别因为别人的观点跟你不一样,就张嘴骂人,或者给人家扣帽子。
记住,大家都是平等的,你的观点重要,别人的观点也一样重要。
还有啊,咱们得有点“责任感”。
你发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影响到别人。
比如,你转发了一条假新闻,结果让大家信以为真,最后出了乱子,那你心里能过意得去吗?所以,在转发之前,一定要先核实一下信息的真实性。
最后啊,我想说的是“理性”。
现在网上有很多情绪化的言论,大家很容易被带偏。
但咱们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被情绪左右。
看
到什么消息,先冷静分析一下,别急着下结论。
这样,我们才能在
这个自媒体时代里,正确使用话语权,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负责。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媒体与话语权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媒体与话语权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社交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布言论、分享观点和看法,并和别人互动。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互联网上的话语权究竟属于谁?社会媒体上的话语权往往被认为是属于群体的。
虽然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但是他们的言论并不总是能被广泛传播和接受。
其实,社会媒体上的话语权是由社交网络的算法所掌控的。
这些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决定了一个用户能否在社交网络上被更广泛地传播和接受。
社交网络上的算法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发言权,也影响了社会中暴力、仇恨言论的传播。
社会媒体上的暴力言论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甚至有可能引起社会上的不安定和动荡。
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应该为挑战话语权提供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社交媒体上的话语权究竟属于什么样的人?是属于那些声音最高的人,还是属于那些个体的声音更能够代表整个群体的人?互联网时代下,大众传媒机构的话语权已经被互联网上的个体所取代。
然而,这些个体的话语权是否真正合法、有序,能够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了维护社会媒体上的话语权,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政策和规定。
首先,社交媒体平台应该严格管理发布的言论,对于那些含有暴力、仇恨、歧视性言论的帖子,平台应该立即删除。
其次,平台需要对发布者负责,对于那些发布不良言论的用户,平台应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最后,我们需要重视社会媒体上的话语权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媒体的话语权已经成为了势力和权力斗争的重要一环。
而我们作为个体,则需要更加关注和理解这个问题,并且积极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分析【摘要】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挑战,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如何影响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建构,探讨了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分化影响和重构。
研究发现,新媒体的兴起不仅削弱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也推动了主流媒体更加积极地与新媒体互动和竞争,以保持话语权的稳固。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也引发了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研究者可以深入探讨新媒体与主流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对话语权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主流媒体,话语权,影响分析,挑战,建构,分化,重构,重要性,研究目的,意义,展望。
1. 引言1.1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重要性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新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广泛,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各种信息和观点。
这种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即时性,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提出了挑战,使主流媒体需要更加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以保持话语权的稳固性。
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构建产生了影响。
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话语权的产生和传播,使主流媒体无法完全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
这种用户参与的程度和影响力,对于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还影响了话语权的构建和维护机制。
新媒体的崛起使主流媒体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地应对,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信息传播领域中保持话语权的地位。
深入研究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对于理解信息传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之一,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新媒体对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影响机制,探讨新媒体崛起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的挑战,以及新媒体如何重新构建和重塑主流媒体的话语权。
《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研究》范文
《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自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使得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扩展和增强。
本文旨在探讨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自媒体环境下的话语权研究提供参考。
二、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的特点1. 话语权主体的多元化自媒体时代,话语权的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机构或专业人士,普通公众也可以成为话语权的主体。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实现话语权的平等参与。
2. 话语传播的快速性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条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全球各地。
这使得公众的话语能够迅速传播,形成舆论压力,影响社会事件的发展。
3. 话语内容的多样性自媒体平台上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三、影响公众话语权的因素1. 技术因素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公众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公众的话语权将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增强。
