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甘肃专用化学一轮教材知识梳理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023年中考甘肃专用化学一轮教材知识梳理复习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黄色 的火焰;在氧气
颗粒,现象应描述成白

中发出
有白光
黄色 火焰并

4P+ 5O2
烟,而不是白雾
点燃
2P2O5
物质(颜
色状态)
反应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式及
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
铝片非常薄,预先放少
铝(银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
量水或细沙,防止溅落
白色固
出耀眼的光,放出大量
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
体)
的热,生成 白色固体

作用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练对点三]
5.下列有关工业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空气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化学变化
D )
知识点四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10.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类型
化合反应
3Fe+2O2
比较活泼
氧化剂


瓶底;铁在空气中不能
点燃
Fe3O4
燃烧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

▼[练对点二]
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点燃能剧烈
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硫
B )
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密度比空气的
略小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
无色、无味
的气体,


溶于水,

中考化学科粤版精讲本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中考化学科粤版精讲本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 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0%
航空航天等
(1)化学性质不活泼,如作焊接保护气;
稀有
(2)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和激
0.94%
气体
光技术;
(3)氦气密度小,很稳定,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1)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5 灭灭火火;
二氧
化碳
0.03%
(2)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 □6 制制冷冷剂, 剂
(CO2)
在空气中,观察到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上水有水雾雾,空气中的玻璃片上
无无明明显现显象现 ,得出的结论是人人体体呼出呼气出体气中水体蒸中气水的含蒸量气比的空气含中
水水象蒸蒸气含气量含量多 多。
量比空气中
知识点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 固体颗粒物:颗粒物、 1 细细颗颗粒物粒(物空气中直
径≤2.5 μm的细微颗粒物)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 成
第3课时 空气的成分
知识点1:空气成分的测定(☆☆☆)
(1)法国化学家 □1 拉拉瓦瓦锡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 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2 11/5/5 的结论。
(2)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详见“重要实验分阶突破”)
【人物图像】
知识点2: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①装置漏气 ②止水夹未夹紧胶皮管
③插入燃烧匙太慢
【创新考法】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 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开 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点及相关习题梳理2.1 空气的成分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例1】(2016年北京,★☆☆)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的科学家是(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他杂质体积分数78%21% 0.03% 0.94% 0.03%特点相对固定成分可变成分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例3】(2016年重庆,★☆☆)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 54B.51C. 43D.41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气焊、炼钢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其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用于麻醉。

【例4】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例5】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 .He B.N 2 C .O 2 D.CO 2 【例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 2、O 2等均匀混合C.N 2、O 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N 2、O 2的体积比约为5∶1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空气的污染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农业污染2、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3、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4、保护空气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5、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知识解读】1.空气中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要注意“体积分数”或“占空气总体积的”字眼。

一般情况下,气体和液体的量都用体积来表示,而不用质量来表示。

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测定1.基本思路:用一种物质与空气样品中的氧气反应,消耗完空气样品中的氧气,则反应后样品减少的体积就等于样品中氧气的体积。

2.药品的选择: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

常用铜丝(铜粉)、红磷、白磷来除去气体中的氧气。

3.通过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原理:4P + 5O2 点燃2P2O5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总容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②该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③该实验证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装置漏气,所测结果会偏小;②红磷要过量,否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耗尽,结果偏小;③点燃红磷后,塞瓶塞动作不要太慢,否则红磷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将瓶内部分空气排出,致使结果偏大;④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小;⑤最好实验前,导管里先注满水。

该实验的一些变形实验:4.用加热铜丝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原理:2Cu+O2≜2CuO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红色的铜丝变为黑色;冷却到室温后,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减少到原来的4/5。

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②该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③该实验证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铜丝反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微观示意图:
4.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考点4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实质
以分子为例
宏观
微观
纯净物
只含有一种物质
如:氧气
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种分子
混合物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如:空气
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
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解释生活现象: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三态变化、给自行车胎打气、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如夏天车胎、篮球等打气太满容易爆炸,酒精温度计测温度。(给自行车胎打气,分子间隔变小)
(水银是金属,由原子构成;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是因为受热汞原子间隔变大。)
B.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变大。
解释生活现象:加压可以让6000mL氧气装进40mL钢瓶。
(注意: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物质体积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在改变)
(4)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
考点3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
①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清单
考点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关系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部分非金属固体)由原子构成,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考点2微粒的性质
解释实验3中A烧杯变红原因: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中考必备知识点2.1 空气的成分一、课堂笔记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反应原理: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 (O 2) (P 2O 5)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③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4)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误差分析:①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往往小于1/5,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完全反应;b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减小;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过少。

