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
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演变及背景
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演变及背景(1)一些学者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可分别称为顾客导向观念和社会营销导向观念。
就世界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其营销观念的变化大体经历了生产导向、销售导向和市场导向三个时期,先后出现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2)生产导向时期始于19世纪末,延续约50年的时间。
这个时期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企业通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来获取巨额利润。
这个时期先后形成了“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
“生产观念”认为,企业应该以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卖什么,生产多少卖多少,只求产量高,根本无须考虑产品的花色、式样、品种及其他质量因素。
当生产逐步发展,产品日渐丰富,消费者在相同价格下选择质量好的商品,迫使企业的营销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认为,企业应当以产品为中心,在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且企业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后者。
(3)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人了销售导向时期,企业形成了“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认为,只有大力开展宣传推销活动,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企业的赢利目标。
这时期企业是“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不间消费者需要,不择手段地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顾客。
这种观念与前两种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强调了推销。
(4)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产品普遍供过于求,市场由卖方市场完全过渡到买方市场,营销观念也由销售导向进入了市场导向时期,企业形成了“市场营销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整体营销活动,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获利。
这种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贯穿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渠道选择、定价。
市场营销理论的演变:4P→4C→4R
市场营销理论的演变:4P→4C→4R市场营销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和丰富,形成了一套以经典4P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的形式多样、不断丰富的综合体系。
不管是4P、4C还是4R,都是来自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着企业的营销实践。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企业竞争规则的转变、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变化,都成为新思想涌现的加速器,未来必然还会出现更多创新的营销理念和实践方案,来共同完善和发展营销体系,为市场上的不同企业提供丰富的营销思路。
与上个世纪相比,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三种典型的市场营销理论,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和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4R理论。
市场营销理论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4P理论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
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
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
4P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人们思考营销问题的基本模式。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由于4P理论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于是,更加强调追求顾客满意的4C理论营运而生。
国际市场营销
根据菲利普·R.凯特奥拉和约翰·L.格雷厄姆的观点, 国际营销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国内营销延伸观念
企业将营销活动的重心仍然放在国内市场,实行民族中心主义和本 国市场导向,将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放在次要地位。
(以国内市场为重心,走出去是为了消化过剩的产品, 产品和服务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②国别营销观念
● 跨国并购;
● 海外上市
● 品牌收购; ● 品牌识别国际化; ● 差异化营销; ● “拉”的策略地位上升
反 向 O E M
• 2. 跨国并购:(取得目标企业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投资行为)
跨国收购—收购资产或股权 跨国兼并—将资产及经营业务并入新的法人实体或现存企业 并购途径--要约收购,协议收购
跨国并购热起的阶段
出口、合资、海外 直接投资、国际战 略联盟
主要的公司战略
主流的营销策略
● OEM
● 订单生产
● 通过外贸公司或利用 海外营销渠道
● “推”的策略
● OEM +自有品牌 ● 自建渠道; ● 海外设厂
● 价格和规模竞争 ● 当地化营销 ● “推”与“拉”的策略 作用并行
● OEM+ 反向OEM+自 有品牌;
针对每一个国家分别制定适合当地的营销战略,用不同的产品 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满足各国顾客的不同需 要。
本土化(投入较大,成本压力较高)
③全球营销观念
在全球市场上寻求共性,实行(跨地区或跨国家)营销标准化 的方式,但兼顾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独特的市场特征的差异 性。因此,企业实行统一的营销战略,兼顾实行本土化营销策略。
国际市场营销
第二讲
第一章 国际市场营销导论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国际市场营销概念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第三节
21世纪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
五、市场营销人员成为咨询顾问
营销人员的作用是借助互联网等各种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各种解决问 题的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劝诱顾客或向顾客推销产品
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第一步:市场调研
首先对市场进行测试,发现消费者可以接受瑞士表相对日本、 香港产品稍贵一些的价格。市场显示,瑞士手表具有产品差异优势, 即使日本劳动力成本为零,瑞士手表仍会有市场 。 瑞士钟表业决定大胆进入低价市场,提出近乎荒唐的挑战: ‚找到一个方法,让我们在瑞士以30美元的价格出售手表。‛ 第二步:寻找低端市场的差异性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第二章 国际市场营销观念
一、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发展过程。 二、国际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 三、国际营销的趋势。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第一节