2.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等因素也会影响公众话语权的实现。
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公众话语权的发挥;而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则决定了公众的话语内容和质量。
3. 政策因素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公众话语权也有重要影响。
政府的政策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为公众话语权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四、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的发展趋势1. 话语权的进一步扩大随着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公众的话语权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更多的人将参与到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2. 话语权的规范化管理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政府将加强对自媒体平台上话语权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一些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视域下的媒体权力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视域下的媒体权力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让人们意识到了媒体的重大影响力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媒体扮演着抗击疫情的关键角色,同时也成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有力支撑。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的全媒体报道与国际形象建设得到了巨大提升,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一、疫情下媒体权力的释放在疫情期间,媒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们及时传递官方信息,提醒公众防范疫情,同时也承担着舆论监督和社会反馈的功能。
媒体通过报道疫情最新进展、感人的英雄故事以及国际合作与援助的报道,深深触动了全球观众的心。
这些报道不仅增加了人们对中国的了解,也加深了人们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信任。
媒体的权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释放,成为推动国际社会对中国关注与理解的重要力量。
二、媒体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中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防控经验、援助物资和医疗队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
这些努力在国际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仅增加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正面评价与声誉,也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精心打造中国形象的报道,媒体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全媒体报道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中国全媒体的报道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疫情报道中来。
全媒体的报道使中国的防疫措施、医疗救治、社会复工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周密的报道和宣传,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中国政府通过实际行动和媒体传播多角度、多形式地呈现中国的努力,取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了提升。
四、新媒体传播对国际话语权的影响中国媒体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积极引导国际舆论,树立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报道国际援助和合作、传播中国的抗疫经验,中国媒体成功地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话语权
2015年第11期新媒体时代,媒介和社会高度融合,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同时对信息的需求也提高了。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凭借其便捷性和交互性而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其发展历程较短,自身还存在着诸多不稳定不成熟因素,这就为传统主流媒体改革创新,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机遇。
增强主流媒体自身的话语权,不仅需要传统媒体敢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本职,坚持本色,发扬主流媒体的优势,用真善美打动受众,服务用户。
一、新媒体的发展1、新媒体盛行之因所谓新媒体,是指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新型媒体,它与普通大众紧密联系,包含了特定现代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数字化、多媒体、互动性、个性化和网络化。
新媒体的内容也从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广泛的拓展,包括新闻、娱乐、社交和服务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以新的身份出现,凭借其交互、便捷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格局,受到了用户的青睐和追捧。
为了弄清新媒体盛行的原因,可以通过对新媒体的新特点来进行分析:(1)便捷性新媒体的便捷性不仅体现在信息的发布速度上,更体现在用户的接受、反馈信息的速度。
传统的主流媒体发布信息要经过专业的权威人士,通过采写编排等一系列操作流程才可以完成,而现在的新媒体则大大削减了信息发布的流程,不需要专业人士,人人都可以随手在几秒钟之内发布一条微博信息。
同时,只要信息一经发布到网络上,全世界的网民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接受到信息,大大减少了信息在传输途中的时间。
(2)交互性新媒体上信息的传输是双向流通的过程,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
传统主流媒体还只是提供信息,受众则是信息的接受者。
而新媒体则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身份限制。
例如,微博以140字为限度,全世界的网民只要输入好短短几行文字就能把信息发送出去,同时接受到自己发布的信息和别人的评论,也可以和粉丝互粉,相互评论。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视域下的媒体权力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视域下的媒体权力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危机,各国政府和媒体都在积极应对疫情的挑战。
在这个特殊时期,媒体的权力和国家的国际话语权都受到了挑战和考验。
中国作为疫情爆发的最初国家,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国家实力和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这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媒体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疫情期间,各国的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舆论的引导者。
