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车技术条件
汽车行业标准大全
![汽车行业标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e209fdc9e31433239689379.png)
∙QC/T 849-2011 舞台车∙QC/T 868-2011 塑料六角螺母∙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QC/T 449-2000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QC/T 228.10-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试验方法∙QC/T 228.8-9-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护套∙QC/T 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2009-06-29∙QC/T 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2009-06-29∙QC/T 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2009-06-29∙QC/T 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2009-06-29∙QC/T 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2009-06-29∙QC/T 228.2-1997 摩托车操作拉索钢丝绳2009-06-29∙QC/T 228.1-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技术条件2009-06-29∙QCn 29005-1990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质量分等2009-06-22∙QC/T 668-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2009-04-28∙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2008-11-12∙QC/T 792-2007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电机及控制器技术条件2008-11-05∙QC/T 744-2006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2008-11-05∙QC/T 742-2006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2008-11-05∙QC/T 709-2004 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试验方法2008-11-05∙QC/T 696-2002 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技术要求2008-11-05∙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2008-11-05∙QC/T 693-2002 液化石油气发动机技术条件2008-11-05∙QC/T 672-2000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蒸发调压器2008-11-05∙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2008-11-05∙QC/T 641-2005 汽车用塑料密封条2008-11-05∙QC/T 639-2004 汽车用橡胶密封条2008-11-05∙QC/T 453-2002 厢式运输车2008-11-05∙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2008-11-05∙QC/T 245-2002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技术条件2008-11-05∙QCN 29004-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前轴总成质量分等2008-09-11∙QCN 29019-1991 专用汽车取力器质量分等2008-09-11∙QCN 29002-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驱动桥总成质量分等2008-09-11∙QCN 29003-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前轴总成技术条件2008-09-11∙QCN 29001-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驱动桥总成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107-1993 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96-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9097-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78-1992 汽车用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27-1991 汽车用玻璃升降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26-1991 汽车用玻璃升降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641-2000 客车门窗用塑料密封条2008-09-11∙QC/T 640-2000 客车门窗用植绒密封条2008-09-11∙QC/T 325-1999 燃油空气加热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21-1999 汽车遮阳板技术条件2008-09-11∙QC/T 322-1999 汽车遮阳板性能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18-1999 微型货车驻车制动效能整车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2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产品质量分等2008-09-11∙QC/T 315-1999 微型货车整车强化制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17-1999 微型货车行车制动效能整车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13-1999 微型货车整车制动踏板及踏板力行程测试方法2008-09-11∙QC/T 314-1999 微型货车整车制动稳定性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12-1999 微型货车整车应急制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08-1999 真空助力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09-1999 制动鼓工作直径及制动蹄片宽度尺寸系列2008-09-11∙QC/T 300-1999 汽车动力转向油泵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07-1999 真空助力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1999 汽车动力转向油泵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5-1999 汽车钢板弹簧销铁基粉末冶金衬套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43-1997 车轮安装面平面度要求及测试方法2008-09-11∙QC/T 242-1997 汽车车轮不平衡量要求及测试方法2008-09-11∙QC/T 72.2-1993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2008-09-11∙QC/T 77-1993 汽车液压制动轮缸技术条件2008-09-11∙QC/T 56-1993 汽车座椅衬垫材料性能试验方法2008-09-11∙QC/T 72.1-1993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2008-09-11∙QC/T 29117.14.2-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磁感应式转速表质2008-09-11∙QCN 29012-1991 汽车用圆柱式电线插接件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2008-09-11∙QC/T 29117.14.1-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磁感应式车速里程2008-09-11∙QC/T 47-1992 汽车座椅术语2008-09-11∙QC/T 55-1993 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2008-09-11∙QC/T 46-1992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2008-09-11∙QC/T 29106-1992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2008-09-11∙QC/T 42-1992 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块试验后表面和材料缺陷的评价2008-09-11∙QC/T 29090-1992 汽车用刮水电动机技术条件2008-09-11∙QC/T 35-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控制装置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7-1992 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9064-1992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5-1992 汽车干摩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2008-09-11∙QC 50-1992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2008-09-11∙QC/T 20-1992 汽车用气压式制动灯开关技术条件2008-09-11∙QC 49-1992 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9029-1991 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锁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28-1991 汽车用带点火开关的转向锁性能试验方法2008-09-11∙QCN 29036-1991 微型货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N 29008.12-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附件评定方法2008-09-11∙QCN 29008.13-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清洁度评定方法2008-09-11∙QCN 29008.4-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可靠性统计计算方法及故障模式2008-09-11∙QCN 29008.10-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总成评定方法2008-09-11∙QC/T 596-1999 汽车、摩托车用电压表2008-09-11∙QCN 29008.2-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抽查评定方法2008-09-11∙QCN 29008.3-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可靠性评定方法2008-09-11∙QC/T 594-1999 汽车、摩托车用电子车速里程表2008-09-11∙QC/T 595-1999 汽车、摩托车用电子转速表2008-09-11∙QCN 29007-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要求2008-09-11∙QCN 29008.1-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装配调整和外观评定方法2008-09-11∙QC/T 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2008-09-11∙QCN 29006-1991 汽车产品质量检验规程2008-09-11∙QC/T 428-1999 电热塞产品型号编制方法2008-09-11∙QC/T 430-1999 火花塞产品型号编制方法2008-09-11∙QC/T 29039-1991 微型货车整车镶块式转鼓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9040-1991 微型货车整车8字回转试验方法2008-09-11∙QC/T 425-1999 汽车用直流发电机安装尺寸2008-09-11∙QC/T 426-1999 汽车直流发电机调节器安装尺寸2008-09-11∙QC/T 29038-1991 微型货车质量定期检查试验规程2008-09-11∙QC/T 421-1999 汽车交流发电机轴伸尺寸2008-09-11∙QC/T 29023-1991 微型货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2008-09-11∙QC/T 418-1999 汽车用片式插接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420-1999 汽车用熔断器2008-09-11∙QC/T 413-1999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2008-09-11∙QC/T 417-1999 汽车用片式插接件2008-09-11∙QCN 29024-1991 轻便摩托车化油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14-1996 汽车、摩托车用组合仪表2008-09-11∙QC/T 476-1999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2008-09-11∙QC/T 