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合集下载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科学管理理论由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泰勒于20世纪初提出。

泰勒通过对工作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如分工、时间和运动研究等。

他认为,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工作过程,可以提高工人的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管理理论(Behavioral Management Theory)行为管理理论主要关注人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揭示了人的心理需求对工作动力和满意度的重要性。

他们强调了员工参与决策、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积极影响。

3. 系统管理理论(Systems Management Theory)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成。

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德鲁克和赫伯特·西蒙等人提出了系统思维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管理领域。

他们认为,管理者应该关注整体系统的目标,并通过协调和优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提高组织绩效。

4.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的绩效取决于其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杰弗里·佩尔和理查德·斯科特等人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并指出组织需要与外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取所需的资源。

他们强调了组织间的合作和联盟对于提高绩效的重要性。

5. 知识管理理论(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知识管理理论关注组织如何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利用知识资源。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开始有组织管理活动的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1. 古代管理思想:在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已经存在着一些管理思想。

例如,古埃及的建造金字塔涉及组织和协调大量劳动力的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中也提到了一些管理和领导的思想。

2. 科学管理运动:在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效率和生产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原则,例如任务分工、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将员工视为可替代的资源等。

3. 行为科学方法: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对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为科学方法强调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此时出现了人际关系学派,关注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并倡导员工参与决策的重要性。

4. 管理系统论:20世纪中叶,管理系统论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部分相互关联,任何变化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管理者的角色是维持系统平衡,并注意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出现了更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例如,现代管理理论关注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风格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早期着重于工作效率的科学管理,到后来注重员工行为和动机的行为科学方法,再到当前强调组织系统和领导风格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优化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 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 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 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CHENLI
19
汤尼的贡献
1886年《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
• “工厂管理同工程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但工厂的 管理却是无组织的,几乎没有什么有关的文献,没有 交流经验的机构或媒介工具,而且没有任何协会或组 织……为了补救这种情况,不能单只求助于‘生意人’ 或办事员、会计师,而应该由那些由于训练和经验而 能从两个方面(机械方面和文书方面)了解有关重要问 题的人去办,应该由工程师来发起!”
时辅之以越级申诉制度,开创了层级管理的先河,
也有利于劳资双方的平等沟CHEN通LI 和矛盾化解。
13
其次,强烈批评当时很多资本家过分注重机器而 轻视人的做法,并采用多 种办法致力于改善工人 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工厂里,欧文通过改善工厂设备的摆设和搞好清洁卫生等 方法,为工人创造出一个在当时看来尽可能舒适的工作场 所。
CHENLI
23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其人
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人,工程师,科学管理 之父。
“很难找到这样能干的工人,他不用
花很多时间去琢磨他能够以多慢的速度工作,
同时使老板相信他干得不错.”
——弗里德克·W ·泰罗
CHENLI
24
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 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 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 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
2) 在会计的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 度;

马工程笔记_管理学原理

马工程笔记_管理学原理

马工程教材一、管理总论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征——两人以上组成、明确的目标、特殊的活动、相对独立的存在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特征——以实现目标为目的、主体是管理者(专门知识和技能,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综合的过程管理工作的内容——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本质——管人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理性分析、直觉判断管理的基本工具——权力、组织文化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二、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一)古典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准化作业、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生产组织(管理与执行职能分离、职能工长制、例外管理)……●1916年、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韦伯:科层组织研究权力类型: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科层制:劳动分工、权威等级、规则法规、非人格化、正式甄选、职位公共性、组织标准化、工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二)现代管理流派——二战后●管理思维的系统与权变研究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莫尔斯和洛什的“超Y理论”、费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西蒙——管理的本质是决策亨利·明茨伯格——组织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分工和协调●管理分析的技术和方法研究数量学派、运筹学派(三)当代管理理论新制度学派的组织趋同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三、决策●决策类型:根据环境可控制程度——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根据决策问题的分类——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根据主体——个体决策、群体决策●决策影响因素——环境、组织历史、决策者的特点、组织文化……●决策的准则——提高决策效率与效果(重要性、准确性、灵活性原则),不确定情境下决策方案的选择(乐观准则、悲观准则、等概率准则、最小后悔准则)●环境分析●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①PEST分析——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②波特五力模型——③SWOT分析④脚本法(情景分析法)●理性决策:古典决策理论——完全理性,最优化准则西蒙——有限理性决策,令人满意的准则行为决策——DHS模型(过度自信、归因偏差)、HS模型(作用机制)、BHS模型(直觉经验)●非理性决策:渐进决策模型、政治协调决策模型、领导集体决策模型、精英决策模型●决策方法●计划的类型: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综合、专业、项目计划。