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发展过程
一、国际市场营销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出口经营阶段 。一般指20世纪60年代以前。‚二战‛ 以前,国际市场只是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企业主要以国内消 费者为销售对象,同时少量在国际市场销售国内市场上的同类 产品。‚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国际市场,根据不同 国家的需要,组织市场营销活动,但以出口为主。 2、跨国国际营销阶段 。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该时期日 本、西欧经济发展迅速,与美国一起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出 口导向的国际市场营销转向国际市场导向阶段。 3、全球营销阶段 。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 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市场的同质化趋势加强,全球对外 直接投资急剧增加。国际产品的出现就是全球营销观念的结果。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过程。
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过程。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产品为中心的观念:早期的市场营销观念主要是以产品为中心,强调企业应该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通过销售这些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
这种观念的代表者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事罗伯特·格鲁姆。
2. 服务为中心的观念:服务为中心的观念认为,企业应该将服务看作产品的一种,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
这种观念的代表者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
3. 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客户为中心的观念强调企业应该将客户视为产品的唯一来源,并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满足客户需求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种观念的代表者是谷歌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和百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魏则西。
4. 环境为中心的观念:环境为中心的观念认为,企业应该将市场营销视为一种环境行为,关注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并通过提供有益于环境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
这种观念的代表者是宝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保罗·瑞德和可口可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可乐。
5. 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观念: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观念认为,企业应该将市场营销视为一种消费者体验行为,关注企业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愉悦的购物体验,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消费者体验来满足客户需求。
这种观念的代表者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和特
斯拉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埃隆·马斯克。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过程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再到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最后到环境为中心,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历程
1.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历程 P8形成阶段在1900到1930年,初创于美国,后传入日本、欧洲和其他国家。
20世纪前,市场营销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经济危机迫使企业探索失策运营规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市场营销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 P88确认问题信息收集备选产品评估购买决策购后过程3.选择目标市场策略应考虑的因素 P164企业能力产品的同质性市场的类同性产品的生命周期竞争者战略4.产品整踢概念包括那几个层次 P199核心产品形成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5.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 P248定价目标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者的产品与价格政府的政策法规6.简述品牌策略 P227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或标志品牌策略也是营销企业产品策略的重要内容7.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有那些 P271顾客特性产品特性中间商特性竞争特性环境特性8.分销渠道包括那些内容 P273选择渠道成员激励渠道成员评估渠道成员渠道改进安排9.企业选择广告媒体应考虑的因素 P305产品的性质消费者接触媒体的习惯媒体的传播范围媒体的影响力10,市场营销环境包括那些内容 P65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宏观:影响微观环境的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微观:企业营销活动的参与者1.市场营销的内涵市场营销是指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2.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3.包装是对产品设计。
制作容器或外部包扎物的一系列活动。
包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为产品设计。
制作包装物的活动过程;二是指包装物。
4.公共关系:企业在从事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以便树立品牌及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活动5.客户的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6.市场定位: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客户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7.市场细分: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营销目标,以需求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群体的过程8.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个市场区分成若干需求和愿望大致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和营销实力,区分为各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9.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个市场区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