198-1995 汽车用开关通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445-1999 微型货车整车越凸块试验方法2008-09-11∙QC/T 475-1999 客车防尘密封性限值2008-09-11∙QC/T 443-1999 微型货车整车原地转向试验方法2008-09-11∙QC/T 444-1999 微型货车整车越台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73-1993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2008-09-11∙QC/T 441-1999 微型货车整车加减速试验方法2008-09-11∙QC/T 442-1999 微型货车整车急起步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0-1992 汽车用电喇叭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117.10-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装配调整及外观质量2008-09-11∙QC/T 202-1995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牵引性能试验2008-09-11∙QC/T 203-1995 矿用自卸汽车驾驶室噪声测量方法及限值2008-09-11∙QC/T 29117.8-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可靠性考核评定办法2008-09-11∙QC/T 29117.9-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耐久性考核评定办法2008-09-11∙QC/T 19-1992 汽车用分电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114-1993 洒水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T 76.10-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冷却系冷却能力试验2008-09-11∙QC/T 76.11-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使用可靠性试验2008-09-11∙QC/T 29117.6-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可靠性统计计算公式及故障模式2008-09-11∙QC/T 29117.7-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摩托车发动机质量考核评定办法2008-09-11∙QC/T 13-1992 汽车用温度表2008-09-11∙QC/T 14-1992 汽车用轮胎气压表2008-09-11∙QC/T 29112-1993 垃圾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113-1993 真空吸粪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T 76.8-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行驶平顺性试验2008-09-11∙QC/T 76.9-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空气调节系统性能试验2008-09-11∙QC/T 29117.4-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可靠性评定办法2008-09-11∙QC/T 29117.5-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耐久性评定办法2008-09-11∙QC/T 11-1992 汽车、摩托车用电流表2008-09-11∙QC/T 12-1992 汽车、摩托车用燃油表2008-09-11∙QC/T 29111-1993 扫路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T 76.6-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燃料消耗量试验2008-09-11∙QC/T 76.7-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应急转向能力试验2008-09-11∙QC/T 29117.3-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外观质量评定办法2008-09-11∙QC/T 9-1992 汽车、摩托车用磁感应式转速表2008-09-11∙QC/T 10-1992 汽车、摩托车用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2008-09-11∙QC/T 76.4-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自动换档转速或车速试验2008-09-11∙QC/T 76.5-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恒功试验2008-09-11∙QC/T 8-1992 汽车用压力表2008-09-11∙QC/T 76.2-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驾驶员座位基准点R测量方法2008-09-11∙QC/T 76.3-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爬坡能力试验2008-09-11∙QC/T 29115-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规程2008-09-11∙QC/T 75-1998 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2008-09-11∙QC/T 76.1-1993 矿用自卸汽车试验方法通则2008-09-11∙QC/T 34-1992 汽车的故障模式及分类2008-09-11∙QCN 29016-1991 汽车发动机气门质量分等2008-09-11∙QCN 29034-1991 汽车燃油箱技术条件2008-09-11∙QC/T 645-2000 清障车2008-09-11∙QC/T 458-1999 计划生育专用汽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61-1992 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032-1991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2008-09-11∙QC/T 54-1993 洒水车性能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9025-1991 汽车管带式散热器芯子型式尺寸2008-09-11∙QC/T 53-1993 真空吸粪车性能试验方法2008-09-11∙QC/T 655-2000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105.3-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取样2008-09-11∙QC/T 41-1992 环境监测车2008-09-11∙QC/T 51-1993 扫路车性能试验方法2008-09-11∙QC/T 654-2000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9105.1-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术语及其2008-09-11∙QC/T 29105.2-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装置及装2008-09-11∙QC/T 24-1992 邮件运输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T 40-1992 气卸散装电石粉车性能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53-199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型号编制方法2008-09-11∙QC/T 29089-1992 汽车软化仪表板表皮2008-09-11∙QC/T 22-1992 计量检测车2008-09-11∙QC/T 23-1992 奶罐车2008-09-11∙QC/T 225.1-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起动电机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25.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起动电机试验方法2008-09-11∙QC/T 21-1992 气卸散装电石粉车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10-1996 摩托车汽油机质量定期检查规程2008-09-11∙QC/T 204-1995 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2008-09-11∙QC/T 70-1993 摩托车发动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2008-09-11∙QC/T 71-1993 摩托车轮辋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74-1999 汽车钢板弹簧喷丸处理规程2008-09-11∙QC/T 275-1999 汽车发动机镶耐磨圈活塞金相标准2008-09-11∙QC/T 265-1999 汽车产品零部件编号规则2008-09-11∙QC/T 68-1993 摩托车磁电机(有触点)技术条件2008-09-11∙QC/T 69-1993 摩托车磁电机(无触点)技术条件2008-09-11∙QC/T 66-1993 摩托车离合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67-1993 摩托车喇叭声级测量方法2008-09-11∙QC/T 59-1993 机动车辆分类2008-09-11∙QC/T 64-1993 摩托车化油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65-1993 摩托车化油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63-1993 摩托车减震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552-1999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铸造铝活塞技术条件2008-09-11∙QC/T 62-1993 摩托车减震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478-1999 机械膜片式汽油泵凸缘的安装尺寸2008-09-11∙QC/T 481-1999 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2008-09-11∙QC/T 60-1993 摩托车整车性能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QC/T 61-1993 摩托车发动机强化试验方法2008-09-11∙QC/T 477-1999 汽车化油器进口凸缘的安装尺寸2008-09-11∙QC/T 469-1999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471-1999 重型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89-1999 汽车机油泵总成质量分等2008-09-11∙QC/T 288-1999 汽车水泵总成质量分等2008-09-11∙QC/T 285-1999 汽车化油器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86-1999 汽车柴油机旋装式燃油滤清器的型式和尺寸2008-09-11∙QC/T 283-1999 汽车发动机镶耐磨圈活塞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84-1999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球墨铸铁活塞环金相标准2008-09-11∙QC/T 279-1999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钢带组合油环技术条件2008-09-11∙QC/T 39-1992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活塞环检测方法2008-09-11∙QC/T 48-1992 汽车汽油滤清器2008-09-11∙QC/T 33-1992 汽车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2008-09-11∙QC/T 31-1992 汽车用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滤芯尺寸2008-09-11∙QC/T 446-1999 鞍式牵引车牵引座2008-09-11∙QC/T 398-1999 开口销2008-09-11∙QC/T 406-1999 小型钢带式弹性环箍2008-09-11∙QC/T 396-1999 箍扣2008-09-11∙QC/T 397-1999 箍带2008-09-11∙QC/T 394-1999 环箍螺栓2008-09-11∙QC/T 395-1999 钢带式环箍2008-09-11∙QC/T 392-1999 环箍垫圈2008-09-11∙QC/T 393-1999 耳板2008-09-11∙QC/T 390-1999 双钢丝式环箍2008-09-11∙QC/T 391-1999 环箍2008-09-11∙QC/T 380-1999 方槽锥形螺塞2008-09-11∙QC/T 389-1999 钢丝型弹性环箍2008-09-11∙QC/T 366-1999 1型六角开槽螺母细牙A和B级2008-09-11∙QC/T 367-1999 六角开槽薄螺母细牙A和B级2008-09-11∙QC/T 361-1999 嵌装塑料螺母技术条件2008-09-11∙QC/T 365-1999 2型六角开槽螺母细牙A和B级2008-09-11∙QC/T 359-1999 端封式嵌装塑料螺母2008-09-11∙QC/T 360-1999 通孔式嵌装塑料螺母2008-09-11∙QC/T 353-1999 汽车车轮球面弹性垫圈2008-09-11∙QC/T 358-1999 汽车车轮螺栓、螺母、垫圈技术条件2008-09-11∙QC/T 351-1999 塑料开尾销钉体2008-09-11∙QC/T 352-1999 汽车车轮法兰面螺母2008-09-11∙QC/T 347-1999 