管理理论发展史

管理理论发展史

变化。
02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
派。这些学派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战略制定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制定
适合自己的战略。
03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制定合适的战略,企业能够更
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战略
知识管理的实施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从组织文化、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 组织需要建立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采用 先进的技术工具来支持知识管理。
创新管理理论
创新管理理论概述
创新管理理论是指企业通过创新的方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
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企业需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愿 ,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并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创新活动。
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
切斯特·巴纳德、赫伯特·西蒙等。
主要贡献
提出了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为组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03 现代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战略管理理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计划
和行动。它强调企业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制定合适的战略来应对竞争和
管理理论发展史
目录
• 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中期管理理论 • 现代管理理论 • 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早期的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工厂制度
01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厂制度逐渐成为主流生产方式,对管
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劳动分工
02

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

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
管理理论发展与演变
本章框架
管理理论发 展与演变
管理学发展 背景
管理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发展背景
时间跨度:西方管理理论萌芽于18世纪下半叶,从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 开始到19世纪末,历经100多年。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代表作:国富论 主要观点: 1.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生产力的改良和增进,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基
于一般系统理论和控制论,于20世纪60年代达到鼎盛,以后逐渐衰退 4.2代表人物-卡斯特(F.E.Kast) 4.3代表作-《系统理论和管理》 4.4学派观点 组织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要素称
为子系统,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把子系统分类,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统 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 究这些子系统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怎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利益、报酬、集中、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 神。 3.3.3法约尔把管理要素看成是管理的各种职能-计划、组织、知会、协调、控制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3.一般管理理论 3.4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评价
贡献
缺陷
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 管理原则过于僵硬,以至于有时实际 强,他对管理的五大要素的分析为管 的管理工作者无法遵守 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
O.Donnell) 1.3代表作:《管理学》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现代管理理论 1.管理过程学派 1.4被接受的原因 1.4.1视管理为一种程序和许多相互关联着的职能; 1.4.2可以将这些只能逐一的进行分析,归纳出若干原则作为指导,以便于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麦格雷戈的“X理论——Y 理论”
• 美国心理学教授麦格雷戈,从哲 学角度来研究人性,他提出了人 性假说。
他认为X理论是把人视之为经济人,
他认为Y理论是把人视之为社会人
但在实际中,X理论和Y理论是混合
交替的,单纯实行一种理论难免要失 败的。
麦格雷戈的“X理论——Y 理论”
X理论是把人视之为经济人,那人天生就好 逸恶劳、不负责任、无上进心、只关心饭碗、 安全、希望少干活多拿钱。对这样的人进行 管理,只有实行强制、严格监督、用饭碗来 威胁。


③每个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取决于标准化管理。
④为了造就标准化的工人,必须对工人进行上岗培训,达不到 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不能上岗。
• ⑤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 工资制。 • ⑥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 人员不要相互对立。
(二)亨利· 法约尔的一般 管理理论
2.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 3. 群体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 重要支柱
4. 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 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
• 行为科学在管理理论的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行为科学强调了对人员的激励,所以有人也把 行为科学称之为激励理论。 • 它强调了和谐的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 中的作用,强调了感情投入,强调民主参与。 所以“民主管理”,也是这种人本为主的管理 思想的产物。行为科学认为激励的方法、民主 的方法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 管理效绩=士气×关系×素质
三、现代管理理论

