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农残快速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方法,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下面将介绍农残快速检测的操作流程。

1. 样品采集首先,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采集农产品样品。

样品应当代表批次内的农产品,而非个别样品。

采集样品时,要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同时,为了减少外部污染,采样器具和容器应该是干净的。

2.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为了提取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

首先,将样品进行粉碎或切碎,以增强提取效果。

然后,将样品加入适量的提取溶剂中,使用振荡器或超声波处理样品,以促进农药残留物的溶解。

接着,样品经过离心或过滤,去除固体颗粒和杂质。

3. 提取液的准备为了进一步提取农药残留物,需要准备提取液。

提取液的类型和配方会因所要检测的农药种类而异。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提取液包括酶解液、溶剂和缓冲溶液。

提取液要事先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提取效果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样品提取将处理后的样品与提取液进行混合,促使农药残留物从样品中迁移到提取液中。

可以采用摇动、振荡或超声波等方法进行提取,提取时间和条件需要根据农药种类和样品特性进行调整。

完成提取后,使用离心机将样品与提取液分离。

5. 净化和浓缩提取液中可能还存在一些杂质和干扰物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凝胶色谱和液液萃取等。

这些方法可以去除干扰物质,提高农残检测的准确性。

之后,使用旋转蒸发仪或氮吹仪将提取液浓缩到一定体积,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分析。

6. 检测分析将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农残的定量分析。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等。

这些方法根据农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准确地检测和分析农残残留物的种类和含量。

7. 结果分析和报告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将得到的数据与国家标准或指导标准进行对比,如果超出标准限值,即表示农产品中存在农药残留。

根据检测结果生成报告,向相关责任方提供详细的分析结论和建议。

农药残留快速测实验方案

农药残留快速测实验方案

农药残留快速测实验方案(DY-1000多通道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一、相关概念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使用后的一个时期内,残留于植物表面、泥土以及水中的微量农药、有毒农药分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在蔬菜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这两大类农药。

二、检测原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是依据酶抑制率法原理,即被测样品如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将会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影响显色体系的反应速度;通过测定显色体系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可测量出待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结果以抑制率表示。

三、执行标准DY-1000多通道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根据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和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中的酶抑制率法,结合快速检测方法研制的全新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能准确、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中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四、仪器常规操作1、对照测试:(a)调零:对照液放入检测室前应按“调零”键使透光度为100.0或吸光度为0.000。

(b)放置对照:将对照样放置在A1通道。

(c)测试:按“对照”键后,仪器即开始测试。

测试完毕,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变化值(酶试剂活性)。

注:吸光度变化值必△A须大于0.1。

(d)按“返回”键返回待测界面。

2、样品测试:(a)调零:待测液放入检测室前应按“调零”键使透光度为100.0或吸光度为0.000。

(b)放置样品:在任意通道放置待测样液。

(c)测试:按“样品”键后,仪器开始测试。

测试完毕,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变化值△A及抑制率A%。

(d)按“返回”键返回待测界面。

五、实验操作步骤第一步:试剂的配制缓冲液:缓冲液粉剂+500ml蒸馏水至烧杯中,室温保存。

底物:12.5ml蒸馏水+底物,0~5℃保存。

显色剂:25ml缓冲液+显色剂,0~5℃保存。

酶:直接使用,0~5℃保存。

第二步:样品提取取果蔬代表性部位→称取2克→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缓冲液→震荡40至50次→过滤,清液待用(样品液)第三步:对照测试取一比色皿加入2.5ml缓冲液→加入100μl酶试剂→加入100μl显色剂→加入100μl底物(一旦加入底物需立即混匀)→放入比色池,按“对照”键→等待检测结果→按“返回”键返回待测状态。

简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

简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
本文旨在简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快速检测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操作流程如下:
1. 提取样品:从待检测的农产品中提取样品,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或水提取。

2. 提取液处理:将提取样品加入含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的提取液中,并进行震荡混合,使农药残留充分溶解在提取液中。

3. 样品处理:将处理后的提取液进行离心或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得到清晰的样品液。