塑料销钉2008-09-11∙QC/T 348-1999 塑料卡扣2008-09-11∙QC/T 341-1999 铆接螺母2008-09-11∙QC/T 342-1999 沉头铆接螺母2008-09-11∙QC/T 335-1999 楔形螺母2008-09-11∙QC/T 339-1999 凸焊螺栓2008-09-11∙QC/T 332-1999 外锯齿锁紧垫圈2008-09-11∙QC/T 334-1999 锥形锯齿锁紧垫圈2008-09-11∙QC/T 331-1999 内锯齿锁紧垫圈2008-09-11∙QC/T 482-1999 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与规格2008-09-10∙QC/T 275-2008 汽车发动机镶耐磨圈活塞金相检验2008-06-16∙QC/T 553-2008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铸造铝活塞金相检验2008-06-16∙QC/T 626-2008 汽车玻璃升降器2008-06-16∙QC/T 804-2008 乘用车仪表板2008-06-16∙QC/T 805-2008 乘用车座椅用滑轨技术条件2008-06-16∙QC/T 803.1-2008 车用氧传感器技术条件第1部分:管形加热型氧传感器2008-06-16∙QC/T 806-2008 汽车空调压缩机用电磁离合器技术条件2008-06-16∙QC/T 802-200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2008-06-16∙QC/T 79.1-2008 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气制动连接用螺旋管总成第1部2008-06-04∙QC/T 79.2-2008 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气制动连接用螺旋管总成第2部2008-06-04∙QC/T 311-2008 汽车液压制动主缸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08-06-04∙QC/T 564-2008 乘用车制动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08-06-04∙QC/T 61-200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强化试验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2008-06-04∙QC/T 235-200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消声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008-06-04∙QC/T 800-200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自动离合无级变速器性能台架试验方法2008-06-04∙QC/T 801-200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簧片阀式二次空气补给机构技术要求和试2008-06-04∙QC/T 796-2008 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2008-02-01∙QC/T 797-2008 汽车塑料件、橡胶件和热塑性弹性体件的材料标识和标记2008-02-01∙QC/T 798-2008 汽车用多层塑料燃油管2008-02-01∙QC/T 799-2008 伸缩式皮带输送车2008-02-01∙QC/T 785-2007 汽车柴油机双级燃油滤清器安装和连接尺寸2007-11-14∙QC/T 786-2007 汽车柴油机具有垂直安装面的燃油滤清器安装和连接尺寸2007-11-14∙QC/T 787-2007 汽车柴油机具有水平安装面的燃油滤清器滤座安装和连接尺2007-11-14∙QC/T 794-2007 内燃机工业滤纸2007-11-14∙QC/T 795.1-2007 道路车辆乘驾室用空气滤清器第1部分:粉尘过滤测试2007-11-14∙QC/T 795.2-2007 道路车辆乘驾室用空气滤清器第2部分:气体过滤测试2007-11-14∙QC/T 634-2007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2007-11-14∙QC/T 788-2007 汽车踏板装置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07-11-14∙QC/T 789-2007 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总成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07-11-14∙QC/T 790-2007 制动气室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07-11-14∙QC/T 518-2007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2007-11-14∙QC/T 208-2007 汽车用温度报警器2007-11-14∙QC/T 209-2007 汽车、摩托车用软轴2007-11-14∙QC/T 213-2007 汽车、摩托车仪表术语2007-11-14∙QC/T 215-2007 汽车、摩托车仪表型号编制方法2007-11-14∙QC/T 217-2007 汽车用压力报警器2007-11-14∙QC/T 727-2007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2007-11-14∙QC/T 783-2007 汽车、摩托车用车速传感器2007-11-14∙QC/T 784-2007 汽车、摩托车仪表用场致发光屏2007-11-14∙QC/T 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2007-11-14∙QC/T 673-2007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2007-11-14∙QC/T 674-2007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2007-11-14∙QC/T 323-2007 汽车门锁和车门保持件2007-11-14∙QC/T 782-2007 自卸汽车密闭式顶盖技术条件2007-11-14∙QC/T 688-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2007-11-14∙QC/T 781-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盘2007-11-14∙QC/T 775-2007 乘用车类别及代码2007-03-06∙QC/T 777-2007 汽车电磁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2007-03-06∙QC/T 778-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气零部件试验电压2007-03-06∙QC/T 779-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火花塞帽技术条件2007-03-06∙QC/T 776-2007 旅居车2007-03-06∙QC/T 62-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减震器2007-03-06∙QC/T 224-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2007-03-06∙QC/T 32-2006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试验方法2006-12-17∙QC/T 769-2006 汽车燃气加热器2006-12-17∙QC/T 770-2006 汽车用干式空气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2006-12-17∙QC/T 771-2006 汽车柴油机纸质滤芯柴油细滤器总成技术条件2006-12-17∙QC/T 772-2006 汽车用柴油滤清器试验方法2006-12-17∙QC/T 773-2006 汽车散热器电动风扇技术条件2006-12-17∙QC/T 774-2006 汽车交流发电机用电子电压调节器技术条件2006-12-17∙QC/T 768-2006 客车冲水式卫生间2006-12-17∙QC/T 767-2006 汽车柴油机旋装式燃油滤清器安装和连接尺寸2006-07-27∙QC/T 762-2006 汽油发动机化油器出口凸缘尺寸2006-07-27∙QC/T 766-2006 客车安全顶窗2006-07-27∙QC/T 761-2006 汽车空气滤清器接头A型和B型2006-07-27∙QC/T 763-2006 汽车发动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连接尺寸2006-07-27∙QC/T 765-2006 载货汽车空气滤清器滤芯尺寸规范2006-07-27∙QC/T 764-2006 汽车液压制动系金属管、内外螺纹管接头和软管端部接头2006-07-27∙QC/T 756-2006 汽车发动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连接尺寸2006-07-26∙QC/T 760-2006 汽车柴油机旋装式燃油滤清器安装和连接尺寸2006-07-26∙QC/T 759-2006 客车安全顶窗2006-07-26∙QC/T 754-2006 汽车空气滤清器接头A型和B型2006-07-26∙QC/T 758-2006 载货汽车空气滤清器滤芯尺寸规范2006-07-26∙QC/T 757-2006 乘用车列车通用技术条件2006-07-26∙QC/T 755-2006 汽车发动机化油器出口凸缘尺寸2006-07-26∙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2006-03-07∙QC/T 471-2006 汽油柴油机技术条件2006-03-07∙QC/T 747-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技术条件2006-03-07∙QC/T 748-2006 汽车发动机气门-气门座强化磨损台架试验方法2006-03-07∙QC/T 746-2006 压缩天然气汽车高压管路2006-03-07∙QC/T 741-2006 车用超级电容器2006-03-07∙QC/T 51-2006 扫路车2006-03-07∙QC/T 53-2006 吸粪车2006-03-07∙QC/T 54-2006 洒水车2006-03-07∙QC/T 749-2006 绿化喷洒车2006-03-07∙QC/T 750-2006 清洗车通用技术条件2006-03-07∙QC/T 751-200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催化转化器耐久性试验方法2006-03-07∙QC/T 752-200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催化转化器通用技术条件2006-03-07∙QC/T 753-200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技术参数表格式2006-03-07∙QC/T 629-2005 汽车遮阳板2005-11-28∙QC/T 740-2005 乘用车座椅总成2005-11-28∙QC/T 739-2005 油田专用车辆通用技术条件2005-11-28∙QC/T 736-2005 轿车发动机钢带组合油环技术条件2005-07-26∙QC/T 737-2005 轿车发动机铸铁活塞环技术条件2005-07-26∙QC/T 645-2005 清障车2005-07-26∙QC/T 733-2005 沙漠车辆2005-07-26∙QC/T 654-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2005-07-26∙QC/T 65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2005-07-26∙QC/T 734-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密封性能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2005-07-26∙QC/T 73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方向把角度宽度尺寸2005-07-26∙QC/T 738-2005 轻便摩托车用电喇叭技术条件2005-07-26∙QC/T 728-2005 汽车整车大气暴露试验方法2005-02-14∙QC/T 732-2005 乘用车强化腐蚀试验方法2005-02-14∙QC/T 481-2005 汽车发动机曲轴技术条件2005-02-14∙QC/T 430-2005 火花塞产品型号编制方法2005-02-14∙QC/T 729-2005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技术条件2005-02-14∙QC/T 730-2005 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线2005-02-14∙QC/T 731-2005 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2005-02-14∙QC/T 242-2004 汽车车轮不平衡量要求及测试方法2004-10-20∙QC/T 243-2004 汽车车轮安装平面度要求及检验方法2004-10-20∙QC/T 714-2004 汽车车身覆盖件未注形状与位置公差值2004-10-20∙QC/T 717-2004 汽车车轮跳动量的要求和检测方法2004-10-20∙QC/T 720-2004 汽车空调术语2004-10-20∙QC/T 713-2004 塑料(尼龙)用自攻螺钉螺纹2004-10-20∙QC/T 715-2004 汽车用螺纹连接副摩擦系数的测试方法2004-10-20∙QC/T 727-2004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2004-10-20∙QC/T 458-2004 计划生育车技术条件2004-10-20∙QC/T 718-2004 混凝土泵车2004-10-20∙QC/T 719-2004 高空作业车2004-10-20∙QC/T 722-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辋轮廓检验方法样板检验2004-10-20∙QC/T 723-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辐板式车轮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2004-10-20∙QC/T 724-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直流信号闪光器技术条件2004-10-20∙QC/T 725-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辋标定直径检验方法球带尺检验方法2004-10-20∙QC/T 