2.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3.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作用 (1)氮气特性用途①化学性质很稳定,低温、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作保护气(①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用寿命;②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延长食物保质期) ②在高温、高能量的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氮肥、硝酸、合成染料、制造炸药等(2)稀有气体特性用途①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作保护气。

①填充灯泡;②焊接保护气。

②充有稀有气体的放电管,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氦气→粉红色光氖气→红光氩气→紫蓝色光氙气→特强白光广泛用于电光源。

①用于制作霓虹灯;②用于激光技术。

③氦气密度很小,很稳定。

填充探空气球。

4.混合物和纯净物(1)概念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5.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分子的定义: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去保持。

例如: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气分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气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尽__可_能__使__氧_气__反_应__完_全_。 (3)待红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水__从__烧_杯__流__向__集__气_瓶__中__,__且_进__入__集__气__瓶_中__水__的__体__积_约__占__原__集__气_瓶__内__空__气_体 。积的15
知识点一 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实验(shíyàn)装置(如图2-1-1所示)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2.实验原理
在密闭集气瓶内,通过红磷燃烧,只消耗掉空气中的____氧__气__,使瓶内 _______气__压_减小。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红__磷_+__氧_气__―点_―。燃→五氧化二磷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继续(jìxù)探 究]
为什么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yǎngqì)的含量低于五分之一? [思考交流]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归纳(guīnà) 提升]
测得结果低于五分之一的可能原因有:①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由于漏气导 致外界空气进入集气瓶而使测量结果偏小;②所加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 置内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使进水量(shuǐ liànɡ)少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③未冷 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使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 积偏小,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课堂速记]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2.1 空气(kōngqì)的成分
[课后反思点]
1. 测定空气(kōngqì)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苏教版科学空气的组成

苏教版科学空气的组成

苏教版科学空气的组成
苏教版科学中关于空气的组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的成分: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空气的重要性和作用:
维持生命:人类和其他动物呼吸需要氧气,植物生长也需要二氧化碳。

使火燃烧: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带走水蒸气:空气能够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从而形成降雨,滋润大地。

实验活动:通过观察烧烛实验、呼吸实验、水蒸气实验等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空气的混合物: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是主要的成分。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一种温室气体。

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方法:在杯子中放入冰块,盖上盖子,过
一段时间后,杯子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以上是苏教版科学中关于空气的组成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了解空气的基本组成和性质,以及空气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活动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考点梳理--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考点梳理--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

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1 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的成分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2.空气中各成分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及其他占0.03%。

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指的是体积分数,而非质量分数。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装置中压强减小。

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符号表达式:P +O 2――→点燃P 2O 52.实验装置:常见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3.装置内压强变化:刚开始时由于红磷燃烧放热,压强增大,一段时间后由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水倒吸后压强增大至与大气压相平。

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看到烧杯中的水沿着玻璃管流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1)红磷过量(充分消耗装置中的氧气)(2)装置气密性要好(3)实验前弹簧夹要夹紧(4)引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速度要快(5)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7.错误操作引起的实验误差:错误操作测定结果红磷量不足偏小装置气密性差偏小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偏大引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偏大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偏小8.实验药品选择标准:只消耗氧气且燃烧后不会产生其他气体的物质。

不能用镁条、木炭代替红磷:镁条燃烧会消耗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集气瓶中水面高度不会有明显变化,使测量结果偏小。

第2课时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混合物和纯净物一、氮气和稀有气体1.氮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为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液氮的沸点为-196.6 ℃——用作冷冻剂...。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空气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人们对空气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它的存在和氧气的需要。

事实上,空气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应该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我们周围的空气的重要知识。

首先,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最常见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的78%)和氧气(约占空气的21%),还有少量的氩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这些气体的比例在不同的地点和条件下可能会有所变化。

例如,在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会降低,导致氧气不足的情况。

其次,空气具有一定的压力。

空气压力是由于大气层向地面施加的力量造成的。

这种压力对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至关重要。

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中的气压约为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千帕。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气压会降低,人们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

第三,空气还有湿度的概念。

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的高低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自身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湿度会增加空气中的热量,使我们感到更加闷热和不舒适。

另一方面,低湿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喉咙痛和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空气还能传播声音和传播光线。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些振动通过空气中的分子传播出去。

大气中的分子可以迅速传播声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在我们附近发生的事情。

此外,我们所看到的光线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当光线遇到空气分子时,会发生折射和散射,这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