4. 检测液制备:将样品液加入含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的检测液中,制备成检测液。

5. 检测液处理:将检测液放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中,根据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6. 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检测仪器显示的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并计算残留量的含量。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农残快速检测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阶段:根据检测要求,选择检测仪器,完成仪器自检。

2. 制备对照液并测试:于反应瓶中加入缓冲液,再分别加入100μL酶液和显色剂,混匀,静置反应10min后加入100μL底物,摇匀并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对照测试。

要求空白对照1分钟吸光度变化值(ΔΑ0)在之间。

3. 信息录入:将需要检测的样品信息(名称、编号、批号等)录入检测系统,方便后期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4. 检测: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冲洗掉表面泥土。

对于叶菜(如菠菜、油菜、白菜等)样品,将叶片部分(包括茎部)切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对于果实蔬菜(如黄瓜、豆角等)样品,用水果刀顺皮削下一片,然后切成1cm左右见方碎片。

用天平称取样品于提取瓶中,用移液器加入缓冲液,振荡1~2min ,倒出提取液,静置2min,待测。

若提取液混浊或杂质太多可过滤后再测。

于反应瓶中加入待测液,再分别加入100μL酶液和显色剂,混匀,静置反应10min后加入100μL底物,摇匀并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及时放入仪器的测试通道,合上盖。

按测试键,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增量及抑制率。

5. 结果判定:按照(GB/),若抑制率≥ 50%时,结果为阳性。

则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此结果若出现2次以上,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请注意,样品放置时间应与空白对照溶液放置时间一致才有可比性;阳性结果的样品需要重复检验2次以上;对阳性结果的样品,可用其他定量方法进一步确定具体农药品种和含量;任何试剂使用时,用一瓶打开一瓶,用完后才使用新的防止试剂变质;酶、底物和显色剂碰到一起会马上发生生化反应,移液器和容器都应各自贴上标签,单独使用,以免交叉污染;从任何试剂瓶吸出的试剂,禁止再次注射回试剂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步骤

农药残留快速检验步骤

农残快速检测仪检验步骤
一、检验原理: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活性
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程发生改变,在正常情况下胆碱酯酶(红色)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呈显蓝色)。

根据所呈显颜色的深浅不同,判断出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存在。

二、检验步骤:
1、按仪器“开/关”键约2s启动电源预热至设定温度(38℃),
将被测样品剪成1 ³cm的小块于试管或平皿中;
2、滴2滴洗脱液在被测样品上,放置一会儿将洗出的水液滴
一滴在速测卡上,待用;
3、将速测卡沿中线对折一下,然后放入仪器中(红色药片在上
端,白色药片在下端);
4、按仪器“启动”键开始反应计时(10min),当听到急促提示
音后关闭仪器上盖,显色反应开始计时(3min),当听到和
缓的提示音后打开仪器上盖;
5、比对试纸和标准色卡的颜色,观察并记录速测卡上白色药
片的颜色变化,蓝色为阴性(无毒),浅蓝色为弱阳性,白
色为阳性(有毒),从而判断农药残留的强弱。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农残快速检测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基础的方法,将农产品样品与检测试剂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信号强度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残快速检测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一、农残快速检测的原理:1.化学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特定的反应产生变色或发光等信号。

常见的化学反应方法有酶促反应、免疫反应等。

-酶促反应:利用特定酶对农药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可观测的信号。

如酯酶对乳胶颗粒的催化分解,使溶液变浊,可根据浊度的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免疫反应:基于特异性抗体与农药残留物的结合,产生特定信号的原理。

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技术,通过将抗体与农药结合后添加酶标记的二抗,使得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与反应后的酶产物生成颜色或荧光等信号。

2.生物法:利用生物体对特定农药残留物的识别和反应机制,通过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来检测农药残留。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酵母菌生物传感器、细菌生物传感器等。

-酵母菌生物传感器:利用酵母菌的生物反应对农药残留物进行识别与检测。

当样品中存在特定的农药残留物时,酵母菌的生长状态或代谢产物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细菌生物传感器:利用细菌的生物反应对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