– –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出诸多现代管理学 派。主要特点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代表性 的流派是: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 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 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 卡斯特的“权变理论学派” 伯法等人的“管理科学学派”等。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管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变《管理学》PPT课件
1.提出管理的“普遍性” 2.管理理论的“一般性” 3.奠定了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不足之处: 一般管理理论在概念的界定方面还欠缺清晰性 对管理活动组成要素的概括,只提出了五大管理职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在管理规律的揭示上,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矛盾性
四、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一) 韦伯对行政组织理论的探索
(二)X理论和Y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是两组关于人性的假设
X理论“代表的是传统的指挥和控制观点”,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 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
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活动更呈现出大生产的特点,过去那种大量生产,以产定销的 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1980年孔茨把管理理论学派划分为11个学派,即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组织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 管理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孔茨分析了学派林立 的原因,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形成。
活动。
3.管理的一般原则
• (1)劳动分工原则;(2)权力与责任原则; • (3)纪律原则; (4)统一指挥原则; • (5)统一领导原则;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 • (7)人员的报酬原则 (8)集中化原则; • (9)等级系列原则; (10)秩序原则; • (11)公平原则; (12)人员的稳定原则; •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原则。
1864年,马克斯·韦伯出生于德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 的理论》 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理论的发展史【精选文档】

管理理论的发展史【精选文档】

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在人类的组织活动的历史上,管理活动就与组织活动并存.在人类的很多活动中都离不开管理活动,因此管理活动的历史可被视为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西方管理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一次是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据此分类,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可按如下阐述。

一、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主要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1、泰罗的贡献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提出的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工作定额。

即利用把公认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再对可能多的工人测定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所需的时间的方法,制定出有科学根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有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证明了工作定额原理的正确性.(2)标准化。

要求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做过有名的铁锹实验,这是工具标准化的典型事例。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4)差别计件工资制。

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公认而不是只为,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泰罗主张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行职能。

2、其他人的贡献与泰罗同时代的人,如吉尔布雷斯夫妇和甘特等,也为科学管理做出了贡献。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把工人操作时手的动作分解为17种基本动作.与泰罗相比,他们的动作研究更加细致、广泛。

甘特创造出“甘特图”,这是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这种图现在常被用来编制进度计划。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国学六法:儒家、道家、释家、法家、墨家、兵家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孙子(兵家)
韩非子(法家)
墨子(墨家) 释迦摩尼(释家、佛家)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顺道无为思想 ➢ 重人求和思想 ➢ 预谋慎战思想 ➢ 依法治理思想
1.顺道无为思想
➢ 辨道顺道,才能“无为而治”—— • “辨道顺道”,是指在认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 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 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25)
• (二)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确定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核心地位。
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
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
②商务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
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
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
酬、集权与分权、等级与“跳板”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稳定、

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管理理论
的丛林)。这一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
世纪80年代,管理思想百家争鸣,出现了众多的
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 人物。(主要有11个管理理论流派)

第四阶段为当代管理理论。

一般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
§2—1古代与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设备。
(二)西方工厂制度早期的管理思想

查尔斯·巴贝奇:英国数学家,代表作《论机器与
制造业的经济学》

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带来减
少工资支出的好处。

提出了专业分工、工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

(2)马工程版《管理学》电子书_44-71

(2)马工程版《管理学》电子书_44-71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理论是在思考和总结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总结。

管理理论研究的视角也必然因时代背景以及实践特征而有所不同。

本章分别从古典、现代以及当代三个阶段回顾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系统形成的。

其主要标志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分别于1911年和1916年的出版。

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通常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主要研究问题涉及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以及科层组织。