726-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辋标定直径检验方法平带尺检验方法2004-10-20∙QC/T 265-2004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2004-03-12∙QC/T 420-2004 汽车用熔断器2004-03-12∙QC/T 708-2004 汽车空调风机技术条件2004-03-12∙QC/T 698.1-2004 车辆说明文件第一部分:车辆注册技术参数表2004-02-10∙QC/T 25-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2004-02-10∙QC/T 27-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2004-02-10∙QC/T 703-2004 汽车转向盘聚氨酯泡沫包覆层技术条件2004-02-10∙QC/T 704-2004 汽车转向盘聚氨酯泡沫包覆层整体硬度试验方法2004-02-10∙QC/T 30-2004 机动车用电喇叭技术条件2004-02-10∙QC/T 705-2004 客车电子报站器2004-02-10∙QC/T 706-2004 机动车用硅雪崩整流二极管技术条件2004-02-10∙QC/T 707-2004 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2004-02-10∙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2004-02-10∙QC/T 459-2004 随车起重运输车2004-02-10∙QC/T 699-2004 车用起重尾板2004-02-10∙QC/T 700-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气缸头通用技术条件2004-02-10∙QC/T 701-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减震器安装接头尺寸2004-02-10∙QC/T 702-200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催化转化器可靠性试验方法2004-02-10∙QC/T 288.1-2001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2001-12-30∙QC/T 288.2-2001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2001-12-30∙QC/T 289-2001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2001-12-30∙QC/T 678-2001 客车乘客门门泵2001-12-30∙QC/T 670-2000 汽车合成制动液2000-12-07∙QC/T 635-2000 双层客车技术要求2000-01-19∙QC/T 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1999-11-28∙QC/T 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技术条件1999-11-28∙QC/T 206-1999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1999-08-09∙QC/T 468-1999 汽车散热器技术条件1999-03-15∙QC/T 553-1999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铸造铝活塞金相标准1999-03-15∙QC/T 554-1999 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活塞环技术条件1999-03-15∙QC/T 564-1999 轿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1999-03-15∙QC/T 582-1999 轿车制动器性能要求1999-03-15∙QC/T 204-1998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1998-09-14∙QC/T 245-1998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1998-02-23∙QC/T 247-1998 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1998-02-23∙QC 244-1997 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997-11-12∙QC/T 199-1995 汽车车轮平衡块1995-04-20∙QC/T 200-1995 汽车气制动装置用储气筒技术条件1995-04-20∙QC/T 201-1995 汽车气制动用热塑管接头尺寸1995-04-20∙QC/T 205-199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质量定期检查规程1995-04-20∙QC/T 196-1994 汽车工业科学技术档案分类表1995-02-20∙QC/T 197-1995 汽车常用开关的安装尺寸1995-01-20∙QC/T 79-1993 汽车制动系螺旋管1993-10-20∙QC/T 80-1993 汽车制动系尼龙管1993-10-20∙QC/T 74-1993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调节器安装尺寸1993-10-20∙QC/T 78-1993 汽车用插接式继电器和闪光器安装尺寸1993-10-20∙QC/T 29116-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1993-10-20∙QC/T 29117.1-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抽查检验评定方法1993-10-20∙QC/T 29117.2-1993 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整车装配调整评定办法1993-10-20∙QC/T 29117.11-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动机清洁度评定方1993-10-20∙QC/T 29117.12-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减震器质量评定方法1993-10-20∙QC/T 29117.13-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前照灯质量评定方法1993-10-20∙QC/T 29117.15-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轻合金车轮质量评定1993-10-20∙QC/T 29117.16-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化油器质量评定方法1993-10-20∙QC/T 29117.17.1-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动机磁电机质量1993-10-20∙QC/T 29117.17.2-1993 摩托车发动机用磁电机可靠性评定方法1993-10-20∙QC/T 29117.18.1-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动机永磁交流发1993-10-20∙QC/T 29117.18.2-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动机永磁交流发1993-10-20∙QC/T 29117.19-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动机活塞质量评定1993-10-20∙QC/T 29117.20-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动机活塞环质量评1993-10-20∙QC/T 29117.21-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发动机空气滤清器质1993-10-20∙QC/T 29117.22-199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质量检验排气消声器质量评定1993-10-20∙QC/T 57-1993 汽车匀速行驶车内噪声测量方法1993-04-22∙QC/T 58-1993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1993-04-22∙QC/T 29108-1993 汽车驱动桥差速器行星及半轴齿轮质量分等1993-04-20∙QC/T 29109-1993 汽车用驱动桥主、从动圆锥齿轮质量分等1993-04-20∙QC/T 29110-1993 汽车变速器分动器总成及其齿轮产品质量分等1993-04-20∙QC/T 29104-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1992-11-11∙QC/T 29105.4-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显微镜颗1992-11-11∙QC/T 43-1992 汽车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技术条件1992-11-11∙QC/T 45-1992 汽车风窗玻璃气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1992-11-11∙QC/T 29101-1992 汽车用拉索总成1992-11-11∙QC/T 29092-1992 汽车用暖风电动机技术条件1992-11-11∙QC/T 29094-1992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技术条件1992-11-11∙QC/T 32-1992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性能试验方法1992-07-01∙QC/T 36-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992-07-01∙QC/T 37-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调节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992-07-01∙QC/T 38-1992 汽车与挂车气压调节保护装置台架试验方法1992-07-01∙QC/T 26-1992 汽车用分电器安装尺寸1992-07-01∙QC/T 28-1992 汽车用起动机安装尺寸1992-07-01∙QC/T 29-1992 汽车用电喇叭安装尺寸1992-07-01∙QC/T 15-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1992-05-21∙QC/T 29087-1992 汽车焊接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1992-05-21∙QC/T 29088-1992 汽车发动机化油器出口凸缘尺寸1992-05-21∙QC/T 17-1992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1992-05-21∙QC/T 16-1992 点火线圈通用技术条件1992-05-21∙QC/T 1-1992 汽车产品图样的基本要求1992-05-21∙QC/T 2-1992 汽车产品图样格式1992-05-21∙QC/T 3-1992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1992-05-21∙QC/T 4-1992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采用与更改办法1992-05-21∙QC/T 5-1992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1992-05-21∙QC/T 6-1992 汽车产品明细表编制规则1992-05-21∙QC/T 7-1992 汽车产品设计文件编号规则1992-05-21∙QC/T 18-1992 汽车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术语1992-05-21∙QC/T 29060-1992 汽车发动机用蜡式调温器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69-1992 汽车汽油泵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75-1992 汽车发动机活塞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76-1992 汽车发动机气门挺杆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85-1992 汽车发动机活塞环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86-1992 汽车发动机轴瓦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102-1992 汽车化油器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48-1992 汽车悬架用筒式减振器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49-1992 汽车动力转向油泵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51-1992 汽车万向节十字轴总成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52-1992 汽车离合器总成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59-1992 载货汽车车箱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66-1992 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67-1992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68-1992 汽车门锁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70-1992 汽车半轴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71-1992 汽车用玻璃升降器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77-1992 汽车用空气压缩机质量分等1992-04-14∙QC/T 29079-1992 使用非石油基制动液的汽车液压制动软管总成质量分等1992-04-14。
简述冷藏车的验证内容。