细菌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特定的物质,如荧光、发光或溶解酶等,通过测量这些物质的变化来判断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二、农残快速检测的操作流程:1.样品的准备:将待检测的农产品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

通常包括样品的打碎与均匀混合,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反应试剂的制备: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准备好反应试剂,包括特定酶、抗体、底物等。

3.反应过程:将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并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接触一定的时间,使反应发生。

具体的反应条件与时间根据不同的农药和检测方法而定。

4.信号检测:通过仪器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并判断含量。

可以根据具体的检测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如光度计、荧光仪等。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如何检测的及操作规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如何检测的及操作规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如何检测的及操作规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如何检测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提取方法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依据样品不同接受的提取方法有:浸渍法、漂洗法、振荡法、消化法、超声波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及高速均质法等。

浸渍法、漂洗法、振荡法样品处理时间较长,且回收率相对不高,已不太常用。

消化法需加入消化剂并加热处理,易使部分农药分解,故不常用。

索氏提取法:为经典提取方法,其方法是将碎裂样品预先包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提取剂(有机溶剂),加热使索氏提取剂挥发并在索氏提取中冷凝下来,浸泡提取样品,使其农药残留物等浸出。

当提取液达到确定高度自动流回到圆底烧瓶中,如此连续提取数小时,提取效果好,是国际上的标准方法。

但样品处理时间太长,干扰物质较多,不适用于多残留快速检测。

超声波提取法,将样品粉碎后加入提取剂,在超声波仪上提取5min~15min。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时间短的优点,已普遍接受。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高速均质提取法:将切碎的样品加入提取剂在高速均质机上均质数分钟,在样品极细颗粒状态下萃取农药残留。

此方法简便、快速且提取效果好,为美国、欧洲及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普遍接受的方法。

提取液净化方法常用净化方法有:液-液调配法、吸附柱层析法、磺化法、凝结沉淀法、冷冻法、固相萃取净化法、凝胶色谱净化法等。

固相萃取净化技术(SPE):通过流动相中样品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吸附本领的不同有选择地将农药残留物吸附,然后再选择适当溶剂将其洗脱,从而达到提取、净化的目的。

它可以将样品萃取、净化,而且可以将所需样浓缩。

因此更适用于微量、痕量农药残留的检测。

凝胶渗透色谱纯化系统(GPC):适用于净化大分子物质。

GPC净化系统紧要用于水果、奶类、蔬菜、粮食、肉类、茶叶、烟草、食用油的农残样品处理净化。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1.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1)免疫检测技术用于农药残留的免疫检测技术有放射免疫分析(RIA)和酶免疫分析(EIA)两种。

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原理 农药残留速测仪工作原理

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原理 农药残留速测仪工作原理

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原理农药残留速测仪工作原理农药残留速测仪紧要针对于人们日程生活中要食用的蔬菜,瓜果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的仪器.使用泛围比较广,接受酶抑制率法,使用国家标准,可以快速检测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检测的结果精准明确,能快速检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水、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可适用于各级农业检测中心、工商部门、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卫生、环保、学校等领域。

农药残留速测仪检测原理胆碱酯酶催化乙酸萘酯水解为萘酚与乙酸,萘酚和显示剂作用变成紫红色的偶氮化合物,测定该物质的吸光度值可表示酶活性大小。

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

假果蔬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不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

反之,假如蔬菜的提取液中含有确定量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酶的活性就被抑制或部分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不能被酶水解或少部分被水解,从而不显色或颜色变化很小。

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分别测出对比与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出酶活性抑制率。

依据酶活性抑制率与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成正比关系,与就可以计算出蔬菜中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量。

农药残留速测仪的原理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后传递给人、畜。

农残剥离器可以降解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残留。

仪器原理:依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四周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酶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传导,使昆虫中毒死亡这一昆虫毒理学原理,用在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中。

假如蔬菜的提取液中不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或残留量较低,酶的活性不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酶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反应产生颜色。

农残快速技术

农残快速技术

农残快速检测技术一、酶抑制法的原理一、酶抑制法原理酶抑制法是当前我省我县广泛推广应用的农残快速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此法也称“分光光度计检测法”。