浅析国际市场营销发展史以及现今国际市场营销主要手段
浅析国际市场营销发展史以及现今国际市场营销主要手段国际市场营销发展史:国际市场营销,指的是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全球市场,满足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1.初期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个阶段,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手段是贸易代理和代理商。
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限制,当时的国际市场营销主要依赖于代理商来推广和销售产品。
2.中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这个阶段,国际市场营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开始建立全球化的分销网络,并利用广告、品牌营销和网络推广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此外,企业也开始研究和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现代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营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企业可以更加容易地了解和研究全球市场,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与消费者进行直接互动。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使得国际市场营销更加个性化,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定制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活动。
现今国际市场营销主要手段:1.数字营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数字营销成为国际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网站、电子邮件、引擎优化、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渠道与全球消费者进行直接互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
2. 社交媒体营销: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企业可以利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LinkedIn等平台来推广和宣传产品。
这些平台具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可以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品牌形象并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3.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等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销售产品到全球市场的途径。
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建立店铺,与全球消费者进行交易,并利用平台的物流和支付系统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和服务。
4.参展和展览:参展和展览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又于20世纪50年代从经济学研究范式转向管理学研究范式,理论日益丰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与完善时期和分化与扩展时期.市场环境的变迁迫使企业营销实践做出适应性改变,由此推动市场营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营销理论在美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职能研究时期、形成和巩固时期、市场营销管理导向时期、协同和发展时期、分化和扩展时期六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1900~1920年)这一时期是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
西部开发运动和铁路向全国各地的延伸,使美国国内市场急剧扩大,加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企业日益重视广告、分销活动。
专业化广告代理商在全美国日渐活跃,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市场营销职能。
连锁商店、邮购商店的产生与发展,给市场营销带来了薄利多销的新观念。
在此期间,出现了几位被当代视为市场营销研究先驱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克·肖、拉尔夫·斯达·巴特勒和韦尔德。
最初在美国几所大学开设的有关市场营销的课程,当时较多地称为“分销学”,而不是“市场营销学”。
例如,1902年密执安大学开设的课程名称为“美国分销管理行业”。
在美国早期的教学研究活动中,还没有人使用“市场营销”这一术语,而用得最广泛的是“贸易”、“商业”、“分销”等。
在1900~1910年间,观念发生了变化。
尽管“分销学”的研究是分别在美国几个不同的地方进行的,而且学者们相互之间联系很少,但他们几乎同时都感觉到需要有一个新名称来称呼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于是便出现了“市场营销”这个名词。
这一时期的市场营销理论大多是以生产观念为导向的,其依据仍然是以供给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学。
但是,这些研究在经济学家所持的生产观念和市场营销学家所持的消费观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所以,这一时期可称为市场营销理论的萌芽时期。
(二)职能研究时期(1921~1945年)美国消费经济结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十几年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
市场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及其各阶段特点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实现高效营销的根本保证。
尤其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在对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利润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市场营销观念随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就是新的营销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营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生产观念阶段,产品观念阶段,推销观念阶段,市场营销观念阶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阶段。
一、生产观念阶段:生产观念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消费者只关注买得到和买得起的产品。
它是一种最古老的经营思想,是典型的“以产定销”观念。
因而,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能且仅能买什么。
生产观念的核心是以生产者为中心,企业以顾客买得到和买得起产品为假设的出发点,因此,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供给并努力降低成本和售价。
企业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其实也没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在生产力水平低,市场表现为卖方市场的情况下,这种观念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企业对市场的关心,主要表现在关心市场上产品的有无和产品的多少,而不是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管理中以生产部门作为主要部门。