媒体通过报道疫情最新进展、宣传防控知识和号召民众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国家主流媒体如新华社、央视等,积极报道疫情信息,对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供了支持。
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的国家实力和国际责任感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为疫情爆发的最初国家,中国采取了果断的措施,积极应对疫情的挑战,将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援助。
中国的抗疫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这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声誉。
国家实力和国际责任感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支撑,中国在抗击疫情中所展现出的这些特质,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人们在居家隔离的情况下更加依赖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虽然疫情让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也加速了在线媒体的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媒体在疫情期间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不仅加强了对疫情的报道,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文化活动和娱乐节目,为人们的居家生活带来了一些慰藉。
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了人们交流信息、发声表达的重要场所。
中国的新媒体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了强大的传播力和凝聚力,这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 刘笑盈【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话语权时代的到来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
我们如何准备迎接这样一个时代,也是所有的理论工作者所应当思考的。
本文试图在明确中国话语权时代已经到来这一理论假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就一些新的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一流媒体;话语权;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2009年6月,笔者曾在《中国投资》的第6期发表了一篇名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的短文,提出了我们准备迎接“中国话语权时代”的命题,简单阐述了媒体与话语权的关系,所以本文为“再论”,就中国话语权及一流媒体的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述。
一、中国话语权时代的到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影响已经开始超越经济而深入到了政治、文化和全球性问题等诸多领域,中国也开始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甚至可以说,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需要准备迎接一个属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了。
获得媒体的聚焦是获得话语权的前提。
我国学者早在2005年就开始关注到了国际媒体的“中国热”,最近几年,可以说热度不减。
2008年,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和重大考验,也得到了世界媒体前所未有的巨大关注,是一个关键的年份。
与以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媒体在经历了对中国报道的“正反合”之后,①开始了一个对中国从俯视到平视、从轻视到重视的转变,②在这次中西报道冲突中,中国明显表现出了拒绝被西方媒体所建构的历史特征,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也是我国话语权提升的基础。
2009年中国开始向世界提供自己的主张。
3月,就在G20会议召开之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上发表了关于世界金融体系看法的文章,其影响犹如巨石入水,引起了国际舆论界的普遍关注。
几乎所有的世界主流媒体都对此做出了评价,甚至美国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盖特纳,乃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也都迅速做出了回应。
抛开回应内容不谈,这种反应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富有意义的信号———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正在提升。
如果说周小川的文章只是一个信号,那么到了9月,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就是这一信号的进一步扩大。
胡锦涛主席在四大峰会上就不同问题提出了我国的主张,胡锦涛在G20会议上的讲话英文稿遭到了与会记者的疯抢,中国的立场不仅得到了世界的关注,而且我国所关注的问题也大部分被写入了会议文件,“中国话语权明显提升”。
③西方媒体评论中国开始“有话就说”,正在积蓄力量发出“大国声音”。
这一动向值得学术界重视。
从研究国家形象到研究国际话语权,这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变。
如果说国家形象的概念比较“虚”的话,那么话语权研究就是从“虚”到“实”的一个重要过渡。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已经有了对话语权问题的初步研究。
④应该说,学术界的表现还是敏锐的,抓住了时代变化的动向。
学术研究也开始从比较具体的国际舆论表现开始向理论纵深发展,但是相比于国家形象研究的数十本专著和上千篇文章而言,国际话语权的研究还显得极为单薄,也不够系统。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是需要大力开拓的一个研究领域,至少有以下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话语权的实质与表现?话语权的中西方理论基础是什么?国际话语权的转移是如何实现的?美国是如何控制国际话语权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际话语权?中国获得话语权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在全球化时代中西话语权之间如何对接?媒体与话语权之间的关系?如何打造我国的国际一流媒体?等等。
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需要时间和人力的大量投入,本文也只是就其中的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二、话语权的概念及国际话语权的转移话语权是目前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出现频率甚高的一个词。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福柯的“权力话语”、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理论,都是话语理论的思想基础。
关于话语权,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有如下几项:11“话语”(discourse)并不完全等同于或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声音”(voice)。
话语不仅仅是指应用中的语言单位,而且“话语是制造和再造意义的社会化过程”。
话语权也不仅仅是指说话权,而是指控制舆论的能力。
话语权的本质不是“权利”(right),而是“权力”(po wer)。
或者用我国学者的话说,“‘说话权’和‘话语权’不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说话权可以体现为寻找发出声音的权利,而话语权要追求其所表达的话语能被确认”。
⑤因此,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就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
21在话语权中体现了权力和价值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较早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涉及话语及话语权的问题,他认为,“一个社会集团的至尊地位以两种方式展现自身,其一是‘支配’,其二是‘知识和道德领导权’。