此方法主要是利用从家蝇或其他动物组织中提取的乙酰胆碱酯酶,将乙酰胆碱酯酶与蔬菜样本提取液混合,以碘化乙酰硫代胆碱为底物,二硫双硝基苯甲为显色剂,经一段时间的反应后比色,根据吸光值,计算乙酰胆碱受抑制的程度。

依此来判断农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的残留情况。

1、酶抑制法(无农药):如果蔬菜的提取液中不含农药或残留量很低,酶的活性就不被抑制,试验中加入的底物就被水解,水解产物与加入的显色剂发生反应变为黄颜色。

(注:黄色越深,农药浓度越低)2、酶抑制法(有农药):如果蔬菜的提取液含有农药并残留量较高时,酶的活性被抑制,底物(基质)就不被水解,当加入显色剂时就不显色或颜色变化很小。

(注:最后比色皿中液体颜色越淡,农药残留越高)二、酶抑制法的优点1、时间快,短时间内可检测大量样本;2、检测成本较低;3、对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4、对多数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灵敏度高,结果较稳定。

三、酶抑制法的缺点:1、酶试剂易失活,导致反应不稳定,检测结果误差较大,重复性不好;2、只能对农残进行定性测定,不能定量;3、检测有局限性,只能对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性测定,对一些含辛辣物质的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番茄、青椒、韭菜、葱姜蒜、茭白、蘑菇等,此法不适用,容易出现假阳性。

四、速测法可检出的对象1、采用酶抑制法原理进行的农残速测具有局限性,其检测的对象主要是果蔬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2、常见的有机磷类农药: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甲拌磷、敌敌畏、杀螟松等;3、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克百威、涕灭威、速灭威、西维因、叶蝉散等。

二、样品的采取与制备一、采样原则一般的说,采样误差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方法不正确,即使分析工作做的非常仔细和正确,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掌握采样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农残检测步骤

农残检测步骤

农残速测步调之勘阻及广创作一、试剂配制缓冲液:将一包缓冲剂倒入510ml蒸馏水中搅拌溶解。

酶:倒入10ml缓冲液至瓶中,摇匀溶解。

显色剂:倒入10ml缓冲液至瓶中,摇匀溶解。

底物:加入10ml蒸馏水至瓶中,摇匀溶解。

试剂配制好后放入冰箱冷藏,保质期为3个月。

二、仪器预热及空白对照。

提前将仪器开机预热,此过程一般10分钟。

登陆账号和密码均为000000。

预热结束后点空白对照,观察每个通道显示的光强度,在10000-40000则光源正常。

三、样品制备、提取1、将样品剪至1cm左右大小,称取2g样品至样品瓶中。

块茎类称4g。

2、加入10ml缓冲液振荡1-2分钟,放置10-15分钟备用。

若液体浑浊或杂质较多,则过滤后备用。

三、加试剂1、每个样品提取液分别吸取2.5ml至刻度试管中,另取一只试管加入2.5ml缓冲液代替样品作为空白对照。

2、加入100ul酶、100ul显色剂到各试管中,混匀反应15分钟。

若室温低于25℃,需37℃水浴下反应。

3、加入100ul底物至各试管中,摇匀。

四、上机比色1、将试管中液体倒入比色皿,放入速测仪检测通道。

第一通道放入空白对照,其余通道放入样品溶液。

(毛玻璃面对准自己。

)2、关上盖子,点击“试剂对照”--开始,等待3分钟即可。

五、结果1、通过数据管理可检查和打印结果。

2、若抑制率大于50%,则结果判定为阳性。

出现阳性时需复测1-2次,若仍为阳性,方可下结论。

六、注意1、葱、蒜、萝卜、韭菜、芹菜、香菜、茭白、蘑菇及番茄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容易发生假阳性。