一、科学管理研究科学管理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理论。

它包括一系列关于生产组织合理化和生产作业标准化的科学方法及理论依据,是由美国的机械工程师泰勒首先提出并极力推广的,因此通常也被称作泰勒制(Tay-lorism)。

泰勒制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背景。

科学管理的产生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资本对劳动的完全控制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企业管理逐渐要求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在工厂制度建立的初期,资本所有者也是企业管理者。

由于企业规模有限,资本家只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便可进行相对有效的管理。

工厂制度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情况发生了变化。

由于机器和机器体系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凭经验和判断来进行的传统管理方式不再适应,迫切要求人们把过去在企业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加以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另一方面,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从不完全到完全也要求改进企业管理的方法。

根据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分析,劳动者自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企业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完全置于资本家的控制之下了。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pptx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管理学(马工程).pptx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2.决策过程
情报活动 设计活动 抉择活动 审查活动
二、管理本质的决策与协调研究
(一)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
3. 决策的准则 西蒙认为,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时间、经费及 情报来源上的限制,不可能具备这些前提,不可能做出“ 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做出“足够好的”或“令人 满意的”决策。
商业 职能
财务 职能
与原材料和设备的购买 和产品的销售有关的市 场活动
围绕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而展开的活动
与设备和人员保护有关的活动
二、一般管理研究
(二)管理的原则
1.劳动分工 2. 权力和责任 3. 纪律 4. 统一指挥 5. 统一领导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 人员的报酬
8. 集中 9. 等级制度 10. 秩序 11. 公平 12. 人员稳定 13. 首创精神 14. 人员的团结
拜基础之上的权力。 • 个人魅力型的权力不能作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制度的基础。
法理型权力 • 这是一种对由法律确定的职位或地位的权力的服从。 • 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
第二节 现代管理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对企业的影 响越来越重要。然而,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企业内部。
招聘与培训
一、科学管理研究
(二)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在计算工资时,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未完成定额的按低工资率付
给,完成并超过定额的按高工资率付给。由于完成并超过定额能以较 高的标准得到报酬,工人愿意提供更多数量的劳动。
一、科学管理研究
(三)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 实行职能工长制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详细描述
该理论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传统的集合,它影响着员工的行 为和态度,并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氛围和绩效。一个积极的组织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 感和忠诚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组织应积极塑造和维护自己的文化,
以促进组织的长期发展。
03 现代的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总结词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 的组成部分构成,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管理。
详细描述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 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组成部分包括员工、组织结构、技 术、文化等。管理者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 因素,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愿景。
总结词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开放性,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互 动和交流。
知识管理是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 知识资源进行系统地识别、获取、 开发、共享和利用,以提升组织 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竞争能
力的过程。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已经 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知 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 和利用知识资源,提高组织的效
率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实施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知 识管理体系,包括知识库、知识 共享平台、知识管理制度等,同 时还需要培养员工的知识意识和
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的定义
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和工具,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控制和监督,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
项目管理的特点
项目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跨部门协同、资源优化利用和风险管理等特点。
项目管理的实施
实施项目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论,包括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进度控制、项 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同时还需要培养员工的项目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组织的 项目管理水平。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理论学派:1. 科学管理学派(1880-1920年)科学管理学派主要由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尔德(Henry Ford)领导。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主张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而福尔德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用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学派(1920-1940年)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由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推动。

梅约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团队合作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而马斯洛则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强调满足员工的尊重和成长需求。

3. 管理学综合理论(1950-1980年)在这期间,管理理论逐渐向综合化发展,将各种学派的观点进行整合。

赫尔佐克(Chris Argyris)和托姆森(Alfred Chandler)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将管理看作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

杜鲁门(Mary Parker Follett)强调了合作和互惠的管理原则,强调员工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

4. 管理创新理论(1980年至今)管理创新理论是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关注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进行创新和适应。

针对这一需求,贝里尔曼(Peter Drucker)提出了“创新和营销”的概念,强调企业应该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进行创新。