![简述冷藏车的验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64c31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f.png)
简述冷藏车的验证内容。
冷藏车是一种用于运输温度敏感货物的专用车辆,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
为了确保冷藏车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内容。
以下是冷藏车验证的主要内容:1. 温度控制验证:冷藏车主要用于运输温度敏感的货物,因此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验证过程中,需要测试冷藏车在不同外部温度条件下的温度控制能力,确保车内温度可以稳定在所需的范围内。
2. 冷却系统验证:冷藏车的冷却系统是保持车内温度稳定的核心部分。
验证过程中,需要测试冷却系统的制冷效果和制冷速度,确保能够快速将车内温度降低到所需的水平,并能够持续保持稳定。
3. 绝缘性能验证:冷藏车需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以防止外界温度对车内温度的影响。
验证过程中,需要测试车厢的绝缘性能,确保能够有效隔离车内和车外的温度差异。
4. 门封闭性能验证:冷藏车的门封闭性能对保持车内温度稳定至关重要。
验证过程中,需要测试车门的密封性能,确保能够有效防止冷空气的泄漏和热空气的进入。
5. 震动和冲击测试:冷藏车在运输过程中会经历各种震动和冲击,因此需要验证其承受能力。
验证过程中,需要模拟不同路况下的震动和冲击,测试冷藏车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6. 环境适应性测试:冷藏车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不同的气候、湿度和海拔等。
验证过程中,需要测试冷藏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7. 安全性验证:冷藏车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运输易爆、易燃或有毒的货物时。
验证过程中,需要测试冷藏车的防爆、防火和防毒等安全性能,确保能够安全运输货物。
冷藏车的验证内容主要涉及温度控制、冷却系统、绝缘性能、门封闭性能、震动和冲击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以及安全性验证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验证,可以保证冷藏车的质量和性能,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冷藏保温运输车通用技术要求-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冷藏保温运输车通用技术要求-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ca3bb7ca4693daef5ef73dcf.png)
《冷藏保温运输车通用技术要求》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意义:随着冷链物流的迅猛发展,我省生产的冷藏车,保温车的企业越来越多;制定我省冷藏车,保温车产品的地方标准,规范冷藏车,保温车的企业生产,促使我省冷藏车,保温车行业更好的发展。
所以,制定《冷藏保温运输车通用技术要求》对冷藏保温运输车依法检验、统一检验规范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为了统一河南省内冷藏保温运输车的设计、选型、制造和检验等相关环节要求,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对2017年第三批拟立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豫质监标发[2017]263号,立项编号:20173210662,制定本标准。
2、编制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产业政策、行业实际相互协调,规范冷藏保温运输车的技术条件。
贯彻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及相关要求编制。
在确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3、编制依据为了冷藏保温运输车安全使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依据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在广泛征求相关单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技术要求。
编制《冷藏保温运输车通用技术要求》的依据如下:(1)GB 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2)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3)GB 3847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4)GB 4785 汽车和挂车外部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5)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6)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7)GB 11567.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8)GB 11567.2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9)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10)GB/T 12677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11)GB 13115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12)GB/T 17350 专用汽车和专用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13)GB 17691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14)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15)GB/T 21145 运输用制冷机组(16)GB/T 2333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17)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18)QC/T 252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19)QC/T 449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20)GB29753 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与试验方法(21)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22)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23)GB 15084 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24)GB 25990 车辆尾部标志板(25)GB/T 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26)GB/T 12674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27)JT/T 475 挂车车轴(28)JT/T 476 挂车支承装置(29)GB/T 46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30)GB/T 4607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31)GB 18655 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32)GB/T 17619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其他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冷链标准规范
![冷链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7e026d076eeaeaad1f33024.png)
上海于2007年7月6日发布地方标准《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冷链流程、冷藏储存、批发交易、配送加工和销售终端等流通环节的温度控制、质量卫生管理要求(不包括生产环节)。
集贸市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发货到接受地验收全过程(不包括宅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50072 冷库设计规范QC/T 45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SB/T 10379 速冻调制食品沪食药监[2006]367号缺陷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试行)3、术语和定义3.1冷链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3.2冷冻食品指食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和深度加工,产品在-18℃以下贮藏、运输、批发、配送、销售。
3.3冷藏食品指食用农产品或加工食品,通过前处理和深度加工,产品在7℃以下(部分蔬菜、水果10℃以下)、冻结点以上贮藏、运输、批发、配送销售。
3.4冷库用于在低温下保藏货物的建筑群,包括库房、氨压缩机房、变、配电室及其附属建(构)筑物。
按使用性质可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酷、零售性冷酷。
按贮藏食品和库温分为冷却库冷藏库、冻结物冷藏库。
3.5冷藏运输设备用于运输冷冻、冷藏货物的运输设备,包括冷藏汽车、冷藏火车、冷藏集装箱、冷藏运输船和附带保温箱的其他运输设备及不带有制冷机,厢体用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车等。
3.6物流货物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通过程。
冷藏车使用规章制度
![冷藏车使用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7c383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b.png)
冷藏车使用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冷藏车的使用,确保冷藏车内货物的安全和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冷藏车的使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冷藏车的人员。
第三条冷藏车的使用目的:为了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冷藏车的使用原则:根据不同的货物性质和要求,合理设置温度,并保持冷藏车内的温度稳定。
第五条冷藏车的使用条件:冷藏车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转。
第六条冷藏车的使用程序:1. 使用前检查冷藏车内部设备和温度是否符合要求;2. 将货物装载至冷藏车,并按照要求设置合适的温度;3. 在运输过程中,定期检查冷藏车的温度和设备,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4. 到达目的地后,将货物卸载,并清洁冷藏车。
第七条冷藏车的使用注意事项:1. 货物的装载要均匀分布,避免造成货物不均匀受冷;2.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猛烈刹车和急转弯,以免影响货物的质量;3. 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相关人员;4. 禁止在冷藏车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八条冷藏车的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冷藏车的制冷设备和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正常运转;2. 定期清洁冷藏车内部和外部,避免积存污垢影响货物质量;3. 定期更换滤网和保养密封圈,确保冷藏车密封性。
第九条违规处罚:1.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2. 对严重违规的人员,视情况进行停用冷藏车资格或解除合作关系。
第十条本规章制度的修改:经过使用方和冷藏车所有者双方同意后,可以对本规章制度进行修改。
第十一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使用方和冷藏车所有者共同所有。
以上就是冷藏车使用规章制度的内容,请各位用户遵守规定,确保冷藏车的正常使用和货物的安全运输。
感谢您的配合!。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c42ce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b.png)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保温车和冷藏车是用于运输温度敏感货物的特殊类型货车。
它们在运输过程中能够提供恒定的温度环境,以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保温车是一种能够保持车内温度稳定的货车。
它通常使用保温材料来隔离车内和车外的温度,以减少热量的传输。
这些保温材料通常包括高密度泡沫塑料、聚氨酯和玻璃纤维等。
保温车通常配备有制冷设备,以便在需要时调节车内温度。
冷藏车是一种具有冷藏设备的货车,可以维持低温环境,用于运输需要低温保存的货物。
冷藏车通常使用制冷剂或制冷机组来维持车内的低温。
这些车辆通常可通过调节制冷设备来控制车内的温度,并且能够在不同的温度要求下操作,如冷藏车 (-2°C至8°C) 和冷冻车 (-18°C至-25°C)。
为了确保保温车和冷藏车的质量和性能,有一些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需要满足。