”⑥前一形式表现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机器,后一种形式则体现为文化领导权或曰话语权。
而在后现代思想家福柯那里,权力和话语则成了他理论中的核心词汇。
在他看来,“权力形式是一种知识方式”,权力和知识是‘共生体’”。
⑦而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
”31话语权的基础是由经济、军事、政治等硬实力所决定的,但是话语权本身则表现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软实力,是靠传播来体现的。
或者我们可以说话语权是指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
媒体是话语权的主要载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所谓的媒体话语权。
41国际话语权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际社会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影响力,体现了知情、表达和参与权利的综合运用。
从本质上说,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一方尽可以利用话语权优势,按自己的利益和标准以及按自己的“话语”定义国际事务、事件,制订国际游戏规则并对事务的是非曲直按自己的观点、利益和逻辑做解释、评议和裁决,从而获得在国际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和主动权。
⑧目前国际话语权体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也表现为公共领域的全球化趋势。
51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层面是国家利益的表现,是国际政治权力,但是其背后更深层面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形态,其中又可以分为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两个部分。
社会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
61话语权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也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正如福柯所言,“在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是根据一定的程序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分配的”。
⑨福柯提出了话语内部秩序控制的三组力量:外部力量的控制、话语内部的控制和对话语主体的控制。
从宏观方面我们可以说,话语权与硬实力有关。
尽管话语权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硬实力始终是话语权的基础。
从媒体的角度看,媒体的话语权表现也受到制约。
媒介传播出去的信息都是经过把关人取舍的再现的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在国际传播方面,话语权的价值观制约就更加明显,由于国际新闻是“错位的新闻”,所以体现出了更强的主观性和国家性特征。
⑩话语权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提出了“软实力”概念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曾经指出,世界的软实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许多国家都曾经获得过领导世界的“软实力”,例如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到了这种话语权的转移。
20世纪是“美国世纪”,这是创办了《时代》《幸福》《生活》三大杂志的著名传媒人物卢斯提出来的。
1941年2月,他在一篇名为《拥抱美国的世纪》的文章中指出,在20世纪的前40年里,美国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国家已经控制了世界的命运,他声称:“想想20世纪吧。
这是我们的世纪,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碰巧生活在这个世纪里,而且因为这是美国主导世界的第一个世纪。
” λϖ美国世纪也是美国开始获得国际话语权的世纪。
直到今天,美国的话语权依然极其强大。
美国话语权的获得及表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得出了观点与声音多元、思想储备和从不缺席等美国的经验。
λω可以说,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国际的话语权也在不断的转移和变化中。
目前,西方或者说美国的国际话语权正在松动,国际舆论格局的多元化正在出现,我们也希望在这次的话语权转移中,中国能够成为关键角色。
三、国际舆论现状及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有利与不利条件概而言之,目前的国际舆论现状,我们可以用“尽管……但是”的四个句式来表达:尽管依然是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但是这一格局明显开始松动;尽管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但是我国媒体的地位与之还不相适应;尽管政治议题依然是舆论焦点,但是经济和文化议题显然开始上升;尽管传统媒体依然是舆论主角,但是新兴媒体正在分割传统媒体的话语权。
进而言之,就我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地位,我们可以用总体有利和具体不利来表述。
西强格局的松动对我国是有利的。
这种松动的原因背后深层原因是西方的衰落、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多元文化格局的出现。
表现在媒体上,一方面是西方过度商业化的媒体开始大幅度地减少国际新闻的报道量,追求刺激性报道和负面新闻使西方媒体正在丧失感知世界的能力,随之而来的是公信力的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半岛电视台、今日俄罗斯等国际媒体的出现,西方新闻界开始惊呼“非英语新闻的崛起”。
传播的全球化与世界传播主体和声音的多元化,构成了公共领域的全球化,或者说全球性的公共领域正在一个形成的过程中。
λξ这些变化为我国的国际传播战略和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对我国争夺话语权是有利的。
“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的中国”,中国也开始拥有了部分的国际话语权,对新闻传播来说,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后果。
后果一是中国已经在世界的聚光灯下,很难再被“边缘化”了。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
2009年10月召开的北京世界媒体峰会上,默多克甚至说出了“要想报纸畅销,就把中国放在头版”这样的话。
获得媒体的聚焦是获得话语权的前提。
后果之二则是我们的成绩和缺点都可能被放大。
借助中国崛起的巨大平台,我国媒体在国际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有所作为的战略也更为迫切了。
尽管政治议题依然是舆论焦点,但是经济和文化议题开始上升,对我国是有利的。
研究表明,在上世纪90年代,西方媒体的主要议题是政治议题,民主、人权、军事、西藏、台湾等问题是西方媒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但是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贸易、环保、能源、文化、体育等议题开始增多。
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议题的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到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责任论”,从前两年的“中国制造”危险论到最近的“中国经济贡献论”,可以看出议题正在朝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变化。
特别是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的爆发,我国采取了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两手果断出击,率先走出了危机,同时我国在文化对外传播和全球性问题方面也频频出声,从而形成了对我国总体有利的国际议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