哈默尔(Gary Hamel)则提出了“未来管理”的理念,提倡组织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

总结起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学综合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组织和人力资源。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1910年代-1920年代)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泰勒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方法,提出了“一切用人工作,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完成”的理念。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1920年代-193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工作绩效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的观点。

3. 管理过程理论(1940年代-1950年代)管理过程理论关注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

亨利·法约尔提出了管理过程的四个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这一理论强调管理者需要全面了解和运用这些功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4. 现代组织理论(1960年代-1970年代)现代组织理论关注组织的结构和设计。

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任务是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观点。

此后,出现了许多组织结构理论,如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理论和杰伦·汤普森的组织生态学理论。

5. 现代管理思想(198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思想强调灵活性、创新和变革。

管理者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

此时出现了一系列管理理论和方法,如学习型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和敏捷管理等。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仍在不断演进,以下是当前的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他们需要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寻找平衡点,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性。

2. 创新和创业精神创新和创业精神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组织不断创新和进步。

管理理论的演变

管理理论的演变
传统理性管理思想的重大缺陷,他认为:“理性主义方法没有告诉优秀的企业已学到的东 西,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呵护顾客……”,彼得斯认为人性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在建构 自己的管理思想时应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寻求调动人的最大潜力的途径。他 的全部管理思想可以浓缩为两条原则,即尊重人、激励人,人是管理的关键。人的因素是 管理的第一因素:管理的一切问题都将归于一个问题——人的问题;管理的根本问题就是 你的管理是激发还是抑制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托马斯·彼得斯的伟大发现。
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认为人们一般按照这个等 级序列从低级到高级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以后,较高 级别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起推动作用。
• 赫茨伯格在1966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将影响职工满意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即激励因素
(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和保健因素(使职工感到不满的因素),属于激励因素的有:成就、 赏识、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属于保健因素的有: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 系、工作条件等。
二、人群关系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 麦格雷戈在1957年11月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著
名的“X-Y理论”。他对传统管理中人性假设和行为科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加以系统的归纳分析,将 其称为“X理论”,并提出了不同于X理论的Y理论,即“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 组织的成员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最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这是一对基于两种完全 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 力。针对这两种源动力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即X理论适合于“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而Y理论则适合于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的方式。