最后,空气还具有吸热和释热的作用。

当气体被加热时,分子之间的运动增加,空气吸收热量。

这就是为什么用热水袋可以使我们感到温暖的原因。

相反,当气体冷却时,分子之间的运动减少,空气会释放热量。

这就是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吹风扇或空调可以降低室温的原因。

总结一下,虽然我们对空气的认识通常只限于其存在和氧气供应,但实际上,空气还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压力、湿度、声音和光线的传播以及吸热和释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我们周围的空气资源。

空气物质构成知识点总结

空气物质构成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知识总结1. 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水蒸气和其他杂质:0.03%记住: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H2O 氦气:He 氖气:Ne氩气:Ar 氨气:NH3氯化氢气体HCl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3、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成分性质主要用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沸点低防腐、保鲜;冷冻剂;麻醉剂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氧化性强支持燃烧;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不燃烧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光合作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会发光保护气,霓虹灯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测量原理是利用4P+5O2点燃2P2O5(白色粉末),消耗掉氧气后使容器中气压减小,水被压入其中,而进入的水即代表氧气的体积量a 可燃物:红磷可燃物要求:1.只与氧气反应且产物是固体2.、过量b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放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c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请注意以下问题:○1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固体,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2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d、实验装置:(常见的有四套)装置1 装置2 装置3 装置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5.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1)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产生温室效应,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等;(2)空气污染的防治与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实行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2)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放出热量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6.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质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组成和特性1.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构成,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21%,其他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占1%。

2. 空气的物理特性空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压缩性、可扩散性和可溶解性。

在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约为1.2 kg/m3。

3. 空气的化学特性在高温下,空气具有化学活性,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与燃料发生燃烧反应。

二、空气中的氧气1.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

它是一种氧化剂,在燃烧和呼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 氧气的制备氧气可以通过分馏液氧法、电解水法、过氧化氢酸法等多种方法制备。

3. 氧气的应用氧气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冶金和化工等领域。

在医疗上,氧气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救。

三、空气中的氮气1. 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化学惰性。

在常温常压下,氮气稳定性较高,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氮气的制备氮气可以通过液化空气、分馏空气和分子筛吸附法等方法制备。

3. 氮气的应用氮气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化工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食品保鲜中,氮气被用于包装杀菌和延长食品保质期。

四、空气中的稀有气体1. 稀有气体的性质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氩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氡气等,在常温常压下,它们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具有较高的化学惰性。

2. 稀有气体的应用稀有气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激光技术、核反应堆和荧光体中。

在激光技术中,氦氖激光和氩离子激光是常用的激光源。

五、空气中的水蒸气1. 水蒸气的性质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水蒸气含量较高。

2. 水蒸气的影响水蒸气对大气稳定性、能见度和气象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地球气候系统中,水蒸气是重要的热量传递媒介。

六、空气中的污染物1. 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等。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一、基本概念
1.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2.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改变,如水蒸发;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或结构发生改变,如铁生锈。

二、实验部分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使水倒吸入密闭容器中,根据水倒吸入密闭容器的体积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氧气的性质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和与其它物质的反应。

3. 实验室制取氧气: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三、重点知识
1. 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各成分的含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气
候条件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是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的重要物质。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原理。

4.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确定的性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确定的性质。

5.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改变,而化学变化则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或结构的改变。

生活元素知识点总结高中

生活元素知识点总结高中

生活元素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微量气体组成。

2. 空气的功能:提供氧气供人类和其他生物呼吸,调节地球的温度和保护地球表面。

3.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4. 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减少工厂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和加强环保意识等。

二、水1. 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饱和溶解性和高比热等特点。

2. 水的循环:水通过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循环,保持了地球的水平衡。

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和保护水生生物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三、食物1. 食物的种类:食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包括谷类、蔬菜、水果、畜肉和水产品等。

2. 食物营养: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食物的安全: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要求食物新鲜、清洁、加工合理、卫生安全。

四、能源1. 能源的种类:能源主要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和水力能等。

2. 能源开发与利用: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注意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废弃物1. 废弃物的分类:废弃物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废弃物和其他生活垃圾三大类。

2.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废弃物应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如可回收物应加强回收再利用,有害废弃物需要妥善处置,其他生活垃圾应进行分类投放和处理。

3. 废弃物的危害:废弃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六、气候1. 气候变化的趋势:由于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2. 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水资源匮乏、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和生态系统失衡等。

空气的成分化学知识点解析

空气的成分化学知识点解析

空气的成分化学知识点解析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铜Cu银Ag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硫S磷P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空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我们每天都与空气紧密接触。

九年级上册的生物课程中,有一些关于空气的重要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的比例最高,约占空气的78%。