二、产品观念阶段:产品观念是指企业不是通过市场分析开发相应的产品和品种,而是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以此扩大销售、取得利润这样一种经营指导思想。
产品观念不仅注重生产数量,还注重产品质量。
因此,企业生产的产品只要物美价廉,就会顾客盈门。
如果说生产观念着重强调“以量取胜”的话,那么产品观念则是着重强调“以质取胜”。
由此可见,产品观念是一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但它已经多了一层淡淡的竞争色彩。
此时,企业最容易导致“市场营销近视”,即不适当地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上,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缺乏远见,只看到自己的产品质量好,看不到市场需求在变化,致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营销理论发展史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市场研究业出现繁荣并成熟。消费者行为(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成 为消费者定性与定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研究利于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的制造商更 好理解其生活方式与态度,为广告的有效诉求提供依据。品牌成长与消费者研究更是分不开。
市场研究已发展为一个专业服务产业,与广告公司、公共关系公司、管理咨询公司、会 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一样,成为公司成长的服务伙伴,从事消费者行为、零 售商审计、媒介监控等研究服务。在美国,前 50 家最大市场研究机构,1994 年研究营业额 已 达 40 亿 美 元 之 巨 , 最 大 市 场 研 究 机 构 邓 白 氏 营 销 信 息 服 务 公 司 (D & B Marketing Information Services)年营业额达到 20 亿美元之巨。它们更随着其国内公司的全球化经营 而在海外大办分支机构,邓白氏营销信息服务公司年营业额的 64%来自海外机构。90 年代以 来,其属下的 A·C·尼尔森公司开展了在华业务,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服务机构。伴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研究服务业也会加大其全球化浪潮,因而,这些市场的研究业将会进 入成长期,本土的研究机构研究质素将有所提高。
当电视到来的时候,尼尔森还采用他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收看电视和电视广告的观众总数。 他的“每千元成本”概念影响着与广告相关的媒介实施计划、促销计划、分销模式、招待和 活动制作的决策工作。尼尔森在市场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使他在营销界、广告界、媒体界、 信息咨询领域都留下影响。
20 世纪之初,只是零星的市场调查有所出现。因为,大量生产意味着数量上更大和地理 上更远的市场。所以,需要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态度。1911 年第一个正式的市场研究部 门在柯蒂斯出版公司内成立。主要研究汽车销售,因为制造商相信,凡是有足够资金和购买 意向的人都会购买汽车。制造商还力求寻找一批目标消费者去有目标地促销。几年以后,D·斯 达奇率先进行广告认知测试,E·K·斯庄引入了回忆测试和回忆度量。但这时的市场研究活 动并未被大量制造商所重视。
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
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从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看,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通常情况下企业是按照以下顺序由低到高逐一开展活动的,但也可能存在直接从中间某一阶段开始或者同时处于几个阶段的情况。
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主要决定于该企业本身经济实力与对国际市场的重视程度。
这五个可能重叠的阶段也可以用来描述一家公司的国际营销参与程度。
1.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在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中,公司并不积极地寻找或培养国外客户,公司的产品可能是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国内的贸易公司代理销售到国外,或者产品通过国内的批发商或分销商在厂商并不鼓励的情况下销售到国外。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互联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不少公司因为国外客户浏览交易网站进行网上采购而获得订单。
2.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是指企业因为生产水平和需求的变化,产生临时性的库存,从而引起非经常性的对外销售,国外市场被认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和补充。
由于这种生产过剩是暂时的,企业并没有打算维持国外市场,只是把为国内目标市场设计的市场营销组合直接推向国外,组织结构和产品很少因外销而发生变化。
当国内需求回升吸收了过剩产品后,企业就会撤回对外销售活动。
属于此类的企业比较少,因为客户倾向于寻找长期业务伙伴,同时,一般企业也乐于提供长期服务。
3.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在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企业更加重视国际市场。
企业不再只是简单地把国际市场看作国内市场的延伸,而是明确地把国际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有固定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
企业或者聘用国内外的进出口贸易中间商,或者在重要的外国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来进行销售。
随着海外需求的增加,企业逐步加强针对外国市场的生产能力,能够根据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营销组合作一定修改,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海外利润成为公司整体目标的组成部分。
4.国际营销阶段在国际营销阶段,企业全面地参与国际营销活动。
简述市场营销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简述市场营销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期产生于美国。
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市场营销学演变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其应用从赢利组织扩展到非赢利组织,从国内扩展到国外。
当今,市场营销学已成为同企业管理相结合,并同经济学、行为科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应用边缘管理学科。
西方市场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哲学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
美国市场营销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其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萌芽阶段(1900~1920)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提高,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商品需求量亦迅速增多,出现了需过于供的卖方市场,企业产品价值实现不成问题。
功能研究阶段(1921~1945)这一阶段以营销功能研究为其特点。
此阶段最著名的代表者有:克拉克,韦尔达,亚历山大,瑟菲斯,埃尔德及奥尔德逊。
1932年,克拉克和韦尔达出版了《美国农产品营销》一书,对美国农产品营销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市场营销目的是“使产品从种植者那儿顺利地转到使用者手中”。