处理这类样品时,可采纳整株(体)蔬菜浸提或采取概况测定法。

2、对一些含叶绿素较高的蔬菜(缓冲液浸提后,明显颜色较深的样品),也可采纳整株(体)蔬菜浸提的方法,减少色素的干扰。

农残速测技术

农残速测技术
3、农残速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移液操作技术决定检测结果!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前进移液:按到第一停点→在液面下2、3mm处回原点→提 出→至第一停点排液→至第二停点排空→回原点 反向移液:按到第二停点→在液面下2、3mm处回原点→提出→ 至第一停点排液→至第二停点排多余液→回原点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加显色剂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加底物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上机检测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观察记录结果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恒温真的很必要!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1、建议在转移高粘液体、生物活性、易起泡的液体(也 就是胆碱酯酶)时使用反向移液操作。 2、对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准确性均有帮助 3、减少抑制率出现<0或>100%的现象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1、抑制率<0 %或抑制率>100%都有可能出现。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称样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加提取剂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搅拌
一、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3、农残速测酶试剂使用方法
加样

农药残留速测仪原理及操作方法

农药残留速测仪原理及操作方法

农药残留速测仪原理及操作方法一、农药残留速测仪简介概述:农药残留速测仪又名农残测试仪,是根据国标GB/T5009.199-2003,采用酶抑制原理和光电比色法原理研制而成。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

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12nm下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

可以实现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现场快速检测。

农残测试仪可以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工商管理、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超市、商场、农药残留监测系统等部门的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毒检测。

二、农药残留速测仪型号列表:三、农药残留速测仪功能特点:1.此测试仪重点对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等农药残留物检测。

2.测试结果定性定量均可,定性显示结果为抑制率,定量显示结果为mg/kg。

3.7寸超大液晶背光显示屏幕,Android系统操作简单,升级方便,内置GPS模块(内置,无需外置天线),实时定位经度纬度,精度5米以内。

4.仪器内置热敏高速打印机(无需更换色带)可打印条形码,主机屏幕可显示:蔬菜名称,抑制率,农药含量(定量),是否合格,检测单位(可主机上修改),检测日期,经纬度,温湿度,辐射等参数。

5.在仪器主机上能够设置40个以上蔬菜名称。

6.仪器开机均进行光源自检,无需人工用档光块调校。

7.可储存≥20万条检测信息,自动保存数据功能,断电后已存数据不丢失,具备完善的查询统计功能。

8.可在主机上设置反应时间及合格标准上限值。

9.测量通道有八通道和十六通道,可同时测量也可单独测量,主机内置微型打印机。

10.利用GPRS或WIFI方式无线方式将储存数据上传计算机中(适用于乡镇往主管部门自动远距离传输上报数据)。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操作规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操作规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操作规程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清洗试验器材:将使用过的试验器材进行清洗,保证下次使用时的洁净。

2.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准备成适当的规格,确保样品数量足够进行检测。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准备1.器材准备: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实验器材,如离心管、试管、移液枪等。

2.试剂准备:根据实验所需,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包括用于提取的溶剂、待测农药的参比物等。

三、样品的提取1.称取样品:根据实验所需,称取适量样品放入离心管中。

2.提取液的准备:根据实验所需,准备好提取液,在提取液中加入适量的待测农药参比物,作为内标物。

3.样品的提取:将提取液加入样品中,适当摇动提取,使样品中的待测农药和内标物充分溶解在提取液中。

四、样品的净化和浓缩1.固相萃取柱的准备:准备好固相萃取柱,并按照要求装置到固相萃取仪中。

2.样品的净化:将提取液通过固相萃取柱,将农药残留物质吸附到固相材料上,去除掉干扰物质。

3.洗脱液的准备:准备好洗脱液,在洗脱液中加入适量的溶剂,将吸附在固相材料上的农药残留物质洗脱下来。

4.样品的浓缩:将洗脱液通过浓缩仪进行浓缩,浓缩到一定体积,以便后续实验操作。

五、样品的分析1.仪器的调试:根据所用仪器的要求,进行仪器的调试和检测仪器的灵敏度。

2.样品的装填:将浓缩后的样品装填到检测仪器中,注意样品的装填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3.分析条件的设置:根据实验的需要,设置好仪器的分析条件,包括温度、流速、检测波长等。