这些条件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能力:保温车和冷藏车应能够在各种外部温度条件下保持车内温度的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试来评估,以确保车辆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恒定的温度。
2. 绝缘材料性能:车辆的保温和隔热效果取决于所使用的绝缘材料。
因此,这些材料的绝缘性能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隔离车内和车外的温度。
3. 制冷设备性能:冷藏车的制冷设备需要进行测试以评估其性能和效率。
这包括制冷速度、温度调节能力和能耗等方面的测试。
4. 安全特性:保温车和冷藏车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特性,以确保货物和乘员的安全。
这包括车辆的密封性、防火性能和紧急逃生设备等方面的测试。
为了进行这些测试,一般会采用一系列的试验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实地测试、实验室测试和模拟测试等。
在实地测试中,车辆会在实际运输环境中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实际运输中的性能。
在实验室测试中,会使用模拟设备和实验室条件来测试车辆的各项性能。
而模拟测试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评估车辆的性能和效果。
总之,保温车和冷藏车在运输温度敏感货物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福田冷藏车产品简介-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
![福田冷藏车产品简介-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6a94f24a767f5acfa1c7cd82.png)
附:冷藏车运输货品最佳温、湿度条件参考表 冷藏车运输货品最佳温、 运输货品最佳温
⑤花卉保鲜条件
品名 月季 菊花 郁金香 适用温度℃ 4~7 1~5 1~2 湿度(%) 90~95 90 90 品名 麝香石竹 百合 竹笋 适用温度℃ 1 ~5 1 ~5 1 ~3 湿度(%) 90~95 90~95 85~90
4、竞争对比 竞争对比
对比 项目 技术 特点 安装 空间 单压缩机 单压缩机通过电控系统均 匀分配使厢体与空调系统 制冷 单压缩机不占用其他安装 位 双压缩机 双压缩机带动双制冷系统 对比结果 有效了保护了发电机正常工 作 节省一个安装位 节省一个压缩机、 节省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 器及一套安装辅助设备 1.1KG冷媒 1.1KG冷媒 节省138 节省 38CC 38
福田汽车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 冷藏车产品介绍
北京福生基业工贸有限公司
目
录
一、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冷藏车介绍 二、福田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冷藏车产品简介 附:冷藏车运输货品最佳温、湿度条件参考表 冷藏车运输货品最佳温、 运输货品最佳温
一、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冷藏车介绍
1、概念或定义 、 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即只需一个压缩机 一个冷凝器、 即只需一个压缩机、 单压缩机双制冷系统即只需一个压缩机、一个冷凝器、两个蒸 发器及相应配套设备, 发器及相应配套设备,利用温度控制仪和自动电子分配系统对 冷藏车和驾驶室空调合理分配制冷量,既能满足制冷箱的制冷, 冷藏车和驾驶室空调合理分配制冷量,既能满足制冷箱的制冷, 又能满足驾驶室空调的使用。 又能满足驾驶室空调的使用。 2、组成 、
产品优势- 产品优势-高顶厢体
高顶车厢体
多0.5m³
中顶车厢体
产品优势-节省安装空间 产品优势-
国家标准《冷藏保温车选型技术要求》 (GB/T40475—2021)解读
![国家标准《冷藏保温车选型技术要求》 (GB/T40475—2021)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430f1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e.png)
国家标准《冷藏保温车选型技术要求》(GB/T40475—2021)解读作者:张学礼区传金张红卫来源:《专用汽车》2021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U46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226(2021)12-0086-05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冷藏保温车选型技术要求》(GB/T 40475-2021),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为便于对冷藏保温车选型用相关配置与技术性能要求的理解和标准的宣贯推广,本文重点对标准中冷藏保温车辆的分类、整车和专用配置等技术要求进行解析。
1制定背景、原则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冷链物流需求日趋旺盛,冷鲜、冷藏、冷冻食品运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冷链物流行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实现了较快发展。
但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存在着标准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专业化水平不高、有效监管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下,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该项国家标准。
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后,牵头单位根据前期调研掌握的冷藏保温车辆生产销售骨干单位情况,联合我国部分车辆制造企业、冷链运输物流企业、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了标准起草项目工作组,通过工作组一年多的工作,于2019年12月形成了标准报批稿及报批相关材料,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根据标准的立项背景、适用范围等,确定标准制定的原则为:应与近几年制修订的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技术内容和汽车、食品药品等行业的相关管理要求保持一致,使标准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确定的标准技术指标,应在国家或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过几年的实施不落后于行业实际指标,使标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标准内容应便于选车的方便性,且相关技术要求和车辆配置也能够实现,使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完善了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满足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货物承运人对车辆装备技术的使用、监管等需求,使广大运输用户选好、用好标准合规车型,也便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货主等监管监控,且从使用者的需求方面促进高性能冷藏保温车辆生产,提升冷链物流装备专业化水平,实现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于促进冷链物流规范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保障食品药品流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冷藏车强制性国标出台
![冷藏车强制性国标出台](https://img.taocdn.com/s3/m/75a7acf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2.png)
冷藏车强制性国标出台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 李翼7月1日,GB 29753–2013《道路运输 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 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实施》将正式颁布并实施。
据了解,本标准出台有助于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道路运输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的管理,提高食品和生物制品的安全,是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基本技术依据。
早在2009年,《冷藏车安全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就列入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并交由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中国制冷学会共同完成。
出台背景有数据显示,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易腐食品产销国,但是到该标准发布之前并没有建立与ATP(《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条约》)相对应的冷藏车国家标准。
由于运输车辆强制性标准的缺失,我国主管部门在对冷藏车的技术要求和运输过程中的规范不能统一进行管理,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和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 000亿元以上。
由于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冷链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逐渐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争取到2015年全社会新增冷藏运输车4万辆;完善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力度,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充分发挥现有部门和机构的作用,补充完善检测项目和内容,建立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
该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旨在促进我国冷链行业大发展,此发展规划出台后,有业内人士预测,我国冷藏保温车市场不温不火的局面即将结束。
而在冷藏运输行业中,生物制品冷藏运输车辆同样也尚未制定国家强制标准, 这使得生物制品在冷藏运输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措施也很难落到实处。
尽管国家针对生物制品领域,特别是对疫苗运输管理和血液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冷藏车4.2米操作规程
![冷藏车4.2米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e82a4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0.png)
冷藏车4.2米操作规程
《冷藏车4.2米操作规程》
一、冷藏车的准备工作
1. 确认车辆冷藏系统及温度记录仪工作正常。
2. 确保冷藏车内部清洁卫生,无异味。
3. 检查制动系统、轮胎、灯光等车辆主要部件是否正常。
4. 确认所载货物符合冷藏车的温度要求。
二、冷藏车的启动与运行
1. 启动车辆前,应确保冷藏系统已开启并达到所需温度。
2. 行驶过程中,严禁在急刹车、急转弯等情况下产生过大的冷藏车内部震动。
3. 车辆停放时,应选择平整稳固的场地,并避免长时间停留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三、冷藏车的停车与故障处理
1. 车辆停放时,应关闭冷藏系统并将车辆锁好,防止货物遭到盗窃或变质。
2. 如遇冷藏系统故障或温度上升异常,应立即停车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得私自修理或延误时间。
四、冷藏车的清洁与维护
1. 每次运输结束后,应对冷藏车内部进行清洁,清除残留物和异味。
2. 定期对冷藏车进行例行检查和保养,保证冷藏系统及车辆主要部件正常运作。
以上即为《冷藏车4.2米操作规程》,请所有驾驶员和运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以确保所载货物的安全和质量。
医药冷藏车都需要什么资质条件
![医药冷藏车都需要什么资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793512eff9aef8941e0667.png)
因为货品的特殊性,医药冷藏车相较于普通冷藏车有着更为严格的标准技术参数,冷链马甲针对这种特殊性的冷藏车技术标准和经营资质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1、冷藏车应符合新版GSP (卫生部令第90号)要求及国家标准要求—《QC/T450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2、具有自动调控温度、显示温度、存储和读取温度监测数据的功能。
货厢内应能确保温度均匀,各点温度均应控制在2-8℃范围。
3、设置车厢温度监测探点(安装的温度测点终端数量不得少于2个)。
温湿度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
4、温度监测系统应当自动地对药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和记录。
系统应当至少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湿度数据,储存过程中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运输过程中至少每隔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