形成和巩固时期(1946~1955)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范利,格雷特,考克斯,梅纳德及贝克曼。
1952年,范利、格雷斯和考克斯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中的市场营销》一书,全面地阐述了市场营销如何分配资源,指导资源的使用,尤其是指导稀缺资源的使用;市场营销管理导向时期(1956~1965年)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罗·奥尔德逊,约翰·霍华德及麦卡锡。
奥尔德逊在1957年出版的《市场营销活动和经济行动》一书中,提出了“功能主义”。
霍华德在出版的《市场营销管理:分析和决策》一书中,率先提出从营销管理角度论述市场营销学理论和应用,从企业环境与营销策略二者关系来研究营销管理问题,强调企业必须适应外部环境。
协同和发展时期(1966~1980年)这一时期,市场营销学逐渐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同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相结合,使市场营销学理论更加成熟。
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
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从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看,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通常情况下企业是按照以下顺序由低到高逐一开展活动的,但也可能存在直接从中间某一阶段开始或者同时处于几个阶段的情况。
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主要决定于该企业本身经济实力与对国际市场的重视程度。
这五个可能重叠的阶段也可以用来描述一家公司的国际营销参与程度。
1.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在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中,公司并不积极地寻找或培养国外客户,公司的产品可能是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国内的贸易公司代理销售到国外,或者产品通过国内的批发商或分销商在厂商并不鼓励的情况下销售到国外。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互联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不少公司因为国外客户浏览交易网站进行网上采购而获得订单。
2.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是指企业因为生产水平和需求的变化,产生临时性的库存,从而引起非经常性的对外销售,国外市场被认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和补充。
由于这种生产过剩是暂时的,企业并没有打算维持国外市场,只是把为国内目标市场设计的市场营销组合直接推向国外,组织结构和产品很少因外销而发生变化。
当国内需求回升吸收了过剩产品后,企业就会撤回对外销售活动。
属于此类的企业比较少,因为客户倾向于寻找长期业务伙伴,同时,一般企业也乐于提供长期服务。
3.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在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企业更加重视国际市场。
企业不再只是简单地把国际市场看作国内市场的延伸,而是明确地把国际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有固定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
企业或者聘用国内外的进出口贸易中间商,或者在重要的外国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来进行销售。
随着海外需求的增加,企业逐步加强针对外国市场的生产能力,能够根据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营销组合作一定修改,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海外利润成为公司整体目标的组成部分。
4.国际营销阶段在国际营销阶段,企业全面地参与国际营销活动。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摘要本文以吋间为线索,对国际营销理论思想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划分为八个历史阶段。
并对新出现的国际市场营销思想加以总结概括,展望国际营销理论思想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观念演进一、引言回顾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上经历了从传统的营销理论,到现代的营销理论,再到当今的营销理论万家争鸣的时代。
实际上,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适应营销环境变化的过程,也足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营销理论体系随着时间变化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将整个营销理论体系向前推进一大步。
因此本文就以时间为线索来回顾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
最后展望市场营销新思想的发展方向,并做出总结。
二、国际营销思想观念的发展过程(一)20世纪20年代1、生产观念工业革命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仍然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产品大多是生活、生产必需品。
产品供不应求,品种单-,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因此只要增产和降低成本,就能获利。
企业生产什么,用户就购买什么。
因此这个时期指导企业销售的观念是生产观念,各个企业都将重心放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上,力求产品标准化,扩大产品销景,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利。
因此,被称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的福特汽车公司曾经傲慢地提出“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车都足黑色的”口号,不顾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只生产黑色车,并以此作为福特汽车公司的象征;同时又宣称以产定销,不顾市场日益扩大的实际需求,他们生产多少就只销售多少。
生产观念是一种轻市场、重生产的商业竹学,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并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营销观念。
2、产品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行业竞争加剧,虽然市场仍是卖方市场,但是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质景和性能,并且有较多的产品可供选择,愿意出高价购买更优质产品,因此产品观念应运而生。
该观念以质景为中心,企业开始关注产品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质景,但市场仍然足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容易引发“营销近视症”和“产品自恋狂”。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1. 营销导向(Marketing Orientation,1900-1950)20世纪初,企业开始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逐渐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Theodore N. Levitt在1960年提出了“营销导向”的概念,强调企业应该将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放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中心位置。
