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农残快速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方法,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下面将介绍农残快速检测的操作流程。
1. 样品采集首先,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采集农产品样品。
样品应当代表批次内的农产品,而非个别样品。
采集样品时,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同时,为了减少外部污染,采样器具和容器应该是干净的。
2.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为了提取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
首先,将样品进行粉碎或切碎,以增强提取效果。
然后,将样品加入适量的提取溶剂中,使用振荡器或超声波处理样品,以促进农药残留物的溶解。
接着,样品经过离心或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
3. 提取液的准备为了进一步提取农药残留物,需要准备提取液。
提取液的类型和配方会因所要检测的农药种类而异。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提取液包括酶解液、溶剂和缓冲溶液。
提取液要事先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提取效果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样品提取将处理后的样品与提取液进行混合,促使农药残留物从样品中迁移到提取液中。
可以采用摇动、振荡或超声波等方法进行提取,提取时间和条件需要根据农药种类和样品特性进行调整。
完成提取后,使用离心机将样品与提取液分离。
5. 净化和浓缩提取液中可能还存在一些杂质和干扰物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凝胶色谱和液液萃取等。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干扰物质,提高农残检测的准确性。
之后,使用旋转蒸发仪或氮吹仪将提取液浓缩到一定体积,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分析。
6. 检测分析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农残的定量分析。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等。
这些方法根据农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准确地检测和分析农残残留物的种类和含量。
7. 结果分析和报告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将得到的数据与国家标准或指导标准进行对比,如果超出标准限值,即表示农产品中存在农药残留。
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报告,向相关责任方提供详细的分析结论和建议。
农药残留快速测实验方案

农药残留快速测实验方案(DY-1000多通道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一、相关概念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使用后的一个时期内,残留于植物表面、泥土以及水中的微量农药、有毒农药分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在蔬菜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这两大类农药。
二、检测原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是依据酶抑制率法原理,即被测样品如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将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影响显色体系的反应速度;通过测定显色体系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可测量出待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结果以抑制率表示。
三、执行标准DY-1000多通道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根据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和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中的酶抑制率法,结合快速检测方法研制的全新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能准确、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四、仪器常规操作1、对照测试:(a)调零:对照液放入检测室前应按“调零”键使透光度为100.0或吸光度为0.000。
(b)放置对照:将对照样放置在A1通道。
(c)测试:按“对照”键后,仪器即开始测试。
测试完毕,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变化值(酶试剂活性)。
注:吸光度变化值必△A须大于0.1。
(d)按“返回”键返回待测界面。
2、样品测试:(a)调零:待测液放入检测室前应按“调零”键使透光度为100.0或吸光度为0.000。
(b)放置样品:在任意通道放置待测样液。
(c)测试:按“样品”键后,仪器开始测试。
测试完毕,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变化值△A及抑制率A%。
(d)按“返回”键返回待测界面。
五、实验操作步骤第一步:试剂的配制缓冲液:缓冲液粉剂+500ml蒸馏水至烧杯中,室温保存。
底物:12.5ml蒸馏水+底物,0~5℃保存。
显色剂:25ml缓冲液+显色剂,0~5℃保存。
酶:直接使用,0~5℃保存。
第二步:样品提取取果蔬代表性部位→称取2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缓冲液→震荡40至50次→过滤,清液待用(样品液)第三步:对照测试取一比色皿加入2.5ml缓冲液→加入100μl酶试剂→加入100μl显色剂→加入100μl底物(一旦加入底物需立即混匀)→放入比色池,按“对照”键→等待检测结果→按“返回”键返回待测状态。
简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
本文旨在简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如下:
1. 提取样品:从待检测的农产品中提取样品,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或水提取。
2. 提取液处理:将提取样品加入含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的提取液中,并进行震荡混合,使农药残留充分溶解在提取液中。
3. 样品处理:将处理后的提取液进行离心或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得到清晰的样品液。
4. 检测液制备:将样品液加入含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的检测液中,制备成检测液。
5. 检测液处理:将检测液放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中,根据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6. 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检测仪器显示的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并计算残留量的含量。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阶段:根据检测要求,选择检测仪器,完成仪器自检。