当监测的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系统应当至少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5、当监测的温湿度数据达到设定的临界值或者超出规定范围,以及系统发生供电中断等情况,系统应当能够实现就地和在指定地点进行声光报警,同时采取短信通讯等方式对不少于3名指定人员报警。
6、利用GPRS联接,实时显示温度。
7、厢内货物不得靠厢壁或直接放于厢面上。
8、温度控制系统及冷藏厢内温度均匀性经验证合格。
冷藏车技术条件
![冷藏车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c4aef74b73f242326c5f9d.png)
冷藏车须办理D.E.F等级标识才能让您的车在路上通行无阻!前言为保障各类冷冻、冷藏、保温、恒温货物在道路运输配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杜绝重大运输安全隐患,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特制定本规。
本规由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起草单位: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商情信息中心交运(集团)公司开利运输空调冷冻(中国)飞驰汽车集团XX公司劲达技术()道路货物运输冷藏车辆营运技术规1适用围本规规定了道路冷藏货物运输中车辆及机械制冷设备、车辆和设备的维护、运输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适用于所有在本市进行道路冷藏货物运输的营运车辆。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年第13号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1年第4号修改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6号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GB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21145-2007 运输用制冷机组JT/T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650冷藏保温厢式挂车通用技术条件QC/T450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3.1 道路冷藏运输车装备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和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装置,用于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冷藏货物温度的厢式汽车。
3.2 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用以控制运输途中货物温度的一种机械式制冷系统。
主要包括:压缩机、动力装置、风冷冷凝器组件、风冷蒸发器组件、制冷管路及电气、控制系统等。
3.3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
机组使用独立的动力作驱动,不使用车辆发动机动力。
3.4非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
我国冷藏车辆的标准
![我国冷藏车辆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993fd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6.png)
我国冷藏车辆的标准
我国冷藏车辆的标准主要包括车辆的技术规范、性能要求、安全标准等方面,旨在确保冷藏车辆在运输食品、药品等易腐败物品时的安全性、卫生性和质量保障。
以下是我国冷藏车辆的一些主要标准:
1.GB/T22768-2008食品冷藏车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食品冷藏车的技术条件,包括车辆结构、保温材料、冷藏设备、安全装置等方面的要求。
2.GB18564-2001药品运输冷藏车技术条件:该标准适用于药品运输冷藏车,规定了车辆的技术条件、冷藏设备、保温材料、温度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3.GB/T32760-2016鲜活农产品运输冷藏车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了鲜活农产品运输冷藏车的技术条件,包括车辆结构、冷藏设备、卫生要求等内容。
4.GB/T20663-2006冷藏设备: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冷藏设备,规定了设备的分类、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5.GB7258-2017道路运输车辆及其引车拖车的安全技术条件: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冷藏车辆的标准,但此标准涵盖了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制动系统、照明信号系统、电气系统等。
这些标准是我国冷藏车辆行业的基本参考,确保了冷藏车辆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相关标准可能会进行更新和修订,因此建议您查阅最新的标准文本以获取详细信息。
1/ 1。
冷链常用的国家标准整理
![冷链常用的国家标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bdbbc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7.png)
本文通过整理冷链最常用的国家标准,分别从冷链分类、信息管理、追溯管理、冷藏/冷冻食品物流、易腐食品控温、保温车冷藏车、冷库设计等方面摘录相关要点,以作参考。
(一)《GB/T 28577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1、冷链物流温度带分类
冷冻:适用温度范围0℃ ~-55℃
冷藏:适用温度范围0℃ ~25℃
保温:适用温度范围25℃以上
2、冷链物流分类---按所服务的物品对象分类
其它特殊物品包括:胶卷、定影液、化妆品、化学危险品、生化试剂、医疗器械等。
(二)《GB/T 36088 冷链物流信息管理要求》
1、信息管理原则:
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连续性。
2、信息储存要求:
纸质及时归档,电子及时备份,记录至少2年。
3、信息传输与共享:
各环节交接需信息共享。
(三)《GB/T 28843-2012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
冷链物流 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冷链物流 运输车辆设备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9aaf450be1e650e52ea99bc.png)
ICS67.120.10X 22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DB 12/T 558—2015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Cold chain logistics - Requirements of refrigerated vehicles equipment2015-06-18发布2015-07-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车厢性能 (1)5 车辆设备 (2)6 车体标识 (2)7 运输作业要求 (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璟杜宝荣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孙彩英杨奎发高玉斌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食品运输车辆的车厢性能、车辆装备、车体标识及运输作业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冻冷藏食品运输车辆的设施要求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145 运输用制冷机组GB 29753 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WB/T 1046-2012 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DB12/T 559-2015 冷链物流保温容器技术要求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 29753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车厢性能4.1 技术要求4.1.1 材质4.1.1.1 车厢应使用吸水性低、透气性小、防腐蚀性好的隔热材料,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应小于0.028W/(m·℃)。
4.1.1.2 隔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在-30℃~7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时,不应降低其性能。
【国家标准】DB22T 2468-2016 冷链物流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DB22T 2468-2016 冷链物流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2028f13580216fc700afda8.png)
2016 - 07 - 01 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2468—2016
本 前言 标准仅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供 本标准由吉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内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部使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贵勇、樊雪梅、项凤林、王洪鑫。
8 储藏要求
2
DB22/T 2468—2016
8.1 验收入库 8.1.1 收货前,应确认运输车辆的车载温度符合冷链运输要求,并查看随行的温度记录仪上显示的温
本 度数据以判断是否接收货物,并记录。 标 8.1.2 产品的收货应在合同要求的温度下进行,无明确规定的则应在收货平台或阴凉库完成。 准 8.1.3 收货后,应立即放置于冷藏库的待验区进行到货包装的验收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部 3.1 使用 物流 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不 [GB/T 18354-2006,定义2.2] 得 3.2
翻 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印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
4.4 从事冷链物流运营应制定技术操作规程。
不 4.5 冷链物流操作人员应进行前期的技术培训。 得 4.6 设施设备及运输途径应经过验证、确认和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如需变更,应再次验证、确认、 翻印 批准。
5 包装要求
5.1 所有冷链物流物品应根据需求进行相关预包装。
冷藏车安全运输管理规定
![冷藏车安全运输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1af70a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9.png)
冷藏车安全运输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冷藏车安全运输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制定,旨在保障冷藏车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范事故和损失。
第二条冷藏车指专门用于运输易腐烂、易变质、易受环境影响物品的车辆。
第三条冷藏车的安全运输包括车辆本身的安全,以及所装运物品的安全。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冷藏车的运输企业、驾驶员和相关执法机构。
第二章运输企业的责任第五条冷藏车运输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 注册合法的经营资质和许可证;2. 车辆保险和运输保险均已购买;3. 定期对冷藏车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车辆安全可靠;4. 为驾驶员提供专业培训,提高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5. 制定完善的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规定的落实;6. 配备必要的装卸设备和安全设施,确保货物装卸过程安全。
第六条冷藏车运输企业在接受运输任务时应核实货物的保质期和运输要求,并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驾驶员的责任第七条冷藏车驾驶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驾驶冷藏车的相关驾驶证;2. 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3. 具备运输货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4. 遵守交通法规和冷藏车安全操作规定;5. 定期接受职业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6. 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不得饮酒驾驶、疲劳驾驶或服用影响驾驶的药物。
第八条冷藏车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检查和维护冷藏车的冷藏设备,确保温度控制正常;2. 对装运的货物进行保护和监控,避免货物遭受损坏或丢失;3. 遵循货物运输路线和安全驾驶规范,确保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4. 遇到事故、故障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企业汇报。