这一理念推动了营销概念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
2. 国际市场选择理论(International Market Selection Theory,1950-1960)20世纪50年代,学者们开始研究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国际市场进入和发展策略。
纳什和扩大提出了“群体理论”,认为企业应选择那些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购买习惯的市场进行拓展。
这一理论成为了后来的国际市场选择理论的基础。
3. 国际化阶段理论(Stag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1960-1970)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注意到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
约翰·达尼尔表示,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出口、合作、直接投资和多国经营等不同阶段。
这一理论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成长和发展。
4. 跨国企业理论(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heory,1970-1980)20世纪7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增长,学者们开始研究跨国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市场开拓问题。
著名学者韩国籍教授戴维·霍金森提出了“背靠国籍理论”,强调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应使用跨国化策略,同时充分发挥其国籍优势和资源。
5. 全球市场导向理论(Global Market Orientation Theory,1980-1990)20世纪80年代,企业开始关注全球市场和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学者持续关注企业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定位自己,并开展全球化战略。
论述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过程及其背景
论述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过程及其背景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再到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一、生产观念生产观念是最古老的营销管理哲学之一,盛行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商品供不应求,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生产观念的产生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当时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大量需求。
2、市场需求旺盛:由于产品稀缺,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余地较小,只要能够买到产品就感到满足,不太关注产品的质量、品种和特色。
3、企业竞争不激烈: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少,企业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生产能力,而不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生产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往往只关注生产过程,忽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二、产品观念产品观念产生于 20 世纪初,与生产观念相比,产品观念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企业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只要产品质量好、性能优越,就会有顾客购买。
产品观念的形成背景是:1、生产技术的进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生产出质量更好、性能更优越的产品。
2、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增多,企业开始意识到产品质量和特色对于竞争的重要性。
然而,产品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企业过于关注产品本身,而忽视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有时候,企业认为是好产品的东西,消费者并不一定认可,从而导致产品滞销。
国际营销的演变发展与特点
•国际营销概述•国际营销的演变过程•国际营销的发展趋势目录•国际营销的策略与手段•国际营销的挑战与机遇•国际营销案例分析定义与特点国际营销的重要性030201历史发展国际营销的历史与发展初级阶段跨国公司初步尝试国际化目标市场较为狭窄营销策略缺乏灵活性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出口产品与文化较为单一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创新010203040506中级阶段01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02跨国公司开始系统地国际化03多元化的产品和文化开始出现04目标市场扩大,开始细分市场05营销手段多样化,开始出现整合营销06营销策略开始灵活多样,注重差异化营销高级阶段目标市场细分更加精细,开始全球化布局全球化趋势全球消费者需求趋同跨国企业竞争加剧全球市场一体化数字化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01数字化营销手段的应用02数字化产品的创新03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的普及个性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个性化趋势绿色环保趋势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需要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注意环保问题。
绿色供应链管理环保法规的加强标准化产品策略差异化产品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间接渠道策略通过代理商、经销商等中间商进行销售。
直接渠道策略通过公司自己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
混合渠道策略同时使用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
渠道策略广告促销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个人销售促销策略政治权力策略通过与政府的关系来获得支持。
公共关系策略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来建立良好的形象。
政治权力与公共关系策略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03政府采购政策国际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01关税和配额限制02技术壁垒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带来的机遇扩大市场范围通过在海外市场建立营销网络,企业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并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品牌,企业可以提高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获取资源优势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渠道、政府关系等。
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
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从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看,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通常情况下企业是按照以下顺序由低到高逐一开展活动的,但也可能存在直接从中间某一阶段开始或者同时处于几个阶段的情况。