4.实验的操作: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实验操作,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判定1.结果的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结果的计算,包括农药残留物质的浓度计算等。

2.数据的分析:将实验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分析样品是否合格。

3.结果的判定: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判断样品是否合格,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七、实验后的清理工作1.仪器的清洗:将使用过的仪器进行清洗,保证下次使用时的干净和无残留。

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及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及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及流程农残(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农药的使用而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化学物质。

农残的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农残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及其流程。

一、基于色谱技术的农残快速检测方法色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农残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化学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行为来实现分离和检测。

常用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

1.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农药的检测。

其流程包括样品提取、洗脱、浓缩、衍生化、进样和分析等步骤。

首先,将农产品样品经过适当的提取和洗脱处理,然后进行浓缩和衍生化,最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和检测。

2. 液相色谱法(LC)液相色谱法适用于非挥发性和极性农药的检测。

其流程包括样品提取、净化、浓缩、进样和分析等步骤。

首先,将农产品样品经过适当的提取和净化处理,然后进行浓缩和进样,最后通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和检测。

二、基于光谱技术的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光谱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分析和检测。

常用的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等。

1.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紫外-可见光谱法适用于具有紫外和可见光吸收特性的农残的检测。

其流程包括样品制备、进样和光谱测量等步骤。

首先,将农产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制备处理,然后进行进样,最后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2. 红外光谱法(IR)红外光谱法适用于具有特定红外吸收特性的农残的检测。

其流程包括样品制备、进样和光谱测量等步骤。

首先,将农产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制备处理,然后进行进样,最后通过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三、基于生物技术的农残快速检测方法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进行检测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免疫传感器法等。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农残是指农产品或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兽药以及从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中所携带的有害物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对农残进行快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采集:从田间或市场采集农产品样品,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外界环境对样品的污染,避免日晒和高温。

2.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杂质、油脂、水分等对后续分析有干扰的物质。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清洗、脱脂、研磨等。

3.提取:将经过样品处理的样品进行提取,以获取目标农残成分。

提取的方法根据农残的特性不同而不同,可以采用溶剂提取、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等方法。

4.色谱分离:将提取得到的农残溶液进行色谱分离。

常用的色谱分离方法有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等,根据农残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

5.检测:通过检测设备对分离得到的农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质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光度计等。

6.数据分析:通过检测设备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样品中农残的浓度。

可以与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样品的安全性。

7.结果解释: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样品中农残是否超标。

如果样品中农残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或食品安全标准,可能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操作流程仅是一种常用的农残快速检测方法,具体流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检测要求做出调整。

此外,农残快速检测还需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检测的准确性,合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的健康。

农残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农残快速检测技术的精确度和效率也将不断提升,预计在未来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农残速测仪操作规程

农残速测仪操作规程

农残速测仪操作规程一、开机。

插上电源,打开仪器背面绿色电源开关,仪器显示开机画面,按画面提示操作,按下回车键,仪器开始自检,时间约1min。

自检完毕后,仪器进入待机检测状态。

二、试剂配制。

1、缓冲液:取1包缓冲剂加入500mL蒸馏水或纯净水中,搅拌溶解制成磷酸缓冲液(pH7.6), 常温保存。

2、显色剂:取1瓶显色剂加25mL缓冲液溶解,使用时取100μL,4℃冰箱保存。

3、底物:取1瓶底物加12.5mL蒸馏水或纯净水溶解,使用时取100μL,4℃冰箱保存;或取1瓶底物加2.5mL蒸馏水或纯净水溶解,使用时取20μL,4℃冰箱保存。

4、胆碱酯酶:酶制剂无需配制,可直接取用,使用时取100μL,4℃冰箱保存。

三、样品提取。

取2g果蔬样品(块茎类取4g),叶菜剪成1cm左右见方的碎片,块茎类取横截面样品或取其表皮,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缓冲液,振荡1~2min ,倒出提取液,静置2min,待测。