2. 制备对照液并测试:于反应瓶中加入缓冲液,再分别加入100μL酶液和显色剂,混匀,静置反应10min后加入100μL底物,摇匀并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对照测试。
要求空白对照1分钟吸光度变化值(ΔΑ0)在之间。
3. 信息录入:将需要检测的样品信息(名称、编号、批号等)录入检测系统,方便后期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4. 检测: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冲洗掉表面泥土。
对于叶菜(如菠菜、油菜、白菜等)样品,将叶片部分(包括茎部)切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对于果实蔬菜(如黄瓜、豆角等)样品,用水果刀顺皮削下一片,然后切成1cm左右见方碎片。
用天平称取样品于提取瓶中,用移液器加入缓冲液,振荡1~2min ,倒出提取液,静置2min,待测。
若提取液混浊或杂质太多可过滤后再测。
于反应瓶中加入待测液,再分别加入100μL酶液和显色剂,混匀,静置反应10min后加入100μL底物,摇匀并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及时放入仪器的测试通道,合上盖。
按测试键,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增量及抑制率。
5. 结果判定:按照(GB/),若抑制率≥ 50%时,结果为阳性。
则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此结果若出现2次以上,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请注意,样品放置时间应与空白对照溶液放置时间一致才有可比性;阳性结果的样品需要重复检验2次以上;对阳性结果的样品,可用其他定量方法进一步确定具体农药品种和含量;任何试剂使用时,用一瓶打开一瓶,用完后才使用新的防止试剂变质;酶、底物和显色剂碰到一起会马上发生生化反应,移液器和容器都应各自贴上标签,单独使用,以免交叉污染;从任何试剂瓶吸出的试剂,禁止再次注射回试剂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步骤

农残快速检测仪检验步骤
一、检验原理: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活性
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程发生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胆碱酯酶(红色)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呈显蓝色)。
根据所呈显颜色的深浅不同,判断出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存在。
二、检验步骤:
1、按仪器“开/关”键约2s启动电源预热至设定温度(38℃),
将被测样品剪成1 ³cm的小块于试管或平皿中;
2、滴2滴洗脱液在被测样品上,放置一会儿将洗出的水液滴
一滴在速测卡上,待用;
3、将速测卡沿中线对折一下,然后放入仪器中(红色药片在上
端,白色药片在下端);
4、按仪器“启动”键开始反应计时(10min),当听到急促提示
音后关闭仪器上盖,显色反应开始计时(3min),当听到和
缓的提示音后打开仪器上盖;
5、比对试纸和标准色卡的颜色,观察并记录速测卡上白色药
片的颜色变化,蓝色为阴性(无毒),浅蓝色为弱阳性,白
色为阳性(有毒),从而判断农药残留的强弱。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农残快速检测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基础的方法,将农产品样品与检测试剂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信号强度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残快速检测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一、农残快速检测的原理:1.化学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特定的反应产生变色或发光等信号。
常见的化学反应方法有酶促反应、免疫反应等。
-酶促反应:利用特定酶对农药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可观测的信号。
如酯酶对乳胶颗粒的催化分解,使溶液变浊,可根据浊度的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免疫反应:基于特异性抗体与农药残留物的结合,产生特定信号的原理。
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通过将抗体与农药结合后添加酶标记的二抗,使得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与反应后的酶产物生成颜色或荧光等信号。
2.生物法:利用生物体对特定农药残留物的识别和反应机制,通过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来检测农药残留。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酵母菌生物传感器、细菌生物传感器等。
-酵母菌生物传感器:利用酵母菌的生物反应对农药残留物进行识别与检测。
当样品中存在特定的农药残留物时,酵母菌的生长状态或代谢产物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细菌生物传感器:利用细菌的生物反应对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
细菌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特定的物质,如荧光、发光或溶解酶等,通过测量这些物质的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二、农残快速检测的操作流程:1.样品的准备:将待检测的农产品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
通常包括样品的打碎与均匀混合,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反应试剂的制备: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准备好反应试剂,包括特定酶、抗体、底物等。
3.反应过程:将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并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接触一定的时间,使反应发生。
具体的反应条件与时间根据不同的农药和检测方法而定。
4.信号检测:通过仪器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并判断含量。
可以根据具体的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如光度计、荧光仪等。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如何检测的及操作规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如何检测的及操作规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如何检测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提取方法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依据样品不同接受的提取方法有:浸渍法、漂洗法、振荡法、消化法、超声波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及高速均质法等。
浸渍法、漂洗法、振荡法样品处理时间较长,且回收率相对不高,已不太常用。
消化法需加入消化剂并加热处理,易使部分农药分解,故不常用。