企业处于哪个阶段主要决定于该企业本身经济实力与对国际市场的重视程度。
这五个可能重叠的阶段也可以用来描述一家公司的国际营销参与程度。
1.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在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中,公司并不积极地寻找或培养国外客户,公司的产品可能是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国内的贸易公司代理销售到国外,或者产品通过国内的批发商或分销商在厂商并不鼓励的情况下销售到国外。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互联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不少公司因为国外客户浏览交易网站进行网上采购而获得订单。
2.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是指企业因为生产水平和需求的变化,产生临时性的库存,从而引起非经常性的对外销售,国外市场被认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和补充。
由于这种生产过剩是暂时的,企业并没有打算维持国外市场,只是把为国内目标市场设计的市场营销组合直接推向国外,组织结构和产品很少因外销而发生变化。
当国内需求回升吸收了过剩产品后,企业就会撤回对外销售活动。
属于此类的企业比较少,因为客户倾向于寻找长期业务伙伴,同时,一般企业也乐于提供长期服务。
3.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在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企业更加重视国际市场。
企业不再只是简单地把国际市场看作国内市场的延伸,而是明确地把国际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有固定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
企业或者聘用国内外的进出口贸易中间商,或者在重要的外国市场建立自己的销售子公司来进行销售。
随着海外需求的增加,企业逐步加强针对外国市场的生产能力,能够根据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对市场营销组合作一定修改,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海外利润成为公司整体目标的组成部分。
4.国际营销阶段在国际营销阶段,企业全面地参与国际营销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摘要本文以吋间为线索,对国际营销理论思想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划分为八个历史阶段。
并对新出现的国际市场营销思想加以总结概括,展望国际营销理论思想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理论思想观念演进一、引言回顾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上经历了从传统的营销理论,到现代的营销理论,再到当今的营销理论万家争鸣的时代。
实际上,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是一个适应营销环境变化的过程,也足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营销理论体系随着时间变化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将整个营销理论体系向前推进一大步。
因此本文就以时间为线索来回顾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历程。
最后展望市场营销新思想的发展方向,并做出总结。
二、国际营销思想观念的发展过程(一)20世纪20年代1、生产观念工业革命初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仍然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且产品大多是生活、生产必需品。
产品供不应求,品种单-,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因此只要增产和降低成本,就能获利。
企业生产什么,用户就购买什么。
因此这个时期指导企业销售的观念是生产观念,各个企业都将重心放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上,力求产品标准化,扩大产品销景,通过降低成本而获利。
因此,被称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的福特汽车公司曾经傲慢地提出“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车都足黑色的”口号,不顾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只生产黑色车,并以此作为福特汽车公司的象征;同时又宣称以产定销,不顾市场日益扩大的实际需求,他们生产多少就只销售多少。
生产观念是一种轻市场、重生产的商业竹学,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并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营销观念。
2、产品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行业竞争加剧,虽然市场仍是卖方市场,但是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质景和性能,并且有较多的产品可供选择,愿意出高价购买更优质产品,因此产品观念应运而生。
该观念以质景为中心,企业开始关注产品创新和不断提高产品质景,但市场仍然足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容易引发“营销近视症”和“产品自恋狂”。
企业更多地关注产品本身而忽视消费者需求,一旦需求发生变化,企业的营销容易走入凼境。
例如美国的爱尔琴钟表公司自1869年创立到20世纪50年代,一直被公认为最好的钟表制造商之一。
公司强调生产优质产品,坚持生产精美的传统样式手表,却忽视了市场形势在悄然变化。
在这•时期消费者趋于购买那些经济实惠,款式新颖的手表,并且众多制造商迎合这•趋势开始生产并积极推销,夺得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使得爱尔琴公司遭受重创。
(二)20世纪30年代虽然经济有所发展,但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和不景气造成局部生产过剩,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过渡,逐渐出现某些产品供过于求,这也促使各类厂商更加重视市场和销售,推销观念应运而生。
该观念认为消费者•般不会足最购买某•产品,企业必须积极推销来刺激消费者购买本企业产品。
企业营销的实质内容仍足扩大产品销售,并以生产为中心。
该观念主张企业以推销工作为重心,不管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要,通过各种推销于•段和工具来提高销售景而获利。
当时的企业信奉二大法宝:铺天盖地的广告、紧追不舍的现场促销和永远的价格战。
推销观念虽然比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更进了•步,开始重视广告及推销术,但其实质仍然没有超越原有的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
(三)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国际市场营销思想主要有以下6方面里程碑式的概念。
1、“市场营销组合”——尼尔•饱顿50年,哈佛大学教授尼尔•鲍顿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的概念。
他确定了营销19组合的 12个要素,并指出“营销学家将比经济学家(他们主要关心价格),销售人员(他们主要关心推销)和广告人员(他们把创造需求视为广告的主要功能)等,走得更远。
”2、“产品生命周期”——齐尔•迪安1950年,齐尔•迪安在对300多种工业品市场生命周期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工业品都遵循近乎相同的运动规律,于是提出“产品生命周期”及再循环理论。
阐述了产品市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相应的产品命运。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在当今的行业分析、制定发展战略时也成为重要的理论指导。
3、“品牌形象”——西德尼•莱维1955年,西德尼提出了令人振帝的“品牌形象”概念,这•概念主张通过优良的质景、优质的服务和优秀的广告宣传来建立品牌形象。