若提取液混浊或杂质太多可过滤后再测。

四、测试。

1、对照测试:于反应瓶中加入2.5mL缓冲液,再分别加入100μL酶液和显色剂,混匀,静置反应10min后加入100μL (或20μL)底物,摇匀并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及时放入仪器的测量室第1通道,合上盖。

按〈B〉键,显示屏下方延迟10s后,测量时间开始倒计时,计时完毕,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增量(ΔΑ0)及抑制率。

在进行对照测试时,2~8通道可同时进行样品测试。

2、样品测试:于反应瓶中加入2.5mL待测液,再分别加入100μL 酶液和显色剂,混匀,静置反应10min后加入100μL(或20μL)底物,摇匀并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及时放入仪器的测量室通道,合上盖。

按〈M〉键,显示屏下方延迟10s后,测量时间开始倒计时,计时完毕,显示屏显示吸光度增量(ΔΑt)及抑制率。

数据自动保存,如有需要按〈P〉键打印。

六、结果判定。

以分光光度计测试(412nm波长)时,按下式计算抑制率:抑制率(%)=[(ΔΑ0-ΔΑt )/ΔΑ0]100 。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操作流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操作流程1.样品处理首先,需要准备待测的农产品样品。

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和测试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进行表面清洗、切割、搅拌或研磨等处理,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去除表面附着物。

2.农药提取将样品取适量(根据样品特性和检测方法而定),加入适宜的提取剂中进行浸提。

常用的提取剂包括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等。

然后,对样品进行振动或搅拌提取一段时间,使农药从样品中转移到提取溶液中。

提取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样品特性和农药的特点进行调整。

3.滤液净化将提取溶液进行离心或过滤处理,以去除悬浮固体和杂质,得到相对清洁的提取液。

过滤选择合适的滤膜或滤纸,通常使用0.45微米的滤膜或者滤纸。

4.浓缩处理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以提高农药的检测灵敏度。

通常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减压浓缩或易挥发农药的气相浓缩等方法进行。

浓缩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农药的挥发性和样品特性适当调整。

5.色谱分离将浓缩的提取液注入到色谱柱或其他色谱载体中进行分离。

常用的色谱柱包括气相色谱柱、液相色谱柱等。

色谱条件可以根据农药的特性和检测要求确定,如移动相的组成、流速、柱温等。

6.农药检测将经过分离的农药样品送入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常用的农药检测设备包括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根据样品和农药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免疫测定法等。

7.结果分析根据检测设备的分析结果,在所选择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的结果,计算出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含量。

同时,还需对结果进行评价,如确认是否超过国家或地区的农药残留标准。

8.结果报告根据检测结果,编写分析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方法、结果数据、结论等内容。

对于超标样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追踪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起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样品处理、农药提取、滤液净化、浓缩处理、色谱分离、农药检测、结果分析和结果报告等步骤。

不同的农产品和待测农药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仪器,但基本的操作流程相似。

农药残留检测原理

农药残留检测原理

农药残留检测原理
农药残留检测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分析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样:在实际农田或农产品中,随机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 样品准备: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以提取样品中的农药残留物。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样品研磨、浸提、萃取等。

3. 提取液净化:由于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复杂的化合物,需要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4. 分析方法选择:根据具体的农药成分和样品特点,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等。

5. 测定农药残留:使用选择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根据农药的特性,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

对于定性检测,比对样品中目标农药的特征峰,确认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对于定量检测,将测得的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以确定农药残留量。

6. 数据分析与结果表达: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含量。

常用的表示方法包括质量浓度(mg/kg)、检出限、加标回收率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准确地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为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

PR-3便携式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1、仪器简介PR-3型便携式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采用单片电脑进行温度时间控制,配合乙酰胆碱酯酶试纸,LED数字显示被测样品的农药残毒情况。

本产品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粮食、水及土壤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毒含量的检测,特别适用于农业基地和专业户采摘前速测,农贸批发市场、蔬菜配送中心现场速测,超市、菜场、酒楼、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速测。

另外,本品还适用于农业农产品无公害监督检测中心、工商部门、技术监督局、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对所辖部门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及控制。