氧气的比例为21%,氩气约占0.93%。

其他气体和水蒸气的比例非常小,但它们对于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却十分重要。

2. 空气的功能空气不仅是人类和动植物呼吸的必需品,还具有许多其他重要功能。

首先,空气是传播声音的媒介,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听到声音。

其次,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温度起到调节作用,保持了地球的温暖。

此外,空气还参与了水循环过程,影响着天气和降水等自然现象。

3.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了一定标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和焚烧等。

空气污染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问题,并且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 空气质量指数为了评价空气质量,科学家们设计了空气质量指数(AQI)。

AQI根据空气中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如PM2.5(可入肺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等,结合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

它通常由0到500的数值表示,数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5. 空气净化技术针对空气污染问题,人们发展了许多空气净化技术。

常见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空气净化器、除霾设备、静电除尘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微尘、有害气体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通过学习九年级上册的空气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空气的组成、功能以及面临的污染问题。

同时也了解到了空气质量指数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科技对于空气净化的应用。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空气质量,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愿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

小学四年级空气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空气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空气知识点总结我们如何保护空气?首先,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同时,我们要保护树木,因为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另外,我们要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垃圾数量,尽可能回收利用资源。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守护好我们的环境,从点滴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空气中有什么?空气中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等。

氮气占空气中的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只有0.03%,但是具有温室效应。

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水分子,也是大气中的液态水和冰的来源,水蒸气量随空气中的湿度而不同。

此外,空气中还有一些杂质,比如微粒、灰尘、花粉、病菌、细菌等。

空气的作用?空气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人类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加,促进新陈代谢,满足身体运转所需的能量。

空气还带走了人们身体中的二氧化碳,使人们感到清爽。

其次,空气在大气圈中形成了温暖的气层,阻挡了宇宙射线,保护了地球。

此外,空气还具有传播声音、传播病菌、形成天气等的功能。

空气的净化?我们如何保护空气质量?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

其次,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新。

另外,我们要多种绿植,如树木、花草,使室内空气清新。

此外,我们要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垃圾产生,提倡垃圾分类。

最后,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动政府、企业等单位制定环保政策,减少环境污染。

只有一起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空气环境。

学习了以上知识后,我们不仅懂得了空气的重要性,还懂得了如何保护空气。

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护好自己的家园,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

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环境一定能变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实验原理:4P + 5O2点燃2P2O5实验装置: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单质: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酸、碱、盐、氧化物)氧化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构成物质的微粒微观的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A、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B、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

C、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B、分子的微观特性: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汞、稀有气体等。

1.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2.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从里往外排,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3.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3. 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4. 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Si 、Al 、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C 、H 、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 、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5. 元素符号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 ;2H :表示2个氢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6.N :6表示6个氮原子。

1. 元素的种类①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

这种性质叫做金属性。

②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易获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这种性质叫做非金属性。

2. 离子的形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3.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互相吸引,结合形成稳定的、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离子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是8(氢是0)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回原子。

4. 离子符号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在原子团或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可以不写。

如Na +(钠离子)、Ca 2+(钙离子)、H +(氢离子)、Cl -(氯离子)、O 2-(氧离子)、OH -(氢氧根离子)等。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Mg 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2O 2-表示2个氧离子。

1.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 化学式(如H 2O )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宏观意义)——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一个分子(微观意义)——表示1个水分子;表示某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宏观意义)——表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表示某物质是由什么粒子构成(微观意义)——表示水由水分子构成;表示某物质的分子由什么粒子构成(微观意义)——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 化学式的写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首先要弄清以下两点: ① 这种物质由哪种物质组成;②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4. 化合价:元素化合价是一个原子在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其他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 、Al )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S 、P 、C )由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原子个数(如O 2、H 2、Cl 2)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前,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后(特例:NH 3氨气、CH 4甲烷)。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该种元素的原子数目,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最简比(特例:H 2O 2)。

当原子团不是 一个时需要加括号,把个数写在括号的右下角(1省略不写)。

“-”写在前,数字写在后。

5.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同一元素在不同物质里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在同一种物质里,同一元素也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NH 4NO 3)。

6.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正价前,负价后,十字交叉右下处,化简才是原子数”。

如 P 2O 5 7. 数字的意义:①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

如2H 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

② 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

如2H 2O 中的“2”表示2个水分子。

③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或离子中有几个某原子。

如CO 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④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中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

如Fe 3+中的“3”表示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⑤ 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

如FeCl 3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8. 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式子的化学意义)1)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2)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3)原子个数之比=(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比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量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5)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100⨯⨯⨯量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附表1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附表2 一些常见元素、根的化合价和离子符号* 亚铁指化合价为+2的铁元素,亚铜指化合价为+1的铜元素。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1、化学方程式1、含义: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 2 + O 2 Fe 2O 3 + SO 2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 、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 、S 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 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