从此,广告、促销、公关等职能或行业蓬勃发展。
随着时代进步,“品牌形象”概念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如今几乎所有产品的竞争都己集中体现在品牌的竞争上。
4、“市场细分”——温德尔•史密斯1956年,温德尔•史密斯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市场细分”概念,并将之提升到一种战略高度。
一个市场的顾客是有差异的,他们需求不同,如果企业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不同消费者群,并率先占领这个细分市场,那么企业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如今“市场细分”已成为市场营销理论的根棊。
5、“市场营销概念”——约翰•麦克金特立克1957年,约翰•麦克金特立克提出了具有深刻意义的“市场营销概念’’的思想。
该思想认为,当一个组织脚踏实地从发现顾客需要,然后给予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到最后使顾客得到满足,它便是以最佳的方式满足了 ft身的目标。
他的这种思想淸楚地表明了营销概念的重点已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
这是营销史上•次质的飞跃,标志着营销思想正从幼稚走向成熟。
6、“营销审计”——艾贝•肖克曼195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艾贝•肖克曼提出了“营销审计”的概念。
主要是审计企业的产品质景、特色、式样、品牌的顾客欢迎程度,企业定价目标和战略的有效性,市场覆盖率,供应商等渠道成员的效率,广告预算、媒体选择及广告效果,销售队伍的规模、素质以及能动性等,来判断足否与它的最佳的市场机会相吻合。
(四)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国内市场导向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于足,许多企业纷纷到国外市场寻求发展。
企业开始认识到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的差异性,并开始考虑目标市场的特殊环境。
但这种差异主要地还只是体现在营销组合的层面上。
在根本的营销观念上,国内市场营销仍然居于主要地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提高,产品进一步供大于求,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企业营销观念也随之变化,开始以销定产。
用户需要什么,企业就有效及时地生产什么,超越竞争对手。
这种观念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顾客满意和企业获利为最终目标。
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对于推销观念的作用是颠覆性的,体现了营销观念的消费者导向和竞争者导向。
并且到今天,许多优秀企业都奉行市场营销观念,比如海尔集团。
张瑞敏曾经到四川考察,发现当地有些农民用洗衣机洗红薯。
后来海尔就开发了…种专门用来洗红薯的洗衣机。
这款迎合了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大地瓜”洗衣机又占领了•块其它竞争者难以想到的市场。
20世纪60年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些发展和变化促使营销逐渐扩大它的影响,开始超越商业领域,向非盈利的政治或社会团体等范围渗透。
在这时期主要产生了以下5方面的重要概念。
1、“市场营销组合”——杰罗姆•麦卡锡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市场营销组合”4Ps理论,即产品策略(Product): 产品的种质设计、性质、品牌及包装等;价格策略(Price):价格制定、支付及信贷等;渠道策略(place):产品覆盖区域、商品分类及运输等;促销策略(Promotion):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及公共关系等。
该理论主张企业应该生产优质的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选择适当的分销渠道、釆用必要的促销的于•段,来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被称为传统营销理论,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后,学术界又相继提出了其他•些P,包括人(People)、包装(Packaging)、报酬(Payoffs)、零卖(Peddling)、政治(Politics)、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等。
但它们内在的本质并没有变化,都为营销活动提供了指导意义。
2、“营销近视症”一西奥多•莱维特1961年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发表了著名的“营销近视”说。
该思想认为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而是苜目专注于产品或技术,会导致企业丧失市场,失去竞争力。
莱维特断言:“市场的饱和并不会导致企业的萎缩;造成企业萎缩的真正原因是营销者目光短浅,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营销策略。
”3、“生活方式营销”——威廉•莱泽1963年,威廉•莱泽提出了“生活方式”这样一个早己为社会学家所熟悉的概念。
“生活方式营销”就是以消费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通过将公司的产品或品牌演化成某… 种生活方式的象征甚至足一种身份、地位的识别标志,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建立起稳定的消费群体的目的。
4、“买方行为理论”——约翰•霍华德和杰迪逊•西斯1967年,约翰•霍平德和杰迪什•谢斯提出了精湛的“买方行为理论”。
他们在1969年将该思想扩写为•_•本书,标题就定为《买方行为理论》。
5、“扩大的营销”——西德尼•莱维和菲利普•科特勒1969年,西德尼•莱维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扩大的营销概念”。
他们认为,营销学不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也适用于组织,人、地方和意识形态。
所有的组织,不管它们是否进行货币交易,不管它们干得好或坏,事实上都在搞营销。
并于70年代以后在这种概念的棊础上逐渐发展起“社会大营销”的完善理论。
当然,也有学者反对4‘扩大的营销”,认为营销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
(五)20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海外业务日益频繁,国际营销越来越凸显它的的重要地位。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认识到只有逐少转变为通过组建大型的跨国公司并开展专门针对国际市场的营销活动,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席之地。
这••时期的国际营销,世界市场细分主要以地理和国籍为标准。
在整个70年代,本土化营销观念成为了国际市场营销界的主流。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通货膨胀等问题。
人们开始意识到,消费者需求、企业获利和社会福利之间隐含着客观存在的不盾。
在这样的形势下,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诞生了。
该观念是对20 实际60年代的市场营销观念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目标市场需求、欲求和利益,并且在保持和增进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情况下,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使目标顾客满意。
这不仅要求企业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与欲望,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及社会的长远利益,即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米。
在这•时期,国际市场上产生的营销思想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社会营销”一杰拉尔德•泽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1971年,杰拉尔德•泽尔曼和菲利普•科特勒提出了“社会营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