质量认证:A、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性能测试报告B、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器具样机试验合格证书 (粤)量机字第(2003C251-44)号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03274117.0 证书号第644106号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专利号ZL033597871 证书号第358514号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深圳计量检定站校准证书(编号:035004647)F、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测试报告(编号:901001)仪器特点:☆ 本产品采用单片电脑进行温度时间控制。

☆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员。

☆检测速度快,预热需10分钟,3分钟显色出结果。

☆检测量大,有12个通道,可同时检测12个样品。

☆仪器使用交流电源或汽车电源,可在室内或车上使用。

☆LED数字显示,内置可调30℃~50℃±0.5℃恒温装置。

☆误操作提示报警。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15分钟内无任何操作,自动关机。

☆当速测卡加热完毕,仪器进入标准反应时间,电脑提示合盖而未合,5分钟后自动关机。

☆铝制密码精密仪器箱及一整套完整的农药残留检测工具。

2、产品规格技术参数:最大样品数量 12个标准温度39℃温度范围30℃~50℃±0.5℃标准反应时间 10分钟标准显示时间 3分钟工作电源 220V交流电源/汽车电源使用环境室内/汽车使用环境温度0~40℃使用湿度<90%(40℃时)密封性不易渗水、腐蚀反应时间范围 1~99分钟显色时间范围 1~99分钟显色时间精度 1秒显示温度精度0.5℃仪器尺寸325×100×40mm仪器重量约400g3、主要部件功能3.1 按键按键功能(见图1)START-开始/停止工作+ - 增加时间、温度参数- - 减少时间、温度参数SET - 设置的时候,切换时间和温度;DISP- 工作时,切换显示3.2 显示屏本仪器使用四位数码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及操作流程
农残快速检测原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药,而且较多的是禁止使用在果品、蔬菜上的。

该类农药在生物体内可以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并不易分离,即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被抑制,致使人体神经传导中的乙酰胆碱不能水解而积累,神经过度兴奋,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基于此原理,以乙酰胆碱酯酶同蔬菜的萃取液反应,若受到抑制即表示该萃取液中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由于酶的活性被破坏,使之不能正常分解乙酰胆碱,根据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程度来测定果品蔬菜样品中的残留农药。

农残检测操作流程:(SJ-10农药残留检测仪)(在网方式) (一)、前期准备
1、启动SJ-10农药残留检测仪让其自检并预热10~15分钟,以确保光源稳定;
2、打开电脑,登录复讯农药残留检测系统,进行端口设置并连接检测仪。

3、对前一天对照液的参照值及检测信息进行清零。

(二)、对照液的制备及测试
1、对照液的制备取酶100ul,缓冲液2.5ml,加入比色皿中,混匀,再加入显色剂100ul,底物20ul。

摇匀后立即将比色皿放入仪器中进行对照测试。

2、对照液测试结果的保存测试结果应在0.3~0.8之间,若超出此范围,疑似操作有误或显色时间过长,需重做,直至合格后保存结果。

(三)、待测样品信息的录入:按待测样品的编号顺序录入该样品的生产、被检单位,样品名称、检测标准等信息。

(四)、检测样品液的制备
1、取2g果蔬样品(叶菜剪成1厘米见方的小片,瓜果取1厘米见方的横截面)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缓冲液,振荡提取2分钟后过滤,取出清夜即为待测试液;
2、取酶100ul,待测液2.5ml,加入比色皿中,混匀(静置抑制10分钟)后,加入显色剂100ul,底物20ul。

盖上比色皿颠倒两次后立即把比色皿放入仪器中进行样品测试。

农残检测结果判定:(SJ-10农药残留检测仪)
1、若样品的抑制率小于50%,说明试样中的农药残毒性小,该样品合格;
2、若样品的抑制率大于或等于50%,说明试样中的农药残毒性大,该样品不合格,通知暂停交易,并进行追踪改进和报告主管部门;
3、若样品的抑制率在40%~50%之间为疑似农残超标样品,需复查。

如果复查后抑制率还是在40%以上,则需气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法作进一步的确认或通知暂停交易,并进行追踪改进和报告主管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