第四章监管和执法第九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冷藏车运输企业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和驾驶员予以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第十条冷藏车运输企业和驾驶员应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记录,确保运输过程的透明和合法。
冷藏车的设计与检验规范分析
![冷藏车的设计与检验规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2011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f.png)
不起泡,不开裂
断裂伸长率,%
≥100
拉伸强度,MPa
固化条件(140 ℃,20 min)
硬度(邵氏 A)
附着力
完全固化
40~70
≥3 级(剥离胶层法)
耐湿热(120 h)
附着力无变化,≥3 级
耐水性
90~95 ℃蒸馏水中浸泡 24 h,无变化
耐腐蚀性
· 46 ·
≥10
>1 000 hrs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图 2 从蓄电池正极取电原理图
22 检验规范
221 过程质量控制
依据冷藏保温功效要求,为保证产品在制造各环节
现象。
前围保温层分为三部分:隔板(塑料材质,座椅靠背
调节避让区域、管线路布置区域、检修区域)、中部保温
能够达到技术要求,识别重点质量控制项目四项。
a. 安装前,检查零部件使用材料清单,需满足环保
上装研究
表 1 保温层材料性能要求分析
板、后部保温板(平板落料,承担主要的保温作用)。
聚氨酯玻璃钢板块主要分为蒸发器美容罩总成、线
性能要求
检查项目
聚苯乙烯泡沫
聚氨酯泡沫
密度,g/cm³
≤003
/
抗压强度,MPa
压缩 50%≥2 000
≥2 000
导热系数,W/(m ·K)
044
003
吸水性,kg/cm³
美观大方。
泡沫在发泡过程中空气残留产生气泡缺口的模具件。
b. 安装模具件后支架空腔处进行发泡填充,检验钣
222 密封性检查
金与保温层之间空隙处发泡填充。喷涂发泡要均匀,安
针对冷藏厢体进行泄漏量、密封性粗测、淋雨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藏车技术条件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前言为保障各类冷冻、冷藏、保温、恒温货物在道路运输配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杜绝重大运输安全隐患,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浪费,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上海交运(集团)公司开利运输空调冷冻(中国)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劲达技术(河源)有限公司道路货物运输冷藏车辆营运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道路冷藏货物运输中车辆及机械制冷设备、车辆和设备的维护、运输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在本市进行道路冷藏货物运输的营运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年第13号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1年第4号修改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6号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21145-2007 运输用制冷机组JT/T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650冷藏保温厢式挂车通用技术条件QC/T45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道路冷藏运输车装备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和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装置,用于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冷藏货物温度的厢式汽车。
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用以控制运输途中货物温度的一种机械式制冷系统。
主要包括:压缩机、动力装置、风冷冷凝器组件、风冷蒸发器组件、制冷管路及电气、控制系统等。
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
机组使用独立的动力作驱动,不使用车辆发动机动力。
非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
机组使用车辆发动机的动力驱动而不具有独立的驱动力。
蓄冷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的一种。
装备有固定的储有共晶液的蓄冷板以及电力驱动机械式制冷装置的制冷机组。
行驶温度记录仪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测量及自动记录温度并保存数据的装置。
总漏热率单位温差内热功率的消耗量。
总漏热率用来综合衡量车厢的漏热性能,由下式确定:U = Q/(ti-te)式中:U ——总漏热率,W/K;Q——车厢内加热稳定时的总耗功率,W;ti——车厢内部平均温度,即为各感温元件指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K;te——车厢外部平均温度,即为各感温元件指示温度的算术平均值,K。
4车辆技术要求车辆整体要求道路冷藏运输车应是国家汽车产品公告中以“冷藏车”为车辆名称正式发布的专用车辆,并且车辆应通过国家3C强制性产品认证。
车辆安全技术条件应符合GB7258的要求。
车辆技术状况应符合JT/T198规定的二级车条件及以上。
车辆应配备与运输类型相适应的消防器材。
车辆应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要求。
厢体厢体所有壁板的保温层厚度均应≥60mm。
厢体材料应采用环保型及可回收利用材料。
厢体的特定要求车厢的气密性能和隔热保温性能应符合QC/T450和JT/T650规定的A类(一类)车厢条件。
即冷藏保温厢的总漏热率应根据附录A的要求。
道路冷藏运输车应配备符合要求、在车厢外部能直接观察、能监控运输途中厢体内温度的行驶温度记录仪。
行驶温度记录仪至少应包括以下数据:日期、时间、温度采集点、监测温度等。
制冷机组道路冷藏运输车制冷机组应符合GB/T 21145-2007 要求。
车辆所采用的厢体与制冷机组的匹配道路冷藏运输车按所采用的厢体与机械制冷机组的匹配要求可分为D、E、F三级。
制冷机组应具有如下功能:当环境温度为303 K(+30℃)时,通过配有制冷机组的机械制冷设备,空车厢的内部温度ti可达到各级标准规定的温度或以下,并保持该温度。
D级:ti ≤273 K (0℃)E级:ti ≤263 K (-10℃);F级:ti ≤258 K (-18℃)。
冷藏厢体的制冷机组制冷量(w/m3)应符合以下要求:冷藏厢体内部净容积V(m3) D级车制冷量(w/m3) E级车制冷量(w/m3) F级车制冷量(w/m3)V≤9 m3 ≥110 ≥125 ≥1459 m33 ≥95 ≥105 ≥125V>18 m3 ≥80 ≥90 ≥100冷藏车应进行降温试验,试验方法与要求见附录B。
5运输车辆和设备的维护要求车辆日常技术管理应按照《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和《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建立车辆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
车辆应按照《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
车辆的维护作业项目和程序应当按GB18344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
车辆出车前应确认车厢的卫生条件能满足承运货物要求,不会污染承运货物。
食品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
禁止与任何危险货物同车装运。
出车前和回场后应检查车辆和配置的各种机械设备、装置、设施及电子记录装置等是否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运行正常。
每天运输业务结束回场后车辆应进行清洁。
定期或必需时,应进行车辆消毒。
货物装载冷藏运输车辆的货物装载必须在货物周围留有足够的通风空间,厢体较大时应在货物之间适当的部位留有通风空间。
冷藏货物装载上部不得超过制冷机组出风口下沿。
车辆运输途中应注意观察行车温度记录仪工作情况和货厢内温度变化情况。
应定期对冷藏设备进行保养,当发现车辆技术状况、制冷设备或厢体密封有异常,应停止使用,及时抢修。
车辆应每年开展一次技术等级评定检测,二次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其中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检测可结合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同时进行。
新车在购车的当年内可作为一级车核定。
行驶温度记录仪应按计量器具要求,定期检定。
车辆应具备技术档案和管理档案,记载内容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技术档案由车辆经营者负责建立,主要内容为: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技术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驶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管理档案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建立,主要内容为:车辆基本情况、二级维护和检测情况、技术等级记录、车辆变更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车辆的技术等级评定检测方法应按GB18565规定方法执行。
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等级划分、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应按JT/T 198规定执行。
6. 车辆运输过程控制要求车辆装运货物前,应开启行驶温度记录仪并进行记录,并按要求对货厢进行预冷,在到达货物装运点时,货厢温度应满足装载区要求。
车辆装载货物过程时应按要求装载、码放,装载完毕,应及时关闭货厢,检查货厢门密闭情况。
装载完成后车厢温度应符合控制要求。
常见易腐食品的温度控制要求见附录C。
车辆运输途中应保持全程均衡制冷并使用行驶温度记录仪进行记录,以监控货厢内温度变化情况。
发现温度异常变化,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货物安全。
车辆卸货时,在保证装卸的情况下,应尽量加快装卸速度,特别是分卸时,应随时关闭货厢门,以维持车厢温度。
必要时应控制分卸次数。
车辆运输过程的行车温度记录仪数据至少保存一周。
鼓励采用能实时监控温度、湿度及运输位置的行驶温度记录仪监控系统。
7.冷藏车证书和认证标记冷藏车应在道路运输证上核盖统一的认证章和审定章,并在车辆醒目处贴有统一的与车辆D、E、F类相匹配的认证标记。
标记样式见附录D。
冷藏车投入营运前,应根据冷藏车与制冷机的合格证、冷藏车的降温试验检测报告对车辆进行核查并在道路运输证上核盖冷藏车等级认证章和审定章并发放冷藏认证标记。
冷藏车与制冷机的合格证,参数表(包括冷藏厢体外形尺寸、厢板厚度、传热系数,与D、E、F相应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冷藏车的降温试验检测报告,见附录E。
冷藏认证标记结合营运车辆年检每年核发一次。
并在道路运输证上核盖审定章。
要求每年对冷藏车的制冷性能进行检测,对冷藏车重新进行核定。
冷藏车的制冷和保温性能检测应由市运输主管部门委托独立的符合要求的第三方进行。
附录A(资料性附录)冷藏保温厢的总漏热率要求冷藏保温厢的总漏热率应符合以下标准:当车厢平均壁温为293~298K,内外温差<20K时,按隔热性能将车厢分为A、B、C三类,其总漏热率见下表:车厢容积Vm3 总漏热率P,W/KA B CV≤5 P≤5 5<P≤8 8<P≤115<V≤10 P≤10 10<P≤15 15<P≤2310<V≤20 P≤16 16<P≤25 25<P≤3820<V≤30 P≤25 25<P≤35 35<P≤5330<V≤40 P≤30 30<P≤45 45<P≤6540<V≤50 P≤50 50<P≤70 70<P≤100注:平均壁温规定为车厢内、外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附录B(规范性附录)冷藏车降温试验检测方法和要求装备有独立式和非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冷藏车降温试验的要求降温试验要求在环境温度为30℃条件下,厢体平均内部温度达到平均环境温度303 K(+30℃)时,关闭门等开口。
开动制冷机组,将设定温度设定在各等级规定的温度上限[D=273 K(0℃);E=263 K(-10℃);F =258 K (-18℃)]以下。
至少每30分钟对厢体平均外部温度和平均内部温度进行读数一次。
在6个小时的最长期限内,厢体平均内部温度应达各等级规定的温度上限[D=273 K(0℃);E=263 K(-10℃);F=258 K (-18℃)]。
降温试验方法和要求在环境温度为30°C条件下,厢体平均内部温度达到各等级规定的温度上限([D=273 K(0℃);E=263 K(-10℃);F=258 K (-18℃)]后,连续运转2小时。
至少每30分钟对厢体平均外部温度和平均内部温度进行读数一次。
在2个小时的时间区间内,厢体平均内部温度保持各等级规定的温度上限[D=273 K(0℃);E=263 K(-10℃);F=258 K (-18℃)]以下。
装备蓄冷式制冷机组的冷藏车降温试验要求在蓄冷板内共晶液完全固化并停止制冷的情况下,8小时内,厢体平均内部温度保持各等级规定的温度上限[D=273 K(0℃);E=263 K(-10℃);F=258 K (-18℃)]以下。
过渡期间装备有独立式和非独立式运输用机械制冷机组冷藏车降温试验的要求本规范设置过渡期。
在测试条件不具备保证环境温度为303 K(30℃)情况下,附录的试验暂定在高于288 K (1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感温元件设置设在距车厢内表面处,在车厢内6个面的中心各设一点,另在制冷机组蒸发器空气进口处均布2个点,共计8个感温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