管理理论发展史67页PPT

管理理论发展史67页PPT

二、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 1. 将管理活动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来。 2. 倡导管理教育。 3. 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4. 提出14条管理原则。
法约尔认为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它的各种活 动都可以划分为六大类基本活动,即:
1.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 2.商业活动:采购、销售、交换等活动。 3.财务活动:筹集和最适当地利用资本。 4.会计活动:财产清点、成本统计、会计核算及其他。 5.管理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 6.安全活动:设备维护、职工和物资财产安全保护。
泰勒认为:
工人靠经验操作是劳动生产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要想解决这 个问题,必须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 变由工人自由选择工作为根据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为了鼓励 工人努力工作,应该根据工人实际完成定额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 的工资率。应把原来职能界限不清的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用科学工作法取代原来的经验工作法;高级管理者应把主要精力 集中在组织的重大问题上,而将日常管理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 员去处理,同时应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将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实践、验证和
发展有了基础。
2. 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1) 把工人视为机器,使工人的体力和技能受到最大限度的挑战。
(2) 以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工人,以最紧张的状态从事劳 动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大多数工人无法达到。
(3) 把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忽视工人的感情、态度等 社会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对有关事件进行预测, 并以预 测结果为根据, 制订出工作目标和经营方案。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思维导图)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思维导图)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古典管理理论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问题劳动使用不当工人不愿意干或不愿意多干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原因改进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按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经营和管理经营包括管理、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的原则(十四项原则)劳动分工分权力和责任权纪律纪统一指挥指统一领导领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员的报酬酬集中中等级制度等秩序秩公平公人员稳定稳人员的团结团首创精神首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科层组织通常被译为官僚组织、官僚政治,是一种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世袭或个人魅力来进行管理的理想的组织制度权力类型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法理型权力现代管理流派管理思维的系统观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协调活动和效力的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建立和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从不同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服务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用各个部门的具体目标加以阐明管理思维的权变观管理因环境不同而变,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管理本质的决策研究管理本质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决策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决策准则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只能做好“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组织活动例行活动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可以进行程序化决策非例性活动不重复出现,如新产品开发、生产规模扩大等,需要进行非程序化决策管理本质的协调研究组织的协调机制相互调适直接监督工作程序标准化成果标准化规范标准化组织的基本构成部分工作核心层战略高层直线中层技术官僚支援幕僚意识形态或文化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创业型组织专业型组织机械型组织多角化组织创新型组织政治型组织使命型组织当代管理理论组织趋同理论组织趋同的现象观察塞尔茨尼克指出,组织是制度化的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3)巴纳德的贡献
巴纳德长期担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 理职务,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938年 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
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经 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
(1)制订并维持一个信息系统; (2)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3)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
2.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 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 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这两方面的 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 概括为如下六点: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和”谐统一 中庸之道 “仁”政学说 “不争”善胜 “无为”而治 以“法”治人
2.2.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 关系学说,以后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 行为理论。
1、梅奥(George Ehon May0,18801949)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梅奥是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 家,后移居美国,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土。
2.2.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的丛林时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系列管理思想
和管理理论的相继出现
社会系统学派:C. I. Barnard (1886-1961)
《经理的职能》(1938年) 1927-1948年任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
决策理论学派:H. A. Simon (1916-2000)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2.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欧。主要 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 要有: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 B. Gilbreth, 1868—1924;Lillian M. Gilbreth,1878—1972) 以及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等
2.2 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 践与管理思想阶段(18世纪前)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 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西方的管理理论,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经济需要,形 成了不同的学派。对于各个学派的划分,各国的一些管理 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在西方成为系统的管理理论, 则公认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此后,从其发展的历史 及内容来看,西方经济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形成基本分为三 个阶段:
2.2.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其他人的贡献
泰罗同时代的人,如吉尔布雷斯夫妇和甘特 等,也为科学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 了突出贡献。 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最重要的贡献是 创造的“甘特图”,这是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
2.2.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马克斯·韦伯(Max Webber,1864—1920)和切斯特·Z·巴纳德 (Chester Z.Barnard,1886—1961)等
1)法约尔的贡献
2.2.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管理活动的五个要素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工作分工
集权
权限与责任的匹配
等级链
纪律
秩序
命令的统一性
公平
指挥的统一性
保持人员稳定
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主动性
报酬
集体精神
2.2.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韦伯的贡献
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或理想组织 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2.2.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泰罗的贡献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其代表作《计件 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 理》等书中,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思想。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工作定额(2)差别计件工资制(3) 职能工长制(4)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 离(5)例外原则(6)大饼原理
(1)存在明确的分工。(2)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 安排。(3)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 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4)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 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5)行政管理人员 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6)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 工作人员。(7)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纪 律和办事程序。(8)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 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本世纪30年代以前,很视了对人的研究。对 行为科学研究起源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行业科 学的英文原名有单复数之分,以复数表示的行为 科学为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
2.2.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主要有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及其需要理论、麦克雷戈(Douglas Mc Gregor,1906-1964)的XY理论、麦克兰 (David McClelland,1917-1998)、赫茨伯格 (Fredrick Herzberg,1923-2000)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Victor Vroom)的期望理论等。
2.2.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霍桑工厂实验(1927-1932年) 完成了管理思想从“经济人”向“社会人”
的转变 揭示了组织当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
其对管理产生的影响 管理者必须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达到
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2.2.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2、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产生于管理工作实践。20世纪20~30年 代。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 年美国 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