索氏提取法:为经典提取方法,其方法是将碎裂样品预先包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提取剂(有机溶剂),加热使索氏提取剂挥发并在索氏提取中冷凝下来,浸泡提取样品,使其农药残留物等浸出。
当提取液达到确定高度自动流回到圆底烧瓶中,如此连续提取数小时,提取效果好,是国际上的标准方法。
但样品处理时间太长,干扰物质较多,不适用于多残留快速检测。
超声波提取法,将样品粉碎后加入提取剂,在超声波仪上提取5min~15min。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时间短的优点,已普遍接受。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高速均质提取法:将切碎的样品加入提取剂在高速均质机上均质数分钟,在样品极细颗粒状态下萃取农药残留。
此方法简便、快速且提取效果好,为美国、欧洲及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普遍接受的方法。
提取液净化方法常用净化方法有:液-液调配法、吸附柱层析法、磺化法、凝结沉淀法、冷冻法、固相萃取净化法、凝胶色谱净化法等。
固相萃取净化技术(SPE):通过流动相中样品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吸附本领的不同有选择地将农药残留物吸附,然后再选择适当溶剂将其洗脱,从而达到提取、净化的目的。
它可以将样品萃取、净化,而且可以将所需样浓缩。
因此更适用于微量、痕量农药残留的检测。
凝胶渗透色谱纯化系统(GPC):适用于净化大分子物质。
GPC净化系统紧要用于水果、奶类、蔬菜、粮食、肉类、茶叶、烟草、食用油的农残样品处理净化。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1.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1)免疫检测技术用于农药残留的免疫检测技术有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免疫分析(EIA)两种。
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原理 农药残留速测仪工作原理

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原理农药残留速测仪工作原理农药残留速测仪紧要针对于人们日程生活中要食用的蔬菜,瓜果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的仪器.使用泛围比较广,接受酶抑制率法,使用国家标准,可以快速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检测的结果精准明确,能快速检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水、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可适用于各级农业检测中心、工商部门、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卫生、环保、学校等领域。
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原理胆碱酯酶催化乙酸萘酯水解为萘酚与乙酸,萘酚和显示剂作用变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测定该物质的吸光度值可表示酶活性大小。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
假果蔬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不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
反之,假如蔬菜的提取液中含有确定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酶的活性就被抑制或部分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不能被酶水解或少部分被水解,从而不显色或颜色变化很小。
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分别测出对比与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出酶活性抑制率。
依据酶活性抑制率与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成正比关系,与就可以计算出蔬菜中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
农药残留速测仪的原理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后传递给人、畜。
农残剥离器可以降解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
仪器原理:依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四周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死亡这一昆虫毒理学原理,用在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中。
假如蔬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不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药,而且较多的是禁止使用在果品、蔬菜上的。
该类农药在生物体内可以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并不易分离,即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被抑制,致使人体神经传导中的乙酰胆碱不能水解而积累,神经过度兴奋,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基于此原理,以乙酰胆碱酯酶同蔬菜的萃取液反应,若受到抑制即表示该萃取液中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由于酶的活性被破坏,使之不能正常分解乙酰胆碱,根据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程度来测定果品蔬菜样品中的残留农药。
农残检测操作流程:(SJ-10农药残留检测仪)(在网方式) (一)、前期准备
1、启动SJ-10农药残留检测仪让其自检并预热10~15分钟,以确保光源稳定;
2、打开电脑,登录复讯农药残留检测系统,进行端口设置并连接检测仪。
3、对前一天对照液的参照值及检测信息进行清零。
(二)、对照液的制备及测试
1、对照液的制备取酶100ul,缓冲液2.5ml,加入比色皿中,混匀,再加入显色剂100ul,底物20ul。
摇匀后立即将比色皿放入仪器中进行对照测试。
2、对照液测试结果的保存测试结果应在0.3~0.8之间,若超出此范围,疑似操作有误或显色时间过长,需重做,直至合格后保存结果。
(三)、待测样品信息的录入:按待测样品的编号顺序录入该样品的生产、被检单位,样品名称、检测标准等信息。
(四)、检测样品液的制备
1、取2g果蔬样品(叶菜剪成1厘米见方的小片,瓜果取1厘米见方的横截面)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缓冲液,振荡提取2分钟后过滤,取出清夜即为待测试液;
2、取酶100ul,待测液2.5ml,加入比色皿中,混匀(静置抑制10分钟)后,加入显色剂100ul,底物20ul。
盖上比色皿颠倒两次后立即把比色皿放入仪器中进行样品测试。
农残检测结果判定:(SJ-10农药残留检测仪)
1、若样品的抑制率小于50%,说明试样中的农药残毒性小,该样品合格;
2、若样品的抑制率大于或等于50%,说明试样中的农药残毒性大,该样品不合格,通知暂停交易,并进行追踪改进和报告主管部门;
3、若样品的抑制率在40%~50%之间为疑似农残超标样品,需复查。
如果复查后抑制率还是在40%以上,则需气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法作进一步的确认或通知暂停交易,并进行追踪改进和报告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